指挥控制系统的军事需求分析
- 格式:pptx
- 大小:397.04 KB
- 文档页数:16
指挥信息系统军事需求问题探析作者:王衡然来源:《中国新通信》2016年第23期【摘要】本文着重分析了指挥信息系统军事需求存在的问题,并积极探索了完善指挥信息系统军事需求的策略。
【关键词】指挥信息系统军事需求问题策略指挥信息系统军事需求直接关系着我国的军事发展和军队建设,尤其在当前信息时代,指挥信息系统军事需求受到政府和军队的高度重视。
但是,由于指挥信息系统不够完善,我国指挥信息系统军事需求中存在着一系列问题,需要相关部门积极解决。
研究指挥信息系统军事需求问题不仅能够加强我们对指挥信息系统军事需求的了解,而且对指挥信息系统军事需求问题的完善有着重要意义。
一、指挥信息系统军事需求问题1.1指挥信息系统军事需求的动态变化智慧信息系统军事需求可能随着军事任务的变化和军事需求认识的发生改变。
同时,在军事需求动态变化的过程中,指挥信息系统的生命周期和系统项目要随之改变。
因此,指挥信息系统的开发应与军事需求相符合,随着军事需求的变化而变化。
但是,军事需求的变化会给指挥信息系统的开发带来巨大的困难,一旦军事需求发生变化,那么军事项目、军事设计以及军事项目管理工作都要进行调整,过多的变动严重影响了指挥信息系统的发展。
1.2工作人员素质有待提升指挥信息系统军事需求工作人员的素质直接影响着指挥信息系统军事需求工作的效率。
并且,在指挥信息系统的工作过程中,分析军事需求项目的难度较大,对工作人员的专业理论知识和专业技能有着较高的要求。
而在实际工作的过程中,很多工作人员的专业理论知识和专业技能不达标,不能够对军事需求项目进行准确完整的分析。
同时,由于部分工作人员缺乏团队意识和奉献精神,严重影响了指挥信息系统的发展,指挥信息系统军事需求工作人员素质有待提升。
1.3军事用户需求表达能力不高军事用户需求表达能力直接影响着指挥信息系统对军事需求项目的分析。
但是,当前很多军事用户的需求能力表达不高,导致工作人员在分析军事需求项目的过程中不能够全面了解军事用户的需求,导致军事需求项目分析出现错误。
浅谈指挥控制系统和仿真技术在军队的应用作者:杨亮张亚星周超安琪王洋来源:《中国新通信》 2018年第17期【摘要】本文首先对指挥控制系统以及仿真技术的含义做了简要的概述,简述了仿真技术的发展,在军事系统中的应用,分析了指挥自动化系统在我军的发展需求。
【关键词】仿真指挥控制应用一、指挥控制系统及仿真技术含义1、指挥控制系统。
指挥控制系统相当于军队自动化指挥的“大脑“。
指挥控制系统核心主要是指挥所收集的信息,进行综合处理作战的信息。
这些信息可以保证指挥员的命令,保障指挥员的制定决策,指挥与控制部队,控制武器装备的使用。
指挥自动化系统是军队指挥的中枢系统,指挥自动化系统的强弱对未来信息化战争影响很大。
2、仿真技术。
仿真技术是用来构造仿真世界的主要技术,通过构造仿真世界是可以实现现实世界部分的功能与特性的。
仿真是利用计算机对实际的数学或物理模型进行虚拟的实验,对实际系统的性能和工作状态进行检测与分析,本质上是为了建立仿真模型,也是对模型进行实验的一种技术。
二、仿真技术的发展历程第一个阶段:50 年代到60 年代初期。
Fortran 语言为主要的通用程序设计语言阶段,它是第一个达到成熟的高级程序设计语言。
当时基本上大部分可以求解数学表达式的程序都使用了它。
在50 年代仿真技术应用的领域主要游火炮控制以及飞行控制;而60 年代主要应用于火箭与导弹控制系统。
第二个阶段:60 年代到70 年代。
这个时期出现了许多的仿真程序包,还出现了初级仿真语言。
仿真软件在这个阶段解决的问题主要是求解常微分方程组,主要借助数字仿真技术。
应用领域是在航天、核能领域。
第三个阶段:70 到80 年代初期。
这个阶段出现了完善成熟的商品化的仿真语言。
这个阶段的仿真技术比以前的都更加完善成熟,不论是在表达能力、数值性能、算法还是在程序执行能力等方面都比较完善了。
当时比较吸引人们眼球的应用领域是在制造领域。
第四个阶段:80 年代中期以后。
对建模以及仿真技术的要求在不断的增多与提高,开发的仿真软件对于各个领域来讲并不能协调有序的工作;对于仿真语言的要求也变得很复杂,大量的数据以及文档处理并不能达到要求,也不能够满足用户多样化的要求。
—388—创新观察1、前言如今信息化技术水平不断提高,作战条件向着高科技方向前进,依靠信息化武器平台和信息指挥手段,实现联合作战,对部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不仅要强化火力打击能力,还要提高快速反应能力,更要增强战场生存能力。
现阶段部队指挥信息系统发展面临的新问题就是如何提高部队作战适应信息化的能力。
2、信息化作战的特点2.1、作战空间多维化未来信息化作战的内容之一是在信息系统的指挥下,各兵种的联合组织。
作战空间也得到了极大的扩展。
最传统的大规模战争基本上是海陆空三军。
相关的信息战和空间还包括网络、能源武器科学和空间。
在而信息化战争作战空间战斗任务和大规模作战的具体形式也逐渐多样化。
2.2、对手环境复杂化这导致了信息化建设力量整体作战空间的多维化。
在信息化建设和生活环境中大规模运营的充满了不确定性因素,某些随时可能发生的突发事件超出了预测数据。
这使得最终决策时间和战斗时间更加迫在眉睫。
面对这种情况,有必要正确地了解与敌人作战的能力,例如出乎意料的作战能力,作战方法等,而不是只关注某些相关信息。
2.3、指挥协同高效化在基于信息内容的指挥与战斗系统中,指挥官的结构,作战部队,武器装备必须根据战争形势的变化进行重组,指挥与战斗系统必须进行整合和控制,以使作战指挥和指挥系统能够根据作战情况的变化进行调整。
不同的部队和部队可以紧密合作。
充分发挥其明显优势,成为超级战斗能力,赢得战争。
2.4、机动火力精确化指挥信息系统可使作战部队获得快速机动性的能力和准确性,并获得合作作战的总体优势。
这样,可以降低部队的作战效率,可以激发不同地区的精锐部队,并可以分散强大的火力。
信息内容指挥官系统可以识别,定位和定位操作目标。
通过秘密监视和跟踪,可以选择适当的作战方法,准确而具有破坏性地攻击敌人,取得胜利,并评估部队的作战效果。
3、面向信息化作战的指挥信息系统应用需求3.1、获取联合态势通过直接指挥机构,他们可以及时了解战斗的实际情况,并为战斗提供专业的情报服务。
军事指挥信息系统集成架构设计随着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军事指挥需求也日益复杂。
军事指挥信息系统的集成架构设计至关重要,它涉及到军事指挥系统的功能完善、性能优化以及数据安全等多个方面。
本文将就军事指挥信息系统集成架构设计进行探讨,并提出一种适合的架构设计方案。
1. 系统需求分析军事指挥信息系统主要包括战场情报搜集、指挥决策、作战计划执行等多个功能。
针对这些功能,我们需要进行详细的需求分析,确定系统所需的数据类型、数据量以及功能模块等。
2. 系统模块划分基于需求分析的结果,我们可以将军事指挥信息系统划分为多个功能模块,比如情报搜集模块、指挥决策模块、作战计划执行模块等。
每个模块负责特定的功能,并与其他模块进行数据交互和信息共享。
3. 系统数据管理军事指挥信息系统需要管理大量的复杂数据,包括战场地理信息、实时情报数据、军事装备数据等。
为了保证数据的安全和高效管理,我们可以采用分布式数据库和数据仓库技术,将数据分散存储在多个节点上,并通过数据同步和备份机制保证数据的一致性和可靠性。
4. 系统通信网络设计军事指挥信息系统必须建立起可靠的通信网络,以实现不同系统之间的数据传输和通信。
我们可以采用军用通信设备,如军用卫星通信系统、军用光纤网络等,以满足军事指挥系统对高速、稳定的通信需求。
5. 系统安全设计军事指挥信息系统的安全性至关重要。
我们需要采取多层次的安全保护措施,包括身份验证、数据加密、访问控制等。
同时,还需要建立起完善的系统监控和应急响应机制,及时发现和应对安全威胁。
6. 系统性能优化为了提高军事指挥信息系统的性能和响应速度,我们可以采用负载均衡、缓存技术等。
此外,还可以进行系统的性能测试和优化,以确定系统的瓶颈并进行相应的改进。
7. 系统集成测试在系统集成完成后,需要对整个系统进行全面的集成测试。
通过模拟真实的军事指挥场景,我们可以验证系统的功能完整性、数据交互性以及性能可靠性。
综上所述,军事指挥信息系统集成架构设计是一个复杂而关键的过程。
指挥信息系统军事需求要素与分析流程
邓克波;左毅;赵捷;王世忠
【期刊名称】《指挥信息系统与技术》
【年(卷),期】2016(007)004
【摘要】介绍了指挥信息系统军事需求分析的基本原则,以及军事需求分析的4个主要阶段,给出了威胁环境分析、作战任务、作战能力和解决方案阶段的主要工作
内容;提出了指挥信息系统军事需求要素体系组成,包括使命任务、威胁对象、战场
环境、作战概念、组织关系、作战兵力编组、指挥机构编组、作战活动、作战流程、作战节点连接、作战信息交互和作战能力指标12个方面,并给出了每个军事需求要素的分析内容和规范化描述方法.
【总页数】7页(P14-20)
【作者】邓克波;左毅;赵捷;王世忠
【作者单位】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信息系统需求重点实验室南京210007;中国
电子科技集团公司信息系统需求重点实验室南京210007;军事科学院北京100091;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发展战略研究中心北京100041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TP391
【相关文献】
1.基于工作流网的指挥信息系统军事需求分析系统研究 [J], 方群
2.基于多视图的指挥信息系统军事需求分析方法 [J], 舒振;陈洪辉;刘俊先;姜志平
3.新型装备作战指挥信息系统军事需求论证的反向分析方法 [J], 刘一;罗小明;姚宏林
4.指挥信息系统军事需求要素与分析流程 [J], 邓克波;左毅;赵捷;王世忠;
5.指挥信息系统军事需求分析的难点与对策 [J], 王本胜;王涛;张优先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军事需求是构想式的、虚实结合的、滚动发展的。
开发“好”的军事需求需要解决一系列问题,面临诸多困难。
军事需求涉及多个维度:从时间上看包括中远景设想、长远发展规划、中期实施计划以及年度计划中的需求;从层次上看包括战略级、战役级、战术级、作战平台与单兵级以及工程技术级的需求;从军兵种看包括陆军、海军、空军、战略导弹部队以及各个兵种的需求;从业务看包括情报侦察、通信保障、电子对抗、兵力投送、火力打击、物资运输等需求。
军事需求不可能是孤立的、一成不变的,必然是构想式的、虚实结合的、滚动发展的。
开发"好"的军事需求需要解决一系列问题,面临诸多困难,目前没有完全成熟的解决办法。
本文仅仅对军事需求工程解决的主要问题、面临的主要困难以及典型对策作初步的探讨。
一、军事需求工程需要解决的问题军事需求工程解决的关键问题是:“军事需求是什么”(what)和“军事需求为什么”(why)。
每个军事需求都应当用陈述句说明“是什么”,如果“是什么”的内涵不够清晰,则应补充说明“不是什么”。
如果“是什么”和“不是什么”并不是“理所当然”的,那么应当解释“为什么”是军事需求。
追究军事需求“是什么”和“为什么”的目的是获得正确、清楚的军事需求。
常见的问题有:1、军事需求无二义性问题“无二义性”是指每一个军事需求只有唯一含义。
如果不同的人对一个军事需求可能有不同的理解,那么就有二义性。
如果需求存在二义性,将会导致误解需求而开发出偏离需求的军事系统。
为了使需求无二义性,在写军事需求规格说明书时措词应当准确,切勿模棱两可。
2、军事需求一致性问题军事需求“一致”(Consistent),是指军事需规格说明书中各个军事需求之间不会发生矛盾。
矛盾的军事需求常常潜伏在军事需求规格说明书的上下文中。
3、军事需求完备性问题军事需求的完备性是指军事需求规格说明书中没有遗漏一些必要的需求。
人们往往倾向于关注军事系统的特色功能,而忽视了其它一些不起眼的却是必需的功能。
2024年C4ISR系统市场前景分析1. 引言C4ISR系统(Command, Control, Communications, Computers, Intelligence, Surveillance, and Reconnaissance)是一种综合性的军事系统,用于指挥、控制、通信、计算、情报以及监视和侦察等活动。
随着科技的发展,C4ISR系统在现代战争中的作用越来越重要。
本文将对C4ISR系统市场的前景进行分析。
2. 市场概述C4ISR系统市场目前正在全球范围内快速增长。
这主要是由于国家安全需求的不断增加以及科技创新的推动。
C4ISR系统的需求不仅来自军事领域,还包括国土安全、反恐、应急响应等方面。
随着恐怖主义和冲突的增加,对C4ISR系统的需求将继续增长。
3. 市场驱动因素3.1 技术进步随着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C4ISR系统不断受益于新技术的应用。
例如,人工智能、机器学习和大数据分析等技术使C4ISR系统更加智能化和高效化。
这些技术的发展将推动C4ISR系统市场的增长。
3.2 地缘政治局势国际局势的不稳定性导致了对军事力量的需求增加,同时也推动了C4ISR系统的发展。
许多国家正在加强军事实力,提高军事能力。
这将促使C4ISR系统市场的增长。
4. 市场挑战4.1 安全性风险C4ISR系统作为重要的军事设备,其安全性非常重要。
然而,随着网络攻击和间谍行为的增加,C4ISR系统面临着安全风险。
需要采取有效的措施来保护C4ISR系统的安全,以避免系统遭受恶意攻击和干扰。
4.2 技术复杂性C4ISR系统涉及许多不同的技术和组件,这增加了系统的复杂性。
为了确保系统的正常运行,需要高度专业化的技术人员来进行操作和维护。
技术复杂性也增加了系统的成本。
5. 市场前景C4ISR系统市场有很大的发展潜力。
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C4ISR系统将变得更加智能和高效。
此外,地缘政治局势的不稳定性将继续推动C4ISR系统的需求。
基于UML的军事需求分析及建模方法研究李楠摘要:针对指挥信息系统建设规模大、集成度高、系统架构组成复杂、系统生命周期无界限等特点,本文提出一种基于UML的军事需求分析及建模方法,依次从军事能力需求、系统能力需求和技术需求三个层面对指挥信息系统的军事需求进行了分析和建模。
关键字:指挥信息系统军事需求需求建模UML引言指挥信息系统是运用以计算机为核心的各种技术设备,集指挥控制、情报侦察、预警探测、通信传输、电子对抗和其他信息保障于一体,可自动完成信息收集、传递、处理与分发,用于保障军队作战指挥和武器控制的电子信息系统。
指挥信息系统是一个复杂的人机交互系统,涉及硬件、软件和组织机构等诸多方面的学科和技术,因此指挥信息系统的综合集成建设必须以军事需求的总体规划为源头。
军事需求分析在指挥信息系统开发过程中具有方向性和决策性的意义,军事需求建模是军事需求分析过程中的一个重要阶段,一个定义良好的需求模型是保证指挥信息系统成功的前提之一。
军事需求建模通过切实有效的方法和技术对所获取军事需求中的行为、特征和相关约束进行抽取和精华,构建一个准确描述系统功能和约束的需求模型。
指挥信息系统建设通常以网络为核心,采用新旧系统共存的、开放式的、无界限的系统架构,规模不断扩大、集成度越来越高、系统架构组成越来越复杂,并且具有无限的系统生命周期,因此传统系统工程领域的需求开发过程无法适应其军事需求开发的需求。
本文提出了一种基于UML的需求分析及建模方法,以面向对象的思想依次从军事能力需求、系统能力需求和技术需求三个层面对指挥信息系统的军事需求进行梳理、分析和建模。
该方法以作战使命为需求牵引,按阶段逐步建立军事能力需求的作战任务模型,系统能力需求的指挥体制模型、作战活动模型和信息关联关系模型,技术需求的现状业务活动模型、改进业务活动模型和系统用例模型。
所提出的军事需求分析过程和建模方法能够充分满足指挥信息系统新旧共存、综合集成、无界限等复杂性特点,为系统的实际建设开发提供有益支持。
• 41•在指挥自动化系统中,决策问题始终贯穿其所有的运作过程和各个环节。
随着决策问题的复杂性、不确定性的增强以及加入考虑人类思维的模糊性等,已有的决策方法已经不能完全满足求解要求,这就迫切需要有新的或者是改进的决策方法与工具来帮助人们解决新遇到的难题。
1.引言由于先进的科学技术广泛应用于军事领域,现代作战条件还出现了很多新的变化,如远距离传感系统和卫星监视系统,极大增加了获取敌方纵深情报的能力计算机的广泛应用,扩大了战场信息处理的规模;远程精确制导武器空前地增大了火力打击范围和精度;新型战机、舰艇、战车等平台的普遍装备,显著提高了战场机动能力;电子战手段的发展,使指挥协同和战场信息传输面临具威胁的复杂电磁环境。
这一切使现代战争具有全纵深、立体化、快速多变、协同复杂、指挥困难以及伤亡巨大等特点,更增强了指挥决策任务的艰巨性,单独靠人进行手工作业形成快速、可靠的作战计划已经不能满足现代化作战的需求,需要更加智能化的手段来辅助人工进行决策分析。
2.事指挥决策问题2.1 军事指挥决策的特征由于决策个体的知识结构、逻辑思维、能力等因素不同,决策的简单和复杂具有相对性。
对同一决策问题,决策个体不同,对简单决策、复杂决策的认识也不同。
军事指挥决策也是如此,主要具有如下特性:(1)决策目的具对抗性(2)决策准则具层次性;(3)敌我双方具相互制约性;(4)强调指挥官的权威性;(5)军事决策具敏捷性;(6)指挥决策具艺术性;(7)可用资源具约束性;(8)信息具有局限性和不完备性;(9)决策条件具不确定性;(10)决策环境具严峻性;(11)决策任务具艰巨性。
军事指挥决策往往需要制定多个可能作战方案,并由指挥员在多个可能作战方案中做出选择。
它是指挥员的用脑行为、智力思维活动。
指挥员的思维活动是一个复杂的过程,分为经验思维、心理思维、辨证思维、形象思维和灵感思维。
想用一个或某些自动化系统完全代替人的思维来做决策,实现作战指挥决策的完全自动化,理论上是荒谬的,实践上注定要失败。
军事指挥与控制信息系统设计与实现随着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军事指挥与控制信息系统(MCIS)在现代战争中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
军事指挥与控制信息系统的设计与实现是一个复杂而关键的过程,旨在确保指挥官能够快速准确地获取、分析和传递军事信息,并在战场上实时进行决策。
在本文中,我将介绍军事指挥与控制信息系统的一般设计原则、关键功能和实现过程。
首先,军事指挥与控制信息系统的设计需要考虑战场环境的特殊性。
战场是一个复杂、动态、高度危险的环境,指挥官需要在极端条件下进行决策。
因此,军事指挥与控制信息系统需要具备耐用性、鲁棒性和灵活性,以适应各种极端环境。
其次,军事指挥与控制信息系统需要具备高度的信息安全性。
在现代战争中,信息的保密性和完整性对于制定正确战略和战术决策至关重要。
因此,军事指挥与控制信息系统需要具备强大的加密和身份验证技术,以防止敌方势力获取敏感信息。
第三,军事指挥与控制信息系统需要具备快速、准确的数据获取和分析能力。
在战场上,信息的时效性非常重要,指挥官需要及时获得最新的情报和军事数据,并能够对这些数据进行高效的分析。
因此,军事指挥与控制信息系统需要具备高速网络、强大的数据处理能力和智能分析算法。
此外,军事指挥与控制信息系统还需要具备强大的通信能力。
在现代战争中,军队的作战效果不仅仅取决于装备和武器,还取决于指挥系统的有效性。
指挥官需要与各个作战单位进行实时的沟通和协调。
因此,军事指挥与控制信息系统需要具备高效可靠的通信设备和协议,以确保信息的快速传输和实时响应。
在实现军事指挥与控制信息系统过程中,有几个关键的步骤需要注意。
首先,需要进行系统需求分析。
这一步骤是非常重要的,它需要明确系统的具体功能和性能要求,以确保系统能够满足指挥官的需要。
其次,需要进行系统设计和架构的规划。
在设计过程中,需要考虑系统的模块划分、数据流程和用户界面等因素。
接下来,需要进行系统开发和编码。
在开发过程中,需要选择合适的开发语言和工具,并进行严格的编码和测试。
基于控制论的军事指挥与控制系统研究1. 前言军事指挥与控制系统是现代军事运用的核心,直接关系到作战效能和战场胜败。
控制论的引入为军事指挥与控制系统的研究提供了新的思路和方法。
本文将基于控制论的理论框架,探讨军事指挥与控制系统的关键问题,以及如何优化和改进这些系统。
2. 控制论基本概念控制论是一种系统思维的理论体系,它强调对系统的整体行为进行控制和调节,以达到预定的目标。
控制论的基本概念包括系统、输入、输出、反馈等,这些概念可以应用于军事指挥与控制系统的研究中。
3. 军事指挥与控制系统的特点军事指挥与控制系统具有以下几个特点:首先,军事指挥与控制系统是高度复杂的系统,涉及到各个层级的指挥员和战场上的各种作战单元,需要有效地协调和指挥。
其次,军事指挥与控制系统是动态的系统,需要根据战场上的变化实时调整指挥与控制策略,以应对敌对势力的行动。
再次,军事指挥与控制系统是信息密集的系统,涉及到大量的情报、数据和指挥信息的传输和处理。
最后,军事指挥与控制系统面临战争中的不确定性和风险,需要具备自适应和应急应对的能力。
4. 军事指挥与控制系统的结构军事指挥与控制系统的结构可以分为三个层级:战略层、运用层和执行层。
战略层是军事指挥与控制系统的最高层,负责决策和制定整体战略。
在控制论的框架下,战略层的输入是战场情报和评估,输出是战略目标和战略计划。
运用层是军事指挥与控制系统的中层,负责指挥和协调作战行动。
在控制论的框架下,运用层的输入是战略目标和战术需求,输出是作战指令和调度策略。
执行层是军事指挥与控制系统的基层,负责具体的战斗行动。
在控制论的框架下,执行层的输入是作战指令和指挥信息,输出是战场行动和战斗结果。
5. 优化和改进军事指挥与控制系统优化和改进军事指挥与控制系统的关键在于提高系统的效能和适应性。
基于控制论的思路,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优化和改进:首先,建立完善的军事指挥与控制系统的信息采集和分发机制。
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实现情报信息的快速采集和传输,同时确保信息的准确性和安全性。
0引言人工智能在民用领域近年来进入了“井喷式”的发展阶段,从以往的计算智能飞速地向认知智能方向发展。
例如:最早基于暴力搜索的“深蓝”打败卡斯帕罗夫,到有监督学习的AlphaGo 战胜人类顶尖棋手李世石,再到小样本无监督学习的AlphaZero 战胜AlphaGo [1]。
目前,人类已经不满足棋类游戏的智能应用,把目光投向在搜索空间比围棋大10个量级的《星际争霸》即时战略游戏当中,训练出的智能“指挥员”在宏观的游戏节奏把控和战术细节处理方面已经达到专业玩家的水平[2]。
在民生方面、收稿日期:2018-12-25修回日期:2019-02-07基金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71771216);国家自然科学青年基金资助项目(71701209)作者简介:付强(1988-),男,陕西西安人,在站博士后。
研究方向:智能信息处理、信息融合。
通信作者:范成礼(1988-),女,四川眉山人,在站博士后。
研究方向:智能信息处理、信息融合。
*摘要:军事智能化的核心应用是实现指挥控制的智能化,防空反导作战的复杂性、时敏性、高对抗性、不确定性等特点尤为突出,需要智能化“指挥员”辅助指挥员决策。
在分析传统防空反导指挥控制系统存在问题的基础上,探讨智能指挥控制系统发展需求面临的挑战以及发展趋势,为未来防空反导智能指挥控制系统发展奠定基础。
关键词:防空反导,智能化,指挥控制,辅助决策中图分类号:TJ76文献标识码:ADOI :10.3969/j.issn.1002-0640.2020.02.006引用格式:付强,王刚,范成礼,等.防空反导智能指控系统作战需求研究[J ].火力与指挥控制,2020,45(2):28-31.防空反导智能指控系统作战需求研究*付强,王刚,范成礼*,郭相科(空军工程大学防空反导学院,西安710051)Research on Combat Demand of Air Defense Anti-missileIntelligent Command and Control SystemFU Qiang ,WANG Gang ,FAN Cheng-li *,GUO Xiang-ke(Air Defense and Antimissile College of Air Force Engineering University ,Xi ’an 710051,China )Abstract :The core application of military intelligentization is the intelligentization for commandand control.The characteristics of air defense and antimissile warfare are particularly prominent due totheir complexity ,time sensitivity ,high confrontation and uncertainty ,intelligent “commander ”is needed to assist commander in decision-making.This article is based on the analysis of the problems in the traditional air defense anti -missile command and control system.The development requirement of intelligent command and control system ,challenges and development trends are explored.Thefoundation for the future development of air defense anti -missile intelligent command and control system is laid.Key words :air defense and anti-missile ,intellectualization ,command and control ,assistant decision-makingCitation format :FU Q ,WANG G ,FAN C L ,et al.Research on combat demand of air defense anti-missile intelligent command and control system [J ].Fire Control &Command Control ,2020,45(2):28-31.文章编号:1002-0640(2020)02-0028-04Vol.45,No.2Feb ,2020火力与指挥控制Fire Control &Command Control 第45卷第2期2020年2月*28··(总第45-)“智慧城市”、“无人超市”已经从概念变为现实;“双11”购物狂欢节中的偏好推送、智能客服、全国物流仓储配送都需要人工智能进行大数据的处理分析。
武警作战指挥系统需求分析报告目录1、引言 (3)2、系统概述 (3)3、需求分析 (4)3.1功能需求 (4)3.1.1大屏幕显示系统 (4)3.1.2 GIS系统 (5)3.1.3 视频会议 (5)3.1.4 人员管理 (6)3.1.5 多媒体中央控制系统 (6)3.2性能需求 (7)3.3依赖需求 (8)3.3.1硬件设备 (8)3.3.2软件设备 (8)3.3.3各类人员 (8)4、总结 (8)1.引言随着信息科技的发展,什么都数字化、智能化,就连军事上的作战指挥也开始采现代的设备,足不出户就可以实现现场演练的效果。
随着科技的进步,仅仅是先进的音响设备电子设备远远不能满足需求。
各种设备在不断地增加,控制方式与管理也相应的越来越复杂而使用全自动智能化设备再加上标准的作战指挥系统可以将复杂的控制环境简单化、智能化。
该软件具体的将作战指挥中的所需的各个环节融入其中,实现一个完整的作战指挥系统。
我们将该系统中的细化的各个小系统明确化,再逐一分析其功能需求,通过软件实现这些功能。
然而该系统实现的不仅取决于软件本身,更多的是依赖于现代化先进的音响设备、电子设备、软件的开发环境以及相应的开发工具等。
2.系统概述只需要根据相应的界面就能对几乎所有的电气设备进行控制,包括投影机、屏幕升降、影音设备、信号切换、灯光照明、音量调节、DVD,录像机等等的各种功能控制。
大大提高了工作效率,也简化复杂的操作系统,带来一个拥有优美音质、清晰图象以及具备GIS系统、大屏幕系统等功能的大型作战指挥中心。
根据此次工程的需求以及我们的实际工程经验,我将整个工程细化成以下几个子系统。
(1)大屏幕显示系统(2)GIS系统(3)视频会议系统(4)人员管理系统(5)多媒体中央控制系统设计武警指挥作战系统中的这些细化的系统不仅要考虑到设计系统本身。
还要结合武警指挥作战系统的其它模块,一同完成整个指挥作战流程。
以下是整个武警作战指挥系统的系统模块图:图1 武警作战指挥系统功能模块结构下面分别从设计系统的需求分析以及怎样配合其它指挥作战系统模块进行分析3.需求分析3.1 功能需求3.1.1大屏幕显示系统大屏幕显示系统采用多屏图形处理器。
基于概念模型的军事需求分析军事需求分析是军事系统需求分析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分析和挖掘军事需求,可以为军事决策提供重要的支持。
基于概念模型的军事需求分析方法逐渐得到应用,并在军事领域取得了显著的成效。
本文将介绍基于概念模型的军事需求分析方法的基本概念和流程,并探讨其在实际应用中的优势和局限性。
1. 概念模型的基本概念概念模型是指对实体和实体之间关系的抽象和表示,它是现实世界的一个简化和抽象,用于帮助人们理解和解决实际问题。
在军事需求分析中,概念模型可以用来描述军事系统中的各种实体和它们之间的关系,如武器装备、部队编制、作战指挥等。
2. 基于概念模型的军事需求分析流程基于概念模型的军事需求分析通常包括以下几个步骤:(1) 需求收集与整理:通过与军事领域专家的讨论和调研,获取各类军事需求信息,并对其进行整理和分类。
这一步骤旨在建立一个全面且准确的需求库。
(2) 概念模型设计:根据军事需求库中的需求信息,设计概念模型,将各种实体和实体之间的关系进行抽象和表示。
概念模型可以使用图形化表示方法,如实体关系图、UML等。
(3) 概念模型验证与修正:将设计好的概念模型与实际情况进行对比,验证其准确性和完整性。
如果存在问题或遗漏的地方,需要对概念模型进行修正和完善。
(4) 需求分析与评估:基于概念模型,对军事需求进行分析和评估。
可以使用定性和定量的方法来评估需求的重要性和紧急程度,并确定需求的优先级。
(5) 需求管理与控制:在需求分析阶段完成后,需要对需求进行管理和控制,确保需求的有效实施和跟踪。
可以使用需求管理工具来帮助实现需求的追踪和变更控制。
3. 基于概念模型的军事需求分析方法的优势基于概念模型的军事需求分析方法具有以下几个优势:(1) 可视化表示:概念模型可以使用图形化的方式进行表示,直观且易于理解。
这有助于军事专家更好地掌握需求情况,并减少对需求的误解。
(2) 概念共享与交流:概念模型提供了一个统一的语言和概念体系,有助于不同军事专家之间的共享和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