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西医结合治疗糖尿病肾病
- 格式:pdf
- 大小:187.25 KB
- 文档页数:2
2011年1月下第3卷第3期 January 201 1 Vo1.3 No.3 中国中医药咨讯 Journal of China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Information ・213・
中西医结合治疗糖尿病肾病
赵振霞赵振敏
(新乡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河南卫辉,453100,新乡市妇幼保健院,河南新乡,453000)
【摘要】目的: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糖尿病肾病的疗效。方法:将56例患者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28例,给予糖尿病优质 低蛋白饮食及健康教育,同时给予诺和灵30R胰岛素注射液,治疗组28例在此基础上加用益气活血方药。治疗2个疗程后统
计疗效。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92.8%明显高于对照组78.4%。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糖尿病肾病能改善主要临床症状、延缓肾
功能减退的作用。
【关键词】糖尿病肾病;中西医结合疗法;益气活血方
糖尿病肾病(diabetic nephropathy,DN)是糖尿病常见且
严重的慢性微血管并发症之一,也是糖尿病患者的主要死
亡原因。DN的发生及进展十分隐匿,一旦发生,治疗困难,
且死亡率高[1],因而早期防治DN、降低病死率是当今医学
界亟待解决的难题。中医药治疗本病,若辨证准确,用药得
当,对早中期患者可取得较好疗效,对晚期患者亦可起到改
善症状、减少透析并发症等良好作用。笔者自2009年8月
至2010年10月笔者对住院DN患者28例,采用中西医结
合疗治疗,取得了良好的临床效果,现报道如下:
1 临床资料
将56例DN患者,采用单盲法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
组。对照组28例,男l8例,女l0例;年龄48~70岁,平均
54岁;糖尿病病程10~25年,平均15.3年;DN病程2个
月至8年,平均2.5年;合并视网膜病变23例,合并高血压
10例。治疗组28例,男16例,女12例;年龄49~72岁,平
均55岁;糖尿病病程11~24年,平均13.9年;DN病程2
个月至9年,平均2.5年;合并视网膜病变26例,合并高血
压10例。经统计学处理,2组临床资料差异无显著性意义
fP>0.05),具有可比性。
2 纳入及排除标准
参照世界卫生组织糖尿病专家委员会1999年美国会
议确定的2型糖尿病诊断标准,并符合Mogensen糖尿病诊
断分型标准[2]。属临床DN(VI期),即:确切的2型糖尿病病
史;8时尿微量白蛋白排泄率(uAER)>200I,Zg/min;24小时
尿蛋白>0.5 g;患者处于肾功能不全代偿期。排除原发性高
血压病、低蛋白血症、心力衰竭、严重感染或其他肾脏疾病
引起的肾功能改变。并采用中华中医药学会糖尿病分会辨
证诊断标准,明确中医证候分型为气虚血瘀阻络者。
3 治疗方法
对照组给予健康教育、优质低蛋白饮食,同时给予诺和
灵30R胰岛素注射液8U~24U,2/d。合并高血压者予氨
氯地平1片,1次,d或2次,d。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
益气活血方(免煎剂)方药组成:生黄芪4袋,山萸肉1袋,山
药3袋,木香1袋,丹参2袋,欠实1袋,金樱子1袋,水蛭
1袋,熟大黄2袋,1剂,d,分2次口服。对于部分血肌酐高
于600 mol/L配合中药免煎剂灌肠,药物:大黄8袋、黄芪
4袋、龙骨2袋、牡蛎2袋等,方法:上述药物100~150 ml保
留1-2 h,隔日1次。2组均以15天为1个疗程,治疗2个疗
程后统计疗效。
4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1.0统计软件进行处理,计量资料用均数-4- 标准差(x 4-s)表示,组问比较用t检验,计数资料用卡方检
验,P<0.05为有统计学意义。
5疗效观察
5.1疗效评定标准参照中西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
显效:尿素氮(BuN)、血肌酐(Scr)降低≥30%;有效:BUN和
Scr降低≥20%;无效:不符合显效或有效标准。
表1两组治疗前后BUN及Scr比较x 4-s)
注:与治疗前比较,P<O.05
表2两组疗效比较n J)%
6 讨论 糖尿病肾病属于中医学“肾消”范畴,由“消渴”发展而
来。消渴初期阴虚燥热,日久阴津亏耗,无以载气,燥热亢
盛,终致气阴两虚,血行无力,脉络瘀滞,故。肾气虚为本,脉
络瘀滞是糖尿病肾病的基本病机。DN是在糖代谢异常情
况下出现血管损害为主的肾小球病变,而血管内皮功能障
碍可能是DN及心脑血管等发病的始动因素【3],这与中医
学中的络病理论认为DN是在肾络形成的“微型瘕瘕”理论
相一致。现代医学证实糖尿病患者血液粘稠度增高,甲皱微
循环异常,此亦为血瘀证的表现之一[4】。现代药理实验表
明,黄芪可利尿消肿,改善蛋白质、糖代谢,调节机体免疫功
能,改善血液流变学异常变化【5]。丹参活血化瘀通血脉,张
锡纯谓“凡破血之药,多伤气分,惟水蛭味咸专人血分,于气
分丝毫无损”,力倡攻瘀用水蛭。芡实补脾祛湿、益肾固精,
金樱子固精、缩尿。两者合用为水陆二仙丹,具有健脾益肾
固精收涩之效。大黄可抑制肾成纤维细胞增殖,延缓肾小球
硬化,还可抑制尿素生成,增加尿素排泄量,改善机体的氮
质代谢,从而延缓“残余肾”的高代谢状态,延缓病程进展。
灌肠方中煅牡蛎、煅龙骨有吸附肠道毒素、中和酸性的作
用,与大黄合用,使大便溏而不泻,利而不伤正。中药保留灌
肠就是要利用肠道的导泻作用,促使更多的尿毒症毒素从
大便排出『6]。有学者称中药灌肠疗法为直肠透析,
在氮质血 ・214・ 中国中医药咨讯 Journal of China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Information 2011年1月下第3卷第3期 January 201 1 Vo1.3 No.3
鼻内镜下腺样体肥大射频消融的手术配合
陈丽云陈红英 (福建医科大学附属漳州市医院,福建漳州,363000)
【摘要】 目的探讨鼻内镜下腺样体肥大等离子射频消融的手术配合。方法对45例鼻内镜下腺样体肥大射频消融手术的
患儿实施一定的护理措施,包括术前访视、手术的准备物品、手术配合、体位摆放等方法进行探讨。结果45例患儿治疗效果满
意,腺样体萎缩,治愈率100%。结论术前护理准备充分,术中医护配合默契可缩短手术时间,保证手术顺利进行。・ 【关键词】鼻内镜;腺样体消融;手术配合
我科于2003年1月一2009年12月,采用射频等离子
手术系统(System 2000 Controller-Arthro CaFe)治疗儿童腺
样体肥大症45例,取得良好疗效,现将手术配合体会报告
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本组:男28例,女17例,年龄2—14岁,平
均年龄6.4岁。病史1—4年,平均1.2年。部分为术中经鼻
内镜直视下确诊。其中伴有慢性扁桃体炎,扁桃体ⅡO一Ⅲ0
肥大33例,以张口呼吸和睡眠打鼾为首诊37例,并发鼻窦
炎(经CT扫描证实)8例,并发一侧分泌性中耳炎4例。
1.2 手术方法全部病例均在全身麻醉下经鼻腔进行。患
者取仰卧位,合并慢性扁桃体炎患者经口先行扁桃体切除
术,彻底止血。然后在00镜下,先用0.1%肾上腺素收敛双
鼻腔,鼻内镜下经鼻腔检查,确诊腺样体肥大。采用双极射
频等离子手术系统(System 2000 Controller—Arthro Care),在
鼻内镜引导下,经鼻腔导入等离子刀。操作时将输出功率定
于5-6档,将等离子刀先后置于腺样体肥大三处不同治疗
点,将蘸有生理盐水的等离子刀接触粘膜,启动工作开关使
刀头没入腺样体组织,持续时间约为1O一15秒,退出刀头
时启用电凝开关3—5秒。关闭工作开关,退出等离子刀。双
侧鼻腔先后进行治疗,无须鼻腔填塞,4例分泌性中耳炎患
者同时行患侧鼓膜置管术,手术过程顺利,术后使用0.1%
肾上腺素收敛双鼻腔粘膜血管。
2手术护理要点
2.1 手术前一日到病房了解病情及手术方案,同时了解患
儿心理状态,耐心与其沟通,向患儿及家属宣教,减少患儿 的心理伤害,提倡家长陪伴,同时简要介绍手术、麻醉注意
事项,消除恐惧不安心理。
2.2 仪器及器械的准备:00内窥镜一套.包括监视器.摄像
头.冷光源.双极射频等离子手术系统包括等离子刀,常规腺
样体包.吸引器一套.术前检测各仪器性能良好。
2.3 患儿姓名核对无误后,建立静脉通道,尽量一次穿刺
成功,减少患儿痛苦,根据体重、年龄调节输液速度。
2.4 麻醉及体位摆放协助麻醉师做好术前麻醉工作,将
眼药膏涂以眼睛,并用眼贴保护,采用垂头仰卧位,肩下垫
一软枕,两侧小沙袋固定,双手用中单固定于身体两旁,双
膝关节用约束带固定。
2.5 术中配合要点:熟悉手术步骤,正确连接各种仪器管
道,保持吸引器通畅,术中不断补充盐水,清除镜内污物,保
证手术野清晰,根据手术进展,使仪器保持在最佳状态,保
证手术顺利进行。
3 讨论
本术式较传统的腺样体切除术、具有直观,术野清晰;
射频术中创面出血极少,手术时间短;保护咽鼓管结构,发
生并发症机会少;患者痛苦少,恢复快;腺样体的顶前部可
直视下消融等优点。本组45例经本式治疗,随诊2-6个月,
症状消失,腺样体明显萎缩,治愈率100%,效果好。
由于患者均d,JL,因此术前的沟通与交流十分重要,尽
量减少恐惧。术中要密切配合,严密观察病情变化,保证吸
引器通畅,使手术野清晰,手术步骤要熟练,操作要到位,熟
练配合新开展的内镜手术及射频等离子手术系统的功能使
用。
・寺・夺・{ ・串・+・々・寺・ -争-÷・寺・幸・寺・{ - ・{ ・幸・々・÷・夺・寺 -夺-÷-÷・‘}・寺・ ・ ・弓 ・夺・÷・夺・夺・牵・夺・
症期,有重要的实用价值,为延缓进入透析治疗的重要治疗
方法。总之,益气活血方药联合中药灌肠治疗糖尿病肾病,
能改善主要临床症状,取得了较满意的临床疗效。
参考文献 [1】薛耀明,沈洁.糖尿病的诊断与治疗[M].北京:人民军医出版社,
2004:18—29
[2]Mogensen CE.Earl Y ome ̄l at hyperfi l t rat i on i ni nsul i n_dependent di abeti es andI at e nephropat hy l J1.Seand J C1i nlab
Invest,1986,46(3):201-206 [3]李素梅,叶山东.血管内皮细胞损伤的分子标志物与糖尿病血管 病变『J1.国外医学:内科学分册,2004,31(7):300—302
l4J张振忠,豆小妮,赵宏波.糖尿病肾病发病机理的研究进展IJ].现 代中医药,2008,28(2):55
[5]孙西照,杜金云,陈玮,等.大剂量黄芪联合低分子肝素控制糖尿 病肾病Ⅲ一Ⅳ期蛋白尿的疗效观察[J】.中国中西医结合肾病杂志,
2006,7(6):348-349 [6]陈可冀.中医内科学[M1.北京:中国协和医科大学出版社,2002:
3】3-3】4
作者简介:
赵振霞。女,(1971一),主治医师。新乡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中医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