葡萄属植物花粉形态的研究_王晓东
- 格式:pdf
- 大小:558.51 KB
- 文档页数:13
葡萄雄性不育基因的初步定位季晨飞;张明月;王继源;余晓娟;贾玥;陶建敏【摘要】为了对葡萄雄性不育基因进行定位研究,以可育葡萄‘魏可’(Vitis vinifera L.)为亲本构建的自交群体88株为试验材料,运用分离群体分组混合分析法(bulked segregant analysis,BSA),构建了可育株和不育株基因池,结合SSR技术对葡萄雄性不育基因进行定位研究和生物信息学分析.该研究筛选到2个与葡萄雄性不育基因连锁的SSR标记VVMD34和VVIB23,且位于该基因两侧,遗传距离分别为3.5cM和1.9 cM.2个标记间物理距离为1 134 kb,在该区域总共预测到了111个候选基因.该研究对葡萄雄性不育基因的精细定位及分子标记辅助育种奠定了良好的基础.【期刊名称】《西北植物学报》【年(卷),期】2014(034)011【总页数】5页(P2165-2169)【关键词】葡萄;雄性不育;基因定位;SSR标记【作者】季晨飞;张明月;王继源;余晓娟;贾玥;陶建敏【作者单位】南京农业大学园艺学院,南京210095;南京农业大学园艺学院,南京210095;南京农业大学园艺学院,南京210095;南京农业大学园艺学院,南京210095;南京农业大学园艺学院,南京210095;南京农业大学园艺学院,南京210095【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Q789雄性不育在开花植物中广泛存在,它是一种有性繁殖过程中雄性器官异常,从而不能产生花粉或者花粉败育的遗传现象。
人们已在43个科、162个属、617种植物中发现了植物的雄性不育现象,且数量在持续增长[1]。
利用雄性不育种质可免去繁琐的人工去雄工作,利于生产无籽果实,同时,可降低树体养分消耗,提高果实品质,增强果实商业价值。
雄性不育在粮食作物、油料作物、蔬菜、果树等上均有研究,其中以粮食作物上研究最为深入。
目前,水稻上已登记了130余份雄性不育材料[2],实现基因定位的有35个,分布在除4号和11号外的所有染色体上,包含温敏核雄性不育、质雄性不育等多种不育类型。
植物的不同形态-概述说明以及解释1.引言1.1 概述植物的不同形态是指植物在生长发育过程中,其外部结构和形状的多样性。
植物种类繁多,因此它们的形态也因环境、生活习性和生理功能等方面而表现出多样性。
植物形态的研究一直是植物学领域的重要内容之一。
通过对不同植物形态的观察和分类,我们可以更好地了解植物的进化过程和适应环境的能力。
同时,植物的形态特征也对它们的生长发育和生态功能具有重要影响。
在本文中,我们将首先对不同植物形态进行界定和分类,以便更好地理解它们的特点和变化规律。
随后,我们将探讨植物形态的适应性和功能,包括它们在获取光能、水分和营养物质方面的策略和机制。
通过这些内容的介绍,我们可以更深入地理解植物形态与植物生存与繁衍的关系,以及它们在生态系统中的重要作用。
最后,本文将对植物形态的多样性与生态重要性进行总结,并提出一些未来研究方向,以推动对植物形态的进一步深入探索。
我们期望通过这篇文章的阐述,能够让读者对植物的形态变化和适应性有更全面的认识,并为未来的研究和保护植物多样性提供一些启示和借鉴。
1.2 文章结构文章结构文章主要按照以下几个部分来展开讨论植物的不同形态。
首先,引言部分会对本文的主题进行概述,并介绍文章的结构和目的。
接下来,正文部分会详细讨论植物形态的定义与分类,以及不同植物形态的适应性和功能。
最后,结论部分将总结植物形态的多样性与生态重要性,并探讨未来可能的研究方向。
在正文部分,我们将解释植物形态的定义和分类。
我们将探讨植物形态的各个方面,包括植物的根、茎、叶和花等部分的形态特征以及它们在分类上的差异。
我们还会讨论植物形态的适应性和功能,例如不同形态结构对环境条件的适应和生存的利益。
我们将从形态特征与植物生活史和生态之间的关系入手,分析和探讨不同形态的进化途径和功能。
在结论部分,我们将强调植物形态的多样性对于生态系统的重要性。
我们将总结不同植物形态在资源获取、竞争、繁殖和生态系统稳定性上的作用。
2024年(第41卷)第02期阳光玫瑰葡萄无核处理方法及配套管理措施邓松华,武良“阳光玫瑰”葡萄又名“夏音玛斯卡特”“晴王”等,是日本果树试验场安云津葡萄、柿研究部采用“安芸津21号”和“白南”杂交选育的中晚熟品种,属欧美杂交种[1]。
20世纪90年代在日本各县农业试验场试栽,2006年正式进行品种登记。
2009年引入我国,近年在浙江、上海、湖南、广西、河南、新疆等多地引种试栽。
湖北公安县位于江汉平原南部,紧邻长江,全年雨水充沛,光热充足,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即由天心眼村开始发展葡萄种植,随后扩大到群星村、谢家村等地,主要种植的品种为藤稔、巨峰、夏黑等,享有“江南葡萄第一县的美誉”。
近年来随着藤稔、夏黑等价格的急剧下行,果农纷纷改种阳光玫瑰。
为了帮助果农种出高品质的阳光玫瑰果实,新洋丰农业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在公安县设立了葡萄服务站,指导阳光玫瑰种植管理技术。
现结合我们的推广经验,为大家整理出阳光玫瑰无核化的方法及配套的管理方案。
1葡萄无核化处理常用药剂及作用机理没有种子或存在少量败育种子的果实被称为无核果实[2]。
受精后种子是果实生长发育所需内源激素(赤霉素、细胞分裂素等)的重要场所。
有核品种葡萄的无核化,主要是通过外施药剂调节果实发育激素平衡来实现,如让花粉败育、胚胎停育、授粉受精不良和种子形成过程受阻就能让葡萄形成无核果实。
研究发现,赤霉酸在促进植物花粉成熟,促进种子萌发,促进茎秆伸长,防止植物器官脱落,促进无核等方面都具有显著效果[3]。
“巨峰”葡萄开花前用赤霉素处理会导致胚受精受阻进而无核[4]。
开花前使用赤霉素让胚受精受阻的原因主要有如下几点:一是外源施加赤霉素,使处于减数分裂期的胚囊的苹果酸脱氢酶活性受阻,呼吸作用减弱,能量供应不足,导致胚囊发育异常或不分化,无法受精[5]。
二是葡萄的珠心和子房组织在外源赤霉素的刺激下发育加快,导致开花提前,并在胚囊未发育成熟时就谢花,从而影响受精作用[6]。
园艺植物育种学实验实习指导目录实验一果树植物种质资源调查实验二园艺植物开花习性的观察实验三自花授粉植物有性杂交技术实验四异花授粉植物有性杂交技术实验五园艺植物花粉生活力测定实验六园艺植物基因组DNA及总RNA提取技术实验七化学诱变染色体加倍及其鉴定实验八果树杂交后代的鉴选实验九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分析园艺植物同功酶实验十植物抗寒性鉴定实验十一大白菜的产量构成性状的品种间和品种内变异实验十二无性繁殖园艺植物选择育种计划的制定实验十三无性繁殖园艺植物的有性杂交育种计划制定实验十四有性繁殖园艺植物的常规品种育种计划制定实验十五有性繁殖园艺植物的杂种一代育种计划制定实验一果树植物种质资源调查*一、**实验目的** *通过参观果树种质资源圃,学习园艺植物——果树种质资源调查的方法,从现有的资源中发掘优良的地方品种和类型,以及本地特色的野生果树资源,为生产提供有直接经济栽培价值的材料,或为育种及利用做砧木或商品提供有价值的原始材料。
加深认识种质资源调查对栽培、育种、和科学研究的重要意义。
*二、实验说明** *果树种质资源是果树品种选育工作中所采用的原始材料,包括野生类型、半野生类型、栽培类型以及人工创造的育种材料。
育种的成就取得很大程度上决定于所收集种质资源的丰富程度,研究是否深入,优良性状是否得到充分利用。
种质资源是育种工作的基础,不同的资源有不同的用途。
正确地选择和适当地利用当地种质资源对创造新品种具有决定性的意义。
因此,提高育种的水平和效能,必须首先进行种质资源的调查、收集、保存,这是育种工作的首要任务之一。
果树资源的调查,主要包括地方品种和野生果树。
地方品种是在一定地区的栽培品种,它们是在当地自然条件和栽培条件下形成的,没有经过现代育种技术的改进,但它们对当地条件有高度的适应性和抗逆性,适合当地的生产和消费习惯,同时它们有多样的变异类型,是果树选种的重要原始材料。
但是,随着品种生产规模化栽培,使得有些具有某些优良性状的果树资源濒临灭绝,因此通过资源调查,挽救保存地方品种是防止种质散失的重要任务。
6种花粉对加州新小绥螨发育繁殖的影响袁秀萍;任俊;王小军;赵伊英【摘要】为探讨不同花粉对加州新小绥螨Neoseiulus californicus (McGregor)发育和繁殖的影响,在室内采用油菜(Brassica campestris)、槐花(Sophora japonica)、向日葵(Helianthus annuus)、南瓜(Cucurbita moschata)、玉米(Zea mays)和棉花(Gossypium hirstutum)6种植物的花粉分别饲喂加州新小绥螨,观察加州新小绥螨雌成螨繁殖、幼螨发育历期及各螨态存活率.结果表明,经向日葵花粉饲喂后,加州新小绥螨雌成螨存活时间为28.33 d,单雌产卵量最高为32.23粒,幼螨发育为成螨最短需5.84 d,其净增值率(R0)和内禀增长力(rm)分别为29.61和0.18;与其他花粉相比,向日葵花粉的饲喂结果更接近与土耳其斯坦叶螨(Tetranychus turkestani)饲喂的结果.可见向日葵花粉有利于加州新小绥螨繁殖.饲喂不同花粉后,加州新小绥螨的卵期和幼螨期无显著差异,说明花粉主要影响若螨和成螨,对卵和幼螨影响较小.【期刊名称】《西北农业学报》【年(卷),期】2016(025)008【总页数】6页(P1263-1268)【关键词】加州新小绥螨;花粉;发育;繁殖【作者】袁秀萍;任俊;王小军;赵伊英【作者单位】石河子大学农学院,新疆石河子832000;石河子大学农学院,新疆石河子832000;石河子大学农学院,新疆石河子832000;石河子大学农学院,新疆石河子832000【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S476植绥螨是植食性螨类、蓟马、粉虱等小型害虫的有效天敌。
根据植绥螨的形态、生活习性、捕食特性可将其分为4类[1],其中,加州新小绥螨 Brassica campestris (McGregor)属蜱螨亚纲Acari,植绥螨科Phytoseiidae,新小绥螨属Neoseiulus。
大学药用植物学考试练习题及答案51.[单选题]具攀缘茎且有卷须的科是( )A)毛茛科B)蓼科C)葫芦科D)豆科答案:C解析:2.[单选题]花粉粒发育中,称为小孢子的是( )。
A)花粉母细胞B)单核花粉粒C)二核花粉粒D)三核花粉粒答案:B解析:3.[单选题]金毛狗脊属于( )A)石松纲B)水韭纲C)真蕨纲D)木贼纲答案:C解析:4.[单选题]_____________分生组织又称为次生分生组织。
A)原生分生组织B)顶端分生组织C)侧生分生组织D)初生分生组织答案:C解析:5.[单选题]年轮是哪类植物次生构造特征之A)单子叶植物草质茎B)单子叶植物根状茎C)双子叶植物木质茎D)双子叶植物草质茎6.[单选题]大多数双子叶植物幼根的中柱不包括( )。
A)中柱鞘B)初生木质部C)髓D)初生韧皮部答案:C解析:7.[单选题]地衣植物是一类特殊的植物,它是由菌类和( )植物的共生体。
A)苔藓B)蕨类C)藻类D)裸子植物答案:C解析:8.[单选题]水稻茎维管束中的维管束鞘为( )。
A)薄壁组织B)厚壁组织C)厚角组织D)基本组织答案:B解析:9.[单选题]下列对叶的构造描述,错误的是A)叶的表皮细胞含有叶绿体B)由2个保卫细胞构成气孔C)保卫细胞和副卫细胞的排列关系称气孔类型D)异面叶有栅栏组织和海绵组织的分化答案:A解析:10.[单选题]柑橘类植物一粒种子中常有多个发育的胚,在植物的脱毒繁育技术中,可利用植物的多胚特性和胚培养的方法获得优良品种的脱毒系,在这项技术里要避免挑取( )。
A)不定胚B)珠心胚C)体细胞胚D)合子胚答案:D11.[单选题]中药材木通基源植物是A)马兜铃科的关木通B)木通科植物木通或白木通C)毛茛科植物小木通D)五加科的通草答案:B解析:12.[单选题]从一个具有多个离生心皮的单花形成的果实称为( )。
A)浆果B)聚合果C)聚花果D)蒴果答案:B解析:13.[单选题]一些植物的幼嫩茎表现出绿色,是因为紧邻表皮内存在( )。
葡萄科植物的主要特征
葡萄科(Vitaceae)是一种具有经济价值的植物,包括葡萄和其
它几种有用植物。
葡萄科植物通常在全世界的温带和亚热带地区生长,其形态特征和分类特征都具有独特的风格。
葡萄科植物通常为藤本或攀援植物,常见的葡萄、葡萄藤、茄冬
葡萄(Parthenocissus quinquefolia)等均是此类植物。
藤本植物的
茎具有柔软而有韧性的细节,可以负载在其他植物或架子上生长攀爬。
葡萄科植物的干茎通常无毛、无刺,表面光滑,叶片对生,叶柄与干
茎节点相连。
葡萄叶片通常呈腰圆形或心形,有丝状竖权。
其叶面具
有隆起开裂状结构,使得它们在某些情况下具有优秀的抗紫外线和抗
风能力。
此外,葡萄科植物的花往往为绿色或黄色,花朵通常为小型和聚
集在一起,未开放花冠呈鱼雷状,开放花冠为五裂片形状。
花粉具有
双端功能,即自花授粉和异花授粉。
花粉团(花粉)能够保持几月之久,直到适宜时机自动脱落,达到授粉的目的。
葡萄科植物的果实是特征之一,果实一般呈球形或卵形,可食用。
葡萄品种繁多,果实的颜色和大小也有很大的区别,从白色、绿色到
暗紫色或黑色。
此外,葡萄果实富含人体所需维生素和矿物质,尤其
是葡萄糖和果糖,对人体的生理活动具有重要意义。
总之,葡萄科植物的形态特征是其分类特征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对葡萄和其他葡萄科植物的形态特征和生物学特点的了解,人们可以更好地认识这些植物,从而更好地进行种植和开发利用。
葡萄属植物花粉形态的研究X1王晓东1陈心启2李朝銮1(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系统与进化植物学开放研究实验室 北京100093)2(中国科学院成都生物研究所 成都610041)A study on pollen morphology of the genus V itis L.1WANG Xiao -Dong1C HE N Sing -Chi2Li Chao -Luan1(Laboratory o f Systemat ic and Evolutionary Botany ,Institute o f Botany ,the Chine se Academy o f Sc ie nce s ,Beijing 100093)2(Che ngdu Institute o f Biology ,the Chinese Ac ade my o f Sciences,Chengdu 610041)Abstract The pollen grains of 32species,1subspecies and 4varieties of Vitis and 1species ofMuscadinia were scanned with Hitachi S -800scanning electron microscope and described in the pre -sent paper.In Vitis ,the pollen morphology is found to be valuable for the identification of species,though it is of little significance in supraspecific classification and systematic c onsideration.The or -namentation of Vitis could be divided into four types:(1)The pollen grains are oblate or rarely spheroidal (P/E=0.97~1.08)in shape,with colpi wide enough to show dense granulae inside.The pollen grains of V.coignetiae Pull.Ex Planch.belong to this type.(2)The pollen grains are prolate to subprolate (P/E=1.25~1.76),with sparse granulae within the colpi.This type in -cludes 10species,1subspecies and 3varieties,such as V.hui Cheng etc.(3)The pollen grains of V.romanetii Roman du Caill.ex Planch.and V.davidii (Roman du Caill.)Foex.var.f er -ruginea Merr.et Chun are prolate (P/E=1.87~2.1),with colpi narrow and linear -shaped,but rhombic in the equational region.(4)The pollen grains are prolate or perprolate (P/E=1.30~2.0),with narro w and linear -shaped colpi.The species with this type of pollen grains are Muscadinia rotundi f olia (Michx.)Small and 20species of Vitis.Key words Vitis ;Pollen Morphology;Ornamentation摘要 利用扫描电子显微镜对葡萄属Vitis L.37个类群(包括32种、1亚种和4变种)以及其近缘属麝香葡萄属Musca dinia (Planch.)Small 一种植物的花粉进行了观察,结果表明,葡萄属植物的花粉形态特征在区别并鉴定属下的种类时有较大价值,但对种以上的分类以及研究系统演化无多大意义。
葡萄属植物的花粉形态特征可以分为4类:(1)花粉粒扁球形或圆球形(P/E 值为0.97~1.08),沟较宽,可见被有较密颗粒状突起的沟膜,属于该类的有紫葛V.coignetiae Pull.ex Planch.;(2)花粉粒长球形至近长圆球形(P/E 值为1.25~1.76),沟较宽,可见有较疏颗粒状突起的沟膜,该类型包括了庐山葡萄V.hui Cheng 等共10种1亚种3变种;(3)花粉粒长圆球形(P/E 值为1.87~2.1),沟边缘紧靠合呈直线状,但在赤道轴萌发孔处沟边缘分开呈菱形,该类型有秋葡萄V.romanetii Roman du Caill.ex Planch.和锈毛刺葡萄V.davidii (Roman du Caill.)Foex.var.f e rruginea Merr.et Chun 等1种1变种;(4)花粉粒长球形或超长球形(P/E 值为1.30~2.0),沟边缘紧靠成直线状,麝香葡萄Musca dinia rotundi folia (Michx.)Small 等21种的花粉属于此类型。
关键词 葡萄属;花粉形态;纹饰X 1998-09-03收稿,1999-05-12收修改稿。
植物分类学报 38(1):43~52(2000)Acta Phytotaxonomica Sinica44植物分类学报38卷葡萄属植物分布于北温带,集中在东亚和北美。
我国大约有39种,是葡萄属植物现代分布中心之一,其中许多种类具有抗寒和抗旱以及抗病虫害的优良品质,是潜在的葡萄品质资源。
对于葡萄科Vitaceae植物的花粉形态前人较少涉及,仅见有零星记载(王伏雄等,1995;额尔特曼著,王伏雄和钱南芬译,1962),葡萄属植物的花粉形态研究就更是少见。
贺普超和晁无疾(1982)对中国产葡萄属的野生种及变种的花粉进行了描述,并就花粉形态特征对葡萄属的分类学意义作了初步的讨论。
日本学者望内亮介等人(Mochioka P et al.,1993)对日本和韩国以及中国产的葡萄属13种4变种和2个未定名种植物花粉形态进行了分析,他们把花粉依照网和网脊的形态划分为3种类型,并且认为近缘种的花粉属于同一类型,肯定了花粉形态特征在属下分类研究上的价值。
前述的工作具有很重要的意义,但遗憾的是他们所涉及的种类较少,要得出普遍性的结论仍需要补充大量资料。
本文试图通过对葡萄属较多类群的花粉形态特征分析研究,进一步探讨其在分类学上的重要意义。
1材料和方法本实验所用材料均采自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植物标本馆(PE),凭证标本见表1。
将干燥的花粉粒均匀地撒在贴有双面胶的标本台上,然后喷金镀膜,在Hitachi S-800型扫描电子显微镜下观察并照相。
花粉形态特征描述术语主要参照5花粉形态与植物分类6(额尔特曼著,王伏雄和钱南芬译,1962)。
2实验结果2.1麝香葡萄属Muscadinia(Planch.)Small2.1.1麝香葡萄图版Ñ:1~2M.rotundi f olia(Michx.)Small原产北美洲。
花粉粒长球形,极面观钝三角形。
三孔沟,沟较长,几乎达两极端;外壁具网状纹饰,网眼较密,近沟边变得小而稀疏,向两极端网眼逐渐变大,网脊连续而光滑,网眼中常有瘤状或颗粒状突起。
2.2葡萄属Vitis L.2.2.1属的特征具单型(monomorphic)花粉,辐射对称(radiosymmetrical)。
花粉粒长球形(prolate),少有圆球形(spheroidal)、近长球形(subprolate)或超长球形(perprolate),极面观呈钝三角形稀三角形;大小为16.25~32.01@18.16~11.04L m,属于小粒(minutae)花粉,偶见中粒(med-i ae)花粉;极轴/赤道轴(P/E)的平均值为2.1~0.95。
三孔沟(tricolporate),萌发孔(aper-ture)位于角上,沟细长,偶尔略宽,一直延伸至两极端,但不在极区联合为合沟。
表面多具网状-小穴(reticulate-foveolate)或网状-穿孔(reticulate-perforate)纹饰,稀具皱波状(rugulate)纹饰。
通常在赤道区网眼(lumina)较小而稀疏,向两极直至极区逐渐变密,网眼也变得更大,网眼中通常有瘤状(tuberculate)或颗粒状(granulate)突起,偶尔网脊(muri)不连续呈拟网状(ornate),在沟边网眼变稀疏,网脊一般光滑极罕为微波状。
2.2.2.种的特征描述(凭证标本及主要特征见表1)1期王晓东等:葡萄属植物花粉形态的研究45(1)美洲葡萄图版Ñ:6brusca L.原产北美洲。
花粉粒长球形,极面观呈钝三角形。
三孔沟,沟较长,直达极端但不成合沟;表面具网状-小穴或网状-穿孔纹饰,在靠近赤道面时为略稀的小穴或穿孔,向极端网眼逐渐变密变大,到极端网脊变得不连续,呈拟网状状纹饰,在极区的网眼内常见有瘤状或颗粒状突起,网脊光滑,网纹在靠近沟边变得稀疏。
(2)河岸葡萄图版Ó:13V.riparia Michx.原产北美洲。
花粉粒长球形,两端较平,极面观钝三角形。
三孔沟,沟细长,几乎达极端;网状纹饰,网眼在赤道面小而稀,向极端变得密而大,极面具大形网眼,网脊连续而光滑,网眼中常有瘤状或颗粒状突起,网眼在沟边变得稀疏。
(3)加州葡萄图版Ó:6V.cali f ornica Benth.原产北美洲。
花粉粒长球形,略宽,极面观钝三角形。
三孔沟,沟较长,几乎达极端;外壁纹饰为细皱波状,间具小穴或穿孔,向极区变得渐平滑。
(4)灰叶葡萄图版Ò:12V.cinerea(Engelm.)Engelm.ex Millardet原产北美洲。
花粉粒长球形,两端略平,极面观钝三角形。
三孔沟,沟较长,几乎达极端;外壁具网状纹饰,向极端网眼逐渐变密变大,网眼在沟边变得稀疏,网眼中常有瘤状或颗粒状突起。
(5)紫葛图版Ñ:3~4V.coignetiae Pull.ex Planch.原产日本。
花粉粒圆球形,极面观钝三角形。
三孔沟,沟较长,几乎达极端;外壁具网状纹饰,向近极端网眼逐渐变大,网脊连续而光滑,网眼在沟边变得稀疏,近呈波纹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