铁路路基填料区分
- 格式:doc
- 大小:183.50 KB
- 文档页数:6
可编辑修改精选全文完整版铁路路基填筑验收标准、填筑要求及控制要点《路基填筑验收标准、填筑要求及控制要点》一、路基填筑验收标准1、路基填料1)、基床底层:普通填料最大粒径不大于60mm。
2)、基床以下路堤:最大粒径小于75mm。
检验数量:1×104m3检验一次填料粒径,颗粒级配及细粒土含量。
监理平行检验10%平行检验,且同一土源不少于1次,最大干密度最优含水率。
3)、基床表层:非过渡地段掺入3%水泥,过渡段基床表层掺5%水泥,检验数量:5000m3检1次级配,10%平检。
4)、过渡段:基床底层范围内掺3%水泥(分过渡段方式),表层:5%水泥检验数量:2000m3检1次级配,10%平检。
2、填料压实标准,控制指标1)、基床以下路堤:检测指标:K30、K检验数量:K30≥110(细)130(粗)K≥0.92每层检K6点;每填高约90cm检K304点。
2)、基床底层,检测指标:K30、Evd、K检验数量:K30≥130(细)150(粗)Evd≥40 K≥0.95 每层检K6点,边线1m处左右各2点,中间2点;每填高约90cm,检Evd、K30各4点,边线2m各1点,中间2点。
3)、基床表层:K30、Evd、K检验数量:K30≥190 Evd≥55 K≥0.97 每层检Evd、K各6点,边线1.5处左右各2点,中间2点;每层检K30 4点,边线1.5m处左右各1点,中间2点。
4)、过渡段:K30、Evd、K检验数量:K30≥150 Evd≥50、K≥0.95 每层检K3点,边线1m 左右各1点,中间1点;每填高约30cm检Evd 3点,中间1点,靠近桥台边缘2点;每填高约60cm检K30 2点,边线2m处左右各1点。
3、施工要求和注意事项1)、尽量避免雨天施工,合理安排施工工序。
2)、各正式填筑前,根据不同填料和机械情况进行填筑压实试验段,确定合理的铺填厚度,碾压遍数和填筑工艺,确保满足设计要求的压实标准,不少于3个检验批验收合格后,方可确定大面积施工的工艺参数。
第33卷,第2期2012年3月中国铁道科学C H I N A R A I LW A Y S C I E N C EV oL33N o.2M ar℃h,2012文章编号:1001—4632(2012)02一0013—08铁路路基填料分类深化研究王仲锦,张千里,叶阳升(中国铁道科学研究院铁道建筑研究所,北京100081)摘要:根据泰波最大干密度理论和粒子干涉理论,分析不均匀系数取值范围及其对孔隙率的影响,提出颗粒级配的改进方案:当不均匀系数大于或等于10且曲率系数为l~3时,定义填料的颗粒级配为良好级配;当不均匀系数大于或等于10且曲率系数小于1或大于3时,定义填料的颗粒级配为间断级配;当不均匀系数小于10时,定义填料的颗粒级配为均匀级配。
通过对影响填料工程性能因素的分析,并结合工程实践,提出填料分类分组的建议方案:在巨粒土和粗粒土中,细粒含量按5%,15%和30%分界;将细粒含量大于或等于15%的巨粒土和粗粒土划分为粉土块石、黏土块石、多粉土块石和多黏土块石等;对于细粒土,在粗粒含量大于或等于30%的条件下,将砾石含量大于或等于25%的细粒土定义为含砾液限土,否则定义为含砂液限土;巨粒土和粗粒土母岩的饱水抗压强度应大于或等于20M P a;在砾石类土划分中增加5i nl l l粒组界限。
关键词:铁路路基;填料;级配;分类;分组中图分类号:U213.1:TU44文献标识码:A doi:l b.3969/j.is sp。
1001—4632.2012.02.03我国国土幅员辽阔,在大规模铁路建设中遇到的现行规范定为良好级配的A组填料[1](不均匀系数C。
≥5,曲率系数C c—l~3)中,对于砂类填料,由于缺少大粒径的骨架作用和细粒的凝聚作用,在压实时处于流动状态,难以压实;对于除块石外的碎石类填料,当材质为软岩或强风化岩时,填料的颗粒级配(以下简称级配)变化大,而且稳定性差;另外对于定为B类的填料,由于只要求细颗粒含量小于30%而没有级配要求,造成各种B组填料的工程性质差异显著,不利于填料的质量控制。
二、基床以下路堤填筑(一)填料要求1、用于路基填筑部分的填料应满足以下三个方面的要求:(1)在列车与路堤自重荷载作用下能够保持长期的稳定性。
(2)路堤本体的压密沉降能较快完成。
(3)填料的力学性质不受其他因素(如水、温度、地震等)的影响而发生不利于路堤稳定的变化。
对高速铁路路堤,应选用优质的填料,这样既可以减少后期的沉降,又可以获得较高的安全储备,保证路堤的稳定,确保不产生病害2、填料分类应以铁道部现行的《铁路路基设计规范》的规定为准,各种填料的分类鉴别与试验应按该规范第十章及附录二的规定办理。
在《铁路路基设计规范》(TBJ10001--99)中,路基填料根据其性质和适用条件分成A、B、C、D、E五个组。
A组——优质填料,包括硬块石,级配良好的漂石土、卵石土、砾块石、砂砾、砾砂、粗砂及中砂。
B组——良好填料,包括不易风化的软块石(胶结物为硅质或钙质),级配不良的漂石土、卵石土、碎石土、砾石土、砂砾、砾砂、粗砂及中砂。
细粒土含量在15%~30%范围的漂石土、卵石土、碎石土、砾石土、及细砂、黏砂、砂黏土。
C组——可使用的填料,包括软块石(胶结物为泥质,易风化的),细粒土含量在30%以上的漂石土、卵石土、碎石土及粉砂、粉土,粉黏土。
D组——不应使用的填料,包括严重风化的软块石、粉黏土、黏土。
E组——严禁使用的填料,如有机土。
根据土石的颗粒组成、颗粒形状、塑性指数等,路基填料可分为岩块、粗粒土和细粒土三大类,如表1-2-2-7所示。
%注:①软块石填料组别:B组指不易风化的,C组指易风化的,D组指严重风化的。
②漂石土、卵石土、碎石土和砾石土的填料组别是根据细粒土含量确定的:含量在15%~30%者为B组,含量大于30%者为C组。
③表内填料组别为A、B组者:A组指级配良好的(Cu≥5,C C=1~3);B组指级配不良的(Cu<5或C C≠1~3。
其中不均匀系数Cu=d60/d30;曲率系数Cc=d602/d10×d60;d10、d30、d60分别为颗粒级配曲线上相应的10%、30%及60%含量的粒径。
路基填料概述一、填料组别填料的力学性质的好坏直接影响到路基的变形与稳定,一些工程性质不稳定或者容易受环境影响的土填入路基会引起路基的病害,导致路基失稳或产生超标的变形。
如:膨胀土填筑的路基容易受水的影响而产生膨胀或收缩,长期的胀缩变化会使土体发生松动、变形增加甚至失去稳定性;冻胀敏感性土填筑的路基会在冬季降温后产生冻胀,影响线路的正常运营。
好的填料应该不受环境影响,具有可压实性、较强的抗剪强度、较小的压缩性、良好的水稳性和抗冻性,压实后能够尽快稳定,不产生变形。
所以路基填料的正确选择,是路基填筑质量的重要保证。
为了指导路基填料的设计,《公路路基设计规范》(JTG D30—2015)对路基填料进行了分组,共分为A、B、C、D、E五组,其中A组为优质填料,B组为良好填料,C组为可用填料,D组为限制使用填料,E组有机土为禁止使用的填料。
A组:级配良好的碎石、含土碎石,级配良好的粗圆砾、粗角砾、细圆砾、细角砾,级配良好的含土粗圆砾、含土粗角砾、含土细圆砾、含土细角砾,级配良好的砾砂、粗砂、中砂、含土砾砂、含土粗砂、含土中砂、含土细砂。
B组:级配不好的碎石、含土碎石,细粒含量15%~30%的土质碎石,级配不好的粗圆砾、粗角砾、细圆砾、细角砾,级配不好的含土粗圆砾、含土粗角砾、含土细圆砾、含土细角砾,细粒含量15%~30%的土质粗圆砾、土质粗角砾、土质细圆砾、土质细角砾,级配良好的细砂,级配不好的砾砂、粗砂、中砂,细粒含量大于15%的含土砾砂、含土粗砂、含土中砂。
C组:细粒含量大于30%的土质碎石,级配不好的细砂,含土细砂,粉砂,低液限粉土、粉质黏土、黏土。
D组:高液限粉土、粉质黏土、黏土。
E组:如有机土。
根据以上分析,判定路基填料的优劣问题实际上就转化为对路基填料组别的划分问题。
5.2.2 填料组别的判定填料组别的划分分为两个步骤(表5-1,表5-2)。
1.一级定名通过相关土工试验,按粒组范围将土分为3组,即粒径大于50mm为巨粒组,0.075~50mm为粗粒组,粒径小于0.075mm的为细粒组。
路基填料及压实控制指标一、路基填料1、普通填料1)基床底层:普通填料最大粒径不大于60mm。
2)基床以下路提:最大粒径小于75mm。
检验数量:1×104m3检验一次填料粒径,颗粒级配及细粒土含量,最大干密度、最优含水率。
监理;10%平行检验,且同一土源不少于1次。
2、级配碎石填料1)基床表层:非过渡地段掺入3%水泥,过渡段基床表层掺5%水泥,每一料场检验:洛杉矶磨耗率、硫酸钠溶液浸泡损失率、液限和塑性指数,监理每料场平行检验。
每一工作班检1次粒径级配、黏土及其他杂质含量、大于22.4mm颗粒中带有破碎面颗粒含量。
检验数量:5000m3检验1次颗粒级配,最大干密度、最优含水率。
监理;10%平检。
2)过渡段:基床底层范围内掺3%水泥(分过渡段形式),表层:5%水泥每一工作班检1次颗粒级配、针片状含量、软质和易破碎石含量。
检验数量:2000m3检验1次颗粒级配,最大干密度、最优含水率。
监理:10%平检。
二、填料压实标准,控制指标1)基床以下路提:检测指标:K30≥110(细)130(粗) K≥0.93 检验数量:每层检K ,6点,距路基边线1米处左右各1点,中间2点;每填高约90cm检K30,4点,边线2米各1点,中间2点。
监理:10%平检。
2)基床底层:检测指标:K30≥130(细)150(粗) Evd≥40 K≥0.95检验数量:每层检K6点,边线1m处左右各2点,中间2点;每填高约90cm,检Evd、K30各4点,边线2m各1点,中间2点。
监理:10%平检。
3)、基床表层:检测指标:K30≥190 Evd≥55 K≥0.97 检验数量:每层检Evd、K各6点,边线1.5处左右各2点,中间2点;每层检K30 4点,边线1.5m处左右各1点,中间2点。
监理:10%平检。
4)、基床表层以下过渡段:检测指标:K30≥150 Evd≥50、K≥0.95 检验数量:每层检K,3点,距路基边线1m左右各1点,中间1点;每填高约30cm检Evd 3点,中间1点,靠近桥台边缘2点;每填高约60cm检K30 2点,边线2m处左右各1点。
二、基床以下路堤填筑(一)填料要求1、用于路基填筑部分的填料应满足以下三个方面的要求:(1)在列车与路堤自重荷载作用下能够保持长期的稳定性。
(2)路堤本体的压密沉降能较快完成。
(3)填料的力学性质不受其他因素(如水、温度、地震等)的影响而发生不利于路堤稳定的变化。
对高速铁路路堤,应选用优质的填料,这样既可以减少后期的沉降,又可以获得较高的安全储备,保证路堤的稳定,确保不产生病害2、填料分类应以铁道部现行的《铁路路基设计规范》的规定为准,各种填料的分类鉴别与试验应按该规范第十章及附录二的规定办理。
在《铁路路基设计规范》(TBJ10001--99)中,路基填料根据其性质和适用条件分成A、B、C、D、E五个组。
A组——优质填料,包括硬块石,级配良好的漂石土、卵石土、砾块石、砂砾、砾砂、粗砂及中砂。
B组——良好填料,包括不易风化的软块石(胶结物为硅质或钙质),级配不良的漂石土、卵石土、碎石土、砾石土、砂砾、砾砂、粗砂及中砂。
细粒土含量在15%~30%范围的漂石土、卵石土、碎石土、砾石土、及细砂、黏砂、砂黏土。
C组——可使用的填料,包括软块石(胶结物为泥质,易风化的),细粒土含量在30%以上的漂石土、卵石土、碎石土及粉砂、粉土,粉黏土。
D组——不应使用的填料,包括严重风化的软块石、粉黏土、黏土。
E组——严禁使用的填料,如有机土。
根据土石的颗粒组成、颗粒形状、塑性指数等,路基填料可分为岩块、粗粒土和细粒土三大类,如表1-2-2-7所示。
%注:①软块石填料组别:B组指不易风化的,C组指易风化的,D组指严重风化的。
②漂石土、卵石土、碎石土和砾石土的填料组别是根据细粒土含量确定的:含量在15%~30%者为B组,含量大于30%者为C组。
③表内填料组别为A、B组者:A组指级配良好的(Cu≥5,C C=1~3);B组指级配不良的(Cu<5或C C≠1~3。
其中不均匀系数Cu=d60/d30;曲率系数Cc=d602/d10×d60;d10、d30、d60分别为颗粒级配曲线上相应的10%、30%及60%含量的粒径。
铁路路基填料分类深化研究发表时间:2018-09-29T17:07:35.900Z 来源:《防护工程》2018年第11期作者:刘大玲[导读] 铁路路基的种类也多种多样,分类标准也不尽相同。
因此,我们一定要根据我国的实际,对铁路路基填料的分类进行一定的调整,以保证分类工作有助于铁路建设的顺利开展。
刘大玲黄大铁路有限责任公司山东东营 257000摘要:自从世界铁路运行以来,其安全性如何,始终是世人关注的焦点。
要使火车平稳、安全的在铁路上运行,那么铁路必须稳定、平顺。
路基作为铁道建筑主体构筑物的路基结构,为了能保证其经受火车长期的反复作用而不被破坏、长期处于稳定状态,路基不仅应该具有强大的抗变形能力和承载能力,同时还应该具有较好的抗渗透性和水稳定性。
由于铁路路基的整体工程受路基填料的影响非常大,因此,世界各国都十分重视对铁路路基填料分类的研究,并制定了相应的设计规范。
然而由于各个地区的土性不同,铁路路基的种类也多种多样,分类标准也不尽相同。
因此,我们一定要根据我国的实际,对铁路路基填料的分类进行一定的调整,以保证分类工作有助于铁路建设的顺利开展。
关键词:铁路路基;填料分类;深化;随着我国现代化建设的不断加快,铁路建设事业正在蓬勃发展。
高标准、高等级铁路的不断修建,预示着铁路建设向着更高的方向不断发展,新技术、新材料的不断应用也提高了铁路建设的科技含量。
铁路路基是承担列车荷载的最重要的结构之一,路基填料的优劣直接影响到整个路基的填筑质量,填料的选择是填料设计首要任务。
随着认识的不断深入和对路基填料要求的不断提高,各拟建、在建铁路、既有线的加固都涉及到填料的物理、化学改良问题。
近年来我们对铁路路基填料的适用性标准、填料的选择、填料的物理、化学改良及改良土的设计、施工、检测等方面都进行了较为深入、系统地研究,取得了一些成果。
一、铁路路基与路基填料铁路路基作为支承轨道和传递列车荷载的建筑物,是在给定填料、经压实作用而形成的一种三维带状结构物,是道路和铁道的基础设施,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
铁路回填路基沉降板的概念、分类、应用范围铁路回填路基降板是指在铁路路基回填工程中,为了解决回填土施工导致的路基沉降问题,使用降板来增加路基的承载能力和稳定性的一种措施。
降板通过增加路基的厚度来提高路基的承载能力,保证铁路线路的安全性和稳定性。
铁路回填路基降板可以根据其材料和构造的不同进行分类,主要有以下几种:1.沥青降板:沥青降板是使用搅拌机将矿渣、碎石和沥青等材料混合均匀后,铺设在回填路基上的一种降板。
沥青降板具有较好的抗沉降能力和防水性能,适用于较湿软的路基。
2.混凝土降板:混凝土降板是使用建筑浆料或混凝土来铺设在回填路基上的一种降板。
混凝土降板具有较高的承载能力和稳定性,适用于较大荷载的路段。
3.钢板降板:钢板降板是使用钢板或钢梁制作的一种降板。
钢板降板具有较高的刚性和抗沉降能力,适用于较大的荷载和复杂的地质条件。
4.预制板降板:预制板降板是指预先在厂房内制作好的降板,然后运输到现场进行安装的一种降板。
预制板降板具有较好的尺寸准确性和施工速度,适用于工期紧张的路段。
铁路回填路基降板在铁路工程中有着广泛的应用范围,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高铁线路:高铁线路的设计速度和荷载要求较高,因此需要使用降板来增加路基的承载能力和稳定性。
2.桥梁和隧道:桥梁和隧道的周围土地往往需要进行回填,回填土的施工容易导致路基沉降,因此需要使用降板来解决沉降问题。
3.高地电气化铁路:高地电气化铁路的电气化设备和供电设施较多,需要使用降板来增加路基的稳定性,以保证电气设备的正常运行。
4.特殊地质条件:一些特殊地质条件下,如软土地区、湿地地区、冻土地区等,路基的沉降问题较为突出,需要使用降板来增加路基的稳定性。
总之,铁路回填路基降板是解决回填土施工导致的路基沉降问题的一种有效措施。
铁路回填路基降板的分类包括沥青降板、混凝土降板、钢板降板和预制板降板等。
其应用范围广泛,包括高铁线路、桥梁和隧道、高地电气化铁路以及特殊地质条件下的铁路工程。
[路基填料常用的评定指标及其规范要求]路基填料的要求1加州承载比(cbr)加州承载比(californiabearingratio)是美国加利福尼亚州提出的一种评定基层材料承载能力的试验方法。
承载能力以材料载压入抵抗局部荷变形的能力表征,并采用高质量标准碎石为标准,以相对值的百分数表示cbr值。
《公路路基设计规范》(jtgd30—2022)指出(p142):cbr是表征材料的水稳定性和抵抗局部压入变形能力的指标。
1.1规范要求1.2试验方法试验时,用一个端部面积为19.35cm2的标准压头,以0.127cm/min的速度压入土中。
记录每贯入0.254cm时的单位压力,直至压入深度达到1.27cm时为止。
标准压力值是用高质量标准碎石由试验求得,其值如表1-1所示。
表1-1cbr标准压力贯入量(mm)2.55.07.510.012.5标准压力(mpa)7.010.513.416.218.3cbr值按式(2-27)计算:式中:p——对应于某一贯入度的土基单位压力,kpa;——相应贯入度的标准压力(见表1-1),kpa。
一般采用贯入量为2.5mm时的单位压力与标准压力之比作为材料的承载比(cbr)。
如贯入量为5mm时的承载比大于2.5mm时的承载比则试验应重做。
如结果仍然如此则采用5mm时的承载比。
cbr试验设备有室内试验与室外试验两种。
试件按路基施工时的含水量及压实度要求在试筒内制备。
并在加载前浸泡在水中,饱水4天。
为了模拟路面结构对土基的附加压力,在浸水过程中,及压入试验时,在试件顶面施加环形法码,其重量应根据预计的路面结构重量来确定。
cbr值野外试验方法基本上与室内试验相同,但其压入试验直接在土基顶面进行。
有时,野外试验结果与室内试验结果不完全相同,这主要是由于土壤含水量不一样,室内试验时,试件处于饱水状态;野外试验时,土基处于施工时的湿度状态。
所以对野外试验结果必须加以修正,换算成饱水状态的cbr值。
细粒土填料分组(摘引至《铁路路基设计规范》TB10001-2005)
按去掉%符号后的数值进行计算。
2、A线方程中的W
L
巨粒土、粗粒土填料分组(摘引至《铁路路基设计规范》TB10001-2005)
巨粒土、粗粒土填料分组(摘引至《铁路路基设计规范》TB10001-2005)
巨粒土、粗粒土填料分组(摘引至《铁路路基设计规范》TB10001-2005)
C601030106010
d
30、d
60
分别为颗粒级配曲线上相应于10%、30%及60%含量的粒径。
2、硬石块的单轴饱和抗压强度Rc>30Mpa;软块石的单轴饱和抗压强度Rc≤30Mpa。
3、细粒含量指细粒(d≤0.075mm)的质量占总质量的百分数。
铁路路基施工规范P18
在每一区段的填筑过程中,应按下列范围、频次和取样要求,对细粒土采用压实系数或地基系数、粗粒土采用相对密度或地基系数进行分段检测。
1、压实系数与相对密度
基床及基床以下部分每层检测一次;在长度不大于100m范围内检测不少于6点;
检测点应包括填层中部2点,距填层两侧边缘0.5~1.0m各2点.用环刀法检测时应在压实层下2/3处取样.
每个检测点应做两次平行密度测定,两次相差不大于0.02g/cm3时,取其平均值.
2、地基系数
基床及基床以下部分每层检测一次;在长度不大于100m范围内检测不少于2点。
检测点应包括填层中部一点,距填层边缘2m处一点。
按左、中、右大致均匀分布。
高速铁路路基填料的选择填料是构成铁路路基等土工建筑物的原材料,填料质量的好坏直接关系到路基建筑物的强度与变形。
1、高速铁路路基填料的要求路堤填料一般在施工现场就地取材加以利用,要满足下列条件:(a)便于压实施工;(b)压缩性小;(c)在外力(列车荷载、地震、降雨)作用下能保持稳定。
在满足上述必要条件时,上部路堤在列车荷载的作用下必须保持适当的弹性。
2、基床(路堤上部)填料2.1基床表层填料高速铁路基床表层材料为级配碎石(破砾石),它是由粒径大小不同的粗细碎(砾)石集料和砂、以及一部分塑性指数较高的黏土,按一定比例组成的满足密实级配要求的混合物,其中碎(砾)石颗粒中扁平及细长颗粒含量不应超过20%。
颗粒最大粒径不应超过40mm,且D85>10mm;同时,为了防止基床底层填土进入基床表层,要求D85<4d85 (基床底层),如不能满足,需在基床表层底面加铺一层无纺土工布,提高其反滤能力。
基床表层的上层填料应选用耐磨性较好、模量高的石英质母岩。
为了提高其刚度,颗粒的最大粒径可适当提高,粗颗粒含量也可增加,厚度一般为0.2~0.3m为宜;下层填料的颗粒级配应与基床底层匹配,使底层填料颗粒不能进入基床表层,其渗透系数小于10-4m/s。
2.2基床底层填料基床底层的填料应严格按现行规范执行,避免使用A、B级以外的填料。
2.3路堤本体填料高速铁路对路堤本体填料有三个基本要求:(a)在列车与路堤自重荷载作用下,路堤能保持长期稳定;(b)路堤本身的压缩沉降能很快完成;(c)其力学特性不会因其他因素(水、温度、地震)影响而发生不利于路堤稳定的变化。
根据以上要求,路堤下部填料,除下述土原则上不能使用外,其他填料均可直接或经改良后使用:(a)膨胀性土、岩;(b)吸水膨胀风化严重的蛇纹岩、泥岩;(c)有机质土;(d)冻土。
. . 填料分类 A组-优质填料。包括硬块石,级配良好和细粒土含量小于15%的漂石土、卵石土、碎石土、圆砾土、角砾土、砾砂、粗砂、中砂。 B组-良好集料。包括不易风化的软块石(胶结物为硅质或钙质),级配不良的漂石土、卵石土、碎石土、圆砾土、角砾土、砾砂、粗砂、中砂、细粒土含量在15%~30%的漂石土、卵石土、碎石土、圆砾土、角砾土和细砂、黏砂、砂粉土、砂黏土。 C组-一般填料。包括易风化的软块石(胶结物为泥质),细粒土含量在30%以上的漂石土、卵石土、碎石土、圆砾土、角砾土和粉砂、粉土、黏粉土。 D组-不易使用的差质填料。包括强风化及全风化的软块石、黏粉土和黏土。 E组-严禁使用的劣质填料。包括有机土。 详见《铁路路基施工规》附录B 填料分类、野外鉴别与室试验。 AB组填料的区别在与细粒土的含量,细粒土小于15%为A组 15%~30%之间为B组,大于30%为C 组。 .
. 铁路路基填料采用原则
本线路基填料应尽量利用路堑挖方及隧道弃碴之A、B、C组填料用于路基相应的各部位填筑,当选用C组填料中的细粒土、粉砂和软块石时应采取隔水或加强边坡防护等措施。限制使用D组填料中的高液限黏性土,当必须使用时,应进行改良;不得使用D组填料中的风化软块石。严禁采用E组填料。当缺乏合格的移挖作填填料时,应在利用路堑弃方就近改良与远运合格填料进行经济比较的基础上确定。 膨胀土不能直接用于路基填筑,当附近无合格的填料必须用膨胀土时,应采用弱膨胀土进行改良,且改良后填筑高度不宜超过8m。严禁使用中~强膨胀土做路基填料。 浸水路基设计填料采用的渗水土要求:采用不易风化的块石土A组填料、碎石土、砂卵砾石土A组填料,细粒含量小于5%。粗颗粒的单轴饱和抗压强度Rc>15MPa,且不易风化,不易软化。 Ⅶ度设防地震烈度区优先采用不易风化的块石土和C组细粒土等抗震稳定性较好的填料,严禁采用粉砂、细砂作填料,当条件限制必须使用时应采取土质改良或加固措施。路堤浸水部位,采用渗水土填料填筑,严禁采用粉砂、细砂、中砂作填料。软土地基上的路堤基底的垫层填料采用碎石或粗砂夹碎石(砾卵石),严禁采用细砂。在可液化地区不宜在路堤附近集中取土,取土坑应远离线路。 1.主要填料的改良措施 D组黏性土填料和弱膨胀土的改良措施:掺5~8%生石灰,具体掺入比可据现场试验确定。用作基床底层时采用场拌法施工,用作基床以下路堤时采用场拌法或集中路拌法施工。改良土指导 . . 性施工技术参数:基床底层室浸水7天无侧限抗压强度不小于700kPa,浸水饱和72小时无崩解,强度衰减率小于30~40%,现场取样强度不小于450kPa。基床以下路堤改良土指导性施工技术参数可适当降低,室浸水7天无侧限抗压强度不小于500kPa。现场填筑施工前必须进行工艺性试验,确定各工序工艺参数。 第四系更新统网纹状黏土以及灰岩残积层棕红色黏土(膨胀土弃运),多为D组填料,用作填料时可采用掺入5~8%石灰进行改良;用于基床底层填筑必须采用场拌法施工。 花岗岩全风化物填料,D组细粒土,应按细粒土类别进行化学改良。用于基床底层时应采用场拌法。 对基岩全风化呈土状层,若化验为C组填料,则可直接填筑路堤本体;若为D组填料,则应掺5~8%生石灰改良。对易风化软岩的强风化层和极软岩的强~弱风化层,建议不使用。对易风化软岩的弱~微风化物,必须具备良好的级配并通过工艺性试验方能填筑路堤本体。 硬质岩岩块弃碴以及强风化硬质岩及其因构造和风化影响呈碎块石土状的硬质岩岩块土填料,属A、B组填料,可通过加强施工控制作为基床以下路堤填料分层填筑;作为基床底层填料必须满足级配要求,否则应进行级配改良。基床底层填料的最大粒径不得大于20cm,基床以下路基本体填料的最大粒径不得大于30cm或摊铺厚度的2/3;且块石不应集中,应均匀地分布于填筑层中,应满足级配要求,改良后级配曲线需通过现场试验确定。 各类填料现场填筑前,应进行工艺性试验,确定施工参数及检测方法、质量控制标准,以确保施工满足路基填筑要求。 . . 粗粒土填料分组、适用围与处理措施表 一级定名 二级定名 填料
分组 适用围与处理措施 类别 名称 说 明 细粒含量 颗粒级配 名 称
巨粒土 碎
石类土
块石类
块石土 硬块石土 粒径大于200mm颗粒的质量超过总质量的50%(不易分化,尖棱状为主) / / 硬块石 A 可用于基床底层及路基本体填筑。但应进行颗粒改良,最大粒径:基床以下不超过30cm,基床底层不超过20cm,基床表层不超过15cm。 软块石土 粒径大于200mm颗粒的质量超过总质量的50%(易风化,尖棱状为主) / / Rc>15MPa的不易风化软块石 A 5<Rc≤15MPa的不易风化软块石 B
易风化的软块石以及风化呈低液限的黏性土的软岩极软岩 C 用于非浸水地段基床以下部分填筑。
风化的软块石 D 改良后用于非浸水地段基床以下部分填筑:化学改良,掺合料为生石灰,具体应进行现场填筑试验研究。
漂石土 粒径大于200mm颗粒的质量超过总质量的50%(浑圆或圆棱状为主)
<5% 良好 级配好的漂石 A
可用于基床底层及路基本体填筑。但应进行级配改善,最大粒径:基床以下不超过30cm,基床底层不超过20cm,基床表层不超过15cm。其中B组填料应注意级配的控制。
不良 级配不好的漂石 B 5%-15% 良好 级配好的含土漂石 A 不良 级配不好的含土漂石 B 15%-30% / 土质漂石 B >30% / 土质漂石 C
碎石类
卵石土 粒径大于60mm颗粒的质量超过总质量的50%(浑圆或圆棱状为主)
<5% 良好 级配好的卵石 A 不良 级配不好的卵石 B
5%-15% 良好 级配好的含土卵石 A 不良 级配不好的含土卵石 B 15%-30% / 土质卵石 B >30% / 土质卵石 C 可用于基床以下部分填筑,最大粒径小于30cm。
碎石土 粒径大于60mm颗粒的质量超过总质量的50%(尖棱状为主)
<5% 良好 级配好的碎石 A 可用于基床底层及路基本体填筑。最大粒径:基床以下不超过30cm,基床底层不超过20cm,基床表层不超过15cm。其中B组填料应注意级配的控制。 不良 级配不好的碎石 B 5%-15% 良好 级配好的含土碎石 A 不良 级配不好的含土碎石 B 15%-30% / 土质碎石 B >30% / 土质碎石 C 可用于基床以下部分填筑,最大粒径小于30cm。
粗粒土 砾石类 粗砾土 粗圆砾土 粒径大于20mm颗粒的质量超过总质量的50%(浑圆或圆棱状为主) <5% 良好 级配好的粗圆砾 A 可用于基床底层及路基本体填筑。最大粒径:基床以下不超过30cm,基床底层不超过20cm,基床表层不超过15cm。其中B组填料应注意级配的控制。
不良 级配不好的粗圆砾 B
5%-15% 良好 级配好的含土粗圆砾 A 不良 级配不好的含土粗圆砾 B . . 一级定名 二级定名 填料
分组 适用围与处理措施 类别 名称 说 明 细粒含量 颗粒级配 名 称
15%-30% / 土质粗圆砾 B >30% / 土质粗圆砾 C 可用于基床以下部分填筑,最大粒径小于30cm。
粗角砾土
粒径大于20mm颗粒的
质量超过总质量的50%(尖棱状为主) <5% 良好 级配好的粗角砾 A 可用于基床底层及路基本体填筑。最大粒径:基床以下不超过30cm,基床底层不超过20cm,基床表层不超过15cm。其中B组填料应注意级配的控制。 不良 级配不好的粗角砾 B 5%-15% 良好 级配好的含土粗角砾 A 不良 级配不好的含土粗角砾 B 15%-30% / 土质粗角砾 B
>30% / 土质粗角砾 C 可用于基床以下部分填筑,最大粒径小于30cm。
细砾土
细圆砾土
粒径大于2mm颗粒的
质量超过总质量的50%(浑圆或圆棱状为主)
<5% 良好 级配好的细圆砾 A 可用于基床底层及路基本体填筑。最大粒径:基床以下不超过30cm,基床底层不超过20cm,基床表层不超过15cm。其中B组填料应注意级配的控制。 不良 级配不好的细圆砾 B 5%-15% 良好 级配好的含土细圆砾 A 不良 级配不好的含土细圆砾 B 15%-30% / 土质细圆砾 B >30% / 土质细圆砾 C 可用于基床以下部分填筑,最大粒径小于30cm。
细角砾土
粒径大于2mm颗粒的
质量超过总质量的50%(尖棱状为主)
<5% 良好 级配好的细角砾 A 可用于基床底层及路基本体填筑。最大粒径:基床以下不超过30cm,基床底层不超过20cm,基床表层不超过15cm。其中B组填料应注意级配的控制。 不良 级配不好的细角砾 B 5%-15% 良好 级配好的含土细角砾 A 不良 级配不好的含土细角砾 B 15%-30% / 土质细角砾 B >30% / 土质细角砾 C 可用于基床以下部分填筑,最大粒径小于30cm。
砂类土 砾 砂 粒径大于2mm颗粒的质量占总质量的25%-50% <5% 良好 级配好的砾砂 A 可用于基床底层及基床以下部分填筑。其中B组填料应注意颗粒级配的控制。 不良 级配不好的砾砂 B 5%-15% 良好 级配好的含土砾砂 A 不良 级配不好的含土砾砂 B >15% / 土质砾砂 B
粗 砂 粒径大于0.5mm颗粒的质量超过总质量的50% <5% 良好 级配好的粗砂 A 不良 级配不好的粗砂 B 5%-15% 良好 级配好的含土粗砂 A 不良 级配不好的含土粗砂 B >15% / 土质粗砂 B
中 砂 粒径大于0.25mm颗粒的质量超过总质量的50%
<5% 良好 级配好的中砂 A 不良 级配不好的中砂 B
5%-15% 良好 级配好的含土中砂 A 不良 级配不好的含土中砂 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