锅炉压力容器上哪些焊缝应进行焊接工艺评定
- 格式:docx
- 大小:12.95 KB
- 文档页数:2
火力发电厂锅炉、压力容器焊接工艺评定规程SD340—89中华人民共和国能源部关于颁发《火力发电厂锅炉、压力容器焊接工艺评定规程》的通知能源基[1989]906号为了适应水利电力焊接技术的发展,保证锅炉、压力容器和受压管道的焊接质量,我部委托东北电力试验研究院编写了《火力发电厂锅炉、压力容器焊接工艺评定规程》,现予以颁发,其编号为SD340—89。
本规程自1990年1月1日起执行。
执行中有什么问题请告我部和编写单位。
一九八九年九月十五日1总则1.1本规程适用于电力系统使用手工电弧焊、气焊、钨极氩弧焊、埋弧焊及其组合方法,制作、安装、检修火力发电厂锅炉、压力容器、承压管道、承重钢结构及焊工技术考核前的焊接工艺评定(以下简称“评定”)。
1.2“评定”是在焊接性试验基础上,在产品制造工艺设计之后进行的生产前工艺验证试验。
“评定”是根据本规程的规定,焊接试件,检验试样,考察焊接接头性能是否符合产品技术条件,以此评定所拟定的焊接工艺是否合格。
2一般要求2.1“评定”人员的资格2.1.1主持“评定”工作的人员必须是从事焊接技术工作的工程师或焊接技师。
2.1.2工艺试件的焊制应由理论水平和实际操作技能较高、有丰富经验的焊工担任。
2.1.3对工艺试件进行无损探伤的人员应具有劳动部门颁发的Ⅱ级及以上的资格证书;进行其他检验的人员应由有关部门进行资格认定。
2.1.4对试验结果进行综合评定的人员应是焊接工程师。
2.2钢材、焊接材料2.2.1“评定”用钢材、焊接材料均应有出厂合格证,并符合相应标准,且与实际焊接生产相类同。
2.2.2在制定“评定”方案前,应确定“评定”用钢材的焊接性能。
2.2.3钢材、焊条和焊丝在使用前如发生怀疑时应进行主要元素的化验。
2.3焊接设备“评定”用焊接设备应处于正常工作状态,仪表、气体流量计等应合格。
3基本规定3.1凡未做过“评定”的钢材(符合表2注①、②的除外),必须进行“评定”。
3.2“评定”参数分为重要参数、附加重要参数和次要参数。
承压类综合部分1、《特种设备安全监察条例》中的特种设备包括什么设备?答:锅炉、压力容器(含气瓶)、压力管道、电梯、起重机械、客运索道、大型游乐设施和场(厂)内专用机动车辆。
2、低碳钢的含碳量是多少?答:含碳量≤0.25%。
3、金属材料的主要力学性能指标有哪些?答:强度、塑性、韧性。
4、金属材料常见的焊接外观缺陷是什么?答:咬边、焊瘤、凹陷、焊接变形、表面气孔、表面裂纹、单面焊的根部未焊透。
5、金属材料的焊接内部缺陷有哪能些?答:气孔、夹渣、裂纹、未焊透、未熔合。
6、板材对接焊缝试件的位置有哪几种?答:平焊、横焊、立焊、仰焊。
7、焊接工艺评定的目的是什么?答:焊接工艺评定的目的是验证施焊单位拟定的焊接工艺的正确性,并评定施焊单位能力。
8、常用的无损检测方法有哪几种?答:射线、超声波、磁粉、渗透。
9、磁粉检测适宜什么材料?不能用于什么材料?答:适宜铁磁材料,不能用非铁磁性材料检验。
10、超声波测厚仪如何使用?答:①将探头连接电缆插入仪器接口处,并检查是否连接连接可靠。
②将电池装入电池盒内,注意极性。
③将被测表面清理干净并除锈、修平。
④将被测表面涂上相应的耦合剂。
⑤打开仪器并调整零点。
⑥设置声速。
⑦根据实物厚度用试块校核仪器。
⑧测试实物的厚度并记录。
11、校验安全阀的两个重要指标是什么?答:整定压力、密封压力。
12、原始记录填写的一般要求是什么?答:①记录表格式符合工艺文件规定。
②用钢笔或签字笔填写,字迹清晰,记录表无空栏;③更改处应为杠改,杠改后应签名;④其编号与检验报告一致;⑤应记录本检验项目所用主要仪器设备的名称、编号;⑥检验项目的检测情况和检验结果要详细填写;⑦有具有相应检验资格的检验人员签字;有审核人签字;⑧应有检验日期。
13、焊缝检测尺可检测焊缝的哪几项参数?答:环焊缝、错边量、焊缝高度和宽度,角焊缝、坡口角度、中间间隙。
压力容器部分1、根据《特种设备安全监察条例》,压力容器的含义是什么?答:压力容器,是指盛装气体或者液体,承载一定压力的密闭设备,其范围规定为最高工作压力大于或者等于0.1MPa(表压),且压力与容积的乘积大于或者等于2.5MPa·L的气体、液化气体和最高工作温度高于或者等于标准沸点的液体的固定式容器和移动式容器;盛装公称工作压力大于或者等于0.2MPa(表压),且压力与容积的乘积大于或者等于1.0MPa·L的气体、液化气体和标准沸点等于或者低于60℃液体的气瓶;氧舱等。
焊接工艺评定的适用范围:1、适用于锅炉、管道、压力容器和承重钢结构等钢制设备的制作、安装、检修的焊接工作以及焊工培训和焊工技术考核,在这些工作实施前都要进行的焊接工艺评定,来确定所拟定的焊接工艺的正确性。
2、适用于焊条电弧焊、药芯焊丝电弧焊、气焊、埋弧焊等焊接方法。
3、从事制造、安装或检修工作的企业。
4、具有针对性,各种产品的技术条件要求是不同的,焊接工艺评定工作就是以满足产品的技术条件作为焊接工艺评定试验合格标准的首要要求。
焊接工艺评定的特点1、焊接工艺评定是解决任一钢材在具体条件下的焊接工艺问题,而不是选择最佳工艺参数,具有一定的范围,供大多数人接受。
2、焊接工艺评定是解决在具体工艺条件下的使用性能问题,而不是解决消除应力,减少变形,防止焊接缺陷产生等涉及到的整体质量问题。
3、焊接工艺评定要以原材料的焊接性能为基础,通过焊接工艺评定可靠的技术条件试验,去指导生产,避免了把实际产品当试验件的弊病。
4、评定试验过程中应该排除人为因素,不能把焊接工艺评定与焊工技能评定混为一谈。
主持焊接工艺评定工作的人员应有能力分辨出产生缺陷的原因是焊接工艺问题还是焊工技能问题,如果是技能问题应通过焊工培训来解决。
5、现有的焊接工艺评定规范所规定需要进行的试验,主要是焊接接头的常温力学试验。
即通过了外观检验、无损检测和常温力学试验,一般认为就通过了焊接工艺试验。
6、影响焊接接头力学性能的焊接条件和影响焊接能量的工艺规范参数均应进行焊接工艺评定。
焊接工艺评定解决的问题1、验证施焊单位是否具有焊接工艺评定的能力以及所拟定的焊接工艺方案是否正确,能否达到产品技术条件所要求的质量标准,是焊接工艺实行的可靠依据。
2、根据焊接工艺评定报告制定焊接作业指导书指导实际焊接工作。
焊接工艺评定规定1、焊接工艺评定应以规程或技术标准的规定为依据进行。
2、焊接工艺评定的钢材和所选定的焊接材料应有可靠的质量证明资料和焊接性评价资料。
3、焊接工艺评定应在焊接性评价资料的基础上,制定评定工艺方案之后,于正式施焊产品之前所进行的工作。
一、填空题 (25题,每题1分,共25分)1.压力容器的 设计 、 制造 、 安装 、 使用 、 检验 、 修理 和 改造 等环节均应严格执行《容规》的规定。
2.焊制压力容器主要受压元件的碳素钢和低合金钢,其碳含量不应大于 0.25%,特殊条件下,如选用含碳量超过该值的钢材,应限定碳当量不大于 0.45% 。
3.《容规》规定,压力容器选材除应考虑力学性能和弯曲性能外,还应考虑与介质的 相容性 。
压力容器专用钢材的磷含量(熔炼分析,下同)不应大于 0.030%,硫含量不应大于 0.020%。
4.在压力容器受压元件材料代用中,GB713《锅炉用碳素钢和低合金钢钢板》中的20g可代用Q235-B、Q235-C钢板。
5.碳素钢和碳锰钢在温度高于 425 ℃下长期使用,应考虑钢中碳化物相的石墨化倾向。
6.用于制造压力容器壳体的碳素钢和低合金钢钢板,凡符合下列条件之一,应逐张进行超声波检测:1) 盛装介质毒性程度为 极度 、 高度 危害的压力容器。
2) 最高工作压力大于等于 10 MPa的压力容器。
3) 盛装介质为液化石油气且硫化氢含量大于 100 mg/L的容器。
7.压力容器的无损检测方法包括 射线 、 超声波 、 磁粉 、 渗透 和涡流检测等。
8.压力容器的对接焊接接头的无损检测比例一般分为 局部 和 全部 。
对铁素体钢制低温容器,局部无损检测的比例应大于等于 50% 。
9.对易燃、毒性程度为极度、高度或中度危害介质的压力容器,应在安全阀或爆破片的 排出口 装设 导管 ,将排放介质引至安全地点,并进行妥善处理,不得直接 排入大气 。
10.设计盛装液化石油的储罐容器,使用法兰连接的第一个法兰密封面,应采用 高颈对焊 法兰, 金属缠绕垫片 垫片(带 外环 )和 高强度 螺栓组合。
11.计算压力是指在相应 设计 温度下用以确定 元件厚度 的压力。
12.在液压试验时,圆筒的薄膜应力σT不得超过 0.9φσs(σ0.2) ;在气压试验时不得超过 0.8φσs(σ0.2) ;13.内压圆筒计算公式δ=PcDi/(2[σ]tφ-pc)的理论依据是 第一强度理论 ,公式的适用范围为Pc≤ 0.4 [σ]t¢ Mpa,其中Pc为 计算压力 。
压力容器与锅炉焊接工艺评定规则(一)、焊接方法:1、从一种焊接方法改用另一种焊接方法,应作焊接工艺评定试验。
2、适用于锅炉与压力容器的焊接方法有:气焊、焊条电弧焊、埋弧焊、熔化极气体保护焊、钨极气体保护焊、等离子弧焊、电渣焊、激光焊、电子束焊、闪光对接焊、感应加热压力焊、电阻焊、铝热压焊、气压焊、惯性及连续驱动母材焊、螺柱电弧焊和螺柱电阻焊。
3、在实际焊件的同一条焊缝上,如采用两种或两种以上不同的焊接方法,或不同的重要工艺参数焊接时,则可按每种焊接方法所焊的母材,金属厚度分别对试件进行焊接工艺评定。
4、也可以实际焊件焊缝拟使用的组合焊件方法或焊接工艺焊接同一付工艺评定试件。
5、但每一种焊接方法,或焊接工艺所焊的焊缝金属厚度均应满足能取出所要求的拉伸和弯曲试样的要求。
6、对于焊条电弧焊、钨极气体保护焊、熔化极气体保护焊、等离子弧焊和埋弧焊,或这些方法的组合,如已完成的焊接工艺评定采用厚度大于13mm的试件,则该焊接工艺评定报告可与另一种焊接方法的工艺评定报告联用于同一条实际焊件的焊缝,包括根部焊道。
(二)、母材金属类别:1、在锅炉与压力容器中所用母材金属的种类繁多。
如以母材金属的钢号或材料的牌号进行评定,则评定的工作量十分大,且无此必要性。
2、为了减少这种无实际意义的重复评定,ASME法规的作法是,将规定认可的标准材料,按其化学成分,力学性能和焊接性加以分类,即将合金成分相近,强度级别和焊接性接近的材料规入一类,并标以P分类号。
3、在同一类母材金属中,又按强度和冲击韧性的等级进行分组,并将分组号标在分类号的后面,例如SA106-A碳钢属于第1类第1组,其分类组别号的表示方法为P1-1。
4、最新的ASME法规已将在锅炉和压力容器中使用的近1000种钢材分成23类52组。
5、这种对母材金属的分类是以大量的材料焊接性试验和焊接工艺试验数据以及多年的实际生产经验为基础的。
6、列于同一类的各种母材金属,如拟采用的焊接工艺规程中,其它的焊接工艺重要参数相同或在容许范围之内,则采用某种母材金属的焊接工艺评定报告可互相通用。
压力容器与锅炉焊接工艺评定规则压力容器和锅炉焊接工艺评定规则主要是指对焊接工艺进行评定和选择的标准和流程。
这些规则的制定和执行对于确保压力容器和锅炉的安全运行至关重要。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压力容器和锅炉焊接工艺评定规则。
1.国家标准和规范:根据国家相关标准和规范,例如GB/T150和GB/T151,对压力容器和锅炉焊接工艺进行评定和选择。
2.设计要求:根据压力容器和锅炉的设计要求,评定并选择合适的焊接工艺。
这包括材料的选择、焊接接头的类型和位置、焊接材料的性能要求等。
3.材料评定:对用于压力容器和锅炉的焊接材料进行评定和选择。
这包括焊丝、焊条、焊剂等。
对这些材料进行化学成分、力学性能等方面的检测和评估,保证其符合要求。
4.焊工评定:对压力容器和锅炉焊接工人进行评定。
通过对焊工的技能、经验、培训情况进行考核,确保焊接工人具备合格的焊接能力。
5.焊接工艺评定:根据国家或行业标准,对不同种类的焊接工艺进行评定。
这包括焊接设备的选择、工艺参数的确定、焊接顺序的规定等。
6.焊接试验:对压力容器和锅炉进行焊接试验,以评定焊接工艺的可行性和可靠性。
通过对焊接接头进行试验,检测焊接接头的质量和性能是否符合要求。
7.检验评定:对焊接接头进行无损检测和物理性能测试,以评定焊接工艺的合格性。
包括X射线检测、超声波检测、磁粉检测、液体渗透检测等。
8.文件评定:对压力容器和锅炉的焊接工艺评定过程进行文件记录和评定。
包括评定报告、焊接工艺规程、焊接程序规范等。
9.管理评定:建立和执行焊接工艺评定的管理制度。
包括质量管理体系、过程控制、监督检查等,以确保焊接工艺的有效性和可持续性。
总之,压力容器和锅炉焊接工艺评定规则涉及到焊接材料、焊工、焊接设备、焊接工艺等多个方面的评定和选择。
只有在严格按照相关规则执行的情况下,才能保证焊接工艺的质量和安全性。
锅炉焊接工艺评定-JB4420-89中华人民共和国机械电子工业部部标准锅炉焊接工艺评定JB4420-891 主题内容和适用范围1.1 主题内容本标准规定了制造固定式锅炉受压元件时对焊接工艺进行评定的方法.焊接工艺评定的目的在于确定焊接接头的性能是否满足产品设计的要求,以此评定所拟定的焊接工艺是否合格.1.2 适用范围本标准适用于固定式锅炉制造中气焊、手弧焊、埋弧焊、堆焊和螺柱焊的焊接工艺评定.本标准中的气体保护焊包括用手工、半自动和自动化方法焊接的熔化极和非熔化极气体保护焊.2 引用标准本标准中直接引用和必须配合使用的标准共34个:GB 223 钢铁及合金化学分析GB 226 钢的低倍组织及缺陷酸蚀试验法GB 230 金属洛氏硬度试验方法GB 231 金属布氏硬度试验方法GB 700 普通碳素结构钢技术条件GB 713 锅炉用碳钢和低合金钢钢板GB 983 不锈钢焊条GB 984 堆焊焊条GB 985 气焊、手工电弧焊及气体保护焊焊缝坡口的基本形式与尺寸GB 986 埋弧焊焊缝坡口的基本形式与尺寸GB 1300 焊接用钢丝GB 1814 钢材断口检验法GB 2649 焊接接头机械性能试验取样法GB 2650 焊接接头冲击试验法GB 2651 焊接接头拉伸试验法GB 2653 焊接接头弯曲及压扁试验法GB 3087 低中压锅炉用无缝钢管GB 3280 不锈钢冷轧钢板GB 3281 不锈耐酸及耐热钢厚钢板技术条件GB 3323 钢熔化焊对接接头射线照相和质量分级GB 3375 焊接名词术语GB 4675 焊接性试验GB 5117 碳钢焊条GB 5118 低合金钢焊条GB 5310 高压锅炉用无缝钢管GB 5676 一般工程用铸造碳钢JB 741 钢制压力容器焊接技术条件JB 755 压力容器锻件技术条件JB 2633 锅炉锻件技术条件JB 2640 锅炉管道附件承压铸钢件技术条件JB 3144 锅炉大口径管座角焊缝超声波探伤JB 3965 钢制压力容器磁粉探伤YB 28 金属显微组织测定法ZBY 230 A型脉冲反射式超声波探伤仪通用技术条件3 评定规则3.1 焊工要求焊接工艺评定应由熟练焊工施焊.3.2 设备和仪器要求焊接工艺评定所用的设备和检测仪器应定期进行检查和标定,不符要求者不得用于焊接工艺评定.3.3 焊接方法经评定合格的焊接工艺只适用于原评定时所用的焊接方法,当焊接方法改变时焊接工艺应重新评定.3.4 焊缝型式3.4.1 本标准适用的焊缝型式包括:对接焊缝、角焊缝、堆焊层和螺柱焊焊缝四类,其定义见GB3375.3.4.2 对接焊缝包括以下两种:a.各种形式坡口的对接接头(下简称对接接头对接焊缝),包括除I形以外的各种其他形式坡口(下简称非I形坡口)和I形坡口;b.非I坡口的T形接头(下简称T形接头对接焊缝).图1和图2为T形接头对接焊缝的实例.3.4.3 角焊缝包括不要求全焊透的各种I形坡口T形接头,主要有以下三种(见图3):a.板一板角焊缝和管一管角焊缝(下简称T形接头角焊缝);b.管子与管板角焊缝;c.扁钢与光管膜式壁角焊缝(下简称膜式壁角焊缝).3.4.4 堆焊层包括耐磨堆焊层和耐腐蚀层两种.3.4.5 螺柱焊焊缝用于要求承受载荷或要求进行焊接平定的螺柱或其他类似零件.3.4.6 应根据每种型式焊缝所要求的评定参数、检查项目、试样和合格标准分别进行焊接工艺评定.3.5 评定用位置3.5.1 本标准适用的焊接位置包括:平焊、横焊、立焊和仰焊四种.3.5.2 除产品结构和焊接性试验另有专门要求以外,评定时应按表1的焊接位置和相应的焊件位置施焊,该位置称为评定用位置.3.6 评定用厚度3.6.1 评定时以试件上某一部分的厚度作为试件厚度,该厚度称为评定用厚度.3.6.2 评定用厚度为T的试件经评定合格后,当其他条件相同时可以不必重评的厚度范围称为该试件的厚度适用范围.3.6.3 各种焊缝的评定用厚度规定如下:a.对接接头对接焊缝按试件厚度A,如果接头两侧的试件厚度不同,以较薄一侧的厚度作为评定用厚度;b.T形接头对接焊缝按表2.c.角焊缝按表3.d.堆焊层按堆焊层厚度H,见图4;e.螺柱焊按螺柱直径d.3.7 评定参数3.7.1 凡影响焊接接头机械性能(不包括冲击韧性)的焊接条件称为重要参数,凡影响焊接接头冲击韧性的焊接条件称为附加重要参数.3.7.2 同一评定参数对某一焊接方法或焊接工艺是重要参数,对另一焊接方法或焊接工艺可以是附加重要参数,也可以是既非重要参数也非附加重要参数.3.7.3 焊接工艺评定时,应按表4的规定采用相应的重要参数和附加重要参数.3.8 预热和热处理试件的预热温度和热处理规范应基本上相当于生产焊件的预热温度和热处理规范.试件的保温时间不少于生产中对其他条件相同焊件所规定总保温时间的80%,但允许将生产中的多次热处理循环合并为一次热处理循环.3.9 合格要求所拟定的焊接工艺,只有在按本标准第5章进行各项检查的结果均符合第7章的要求时,才认为该焊接工艺评定合格.3.10 焊接工艺评定报告和焊接工艺规程3.10.1 经评定合格的焊接工艺应有焊接工艺评定报告,作为制订焊接工艺规程的依据和证明文件.焊接工艺评报告应经施焊单位负责人审批后归档.焊接工艺评定报告和焊接工艺规程均应编制和审批人员的签字,并填写编制、审批和归档日期.3.10.2 焊接工艺评定报告的主要内容应包括以下各项:a.报告编号和相应的焊接工艺规程编号;b.焊接方式或焊接工艺名称和自动化程度(手工、机械化或自动化操作);c.焊缝型式;d.坡口尺寸简图;e.评定参数;f.各焊道的焊接方法、焊接规范和操作方法;g.评定时的环境温度和相对湿度;h.检查项目和检查结果;i.评定用母材和焊接材料的质量证明书编号;j.焊工姓名和钢印号;k.评定结论.3.10.3 焊接工艺规程的主要内容a.规程编号和相应的焊拉工艺评定报告编号;b.焊接方式或焊接工艺名称和自动化程度(手工、机械化或自动化操作);c.焊缝型式、有无衬垫和衬垫材料;d.坡口尺寸简图和焊道分布序号;e.母材的牌号和尺寸范围;f.焊接位置和方向;g.每层的焊接方法、焊接规范及其变化范围和操作方式;h.预热方法、预热温度及其下限和最高层间温度;i.热处理类别、热处理温度及其下限和保温时间;j.焊接设备和检测仪器.3.11 重评要求3.11.1 经评定合格的焊接工艺,如果重要参数和附加重要参数的变化均未超过规定的变化范围时不需重新评定,否则该焊接工艺应予重评.3.11.2 如果需要将某一没有冲击韧性要求经评定合格的焊接工艺用于焊接有冲击韧性要求的焊件,可以采用与评定时相同的重要参数并增加相应的附加重要参数焊接冲击试验试件,检查合格后即认为该焊接工艺评定合格,不需重复进行原评定时的各项检查.3.11.3 如果需要改变某一经评定合格焊接工艺的附加重要参数,可以采用与原评定时相同的重要参数和修改后的附加重要参数焊接冲击试验试件,检查合格后即认为该焊接工艺评定合格,不需重复进行原评定时的各项检查.3.12 组合焊接3.12.1 同一接头用一种以上具有不同评定参数的焊接工艺进行焊接,称为组合焊接.每种焊接工艺可以采用一种或多种焊接方法.3.12.2 组合焊接时,对根部熔敷金属(包括打底和封底焊道)的焊接工艺应单独评定,采用厚度不小于13mm的对接接头对接焊缝试件.根部熔敷金属单独评定用试件熔敷金属厚度适用范围的最大值,除短路过渡型气体保护焊为所用试件熔敷金属厚度的1.1倍外,其他焊接方法均为1.5倍.3.12.3 组合焊接时,对根部以外其他部分熔敷金属的焊接工艺,按试件上每种焊接工艺熔敷金属的厚度确定该焊接工艺的熔敷金属厚度适用范围.评定时所取的试样中应只包含用该焊接工艺所熔敷的金属.3.12.4 组合焊接时,试件的母材厚度适用范围与只采用一种具有相同评定参数的焊接工艺相同.3.12.5 经评定合格的组合焊接工艺,可以取消其中的任一种或任几种焊接工艺,也可以单独使用其中的任一种焊接工艺而不必重评,但该焊接工艺的评定参数应当与原评定时相同.3.13 返修焊和补焊工艺评定按本标准评定合格的焊接工艺,在重要参数和附加重要参数的变化均未超过规定的变化范围时,可用于返修焊和补焊,不需重评.4 重要参数和附加重要参数为减少焊接工艺评定的工作量,本标准了各种焊接方法或焊接工艺对评定参数的具体要求和不必重评的变化范围.4.1 气焊、手弧焊、埋弧焊、气体保护焊和电渣焊的重要参数当焊接接头没有冲击韧性要求时,气焊、手弧焊、埋弧焊、气体保护焊和电渣焊对各项重要参数(见表4)的具体要求见4.2至4.11.4.2 接头型式4.2.1 板材和管材对接接头对接焊缝的评定相互适用,不必重评.4.2.2 I形和非I形坡口的对接接头对接焊缝应分别评定,不能相互取代.任一种非I形坡口对接接头对接焊缝的评定,适用于其他形式非I形坡口的对接接头对接焊缝.4.2.3 对接接头对接焊缝机械性能的检查结果,适用于其他评定参数相同的T形接头对接焊缝机械性能检查.4.2.4 各种型式T型接头对接焊缝的评定不能相互取代.4.2.5 各种型式角焊缝的评定不能相互取代.4.2.6 当采用电渣焊时,凡增加或取消非金属或非熔化的熔敷金属成形滑块,均应重评.4.3 母材类别4.3.1 板材、管材和锻件的母材类别见表5.铸件与化学成分相同的板材、管材或锻件的评定不能相互取代,应按表6所规定的母材类别单独评定.4.3.2 母材类别与原评定时不同应予重评.4.3.3 当其他条件相同时,同组别母材之间不必重评,同类别中高组别母材的焊接工艺评定适用于低组别母材.4.3.4 未列入表5和表6的国产钢材应予重评,但符合4.3.5要求者除外.4.3.5 凡与表5或表6某一钢号类同并且符合我国压力容器用钢标准的国产钢材,可不必重评.4.3.6 凡与表5或表6中某一钢号等同的国外钢材,只要经焊接性试验证明其焊接性能相近,可不必重评.焊接性试验应符合GB4675和其他有关标准的要求.4.3.7 由两种类别或两种组别母材组成的种钢焊接接头,即使两种母材的焊接工艺均已各自评定合格,该异种钢焊接接头的焊接工艺仍应重评.4.4 厚度4.4.1 对接接头对接焊缝试件的厚度适用范围如下:a.当采用气焊、短路过渡型气体保护焊和电渣焊以外的其他焊接方法焊接时,如果焊件厚度不大于200mm,试件的厚度适用范围按表7,但本条b项所规定的除外,如果焊件厚度大于200mm并且采用多道焊工艺,表7中厚度适用范围的最大值为1.3T和1.3t.b.当单道焊的焊道厚度或多道焊中任一焊道的厚度大于13mm时,表7中母材厚度适用范围的最大值为1.1T.c.当采用气焊时,厚度适用范围的最大值即为所用试件的母材厚度.d.当采用短路过渡型气体保护焊时,母材和熔敷金属度适用范围的最大值分别为所用试件母材和熔敷金属厚度的1.1倍.e.当采用电渣焊时,母材厚度适宜和范围的最大值为所用试件母材厚度的1,.1倍.f.当采用气焊以外的其他方法焊接时,如果试件经过高于临界温度的焊后热处理,厚度适用范围的最大值为所用试件母材厚度的1.1倍.4.4.2 T形接头对接焊式件的厚度适用范围与对接接头对接焊缝相同.4.4.3 角焊缝试件的厚度适用范围如下:a.T形接头板一板角焊缝的母材厚度适用范围与对接接头对接焊缝相同.如果焊件的盖板厚度A1(见图3)不大于50mm,试件的A1不小于腹板宽度B.如果焊件的盖板厚度A1大于50mm,试件的A1由制造厂自定,但不得小于50mm并应填入焊接工艺评定报告内,对管一管角焊缝,当焊件的管壁厚度小于评定用试件的管壁厚度时应予重评.b.管子与管板当焊件的管壁厚度小于评定用试件的管壁厚度时应予重评.如果焊件的管板厚度A1(见图3)不大于50mm,试件的A1不作规定.如果焊件的管板厚度A1大于50mm,试件的A1由制造厂自定,但不得小于50mm并应填入焊接工艺评定报告内.C.膜式壁厚度适用范围由制造厂自定,但应填入焊接工艺评定报告内.4.5 焊接材料类别4.5.1 焊接材料包括焊条、焊丝、焊剂和保护气体.4.5.2 焊条按焊条国家标准分类.对表5和表6母材用的焊条,碳素钢和低合金结构钢按强度分类,低合金耐热钢和奥氏体钢按熔敷金属化学成分分类.任一类焊条均需单独评定,同类焊条中低氢焊条代替非低氢焊条应予重评.4.5.3 焊丝和焊剂按牌号分类,任一片号焊丝或焊剂均需单独评定,不能相互取代,但不带“高”或“特”焊丝的评定可取代带“高”或“特”焊丝的评定.4.5.4 保护气体有以下情况之一者均应重评:a.改变保护气体的种类;b.混合气体中某一组成气体的容积比例超过原评定时规定的变化范围(此变化范围由制造厂自,但应填入焊接工艺评定报告内);c.增加或取消背面保护气体.4.5.5 国外焊接材料均应重新评定.4.6 焊接位置按表1位置施焊经评定合格的焊接工艺,也适用于其他焊接位置.4.7 焊接位置4.7.1 原采用预热的焊接工艺经评定合格后,如果取消预热应予重评.4.7.2 当采用气焊和电渣焊以外的其他焊接方法时,如果预热温度的最低值比原评定时降低50℃以上,应予重评.4.8 热处理4.8.1 凡原评定时进行焊后热处理的焊接工艺,如果改为不进行焊后热处理应予重评.4.8.2 凡改变原评定时所用热处理的类别均应重评.4.8.3 对表5和表6中除奥氏体钢以外的其他钢种,热处理类别分为:a.退火;b.正火;c.正火和回火;d.调质.4.8.4 对表5中的奥氏体钢,热处理类别分为:a.固溶处理;b.稳定化处理.4.9 可燃气体可燃气体种类改变时应予重评.4.10 电特性4.10.1 当采用熔化极气体保护焊时,如果从短路过渡型改为非短路过渡型或反之均应重评. 4.10.2 当采用电渣焊时,如果电流或电压比原评定时规定的数值变化±15%及以上,应予重评. 4.11 操作方式4.11.1 当采用熔化极气体保护焊时,如果从短路过渡型改为非短路过渡型或反之均应重评. 4.11.2 当采用,由单丝焊改为多丝焊或反之均应重评.4.12 气焊、手弧焊、埋弧焊、气体保护焊和电渣焊的附加重要参数当焊接接头有冲击韧性要求时,手弧焊、埋弧焊、气体保护焊和电渣焊对各项附加重要参数(见表4)的具体要求见4.12.1至4.12.8.4.12.1 当采用手弧焊、埋弧焊和气体保护焊时,表7中母材厚度适用范围的最小值,当T小于8mm时为0.5T,当T不小于8mm时为T和16mm两者中的较小值.4.12.2 当采用手弧焊时,焊条直径大于6mm应予重评.4.12.3 当采用手弧焊和气体保护焊时,由原评定时规定的焊接位置改为向上立焊应予重评.4.12.4 当采用手弧焊、埋弧焊和气体保护焊时,层间温度的最大值比原评定时增加50℃以上应予重评.4.12.5 当采用气焊以外的其他焊接方法时,如果热处理温度和时间超过原评定时规定的变化范围应予重评,此变化范围由制造厂自定,但应填入焊接工艺评定报告内.4.12.6 当采用手弧焊、埋弧焊和气体保护焊时,如果电流的种类或极性改变均应重评.4.12.7 当采用手弧焊、埋弧焊和气体保护焊时,由于电流、电压和焊接速度等焊接参数的变化,使焊接线能量超过原评定时规定的变化范围应予重评,此变化范围由制造厂自定,但应填入焊接工艺评定报告内.4.12.8 当采用埋弧焊和气体保护焊时,操作方式有以下情况之一者均应重评:a.焊丝或钨极的摆动幅度、频率或在两端的停留时间超过原评定时规定的变化范围均应重评,此变化范围由制造厂自定,但应填入焊接工艺评定报告内;b.由每面多道焊改为多每面单道焊;c.由单丝焊改为多丝焊或反之.4.13 堆焊的重要参数4.13.1 手弧焊、埋弧焊和气体保护焊堆焊层的共同重要参数共8个(见表4),具体要求见4.13.2至4.13.9.4.13.2 母材类别的要求见4.3.4.13.3 堆焊层试件厚度适用范围的最小值所用试件的最小堆焊厚度Hmin(见图4),Hmin的数值由制造厂自定,但应填入焊接工艺评定报告内.4.13.4 堆焊用焊接材料类别的要求按4.5.4.13.5 按表1位置施焊经评定合格的焊接工艺,如果改用其他位置施应予重评.4.13.6 预热温度的最低值比原评定时降低50℃以上或层间温度的最大值比原评定时增加50℃以上,均应重评.4.13.7 热处理类别为或总热处理时间比原评定时增加25%以上均应重评.热处理类别按4.8以上,均应重评.4.13.8 电流的种类或极性改变均应重评.4.13.9 由多层入为单层中反之均应重评.4.13.10 当采用手弧焊堆焊耐磨层或耐腐层时,除4.13.2至4.13.9中的八项要求以外,有以下情况之一者均应重评:a.堆焊首层的焊条直径与原评定时不同;b.堆焊首层的电流比原评定时规定的数值增加10%及以上.4.14 螺柱焊的重要参数4.14.1 螺柱焊的重要参数共9个(见表4),具体要求见4.14.2至4.14.10.4.14.2 接头处螺柱形状改变时应予重评.4.14.3 某一类螺柱材料与某一类母材的组合改变时应予重评.4.14.4 螺柱焊试件的厚度适用范围即为所用试件上接头螺柱直径d,d改变时应予重评.4.14.5 保护气氛与原评定时不同应予重评.4.14.6 凡改变原评定时的焊接位置应予重评.4.14.7 预热温度的最低值比原评定时降低50℃以上应予重评.4.14.8 热处理类别改变时应予重评,热处理类别按4.8.4.14.9 电特性有以下情况之一者均应重评:a.电流的种类或极性改变;b.电流比原评定时规定的数值变化10%以上;c.电压超过原评定时规定的变化范围(此变化范围由制造厂自定,但应填入焊接工艺评定报告内);d.电弧作用时间比原评定时规定的数值变化±0.1S以上.4.14.10 操作方式有以下情况之一者均应重评:a.焊枪型号与原评定时不同;b.提升高度比原评定规定的数值变化±0.8mm以上.5 检查项目5.1 对接接头对接焊缝5.1.1 对接接头对接焊缝的检查项目和试样数量应符合表8的要求.对横向弯曲试验,当试件厚度小于20mm但不小于10mm时,可用4个侧弯试样代替2个面弯和2个背弯试样.5.1.2 厚度为10mm及以上筒体纵缝用的焊接工艺,机械性能试验中应包括全焊缝金属拉伸试验.全焊缝金属拉伸试验的试样数量,当试件厚度不大于70mm时为1个,大于70mm时为2个.5.1.3 表5和表6中的低合金耐热钢,当试件厚度大于16mm时,除表8中要求的检查项目以外,还应在外观检查后进行磁粉探伤.5.1.4 当对接接头对接焊缝有冲击韧性要求时,表8中的机械性能试验应包括冲击试验并增加冲击试验试样.冲击试验的试样数量,同种钢焊接接头为焊缝和热影响区各3个,共6个,异种钢焊接接头为焊缝和两侧热影响区各3个,共9个.5.1.5 当对接接头对接焊缝要求附加进行金相检验时,应增加1个金相检验试样.金相检验采用宏观或宏观加微观检验,按产品要求而定.5.1.6 对外径大于60mm的管形试件,可增加2个断口试样进行检查,但不作为焊接工艺评定的合格要求.5.2 T形接头对接焊缝5.2.1 T形接头对接焊缝的检查项目和试样数量应符合表8的要求.金相检验采用观或观加微观检验,按产品要求而定.5.2.2 T形接头对接焊缝的机械性能试验,可用除接头型式外其他评定参数相同的对接接头对接焊缝试样进行试验.5.2.3 当T形接头对接焊缝要求附加进行磁粉探伤或超声探伤时,还应在外观检查后进行磁粉探伤或超声波探伤.5.3 角焊缝角焊缝的检查项目和试样数量应符合表9的要求.5.4 堆焊层堆焊层的检查项目和试样数量应符合表10的要求,当堆焊层要求附加进行超声波探伤时,应在着色探伤前先进行超声波探伤.5.5 螺柱焊螺柱焊试件应进行外观检查、锤击(或折弯)试验和拉伸(或扭转)试验.6 试件和试样6.1 试件尺寸和试样切取部位6.1.1 焊接工艺评定所需试件应有制造图样,坡口形式应符合GB985、GB986以及制造厂工艺文件的要求.6.1.2 对接接头对接焊缝试件的尺寸由制造厂按表8的要求自行决定.板形试件的试样切取部位按图5.对大于30mm的厚板试件,如果将对接接头拉伸试样和全焊缝金属拉伸试样分成多个较薄的试样,应按图6的方法分割并且将多个试样编成一组视为一个单个试样.当母材厚度足够时,可在同一部位切取面弯和背弯试样,但应符合图7的要求.管形试件的试样切取部位按图8.对外径不大于76mm的管形试件,可用整管进行拉伸试验(见图9)代替2个拉伸试样的试验.6.1.3 T形接头对接焊缝试件的尺寸和试样切取部位按图10,焊脚尺寸与产品相同.对管一板和管一管试件,将试件按图示方向向四等分,对板一管(或板一板)试件,将板长度方向的两头废弃,余下的部分四等分.取不相邻的4个断面作为金相检验试样.6.1.4 T形接头角焊缝试件的尺寸和试样切取部位按图11.对板一板试件,按4.4.3中a条的要求选用盖板厚度A1,焊脚尺寸取腹板宽度B和20mm两者中的较小值,将板长度方向的两头废弃,余下的部分五等分,取不相邻的4个断面作为金相试验试样.6.1.5 管子与管板角焊缝试个的尺寸和试样切取部位按图12按4.4.3中b项的要求选用管板厚度A1,管端伸出长度e和焊脚尺寸均与产品相同.将试件按图示方向切开,5根沿横向节距s1方向,5根沿斜向节距方向,任取10个断面(每个断面含2个角焊缝)作为金相检验试样.6.1.6 堆焊层试件的尺寸和试样切取部位按图13,焊脚尺寸与产品相同.将试件长度方向的两头废弃,余下的部分四等分,取不相邻的4个断面(每个断面含4个角焊缝)作为金相检验试样. 6.1.7 堆焊层试件的尺寸和试样切取部位科14,化学分析试样应在最小厚度线(图4)以下并靠近最小厚度线的表面,硬度试样应在熔合线以上最小厚度线以下,宏观金相检验试样应在垂直于试件堆焊方向(图14)切取.6.1.8 螺柱焊试件的螺柱直径d以及螺柱的坡口形式均与产品相同,由制造厂自行决定.螺柱上应有拉伸试验用的头部或扭转试验用的螺纹,每个试件上共焊10个螺柱.6.2 试样制备6.2.1 机械性能试验的取样方法应符合GB2649的要求.6.2.2 制备机械性能试样时,应将试样的焊缝余高修除,使焊缝与母材的表面齐平,修除方法最好用机加工.6.2.3 拉伸试样的尺寸,板形和管形对接接头试件按图15,全焊缝金属试件按图16,整管试件按图9.图15中,试样厚度α对没有分割的单个试样等于试件厚度A,对按6.1.2进行分割的试样,a=A/n,n 为分割后的试样数.试样宽度b,对板形试件,b≥25mm,对管形试件,对管外径试件,外径d大于76mm时,b=20mm,d不大于76mm时,b=12mm.图16中试样标距部分的直径d0应按焊缝横断面选用以下优先数系中的最大值:d0=3、5、6、8、15、20mm.图15和16中,l0和l分别为试样的标距长度和平行部发长度,h为过渡和夹持部分总长度,h的数值按试验机要求而定.6.2.4 弯曲试样的尺寸,对接接头按图17和表11,堆焊层按图18,试样拉伸面两梭角应修成半径不大于2mm的圆角.异种钢焊接接头弯曲试验可采用纵向弯曲试样.对接接头弯曲试样拉伸面上焊缝两侧中至少一侧的母材应保持原始表面,但允许用机械方法除去管子和焊缝表面的不平整部分.6.2.5 焊接接头检查项目中的冲击试验、金相检验、断口检查、硬度试验和化学分析试样的制备方法,应符合本标准第7章有关章条的要求.。
火力发电厂锅炉、压力容器焊接工艺评定规程1 总则1.1 本规程适用于电力系统使用手工电弧焊、气焊、钨极氩弧焊、埋弧焊及其组合方法,制作、安装、检修火力发电厂锅炉、压力容器、承压管道、承重钢结构及焊工技术考核前的焊接工艺评定(以下简称“评定” )。
1.2 “评定” 是在焊接性试验基础上,在产品制造工艺设计之后进行的生产前工艺验证试验。
“评定”是根据本规程的规定,焊接试件,检验试样,考察焊接接头性能是否符合产品技术条件,以此评定所拟定的焊接工艺是否合格。
2 一般要求2.1 “评定”人员的资格2.1.1 主持“评定”工作的人员必须是从事焊接技术工作的工程师或焊接技师。
2.1.2 工艺试件的焊制应由理论水平和实际操作技能较高、有丰富经验的焊工担任。
2.1.3对工艺试件进行无损探伤的人员应具有劳动部门颁发的U级及以上的资格证书;进行其他检验的人员应由有关部门进行资格认定。
2.1.4 对试验结果进行综合评定的人员应是焊接工程师。
2.2 钢材、焊接材料2.2.1 “评定”用钢材、焊接材料均应有出厂合格证,并符合相应标准,且与实际焊接生产相类同。
2.2.2 在制定“评定”方案前,应确定“评定”用钢材的焊接性能。
2.2.3 钢材、焊条和焊丝在使用前如发生怀疑时应进行主要元素的化验。
2.3 焊接设备“评定”用焊接设备应处于正常工作状态,仪表、气体流量计等应合格。
3 基本规定3.1凡未做过“评定”的钢材(符合表2注①、②的除外),必须进行“评定”。
3.2 “评定”参数分为重要参数、附加重要参数和次要参数。
重要参数是指影响焊接接头机械性能(冲击韧性除外)的焊接条件。
附加重要参数是指影响焊接接头冲击韧性的焊接条件。
次要参数是指不影响焊接接头机械性能的焊接条件。
各种焊接方法的重要参数、附加重要参数汇总于表1。
3.3已进行过“评定”,但改变第3.3.1条〜第3.3.13条中任何一个重要参数的类别或超出规定的适用范围时,均应重新进行“评定” 。
究竟那些焊缝需要做焊接工艺评定四川川锅锅炉有限责任公司 i摘要 为了便于大家更好的理解那些焊缝需要进行焊接工艺评定,本人特地查阅了相关的标准,这些标准包括相关的中国国家标准(能源部、电力行业、石油行业、核电等)、ASME标准、AWS标准、EN/ISO 标准以及JIS标准。
关键字 焊接工艺评定;1 现行的国内外焊接工艺评定标准(仅部分)1.1 国内标准1.1.1 NB/T47014(JB/T4708)-2011《承压设备焊接工艺评定》1.1.2 DL/T 868-2004 《焊接工艺评定规程》1.1.3 DL/T 1117-2009 《核电厂常规岛焊接工艺评定规程》1.1.4 SY/T 4103-2006 《钢质管道焊接及验收》1.1.5 SY/T 4117-2010 《高含硫化氢气田集输管道焊接技术规范》1.1.6 DL/T 5017-2007 《水电水利工程压力钢管制造安装及验收规范》1.1.7 JB/T 4734-2002 《铝制焊接容器》1.1.8 JB/T 4745 2002 《钛制焊接容器》1.1.9 JB/T 4756-2006 《镍及镍合金制压力容器》1.1.10 EJ/T 1027-1996 《压水堆核电厂核岛机械设备焊接规范》(从EJ/T 1027.11到17)1.2 国外标准Ⅸ《焊接和钎接评定-焊接和钎接工艺,焊工、钎接工、焊机和钎机操作工的评定标准》1.2.1 ASME1.2.2 AWS D1.1-D1.1M 《钢结构焊接规范》1.2.3 AWS D1.6-D1.6M 《不锈钢焊接规范》1.2.4 ASME Ⅲ-2004 《核设施部件构造规则第1册 NC分卷2级部件》1.2.5 ISO 15614 -2004 《金属材料焊接程序的规范和鉴定(英文版,德文版)》1.2.6 JIS B 8285-2010 《压力容器焊接规程的鉴定试验》1.2.7 RCC-M 2000版+2002补遗第7册第Ⅳ卷S篇焊接2 标准中关于需要进行评定焊缝的描述2.1 国内标准规范要求2.1.1 GB150.4-2011 《压力容器第四部分:制造、检验和验收》容器在施焊前,受压元件焊缝、与受压元件相焊的焊缝、熔入永久焊缝内的定位焊缝、受压元件母材表面堆焊与补焊,以及上述焊缝的返修焊缝都应该按照《承压设备焊接工艺评定》NB/T47014(JB/T4708)-20111进行焊接工艺评定或者具有经过评定的合格焊接工艺支持。
锅炉压力容器上哪些焊缝应进行焊接工艺评定
锅炉上下列焊接接头必须进行焊接工艺评定:
(1)锅炉受压元件的对接焊接接头。
(2)锅炉受压元件之间或者受压元件与承载的非受压元件之间连接的要责备焊透的T形接头或角接接头。
压力容器上下列各类焊缝应进行焊接工艺评定:
(1)受压元件焊缝。
(2)与受压元件相焊的焊缝。
(3)上述焊缝的定位焊缝。
(4)受压元件母材表面堆焊、补焊。
需要说明的是:并不是所有与受压元件相焊的焊缝都需要作焊接工艺评定,例如压力容器上的支座、产品铭牌等,可不作工艺评定,但对那些同受压元件一起承受工作压力的零部件,它们与受压元件相焊的焊缝则要求作工艺评定。
锅炉、压力容器的焊接工艺评定的要求是:
(1)锅炉施焊前,施焊单位应按《蒸汽锅炉安全技术监察规程》附录1的规定进行焊接工艺评定。
钢制压力容器施焊前的焊接工艺评定应符合JB4708—92《钢制压力容器的焊接工艺评定》的规定。
有色金属压力容器的焊接工艺评定应符合有关标准要求。
(2)焊接工艺评定完成后,应提出完整的焊接工艺评定报告,并根据该报告和图样的要求,制订焊接工艺规程。
(3)焊接工艺评定所用焊接设备、仪表、仪器以及规范参数调节装置,应定期检验,不符合要求的,不得使用。
焊接试件应由锅炉、压力容器制造单位技术熟练的焊工(不答应用外单位焊工)焊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