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阳:旧住宅全面进行节能改造
- 格式:pdf
- 大小:54.93 KB
- 文档页数:1
完整版老旧住宅小区节能改造项目施工组织设计方案一、工程概况老旧住宅小区位于城市中心区域,总占地面积为XX平方米,总建筑面积为XX平方米。
该小区建筑年限较长,建筑结构老化,存在能耗较高的问题。
本次节能改造项目旨在通过优化建筑结构和采用新能源等节能设备,减少能源消耗,提高建筑的综合能源利用效率。
1.项目管理组织(1)项目组成员:项目经理、质量控制员、安全员、施工队长等。
(2)项目管理流程:制定项目工作计划书,明确工作目标和进度。
设立项目会议制度,定期召开项目例会,交流工作进展和解决问题。
并建立项目经验总结和反馈机制,不断优化施工组织。
2.施工流程设计(1)勘察与规划:通过勘察现场,了解建筑的结构和技术状况。
制定详细的施工方案和施工图纸,确保改造方案的可行性。
(2)采购与供应:建立供应链管理系统,确定所需物资的采购计划。
与物资供货商签订合同,并进行跟踪管理。
(3)建筑结构改造:根据施工图纸,对老旧建筑进行结构改造,包括墙体改造、窗户改造、屋面隔热等工程。
(4)设备安装:采购和安装节能设备,如太阳能热水器、光伏发电系统等,确保设备安装、调试和运行正常。
(5)系统运行测试和调试:对改造后的建筑和设备进行系统测试和调试,确保能效达到设计要求。
(6)改造后的小区管理:制定小区管理规定,培训物业人员,提高小区管理水平,确保改造效果的持续。
3.安全防护措施为确保施工过程的人身安全和财产安全,施工方案应包括以下安全防护措施:(1)施工区域划定:明确施工区域和禁止人员进入的区域,设置警示标识,确保施工区域与生活区域的分离。
(2)安全培训:对施工人员进行安全培训,提高施工人员的安全意识和应急处理能力。
(3)设备检查和维护:定期对施工设备进行检查和维护,确保设备的安全运行。
(4)安全监测与预警:设置监测设施,对施工现场的安全参数进行实时监测,并及时预警。
(5)安全检查和记录:定期进行安全检查,记录安全问题和整改情况,确保施工过程的安全性。
沈阳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沈阳市“十二五”节能减排综合性工作方案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沈阳市人民政府•【公布日期】2012.04.10•【字号】沈政发[2012]26号•【施行日期】2012.04.10•【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环境保护综合规定正文沈阳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沈阳市“十二五”节能减排综合性工作方案的通知(沈政发〔2012〕26号)各区、县(市)人民政府,市政府各部门、各直属单位:现将《沈阳市“十二五”节能减排综合性工作方案》印发给你们,请结合工作实际,认真抓好落实。
二○一二年四月十日沈阳市“十二五”节能减排综合性工作方案为认真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的决策部署,把节能减排作为调整经济结构、转变发展方式、推动科学发展的重要抓手,确保“十二五”节能减排目标的实现,根据《国务院关于印发“十二五”节能减排综合性工作方案的通知》(国发〔2011〕26号)和省节能减排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关于印发〈辽宁省“十二五”节能减排综合性工作方案〉的通知》(辽节减办〔2011〕9号)的要求,结合我市实际,制定本方案。
一、总体要求和目标(一)总体要求。
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把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作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重要着力点。
坚持把降低能源消耗强度、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与控制能源消费总量相结合,坚持把优化产业结构、推动技术进步与强化工程措施、加强监督管理相结合,加快形成以政府为主导、企业为主体、市场有效驱动、全社会共同参与的激励约束机制,确保实现全市“十二五”节能减排约束性指标,促进全市国民经济和社会事业的快速、稳定、可持续发展。
(二)主要目标。
节能目标:到2015年,全市单位国内生产总值能耗降低率在“十一五”时期下降20%的基础上再下降17.5%;万元国内生产总值能源消费量(GDP能耗)从2010年的0.8154吨标准煤下降到0.6727吨标准煤。
沈阳市节约能源条例【发文字号】沈阳市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公告第43号【发布部门】沈阳市人大(含常委会)【公布日期】2005.06.14【实施日期】2005.07.15【时效性】已被修改【效力级别】设区的市地方性法规沈阳市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公告(第43号)《沈阳市节约能源条例》由沈阳市第十三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二十次会议于2005年4月22日通过,已经辽宁省第十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九次会议于2005年5月28日批准,现予公布,自2005年7月15日起施行。
沈阳市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2005年6月14日沈阳市节约能源条例(2005年4月22日沈阳市第十三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二十次会议通过2005年5月28日辽宁省第十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九次会议批准)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推进全社会节约能源,提高能源利用效率和经济效益,保护环境,建设节能型社会,促进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节约能源法》和有关法律、法规,结合本市实际,制定本条例。
第二条凡在本市行政区域内从事能源管理、开发、利用及其相关活动的单位和个人,应当遵守本条例。
第三条本条例所称能源,是指煤炭、原油、天然气、电力、焦炭、煤气、热力、成品油、液化石油气等直接或通过加工、转换而取得有用能的各种资源。
本条例所称节能,是指加强用能管理,采取技术上可行、经济上合理以及环境和社会可以承受的措施,减少从能源生产到消费各个环节中的损失和浪费,更加有效、合理地利用能源。
第四条市人民政府管理节能工作的行政部门,是本市节能行政主管部门,负责全市节能工作的监督和管理。
区、县(市)人民政府管理节能工作的部门,负责本行政区域内节能工作的监督和管理。
市和区、县(市)人民政府其他有关部门按照各自职责做好节能工作。
市节能行政主管部门设立的节能监察机构,具体负责节能方面的日常监察工作,依照本条例的授权实施行政处罚,并对区、县(市)节能工作实施业务指导。
沈阳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提升旧住宅区综合管理水平的实施意见正文:----------------------------------------------------------------------------------------------------------------------------------------------------沈阳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提升旧住宅区综合管理水平的实施意见沈政办发〔2018〕68号各区、县(市)人民政府,市政府有关部门、有关直属单位:为进一步加强我市旧住宅区综合管理,提升人民群众居住品质,根据《辽宁省物业管理条例》等法规精神,经市政府同意,现提出如下意见。
一、总体要求(一)指导思想。
以党的十九大精神为指导,树立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理念,坚持问题导向、需求导向、效果导向,通过创新方式,解决旧住宅区管理决策难、维修难、服务差、收费低等突出问题,打破旧住宅区改造后“一年新、二年旧、三年破”的现状,将旧住宅区建设成为共建共享的幸福家园。
(二)工作目标。
积极构建统一政策、统一标准、多种管理模式并存的“1+1+N”旧住宅区综合管理工作格局,实现一年见成效、二年有提高、三年大改观的工作目标。
2018年6月底前,全市旧住宅区要建立业主大会执行机构并确立管理模式;9月底前,全部落实管理服务主体。
2019年、2020年全市旧住宅区共管模式规范化率分别达到50%和90%以上。
二、完善综合管理体制(三)建立三级政府四级管理联席会议制度。
市、区、街道和社区要层层建立旧住宅区综合管理联席会议制度,将旧住宅区综合管理工作纳入重要日程,强化政府责任,凝聚部门合力,发挥社区作用,提高共管效率。
(四)积极推进部门职责进小区。
房产、执法、公安、发展改革、司法、文体等部门以及水、电、气、暖等单位,要按照职责分工制定旧住宅区管理服务“责任清单”,有效解决职能交叉和监管缺失问题。
“责任清单”要在旧住宅区内公示。
重点突出“一拆五改三增加”,沈阳老旧小区三年大变样三年时间全面完成全市1723个老旧小区改造工程沈阳的老旧小区要大变样了!记者6月7日获悉,沈阳市制定《沈阳市乔尔纳小区改造(园区内)3年行动工作方案》。
其中2021年改造121个,2022年和2023年各改造801个。
沈阳市在“十三五”期内共改造老旧小区950个,改造后的老旧小区增加了使用功能,强化了安全设施,完善了园区配套。
目前,沈阳市还有1723个老旧小区需成功进行改造。
为此,沈阳市制定方案,将全市2000年6月底前在建成并交付使用,房屋住用功能较差、园区配套设施不完善、环境破损严重、社区服务设施不健全、不宜整体拆除修葺的老旧小区全部纳入拆除改造范围。
01行动重点“三年行动”重点突出“一拆五改三增加”。
“一拆”即拆除违建;“五改”即线缆管线入地改造、建筑屋面防水和节能改造、各类地下管线改造、道路改造、绿地改造;“三增加”即增加社区非公服务中心等服务用房、增加休闲体育设施坐椅和城市书屋等设施、监视增加消防安全和监控等安全设施。
02改造原则按照“先标准后设计,先功能后提升,先拆违后改造,先地上后地下”的原则。
03改造内容分为基础类(必改项目)、完善类(可改项目)、提升类(宜改项目)和后续管理类。
具体包括:实施道路改造,重新修建破损沥青路面;完善养老、托育、助餐、家政保洁、邮政快递末端综合服务站等社区我市综合类服务设施;在征得居民同意的前提下所,利用小区空地及周边地区存量土地,建设各类配套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增加公共活动自由度等。
04还将坚持改造还坚持拆旧更新与文化传承相结合,坚持与基础设施、背街小巷、公共服务设施改造相同步,坚持改管并重,落实后续长效管理工作,健全造血功能等。
其中,在后续长效莱菲县,沈阳市将积极引入引入社会资本参予改造、提供专业化或保障型物业服务,对无法召开业主大会的住宅小区,可由区(县)政府指定外贸企业信誉良好的国有物业服务企业提供保障型物业服务;探索改造后老旧小区维修资金专户,促进小区改造后维护更新进入良性相辅相成轨道。
建设部《关于开展旧住宅区整治改造的指导意见》2010-2-2210:51:44来源:建设部文件建住房〔2007〕109号网友评论0条点击查看各省、自治区建设厅,直辖市建委、房地局、规划局(委),北京市、重庆市市政管理委员会,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建设局:旧住宅区整治改造是城市建设与发展的有机组成部分,有利于优化人居环境、提升城市功能、改善城市面貌。
为做好旧住宅区整治改造工作,现提出如下意见:一、旧住宅区整治改造的指导思想、原则和目标(一)指导思想。
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按照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总要求,坚持以人为本,以解决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为出发点和落脚点,着力推进旧住宅区的整治改造,有效改善人民群众的生活环境,促进城市的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二)原则和目标。
旧住宅区整治改造要遵循集中整治与分步整治相结合、重点整治与一般整治相结合、前期整治与后期管理相结合、整治改造与社区建设相结合的原则。
各地要因地制宜、分类指导,统筹规划、分步实施,政府主导、市场运作,综合整治、配套建设,逐步实现城市旧住宅区房屋住用安全、配套设施齐备、管理维护有效、环境整洁美化的宜居目标。
二、切实将旧住宅区整治改造纳入政府公共服务的范畴旧住宅区整治改造属于为民服务实事工程,具有明显的社会效益,是政府履行公共服务职能的重要内容。
要科学编制城市规划,处理好旧区改建与新区开发的关系,充分利用规划手段确保整治改造的系统性与长效性。
在旧区改建规划中,要更加注重旧住宅区居住群体的权益维护,更加注重旧住宅区存量住宅使用效能的充分利用,更加注重旧住宅区的有机更新,更加注重旧住宅区历史文化和地方传统特色的保护。
要按照"公共服务均等化"的要求,优化公共资源配置,对旧住宅区整治改造给予一定倾斜,加大整治改造的资金投入,逐步使市政公用设施、公共服务设施以及其他城市基础设施覆盖城市旧住宅区,保证旧住宅区的广大居民共享城市建设与发展的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