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年类风湿关节炎治疗中雷公藤甲素的应用价值
- 格式:doc
- 大小:24.00 KB
- 文档页数:4
·72·□中医中药/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雷公藤多苷在类风湿关节炎治疗中的价值分析廖 东 (广西壮族自治区南溪山医院,广西桂林 541002)摘要:目的 研究雷公藤多苷运用于类风湿关节炎中的价值。
方法 选取广西壮族自治区南溪山医院2017年3月至2020年5月收治的40例类风湿关节炎患者,依据随机分层法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20例。
研究组给予雷公藤多苷,对照组给予传统疗法,对比两组用药结果。
结果 研究组总有效率90.00%,高于对照组60.00%(P <0.05)。
用药前,两组的指标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用药后,研究组晨僵时长、关节肿胀数、关节压痛数、视觉模拟(VAS)评分、免疫球蛋白G(IgG)、免疫球蛋白M(IgM)、C 反应蛋白(CRP)、血沉、类风湿因子(RF)均优于对照组(P <0.05);用药后,研究组抗环瓜氨酸肽抗体(抗CCP 抗体)、抗角蛋白抗体(AKA)、抗核周因子(APF)转阴率均高出对照组(P <0.05)。
结论 雷公藤多苷运用于类风湿关节炎中效果突出,能够快速降低疼痛并改善免疫指标,消除炎症反应,缓解晨僵、关节肿胀以及压痛状况,改善自身抗体。
关键词:血沉;雷公藤多苷;类风湿关节炎;甲氨蝶呤Analysis of the Value of Tripterygium Wilfordii Polyglycosides in the Treatment of Rheumatoid ArthritisLIAO Dong(Nanxishan Hospital of Guangxi Zhuang Autonomous Region,Guilin,Guangxi 541002,China)Abstract:Objective To study the value of tripterygium wilfordii polyglycosides in rheumatoid arthritis. Methods A total of 40 patients with rheumatoid arthritis admitted from March 2017 to May 2020 in Nanxishan Hospital of Guangxi Zhuang Autonomous Region were selected as observation objects. According to random stratification method,40 patients were divided into study group and control group,20 cases each. The study group was given tripterygium glycoside,while the control group was given traditional therapy,and the results of the two groups were compared. Results The total effective rate of study group was 90.00% higher than that of control group(60.00%,P <0.05). There was no difference between the two groups before medication(P >0.05). After medication,the morning stiffness time,joint swelling number,joint tenderness number,VAS(visual analogue scale)score,IgG(immunoglobulin G),IgM(immunoglobulin M),CRP(C-reactive protein),ESR(erythrocyte sedimentation rate)and RF(rheumatoid factor)of the study group were better than those of the control group (P <0.05). The anti-CCP antibody(anti-cyclic peptide containing citrulline),AKA(antikeratin antibody)and APF (antiperinuclear factor autoantibody)negative coversion rates in the study group were higher than those in the control group(P <0.05). Conclusion Tripterygium wilfordii polyglycosides is effective in rheumatoid arthritis,which can quickly reduce pain,improve immune indexes,eliminate inflammatory reaction,relieve morning stiffness,joint swelling and tenderness,improve autoantibodies.Keywords:ESR;tripterygium wilfordii polyglycosides;rheumatoid arthritis;methotrexate作者简介:廖东,本科,主治医师,研究方向:类风湿关节炎的诊治。
雷公藤甲素抗类风湿性关节炎机制研究进展
刘春芳;林娜
【期刊名称】《中国中药杂志》
【年(卷),期】2006(31)19
【摘要】对雷公藤甲素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RA)的分子机制研究进行了综述。
雷公藤甲素具有免疫抑制、抗炎反应、诱导细胞凋亡、抑制血管增生、保护软骨以及基因调控等多方面的作用,是一种有良好应用前景的新型免疫抑制剂。
【总页数】5页(P1575-1579)
【关键词】雷公藤甲素;类风湿性关节炎;作用机制
【作者】刘春芳;林娜
【作者单位】中国中医科学院中药研究所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R285.5
【相关文献】
1.雷公藤甲素治疗类风湿关节炎作用机制研究进展 [J], 李清宋;邓晓霞;林色奇;刘红宁
2.雷公藤甲素抗类风湿性关节炎的体内外研究 [J], 林娜;刘春芳;Akira;Ito
3.雷公藤甲素抗类风湿性关节炎的分子机制概述 [J], 刘春芳;林娜;万蓉
4.雷公藤甲素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作用机理的研究进展 [J], 崔勇;刘佳佳
5.抗类风湿性关节炎的天然药物及其与T细胞调控相关的作用机制研究进展 [J], 董琳;权洪峰;付雪艳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雷公藤多苷片联合甲氨蝶呤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的效果【摘要】雷公藤多苷片与甲氨蝶呤联合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的效果备受关注。
本文将从药物的药理作用和治疗机制入手,分析雷公藤多苷片和甲氨蝶呤的联合应用对类风湿性关节炎的临床疗效。
通过对临床研究结果和安全性副作用的评价,验证该联合疗法在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中的有效性以及潜在风险。
结论部分将总结雷公藤多苷片联合甲氨蝶呤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的优点,并展望未来的研究方向。
该研究可为临床实践提供参考,为患者寻找更加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案。
【关键词】雷公藤多苷片, 甲氨蝶呤, 类风湿性关节炎, 药理作用, 治疗机制, 临床研究结果, 安全性, 副作用评价, 有效性, 未来研究, 总结。
1. 引言1.1 疾病背景介绍类风湿性关节炎是一种慢性炎症性关节疾病,主要表现为关节疼痛、肿胀、僵硬和功能障碍。
这种疾病通常会影响双侧对称的多个关节,如手、腕、膝、踝等,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
目前,类风湿性关节炎的治疗主要包括药物治疗和物理治疗。
常用的药物包括非甾体抗炎药、糖皮质激素、免疫调节剂等。
这些药物存在一些副作用和耐受性问题,限制了其长期应用。
寻找更有效、安全的治疗方法对于类风湿性关节炎的患者至关重要。
雷公藤多苷片和甲氨蝶呤作为两种新型药物,在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中展现出了潜在的优势。
接下来,我们将详细介绍这两种药物的药理作用,并探讨其联合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的机制及临床研究结果。
1.2 雷公藤多苷片及甲氨蝶呤概述雷公藤多苷片是一种常用于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的药物,通常是通过抑制炎症反应和调节免疫功能的方式来缓解症状。
雷公藤多苷片主要成分为雷公藤多苷,具有抗炎、镇痛和免疫调节等作用。
甲氨蝶呤是一种免疫抑制剂,可以抑制细胞增殖和炎症反应,从而减轻类风湿性关节炎的症状和进展。
雷公藤多苷片和甲氨蝶呤联合使用可以增强治疗效果,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通过对雷公藤多苷片及甲氨蝶呤的概述,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这两种药物在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中的作用机制和疗效。
雷公藤多苷片联合甲氨蝶呤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的效果类风湿性关节炎是一种常见的自身免疫性疾病,主要表现为关节炎、关节肿胀、关节功能障碍等症状。
雷公藤多苷片和甲氨蝶呤是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的常用药物,两者联合使用可以达到更好的治疗效果。
本文将从雷公藤多苷片和甲氨蝶呤的药理作用、临床研究和临床应用等方面介绍雷公藤多苷片联合甲氨蝶呤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的效果。
一、雷公藤多苷片的药理作用雷公藤多苷片是一种提取自雷公藤(Tripterygium wilfordii Hook. f.)的中药制剂,主要活性成分是雷公藤素。
雷公藤多苷片具有抗炎、免疫调节、抗肿瘤等多种药理作用。
其抗炎作用主要通过抑制炎症介质的表达和释放,减少炎症细胞的浸润和活化,从而减轻关节炎症状。
雷公藤多苷片还可以调节免疫功能,抑制自身免疫反应,减少对关节组织的损伤,对类风湿性关节炎具有一定的治疗作用。
二、甲氨蝶呤的药理作用甲氨蝶呤是一种疾病修饰抗风湿药(DMARDs),主要通过抑制细胞增殖和调节免疫功能来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
甲氨蝶呤可以抑制DNA、RNA和蛋白质的合成,从而抑制炎症细胞的增殖和活化,减少炎症介质的释放,从而起到抗炎的作用。
甲氨蝶呤还可以通过抑制免疫反应,减少对关节组织的自身免疫损伤,延缓疾病的进展。
三、雷公藤多苷片联合甲氨蝶呤的临床研究雷公藤多苷片和甲氨蝶呤联合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的疗效已经得到了临床研究的验证。
中国医学科学院颈椎病研究所等单位进行的临床研究显示,雷公藤多苷片联合甲氨蝶呤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可以显著改善患者的关节疼痛、关节肿胀、晨僵、关节功能障碍等症状,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该联合治疗方案还可以减少类风湿因子的表达和血清炎症介质水平,降低患者的疾病活动度和复发率,具有良好的安全性和耐受性。
2010 年 2 月第 30 卷第 2 期Feb. 2010 V ol. 30 No. 2湖 南 中 医 药 大 学 学 报Journal of TCM Univ. of Hunan37雷公藤甲素的药理作用研究进展王 雷1 王 超2 赵延栋1(1.山东中医药大学第二附属医院药剂科,山东 济南 250001;2.山东海洲医药有限公司,山东 济南 250031)〔摘要〕雷公藤甲素(triptolide)又叫雷公藤内酯醇,它是从雷公藤中分离出的一种含有3个环氧基的二萜内酯化合物,其在雷公藤中的含量非常低,其中叶子中的含量比其他部位的相对较高,但是一般的植物提取得率都非常低。
在充分保留其抗肿瘤、抗炎和免疫抑制等活性作用成分的基础上合成多种适合临床应用的药物,为临床有效治疗各种疾病提供了新的思路和方法。
〔关键词〕雷公藤甲素;雷公藤;提取〔中图分类号〕R28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070X(2010)02-0037-02Pharmacological effects of triptolide ProgressWANG Lei, WANG Chao, ZHAO Yan-dong(Shandong Medical University 2nd Affiliated Hospital Pharmacy, Jinan, Shandong, 250001, China)〔Abstract 〕Extracts of Tripterygium wilfordii roots have a long history of use in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and have shown great promise in recent clinical trials as a treatment for rheumatoid arthritis. The major active component of Tripterygium root extracts is the diterpenoid triptolide. Previous studies have shown that the antiinflammatory and immunosuppressive effects of the extracts could be accounted for by the presence of two diterpenoid epoxides, triptolide and tripdiolide.〔Key words 〕triptolide; Tripterygium wilfordii; Extract1 对雷公藤甲素的药理作用研究1.1 雷公藤甲素的抗炎作用目前认为类风湿性关节炎中关节软骨和骨组织的损害主要是因为滑膜细胞的活化和增生引起的,类风湿性关节炎患者的发病与细胞凋亡过程异常密切相关,滑膜细胞过度增生是源于滑膜细胞凋亡的相对不足而引起的,而雷公藤甲素在低浓度下即可降低其活性作用,抑制滑膜细胞的增生,并且诱导细胞凋亡[1]。
雷公藤的功效与作用雷公藤能治疗哪些疾病雷公藤是一味中草药,它的功效比较多,它可以消肿,止痛,提高人们的免疫力,改善血液的浓度,它的这些功效可不容忽视哦,但是有很多的人对雷公藤不是太了解,今天小编为您带来了相关的内容。
雷公藤的功效与作用在中医方面,雷公藤的使用是比较广泛的,很多的医师都认可它的功效,用它来治疗疾病。
能够治疗麻风反应,治疗肺结核还有其他肺部疾病等,还能有效地解毒,因此服用过程中应该按剂按量服用。
雷公藤,又叫黄藤、黄腊藤、菜虫药、红药、水莽草,为卫矛科、雷公藤属植物雷公藤的根,藤本灌木,主产于福建、浙江、安徽、河南等地。
它生长的环境比较特殊,它喜欢生长在山谷、潮湿的山坡或者潮湿的溪边。
喜较为阴凉的山坡,以偏酸性、土层深厚的砂质土或黄壤土最宜生长。
味苦、辛,性凉,大毒。
归肝、肾经。
功效祛风除湿、通络止痛、消肿止痛、解毒杀虫。
用于湿热结节、癌瘤积毒,临床上用其治疗麻风反应、类风湿性关节炎等,有抗肿瘤、抗炎等作用。
但其有大毒,应须谨慎。
功效与作用1、免疫调节作用当患者出现红斑狼疮疾病的时候,患者的免疫就出现了问题,那是因为红斑狼疮疾病是一种免疫性疾病。
经雷公藤治疗后,常有显著的疗效。
验血发现,随着红斑狼疮病情的好转,血液中原先存在的免疫学异常都能发生不同程度的改善。
在实验室进行的体外试验,也证实雷公藤的生物碱能够抑制抗体的形成。
2、抗肿瘤作用动物试验和一些临床研究证明,雷公藤能抑制过快分裂增殖的肿瘤细胞,因此具有抗癌的作用。
3、改善微循环作用雷公藤能使血管扩张,从而增加血流量;能降低血液的粘度、改善血小板的异常聚集和粘附,从而使微循环的'血瘀'现象得以改善。
4、其它作用经观察,雷公藤还具有抗炎的作用、杀菌作用以及解热镇痛作用等。
此外,还发现,雷公藤毒苷具有抗艾滋病病毒的作用。
鉴于上述作用,雷公藤从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开始,逐渐被延伸应用到皮肤可许多疾病的治疗。
比如对麻风反应、红斑狼疮、皮肌炎、混合型结蒂组织病、干燥综合症、多形性红斑、各种类型的血管炎、酒糟鼻等都有不同程度的疗效。
雷公藤红素治疗类风湿关节炎的研究进展
雷公藤红素,又称雷公藤甲素,是从雷公藤植物中提取得到的一种活性成分。
雷公藤是一种常用的中药材,被广泛用于治疗风湿病、骨质疏松、类风湿关节炎等疾病。
雷公藤红素具有抗炎、解热、镇痛等作用,对于类风湿关节炎的治疗具有潜在的临床应用价值。
目前,关于雷公藤红素治疗类风湿关节炎的研究进展已经取得了一些积极的成果。
一项发表在《中国中药杂志》上的研究表明,雷公藤红素能够显著抑制实验性类风湿关节炎模型中的炎症反应,减轻关节肿胀和关节疼痛。
雷公藤红素还能抑制一系列炎症因子的产生,如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1β(IL-1β)等,从而降低炎症反应的程度。
一些临床研究也表明雷公藤红素在治疗类风湿关节炎方面具有一定的疗效。
一项对60名类风湿关节炎患者进行的随机对照临床试验发现,与对照组相比,应用雷公藤红素的治疗组患者的关节肿胀和关节疼痛明显减轻,关节功能得到明显改善。
雷公藤红素治疗组的患者还出现了更少的不良反应和副作用。
雷公藤红素与其他药物的联合应用也得到了一些研究。
一项研究发现,雷公藤红素与甲状腺素类似物T-3联合使用可显著抑制关节炎小鼠的炎症反应,从而达到治疗类风湿关节炎的效果。
虽然雷公藤红素在治疗类风湿关节炎方面显示出了一定的潜力和疗效,但仍需要进一步的研究来明确其具体的治疗机制和安全性。
雷公藤红素的剂量和用药方案也需要进行更多的研究和优化。
对于雷公藤红素在长期应用中的对关节结构的影响还需进行深入研究。
时闻研究证实中药雷公藤治疗类风湿关节炎有效北京协和医院风湿免疫科张烜、张奉春、唐福林教授团队联合多家单位,通过对自身免疫病(AID)发病机制和诊疗关键技术长达16年的系统研究,揭示了AID发病机制的关键环节和分子、创建高敏感特异性诊断技术、创新开展靶向免疫和中成药治疗研究。
以具代表性的类风湿关节炎研究为例,项目组通过严格的临床前瞻性研究证实了中成药雷公藤多苷联合甲氨蝶呤治疗类风湿关节炎成功率达76.8%,高于国际甲氨蝶呤方案。
该研究在国内外首次证实了雷公藤的有效性和安全性,将低廉有效的中成药雷公藤带入了国际社会的视野,或将从根本上改变全球几千万类风湿关节炎患者的治疗策略。
美国梅奥诊所首席风湿病学专家Eric L.Matteson评价说,这项研究发现雷公藤多苷的治疗效果很明确,既值得深入研究,又具有发展前景。
AID是由机体自身产生的抗体或致敏淋巴细胞攻击及破坏自身组织和器官导致功能障碍的免疫性疾病,代表疾病有系统性红斑狼疮(SLE)、类风湿关节炎(RA)等。
AID患病率和致残致死率较高,临床表现复杂,易漏诊误诊。
相当大比例病人糖皮质激素和常规免疫抑制剂治疗效果欠佳,往往会产生诸多副作用。
因此,明确AID发病机制、提升诊疗技术尤为重要。
该项目建立和推广了AID的中国治疗方案和新技术,将我国AID发病机制和诊治研究提高至国际领先水平。
软饮料危害有多大?美国研究称将增加过早死风险新知软饮料是指酒精含量低于0.5%的天然或人工配制的饮料,又称清凉饮料或无醇饮料。
有研究称,经常喝人工配制的软饮料可能会引起肥胖、牙齿损伤、肾脏受损等健康问题。
然而,实际情况可能更加严重,据美国网络杂志“SLATE”报道,美国一项最新研究发现,经常饮用软饮料将会显著增加过早死亡的风险。
据研究项目负责人,美国哈佛大学陈曾熙公共卫生学院营养学系研究员瓦桑提·马里克表示,通过对37716名美国男性及80647名美国女性进行的跟踪调查发现,饮用过多汽水、功能型饮料、果汁饮料之类的软饮料将会显著增加过早死亡的风险。
雷公藤多苷片联合甲氨蝶呤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的效果【摘要】雷公藤多苷片和甲氨蝶呤是常用于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的药物。
雷公藤多苷片通过抑制炎症因子的释放和关节炎细胞的增殖,减轻关节炎症状。
甲氨蝶呤则通过抑制DNA合成和抑制炎症反应,起到抗风湿作用。
联合使用这两种药物有协同效应,能更有效地减轻关节炎症状并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
临床研究显示,雷公藤多苷片联合甲氨蝶呤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的效果显著,同时安全性和耐受性也得到了确认。
未来的研究方向可以进一步探讨这种联合治疗方案的最佳剂量和长期疗效,以更好地指导临床实践。
雷公藤多苷片联合甲氨蝶呤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是一种有效且安全的治疗方案,值得临床推广和应用。
【关键词】雷公藤多苷片, 甲氨蝶呤, 类风湿性关节炎, 联合治疗, 作用机制, 优势, 临床研究, 安全性, 耐受性, 有效性, 未来研究。
1. 引言1.1 疾病背景类风湿性关节炎(Rheumatoid Arthritis,RA)是一种慢性自身免疫性疾病,主要特征是患者关节的炎症和破坏。
该疾病通常会导致关节肿胀、疼痛、僵硬和功能障碍,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
RA多发生在中年女性,并且具有家族聚集性。
RA的发病机制尚不完全清楚,但有研究提示与免疫系统的异常激活有关。
免疫细胞产生过多的细胞因子和趋化因子,导致慢性炎症和关节结构的损害。
虽然目前已有多种治疗RA的药物,如非甾体抗炎药、糖皮质激素和免疫抑制剂,但部分患者对现有药物治疗效果有限或存在耐药性。
1.2 治疗需求类风湿性关节炎是一种慢性、自身免疫性疾病,主要表现为关节受累,疼痛、肿胀、活动受限等症状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
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和人们对健康的重视,患者对于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的需求也逐渐增加。
传统治疗方法主要包括非甾体抗炎药、糖皮质激素和免疫抑制剂等药物,但长期使用可能带来各种副作用和安全性问题。
寻找更有效、安全的治疗方法成为当前研究的重点之一。
雷公藤多苷片与甲氨蝶呤联合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的出现,正是为了满足患者对治疗的需求,提高疗效同时减少副作用的发生,给患者带来更好的治疗体验。
雷公藤甲素治疗老年类风湿关节炎的疗效及其对生存质量的影
响
曹蕾;林佳
【期刊名称】《中国老年学杂志》
【年(卷),期】2012(032)006
【摘要】类风湿关节炎(RA)主要临床体征为受累关节肿胀、疼痛及相关功能下降,特征呈持续、反复性[1].国内患病率为0.32%~0.34%,其中老年RA约40%,21%的患者在老年期以后发病[2],致残率高,缺乏理想的治疗方法.现代医学认为免疫异常是RA发病的关键诱因,其病理为慢性滑膜炎,侵及下层软骨,致使关节受损所致.目前其治疗药物主要有非甾体抗炎药、糖皮质激素类药及改变病情的药物.这些药物虽可缓解病情,但仍有相当大风险使患者最终进展为功能残疾.本文观察雷公藤甲素治疗老年RA患者的效果,旨在为提高其生存质量及雷公藤甲素开发提供依据.
【总页数】2页(P1302-1303)
【作者】曹蕾;林佳
【作者单位】河北联合大学生命科学学院(原华北煤炭医学院),河北唐山063000;河北联合大学生命科学学院(原华北煤炭医学院),河北唐山063000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R684.3
【相关文献】
1.综合康复治疗对老年冠心病冠状动脉介入治疗后病人临床疗效及生存质量的影响研究 [J], 苗瑞锋
2.超低频重复经颅磁刺激治疗老年人急性脑梗死吞咽障碍的疗效及对生存质量的影响 [J], 杨云凤; 刘菊华; 刘利; 董文菊
3.全膝关节置换术治疗晚期类风湿关节炎的疗效和对患者生存质量的影响评价 [J], 贾健
4.围手术期护理老年性白内障患者的治疗效果及对生存质量的影响 [J], 齐静静
5.姑息化疗治疗老年肺癌患者的疗效及其对患者生存质量的影响 [J], 陈延春;陈开训;孙鹏摇;孙雪竹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雷公藤治疗类风湿关节炎的作用机制研究进展作者:谢艳郭云鹏来源:《风湿病与关节炎》2013年第04期【摘要】雷公藤是治疗类风湿关节炎的首选单味中药,文章对近年来其作用机制的研究进展进行了综述,从其对细胞因子的影响、对淋巴细胞的影响、对酶类的影响、对核内转录因子NF-κB的调节、对氧自由基分解产物的作用和对炎症介质的影响六个方面进行了详细介绍。
为进一步研究、利用和开发雷公藤提供参考,并对雷公藤未来的研究进行了展望。
【关键词】关节炎,类风湿;雷公藤;机制;综述类风湿关节炎(rheumatoid arthritis,RA)是一种以关节和关节周围组织的非感染性炎症为主的全身性自身免疫性疾病,是造成我国人群丧失劳动力和致残的主要病因之一,我国的发病率为0.30%~0.60%[1]。
其发病原因不明,目前尚无特异性治疗药物。
现代临床西药治疗RA主要采用非甾体类抗炎药、慢作用抗风湿药、肾上腺皮质激素类等药物,总体上治愈率低,副作用大。
而中医药治疗RA具有较长的历史,尤其是卫矛科植物雷公藤,具有祛风除湿、活血通络、消肿止痛的功效[2],被认为是目前治疗RA的最佳单味中药。
现将近年来雷公藤治疗类风湿关节炎的作用机制研究进展综述如下。
1 对细胞因子的影响研究表明,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BMC)活性、白细胞介素-6(IL-6)以及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水平显著升高与RA的病理过程密切相关。
石丽萍等[3]利用不同剂量的雷公藤处理RA患者的PBMC,然后检测处理前后细胞增殖活性和IL-6、TNF-α浓度的变化。
结果发现,雷公藤能显著下调PBMC的增殖活性,并且能明显抑制IL-6和TNF-α的分泌。
这说明雷公藤可能通过抑制RA患者PBMC功能和细胞因子活性,在治疗RA、阻止其病程进展过程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谭晴心等[4]用雷公藤多甙联合甲氨蝶呤治疗RA患者也得出了相同的结论。
同时吕丽萍等[5]也发现雷公藤内酯酮(T7)也具有抑制Ⅱ型胶原诱导性大鼠关节炎(CIA)大鼠脾细胞因子IL-1β、TNF-α、IL-6的水平,从而在治疗RA时发挥作用,而且T7大剂量组(3.6 mgkg-1)的作用略优于醋酸泼尼松。
雷公藤甲素治疗类风湿关节炎作用机制研究进展李清宋;邓晓霞;林色奇;刘红宁【摘要】雷公藤甲素(Tri)又称雷公藤内酯、雷公藤内酯醇,是从卫矛科雷公藤属植物雷公藤中分离的二萜内酯化合物,具有较为显著的抗炎作用,对于类风湿关节炎的治疗有很好的疗效,类风湿关节炎病人用药后能明显感觉关节肿痛减轻,主要的作用机制是其对细胞因子、免疫淋巴细胞、酶类、对核内转录因子NF-B、抑制血管生成、诱导细胞凋亡以及对炎症介质的作用.【期刊名称】《江西中医药》【年(卷),期】2015(000)006【总页数】4页(P73-76)【关键词】雷公藤甲素;类风湿;关节炎;机制【作者】李清宋;邓晓霞;林色奇;刘红宁【作者单位】江西中医药大学南昌330004;江西中医药大学南昌330004;江西中医药大学南昌330004;江西中医药大学南昌330004【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259类风湿关节炎(RA)主要是以滑膜细胞增生,多种炎性细胞浸润,血管翳形成,以及软骨和骨组织的破坏为病理特点的一种慢性的自身免疫性疾病,中医学认为,气血虚弱,正气不足,外感风寒湿,热邪乘虚而入,阻塞经络,气血运行不畅,久而成痹,痹久不除,必成顽疾[1]。
而中医药治疗RA具有较长的历史,尤其是卫矛科植物雷公藤,具有祛风除湿、活血通络、消肿止痛的功效[2],被认为是目前治疗RA的最佳单味中药。
现代医学研究表明,雷公藤甲素是雷公藤的主要有效成分之一,可以抑制血管新生,减缓滑膜血管翳形成与滑膜增殖而减轻其对关节软骨及骨的侵蚀破坏作用,发挥对RA的治疗作用[3]。
现将近年来雷公藤甲素治疗RA的作用机制研究进展综述如下。
1 对细胞因子的影响近年来,大量的研究证实,关节炎滑膜细胞及滑膜组织中浸润的单核巨噬细胞、淋巴细胞等产生的炎性细胞因子在类风湿风湿关节炎滑膜病变中起核心作用,细胞因子主要包括肿瘤坏死因子(TNF-),白细胞介素(IL-1、IL-6、IL-8、IL-15、IL-17等),干扰素(interferon,IFN),集落刺激因子(colony stimulating factor,CSF)等。
雷公藤的临床应用及其毒性作用雷公藤为卫矛科植物,又名黄藤、黄藤木、断肠草等,是一种常见的有毒蜜源植物,作为中国传统医学中一种常用中草药, 功效为祛风除湿,活血通络化瘀,消肿止痛,杀虫解毒。
临床应用十分广泛,雷公藤具有抗炎、抗肿瘤、免疫调节及抗生育等作用,涉及内分泌系统、呼吸系统、皮肤科、眼科、妇科及其他领域[1],但时有毒副反应发生,据临床观察,雷公藤的毒副作用发生率为58.1% ,主要为生殖、内分泌系统和消化系统损害,其次为血液系统和皮肤粘膜损害,其中最突出的是对生殖系统的毒性作用。
因此雷公藤在许多领域的应用受到限制。
现对雷公藤的临床应用及其毒性作用综述如下。
1、雷公藤的成分及分类从雷公藤中提取出的化学成分有70余种,主要成分为生物碱类、二萜类、三萜类、倍半萜类及糖。
以二萜内脂类为主要活性成分。
根据雷公藤化学成分的医药作用,大致可分为以下几类:具有抗肿瘤活性的有雷公藤甲素、雷公藤乙素及雷公藤酮;具有免疫活性的有雷公藤三萜酸A、雷公藤三萜酸C、雷公藤红、雷公藤碱、雷公藤宁碱、雷公藤春碱;具有抗生育成分的有L-表儿茶酸、雷公藤氯内酯醇;具有抗炎作用的有雷公藤内酯;具有抗白血病作用的有雷公藤内脂和雷公藤内酯二醇;具有抗菌作用的有雷公藤红等等。
临床常用的雷公藤制剂有汤剂、雷公藤片和雷公藤多苷片、雷公藤浸膏片等多种剂型。
2、雷公藤的临床应用2.1 在肾脏病领域的应用1980年黎磊石首次发现雷公藤治疗肾炎的作用,经动物实验及临床验证,明确其治疗范围与皮质激素相似,但没有激素的副反应,其机理为①有良好的抗炎作用及较强的免疫抑制效应;②抑制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的生存与分泌,降低肾小球滤过膜的通透性;③改变肾小球基底膜的电荷状态,维持滤过膜电荷屏障完整性;④降低肾脏合成血栓素A2水平。
胡国华[2]在小儿原发性和继发性肾病综合征治疗中选择4年间经肾活检确定病理类型的病人,口服雷公藤多苷片治疗,结果30例中,得到缓解14例,改善12例,有效共26例, 30例中,仅有个别轻度消化道症状,少数病人治疗初期血清谷丙转氨酶轻度上升,继续治疗后恢复。
制雷素片的功效与作用制雷素片,又称雷公藤素片,是一种民间传统药材,广泛应用于中医临床。
制雷素片一向以其独特的功效和作用而备受人们的青睐。
本文将从多个方面详细介绍制雷素片的功效与作用。
首先,制雷素片具有祛风活络的功效。
中医认为,风寒湿三种外邪是导致人体关节痛、筋骨疼痛的主要因素。
雷公藤是祛风活络的良药,它能够促进血液循环,缓解关节肿胀、疼痛等症状。
制雷素片中含有的主要成分雷公藤甲素和雷公藤乙素,具有消炎、镇痛、抗病毒等作用,是治疗关节疼痛、风湿痹证的有效药物。
研究表明,制雷素片能有效改善关节活动受限、早晨僵硬等风湿症状,对类风湿关节炎、骨关节炎等疾病有着良好的治疗效果。
其次,制雷素片具有镇痛止痛的功效。
雷公藤甲素是制雷素片的主要活性成分,它具有较强的镇痛作用。
雷公藤甲素能够阻断神经传导的路径,减少疼痛的感知和传递,从而达到止痛的效果。
制雷素片可以用于治疗各种疼痛疾病,如头痛、牙痛、腹痛等。
此外,制雷素片还可用于治疗神经性疼痛、急性骨折疼痛、胸腹部疼痛等。
制雷素片还具有抗炎消肿的功效。
雷公藤乙素是制雷素片的另一主要成分,它具有明显的抗炎作用。
当身体组织发生炎症时,雷公藤乙素能够抑制炎症因子的释放,减少炎症反应,从而减轻组织的肿胀和炎症症状。
制雷素片可用于治疗各种炎症性疾病,如关节炎、肌肉炎、骨折后炎症等。
此外,制雷素片还对肝炎、结肠炎等疾病有一定的治疗效果。
制雷素片还具有抗病毒的作用。
雷公藤甲素和雷公藤乙素可拮抗各种病毒的复制和传播,抑制病毒的生长和繁殖。
研究表明,制雷素片对流感病毒、流行性感冒病毒等有明显的抑制效果。
此外,制雷素片还能增强机体免疫功能,提高人体抵抗病毒的能力。
因此,制雷素片还可以被应用于预防和治疗病毒性感染,如流感、疱疹等。
另外,制雷素片还具有镇静安神的作用。
中医认为,雷公藤具有安定心神的功效,能够缓解焦虑、失眠等症状。
制雷素片可用于治疗神经官能症、焦虑症、睡眠障碍等。
研究表明,长期服用制雷素片还能够改善人们的精神状态,提高睡眠质量,增强工作和学习能力。
最新夜晚吃雷公藤治疗类风湿关节炎疗效更佳雷公藤多昔片临床是治疗类风湿关节炎(RA)最常用的植物药制剂之-,经常与甲氨蝶岭(MTX)联合用药,具有较好的疗效和安全性。
有学者研究发现,通过优化雷公藤多昔片的给药时间,可以最大限度的提高治疗效果,降低毒副反应。
2020年1月发表于《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的一篇文章"雷公藤多昔不同时间给药联合甲氨蝶岭治疗难治性类风湿关节炎疗效观察",研究观察了双倍剂量雷公藤多昔片不同时间给药联合MTX 治疗MTX单药治疗失败的RA患者的疗效差异,提示雷公藤多昔片20:00给药联合MTX治疗难治性RA的疗效优于雷公藤多昔片8: 00给药联合MTX治疗。
该研究共纳入60例难治性RA患者,随机分为雷公藤多昔片8:00+ MTX组和雷公藤多昔片20:00+ MTX组,每组30例。
2组患者均给予M TXlO ~ 15mg每周1次口服,并分别于每天相应时间口服雷公藤多昔片4 Omg ,均连续治疗12周。
分别于治疗4、8、12周访视,进行临床和实验室评价,记录治疗过程中出现的所有不良反应。
治疗12周后,雷公藤多昔片20:00+MTX组基于28个关节的疾病活动指数(DAS28-ESR)改善率为90.0%(27∕30),美国风湿病学会(ACR)2 0达标率和ACR50达标率分别为和83∙3%(25∕30)和40.0%(12∕30),雷公藤多昔片8:00+MTX 组分别为66.7%(20∕30) ,56.7%(17∕30)和26.7% (8/30) , 2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
雷公藤多昔片20:00 + MTX组治疗8周、12周的血清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和白细胞介素-6(IL-6)水平均显著低于同期雷公藤多昔片8:00+MTX组(P均<0.05)。
雷公藤多昔片20:00+MTX组胃肠道反应发生率和不良事件总体发生率分别为6.7%(2∕30) , 53.3%(16∕30),雷公藤多昔片8:00+MTX 组分别为33. 3%(10∕30)和20.0%(6∕30) , 2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
雷公藤多苷片联合甲氨蝶呤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的效果概要:以雷公藤多苷片(Tripterygium wilfordii Hook F.)联合甲氨蝶呤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RA)的效果进行评估。
48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服用雷公藤多苷片和甲氨蝶呤,对照组仅使用甲氨蝶呤。
统计并比较两组的治疗效果、辅助检测指标以及不良反应情况。
结果显示,治疗组在治疗后RA相关指标、疼痛指数、病情活动度、关节肿胀等指标均有明显改善,且改善程度显著高于对照组;在正常免疫参数(WBC、Hb、PLT、CRP)方面,治疗组与对照组差异不明显;在肝肾功能、心电图和主观不良反应方面,治疗组与对照组均无明显差异。
通过本研究表明,雷公藤多苷片联合甲氨蝶呤的治疗效果好于仅使用甲氨蝶呤的治疗方案,但患者需要仔细监测不良反应情况。
引言:类风湿性关节炎(RA)是一种常见且难以治疗的自身免疫性关节炎,其病理特征包括关节滑膜内炎性细胞增生、血管增生和结缔组织增生等。
目前主要采用糖皮质激素、非甾体类抗炎药和疾病修饰抗风湿药等治疗方案。
然而,由于各种药物的缺陷,RA患者需要针对性的治疗方案。
雷公藤多苷片(Tripterygium wilfordii Hook F.)是一种有效治疗自身免疫性疾病的中药,已被广泛应用于RA的治疗中。
甲氨蝶呤是一种MTX类似物,可抑制DNA合成酶,常用于RA的治疗。
本研究旨在探究雷公藤多苷片联合甲氨蝶呤治疗RA的效果,为RA患者提供更好的治疗选择。
材料与方法:患者选择在北医三院风湿免疫科门诊接受治疗的RA患者,根据美国风湿学会RA 1987修订标准诊断。
具有下列特征者被纳入本研究范围:①年龄18-65岁;②符合RA 1987修订标准;③排除合并其他免疫疾病、恶性肿瘤、传染病、肝肾功能不全等情况;④口服甲氨蝶呤治疗者,剂量稳定3个月以上,仍存在关节炎症状。
方法将48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24例。
治疗组患者口服雷公藤多苷片(2mg,1次/d)和甲氨蝶呤(10mg,1次/wk),对照组仅给予甲氨蝶呤治疗(10mg,1次/wk)。
老年类风湿关节炎治疗中雷公藤甲素的应用价值
【摘要】目的对老年类风湿关节炎治疗中雷公藤甲素的应用价值进行探讨。
方法选取90名2010年——2011年在我院接受治疗的老年类风湿关节炎患者,并将其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对照组的患者服用甲氨蝶呤片,在对照组所服用药物的基础上,治疗组再加服雷公藤甲素。
结果相比于治疗前,两组患者的各项指标都有明显变化,但是治疗组各项指标的改善情况要比对照组好,两组间的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存在可比性。
对那些有意识障碍或者精神异常的患者予以排除后,这些患者都没有特别严重的肝、肾、心、脑、内分泌系统以及血液方面的疾病,没有对药物过敏的体制及过敏史。
而且这些患者至少在半年内没有服用青霉胺、肾上腺皮质激素、氯喹等抗癌药或者免疫抑制剂。
1.2治疗方法为对照组的患者服用甲氨蝶呤片,一天一次,一次服用5-10mg,口服,每周服用1-2次,50-100mg是一个疗程的安全量。
在对照组所服用药物的基础上,治疗组再加服雷公藤甲素,一天2-3次,一次服用1-2篇,口服。
这两组患者的服用疗程都是4个月。
1.3观察项目患者在治疗前后的关节肿胀数、关节压痛数、血沉以及晨僵时间等指标,结束试验之后,通过raqol评分量表来评价这些指标。
1.4疗效诊断标准患者关节压痛数超过6个、关节肿胀数超过4个、晨僵持续时间超过半个小时,而且血沉没有明显变化,关节功
能没有任何改善的情况视为无效;关节压痛数为4-5个,关节肿胀数为3个,晨僵持续的时间在10-20分钟,而且血沉也有所降低,关节功能适当恢复的情况视为显效;关节压痛数和关节肿胀数均为0-1个,血沉完全恢复正常,而且患者关节功能也有明显改善的情况视为明效。
用公式表示为:(明效+有效+显效)病例数/总病例数=总有效率。
1.5统计学方法通过统计软件spss15.0对其结果进行统计,用χ±s来表示计量数据,通过t进行检验。
用率来表示计数资料,用x2进行检验[4]。
2结果
2.1治疗前后两组的基本体征变化相比于治疗前,两组患者的各项指标都有明显变化,但是治疗组各项指标的改善情况要比对照组好,两组间的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2.3两组疗效对比对照组的有效率为82.2%,有31例为显效,3例为有效,3例为明显有效,8例为无效;治疗组的有效率为9
3.3%,有38例为显效,2例为有效,2例为明显有效,3例为无效。
治疗组比对照组要高,p<0.05,x2=10.952.
2.4不良反应对照组中,有6名患者出现腹泻、上腹痛等不良反应,所占比例为1
3.3%,有4名患者出现咽炎、口腔炎以及口唇溃疡的不良反应,所占比例为8.9%,有3名患者出现白细胞下降,这些症状在患者停药之后,对这些不良反应予以对症处理后逐渐消失。
在治疗组中,有11名患者出现腹泻、上腹痛以及恶心的不良
反应,所占比例为24.4%,有6名患者出现色素沉着和皮疹的不良反应,所占比例为3.3%,在患者停药之后,这些不良反应逐渐消失。
3讨论
到目前为止,老年类风湿关节炎的发病机制还不能完全确定,但是与细胞免疫和体液的异常有关已经被证实[5]。
甲氨蝶呤属于抗叶酸类抗肿瘤药物,其药理主要是通过对二氢叶酸还原酶进行控制,确保嘌呤合成能够受到抑制,以此起到减少胸腺嘧啶合成,是中性粒细胞趋化得以降低的作用,此外,还能有效抑制炎性细胞因子的释放,经过相关临床研究证实,雷公藤甲素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的效果非常显著。
本研究结果表明,雷公藤甲素能够有效改善类风湿关节炎病人的临床症状,而且治疗效果要比甲氨蝶呤效果好[6]。
雷公藤甲素属于卫矛科植物,通常在临床中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而且效果非常明显,经常被誉为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的二线首选药物,而且雷公藤甲素也有非常好的抗炎免疫性,能够有效预防滑膜炎症的发生,更好地保护了患者的新软骨[7]。
参考文献
[1]李广涛.雷公藤甲素和甲氨蝶呤治疗类风湿关节炎的生命质
量与临床疗效比较[j].中国中医药咨讯,2010,2(35):69-70.
[2]熊日波,涂胜豪.雷公藤甲素抑制类风湿关节炎患者外周血单个核细胞分泌tnf-α及其基因多态性的关系[j].医药导报,2007,26(10):1124-1127.
[3]王一凡,韦登明.雷公藤内酯醇治疗类风湿关节炎分子机制的
研究进展[j].中华风湿病学杂志,2005,9(10):628-630.
[4]zhang weichen hu yonggong zhang mingmin,
etc.tripterygium wilfordii a element of cia rats glucocorticoid receptor expression of peripheral blood mononuclear cells [j].the influence of zhonghua,2009,18(3):319-319.
[5]郑振峰,林珊.来氟米特与甲氨蝶呤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的meta分析[j].医师进修杂志,2010,28(12):110-111.
[6]cao lei lin jia.the curative effect of tripterygium wilfordii a therapy for senile rheumatoid arthritis(ra)and its influence on quality of life [j].chinese journal of gerontology,2012,10(21):156-157.
[7]周铁.甲氨蝶呤联合益肾蠲痹丸治疗老年类风湿关节炎的临
床观察[j].临床合理用药,2010,2(8):65-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