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胆管损伤的诊断和治疗纪宗正-医学文档
- 格式:ppt
- 大小:2.63 MB
- 文档页数:39
医源性胆管损伤的原因及处理措施分析摘要】目的探讨医源性胆管损伤的原因、处理方法及预防措施。
方法对我院2000~2005年收治的18例医源性胆管损伤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
结果本组病理因素所致胆管损伤10例,解剖因素所致胆管损伤4例,技术性因素所致胆管损伤2例。
18例均行手术治疗,其中4例行4次手术。
随访2~5年,仅2例发生反复胆管炎,余均无并发症发生。
结论强调术者应熟悉胆道的解剖及变异,严格掌握手术指征,应根据胆管损伤的时间及类型选择手术方式。
术中辨清肝囊管、肝总管及胆总管是预防医源性胆管损伤的关键。
【关键词】胆囊切除术胆管创伤与损伤外科手术医源性胆管损伤是胆囊切除或胆道手术的一种严重并发症,而胆囊切除手术是引起胆管损伤的主要原因。
文献报道,国内胆囊切除术(OC)导致胆管损伤的发生率约为0.30%~0.75%,而一旦发生胆管损伤,如果不能得到及时而正确的处理,必将引起严重的后果,给患者带来多次手术的痛苦,甚至引起死亡。
虽然外科医生已充分认识到胆囊切除术是一种充满潜在危险性的手术,经过不懈的努力已使胆管损伤的发生率降低到一定的程度,但遗憾的是,这种不幸的事件是再所难免的,医源性胆管损伤的预防和处理仍然是普通外科永久关注的热点内容之一。
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本组18例,男12例,女6例;年龄35~72岁,平均50岁。
18例均行OC,14例为手术即时发现胆管损伤,主要表现为胆瘘、胆管裂口或“双管征”;4例术中未能及时发现,术后第2天因出现进行性梗阻性黄疸,经B超及经皮胆道造影术(PTC)检查和进一步剖腹探查证实胆管损伤。
原发病:慢性结石性胆囊炎12例,胆囊结石伴慢性胆囊炎急性发作6例。
1.2损伤类型及部位损伤的类型:胆管横断10例,胆管壁部分损伤6例,胆管误缝误扎2例。
损伤的部位:胆总管12例,肝总管4例,右肝管2例。
1.3处理方法18例均行手术治疗,行胆管空肠Roux-en-y内引流术8例,胆管修补加T管引流6例,胆总管十二指肠吻合2例,损伤后予以拆除缝线2例。
胆道损伤分型标准胆道损伤是指胆囊、胆管及其周围的组织因外伤、手术或其他原因导致破裂、切断或压迫造成的损伤。
胆道损伤的分型标准的制定对于诊断、治疗和预后评估至关重要。
本文将介绍当前被广泛采用的胆道损伤分型标准。
一、Strasberg分型标准Strasberg分型标准是以病理解剖为基础建立的。
根据胆道损伤的解剖范围和临床表现将其分为五个类型:1. 类型A:胆囊管(Cystic duct)独立受损,胆囊收缩功能受损;2. 类型B:肝总管(Common hepatic duct)或肝右叶管(Right hepatic duct)独立受损;3. 类型C:肝总管或肝左叶管(Left hepatic duct)受损;4. 类型D:肝总管与肝左右管同时受损;5. 类型E:肝总管与肝左右管同时受损,伴有胆囊管受损。
该分型标准能够根据解剖范围准确地对胆道损伤进行分类,有助于指导外科手术的选择和预后评估。
然而,该标准无法考虑到损伤的严重程度和组织缺血时间,对于一些损伤较轻的患者可能会过度诊断。
二、Bismuth分型标准Bismuth分型标准是基于Strasberg分型标准的基础上进行了进一步的完善和细分。
根据胆管狭窄的位置和范围将胆道损伤分为五个类型:1. 类型I:肝总管和胆囊管的狭窄位于肝门内;2. 类型II:肝总管的狭窄位于肝门外,胆囊管狭窄位于肝门内;3. 类型III:肝总管和肝左右管的狭窄位于肝门外;4. 类型IV:肝总管和肝左右管的狭窄位于肝门外,伴有肝总管与胆囊管的狭窄;5. 类型V:肝总管和肝左右管的狭窄位于肝门外,伴有肝总管与胆囊管的切断。
该分型标准进一步完善了损伤的分类,有助于指导外科手术的选择和预后评估。
但是,该标准仍然无法全面考虑到损伤的严重程度和组织缺血时间,对于一些复杂的损伤情况可能需要结合其他评估指标来进行综合评估。
三、Memorial分型标准Memorial分型标准是根据临床和手术表现特点建立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