铁路客运专线路基A、B组填料施工工艺
- 格式:docx
- 大小:25.46 KB
- 文档页数:8
一、工程概况本段路基填筑采用A。
B组填料。
二、目的为规范路基填筑施工,保证施工质量,特依据铁路施工规范及设计图纸要求制定此技术交底书。
三、施工准备1、测量放线1)现场交桩以后,完成中线、水准施工复测,并与相邻地段贯通闭合,之后才施放线路中心桩和路基边桩,中线、水准、边桩的测量误差符合客运专线施工测量的规定.2)依据中心位置、地面高程、横断面尺寸放样俩侧边桩,包括路基边缘、坡度、坡脚的具体位置,标明其轮廓并预留超填宽度。
2、A.B组填料的选用1)A、B组填料的粒径不宜大于60mm。
2)A、B 组填料常规检测指标要求:粗粒土或碎石土每10000m3 检测颗粒级配和颗粒密度。
3)、特殊试验要求:a、采用碎石类土作为A、B组填料的,对需要破碎的块石土,要求母岩单轴饱和抗压强度Rc>15Mpa,且不易风化,不易软化(软化系数kr>0.75);填料中的细粒土(小于0。
075mm)含量应小于15%,对于基床底层液限WL<40%,且塑性指数IP≤17,对于基床以下部分,液限应WL<40%。
对于浸水地段或高路堤路基填料还应满足设计图中要求采用砂类土(砾砂、中粗砂)作为A、B 组填料的,砾砂中大于2mm 的颗粒、粗砂中大于0.5mm 的颗粒、中砂中大于0。
25mm 的颗粒应坚硬,不易风化,颗粒级配应良好,并含有不宜大于10%的细粒含量,且液限WL<40%,已保证具有较好的粘结性。
b、确定填料软化性能和水稳定性能,对于膨胀性细粒土,宜采用三项检测指标①自由膨胀率Fs(应小于40%);②蒙脱石含量M(应小于7%);③阳离子交换量CEC(NH4+)(应小于170mmol/kg),在调查料源或者料源发生变化时应检测此三项指标.四、路基填筑施工基床以下路堤填筑应按“三阶段、四区段、八流程”的施工工艺组织施工,每个区段的长度应根据使用机械的能力、数量确定,一般宜在200m以上或以构造物为界。
1、下承层处理、验收1)先清理基底表层的植被,挖除树根,再做好临时排水设施。
基床底层A、B 组填料填筑施工工艺1.1 工艺概述基床底层A、B组填料填筑采用“三阶段四区段八流程”工艺,即将一个路基施工段按一定长度划分出4个连续作业区段,组织4个独立作业班组承担路基填筑施工的8 道作业工序(施工准备、基底处理、分层填筑、摊铺平整、洒水晾晒、碾压夯实、检验签证、整修成型),各作业班组同时分别在其中一个作业区段进行施工,并依序转入下一作业区段,形成同一区段上各道工序流水作业,各作业班组在不同区段上平行施工的平行流水作业,优化了路基填筑的施工组织,强化了过程质量控制,加快了施工进度。
本工艺适用于高速与客运专线铁路路基基床底层A 、B 组填料填筑施工。
1.2 作业内容1)A 、B 组填料的强度和级配检测、验收下承层、测量放样;2)填料的运输、分层摊铺平整、分层洒水与碾压、分层检测、路堤边坡及路面修正;3)填写检查检测记录及试验报告、报验。
1.3 质量标准及验收方法1)基床底层填筑压实质量标准及检验方法基床底层填筑压实质量标准及检验方法见表1-1、表1-2、表1-3。
表1-1 速度200km/h 基床底层压实质量标准表1-2 速度≤160km/h 基床底层压实质量标准注:细粒土、粉砂、改良土一栏中,有括号的仅为改良土的压实标准,无括号的为细粒土、粉砂、改良土的压实标准。
表1-3 时速250~350 km/h 基床底层压实标准注:1 2.5。
2)基床底层外形尺寸质量标准及检验方法基床底层外形尺寸质量标准及检验方法见表表1-4、表1-5。
表2.4.1—4 速度200km/h 基床底层外形尺寸允许偏差表1-5 时速250~350 km/h 基床底层厚度、顶面宽度、顶面横坡的允许偏差、检验数量及检验方法1.4 工艺流程图基床底层A、B 组填料施工流程见图1-1。
图1-1 基床底层A、B 组填料施工流程图1.5 工序步骤及质量控制说明1)施工准备(1)利用前期的施工场地、便道、用电及用水条件。
路基A、B组填料试验段填筑施工方案1.编制依据1.1新建铁路合福线合肥至福州段施工图及相关工程施工招标文件、答疑书、补遗书及设计文件、图纸等。
1.2现行的铁路工程建设施工规范、验收标准:(1)《高速铁路路基工程施工质量验收标准》(TB10751-2010)(2)《高速铁路路基工程施工技术指南》铁建设(2010)241号(3)《高速铁路设计规范(试行)》(TB10621-2009)(4)《高速铁路工程测量规范》(TB10601-2009)(5)《铁路工程土工试验规程》(TB10102-2010)1.4现场踏勘收集到的地形、地质、气象和其它地区性条件等资料。
1.5京福公司相关文件,主要包括:京福工程发[2009]20号关于印发《京福铁路客运专线安徽有限责任公司水土保持管理办法》的通知;京福工程发[2009]21号关于印发《京福铁路客运专线安徽有限责任公司文物保护管理办法》的通知;京福工程发[2009]23号关于印发《京福铁路客运专线安徽有限责任公司施工组织设计编制管理办法》》的通知;京福工程发〔2009〕59号关于印发《京福铁路客运专线安徽有限责任公司环境保护管理办法》的通知。
2.工程概况我分部负责施工里程是DK314+840.-DK320+620,其中路基地段长约5234.955km。
路基基床表层为0.4m厚的级配碎石,路基基床底层1.5-2.3m厚采用A、B组填料填筑。
根据设计说明结合我单位现场实际施工进度情况,选定DK320+060~DK320+160段为路基A、B组填料填筑试验段,为以后A、B组填料大面积施工作业提供施工参数及施工工艺。
3.试验段试验项目及目的3.1试验目的(1)通过试验对比确定现有施工工艺的调整方向;(2)通过试验确定合理的机械、人员配置方案;(3)通过试验确定填料的松铺厚度;现场含水量控制及最佳含水量的控制;(4)通过试验确定合理的碾压方式及遍数;(5)通过试验确定检测过程的合理性。
武广客运专线A\B料填筑施工工艺探讨摘要:本文作者主要对武广客运专线a、b料填筑施工工艺过程进行阐述,并提出相对应的试验依据,以供同行参考。
关键词:武广客运专线a、b组填料施工abstract: the author on wuhan-guangzhou passenger special line of a and b material filling construction process is expounded, and put forward the corresponding experimental basis for and provide the reference for colleague.keywords: wuhan-guangzhou passenger special line of a and b group packing construction中图分类号:u215.1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一、试验概述1、工程概况中铁大桥局武广客运专线xxtjii标项目经理部第一项目队汨罗工区施工范围为dk1451+523.48-dk1467+215.01,全长约15.69km,铁路沿线经过湖南省汨罗市新市、红花、黄市、范家园、火天等五个乡镇,沿线地段均为垄岗岗地、垄岗平原,地表为粉质粘土,根据已到的各个路基设计工点图,部分路基段基床顶层以下设计为1.8m或2.3m换填a、b组填料处理。
为确定a、b组填料及填筑施工过程中的各项工艺参数及验证填筑工艺,实现大面积化开工进行此次试验。
2、试验目的2.1 确定a、b组填料的料源及厂拌方式;2.2 确定a、b组填料填筑施工过程中的最佳机械组合方式;2.3 确定有效的压实厚度与碾压遍数的关系;2.4 确定填料最佳含水量的控制范围;2.5 通过现场试验确定松铺厚度,作为今后路基施工中控制填土高度的依据。
二、试验依据本次试验依据以下文件、标准和指南等中有关条文和技术要求执行:1.《新建铁路武汉至广州客运专线站前工程第2标段施工招标、投标文件》,2.铁道部经济规划研究院发布《客运专线铁路路基工程施工技术指南》(tz212-2005);3. 中华人民共和国铁道部发布《客运专线铁路路基工程施工质量验收暂行标准》(铁建设[2005]160号);4. 新建铁路武汉至广州客运专线乌龙泉至花都段施工图设计《路基设计总说明》;5.已到的铁道第四勘察设计院《武广客专乌花施图ii(路)-171#、170#、169#路基工点施工设计图纸》。
路基A、B组填料填筑施工作业指导书1. 目的A、B组填料填筑施工在路基施工的关键工序之一,其施工质量的好坏直接影响到路基工程的长期耐久性和稳定性,为了确保路基工程施工质量,满足设计及验标要求,特编制本作业指导书。
2. 适用范围该作业指导书适用于杭长铁路客运专线HCZJ-1标段中铁三局集团杭长客专浙江段项目经理部承建的HCZJ-1标段范围内的所有A、B组填料填筑施工作业。
3. 编制依据设计院提供的施工图纸;《客运专线铁路路基工程施工质量验收暂行标准》(铁建设[2005]160号)《客运专线铁路路基工程施工技术指南》TZ212—20054. 施工工艺流程按照路基填筑施工“三阶段、四区段、八流程”的施工工艺及压实试验确定的施工工艺流程见“A、B组填料填筑施工工艺框图”5. 施工工序控制施工准备5.1.1 A、B组填料的选择5.1.1.1 A、B组填料的材质要求现场填筑采用碎石类土(包括岩块石、卵石破碎加工而成的碎石类、砾石类和天然级配的砾石类)作为A、B组填料,要求填料中的粗颗粒的母岩单轴饱和抗压强度Rc>15MPa,且不易风化,不易软化(软化系数大于等于);填料中小于0.075mm的细粒含量不宜大于15%,且宜为低液限粉土或低液限粉质粘土。
5.1.1.2 A、B组填料的具体指标要求现场填筑时须严格控制A、B组填料最大粒径和细粒土含量,选择合理的级配组成,控制填料的最佳含水量。
对于矿山、路堑、河床内的卵石加工而成的碎石类填料技术指标要求:最大粒径宜控制在60mm以内,应具有良好的颗粒级配组成,大于20mm的颗粒含量宜控制在25%~45%,小于0.075mm的细粒含量宜控制在15%以内,细粒土宜为低液限粉土或低液限粉质粘土;对填料进行标准击实试验后确定填料最大干密度为cm3,最优含水量为%。
A、B组填料填筑施工工艺框图5.1.2 建议填筑参数5.1.2.1 验标要求填筑时最大填筑压实厚度不得大于35cm,最小填筑压实厚度不得小于10cm,建议摊铺厚度为35cm,碾压遍数为6遍,碾压顺序为静压(1遍)—弱振(2遍)—强振(2遍)—静压(1遍),在施工过程中根据实际情况可对摊铺厚度和碾压遍数进行调整。
铁路客运专线路基A、B组填料工艺性试验技术总结一、试验目的通过DK1656+495~DK1656+620段A、B组填料试验段施工,我们确定如下主要指导后续路基A、B组填料填筑施工的主要参数及相关工艺:1、通过试验对比确定现有A、B组填料生产及加工工艺的调整方向;2、通过试验确定该填料的松铺系数,确定合理的控制填层厚度;3、通过试验确定现场含水量控制及最佳含水量的控制;4、通过试验确定施工机具设备及人员配置方案;5、通过试验确定合理的静压、振动碾压的遍数和搭配等工艺参数;6、通过试验分析实测压实指标和设计指标的差异。
二、试验情况简介1、试验地点:本次试验地点选择在(路)-113,DK1656+473.00~DK1656+632.00段顺层路堑及松软土地基后接刘家湾隧道,长157m。
丘陵区,地势起伏大,线路大多位于丘间谷地,谷地呈狭长状,大多已辟为水田,零星分布水塘。
谷地汇水面积大,易形成积水,两侧丘坡地势陡峭,植被发育,自然山坡零星分布孤石、块石。
本试验段填筑里程为DK1656+495~DK1656+620,长125m,填筑宽度16.2m,总面积为2268平方米,DK1672+642.37~+805段双侧设1.1m深纵向渗水盲沟。
2、填料来源:填料采用我管段内刘家湾隧道洞碴破碎加工的B组填料填筑,该填料也是今后我项目队路基填筑施工主要利用的填料之一。
3、填料类型:DK1656+473.00~DK1656+632.00段路基采用刘家湾破碎洞碴填筑,该填料经室内试验结果为B组填料(报告编号:TO704024),最大粒径60mm(满足武广工[2007]21号文及Ev2、Evd、K30试验对粒径的要求),其中小于0.075mm的颗粒为7.5%,最大干密度为2.26cm3,最佳含水量为5.0%,颗粒密度为2.58g/cm3,不均匀系数为Cu=128.26,曲率系数为Cc=5.70,填料母岩饱和抗压强度Rw:53.4Mpa,填料母岩软化系数Kp:0.98。
A、B组填料试验段施工方案1.编制依据本施工方案是依据《兰新客运专线(哈密~乌鲁木齐段)第二双线LXTJ4标工程招、投标文件》中有关条文和技术要求编制的,并遵照如下标准和指南编制:⑴铁道部经济规划研究院发布《客运专线铁路路基工程施工技术指南》(TZ212-2005);⑵中华人民共和国铁道部发布《客运专线铁路路基工程施工质量验收暂行标准》(铁建设[2005]160号);⑶武广客运专线《路基A、B组填料指导意见(试行)》。
2.目的在路基正式填筑施工前应进行现场填筑压实工艺试验,以确定填料施工的含水率、适宜的松铺系数、厚度和相应的碾压遍数、最佳的机械配套和施工组织。
压实机械选用重型振动压路机。
3.总体方案3.1 A、B组填料试验段施工现场组织机构及人员分工根据A、B组填料施工的需要,结合分队实际情况,设置如下部门:现场总指挥:周建刚。
全面负责施工现场管理工作。
技术负责人:吴金国。
负责施工现场的技术工作。
信息采集员:俞鸿宪。
对施工现场的信息进行收集。
填筑时控制好每层的松铺厚度、含水量,每碾压完一遍及时报检,记录好碾压后的压实厚度,并及时把施工中掌握的数据反映给现场总指挥和技术负责人。
测量组:金文甫、张景涛、闪烁。
负责测量场地高程。
安全员:张金前。
负责施工现场的安全管理,及各类警示标志、宣传牌的摆放。
试验员:刘维、张鹏杰。
负责进行试验段现场压实度试验,并对试验数据及时处理并做到及时上报,为确定适宜的松铺厚度和相应的碾压遍数提供数据支持。
机管员:刘礼光。
负责对机械的管理,定期对机械进行检查及保养。
质检员:张金前。
负责施工现场的质量管理工作。
作业队:按照现场实际情况组织劳动力及机械进场,并严格按照技术交底进行施工,不断总结经验,改进施工工艺。
3.2试验段施工用电施工现场采用发电机发电,发电机安置在施工机械附近。
3.3内业资料(收集、整理、归档、移交)内业资料及时整理,及时归档,及时出试验报告,为施工提供保证。
基床表层A、B料填筑施工编制:工程技术部编制时间:二Ο一三年三月二十日中国建筑股份有限公司郑徐铁路客运专线工程指挥部审批意见:审批人:年月日目录一、适用范围 (1)二、采用的相关规范及标准 (1)三、材质要求 (1)四、基床底层A、B料填筑施工工艺及技术要求 (1)五、基床底层A、B料填筑施工质量控制及检验 (4)六、施工安全控制措施 (5)1、适用范围适用于新建铁路郑徐客运专线DK51+639.33~DK53+891.27段正线路基基床底层A、B料填筑填筑施工,厚度2.3m。
2、采用的相关规范及标准《高速铁路路基工程施工质量验收标准》(TB 10751-2010/J 1147-2011)《高速铁路铁路路基工程施工技术指南》(铁建设【2010】241号)《新建铁路郑州至徐州客运专线施工图路基设计图》《新建铁路郑州至徐州客运专线施工图开封北站路基设计图》《铁路工程基本作业施工安全技术规程》(TB10301-2009)(TB10302-2009)《铁路建设工程质量管理规定》(铁道部令第25号)《铁路站场工程施工质量验收标准》TB 10423-2003《铁路工程(GPS)卫星定位测量规范》TB10054-2010《铁路路基工程施工安全技术规程》TB10302-2009《施工现场临时用电安全技术规范》JGJ 46-2005《铁路建设项目现场管理规范》(铁建设[2008]198号)《铁路建设项目现场安全文明标志》(建技[2009]44号)《铁路工程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标准》TB10502-93《铁路工程建设项目水土保持方案技术标准》TB10503-2005《铁路建设项目工程试验室管理标准》TB 10442-2009《建设工程质量管理条例》《铁路建设项目现场安全文明标志挂图》《铁路建设项目现场安全文明标志》《铁路路基填筑工程连续压实控制技术规程》TB10108-2011《铁路工程土工试验规程》TB10102-2011《建设用卵石、碎石》GB/T 14685-20113、材质要求基床底层的A、B组填料应符合设计要求,填料的最大粒径应小于60mm4、基床底层A、B料填筑施工工艺及技术要求(一)施工准备对原材料进行检查,其各项指标符合设计要求。
铁路客运专线路基A、B组填料施工工艺
摘要:阐述了客运专线路基A、B组填料的生产技术指标、施工工艺和质量控制,汇总了大量的试验数据,交流了施工体会。
关键词:铁路路基;路基填料;施工工艺;铁路客运专线。
随着铁路客运专线建设高潮的到来,无砟轨道对路基施工提出了更严峻的考验,无论是对填筑材料,还是施工工艺及填筑质量,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沪昆高铁于2013年7月30日至2013年12月30日进行了路基A、B组填料试验段施工,试验段长200m,填筑A、B组填料7800m3,中粗砂1200m3,排水土工格栅6100m2,在路基填筑试验段的施工中取得了大量的试验数据,总结出路基A、B组填料施工工艺。
工程概况
A、B组料填筑试验段为路堑地段,总长200m,主要施工内容:路堑开挖、地基处理、基底垫层(0.2m中粗砂+排水土工格栅)、基床底层A组填料1.8m。
此段路堑处于剥蚀低丘陵地区,地势起伏不大,为田地,地质为第四系上更新统黏土,属C类土,路堑开挖后基底处于(2)——1层粉质黏土,灰黄色,硬塑层,地基承载力为180KPa,地下水为孔隙潜水,水位埋深0.57m~2.23m。
A、B组填料的生产及技术指标
料源
A、B组填料来自镇宁料场,填土为级配好的含土细角砾土。
由于该
料场存在填料大粒径超标问题,在镇宁县设立A、B组填料深加工场,对填料进行二次破碎过筛,确保填料满足级配和最大粒径不大于
10cm的要求,该填料填筑前进行常规检测,各项指标均合格。
1.取土前清除取土部位以上30cm~50cm的地表土,并做好临时排水。
2.破碎加工。
取土时挖掘机初步破碎,并将填料运往破碎地点进行加工处理(二次破碎筛分),对填料进行机械破碎、筛分深加工,使集料最大粒径小于10cm,具有良好的粒径级配。
进行重型击实试验确定最大干密度、最优含水量。
技术指标
A、B组填料技术参数:最大粒径小于100mm,最优含水量为5.6%,最大干密度为2.32g/cm3;大于5mm的颗粒含量占81.1%,小于5mm 的颗粒含量为18.9;不均匀系数Cu=6.4,曲率系数Cc=1.6。
A、B组填料施工工艺
地基处理
A、B组料填筑试验段为路堑地段,路堑开挖每一层对照设计文件核对边坡的水文地质和工程地质资料,地质分层与设计相符。
采用静力触探试验核对地基条件,比贯入阻力Ps均大于1.5MPa,符合质量验收标准要求。
基底采用重型压路机静压实处理后进行检测,满足K30≥90MPa和压实系数>0.92的要求。
垫层施工:铺设10cm中粗砂垫层(碾压)+排水土工格栅+10cm中粗砂(碾压),压路机最后静压一遍。
采用环刀法检测压实度。
A、B组料填筑
按照“三阶段四区段八流程”工艺,横向全宽、纵向水平分层填筑施工。
三阶段:准备阶段,施工阶段,整形验收阶段;四个作业区段为:填筑区段,平整区段,碾压区段,检测区段;八流程为:测量放样,地面处理,分层填筑,摊铺平整,洒水晾晒,碾压夯实,检测报验,整修成型。
各作业班组分别在其中一个作业区段进行施工,并顺序转入下一作业区段,形成同一区段上各道工序流水作业。
填土
采用方格法上料,现场划分方格堆料。
1.放线和标高控制。
沿线路方向没20m测量放出线路中桩和填筑边线宽度,按设计宽度每侧加宽50cm,提高边坡碾压质量。
用水准仪测
出该层松铺厚度控制桩的标高,每5m用钢钎进行标志。
2.画网格。
在填筑范围内,自卸车运载量为8m3,每层压实厚度为30cm,松铺厚度按35cm控制,标志的方格为23m2,用白灰画网格,以便
运输车辆按照顺序倾倒填料。
3.控制松铺厚度。
自卸车由现场施工员进行指挥,严格按照标志卸放,每个网格内倾倒3车填料,厚度控制在35cm,松铺填料顶面精确测
量出标高,同时钢钎在线路左中右标记,人工将填料堆在两侧路肩处砌梯形土墙,控制填料厚度(左中右、土墙底宽40cm墙顶为实测松铺填料顶面宽度)。
4.控制填料含水率。
按照填料室内试验,填料施工含水率控制在最佳含水率±1%以内。
填料的含水率较低时,采用洒水措施;填料的含
水率较高时,翻松晾晒。
摊平
1.粗平。
填料上足后,采用推土机进行摊铺,纵向50m~60m为一个摊铺段,同时人工配合机械对局部进行找平和补料。
2.精平。
粗平完成后,采用平地机精平作业。
3.集料窝、带的处理。
在每摊铺段完成后由压路机静压一遍,人工查找集料窝并进行处理,对局部级配较差的填料进行现场拌合。
碾压及压实度控制
1.该段取土场土样最佳含水量为5.6%,初次检测填料的含水量为6.8%,经过运输、摊铺时水分流失,在含水量接近5.6%时进行碾压,效果
最佳,填料的出场含水量高于最佳含水量1.2%。
为防止填料进场摊
铺碾压实含水量低于设计含水量,特在车辆运输时,在运料车上覆盖防雨布,防止水分过度流失。
2.精平完成后,进行填筑层标高及平整度、含水量的检测,符合要求后进行碾压。
3.碾压组合。
碾压时,采用英格索兰振动压路机碾压6遍。
碾压组合方式:先静压一遍+弱振一遍+强振压(压实度达到规范要求止)+静
压一遍(每次强振过后进行压实实验检测)。
碾压顺序应按先两侧后
中间,先静压后弱振,再强振的操作程序进行碾压。
轮迹重叠不小于0.4m,速度控制在3.5km/h。
碾压时均匀,无漏压,无死角,无明显轮迹。
特殊地段如沉降观测桩附近采用BS52Y内燃式打夯机打击夯实。
4.碾压开始,试验工程师在碾压强振第二遍以后,每碾压一遍检测一次压实度,同时检测由专人进行记录、整理、归档、分析。
5.强振3遍后,经检测各项指标全部满足设计要求。
6.搭接处理。
沿线路纵向行与行之间压实重叠不小于40cm,各区段交界处,纵向搭接压实长度不小于2m,上下层填筑接头错开不小于3m。
标高和横坡及平整度检测
压实合格后重新对填料顶标高进行高程测量,与设计高程、横坡进行对比,用3m直尺、塞尺对路基横向、纵向平整度进行检测,如发现超标,及时进行处理。
压实检测成果
施工检测
基床底层填筑压实质量控制标准:
1.地基系数K30≥150MPa/m。
每填高0.9m,100m范围内检测4点,距路基边2m处左右各1点,路基中部2点。
2.动态变形模量E vd≥35MPa。
每填高0.9m,100m范围内检测4点,距路基边2m处左右各1点,路基中部2点。
3.孔隙率n(%)<28%。
每层沿纵向每100m范围内检测6点,距路基边1m处左右各2点,路基中部2点。
4.二次变形模量E v2/E v1≥60MPa。
每层沿纵向每100m范围内检测6点,距路基边1m处左右各2点,路基中部2点。
检测结果
各项实验检测结果对照记录表
表1为各项实验检测结果对照记录表。
表1 各项实验检测结果对照记录表
通过对以上结果的分析,第五层和第六层强振2遍后,经检测动态变形模量E vd有31.8%不能满足设计要求,地基系数K30有55.5%不满足设计要求,孔隙率灌水有45.4%不满足设计要求,E v2路基变形模量9%不满足设计要求。
第三遍强振压实后检测全部达到压实质量控制要求。
松铺系数
表2为松铺系数表。
由以上数据得出松铺系数为1.13。
表2 松铺系数
试验段结论
A组填料
根据A组填料的室内试验情况和现场6层的施工结果看,选用的A
组填料的各项指标满足设计和验标要求。
松铺厚度
根据压实机械的施工情况,松铺厚度控制在32cm~36cm,压实厚度可控制在28cm~31cm左右。
人工将填料在两侧路肩处砌梯形土墙,控制填料厚度,可以有效的控制标高、边坡和横坡。
碾压组合
英格索兰振动压路机碾压6遍,碾压组合方式:先静压一遍+弱振一遍+强振压(压实度达到规范要求止)+静压一遍(每次强振过后进行压实实验检测)。
碾压顺序应按先两侧后中间,先静压后弱振,在强振的操作程序进行碾压。
轮迹重叠不小于0.4m,速度控制在3.5km/h,碾压时均与,无漏压、无死角、无明显轮迹。
根据上述实验段结论,可以指导路基填筑大面积施工。
体会
1.路基在雨季施工时,应缩短作业循环的时间。
施工前做好临时排水工作,修筑排水沟,按照设计侧沟位置,人工开槽0.3m深、0.4m宽的临时排水沟。
临时排水沟内壁应进行砂浆抹面或铺设一层不透水填料夯实,防止雨水浸泡路基本体。
2.每20m放样测量中边桩,采用网格填料,既便于摊铺整平、钢钎和梯形土墙控制标高,又可以保证松铺厚度与准确高程控制。
3.推土机粗平后对平地机的细部整平起到了很好的辅助作用,使细部整平更快捷、更方便。
人工收边能保证摊铺的有效宽度,更及时地反映出粗细料窝的具体部位,保证了填料的均匀。
4.填料摊铺完成后碾压遍数不宜过多,在强振3遍后及时进行各项试验检测,确定最佳碾压遍数。
5.填料应在出场、进场、摊铺完成时进行填料含水量检测,确定是否以达到最佳含水量,如不符合最佳含水量应进行合理的洒水、晾晒,满足最佳含水量后及时进行碾压、检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