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歌唱的呼吸
- 格式:pdf
- 大小:113.68 KB
- 文档页数:1
浅谈歌唱中的呼吸作者:刘素芳来源:《艺术教育》2013年第07期【内容摘要】呼吸可以说是歌唱的原动力,是歌唱的基础,没有好的呼吸方法就唱不出好的声音。
歌唱的呼吸指的是气息对声音的控制与支持。
文章对歌唱中的气息对抗、呼吸的控制与支持以及气息力度对歌唱发声、共鸣及音色的影响等进行了分析和探讨。
【关键词】歌唱呼吸呼吸是歌唱发声的原动力,没有呼吸就发不了声。
没有正确的呼吸方法与控制就唱不好歌。
古今中外有许多著名声乐教育家认为,歌唱是呼吸的艺术,谁懂得了呼吸就懂得了歌唱。
一首歌曲的艺术处理,如速度的快慢,力度的强弱,声音的连顿,情绪的欢乐、悲伤、愤怒等变化都与呼吸的控制密不可分。
然而,在声乐教学与声乐实践活动中,我们常会出现气息僵硬、随意换气、憋气、提气、漏气等现象,发出的声音僵直、虚散、空洞、流动性差,使得演唱不能达到预期的艺术效果。
究其原因,这些现象均是因为呼吸方法掌握不当所造成的。
一、歌唱中的气息对抗歌唱发声与日常说话的声音是不一样的。
歌唱发声不仅要求声音悦耳、动听,而且要求演唱者通过对呼吸的控制、共鸣的调节以及音色的虚、实、明、暗的变化来表达歌曲的思想情感。
因此,歌唱发声与平时说话不一样,它是依靠胸、腹腔吸气肌肉群的收缩把自然气息控制起来,使气息形成集中而有力度的一股气流,从而使吸气与呼气形成对抗。
其实,歌唱中的气息对抗与我们日常生活中打喷嚏时的气息感觉是一样的。
人在打喷嚏前自然会吸入大量的气息,喷嚏打出时会有一股有力的气流急速呼出,这是因对抗而产生的力的作用。
声乐教师在讲气息对抗时会采取搬钢琴的方法让学生体会气息对抗的感觉。
人在搬钢琴时自然会屏住一股饱满的气息,会感觉到腰腹腔的扩张感,这时要继续保持这种扩张的作用,否则是无法搬动钢琴的。
当然,在歌唱中是不能用那么大的力度的,不然气息会僵住。
歌者只要用适当的力度保持这个支点,使得颈部、舌根、下颚肌肉放松,便能发出明亮、悦耳的声音。
保持这个力度要靠吸气肌肉群持续不断地工作来抗拒呼气肌肉群的压力,若是胸廓塌陷、腹部松弛,气息就会失去控制。
浅谈歌唱中的呼吸与咬字作者:李晓玉来源:《赢未来》2019年第11期摘要:歌唱的最主要目的就是抒发内心的情感。
为了保证整个歌唱过程的有序进行,呼吸和咬字非常重要,歌唱的呼吸大多数是建立在自然呼吸基础上的,需要演唱者对自身的呼吸进行适当的调整,而歌唱中的咬字需要演唱者清楚地说出歌曲中的内容,因此在歌唱的过程中,演唱者一定要加强对自身呼吸和咬字的训练,从而不断地提高自身的歌唱水平。
关键词:歌唱;呼吸;咬字歌曲是语言艺术和旋律的深度融合。
一些作曲者在歌曲制作的过程中内心的情感相对来说是较为丰富的,在歌曲制作完成之后,需要演唱者融合自身的情感以及自身的基本功来进行演唱。
歌唱属于对歌曲的二次创作,因此在实际歌唱的过程中,歌唱者应当具备较为完善的基本功,以更加饱满的情绪将作曲者所要抒发的感情淋漓尽致地展现给观众,体现歌曲的无限魅力。
一歌唱中的呼吸在进行合唱的过程中,呼吸非常重要,主要是要求演唱者调整自身的正常呼吸,将气吸到小腹处,但是实际上只是将气息储存在肺里,吸到小腹处是为了让呼吸更加深沉一些,因此在进行歌唱中的呼吸基本功练习时,练习者应当掌握正确的方法来进行日常的练习,从而不断地提高自身的歌唱水平[1]。
(一)初学者的呼吸练习初学者的歌唱基本功是有待提高的,大多数初学者在唱歌时总会出现气息下不去、呼吸无法像平时说话一样自然的情况。
因此初学者學习歌唱时一定要让自身的呼吸非常自然,并且具有一定的弹性,一些初学者可以在练习的过程中反复做闻花的动作,初学者在做这一动作时,可以迅速地找到歌唱时呼吸的部位以及调整呼吸的技巧,在实际歌唱的过程中,应当让自身的呼吸和平常的叹气一样的自然,要将每一首作品中的字都贴到呼吸上。
这个基本功的训练是一项非常长久的工程,初学者应当从一些非常简单的作品开始练习,循序渐进地提高自身的歌唱水平[2]。
在歌唱中对于呼吸的掌握一定要恰到好处,不应当给得太多,也不应当给得太少,尤其是在演唱歌曲中的最后一个字时,应当将这个字完美地贴合到呼吸中,并且在歌唱的过程中一定要先将气放掉再闭嘴,不要在歌唱的过程中使用过多的力量,以保证发出的声音更加饱满和自然。
浅谈气息在歌唱中的重要作用摘要所谓歌声,是人体的诸多器官,将人体内的呼吸有效组织起来,带动声带的震动,根据大脑反应所要求的希望出现的“动静”的不同而产生的声音。
因此,当谈到唱歌,一个人必须注意如何呼吸。
呼吸是人体发出声音的关键所在,是声音产生的力量中心,发出声音的方法是否是标准的,由呼吸决定。
关键词:气息;呼吸器官;演唱中的一、歌唱的呼吸方法综合起来考虑,对于一个人的日常性活动,其所需要的气息主要依靠胸部的呼吸运动就够了,因为维持生命的呼吸运动,是靠胸部产生的。
然而, 歌声所需要的气息更为浑厚,这种呼吸是一种深呼吸运动,无时无刻地用呼吸控制,呼吸的控制更重要的是使隔膜积极参与呼吸运动,因此,不止局限于胸部,全身大部分肌肉都需要组成一个联合体,为呼吸服务,肌肉群虽然不属于呼吸肌组织,但是其对于呼吸的影响无可磨灭,为了更好的为唱歌提供充足的呼吸,我们需要采取一些后期训练,把这些肌肉群训练成可控的肌肉群。
(一)腹式呼吸腹式呼吸是一种不再依靠胸腔的呼吸方法,这种方法主要是通过肋骨、腹部的扩张和收缩进行吸气、换气,这种方法与胸式呼吸比较而言,吸的气会比胸部更深,同样,也因此产生了一些障碍。
由于吸气太深,呼吸往往不顺畅,这就对声音的不同部位产生了影响,在中低调时音色沉闷,声音缺乏灵活性,出现低音现象。
(二)胸式呼吸这是一种由人体的胸部位置控制呼吸的方法,这种呼吸方法吸气的容量较小,而且气在人体内存储很浅,最多只能到人体的肺部,这就没有带动到膈肌和腹肌。
因为它的浅,依赖于支持,保护高,容易引起咽喉和颈部肌肉紧张,就会造成一个干燥平坦、无弹性的声音,这种现象是很常见的初学者尤其是初学者歌手。
(三)胸腹式呼吸是现代中国和外国接受并广泛使用的方法,科学和符合规律的呼吸方法的生理机制,它由膈肌和腹部背面联合操作,这是中国传统声乐理论的“气”腹部呼吸法,即“气沉重的腹部,康师傅空,所有的腰,肩膀放松”。
胸部和腹部像一个管子。
浅谈声乐演唱中的正确呼吸及作用摘要摘要内容:声带以及人体的相关呼吸系统和肌肉是声乐表达演唱中起重要作用的器官和组织。
人吸气和呼气的过程是这样的:从口鼻中吸入的气体经过呼吸系统的咽喉、气管进入胸腔肺泡,与此同时肋骨向外扩张,胸廓向前和向上鼓起。
呼气时肋间肌放松、胸廓容积变小,横膈膜上升。
正确的呼吸能让演唱者会发自如的进行演唱和情感表达。
呼吸包括吸气和呼气,跟呼吸相关联的呼吸器官有口鼻、咽喉、气管、肺。
另外还有跟呼吸系统相关的横隔肌、肋肌、腹肌等。
肺可以储存吸进去的气息,然后再通过肺呼出送到口腔、鼻腔。
其中,正确呼吸的方法:胸式呼吸、胸腹式呼吸、腹式呼吸。
胸腹式呼吸适合民族音乐的唱法。
“这种呼吸方法全方位地调动了胸部、隔膜、腹部等部位的共同控制呼吸。
”胸式呼吸和腹式呼吸有其优点也有缺点。
本文认为不能单单根据呼吸方法的特点就判定它们的好坏。
应该根据歌唱者的具体特点和歌曲类型的要求进行呼吸方法的转换和应用。
声乐演唱中的正确呼吸有重要的作用,应需要不间断的和有效的练习。
本文运用了文献法、统计法、调查法、概念分析法、总结法等研究方法对现有相关理论进行了相关研究和总结。
意在希望对声乐理论和实践发展有积极推动作用。
【关键词】声乐、演唱、呼吸AbstractThe related human respiratory system and muscles are vocal expression plays an important role in the organs and tissues in singing.Inspiratory and expiratory process: Inhalation of the gas from the mouth and nose through the respiratory system of the throat, trachea into the chest alveoli, while outward expansion ribs, chest forward and muster up. Breath, the intercostal muscles relax, thoracic volume becomes smaller, the diaphragm rises.Correct breathing allows the singer will play freely. Associated with the respiratory organs and tissues have nose and mouth, throat, trachea, lungs, diaphragm muscle, rib muscles, abdominal muscles and so on. Lung can be stored sucked the breath, then exhaled through the lungs to the mouth, nose.Abdominal breathing by using the lower abdomen.Abdominal breathing is practiced by singers.Every kinds of method has its advantage, also its are not worth.The text hold to the tenet that theory should be united with practice.Keywords:V ocal Singing Correct breathing目录摘要 (1)Abstract (2)目录 (3)一、研究意义和主要问题。
浅谈歌唱的基本要素【内容提要】呼吸、发声、共鸣和语言是歌唱的四个基本要素。
呼吸是歌唱的动力源泉,声带通过气息的冲击产生声音,声音经过共鸣腔体得以扩大和美化,最后通过语言的装饰和深化,融入作者的情感,形成美妙动听的歌声。
四个要素是紧密相联,不可分割的统一体。
【关键词】歌唱呼吸发声共鸣语言歌唱的基本要素包括呼吸、发声、共鸣和语言四个部分。
呼吸是动力,气息冲击声带发出声音,声音经过共鸣腔体得以扩大和美化而形成动听的声音。
在歌唱活动中,呼吸、发声、共鸣这三者是同时存在的有机统一体,如果没有呼吸,没有共鸣,嗓子的运动也不存在。
只有用歌唱所需要的呼吸、共鸣,嗓子才能唱出歌唱所需要的声音。
如果说嗓音是构成歌唱的物质基础,那么语言则构成歌唱的情感基础,它是演唱赖以表达思想感情的工具。
呼吸、发声、共鸣和语言四者紧密相联,不可分割。
一、歌唱的呼吸呼吸是歌唱的动力,是声音技巧的能源。
歌唱中,强、弱、快、慢、欢乐和悲伤、幽默和愤怒等音节和情绪的变化,是有意识、有目的的,是与呼吸的正确运用和控制分不开的,呼吸方法的正确与否,决定着歌唱效果的好坏。
但是歌唱的呼吸与生理性的呼吸是大不相同的,生理性的呼吸是本能的,人人都会,歌唱的呼吸变化很多,而且吸的深,用的久,可以说是一种运动。
人的呼吸有两组肌肉带动,一组是管吸气的肌肉群,包括前胸以下(主要是两肋)、腰部周围和后背;另一组是管呼气的肌肉群,生活中感叹的“啊”、“唉”、咳嗽、打喷嚏都是呼气肌肉群的工作,这组肌肉群很强但歌唱时不需要很多,一般呼气肌肉的动作就够用。
歌唱者在吸气时要用鼻子和嘴一起吸,并且吸气时的口腔应当是放松的,那么怎样才算是深呼吸呢?这里有两个方法:一是坐在椅子上,身体放松,两腿分开,两胳膊肘放在膝盖上,这时吸气,会感觉到吸的深度和力量是在腰围、后背、后腰等部位,并都有膨胀的感觉,这就是深呼吸的部位,站着呼吸不易感觉到;另一个方法就是弯腰90度,两臂放松自然下垂,两脚略分开,这时吸气,气息很自然地吸到腰的周围,后背后腰有明显地膨胀感,这是唱高音用气的位置。
浅谈呼吸和气息的运用摘要:民族声乐演唱的呼吸和气息的运用,是民族声乐演唱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民族声乐演唱中呼吸和气息的训练,也自然成为民族声乐教学中的一个十分重要的课题。
关键词: 声乐;呼吸;气息;训练“善歌者必先调其气”呼吸对于唱歌来说是至关重要的。
良好的呼吸支持是歌唱的动力与基础。
因此,训练民族唱法也应该做严格的呼吸训练,便吸气和呼气肌肉群得到充分的锻炼,形成“条件反射”做到一想唱,一张口,气息就立即准备好,并能控制自如。
在气息的运用方面,“声”和“气”必须协调平衡,气多声少或气少声多都不行。
唱高音气要向下拉,唱低音则气要略提;声音强气要治,要匀声音弱气要稳,要柔。
但在演唱不同风格不同情感,不同速度的歌曲时,用气的方法也应有所不同,有的柔的刚,有的则要轻巧。
在演唱某些民歌时,不必像美声唱法那样将气吸得很深,支点拉得太下,用气时后腰肌向下向后坐的劲不要太大,心理上想象的气息悠动轮圈也不要转得太大,气息向上向外输送的“口子”要小一点,集中一点,像消防龙头那样身大嘴小,声音才能轻柔、透亮,集中。
总之,呼吸基本功的训练一定要加强,即使是有多年演唱经验的歌手,每天做几分钟呼吸练习也是大有好处的。
一、歌唱中的呼吸原理机体与外界环境之间的气体交换过程称为呼吸,呼吸是人的本能,是一种自然的状态,歌唱的呼吸是在自然呼吸的基础上,依靠横膈膜与腹肌的对抗中产生的。
歌唱中呼吸的器官有;口、鼻、咽、肺、气管和支气管、胸腔、横膈膜等。
肺是储存气息的地方,气管连接咽喉和肺部,肺部的气泡在吸气时扩大,呼气缩小,位于胸腹腔之间的横膈膜向上凸起,呈圆顶形,吸气圆顶下降,呼气时圆顶上升。
通过调节呼吸压力的大小、强弱,形成歌唱发声的动力。
从歌唱发声的原理看,带动人呼吸的肌肉群有两个,一个是吸气肌肉群――两肋、腰周围以及后背的腹部肌肉组,另一个是呼气肌肉群――喉部肌肉组。
声音在两个肌肉群的对抗、协作中产生,气息的动力也是在这种内外对抗中形成,吸气时肋间扩张、横膈膜下降扩大肺部从而肺部气泡扩大,呼气时加强腹肌的收缩控制能力同时保持吸气状态,通过“保持吸气状态”使腹部吸气肌肉群保持不断的工作,从而实现与呼吸肌肉群的对抗,形成下腹部向内收缩、上腹部向上扩展的“腰部张开”状态,通过气息的双向流动实现循环往复的气息支持歌唱。
浅谈气息在歌唱中的重要性1 气息在歌唱中的原理与科学性1.1气息的原理气息是歌唱的源头,是歌唱的动力来源,就方式方面而言,主要分为呼吸形式与气息维持。
气息是歌唱表演的前提条件,悠扬婉转的歌唱依赖于气息的支撑,吐字的清晰度需要呼气、吸气的合理安排。
歌唱表演脱离了气息,其演唱如同枯萎的花朵,声音干涩且无力。
若要歌唱表演完美,必须能够自如地控制气息,了解人的呼吸系统且配以合理的练习方式得以加强。
人的呼吸系统是几个呼吸器官构成的一个有机体。
所以人的每次呼吸都是由组织器官相互合作控制完成的。
在呼吸系统这样一个有机体中,口腔、肺部、鼻咽喉与横膈膜是最关键的部位。
歌唱家需在气息转换时确定呼吸的支撑——腰部。
经过腰腹部不同程度的发力来控制气息,从而保证歌唱的平稳性和舒适度。
1.2吸气的科学性一般人认为气息流畅的关键是气的充足性。
然而可能出现显而易见的吸气状态,太过用力地吸气,以致发出声音,好像向身体内注入气体。
吸气之后胸部凸出,感觉到压力。
若吸入气体之后停止歌唱,就会出现胸闷等症状,这时就是所谓的憋气状态。
这种歌唱方式,可能导致气息不顺畅,声音干涩紧张,发声部位疲劳。
莫瑞斯•杰奎特,一名美国歌唱表演者曾这样说过,歌唱者要仔细观察鸟的呼吸方式,了解它是如何科学地控制气息的转换来保证声音的穿透力,它是采取怎样的换气方式来持续不间断地唱歌,你就能够发现歌唱并非吸入越多的气越好。
这些观念表示歌唱家需要通过训练形成科学的换气方式,避免紧张压迫感。
吸入适量的气体,切忌过于充足。
相反地,若吸气过猛过于用力,一方面不能提供充足的气体,另一方面给发声部位带来很大的压力,造成发声部位的疲劳和发音出现偏差等。
如此以往,歌唱者就能感受到科学呼吸的必要性。
气体并非注入的,并非用力吸的,而是自然而然的流入。
对于歌唱表演,吸气的影响不容小觑。
吸气适度科学会让头脑清晰、气息充足,从而提高歌唱水平。
然而怎样科学吸气,尽量避免以上所说的问题?在以上要求外,呼气也是很重要的部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