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粉的形态观察及生活力测定
- 格式:doc
- 大小:38.50 KB
- 文档页数:5
花粉生活力测定方法花粉是植物生殖过程中非常重要的一环,其生活力的测定对于植物繁殖和生长具有重要意义。
花粉生活力测定方法是通过一系列的实验和观察,来评估花粉的生长和发育能力,从而为植物的繁殖提供科学依据。
本文将介绍几种常见的花粉生活力测定方法,希望能够对相关领域的研究者和爱好者有所帮助。
首先,传统的花粉生活力测定方法是通过染色观察花粉管的生长情况。
首先,将采集到的花粉悬浮在含有营养液的培养基中,然后观察花粉管在一定时间内的生长情况,通过显微镜观察花粉管的长度和形态,从而评估花粉的生活力。
这种方法简单直观,但需要显微镜等设备,且操作较为繁琐。
其次,现代的花粉生活力测定方法中,常用的是荧光显微镜观察法。
通过将花粉与特定的荧光染料结合,使花粉在荧光显微镜下呈现出特定的荧光信号,从而可以清晰地观察花粉管的生长情况。
这种方法操作简便,观察效果明显,对于大规模的花粉生活力测定具有很大的优势。
另外,还有一种常见的花粉生活力测定方法是通过花粉萌发率来评估花粉的生活力。
这种方法是将采集到的花粉悬浮在含有营养液的培养基中,然后观察一定时间内花粉的萌发情况,通过统计萌发的花粉数量来评估花粉的生活力。
这种方法简单易行,可以在较短的时间内获取较为准确的结果。
除了上述几种方法外,还有一些新兴的花粉生活力测定方法,如分子生物学技术的应用、电子显微镜的观察等,这些方法在花粉生活力测定领域也取得了一些重要的进展。
综上所述,花粉生活力测定是植物繁殖和生长研究中的重要内容,而花粉生活力的准确测定则需要科学、准确的方法。
不同的方法各有优劣,研究者可以根据具体的实验目的和条件选择适合的方法进行花粉生活力的测定,从而为植物繁殖和生长研究提供可靠的数据支持。
希望本文介绍的几种常见的花粉生活力测定方法对相关领域的研究者和爱好者有所帮助,也希望在未来的研究中能够有更多更准确的花粉生活力测定方法被发展和应用。
实验四、花粉生活力的测定一、实验目的:通过实验掌握花粉生活力测定的具体技术和方法;二、实验原理:花粉生活力是指在正常条件下花粉在雌蕊上萌发的能力;花粉生活力测定在杂交工作中很重要,尤其亲本花期不相同需要从外地采集花粉作父本时,花粉要经过一段较长时间的贮藏运输过程,因此在杂交前应检验花粉的生活力,以免应用无生活力的花粉而造成杂交工作的失败;三、实验材料:苹果花粉四、实验用具与试剂:指形管、显微镜、载玻片、盖玻片、凹式载玻片、滴瓶、培养皿、天平、烧杯、玻璃棒、微波炉、滤纸、水浴锅、计数器、镊子;碘化钾KI、碘、蓝墨水、蒸馏水、蔗糖、琼脂、硼酸等;五、实验步骤常用的测定花粉生活力的方法:形态观察法、碘-碘化钾染色法、蓝墨水染色法和培养基发芽法;1. 形态观察法直接在显微镜下观察花粉的形态,根据花粉的典型性如具有正常的大小、形状、色泽等判断花粉的生活力,即形态正常的花粉有生活力,而一些小的、皱缩的、畸形的花粉不具有生活力;具体方法:将花粉置于载玻片上,在显微镜下观察3个不同视野,要求被检查的花粉粒总数达到100粒以上,计算正常花粉粒占总数的比率;此法简便易行但准确性差,一般只用于测定新鲜花粉的生活力;2. 染色法1 碘-碘化钾染色法①原理:正常的花粉积累淀粉较多,而不正常的花粉则少;据此,可用化学物质染色,根据呈色反应来间接测定花粉的正常与否和花粉生活力的差别;通常正常花粉用I-KI染色后呈蓝色,而发育不良畸形花粉则不积累淀粉,当I-KI染色时呈黄褐色;②I-KI溶液:取g KI溶于5~10mL蒸馏水中,然后加入g I2待全部溶解后,再加蒸馏水至200mL,贮于棕色瓶中备用;③具体方法:取少量花粉撒于载玻片上,加一滴蒸馏水,用镊子使花粉散开,再加一滴I-KI溶液,盖上盖玻片置于显微镜下观察;凡被染色呈蓝色表示具有生活力,呈黄褐色者为发育不良生活力弱的花粉;为了保证实验的准确性,要求观察不同的3个视野,求其平均值,统计花粉生活力;2 蓝墨水染色法①蓝墨水溶液:正常购买的蓝墨水稀释10倍;②具体方法:取少量花粉撒于载玻片上,加一滴蒸馏水,用镊子使花粉散开,再加一滴蓝墨水溶液,盖上盖玻片置于显微镜下观察;凡被染色呈无色时表示具有生活力,呈蓝黑色者为发育不良生活力弱的花粉;为了保证实验的准确性,要求观察不同的3个视野,求其平均值,统计花粉的生活力;3. 培养基发芽法:人为的创造适合于花粉发芽的环境条件,以花粉发芽的情况来鉴定花粉生活力的强弱;1 培养基的制作与接种10%蔗糖+%硼酸+1%琼脂,溶于蒸馏水中,加热煮沸即可;将配好的培养基保持在40℃的水浴锅中保温,即不凝固;用玻璃棒蘸一滴培养基滴在载玻片的凹玻片内,然后用头发沾少量花粉条播;将载玻片放在垫有湿润滤纸的培养皿内或倒扣在培养皿上,并贴上标签花粉品种名称、姓名和日期,将培养皿放于25℃暗培养24h后统计发芽率;2 观察记数在显微镜下观察,每品种观察不同的3个视野,每个视野花粉粒数目≥20粒,求平均值,统计花粉的发芽率;花粉发芽的标准,以花粉管伸长超出花粉直径为准;四、作业1.绘出花粉发芽前、后的形态特征图;2.统计碘-碘化钾染色法和蓝墨水染色法测定花粉生活力的结果,并填写表1;3. 统计培养基发芽法测定花粉生活力的结果,并填写表2;4. 比较花粉生活力测定的不同方法,并分析引起花粉生活力差异的具体原因;表1 染色法测定花粉生活力结果统计表表2 培养基发芽法测定花粉生活力结果统计表。
一、实验目的1. 了解花粉形态学的基本知识,掌握花粉形态观察的实验技能。
2. 通过观察不同植物花粉的形态结构,加深对植物分类学、系统发育和传粉方式的认识。
3. 培养实验操作能力和科学思维。
二、实验原理花粉是植物的雄性生殖细胞,具有多种形态和结构,对植物的传粉和分类具有重要意义。
通过光学显微镜和扫描电子显微镜观察花粉的形态和结构,可以了解花粉的多样性及其与传粉方式的关系。
三、实验材料与仪器1. 实验材料:不同植物的花粉样品(如小麦、玉米、大豆等)。
2. 试剂与耗材:冰乙酸、乙酸酐、浓硫酸、甘油、石炭酸、加拿大树胶、蒸馏水、酒精等。
3. 仪器:光学显微镜、扫描电子显微镜、水浴锅、离心机、小试管、镊子、解剖针、细铜网、载玻片、盖玻片、双面透明胶带、酒精灯、目镜测微尺。
四、实验步骤1. 准备花粉样品:将采集到的花粉样品放入干燥器中,待花粉干燥后取出,用解剖针挑取适量花粉,放入装有冰乙酸的试管中。
2. 制片:将花粉样品在冰乙酸中浸泡一段时间,取出后滴加少量加拿大树胶,将花粉粘附在载玻片上,用盖玻片覆盖。
3. 光学显微镜观察:将制片放入光学显微镜下观察花粉的形态、大小、形状、纹饰等特征。
4. 扫描电子显微镜观察:将制片放入扫描电子显微镜下观察花粉的表面结构,如纹饰、突起等。
5. 记录数据:根据观察结果,记录花粉的形态、大小、形状、纹饰等特征,并计算花粉的长度、宽度、面积等参数。
五、实验结果与分析1. 光学显微镜观察结果:小麦花粉为长椭圆形,长度约为30-40微米,宽度约为15-20微米,表面具有网状纹饰;玉米花粉为圆形,直径约为20-30微米,表面具有突起;大豆花粉为长椭圆形,长度约为40-50微米,宽度约为20-30微米,表面具有网状纹饰。
2. 扫描电子显微镜观察结果:小麦花粉表面具有明显的网状纹饰,纹饰大小不一;玉米花粉表面具有突起,突起高度不一;大豆花粉表面具有网状纹饰,纹饰大小不一。
3. 结果分析:通过观察不同植物花粉的形态和结构,可以看出花粉在大小、形状、纹饰等方面存在差异,这些差异可能与植物的传粉方式和适应性有关。
实验七花粉生活力的观察技能目标掌握鉴定花粉生活力的几种常用方法。
一、花粉萌发测定法( 一 ) 原理正常成熟花粉粒具有较强的活力, 在适宜的培养条件下能萌发和生长在显微镜下可直接观察与计数萌发个数, 计算其萌发率, 以确定其活力。
( 二 ) 器材与用具显微镜、恒温箱、培养皿、载玻片、玻棒、滤纸。
培养基(10%蔗糖,10mg·L-1硼酸,0.5%琼脂):称10g蔗糖,1mg硼酸,0.5g琼脂与90ml水放入烧杯中,在100℃水浴中溶化,冷却后加水至100ml备用。
(三)方法与步骤1.培养花粉。
将培养基熔化后,用玻璃棒蘸少许,涂布在载玻片上,放入垫有湿润滤纸的培养皿中,保湿备用。
采集丝瓜、南瓜或其它葫芦科植物刚开放的成熟花朵,将花粉洒落在涂有培养基的载玻片上,然后将载玻片放置于垫有湿滤纸的培养皿中,在25℃左右的恒温箱(或室温 20 ℃ ) 下培养5~10min。
2. 观察。
用显微镜检查5个视野, 统计萌发花粉个数。
二、碘—碘化钾染色测定法(一 ) 原理大多植株正常成熟的花粉呈圆球形, 积累着较多的淀粉, 用碘—碘化钾溶液染色时,呈深蓝色。
发育不良的花粉往往由于不含淀粉或积累淀粉较少, 碘—碘化钾溶液染色时呈黄褐色。
故可用碘—碘化钾榕液染色法来测定花粉活力。
( 二 ) 器材与用具显微镜、天平、载玻片与盖被片、镊子、烧杯、量筒、棕色试剂瓶。
碘—碘化钾溶液:取2g碘化钾溶于 5~10ml蒸溜水中,加人1g碘,充分搅拌使完全溶解后, 再加蒸溜水300ml时, 摇匀贮于棕色试剂瓶中备用。
( 三 ) 方法与步骤1. 制片与染色。
采集水稻、小麦或玉米可育和不育植株的成熟花药 , 取一花药于载玻片,加1滴蒸溜水,用慑子将花药捣碎, 使花粉粒释放。
再加1-2滴碘—碘化钾溶液 , 盖上盖玻片。
2. 观察。
观察2-3张片子, 每片取5个视野, 统计花粉的染色率, 以染色率表示花粉的育性。
三、氯化三苯基四氮唑法 (TTC 法 )( 一 ) 原理具有活力的花粉呼吸作用较强, 其产生的NADH或 NADPH能将无色的TTC 还原成红色的TTC而使花粉本身着色。
花粉生活力测定方法
花粉是植物生殖的重要组成部分,其生活力的测定对于植物繁殖和种子生产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介绍几种常用的花粉生活力测定方法,希望能够对相关领域的研究者和生产者有所帮助。
首先,最常见的花粉生活力测定方法是离体培养法。
这种方法首先需要收集新鲜的花药,然后在适当的培养基上进行培养,观察花粉的萌发情况来判断其生活力。
离体培养法的优点是操作简单,结果可靠,因此被广泛应用于植物育种和种子生产中。
其次,荧光显微镜法也是一种常用的花粉生活力测定方法。
这种方法利用荧光显微镜观察花粉颗粒的形态和结构,通过判断其内部结构的完整性来评估花粉的生活力。
荧光显微镜法对花粉的观察更加直观,能够提供更多的信息,但需要专业的设备和操作技能。
另外,还有一种叫做染色法的花粉生活力测定方法。
这种方法通过在花粉颗粒上涂抹特定的染料,然后观察染色情况来判断花粉的生活力。
染色法简单易行,可以快速得到结果,但对染料的选择和浓度有一定要求。
除了上述方法,还有一些新兴的花粉生活力测定方法,比如电子显微镜法、流式细胞仪法等。
这些方法在技术上更加先进,能够提供更为精细的数据,但也需要更高的成本和专业的操作技能。
综上所述,花粉生活力的测定对于植物育种和种子生产具有重要意义,而不同的方法各有优劣。
在选择具体的测定方法时,需要根据实际情况和研究目的进行综合考虑,以便选择最适合的方法。
希望本文介绍的内容能够对相关领域的研究者和生产者有所启发,推动相关领域的科研工作和生产实践取得更好的成果。
花粉生活力测定方法
花粉生活力是指花粉颗粒的活力和生长能力,是衡量植物繁殖成功的重要指标。
花粉生活力测定方法是一种用来评估花粉质量和活力的技术手段,对于植物繁殖和种子生产具有重要意义。
传统的花粉生活力测定方法主要包括花粉染色观察法、花粉萌发率测定法和花
粉活力染色法。
花粉染色观察法是将花粉染色后在显微镜下观察其形态和数量,从而评估花粉的活力和质量。
花粉萌发率测定法则是将花粉培养在适宜的培养基上,观察其萌发情况以评估花粉的活力。
花粉活力染色法则是利用染色技术来观察花粉内部的活力指标,如线粒体和细胞核的活跃程度。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现代的花粉生活力测定方法也在不断完善和创新。
比如,利用生物技术手段对花粉进行基因测序和分析,可以更准确地评估花粉的生活力和遗传信息。
同时,利用先进的显微镜和成像技术,可以对花粉的微观结构和形态进行更精细的观察和分析。
花粉生活力测定方法的发展不仅有助于科学家和植物育种者更好地了解植物的
繁殖机制和生长规律,也为农业生产和生态保护提供了重要的技术支持。
通过准确评估花粉的生活力,可以选择出高质量的花粉进行人工授粉或者种子生产,从而提高植物的繁殖成功率和产量。
此外,对花粉生活力的准确测定也有助于保护植物遗传资源,促进植物多样性的保护和利用。
总之,花粉生活力测定方法是一项重要的植物科学技术,它为我们深入了解植
物繁殖机制和提高农业生产效率提供了重要的技术手段和支持。
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相信花粉生活力测定方法将会在未来发挥更加重要的作用。
实验三花粉生命力的测定与形态观察花期不遇,给杂交工作造成困难,有的树木和园林植物可通过催延花期解决,有的则不得不进行花粉贮藏,为此我们必须掌握花粉贮藏的原理与技术。
为了避免杂交工作失误,在使用远地寄来的花粉或经过一段时间贮藏的花粉之前,必须对花粉生命力进行鉴定,以便对杂交成果进行分析与研究。
一、实验目的掌握了解花粉贮藏及花粉生命力鉴定的方法及原理。
二、实验材料芙蓉花的花粉。
三、仪器及药品载玻片、盖玻片、标签、标记笔、显微镜、蔗糖、蒸馏水、联苯胺、 -萘酚、酒精、碳酸钠、过氧化氢、琼脂。
四、实验原理在园艺植物有性杂交工作中,常因杂交亲本间花期不遇,或父本植株栽在异处(地)而必须预先收集花粉。
花粉贮藏在低温(0~4℃)、干燥(相对湿度0~40%)、黑暗的环境下,代谢降低,可以较长时间地保持花粉生活力,但其贮藏期长短对花粉生活力的影响因品种而不同。
在授粉之前,对贮藏的或外地采来的花粉必须预先测定花粉的生活力,以确定哪些花粉不能用于杂交,这对取得杂交效果有直接影响。
一是将待测花粉直接授粉,然后统计结实率和结子数。
此法的缺点是需时间较长,且实验结果易受气候条件的影响;二是将待测粉受到柱头上,隔一定时间切下柱头,在显微镜下检查花粉的萌发情况,根据萌发率的高低来鉴定花粉的生命力;三是在培养基上进行花粉的人工萌发,检查待测花粉萌发率的高低。
将花粉播种在特定的培养基上,并在一定的环境条件下来测定其发芽能力的方法。
培养基常用蔗糖、琼脂(1%)和蒸馏水配制而成。
不同植物的花粉,对蔗糖浓度要求不同,如柑桔花粉要求25%左右,苹果和梨10~15%,桃10%左右为宜。
蔗糖浓度高低可调节培养基的渗透压,以防止花粉在培养基上破裂。
培养基以微酸性为宜,一般在pH5.2~6之间。
发芽温度在20~25℃左右,并需要空气和湿度,为了促进花粉发芽,在培养基中还可加入少量的硼酸和维生素B1。
利用花粉发芽试验测定花粉生活力是一种直接的测定方法,其结果也最可靠,但操作较麻烦,要有一定设备和一定时间。
花粉生活力测定方法
花粉生活力是指花粉颗粒在一定条件下能够完成受精和发育的能力。
花粉生活力的测定对于植物的研究和育种具有重要意义。
下面将介绍几种常用的花粉生活力测定方法。
首先,最常用的方法是离体花粉萌发法。
这种方法是将收集到的花粉在一定的培养基上进行培养,观察花粉颗粒是否萌发。
通过观察花粉管的生长情况和数量,可以初步判断花粉的生活力。
这种方法简单易行,可以在实验室条件下进行。
其次,还有花粉染色法。
这种方法是将花粉颗粒染色后观察其形态和结构,从而判断花粉的生活力。
通过观察染色后的花粉颗粒的形态、颜色和内部结构,可以初步判断花粉的生活力。
这种方法需要借助显微镜进行观察,对实验条件要求较高。
另外,还有花粉活力染色法。
这种方法是利用活性染料对花粉颗粒进行染色,观察染色后的花粉颗粒的颜色和形态,从而判断其生活力。
这种方法对于花粉的活力有较高的敏感性,可以较准确地判断花粉的生活力。
最后,还有花粉酶活性法。
这种方法是通过检测花粉中的酶活性来判断其生活力。
通过测定花粉中的酶活性,可以间接地反映出花粉的生活力。
这种方法需要借助生化实验室进行,对实验条件和仪器设备要求较高。
综上所述,花粉生活力的测定方法有多种,每种方法都有其特点和适用范围。
在实际应用中,可以根据具体的研究目的和实验条件选择合适的方法进行花粉生活力的测定。
通过准确测定花粉的生活力,可以为植物的研究和育种提供重要的参考依据。
实验一花粉贮藏及花粉生活力的测定花期不遇给杂交工作造成困难,有的园林植物可通过调整花期来解决,有的则不得不进行花粉贮藏,或者从外地寄运花粉。
为了避免杂交工作失误,在使用外地寄来的花粉或经过一段时间贮藏的花粉之前,必须对花粉的生活力进行检测,以便对杂交结果进行分析与研究。
因此我们必须掌握花粉贮藏及花粉生活力测定的原理和技术一、实验目的掌握花粉贮藏及花粉生命力鉴定的方法和原理。
二、实验材料百合、金鱼草、菊花等花粉。
三、仪器及药品显微镜、载玻片、盖玻片、镊子、解剖针、吸水纸、TTC(2.3.5—氯化三苯基四唑)、KI-I2、蓝墨水。
四、实验原理花粉在低温( 0 ~ 2 ℃)、干燥、黑暗等条件下代谢强度降低,花粉贮藏的原理就是要创造这样低代谢的环境条件,从而延长花粉的寿命。
花粉的形态、花粉中酶的活性以及积累淀粉的多少(淀粉质花粉)通常与其生活力密切相关,因此可以利用花粉的形态观察、过氧化物酶、脱氢酶的活性高低、淀粉的含量以及在人工培养基上花粉管萌发的情况作为鉴定花粉生活力高低的标准。
鉴定花粉生活力的方法很多,概括起来主要有如下几种:1 .直接测定法将待测花粉直接授粉,然后统计结实情况。
此法最准确,但需时较长,且实验结果易受气候条件的影响。
也可在授粉后隔一定时间切下柱头,在显微镜下压片检查花粉的萌发情况,根据萌发率的高低来鉴定花粉的生活力。
2 .形态观察法直接在显微镜下观察花粉的形态,根据品种花粉的典型性(如具有正常的大小、形状、色泽等)判断花粉的生活力,即形态正常的花粉有生活力,而一些小的、皱缩的、畸形的花粉不具有生活力。
此法简便易行但准确性差,一般只用于测定新鲜花粉的生活力。
3 .染色观察法1 )碘-碘化钾染色法:以碘-碘化钾溶液( 0.3g 碘+ 1.3g 碘化钾溶于 100ml 蒸馏水)染色后于显微镜下观察,花粉被染成蓝色者表示具有生活力,花粉呈黄褐色者不具有生活力。
2 ) TTC 染色法:使用TTC测定花粉生命力的原理,主要是无色药液进入花粉遇到活组织里的脱氢酶,接受氢离子,还原成红色三苯基甲腊TTF,还原结果使有生命力的花粉染上红色,死花粉不着色;花粉生活力强弱有异,染色深浅也有不同。
花粉生活力测定方法
花粉是植物繁殖的重要媒介,其生活力的测定对于植物繁殖和生长具有重要意义。
近年来,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花粉生活力测定方法也得到了不断的改进和完善。
传统的花粉生活力测定方法主要包括离体花粉萌发试验、花粉染色观察、花粉活力染色观察等。
这些方法虽然可以初步判断花粉的生活力,但存在着操作繁琐、结果不稳定、时间周期长等问题,限制了其在实际应用中的发展。
近年来,随着生物技术和显微镜技术的不断进步,新型的花粉生活力测定方法逐渐被引入。
比如,利用荧光显微镜观察花粉萌发情况,结合数字图像处理技术进行分析,可以快速、准确地测定花粉的生活力。
另外,利用生物标记技术对花粉进行标记,然后观察其在植物受精过程中的行为,也可以对花粉的生活力进行评估。
除了显微镜技术和生物标记技术,分子生物学技术在花粉生活力测定中也发挥了重要作用。
通过分析花粉中的基因表达情况、蛋白质组成等,可以更直观地了解花粉的生活力情况,为植物繁殖提供更准确的数据支持。
综上所述,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花粉生活力测定方法也在不断完善和创新。
新型的测定方法不仅提高了测定的准确性和稳定性,同时也为植物繁殖和生长研究提供了更多的可能性。
相信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花粉生活力测定方法将会更加完善,为植物繁殖和生长研究带来更多的突破和进展。
一、实验目的1. 了解花粉活力测定的原理和方法。
2. 掌握花粉采集、处理和观察的基本技能。
3. 通过实验,了解不同条件下花粉活力的变化规律。
二、实验原理花粉活力是指花粉在正常条件下萌发的能力,是植物杂交、育种和生产的重要指标。
花粉活力测定方法主要有染色法和萌发法。
本实验采用萌发法测定花粉活力。
三、实验材料1. 植物材料:番茄、小麦、玉米等。
2. 试剂:TTC染色液、盐酸、蒸馏水等。
3. 仪器:显微镜、培养皿、移液器、酒精灯等。
四、实验步骤1. 花粉采集在植物开花期,选择花药饱满、颜色鲜亮的植株,用镊子轻轻取出花药,放入培养皿中。
2. 花粉处理将花药置于酒精灯火焰附近,用镊子轻轻敲打花药,使花粉散落。
用移液器将花粉收集到盛有盐酸的试管中,置于酒精灯上加热,使花粉与盐酸混合均匀。
3. 花粉染色将处理好的花粉溶液滴加到载玻片上,用移液器滴加TTC染色液,使花粉染色。
将载玻片置于显微镜下观察。
4. 花粉萌发将染色后的花粉载玻片置于适宜温度和湿度的培养箱中,观察花粉萌发情况。
以花粉管长度超过花粉粒直径为标准,记录萌发花粉的数量。
5. 数据处理计算萌发花粉的百分比,分析不同条件下花粉活力的变化规律。
五、实验结果与分析1. 不同植物花粉活力比较实验结果表明,不同植物花粉活力存在差异。
例如,番茄花粉活力较高,小麦花粉活力较低。
2. 不同处理方法对花粉活力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加热处理、盐酸处理等对花粉活力有一定影响。
加热处理可以使花粉活力降低,盐酸处理可以使花粉活力提高。
3. 不同条件下花粉活力的变化规律实验结果表明,温度、湿度等因素对花粉活力有显著影响。
在一定范围内,温度升高,花粉活力降低;湿度增加,花粉活力提高。
六、实验结论1. 本实验通过萌发法测定了不同植物花粉的活力,了解了不同条件下花粉活力的变化规律。
2. 实验结果表明,不同植物花粉活力存在差异,加热处理、盐酸处理等对花粉活力有显著影响。
3. 温度、湿度等因素对花粉活力有显著影响,在一定范围内,温度升高,花粉活力降低;湿度增加,花粉活力提高。
花粉的采集与保存、形态观察及生活力测定1.上述方法是否适合于所有植物花粉活力的测定?答:否。
形态观察法只适用于测定新鲜花粉的生活力,不适用于测定贮藏的花粉,体积较小的花粉和形态结构不规则的花粉,这都会影响实验结果。
染色观察法不适用于测定花粉颜色与染色结果相近的植物花粉活力,会对观察有一定的干扰。
另外,碘-碘化钾染色法不能准确表示花粉的活力,也不适用-KI 于研究某一处理对花粉活力的影响。
因为核期退化的花粉已有淀粉积累,遇I2呈蓝色反应。
另外,含有淀粉而被杀死的花粒遇I-KI也呈蓝色。
2培养基发芽法适用于易于萌发的葫芦科等植物花粉活力的测定,不是所有植物的花粉都能在此培养基上萌发。
不同种类植物花粉萌发所需温度、蔗糖和硼酸浓度不同,应依植物种类而改变培养条件。
2.哪种方法更能准确反应花粉的活力?答:个人认为发芽实验法更能准确反应花粉活力,虽然发芽试验法更为麻烦一些,但其结果更接近花粉的自然生活力,能较为直接的反应花粉的萌发率。
3.还有哪些方法可以用来检测植物花粉活力?答:①醋酸洋红染色法。
此法的染色原理是靠花粉中的脱氢辅酶而染色,有活力的花粉被染成红色,部分失去活力的呈现粉红色,而无活力或不育的花粉无色。
②过氧化物酶染色法。
此法又称联苯胺染色法,是根据花粉中过氧化物酶的活性来判断花粉的活力。
由于有活力的花粉含有活跃的过氧化物酶,所用试剂与过氧化物酶发生氧化反应而染色,有活力的花粉被染成红色,无活力的花粉则呈现黄色或无色透明。
③MTT染色法。
MTT染色法是根据花粉粒中脱氢酶的活性判断花粉生活力,镜检时,花粉呈现蓝色表明花粉有活力。
④FCR染色法。
此法也叫荧光染料反应法,其基本原理是荧光染料本身不产生荧光,无极性,并能自由地透过完整的原生质膜。
当此种染料进入原生质后,即被醋酶作用形成一种能产生荧光的极性物质一荧光素。
由于荧光素不能自由地出人原生质膜,而只在细胞内积累,因此可以根据花粉产生荧光的情况来判断花粉的生活。
实验一花粉贮藏及花粉生活力的测定
花期不遇给杂交工作造成困难,有的园林植物可通过调整花期来解决,有的则不得不进行花粉贮藏,或者从外地寄运花粉。
为了避免杂交工作失误,在使用外地寄来的花粉或经过一段时间贮藏的花粉之前,必须对花粉的生活力进行检测,以便对杂交结果进行分析与研究。
因此我们必须掌握花粉贮藏及花粉生活力测定的原理和技术
一、实验目的
掌握花粉贮藏及花粉生命力鉴定的方法和原理。
二、实验材料
百合、金鱼草、菊花等花粉。
三、仪器及药品
显微镜、载玻片、盖玻片、镊子、解剖针、吸水纸、TTC(2.3.5—氯化三苯基四唑)、KI-I2、蓝墨水。
四、实验原理
花粉在低温( 0 ~ 2 ℃)、干燥、黑暗等条件下代谢强度降低,花粉贮藏的原理就是要创造这样低代谢的环境条件,从而延长花粉的寿命。
花粉的形态、花粉中酶的活性以及积累淀粉的多少(淀粉质花粉)通常与其生活力密切相关,因此可以利用花粉的形态观察、过
氧化物酶、脱氢酶的活性高低、淀粉的含量以及在人工培养基上花粉管萌发的情况作为鉴定花粉生活力高低的标准。
鉴定花粉生活力的方法很多,概括起来主要有如下几种:
1 .直接测定法将待测花粉直接授粉,然后统计结实情况。
此法最准确,但需时较长,且实验结果易受气候条件的影响。
也可在授粉后隔一定时间切下柱头,在显微镜下压片检查花粉的萌发情况,根据萌发率的高低来鉴定花粉的生活力。
2 .形态观察法直接在显微镜下观察花粉的形态,根据品种花粉的典型性(如具有正常的大小、形状、色泽等)判断花粉的生活力,即形态正常的花粉有生活力,而一些小的、皱缩的、畸形的花粉不具有生活力。
此法简便易行但准确性差,一般只用于测定新鲜花粉的生活力。
3 .染色观察法
1 )碘-碘化钾染色法:以碘-碘化钾溶液( 0.3g 碘+ 1.3g 碘化钾溶于 100ml 蒸馏水)染色后于显微镜下观察,花粉被染成蓝色者表示具有生活力,花粉呈黄褐色者不具有生活力。
2 ) TTC 染色法:使用TTC测定花粉生命力的原理,主要是无色药液进入花粉遇到活组织里的脱氢酶,接受氢离子,还原成红色三苯基甲腊TTF,还原结果使有生命力的花粉染上红色,死花粉不着色;花粉生活力强弱有异,染色深浅也有不同。
在28—30℃的温度下2小时以上(花卉不同染色时间也不同)。
4 .培养基发芽法在培养基上进行花粉的人工萌发,鉴定待测花粉萌发率的高低。
此法若采用适宜的培养基能较精确地测定出花粉的生活力,但不同植物的花粉萌发条件存在较大的差异,所以很多时候测定的结果也只是相对可靠。
五、实验步骤:
1.花粉的贮藏:
(1)将采集的花粉进行干燥(凉干或放入盛有无水氯化钙的干燥器中干燥),一般以花粉不相互黏结为度。
(2)将干燥的花粉装在指形管中(不要太多,一般以五分之一体积或更少为宜),瓶口塞以纱布,瓶外贴以标签,注明花粉种类、采收日期。
(3)将指形管放入无水氯化钙控制一定湿度的干燥器中,干燥器置于 0 ~ 2℃的冰箱内。
2.花粉生活力的测定:
(1)染色观察法——TTC 染色法
①配制 TTC 染色液:称取 0.5g TTC 溶于 100ml 磷酸盐缓冲液( 100ml 蒸馏水中溶解 0.832g Na 2 HPO 4 ·2H 2 O 和 0.273g KH 2 PO 4 , pH7.2 )中,装入棕色瓶备用。
②制片:取少量花粉于载玻片上,滴入 1 ~ 2 滴 0.5 %TTC 染色液,用镊子搅拌均匀,盖上盖玻片,于 35 ~ 40℃条件下净置 15 ~ 20min 。
③观察统计:在显微镜下观察三个不同的视野,凡被染成红色或玫瑰红的都是有生活力的花粉,黄色或不着色者为没有生活力的花粉。
(2)培养基发芽法——固体培养基
①配制培养基:称取 1g 琼脂, 5g 蔗糖,量取 94ml 蒸馏水,装入烧杯,加热使琼脂融化呈透明状(注意补充水分,以保持培养基的浓度),即配成 5% 浓度的培养基。
同法配制 10% 、 15% 、20% 浓度的培养基。
②制片:用滴管吸取少量培养基,趁热滴在载玻片的凹槽内,放置片刻,使其凝固。
③播种花粉:将少量花粉均匀地撒播在培养基上,注意不可过多,否则难以观察。
④培养与观察:将制备好的片子放在垫有湿润滤纸的培养皿内,于 20 ~ 22℃的温箱中培养;待花粉萌发后于显微镜下观察并统计发芽率。
观察时每片随机取三个视野,统计花粉总数及发芽数,计算平均萌发率(花粉总数不少于 100 粒)。
六、作业及思考题:
1、按下表统计实验结果。
用染色法计算花粉生活力 (3 -5个视野 ) 。
花粉生活力 ( % ) =有生活力花粉数/观察花粉总数× 100
染色法测定结果记载表
2.检测花粉生活力能否采用蓝墨水?其原因及机理是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