专题八
- 格式:doc
- 大小:28.00 KB
- 文档页数:4
中国近现代史专题八专题测验
中国近现代史是中国历史中的一个重要时期,涵盖了从1840年鸦片战争以后到1949年新中国成立之前的时间段。
这个时期经历了一系列的变革和动荡,包括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的大量变化。
对于理解现代中国的发展和现状具有重要意义。
以下是中国近现代史专题八的测验题目:
一、请简述鸦片战争爆发的背景和原因?
二、请问辛亥革命是在哪一年爆发的?革命影响了哪些国家?
三、请简要介绍五四运动的主要内容和意义?
四、请问抗日战争是在哪一年开始的?在战争中,谁领导了中国的抗日战争?
五、请简述新中国成立的背景和原因?
六、请问毛泽东思想的核心是什么?它对中国的改革开放产生了什么样的影响?
七、请简要介绍改革开放的主要内容和意义?
八、请问中国共产党是在哪一年成立的?它是如何走向成功的?
以上题目覆盖了中国近现代史的重要事件和人物,希望大家通过回答这些问题,能够更好的了解中国近现代史的发展。
同时也可以拓展一些相关的知识,如不同时期的文化艺术、社会制度和经济结构等方面的内容。
专题八我国的人口、资源、环境问题和民族问题考点:【人口、资源、环境】【考标要求】40.知道我国的人口、资源、环境等状况,了解安排生育、爱护环境、合理利用资源的政策,形成可持续发展意识。
【A】【考点分析】该考点是近几年中考的高频考点,人口、资源、环境等问题国家每年都有新的政策、观点出现,题型多为问答题和分析说明题。
在备考时,留意理解现状,以及树立生态文明理念、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节约资源和爱护环境等方针、政策的必要性和重要性,怎么做(国家、青少年或公民)。
(一)【人口问题】1.人口问题的特点:人口基数大,素养偏低。
增速趋缓、诞生率低、老龄化加剧、男女比例失衡、城乡分布不均衡、独生子女社会问题凸显。
2.人口问题影响:人口过多带来的资源环境压力和对大自然盲目的开发,导致各种环境问题,影响我国经济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要着力提高人口素养,加快从人口大国向人力资源强国转变。
3.留意“二胎”政策(2024年)——使人口发展与经济社会发展相适应,缓解人口老龄化和劳动力短缺的问题。
(仍旧坚持安排生育政策,只是与时俱进调整生育政策,是必要的。
)(二)【资源问题】我国资源的现状:我国自然资源总量大、种类多,但人均占有量少,开发难度大。
长期以来,我国资源开发利用不尽合理,科学,由此造成的奢侈、损失现象非常严峻。
资源的惊慌干脆威逼着我国的可持续发展。
(三)【环境问题】1.环境现状:我国生态环境恶化的趋势初步得到遏制,部分地区有所改善,但目前我国环境形式依旧相当严峻,不容乐观。
2.我国加强环境爱护的缘由。
(1)我国环境的现状:我国生态环境恶化的趋势初步得到遏制,部分地区有所改善,但目前我国环境形式依旧相当严峻,不容乐观。
(2)我国环境问题的重要性:环境问题,既是经济问题,又是社会问题。
环境爱护干脆关系我国的强弱、民族的兴衰、经济和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3.我国环境爱护的基本法律:《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爱护法》。
专题八世界地理(美国、巴西、极地地区)一、美国(移民、密西西比河、农业专业化、高新技术产业、硅谷)1.地理位置与范围(图文参考七下P74,P77)1.半球位置:西半球、北半球2.3.4.【图一:美国示意图】2.人口(图文参考七下P74-75)1.2.3.4.美国华人和华侨总舵,在旧金山(圣弗朗西斯科)、纽约、洛杉矶等城市分布着富有中华文化。
3.自然环境(图文参考七下P77)1.西部:科迪勒拉山系中部:大平原东部:阿巴拉契亚山脉2.水资源:溉和航运价值高,自北向南,注入墨西哥湾。
五大湖:世界上面积最大的淡水湖群,其中,(里海是最大的咸水湖)4.农业地区专业化(图文参考七下P78-79)1.美国农业发达,是世界上的农业强国,农业生产实现了机械化、2.美国的农业带分布及原因:5.世界上最发达的工业国家(图文参考七下P79-81)1.美国是世界上最发达的工业国家,其中,军事和尖端技术领域处于世界的领先地位。
2.美国主要的工业区(1):美国历史最悠久、最大的工业区,以原因:地形平坦、气候适宜、资源充足、沿海地区交通便利;人口、城市集中,经济发达(2)3.为什么高新技术产业能够有力促进美国经济的发展?(高新技术产业的特点)6.主要城市1.2.3.4.5.二、巴西(足球、混血人种、印第安人、亚马孙河、热带)1.地理位置与范围(图文参考七下P82,P85)1.2.3.纬度位置:大部分位于赤道和南回归线(23.5°S)之间,是一个2.人口与文化(图文参考七下P82-83)1.2.3.3.自然环境(图文参考七下P84-90)1.地形区:北部地区:;南部地区:2.2长河,世界上流域面积最广,水量最大的河流。
)原因:热带雨林地区全年高温多雨、降水充足、河流流量大。
3.巴西:注:世界上最大的天然橡胶生产国是东南亚的泰国。
4.人类活动(图文参考七下P85-86)1.2.3.4.5.5.热带雨林的开发与保护1.经济发展要兼顾环境保护,应该合理开发热带雨林。
专题八安康地生活一、传染病和免疫[学问网络构造]:1、传染人体的三道第一道:皮肤和黏膜。
阻挡、杀死、第二道:体液中的杀菌物质和吞噬细胞。
概念:由病原体引起的能在人及人之间或人及动传染病特点:传染性和传染病流行的根传染病的预防措施:①限制传染源;②切断传播途传染源:可以散播病原体的人 传播途径:病原体分开传染源到达安康易感人群:对某种传染病缺乏免疫力而简[课标考点解读]:本章要可以识别传染病,并说出传染病的特点;理解传染病流行的三个根本环节;知道预防传染病的三个措施;说出人体三道防线的组成;说出特异性免疫、非特异性免疫的特点及其作用;2、免第三道:免疫器官和免疫细胞。
产生抗体,非特异性免疫:人生来就有的,不针对某一特定的特异性免疫:人诞生以后才产生的,只针对某一特免疫类免疫功能:①防卫感染;②自身稳定;抗原:能引起人体产生抗抗体:人体在抗原刺激下产生的能反抗病原体的方案免疫:有方案地进展预防接种。
〔爱护易理解免疫对人体的主要作用,知道方案免疫在预防传染病方面所起的重要作用。
传染病和免疫的学问及日常生活亲密相关,因此在考试中常和生活实际联络在一起。
传染病流行的三个根本环节和针对这三个根本环节所实行的预防措施常作为考察的重点,要做到针对详细的实例可以会分析。
在免疫部分,概念较多,简单混淆。
如:抗原、抗体、特异性免疫和非特异性免疫,要做到可以正确地区分和推断。
在常见的命题中对相关概念的区分性考题比较常见。
[经典例题剖析]:例1:天花病毒对人体来说是:〔〕A、病原体、抗原B、病原体、抗体C、抗原、抗体D、传染源、病原体[解析]天花是一种传染性,从传染病的角度来看天花病毒对人体是一种病原体。
从免疫的角度来看,天花病毒可使人产生反抗天花病毒的抗体,因此天花病毒属于抗原。
[答案]A例2:以下各项中通过接种疫苗可以预防的是〔〕A.遗传病 B.佝偻病 C.侏儒症 D.传染病[解析]遗传病是由遗传物质的变更引起的,佝偻病是由于缺乏钙或者是缺乏维生素D引起的,侏儒症是由于缺乏生长激素。
专题八共产主义的崇高理想
一、判断题
1.马克思和恩格斯对未来理想社会的一些本质特征做出了科学的预测,其根本原因就在于他们的预测是建立在科学的方法论基础之上的( √ )。
2.马克思恩格斯对未来社会的预测是不仅是原则性的,也包含具体细节的描述( × )。
3.人类社会从原始社会、奴隶社会、封建社会,到资本主义社会,根本原因在于阶级斗争( × )。
4.共产主义社会作为资本主义社会的扬弃,其首要特征就是生产力的高度发达,物质财富极大丰富( √ )。
5.1848年,《共产党宣言》宣告了资本主义的灭亡。
但是,170余年过去了,资本主义不仅没有灭亡,反而还在世界上占据着主导地位,这说明马克思主义错了( × )。
5.共产主义的到来将经历从资本主义到社会主义的过渡时期,社会主义的不发达和发达时期即共产主义第一阶段,最后才能迎来共产主义社会的真正实现( √ )。
二、单项选择题
1.科学社会主义是科学的,首先是因为未来社会是马克思恩格斯是在唯物史观和( )的基础上发现的。
[答案]剩余价值
2.共产主义社会,生产力的高度发展,消灭了三大差别,包括工农之
间、( )、脑体力之间的差别。
[答案]城乡之间
3.当前,西方发达资本主义国家通过发展股份公司、拓展全球市场、吸收工人参与企业管理、推行职工持股计划、建立社会福利制度等方式,调整( ),在一定程度上缓和了阶级矛盾。
[答案]生产关系。
法律部分知识清单专题八《维护国家利益》【关键词】【重点】国家利益的重要性;国家利益与人民利益的关系;如何处理国家利益与个人利益的关系;如何维护国家安全。
【注意】维护国家利益是宪法规定的公民的基本义务;包括维护国家统一和民族团结,维护国家安全、荣誉和利益。
损毁国旗、玷污国歌等侵犯国家尊严的行为危害了国家荣誉和利益。
一、正确认识国家利益(八上第八课P86-90)1.国家利益的含义(P87)国家利益是一个主权国家在国际社会中生存需求和发展需求的总和,包括人口、领土、主权和政权等。
2.国家利益的重要性(P87)(重点)国家利益关系到民族生存、国家兴亡。
3.国家利益的内容(P88)涉及政治、经济、文化、社会、军事等领域,包括安全利益、政治利益、经济利益、文化利益等。
4.国家核心利益(P88)包括国家主权、国家安全、领土完整、国家统一、宪法确立的国家政治制度和社会大局稳定、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基本保障。
5.国家利益与人民利益的关系(重点)①国家利益反映广大人民的共同需求,是人民利益的集中表现;②国家利益至上,人民利益高于一切,二者相辅相成;③人民利益只有上升、集中到国家利益,运用国家的工具,才能得到真正的维护;④国家利益只有反映人民利益,依靠人民艰苦奋斗,才能得到真正的实现;⑤在当代中国,国家利益与人民利益是高度统一的;⑥虽然国家利益与个人利益在根本上是一致的,但是二者不完全等同。
(国家利益是关系全局的、长远的利益)二、坚持国家利益至上(八上第八课P93-94)1.怎样树立维护国家利益的意识(思想上)①我们要心怀爱国之情,牢固树立国家利益至上观念,以热爱祖国为荣,以危害祖国为耻;(P91)②我们要树立和增强危机意识和防范意识,对危害国家利益、威胁国家生存和发展的行为时刻保持警惕;(P91)③我们要增强维护国家利益的责任感和使命感,用理性、务实、文明的心态,合法有序表达爱国情感,维护国家利益。
(P93)2.如何处理国家利益与个人利益的关系(行动上)(重点)①无论何时何地,我们都应当着眼长远、顾全大局,以国家利益为重,把国家利益放在第一位;②为了国家利益,有时不仅需要放弃个人利益,甚至要献出自己的生命;③我们要始终把国家利益放在第一位,捍卫国家尊严,坚决同一切损害国家利益的行为作斗争。
国家开放大学专科
《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在线形考(专题检测八)试题及答案
说明:资料整理于2024年9月30日;适用于2024秋期国家开放大学专科学员一平台在线形考考试。
专题八科学发展观
一、判断题
1.以人为本的“人”,是指人民群众,就是以工人、农民、知识分子等劳动者为主体。
(红色字体为本题正确答案选项)
A.对
B.错
2.坚持以人为本,就要坚持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要由人民共享,最终实现人的全面发展。
(红色字体为本题正确答案选项)
A.对
B.错
3.“转变经济增长方式”与“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虽有一词之差,但其内涵是一致的。
(红色字体为本题正确答案选项)
A.对
B.错
4.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需要促进经济增长由主要依靠投资、出口拉动向依靠消费、投资、出口协调拉动转变。
(红色字体为本题正确答案选项)
A.对
B.错
5.进入新世纪,胡锦涛指出:我们要始终牢记,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是党始终不渝的奋斗目标,必须更高地举起人民民主的旗帜。
(红色字体为本题正确答案选项)
A.对
B.错
1。
刚才我们对于就是课时计划,在制定的时候应该注意一些什么问题呢?我们也做了比较多的讨论,同时我们刚才也看到了一些课当中一些精彩的视频。
实际上就是说如何去体现我们刚才讨论的一些问题。
下面我们再花一点时间讨论一下就是在我们一线老师在制定或者叫设计课时计划的时候,我们有没有一些感到比较困惑,或者说感到不太能理解的问题?有没有这样的问题?
有。
在我们一线老师当中制定课时计划的时候,他很难明白是目标引领内容,还是内容决定这个目标,特别是有些评优课,直接给一个学习内容。
是不是?老师们就又觉得很疑惑。
因为我们新的课程标准当中,我是这么想,新的课程标准当中确实有个最基本的概念,就是叫目标引领内容。
实际上是个什么概念?就是原来我们叫内容为本,我们现在走向叫学生发展为本。
所谓学生发展为本,就是我们要有明确的目标。
那么这就是一个核心的问题。
但是刚才两位老师都说了,在实际的教学过程当中,尤其是在有些评优课的过程当中,就可能出现一个,大家觉得很困惑。
因为有些学校或者有的地方就直接给你一个命题的一个内容,然后让你去制定一个课时计划,让你上课,给老师们就一个(感觉):这个不是先有内容,后来制定目标的吗?这个跟我们说的课程标准当中,提出的目标引领内容究竟是个什么关系呢?其实刚才大家是这样一种困惑。
所以我们现在有时候我们的评优课,我们就会直接给老师一个目标,然后让老师们根据目标去选择设计内容,去设计所要采用的教学方法和组织形式。
这个可以这样说,我们有时候叫同材异构。
而刚才吴老师所说的叫同样的目标,你去异构。
这个我觉得因为我们课程目标当中有一个概念,就是说同样的目标可以有不同的内容和方法去学习。
对吧?我们正是基于这样的概念,所以各地各校才有可能充分地开发和创造性地去实施课程,其实给老师思维更加开阔,空间更广。
所以对于这个问题,我觉得我们有必要再认真地去做一些研究。
就是说所谓目标引领内容,在课时计划那指的是什么意思呢?就是说我这个一节课,我们现在很容易孤立地看一节课,但是我们刚才已经讲到单元计划。
单元计划上面还有学期,学期还有学年,学年还有水平,那么只有这样完整地看下来这一节课,你才看明白什么呢,就是这一节课我并不是毫无根基的就直接从地上蹦出来的;它实际上是单元当中的一个部分这是一个意思。
那么这个整个单元计划,我们刚才说是一个目标引领内容的,那么这个内容肯定是服务和服从于目标需求的。
对
吧?那么这是一个意思。
所谓目标引领内容,主要的含义我认为就是,我在设计任何一项教学活动,包括课时计划设计的时候,我有个明确的目标意识,就是我这堂课上下来以后要让学生发生什么良好的变化。
这就是我们一直在说,就是说我不是为了教这个东西而教这个东西。
我教某一个内容,或者是让学生学某一个内容,是为了学生发生变化,而不是只是这个内容本身。
所以我们说目标引领内容至少有两层含义:
一个就是依据目标去选择和创编内容。
第二,我们反过来说的就是内容的选择和创编一定要服务和服从于目标的达成。
那么,现在第二个问题就出现了:为什么有的地方说我是先有内容再有目标?
那么这个当中有两个问题我觉得要讨论。
第一个,什么叫内容?因为我们经常说,我不是先有篮球,不是早就有了吗,然后你再每一节课去制定目标的吗?这个话不是这样。
因为我们刚才已经说,这个内容在课时当中的内容已经不是一个运动项目整体的概念,它实际上是由若干个具体的练习,包括活动去建构的这样一个具体的教学内容。
它不再是原来那个意义上的,那个空泛的一个概念的内容。
所以这个具体内容,它肯定是要跟目标有关系的,也就是说你为什么选,为什么创这样一个具体的活动内容,或者说练习,甚至于包括方法和组织,你都是跟目标相关的。
你离开那个目标,你这个内容的选择和创设方法的选择和运用都是无目的的,那你无目的你去实现什么呢?也就是说你任何内容,这个具体内容,所以我们说,第一个概念就是,我们把这个内容,原来这个具体内容是一个非常具体的内容,我们要用一个大概念去取代它。
所以这个我是先有篮球,然后再去制定篮球的一个目标。
不是这个。
这是一个。
第二个就是,这里说的所谓的内容,先有内容再去确定目标,这个当中有一个误区。
就是说好像是这个内容在先,目标在后。
那么实际上是什么呢?就是我们刚才说这个具体的内容,在谈它的目标的时候,并不是由这个目标,而是由这个内容去决定的。
实际上是什么?是我在具体地选择内容的时候,或者叫创编内容的时候是根据目标去做的。
那么这是第二个意思。
那么这个当中我觉得,倒不是我们只是为了讲目标在前、内容在后,只是一个顺序问题。
我们要充分地认识到实际上最本质的变化,就是我们认为就是由内容为本走向了学生发展为本。
而学生发展主要地说是基于学生的变化,是基于学
生能够获得所谓四个方面的发展,所以是理念上根本的变化。
所以我们认为不只是一个线和顺序问题。
我们还要说一句话,就是目标引领内容,并不是把目标和内容对立起来的。
因为什么呢?我们在制定任何一个目标的时候,它是离不开内容的,但是只是说它的思路上是说,我所谓的内容在去选择和创编的时候都要服务和服从于我这个目标。
当然我们在设置目标的时候肯定要考虑我今天(如何操作)。
因为我们说目标的确定无非是几个元素要加以考虑:内容、对象、社会需求等等。
那么这个是要综合考虑的。
那么这个在一节课的目标设计的时候是一样的道理,就是我这个目标设计的时候,并不是说我把内容放在旁边。
我设计一个空洞的一个目标,我肯定跟内容有关,反过来说,内容要服务服从于目标的时候也是一样的道理。
就是我这个内容,具体的内容也好,练习也好,我安排和创编的时候,我一定是说,我为了实现某一个特定的目标去做的。
所以它不只是一个顺序问题,它最主要的是我们告诉老师们,我们在任何一个教学活动的设计的时候,都有一个明确的目标意识,有一个育人的意识,有一个更好的学生发展的一个意识。
我觉得这可能才是一个问题的本质。
我不知道大家赞同不赞同。
好,今天我们讨论了一下整个的教学计划的这个制定。
这个当中因为时间关系,我们主要是讨论了一下单元计划和课时计划的设计。
这个当中我们主要讨论了这样几个方面的问题:第一个就是整个教学计划,在教学过程当中的它的地位和作用;第二个是我们侧重去讨论一下单元教学计划和课时教学计划,它构成的元素有哪些东西;那么更重要的我们是在侧重讨论了一下在制定单元计划和课时计划的时候,如何才能做得更科学,更合理,更有效。
在若干个方面我们都进行了比较广泛的和深入的一些讨论,而且我们也以呈现案例的方式来跟大家去共同讨论一件事。
主要是想通过这样的讨论给我们各位小学老师提供一个参照,就是我将来在教学过程当中如何去更好地设计一个比较科学、合理并且有效的一个单元计划,和切实可行的一个课时计划。
当然我们刚才讲这个有效的科学的合理的教学计划是上好课的一个前提。
我们还要进一步强调,我们作为一个体育老师更需要这样去认识,我们千万不能说体育老师还需要写教案吗?那如果是这样那就肯定是个放羊式。
所以我们说,我们作为体育老师来讲要进一步地提高对制定相关的教学计划的一个认识,因为这个确实是提高体育教学质量一个前提和保
障。
当然第二个问题是,我们在强调制定计划的同时,我们可能还要思考一下,因为我们在教学的过程当中,因为我们的教学过程是一个复杂的人与人之间相互作用和相互影响的过程,因为我们不可能所有的东西,我们在事先全部都预设到,我们可能在实际教学过程当中,尤其是在课堂教学过程当中,我们还要既要更好地预设。
我们刚才强调了,同时又要注意在教学过程当中,根据我们的教学的实际可能还要及时地加以调整,使我们更好的实现课程教学。
这个是我们的追求,也就是我们的学习目标的实现。
那么只有这样的话,我们把预设和我们到课堂的教学实际当中的这样一种及时的调控有机地结合,我们觉得才可能真正地实现我们教学效果的不断的提升,才可能不断地提高我们的教学水平,才可能更多的对我们的学生产生更大的效益。
好,今天我们的讲座就到这结束。
谢谢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