蔬菜病虫害综合防治技术
- 格式:doc
- 大小:34.00 KB
- 文档页数:6
茄果类蔬菜常见病虫害及防治措施以茄果类蔬菜常见病虫害及防治措施为题,我将分别介绍茄果类蔬菜常见的病害和虫害,并提供相应的防治措施。
一、茄果类蔬菜常见的病害及防治措施1. 疫病:茄果类蔬菜疫病主要表现为叶片黄化、干枯和萎缩,极大地影响植株生长发育。
防治措施包括选择抗病品种、适时疏除病叶、合理施肥增强植株抵抗力。
2. 立枯病:茄果类蔬菜立枯病主要是由真菌引起,表现为植株下部叶片先发黄后蔫倒。
防治措施包括清除病残体、采用轮作种植、适时疏除病叶、加强植株营养等。
3. 灰霉病:茄果类蔬菜灰霉病主要在高温多湿的环境下发生,叶片和果实表面出现灰色霉斑。
防治措施包括适时疏除病叶、加强通风排水、合理施肥、使用草铵膏等。
4. 疮痂病:茄果类蔬菜疮痂病主要表现为果实表面出现疮痂样病斑,严重时会导致果实腐烂。
防治措施包括选择抗病品种、适时疏除病果、保持田间通风、避免果实受伤等。
二、茄果类蔬菜常见的虫害及防治措施1. 绿色盲蝽:绿色盲蝽是茄果类蔬菜的常见害虫,主要以咬食叶片为害,导致植株生长缓慢。
防治措施包括采用黄板诱捕、合理间隔播种、适时喷洒有针对性的杀虫剂等。
2. 瓜蛾:瓜蛾是茄果类蔬菜的重要害虫之一,以幼虫为害,主要损害果实。
防治措施包括采用黄板诱捕、撒布杀虫剂、清除瓜果残体、采用轮作种植等。
3. 茄白粉虱:茄白粉虱以吸食植株汁液为害,导致叶片黄化、脱落,严重时会使植株死亡。
防治措施包括采用黄板诱捕、适时喷洒杀虫剂、增加天敌的数量等。
4. 斑潜蝇:斑潜蝇主要危害茄果类蔬菜的果实,使果实表面出现斑点和腐烂。
防治措施包括采用黄板诱捕、喷洒杀虫剂、清除病果、适时采收等。
总结:茄果类蔬菜常见的病虫害有疫病、立枯病、灰霉病、疮痂病、绿色盲蝽、瓜蛾、茄白粉虱和斑潜蝇等。
为了有效防治这些病虫害,我们可以选择抗病品种、适时疏除病叶或病果、加强植株营养、使用黄板诱捕、喷洒杀虫剂等措施。
只有综合运用各项防治措施,才能保证茄果类蔬菜的健康生长和丰收。
几种韭菜病虫害综合防治技术韭菜是中国家庭常见的一种蔬菜,其口感鲜美,独特的香味深受人们喜爱。
韭菜生长过程中常常会受到病虫害的侵袭,严重影响产量和品质。
针对韭菜的病虫害问题,我们需要采取综合防治技术,以保障韭菜的生长和产量。
下面将为大家介绍几种韭菜病虫害综合防治技术。
一、合理选择种植地点和土壤种植地点的选择对韭菜的生长和病虫害的防治至关重要。
首先需要选择经过合理规划和管理的地块,远离工厂排放废气、化肥、农药、兽药等对农作物产生影响的场所。
其次需要选择土质疏松、排水良好、肥力充足的土壤,这样能够减少土壤病虫害的滋生。
在地块周围设置花木或者药用植物,利用它们的芳香气味或者挥发性物质,避免病原微生物和害虫以及其自然敌生物侵入田间。
二、合理施肥和浇水合理施肥和浇水是预防韭菜病虫害的关键措施。
在施肥上,应根据土壤肥力和韭菜的生长期合理施用有机肥和化学肥,使韭菜获得适量的养分,提高其抗病虫害的能力。
在浇水上,应注意避免过量浇水和频繁浇水,以免增加土壤湿度,导致病原微生物和害虫滋生。
同时还要注意保持地块整洁,避免积水和杂草,减少病虫害的滋生。
三、合理间作和轮作合理的间作和轮作可以有效预防韭菜病虫害。
间作是指在韭菜种植地块中种植不同种类的蔬菜,避免同种植物长期连续种植,从而可以减少病原微生物和害虫在土壤中滋生的机会。
轮作是指在同一块地上,不同年份种植不同的农作物,这样可以避免一些病虫害因一季的病菌或害虫滋生而积累下来。
四、喷施生物农药在韭菜生长过程中,由于其短生长周期和矮生态习性,其病虫害对韭菜的危害很大。
为了有效防治病虫害,我们可以喷施生物农药。
生物农药是指以微生物、植物提取物或者其代谢物为活性成分,通过影响病原菌、害虫的生长、繁殖和代谢进而达到防治作物病虫害的目的,其无毒、无害、无残留、无抗性等特点使其成为当前农业绿色防治的主要手段。
比如常见的真菌性病害,可以喷施白粉病等的生物农药,如虫霉菌等;对于常见的害虫,如蚜虫、螨虫等,可以喷施嗜杀虫病毒等生物农药。
蔬菜施药防虫害综合技术蔬菜虫害种类多,保护地蔬菜更为严重。
菜农为了防治病虫害,使用杀虫、杀菌剂比较频繁,不利人们健康食用。
为保持农业生态平衡,减少环境污染,生产无公害蔬菜,达到防虫治虫害目的,应采取农业综合防治技术措施。
在预测预报的基础上,以农业防治为主,辅以物理器械防治、生物防治、化学药剂防治,合理用药,以达到防治结合,发挥安全、高效、经济用药目的。
一、农业防治虫害技术农业防治是基础,即创造有利于蔬菜生长而不利于害虫发生的环境条件,保持农田良好的生态平衡。
1.选育抗虫品种选用高产优质抗病虫的品种,增强植物的抗性,从而减少施药次数,降低成本、减少污染。
2.适时播种合理掌握播种期,以避开害虫为害的高峰期,为大白菜在2~4片真叶期与蛾发生高峰错开,从而减轻危害。
3.合理轮作、间作采用植物亲缘关系较远的菜种实行轮作换茬,葱蒜类与十安花科蔬菜间作,以减轻害虫种群数量。
4.精耕细作进行深耕、加厚耕作层,深沟高畦,利于灌排水,灌水最好采用喷灌或滴灌,雨天要防积水。
5.科学施肥合理施肥能改善植物的营养条件,提高植物的抗病虫能力。
应以农家肥有机肥为主,配施磷钾肥,施足底肥,勤施追肥,适施化肥,结合喷施叶面肥,杜绝使用未腐熟的肥料。
6.清洁田园上季收成后蔬菜的残体老叶应及时收拾处理干净,并及时翻犁,以减少病源菌及菜粉蝶产卵繁殖的场所。
二、生物防治虫害技术生物治虫是发展方向,利于自然界中的益虫、微生物去捕食或寄生于害虫体内,从而减少害虫数量。
即消灭了害虫,又减少污染。
1.保护天敌蚜虫的捕食性天敌有六斑月瓢虫、七星瓢虫等瓢虫类、大绿食蚜蝇、食蚜蝇蚊、大草蛉、小花蝽等10余种。
寄生性天敌有蚜茧蜂,微生物天敌有蚜霉菌等。
菜粉蝶的天敌也很多,已知的有广赤眼蜂、拟澳洲赤眼蜂、菜粉蝶绒茧蜂、微红绒茧蜂等十几种。
捕食性天敌卵期有花蝽,幼虫期、蛹期有黄蜂、食虫蝽等。
保护好天敌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因此,施药时应使用高效低毒低残留的农药,不能随意加大药量及施药浓度,以确保天敌安全生存、繁殖,增加其种群数量,以帮助人类杀灭害虫,抑制害虫的生长发育,减轻害虫危害。
设施瓜菜病虫害综合防治技术口诀一、农业防治口诀。
〈一〉轮作倒茬如上粪,长势良好少生病;嫁接育苗把根换,提高产量根病免;多施农肥改土壤,平衡肥料增营养;生长健壮增抗性,病害防治多省心;瓜类茄科不混合,减少病原互传播;整枝打叉讲科学,合理密植增光照;夏季拉秧不撤膜,高温闷蒸把毒消。
〈二〉多年重茬病菌多,对换土壤好效果;粉虱不喜十字科,合理倒茬多轮作;芹韭蒜苗要多种,粉虱危害容易控;美洲潜蝇是新虫,豆瓜番茄危害重;发现虫源及时焚,联合治疗不留情。
二、生态防治口诀。
设施环境人创造,温湿光照均可调;作物生长需水浇,漫灌多湿回避掉;暗沟灌水最实惠,应用滴灌好对策;春末夏初温度高,加大通风病害少;叶面结露病斑多,缩小温差最主要;深冬早春夜温低,保温防露加草被;四段变温勤调控,高温闷棚可灭菌;午前灌水最巧妙,傍晚灌水最糟糕;天阴宁旱暂不浇,灌后喷药预防好。
三、物理防治口诀。
利用趋性制黄板,涂抹机油把虫粘;棚室风口罩虫网,害虫迁飞无处藏;黑夜害虫喜灯光,安装虫灯应提倡;银色薄膜挂行间,趋走蚜虫很方便;定期照射紫光灯,预防危害杀病菌。
四、生物防治口诀。
生物农药多推广,产品无害利健康;EA菌肥施土壤,有害病菌难猖狂;食蚜瘿蚊加螵虫,防治蚜虫绝对灵;温室粉虱多危害,一年繁殖十多代;丽蚜小蜂是天敌,购买蛹卡挂棚内。
五、化学农药防治口诀。
〈一〉化学农药效率高,危害人身要记牢;高效低毒方可行,科学配对选剂型;乳粉油尘烟雾剂,根据天气来选择;化学农药最繁多,同种异名莫混淆;天晴选择喷水雾,天阴熏蒸喷粉尘;选择农药懂药性,保护、治疗要分清;单一用药有抗性,复配混配交替用。
〈二〉代森锰锌多菌灵,甲托大生百菌清;硫磺粉子硫酸铜,防治病害最常用;治疗疫霉和霜霉,克露毒矾普力克;白粉病害难治疗,预防为主最重要;休闲拉秧要焚烧,硫磺熏蒸再育苗;瓜菜莫用粉锈宁,产生药害叶片硬;福星世高特富灵,专治各种白粉病。
〈三〉美洲潜蝇危害重,阿维菌素绿菜宝;斑潜灭潜克斑灵,高效农药多应用;温室蔬菜粉虱多,选准农药防效高;阿克泰和扑虱灵,吡虫啉和天王星;烟粉剂型轮换用,联合防治最有功。
大白菜病虫害综合防治技术大白菜是我国最主要的蔬菜作物之一,但是其种植过程中病虫害的严重影响了大白菜的生长和质量。
为了保障大白菜的高产、优质、安全,必须采取多种综合防治措施,全面提高防治效果。
本文将介绍大白菜病虫害综合防治技术。
一、大白菜病虫害的种类简介大白菜主要受到的病虫害包括:病害:黄萎病、疫霉病、黑斑病等。
虫害:蚜虫、菜青虫、白粉虱、蓟马等。
以上病虫害不但会降低大白菜的产量和品质,还会对环境和人身健康产生危害。
二、大白菜病虫害综合防治技术的内容1、合理轮作大白菜病害、虫害的发生与积土不当有一定关系,因此要进行合理轮作。
轮作种植时,避免种植同一科、同一属蔬菜,尽量避免早、晚季密植,以保持土壤肥力平衡。
同时,注意采收后及时清理菜园,把茎、叶、根、残渣等秸秆清除干净,在浸泡杀菌剂的基础上进行消毒,并做好轮作规划。
2、健康种苗育苗地应保持通风、光照、温湿度适宜,并在育苗阶段对苗木进行消毒,防止病虫害在育苗阶段就产生。
3、土壤处理土壤处理又称“耕作制度”,可以简单理解为在土地利用前,通过改变土地的农艺(如耕翻、深翻、中耕、旋耕、耕后还田等)来达到保持土壤的肥力、解决土壤发酵性及松软度、调节土壤中的水分和气体以及减轻害虫病害侵袭等目标。
4、物理措施针对大白菜的虫害有蓝蝴蝶、菜青虫、甜菜夜蛾、蚜虫、地老虎等。
防治大白菜虫害的物理方法有黄板诱捕、灰条子、覆盖等。
具体来说,黄板诱捕是用一张牢固的硬纸板涂上细砂糖、酵母的混合物,并涂上较厚的油,在菜田附近灰线缘埋入,利用色彩吸引虫害,达到抓虫目的。
5、生物防治生物防治是指利用捕食、寄生、病毒、菌类、真菌等对害虫进行综合防治。
繁殖寄生于害虫体内的昆虫,如蜂、蜈蚣等,可以在避免环境污染的同时消灭害虫。
同时,在施肥过程中,秸秆资源的利用和蚯蚓养殖也能有效降低虫害。
6、化学防治化学防治通常采取农药喷洒的方法,但这种方法对环境存在一定的危害,因此需要注意控制剂量和频率,以最小化化学物质的排放。
无公害蔬菜病虫害防治技术防治蔬菜病虫害应在不同的季节和不同的气候采取不同的防治方法,贯彻“预防为主、综合防治”的植保方针,优先采用农业防治、物理防治、生物防治技术,禁用高毒、高残留农药,科学合理选用高效、低毒、低残留农药,把化学农药使用量降至最低限度,把蔬菜有害生物危害控制在经济阈值以下,使蔬菜中的农药残留量低于国家规定的标准,达到生产安全、优质无公害蔬菜的目的。
一、农业技术防治农业防治是无公害蔬菜病虫综合防治技术的基础。
采用合理的农业技术措施,创造有利于蔬菜生长,不利于病虫发生为害的生态环境条件,增强蔬菜植株的抗逆性,减轻病虫危害。
(一)选用抗(耐)病虫品种,适时播种针对当地主要病虫害发生情况,因地制宜选用抗性强的农药及硝酸盐富集能力较低的品种,合理选择适宜的播种期,可以避开某些病虫害的发生、传播和为害盛期,减轻病虫危害,如大白菜播种过早,往往导致霜霉病、软腐病、病毒病、白斑病发生较重,而适时播种既能减轻病虫危害,又能避免迟播造成的包心不实。
(二)统一安排农田耕作、轮作计划把无公害蔬菜生产纳入当地大农业生产中的一部分,统一安排农田耕作、轮作计划。
除城镇郊区常年菜地外,各地的季节菜地、反季节菜地都要因地制宜种植蔬菜。
一个地方种植蔬菜的种类、品种不要过多,一般按“一村一品”或“一村二三品”的精神安排生产。
而且1村中的现代化3个种植的蔬菜品种,要分属不同科,这样可断许多病虫的食物链,一些寡食性的害虫,就会因断粮饿死猖獗不起来。
(三)严格把关各个农事环节每一茬蔬菜的栽培过程,从选地、整畦、品种选择、茬口安排、种子消毒、播种育苗,至定植、田间管理,到产品采收及产品处理等各个农事环节,都必须严格把关。
二、发展物理防治(一)设施防治1、防虫网覆盖栽培无公害蔬菜。
应用大棚或小拱棚的骨架,上覆盖30日尼龙网,在全封闭的情况下,栽培蔬菜,利用尼龙细网的阻隔,达到防虫害的目的。
大棚适合瓜类、豆类和大叶菜类栽培用,小拱棚适合短期绿叶菜类栽培用。
花菜病虫害防治花菜是一种常见的蔬菜,具有高营养价值和美味口感,深受人们喜爱。
然而,花菜在生长过程中容易受到各种病虫害的侵袭,从而影响产量和质量。
为了有效防治花菜病虫害,提高产量和质量,本文将介绍几种常见的花菜病虫害防治方法。
一、常见的花菜病害及防治1.倒伏病倒伏病是花菜生长中常见的病害,主要表现为植株倒伏、叶片发黄和凋落。
该病害主要由真菌引起,其防治方法包括:(1)选择抗病品种种植,及时清除病株;(2)保持适宜的栽培密度和通风良好的环境;(3)合理施肥,提高花菜的抗病能力。
2.根腐病根腐病是花菜生长过程中的常见病害,主要由病原真菌引起。
根腐病的症状包括根部腐烂、植株发黄和萎缩。
以下是根腐病的防治方法:(1)合理选择菌施肥;(2)适量施用有机肥料,提高土壤的有机质含量;(3)定期检查花菜根部,发现病变应立即清除。
3.叶枯病叶枯病是一种常见的花菜病害,主要由真菌引起。
叶枯病的症状包括叶片发黄、逐渐干枯和脱落。
以下是叶枯病的防治方法:(1)适时疏实,保持适宜的通风环境;(2)避免积水,及时清除菜地积水;(3)合理施用化学药剂,如五氧合镍等。
二、常见的花菜虫害及防治1.蚜虫蚜虫是花菜生长过程中常见的害虫,会寄生在花菜的叶片和茎部,严重时会导致花菜叶片发黄和卷曲。
以下是蚜虫的防治方法:(1)适时喷洒杀虫剂,如吡虫啉等;(2)引入天敌,如瓢虫等,进行生物防治;(3)适时清除病情较重的花菜植株。
2.菜青虫菜青虫是一种常见的花菜害虫,会食用花菜的叶片,导致叶绿素减少,影响光合作用。
菜青虫的防治方法包括:(1)适时喷洒杀虫剂,如波尔多液等;(2)人工捕捉虫体,进行机械防治;(3)保持花菜生长环境的清洁,减少虫害的滋生。
3.蝴蝶蝴蝶是花菜生长过程中可能会出现的害虫,其幼虫会食用花菜的叶片,造成叶片凹陷和变形。
以下是蝴蝶的防治方法:(1)安装黏虫板,诱捕蝴蝶;(2)喷洒杀虫剂,如氯丹等;(3)利用灯光进行蝴蝶夜间捕捉。
蔬菜病虫害综合防治技术
摘要蔬菜病虫种类繁多,发生规律复杂,危害猖獗,严重影响蔬
菜的产量和质量。蔬菜病虫害防治应贯彻“预防为主,综合防治”
的植保方针,优先采用农业防治、物理防治、生物防治技术,科学合
理选用高效、低毒低残留药剂防治。
关键词蔬菜;病虫害;综合防治
中图分类号s436.3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
1007-5739(2009)15-0158-02
蔬菜种类多,栽培制度复杂,作物营养条件好,病虫种类繁多,发
生规律复杂,危害猖獗,严重影响蔬菜的产量和质量。据调查,黄山
区10种主栽蔬菜中有40余种主要病虫害,绝大多数病虫害为害造
成蔬菜减产5%以上,一般年份损失10%~30%,流行年份减产50%~70%。
蔬菜病虫害综合防治应贯彻“预防为主、综合防治”的植保方
针,优先采用农业防治、物理防治、生物防治技术,禁用高毒、高残
留农药,科学合理选用高效、低毒、低残留农药,把化学农药使用量
压低到最低限度,把蔬菜有害生物危害控制在经济阈值以下,使蔬
菜中的农药残留量低于国家规定的标准,达到生产安全、优质无公
害蔬菜的目的。
1农业防治
1.1选用抗病、专用品种
选用抗病品种是防治病虫害最经济有效的办法。不同的品种对
病虫害的抗性差异很大,根据不同的气候重点防治对象,有针对性
地引进良种。由于抗性品种的表现因地而异,应用时需对其抗性和
丰产性能综合评价,因地制宜选用品种;同时掌握新品种的栽培特
性,充分发挥其抗性和丰产的综合性能。并注意品种的抗性变化,一
旦抗性丧失,要及时更新品种。
1.2应用“三新”技术培育无病虫壮苗
一是苗棚内应避免混栽,防止原有病虫侵染幼苗。二是更新传统
育苗方法。应用育苗盘育苗,降低苗期病害的发生,提高秧苗素质。
三是做好种子消毒。应根据不同品种、不同季节采用不同的种子消
毒方式。温汤浸种有消毒、增加种皮透性和加速种子吸胀的作用,
早春茄果类和瓜类育苗采用此方法较好。化学消毒:用0.2%的高锰
酸钾水溶液浸种15 min,捞出洗净,有钝化和杀灭病毒的效果,在反
季节辣椒、茄子、番茄和迟熟辣椒上使用,能明显抑制病毒病发生;
白菜类育苗常用多菌灵拌种,用药量为种子量的0.2%~0.3%。四是苗
床消毒。在育苗床土上用敌克松或苗菌敌等消毒以防止立枯病的发
生。五是加强苗期管理,注意增光、保温和通风降湿,及时间苗定位,
保证幼苗齐、匀、壮。六是发现病虫,及时拔除病苗并进行处理。
1.3针对栽培特点,配套良好的耕作制度
定植前铲除田边杂草,在蔬菜生长季节要结合整枝及时拔除病
株,摘掉病叶;蔬菜收获后,清理田间残株、败叶和杂草,并集中烧毁
或深埋,不给病虫生活的寄主,这些都是防止病虫害传播的有效手
段。但是,由于病原菌和昆虫在土壤中的残留与寄居,使得蔬菜作物
在连作条件下的病虫害发生更加严重。因此,可根据不同病原菌和
昆虫对寄主作物种类的选择性,通过建立良好的耕作制度有效控制
病虫害,如在不同科、属作物之间进行轮作。茄果类、瓜类、豆类
蔬菜实行3年以上轮作不仅有利于蔬菜生长,而且可减少土壤中的
病原菌,恶化害虫的食料条件,是防治蔬菜病虫害的一项基本措施,
或实行水旱轮作效果更佳。同时利用作物之间的化学他感作用原理,
进行间作和套作,对于蔬菜的病虫害防治也会收到良好的效果。合
理安排作物布局,可改善蔬菜生态条件,减轻病虫害的发生。
1.4强根固本,增强蔬菜机体抗性
根是作物之本,只有根生长健康,才能吸收更多更全面的营养,
使植株生长强壮,整个蔬菜机体抗性增强。要想根生长健康,必须创
造适合蔬菜根系生长发育的环境。一是消灭土壤病原菌和虫卵。菜
地大田土壤和苗床床土,常常会因病原菌和虫卵的残留而成为病虫
害潜伏的场所,特别是对于土壤传播性病害更是如此。对土壤进行
处理,杀死部分病原菌和虫卵是积极有效的防治方法。主要方法为
深翻与晒土,可促进病残株、虫原物如菌核、卵蛹、落叶在土下腐
烂,并能使潜伏在病残体或土中的病虫原物加速死亡,减少田间病
源和虫口基数。二是清沟沥水,降低地下水位。蔬菜根系对水分要
求较严,特别是大棚蔬菜生产,高的地下水位,不仅土壤湿度大,而
且影响大棚湿度的控制,冬天还影响大棚内的温度,极易引发各种
病害。三是深翻土壤,增施有机肥。土壤耕作层不能少于30cm,否则
不利于蔬菜根系的生长;要增施有机肥,如马来大壮有机无机肥、农
丰田有机肥,这2种肥不仅含有丰富的有机质,还有多种微生物菌,
对调节土壤中的微生物环境非常有利,最终使植株生长快、长势强、
病虫害少、产量高、不易早衰。但农家肥和有机肥必须腐熟进行无
害化处理,严禁病菌带入农田。
1.5加强田间管理
科学的田间管理能创造一种适合于作物生长发育且有效抑制病
虫害发生的环境条件,是控制病虫害发生的重要措施。改善菜田内
小气候,控制病害的发生与蔓延,如控制温度、湿度条件,合理安排
播种期、改善田间小气候和设施内的环境调节措施,创造一种既有
利于蔬菜作物生长发育又能有效抑制病虫害繁衍的环境。在不影响
作物生长的前提下,调整播种期可以使作物的发病盛期与病虫原物
侵染的高发期错开,达到避开病虫为害的目的。如为控制病毒病的
发生,秋延茄果类蔬菜育苗不能早于7月15日;又如白菜苔软腐病
的危害程度与播种期有显著关系,适当迟播可减轻危害程度。茄子、
番茄适当的稀植,可以使植株通风透光,减轻病虫害,还能提高品
质。田间管理得当不仅可改善作物的生长状况,而且还能提高作物
的抗病能力及受害后的补偿能力。推广深沟窄畦、高畦,雨停畦干,
避免田间积水,可减轻病害发生。合理密植辣椒,在高温季节到来前
封行,避免土壤曝晒,利于根系发育,病毒病明显减轻。采用地膜覆
盖栽培,提早定植适龄番茄,可提前番茄生育期,减轻病毒病、青枯
病为害。通过以上农业措施的应用,可以大大降低病虫害的发生。
2物理机械防治
利用物理因子和机械作用对病虫的生长发育等进行干扰,减轻
或避免其对作物的危害。可采用以下方法进行防治:一是高温闷棚。
夏季高温,利用7~8月的高温对土壤深翻闷棚,每隔10~15d翻耕1
次,可有效地杀灭病原菌和虫卵。每年在越山蔬菜基地大力推广春
菜结束后,进行高温闷棚。二是利用银灰膜防治蚜虫和病毒病。三
是机械阻隔。大棚覆盖不仅用于高效的蔬菜生产,还可用于5~8月
的小白菜生产,可减少雨水的冲刷,减轻机械损伤和病虫害的发生,
有效解决伏缺问题。
3生物防治
利用生物之间的相克性进行防治或应用天然动、植物和微生物
中的一些化学成分,有效抑制病原菌和害虫的活动,如苦参碱防治
菜青虫、豆野螟等,菜丰宁防治大白菜软腐病等。
4化学防治
药剂防治是一种辅助手段,采取农业措施能基本达到防治目的,
能不用药时尽可能不用;必须用药时应选用不产生公害且有一定防
治效果的生物农药,尽量不用或少用化学合成有残毒的农药;以满
足防治效果最佳而残毒最小的原则,制定用药的时间、浓度及方法
规范并严格按其执行,最后一次施药距采收间隔天数不得少于规定
的日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