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矿产预测方法
- 格式:ppt
- 大小:139.50 KB
- 文档页数:39
如何进行矿产资源调查和评估在当今社会,矿产资源的调查和评估对于国家经济发展和矿产资源的可持续利用至关重要。
矿产资源调查是为了了解矿床的产状、储量和品位等基本特征,而评估则是对矿产资源进行量、质和价值的评估。
本文将介绍如何进行矿产资源调查和评估的方法和过程。
一、矿产资源调查方法1. 初步调查:在进行矿产资源调查之前,首先进行初步调查,以了解地质构造、地层岩性和控矿构造等基本情况。
这可以通过地质地球化学探矿方法、地球物理勘探方法和遥感技术等手段实现。
初步调查的目的是为了确定调查范围,进一步展开详细的调查工作。
2. 详细调查:详细调查是在初步调查的基础上进行的,主要是通过地质勘探、钻探和采样等手段,对矿床进行详细的调查。
这其中包括地质断面的测绘、矿石矿物学分析、矿石化学分析和矿石性质测试等。
通过这些调查工作,可以了解矿床的产状、储量和品位等信息。
3. 预测调查:预测调查是在详细调查的基础上进行的,主要是通过地质与地球物理勘探、探井和新增样地等手段,对矿床进行预测调查。
这其中包括从局部到区域的勘探方法、大规模的岩石鉴定、测试和分析等。
通过这些调查工作,可以进一步了解矿床的规模、分布和潜力等信息。
二、矿产资源评估过程1. 矿产资源量评估:矿产资源量评估是对矿床的确切储量进行估算,以确定其可开采性和经济价值。
这一评估是在矿产资源调查工作的基础上进行的,主要是通过区域物质平衡和地质统计学方法,通过样本调查、样品分析和计算等手段,来估算矿床的储量。
2. 矿产资源质评估:矿产资源质评估是对矿床的矿石品位和品质进行评估,以确定矿石的适用性和市场价值。
这一评估是在矿产资源调查工作的基础上进行的,主要是通过矿石化学分析、矿石物理测试和矿石性质评价等手段,来评估矿床的矿石品位和品质。
3. 矿产资源价值评估:矿产资源价值评估是对矿床的经济利益进行评估,以确定矿产资源的开发潜力和投资回报。
这一评估是在矿产资源调查工作的基础上进行的,主要是通过经济学方法、市场调查和风险评估等手段,来评估矿床的经济价值和发展前景。
采矿业中的矿产勘探与矿产资源评估矿产勘探和矿产资源评估是采矿业中非常关键的环节,它们为矿产资源的开发提供了基础数据和科学依据。
本文将介绍矿产勘探和矿产资源评估的意义、方法和挑战。
一、矿产勘探的意义矿产勘探是指通过对地质环境的综合研究以及实地勘测、钻探和地球物理勘测等手段,获取矿床的地质信息,并判断其富集规模和品位。
矿产勘探的目的是发现、识别潜在的矿产资源,为矿产资源的进一步评估和开发提供依据。
通过矿产勘探,可以减少开发风险,提高矿产开发的经济效益。
二、矿产勘探的方法1.地质调查:通过野外观察和取样,了解地质构造、岩性、岩相和断层等信息,为矿产勘探提供依据。
2.地球化学勘探:通过采集地表、地下水和岩石等样品,分析其中的地球化学元素组成,以寻找与矿化有关的异常现象。
3.物探勘探:包括重力勘探、磁力勘探和电磁勘探等方法,通过测量地下的物理场和响应,识别潜在的矿产资源。
4.灰色关联分析:通过对矿产资源和地质环境的数据进行处理和分析,找出相互之间的关系,并预测潜在的矿产资源。
三、矿产资源评估的意义矿产资源评估是指对已知的矿产资源进行综合评价,包括确定其储量、品位、可采性和开采成本等指标,为矿产资源的合理利用和开发提供科学依据。
矿产资源评估为矿产企业的投资决策提供参考,同时也是政府部门制定矿业政策和管理矿产资源的基础。
四、矿产资源评估的方法1.地质矿产勘探:借助前期的矿产勘探结果,确定矿产床体的分布、规模和形态等信息,为矿产资源的评估提供基础数据。
2.样品分析:通过对矿石样品进行化学分析和实验测试,确定矿石的品位、矿化类型和有用元素含量等参数。
3.测量建模:通过地理信息系统(GIS)和三维扫描技术等工具,对矿床进行测量建模,计算储量和分布规律。
4.经济评估:综合考虑矿石的品位、开采成本、市场需求和售价等因素,对矿产资源进行经济评估,判断其投资价值和开发可行性。
五、矿产勘探与矿产资源评估面临的挑战1.技术挑战:矿产勘探和矿产资源评估需要多学科的综合知识和前沿技术,如地球物理勘探、遥感技术和数据处理等,技术难度较大。
1. 矿产勘查.普查.勘探的概念?矿产勘查:在现阶段一般是指对矿产预查、普查、详查和勘探的总称。
它是在区域地质调查和成矿预测的基础上,根据国内外矿产品市场的需求,运用成矿理论作指导,采用有关的勘查技术手段和方法,对有关的矿产资源所进行的专门性的地质调查研究工作。
矿产普查:是在一定地区范围内以不同的精度要求进行找矿的工作。
矿床勘探是在发现矿床之后,对已知具有工业价值的矿区或经详查圈出的勘探区,通过应用各种勘查手段和有效方法,加密各种采样工程以及可行性研究,为矿山建设在确定矿山生产规模、产品方案、开采方式、开拓方案、矿石加工选冶工艺、矿山总体布置、矿山建设设计等方面提供依据。
2.矿产勘查的发展趋势(六个方面)?1). 找矿难度日益增大,隐伏矿已成为主要的找矿对象 2). 为了满足对矿产资源的需求,不断开拓新类型矿床的找寻工作.如斑岩型矿床、蚀变岩型和卡林型金矿、天然水合物等矿产的利用。
3). 为了有效的指导勘查实践,不断加强勘查理论研究。
4. 为适应理论找矿阶段的新要求,加强了对矿床模型和勘查模型的研究与应用 5). 为提高勘查工作效益,日益重视经济和环境效应分析 6). 日益重视新技术、新方法的研制及应用1.简述矿产勘查的五大理论基础地质基础、数学基础、经济基础、技术基础、预测基础试述矿产勘查过程的最优化准则(五个)?最优地质效果与经济效果的统一?最高精度要求与最大可靠程度的统一?模型类比与因地制宜的统一?随机抽样与重点观测的统一?全面勘查与循序渐进的统一1.成矿预测的概念?应用基础地质和矿床地质的理论和有关技术方法,分析区域(或矿区)中的成矿条件和找矿信息,推断可能存在的矿床及其基本特征。
2.成矿预测工作的一般程序?1)确定预测要求2)全面收集地质资料3)研究成矿规律和建立矿床成矿模式4)编制预测图5)重点工程验证6)编写报告3.成矿预测的基本理论(3个)?⑴相似类比理论:相似的地质环境和成矿地质条件可以形成相似的矿产⑵地质异常致矿理论:地质异常有可能形成特殊类型、新类型或新规模的矿床(体),因此可以根据地质异常推测是否有特殊类型、新类型或新规模的矿床(体)(3)地质条件组合控矿理论4.成矿预测的准则(5个)?1.最小风险最大含矿率准则2)优化评价准则3)综合预测评价准则4)尺度对等准则5)定量预测准则5.成矿预测的基本方法分类?经验模式矿产预测方法:经验类比、矿床存在模式集类比、计算机模拟类比、专家系统类比。
pdf 固体矿产资源量估算规程摘要:1.固体矿产资源量估算规程概述2.固体矿产资源量估算的基本方法和步骤3.固体矿产资源量估算的应用实例4.固体矿产资源量估算的发展趋势正文:一、固体矿产资源量估算规程概述固体矿产资源量估算是指根据地质勘探、矿产资源开发利用和矿山设计等方面的资料,通过科学的方法对固体矿产资源量进行预测和计算。
我国《固体矿产资源量估算规程》是对固体矿产资源量估算的技术要求和操作规范的总结,旨在为矿产资源勘查、矿产资源开发利用和矿山设计等提供科学依据。
二、固体矿产资源量估算的基本方法和步骤1.资料收集:收集与矿产资源有关的地质、矿产、地球物理、地球化学等方面的资料,为矿产资源量估算提供依据。
2.矿床研究:对矿床的成因、矿体形态、矿石性质、矿体分布等进行综合研究,为选择合适的估算方法提供依据。
3.选择估算方法:根据矿床特点和资料条件,选择合适的矿产资源量估算方法,如地质统计法、类比法、专家评估法等。
4.矿产资源量估算:运用所选方法对矿产资源量进行预测和计算。
5.估算结果评价:对估算结果进行评价,分析估算方法的适用性和估算结果的可靠性。
三、固体矿产资源量估算的应用实例以某铁矿为例,首先收集与该矿有关的地质、矿产、地球物理、地球化学等方面的资料,然后对矿床进行综合研究,选择地质统计法对铁矿资源量进行估算。
通过计算,得出该铁矿的资源量为1 亿吨。
最后,对估算结果进行评价,确认地质统计法适用于该矿床,估算结果可靠。
四、固体矿产资源量估算的发展趋势1.科学化: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固体矿产资源量估算将更加科学、合理,为矿产资源开发利用提供更准确的依据。
2.精细化:估算方法将更加精细,能更好地反映矿床的实际情况,提高估算结果的可靠性。
3.数字化: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实现矿产资源量估算过程的数字化,提高估算效率和准确性。
矿产勘查最基础的43个知识点,你是否已遗忘?1、矿产勘查:是在区域地质调查的基础上,根据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需要,应用地质科学理论和各种勘查技术手段或方法对矿产资源进行的系统勘查工作,又称为矿产地质勘查或矿产资源勘查。
2、矿产预测:也称为成矿预测,是在矿产预测基本理论指导下,依据矿产预测原理,矿产预测的种类和具体的任务要求,分析成矿地质条件,研究矿床成因,弄清成矿规律等以建立成矿模式,总体地质、物探、化探、遥感等矿产标志等以形成找矿模式,并在此基础上使用合适的矿产预测方法,圈出矿产预测远景地区,优选矿产预测重点区,进而对区内的潜在矿产资源进行预测。
3、变化性指数:是在矿体标志织染分布曲线的基础上,根据相邻观测点上观测值的等号变化关系,定量地判别矿体某标志变化性质的一种方法。
公式为:t=M/(n-2);M为单调性变化次数。
4、变异函数/半变异函数(变异率):是区域化变量增量平方的数学期望。
由于它恰为区域变化量增量方差的一半,故又叫半变程方差。
(区域化变量增量平方的数学期望)。
5、变化系数:均方差与算术平均值的比值。
V=σ/X*100%6、矿体边界模数:为了描述矿体边界外形的复杂程度的边界模数的数值指标,用于评定矿体边界外形的复杂程度。
意义:模数越小,形态越复杂,反之,模数越大,矿体形态越简单。
变化界于1~0之间。
7、矿化强度指数:是指矿体某地段的平均品位与整个矿体平均品位的比值。
矿化强度指数是反映品位变化程度的一个重要指标。
意义:往往被用于对矿床各部位进行对比,一般都是在已有较多的勘查资料时采用。
通过这种对比,常常可以发现矿化在矿床或矿体中的一些重要规律,对评价矿床十分重要。
8、矿床勘查类型:在矿体地质研究和总结以往矿床勘查经验的基础上,按照矿床的主要地质特点及其对勘查工作的影响,将相似特点的矿产加以理论综合与概括而划分的类型。
9、含矿系数:(又名:含矿率)是工业矿化地段长度、面积,体积与整个矿化地段的长度、面积、体积的比值。
《矿业权评估指南》(2006修订)――矿业权评估收益途径评估方法和参数目录第一章收益途径评估方法 (1)第一节现金流量法 (1)第二节收益法 (5)第三节收益权益法 (8)第四节现金流量风险系数调整法 (11)第五节约当投资-现金流量法 (14)第二章收益途径评估方法的参数及选取 (16)第一节资源储量和可采储量 (16)第二节生产能力与服务年限 (20)第三节产品方案与采选(冶)技术指标 (25)第四节销售收入 (27)第五节投资 (29)第六节成本费用 (35)第七节税金及附加 (41)第八节折现率与折现系数 (43)第九节采矿权权益系数 (44)评估基准日选取 (45)矿业权评估收益途径评估方法和参数矿业权(探矿权和采矿权,下同)评估收益途径评估方法是指通过估算被评估矿业权所包括的矿产资源储量在未来开发预期收益的现值来确定被评估矿业权价值的一类评估方法。
收益途径是被较广泛采用的矿业权价值评估途径,易于为买卖双方所接受。
该途径评估方法是基于人们根据对矿业权价值的认识,通过将地质的、采矿的、选矿的和经济的等知识、经验和实践的综合运用,对矿业权价值做出评价和估算。
因此,合理地确定技术、经济等评估参数,是该途径评估方法应用的关键。
采用收益途径进行矿业权评估时,需要具备的前提条件和遵循的假设条件:一、前提条件1.评估对象未来的预期收益可以预测并可以用货币衡量;2.获得评估对象未来预期收益所承担的风险也可以预测并可以用货币衡量。
3.评估对象预期获利年限可以预测。
二、假设条件1.产销均衡原则,即生产的产品当期全部实现销售;2.评估设定的市场条件固定在评估基准日时点上,即矿业权评估时的市场环境、价格水平、矿山勘查和开发利用技术水平等以评估基准日的市场水平和设定的生产力为基点。
设定的生产力水平(以下相同)与评估目的相关,对于以收取矿业权价款为目的的出让评估以及以公平交易为目的的转让评估指社会平均生产力水平;对某些评估目的,如矿业权抵押贷款、上市或一般卖方的出价决策咨询,可以指矿业权人真实、实际的生产力水平。
矿产资源定量预测方法综述
李建威
【期刊名称】《地质科技情报》
【年(卷),期】1995(14)4
【摘要】对国内近二十年来所发展的矿产资源定量预测方法进行了较为全面的论述。
主要包括矿床统计预测方法、灰色系统方法、模糊数学方法、分形几何方法、地质统计学方法、模式识别方法和地理信息系统等,并简述和评价了某些方法的基本应用。
【总页数】8页(P57-64)
【关键词】矿产资源;定量预测;灰色系统理论;地质统计学
【作者】李建威
【作者单位】中国地质大学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P612
【相关文献】
1.数据挖掘在矿产资源定量预测中的应用综述 [J], 王艳;提云生;姜敬敬
2.机器学习方法在矿产资源定量预测应用研究进展 [J], 马瑶;赵江南
3.基于数据科学的矿产资源定量预测的理论与方法探索 [J], 左仁广
4.降低矿产资源定量预测不确定性的双向预测方法 [J], 孔维豪;肖克炎;陈建平;孙莉;李楠
5.综合信息矿产资源预测半定量快速分析方法初探—以巴音诺尔公-狼山地区铜多金属矿预测分析为例 [J], 张梅;沈存利;高征西;杨亚博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采矿业中的矿产资源评估与储量计算矿产资源评估与储量计算是采矿业中至关重要的一项工作。
准确评估矿产资源的质量和储量,对于决策采矿规模、投资规划以及资源管理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介绍矿产资源评估与储量计算的基本原理、方法以及在采矿业中的应用。
一、矿产资源评估方法1. 地质调查法:通过地质调查,获取矿产资源分布范围、形态和产状等信息,基于地质模型进行资源评估。
该方法适用于矿产资源初期评估,但由于数据收集和处理过程中存在一定的主观性,结果需谨慎解读。
2. 统计法:利用现有的矿产产量和储量数据,采用统计学原理进行推断和估计。
该方法适用于已有较完善的矿产开发数据的情况,但对于新矿床或矿产类型较为复杂的情况,其准确度有限。
3. 数学建模法:基于矿床的特征和统计规律,建立数学模型进行资源评估。
常用的模型包括地统计学模型、地质模型和地软件模型等。
该方法依赖于大量的矿产数据和专业的数学建模能力,适用于较复杂的矿产资源评估工作。
二、储量计算方法1. 直接计量法:通过实地测量、钻探等方法,直接计算矿床中矿物质量和储量。
该方法适用于已经发现的矿床,能够提供较为准确的储量数据。
2. 空间插值法:在已有的矿床采样数据中,利用插值方法推算未采样地点的矿产储量。
该方法对采样网络要求较高,适用于含金属矿床的储量计算。
3. 概率统计法:利用概率统计理论和随机模拟方法,通过对矿床构造特征和分布的分析,计算矿床储量的概率分布。
该方法适用于矿床高度变异或储量不确定性较大的情况。
三、矿产资源评估与储量计算的应用1. 资源管理与规划:矿产资源评估可为矿业企业提供准确的资源数据,为资源的合理开发与利用提供科学依据,有助于优化资源配置和制定开采计划。
2. 投资决策:通过对矿产资源的评估和储量计算,能够为投资者提供风险评估和回报预测,为投资决策提供依据。
3. 环境影响评价:矿产资源评估与储量计算有助于预测采矿活动对环境的影响程度,为环境影响评价提供科学依据,帮助制定环保措施。
67找矿技术P rospecting technology矿区三维地质建模方法研究及深部综合找矿预测王霄霄(河北省地质矿产勘查开发局第一地质大队,河北 邯郸 056001)摘 要:本论文将从矿区三维地质建模方法、三维可视化与分析技术、地质信息集成与分析、模型与算法应用,以及深部矿产资源评价与优选等几个方面进行探讨。
通过对这些关键环节的详细分析和研究,旨在全面展示深部综合找矿预测的理论基础、方法体系以及应用前景,为矿业领域的科学研究和实际应用提供有益的参考和借鉴。
关键词:矿区;三维地质;找矿预测中图分类号:P62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5065(2023)17-0067-3Research on 3D Geological Modeling Methods and Deep Comprehensive Prospecting Prediction in Mining AreasWANG Xiao-xiao(The First Geological Brigade of the Geological and Mineral Exploration and Development Bureau of Hebei Province,Handan 056001,China)Abstract: This paper will explore several aspects of mining area 3D geological modeling methods, 3D visualization and analysis techniques, geological information integration and analysis, model and algorithm applications, and deep mineral resource evaluation and optimization. Through detailed analysis and research on these key links, the aim is to comprehensively demonstrate the theoretical basis, methodological system, and application prospects of deep comprehensive ore exploration prediction, providing beneficial references and references for scientific research and practical applications in the mining field.Keywords: mining area; 3D geology; Prospecting prediction收稿日期:2023-06作者简介:王霄霄,女,生于1992年,汉族,河北邯郸人,本科,学士学位,矿产地质工程师,研究方向:矿产地质勘查,三维地质建模,地质大数据。
【技术推广】“三位一体”找矿预测方法一、内容概述“三位一体”的深部找矿预测地质方法即:通过成矿地质作用研究确定成矿地质体,通过成岩成矿构造及成矿结构面研究判断矿体(床)空间位置,通过成矿流体作用标志研究判断深部隐伏矿体(床)的存在和可能位置。
成矿作用相关的地质作用特征研究是确定找矿思路的基础工作,包括沉积成矿地质作用、岩浆成矿地质作用、火山成矿地质作用、变质成矿地质作用,以及综合成矿地质作用研究等内容。
矿田构造研究提出了沉积构造体系、火山构造体系、侵入构造体系、断裂构造体系、榴皱构造体系、复合构造体系、成矿后构造的划分方案及研究内容,及其在深部找矿中的应用。
成矿作用标志研究包括成矿特征标志研究及成矿流体物理化学条件标志研究,提出了成矿热液地球化学障理论依据及研究方法及其在深部找矿中的作用。
二、应用范围及应用实例1、地质作用特征研究在矿产预测工作中建立成矿模型开展类比预测是通用的技术手段,大比例尺预测及深部找矿过程中应用已知或前部矿段进行类比预测也是常用的方法,因此开展成矿地质作用研究,判别矿床类型,建立成矿模型,确定找矿思路十分重要,对于深部找矿而言,特别强调工作区自身成矿地质作用特征的工作。
例如,辽宁弓长岭铁矿在高级变质岩区应着重研究多期变形构造,判断向型或北型构造及其与成矿作用的位置关系,对于完全置换了的同斜榴皱构造应判别其可能的深部枢纽变形变化位置。
广西铜坑锡矿大树脚地区在笼箱盖隐伏岩体与大厂隐伏岩体与NE向黑衣沟断裂与大厂断裂交汇处,EW向次级榴皱及NE向挠曲交汇区层间破碎带控矿,经验证找到大型特矿。
湖南康家湾北段隐伏倒转背斜深部及推覆构造之上层间破碎带控制成矿。
2、矿田构造研究矿田构造研究是直接研究矿体三维空间变化的主要手段,是深部找矿理论方法的核心内容。
例如:云南大姚六直铜矿在平面上形成300m左右宽度呈带状展布的砂岩铜矿,因后期榴皱构造改造,向南产状转陡。
山西支家地铅特银矿地表为北西向断裂带和爆破角砾岩筒复合控制矿体,深部次火山岩体接触带控矿。
矿权收益法评估方法矿权收益法是一种常见的矿产资源评估方法,用于评估矿产资源的价值。
其基本原理是基于矿权拥有者从矿产资源开采中获得的未来收益来评估矿产资源的价值。
矿权收益法评估方法的具体步骤如下:1. 收集相关数据:收集与矿产资源开采有关的数据,包括矿产储量、品位、开采成本、市场价格等信息。
2. 估计未来收益:根据收集到的数据以及相应的市场研究分析,估计未来矿产资源的开采收益。
这包括计算预计的矿产产量和销售收入。
3. 估计开采成本:估计开采矿产资源所需的成本,包括生产成本、运输成本、管理成本等。
4. 确定贴现率:确定适用于该矿产资源评估的贴现率。
贴现率反映了时间价值的概念,即未来现金流的价值会随着时间的推移而减少。
5. 计算净现值:根据估计的未来收益和开采成本,计算矿产资源的净现值。
净现值是将未来收益和开采成本以贴现方式计算得到的现值。
6. 进行灵敏度分析:通过对关键参数进行变化,进行灵敏度分析,评估不同情景下矿产资源价值的变化。
总体而言,矿权收益法评估方法是一种通过估计未来收益和开采成本,以贴现方式计算矿产资源净现值的方法,用于评估矿产资源的价值。
这种方法能够考虑到矿产资源的长期价值,但也需要对市场状况、开采技术等因素进行准确的预测和估计。
在使用矿权收益法进行矿产资源评估时,还可以考虑以下几个方面:1. 风险因素:需要对矿产开采过程中可能遇到的风险进行评估,例如市场变动、政策变化、环境影响等,以及相应的应对措施。
风险因素的考虑可以在未来收益的估计和贴现率的确定中进行调整。
2. 剩余价值:除了计算矿产资源的净现值,还可以考虑计算剩余价值。
剩余价值是指在矿产开采结束后,矿产资源可能具有的附加价值,如土地重置价值、资源再利用价值等。
这些附加价值可以对矿产资源的总价值进行补充。
3. 可比性分析:进行与其他类似矿产资源项目的可比性分析,参考类似项目的市场价格、估值方法等,以验证所得到的评估结果的合理性。
4. 法律和合规性:考虑与矿产资源开采相关的法律法规、环保要求、社会责任等因素,确保评估过程与相关法规保持一致,以增加评估结果的可靠性和可信度。
浅谈矿产地质勘查中矿坑涌水量预测的方法【摘要】在一些地质较为复杂的地区中,加上受到计算方法的限制,矿坑涌水量预测的方法一直是国内外研究的难点,在一些中小型的矿区,还可能会受到地质勘查条件的影响,矿坑涌水量预测格外困难。
在设计中,通常情况下都会使用钻孔简易水文地质观测法,但一些施工人员却无法真正认识到其的意义,而且由于监管的不到位,使得很多矿坑都失去了原本的应用价值。
本文主要结合实例,介绍了矿坑涌水量预测的主要方法,并对这些预测方法和矿坑涌水量进行了证实,以供参考。
【关键词】水文地质;涌水量;预测铁矿石和大理石都作为主要的矿产资源,在人类的生产和生活中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早在几千年以前,人类就开始使用铁器,而且铁矿石的冶炼标志着人类进入了文明时代。
铁矿石是钢铁工业发展的物质基础,给钢铁工业的可持续发展提供了基本保证。
从我国建国以来,钢铁工业得到了快速的发展,但是我国铁矿石的生产能力却较为低下。
1、工程概况云南省某矿区主要以铁矿和大理石为主,同时也是有名的岩溶大水矿区。
该矿区处于北纬二十五度,相关的地质勘查报告显示,该矿区有铁矿石量大约五百一十万吨,有大理石矿石大约五千三百九十万吨,分布在f18以北、f19南西、f22南东、f3北东以及f1北西的范围内,由于形态受到了断裂的控制与营销,厚度不同,该矿区的总体产状朝北东倾斜,倾角大约是15°到40°。
该矿区处于两条北西和南东走向的地表分水岭之间,有常年溪流从该矿区经过,南东侧的大格沟口为该矿区的最低点,为当地最低侵蚀基准面。
2、对矿坑涌水量的预测抽水或者是放水试验作为矿区水文地质工程的一部分,在1982年某地质对在该矿区进行了局部的抽水和放水试验,但是由于多方面的原因,比如观测点不多、时间短以及降深小等,没有将边界条件暴露出来,也没有将断层破碎带的导水性和具体产生影响范围确定出来,因此也无法反映将矿坑实际的涌水量反映出来。
本次在相关部门的配合下,有针对性的进行了大型的放水试验,试验实现最大的降深为89.64m,总共设立了31个观测点,试验经历了八十天的时间。
矿产勘查学习题第一、二章一、填空:1 ()是矿产预查、矿产普查、矿产详查与矿产勘探的总称。
2 ()是矿查区是否进行详查工作的依据。
3 ()是矿查区是否进行勘探工作的依据。
4 ()是矿山建设设计和矿山开采设计的依据。
5 勘查范围的()与矿床产出空间的()及矿床特征的()是矿产勘查的主要矛盾。
6 地质特征可分为()和()7 矿产普查通常分为()和()8 矿产勘查的工作主要内容包括()和()9()是选择勘查目标和确定勘查范围的基本依据10()是在当前技术经济条件下和矿产品市场条件下能满足国民经济要求并取得经济效益的矿体。
11最优勘查方案的确定所用的方法可以分为()和()两大类。
二、判断:1 矿产勘查即矿产勘探。
()2 目前我国的矿产资源基本能够自给。
()3 矿产勘查的目的在于发现、探明矿产资源。
()4 矿产详查是矿产勘查的最后阶段()5 矿产勘查设计的编制与审批是勘查项目管理全过程中的首要环节。
()6 矿产勘查和找矿的含义是相同的()7 矿产勘查的核心是预测()8 查明矿床地质特征和矿体地质特征是矿床勘查的首要任务()9 成矿地质条件是制约矿产勘查难易程度和精度的基础()10 各种地质作用、地质过程和地质现象都不一定具有的数量规律性()11 矿化具有天然密度等级特点()12 矿体的属性特征受工业要求和市场价格的制约()13 矿产勘查是一项科研活动,而不是一种经济活动()14 在正确选择工作技术手段和程序的前提下,地质勘查结果是确定的()三、单选:1 了解研究区矿产资源远景,圈出矿化潜力较大的地段是矿产勘查哪个阶段的工作内容()a 矿产预查b 矿产普查c 矿产详查d 矿产勘探2 查明区内地质情况,大致掌握矿体特征属于矿产勘查哪个阶段的工作内容()a 矿产预查b 矿产普查c 矿产详查d 矿产勘探3 基本查明矿体形态和质量特征,评价矿体是否有开采价值属于矿产勘查哪个阶段的工作内容()a 矿产预查b 矿产普查c 矿产详查d 矿产勘探4 矿床特征不包括以下那个部分()a 矿体特征b 矿石物质组成c 成矿地质条件d 矿石质量5 矿石质量研究包括()a 矿物组成以及主要矿物含量b 矿石自然类型和工业品级c 结构d 构造四、多选:1 以下名词与“矿产勘查”同义的有()a 地质调查b 矿产资源勘查c 地质勘查d 矿产地质勘查2 矿产勘查工作的阶段包括()a 预查阶段b 普查阶段c 详查阶段d 勘探阶段3 矿产勘查工作应遵循的基本原则有()a 因地制宜原则b 最经济原则c 循序渐进原则d 综合评价原则4 矿产勘查的理论基础有()a 地质基础b 数学基础c 经济基础d 技术基础5 矿产勘查的最优化准则是()a 最优地质效果与经济效果的统一b 最高精度要求与最大可靠程度的统一c 模型类比与因地制宜的统一 d 随机抽样与重点观测的统一 e 全面勘查与循序渐进的统一6 科学找矿是指()a 理论找矿b 综合找矿c 立体找矿d 定量找矿7 工业矿体的工业指标包括()a 边界品位b 最低工业品位c 最低可采厚度d 矿体产状第三章:一、填空:1 重砂测量的主要研究对象是各种疏松沉积物中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