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硝基甲苯制备对硝基苯甲酸
- 格式:doc
- 大小:149.50 KB
- 文档页数:3
2025年华师大新版必修1化学下册阶段测试试卷含答案考试试卷考试范围:全部知识点;考试时间:120分钟学校:______ 姓名:______ 班级:______ 考号:______总分栏题号一二三四五总分得分评卷人得分一、选择题(共8题,共16分)1、一定条件下;体积为10L的密闭容器中,1mol X和1mol Y进行反应:2X(g)+Y(g)=Z(g),经60s达到平衡,生成0.3mol Z.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以X浓度变化表示的反应速率为0.001mol/B. 将容器体积变为20L,Z的平衡浓度变为原来的C. 若增大压强;则物质Y的转化率减小。
D. 若升高温度;X的体积分数增大,则正反应的△H>02、短周期主族元素A、B、C、D的原子序数依次增大,A、B、C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之和为12,B、C、D位于同一周期,C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既是A原子内层电子数的3倍又是B原子最外层电子数的3倍.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原子半径:B>A,离子半径:C<DB. B的单质能与A的最高价氧化物发生置换反应C. 元素B和D能形成BD2型的共价化合物D. D的单质有毒,且有漂白性3、下列溶液中物质的量浓度为1mol•L-1的是()A. 将40 g NaOH溶解在1 L水中B. 将200ml、2 mol•L-1HCl加水稀释配成2 L溶液C. 将10 g NaOH溶解在少量水中,再加蒸馏水直到溶液体积为250 mLD. 将1 L 10 mol•L-1浓盐酸加入9 L水中4、利用如图所示装置进行下列实验,能得出相应实验结论的是。
选项①②③实验结论A 浓盐酸MnO2NaBr 氧化性Cl2>Br2B 浓氨水碱石灰AgNO3溶液AgOH具有两性C 浓硫酸Na2SO4FeCl3溶液SO2具有还原性D 稀盐酸Na2CO3Na2SiO3非金属性:Cl>C>SiA. AB. BC. CD. D5、下列有关实验的操作或叙述错误的是()A. 为了加快过滤速度,减压过滤时边过滤边用玻璃棒搅拌B. 硫酸亚铁铵晶体过滤后用无水乙醇洗涤而不要用水洗涤主要是为了减少晶体损失C. 采用倾析法分离或洗涤沉淀适用于沉淀的结晶颗粒较大易沉降的情况D. 层析法分离含有少量Cu2+和Fe3+的混合溶液时,亲水性强的Cu2+在滤纸下方6、下列关于0.10 mol/L NaHCO3溶液的说法正确的是A. 溶质的电离方程式为:NaHCO3→Na++H++CO32-B. 25 ℃时,加水稀释后,n(H+)与n(OH-)的乘积变大C. 离子浓度关系:c(Na+)+c(H+)=c(OH-)+c(HCO3- )+c(CO32-)D. 温度升高,c(HCO3- )增大7、用如图所示装置进行实验,实验现象正确的是rm{(}rm{)}。
扬州工业职业技术学院教案下结构:纯硝酸中有96%以上呈HNO3分子状态,仅约%的硝酸经分子间质子转移离解成硝酰正离子:HNO3十HNO3H2NO3十NO3-生成的H2NO3进一步离解成硝酰正离子:H2NO3H2O十NO2根据酸碱质子理论,硝酸具有两性的特征,它既是酸〔能给出H〕,又是碱〔能接受H〕。
硝酸对强质子酸和硫酸等起碱的作用,对水、乙酸那么起酸的作用。
当硝酸起碱的作用时,硝化能力就增强;反之,如果起酸的作用时,硝化能力就减弱。
但在稀硝酸硝化过程中,亲电质点是亚硝基正离子NO。
NO是由硝酸中存在的微量亚硝酸离解产生的。
亚硝酸硝化的反响式如下:Ar-H +HNO2Ar-NO +H2OAr-NO +HNO3Ar-NO2+NO+H2O和NO2相比,NO的亲电性要弱得多,所以稀硝酸只适用于反响活性较高的芳香族化合物〔即芳环上带强供电子基〕的硝化。
〔2〕硝酸与乙酸酐〔俗称醋酐〕的混合硝化剂这是仅次于硝酸和混酸常用的重要硝化剂,因硝酸带入的水及硝化反响生成的水与乙酸酐反响生成乙酸,使硝酸保持较高的浓度,增大了硝酸离解为NO2的程度,因此硝化能力较强;同时由于硝酸没有被稀释,因此能有效防止氧化副反响〔稀硝酸比浓硝酸氧化性强〕;另外由于没有采用浓硫酸作溶剂,因此既减少甚至消除了废酸的产生,又能防止磺化副反响。
硝酸与乙酸酐的混合硝化剂适用于易被氧化和易被浓硫酸磺化的硝化反响。
它广泛地用于芳烃、杂环化合物、不饱和烃化合物、胺、醇以及肟等的硝化。
硝酸在乙酸酐中可以任意比例混溶,常用的是含硝酸10%~30%的乙酸酐溶液,其配制应在使用前进行,以防止放置过久产生四硝基甲烷而导致爆炸。
由表可见,硝酸乙酯的硝化能力最弱,硝酰硼氟酸的硝化能力最强。
一般说来,易于硝化的物质可选用活性较低的硝化剂,以防止过度硝化和抑制副反响的发生,例如对于酚、芳胺一类的物质宜选用弱硝化剂进行硝化;而难于硝化的物质就需选用具有较高活性的硝化剂,例如对于颇难硝化的苯甲酯,只有选用含硝基阳离子的结晶盐如NO2BF4、NO2PF6强硝化剂,才能得到高收率的硝化产物。
甲苯合成3-硝基-4-溴苯甲酸的化学方程式甲苯合成3-硝基-4-溴苯甲酸的化学方程式可以通过两个步骤来实现:首先是对甲苯进行硝化反应生成3-硝基甲苯,然后再对3-硝基甲苯进行溴化反应得到3-硝基-4-溴苯甲酸。
步骤1:甲苯的硝化反应生成3-硝基甲苯
甲苯在硝酸的存在下进行硝化反应,硝化反应是一种取代反应,其中硝酸会将硝基根离子(NO2-)取代甲苯中的一个氢原子。
该反应通常在低温下进行,以避免产生副反应。
甲苯+硝酸→ 3-硝基甲苯+水
化学式为:C6H5CH3 + HNO3 → C6H4(NO2)CH3 + H2O
步骤2:对3-硝基甲苯的溴化反应得到3-硝基-4-溴苯甲酸
在溴化反应中,3-硝基甲苯会与溴反应,取代甲苯中的一个氢原子形成3-硝基-4-溴苯甲酸。
3-硝基甲苯+溴→ 3-硝基-4-溴苯甲酸
化学式为:C6H4(NO2)CH3 + Br2 → C6H3Br(NO2)CH3 + HBr
综合起来,甲苯合成3-硝基-4-溴苯甲酸的完整化学方程式如下:C6H5CH3 + HNO3 → C6H4(NO2)CH3 + H2O
C6H4(NO2)CH3 + Br2 → C6H3Br(NO2)CH3 + HBr
这是一种用于合成3-硝基-4-溴苯甲酸的两步反应,其中硝化反应将甲苯中的氢原子取代为硝基根离子,而溴化反应则将3-硝基甲苯中
的氢原子取代为溴原子。
这样就得到了目标化合物3-硝基-4-溴苯甲酸。
这个过程中可能会产生一些副产物,但简化的方程式已经提供了合成
该化合物所需的关键步骤。
苯佐卡因的合成一、实验目的1. 通过苯佐卡因的合成,了解药物合成的基本过程。
2. 掌握多步合成(氧化、酯化和还原)反应的原理及基本操作。
3. 了解薄层层析跟踪反应技术。
二、实验原理苯佐卡因为白色结晶性粉末,熔点88~90℃,味微苦而麻,易溶于乙醇,极微溶于水。
苯佐卡因为局部麻醉药,主要用于手术后创伤止痛,溃疡痛,一般性痒等。
本实验以对硝基甲苯为原料,经氧化、酯化得对硝基苯甲酸乙酯,再经还原后得苯佐卡因。
反应式如下:三、主要仪器与试剂1.仪器锥形瓶,圆底烧瓶,三颈瓶,电磁加热搅拌器,恒压滴液漏斗,球形冷凝管,分液漏斗。
2.试剂对硝基甲苯,冰乙酸,铬酸酐,浓硫酸,还原铁粉,二氯甲烷,氯化铵,碳酸钠,氢氧化钠,无水甲醇,无水乙醇。
四、实验步骤安全预防:盐酸具有腐蚀性,避免直接接触。
甲醇易燃,避免明火。
浓硫酸具有强烈腐蚀性,皮肤接触应立即用大量清水冲洗。
1.对硝基苯甲酸的制备(氧化)锥形瓶中加入7. 5g铬酸酐和15mL水,小心滴人7.5mL浓硫酸使它们混合均匀。
把2. 5g对硝基甲苯和15mL冰乙酸加入到50mL圆底烧瓶中,装上球形冷凝管,回流搅拌使反应物溶解成一均匀的液体。
用滴管将配好的铬酸酐—硫酸液从冷凝管顶端逐滴加入,当全部加入后,搅拌回流0.5h。
冷却,将反应液加入到40mL水中,有固体物析出。
抽滤,水洗,所得粗品用适量的甲醇溶解,滤去不溶物。
滤液中滴加适量的水,直到析出晶体为止。
抽滤,真空干燥,得浅黄色片状晶体,计算产率。
2.对硝基苯甲酸乙酯的制备(酯化)在干燥的50mL圆底瓶中加入对硝基苯甲酸3g,无水乙醇12mL,逐渐加入浓硫酸1mL,振摇使混合均匀,装上附有氯化钙干燥管的球形冷凝管.回流反应约80min;稍冷,将反应液倾入到50mL水中,抽滤;滤渣研细后,用5%碳酸钠溶液研磨,抽滤,用少量水洗涤,真空干燥,计算收率。
3.对氨基苯甲酸乙酯的制备(还原)50mL三颈瓶中,加入水10mL,氯化铵0.3g,还原铁粉1.8g。
实验一苯佐卡因(Benzocaine)的合成苯佐卡因为局部麻醉药,外用为撒布剂,用于手术后创伤止痛,溃疡痛,一般性痒等。
化学结构式化学名对氨基苯甲酸乙酯性状白色结晶性粉末,味微苦而麻;熔点88~90℃;易溶于乙醇,极微溶于水。
一、实验目的通过苯佐卡因苯佐卡因的合成,了解药物合成的基本过程,掌握氧化、酯化和还原反应的原理及基本操作。
二、合成路线三、实验步骤l.对硝基苯甲酸的制备(氧化)在装有搅拌和球型冷凝器的100mL三颈瓶中,加入重铬酸钠(含两个结晶水)4.5g,水6mL,开动搅拌,待重铬酸钠溶解后,加入对硝基甲苯1.5g,用滴液漏斗滴加7.5mL浓硫酸。
滴加完毕(滴加时间不少于30分钟),电加热,保持反应液微沸90~120分钟(反应中,球型冷凝器中可能有白色针状的对硝基甲苯析出,可适当关小冷凝水,使其熔融)。
冷却后,将反应液倾入20mL冷水中,抽滤。
残渣用10mL水分三次洗涤。
将滤渣转移到烧杯中,加入5%硫酸10mL,在沸水浴上加热10分钟,并不时搅拌,冷却后抽滤,滤渣溶于温热的5%氢氧化钠溶液19mL中,在50℃左右抽滤,滤液加入活性碳适量煮沸脱色(10分钟),趁热抽滤。
冷却,在充分搅拌下,将滤液慢慢倒入15%硫酸15mL中,边倒边用玻璃棒搅拌,即有浅黄色固体析出。
检查呈酸性后抽滤,滤饼用少量水洗涤至中性,抽干,粗品用50%乙醇重结晶(时间30分钟),干燥,测熔点并计算收率。
2.对硝基苯甲酸乙酯的制备(酯化)在干燥的l00mL圆底瓶中加入对硝基苯甲酸6g,无水乙醇24mL,逐渐加入浓硫酸2mL,振摇使混合均匀,装上附有氯化钙干燥管的球型冷凝器,油浴加热回流80分钟(油浴温度控制在l00~120℃);稍冷,将反应液倾入到100mL水中,抽滤;滤渣移至乳钵中,研细,加入5%碳酸钠溶液10mL(由0.5g碳酸钠和10mL水配成),研磨5分钟,测PH值(检查反应物是否呈碱性),抽滤,用少量水洗涤,干燥,计算收率。
实验一、磺胺醋酰钠的制备磺胺是临床上应用最早的磺胺类抗菌药,但水溶性小,不便应用,磺胺分子中的磺酰氨基近乎中性。
虽可与NaOH成盐而水溶性增大,但极易水解,水溶液呈强碱性,也不能应用于临床,如果将磺酰氨基进一步酰化,酸性增强,成钠盐后,水解性减低,碱性减弱,能在临床上应用,乙酰化的产物为磺胺醋酰。
其钠盐近中性,可配成滴眼剂使用。
一、实验目的1.了解磺胺醋酰合成的基本路线.2.熟悉pH、温度等条件在药物合成中的重要性.3.掌握利用理化性质的差异来分离纯化产品的方法.二、实验内容磺胺醋酰的制备及产品的分离纯化。
三、实验原理在碱性条件下以磺胺为原料与乙酸酐反应,磺酰氨基乙酰化制备得到磺胺醋酰,再与氢氧化钠反应制备磺胺醋酰钠。
H2N SO2NH2NaOHH2N SO2NH(CH3CO)2ONaOHH2N SO2N COCH3H2N SO2NH COCH3NaOHH2N SO2N COCH3注:乙酐酰化时有副产物双乙酰化物产生。
N H SO2NH COCH3H3CO四、实验材料与设备1.实验设备、仪器圆底烧瓶(100 mL),球形冷凝管,布氏漏斗,抽滤瓶,温度计,恒温磁力搅拌器,三颈瓶,抽滤瓶,布氏漏斗。
2.实验材料、试剂NaOH(分析纯),磺胺(药用),醋酐(分析纯),盐酸(分析纯),活性碳(化学纯)。
五、实验步骤(一) 磺胺醋酰的制备在装有搅拌、温度计、回流冷凝管的250 mL三颈烧瓶中,加入26 g磺胺(SA)和22.5%的NaOH溶液(33 mL)。
搅拌,水浴逐渐升温至50~55℃,待物料溶解后,滴加Ac2O(7.5 mL),5 min后加入77%NaOH溶液4.5 mL(注1),并保持反应液pH在12~13之间,剩余13 mL醋酐与14.5 mL 77%NaOH溶液以每隔5 min每次2 mL(注2)交替加入。
加料期间的反应温度维持在50~55℃及pH在12~14(注3)。
加料完毕后,继续搅拌30 min。
《有机化学》(第五版,李景宁主编)习题答案 第五章2、写出顺-1-甲基-4-异丙基环己烷的稳定构象式。
CH 3HCH(CH 3)23)2H HH 3C稳定构象4、写出下列的构造式(用键线式表示)。
(1)1,3,5,7-四甲基环辛四烯 (3) 螺[5,5]十一烷5、命名下列化合物(1)反-1-甲基-3乙基环戊烷 (2)反-1,3-二甲基-环己烷 (3)2,6-二甲基二环[2,2,2]辛烷 01(4)1,5-二甲基-螺[4,3]辛烷 6、完成下列反应式。
(2)C=CH 2CH 3KMnO 4COCH3+ CO 2(3)Cl 300CCl(4)(6)(7)+ClCl(10)(11)Br2/CCl4CH2CH2CHCH38、化合物物A分子式为C4H8,它能是溴溶液褪色,但不能使烯的高锰酸钾溶液褪色。
1mol (A)与1molHBr作用生成(B),(B)也可以从(A)的同分异构体(C)与HBr作用得到。
化合物物(C)能使溴溶液褪色,也能使烯的高锰酸钾溶液褪色。
试推论化合物(A)、(B)、(C)的构造式,并写出各步的反应式。
答:根据化合物的分子式,判定A是烯烃或单环烷烃9、写出下列化合物最稳定的构象式。
(1)反-1-甲基-3-异丙基环己烷HH 3)2|CH 3(2) 顺-1-氯-2-溴环己烷第六章 对映异构2、判断下列化合物哪些具有手性碳原子(用 * 表示手性碳原子)。
哪些没有手性碳原子但有手性。
(1)BrCH 2-C *HDCH 2Cl 有手性碳原子(3)**Br OH有手性碳原子(8)CH=CH-CH=CH 2无手性碳原子,无手性(10没有手性碳原子,但有手性5、指出下列构型式是R 或S 。
6、画出下列化合物所有可能的光学异构体的构型式,标明成对的对映体和内消旋体,以R 、S 标定它们的构型。
(2)CH 3CHBrCHOHCH 3Br Cl(5)H2C CHCl H27、写出下列各化合物的费歇尔投影式。
首批重点监管的危险化工工艺安全控制要求、重点监控参数及推荐的控制方案10、氧化工艺反应类型放热反应重点监控单元氧化反应釜工艺简介氧化为有电子转移的化学反应中失电子的过程,即氧化数升高的过程。
多数有机化合物的氧化反应表现为反应原料得到氧或失去氢。
涉及氧化反应的工艺过程为氧化工艺。
常用的氧化剂有:空气、氧气、双氧水、氯酸钾、高锰酸钾、硝酸盐等。
工艺危险特点(1)反应原料及产品具有燃爆危险性;(2)反应气相组成容易达到爆炸极限,具有闪爆危险;(3)部分氧化剂具有燃爆危险性,如氯酸钾,高锰酸钾、铬酸酐等都属于氧化剂,如遇高温或受撞击、摩擦以及与有机物、酸类接触,皆能引起火灾爆炸;(4)产物中易生成过氧化物,化学稳定性差,受高温、摩擦或撞击作用易分解、燃烧或爆炸。
典型工艺乙烯氧化制环氧乙烷;甲醇氧化制备甲醛;对二甲苯氧化制备对苯二甲酸;异丙苯经氧化-酸解联产苯酚和丙酮;环己烷氧化制环己酮;天然气氧化制乙炔;丁烯、丁烷、C4馏分或苯的氧化制顺丁烯二酸酐;邻二甲苯或萘的氧化制备邻苯二甲酸酐;均四甲苯的氧化制备均苯四甲酸二酐;苊的氧化制1,8-萘二甲酸酐;3-甲基吡啶氧化制3-吡啶甲酸(烟酸);4-甲基吡啶氧化制4-吡啶甲酸(异烟酸);2-乙基已醇(异辛醇)氧化制备2-乙基己酸(异辛酸);对氯甲苯氧化制备对氯苯甲醛和对氯苯甲酸;甲苯氧化制备苯甲醛、苯甲酸;对硝基甲苯氧化制备对硝基苯甲酸;环十二醇/酮混合物的开环氧化制备十二碳二酸;环己酮/醇混合物的氧化制己二酸;乙二醛硝酸氧化法合成乙醛酸;丁醛氧化制丁酸;氨氧化制硝酸等。
重点监控工艺参数氧化反应釜内温度和压力;氧化反应釜内搅拌速率;氧化剂流量;反应物料的配比;气相氧含量;过氧化物含量等。
安全控制的基本要求反应釜温度和压力的报警和联锁;反应物料的比例控制和联锁及紧急切断动力系统;紧急断料系统;紧急冷却系统;紧急送入惰性气体的系统;气相氧含量监测、报警和联锁;安全泄放系统;可燃和有毒气体检测报警装置等。
制药工程专业实验实验讲义化学化工学院制药工程系编二○一四年九月前言制药工程专业实验是制药工程系一门独立的专业必修课,主要面向三年级学生开设。
本讲义是依据制药工程专业实验教学大纲的要求编定,目的是通过教学和实践,使学生在有机化学实验的基础上,进一步巩固有机合成的基本操作,同时学习较复杂的单元反应操作和常见药物的合成方法,对难度较大的多步骤有机合成有初步的认识和理解,在合成方法、工艺条件、反应终点的观察和判断,成品的分离纯制、产物的收率及质量要求方面获得全面的训练,在有机合成技巧、合成路线设计思路以及动手能力上有进一步的提高。
在教学过程中,根据不同题目,对学生有不同的要求。
基本要求是实验前作好预习,查阅有关文献和数据,了解实验的基本原理和方法;实验时认真观察反应现象,做好实验记录;实验结束后及时写出实验报告,讨论出现的现象和问题。
限于水平有限,本实验讲义中错误和不妥之处难免,恳请批评指正。
我们要在使用过程中不断总结经验,进一步修正提高。
编者2014年9月目录实验一阿司匹林的合成 (3)实验二扑炎痛的合成 (5)实验三苯佐卡因中间体的合成 (7)实验四止咳酮的合成 (11)实验五外消旋体的拆分 (13)实验六对氨基水杨酸钠稳定性实验 (16)实验一 阿司匹林(Aspirin )的合成一、目的要求1. 掌握酯化反应和重结晶的原理及基本操作。
2. 熟悉搅拌机的安装及使用方法。
二、实验原理阿司匹林为解热镇痛药,用于治疗伤风、感冒、头痛、发烧、神经痛、关节痛及风湿病等。
近年来,又证明它具有抑制血小板凝聚的作用,其治疗范围又进一步扩大到预防血栓形成,治疗心血管疾患。
阿司匹林化学名为2-乙酰氧基苯甲酸,化学结构式为:OCOCH 3COOH阿司匹林为白色针状或板状结晶,mp.135~140℃,易溶乙醇,可溶于氯仿、乙醚,微溶于水。
合成路线如下: OCOCH 3COOH OHCOOH (CH 3CO)2O H 2SO 4CH 3COOH++三、实验方法(一)酯化在装有搅拌棒及球形冷凝器的100 mL 三颈瓶中,依次加入水杨酸8 g ,醋酐11 mL ,浓硫酸5滴。
对氨基苯甲酸乙酯的合成与研究摘要:评价了合成苯佐卡因的主要工艺路线,在其中较优工艺路线的基础上提出了改进型的工艺路线,依此进行了实验研究,证明新的合成路线及其操作条件合理可行,原料成本低,易于工业生产。
并对副产物进行了回收。
关键词:苯佐卡因;合成;实验室Synthesis and study for benzocaine Applied Chemistry DuWei 4103090114 Abstract: A ppraised the major technological processes for synthesising the benzocaine. A according to the better techno- logical process given improved process and made experiments for it. The experiment proved the new process and conditionsof operation are reasonable and practicable ,cost of materials is lower and it' s easy to produce industrially.Key words: benzocaine, synthesising, laboratory.1.1苯佐卡因简介苯佐卡因(Benzocaine),学名对氨基苯甲酸乙酯,一种白色针状晶体,分子量为153,熔点为92℃,易溶于水、乙醇,不溶于乙醚, 化学结构式为:。
主要用于医药、塑料和涂料等生产中。
苯佐卡因具有麻醉作用,以此为基础可以合成奥索仿(Orthoform)、奥索卡因(Orthocaine)和新奥索仿(New Orthoform)等麻醉药物,自此引导后来又合成了许多优良的对氨基苯甲酸酯类的局部麻醉药,象普鲁卡因和许多普鲁卡因的类似物[1]。
对硝基苯甲酸的制备
一、实验目的
1、掌握利用对硝基甲苯制备对硝基苯甲酸的原理及方法。
2、掌握电动搅拌装置的安装及使用。
3、练习并掌握固体酸性产品的纯化方法。
二、实验原理
CH
3
NO
2
++NaSO4+COOHNO2+Cr2(SO4)3+5H2O4H2SO4+K2Cr2O
7
该反应为两相反应,还要不断滴加浓硫酸,为了增加两相的接触面,
为了尽可能使其迅 速均匀地混合,以避免因局部过浓、过热而导致其它副
反应的发生或有机物的分解,本实验要不断震荡。 这样不但可以较好地控
制反应温度, 同时也能缩短反应时间和提高产率。 生成的粗产品为酸性
固体物质,可通过加碱溶解、再酸化的办法来纯化。纯化的产品用 蒸汽浴
干燥。
三、实验药品用量及物理常数
药品名称 分子量 用量 熔点(℃) 沸点(℃) 比重 水溶解性
对硝基甲苯 137.14 2g 51.3 237.7 1.286 不溶
重铬酸钾 294.19 6g 356.7 400 2.348 易容
浓硫酸 98.08 10ml 10.4 290 1.84
对硝基苯甲
酸
167.12 242 1.610 难溶
15%硫酸溶液 30ml
5%氢氧化钠
溶液
25ml
四、实验装置图
五、实验步骤
1. 在250ml的三颈瓶中依次加入2g对硝基甲苯,6g重铬酸钾粉末及
15ml水。
2. 在震荡下自滴液漏斗滴入10ml浓硫酸。(注意用冷水冷却,以免对
硝基甲苯因温度过高挥发而凝结在冷凝管上)。
3. 硫酸滴完后,加热回流0.5h,反应液呈黑色。(此过程中,冷凝管可
能会有白色的对硝基甲苯析出,可适当关小冷凝水,使其熔融滴下)。
4. 待反应物冷却后,搅拌下加入40ml冰水,有沉淀析出,抽滤并用
20ml水分两次洗涤。
5. 将洗涤后的对硝基苯甲酸的黑色固体放入盛有20ml 5%硫酸中,沸
水浴上加热10min,冷却后抽滤。(目的是为了除去未反应完的铬盐)
6. 将抽滤后的固体溶于10ml 5%NaOH溶液中,50℃温热后抽滤,在
滤液中加入1g活性炭,渚沸趁热抽滤。(此步操作很关键,温度过高
对硝基甲苯融化被滤入滤液中,温度过低对硝基苯甲酸钠会析出,影
响产物的纯度或产率)
7. 充分搅拌下将抽滤得到的滤液慢慢加入盛有60ml 15%硫酸溶液的
烧杯中析出黄色沉淀,抽滤,少量冷水洗涤两次,干燥后称重。(加入
顺序不能颠倒,否则会造成产品不纯)
六、实验注意事项
1、从滴加浓硫酸开始,整个反应过程中,一致保持震荡。
2、滴加浓硫酸时,只震荡,不加热;加浓硫酸的速度不能太快,否则会引
起剧烈反应。
3、转入到 40ml 冷水中后,可用少量(约 10ml)冷水再洗涤烧瓶。
4、碱溶时,可适当温热,但温度不能超过 50℃,以防未反应的对硝基甲
苯熔化,进入溶液。
5、酸化时,将滤液倒入酸中,不能反过来将酸倒入滤液中。
6、纯化后的产品,用蒸汽浴干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