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凝人生——纪念陈俊愉院士逝世一周年暨陈俊愉学术思想研讨会在北京召开
- 格式:pdf
- 大小:371.69 KB
- 文档页数:1
陈俊愉“梅花院士”——陈俊愉李炜娜他,鹤发童颜,总是笑容满面。
他,独爱陆游的那首《卜算子·咏梅》,常沉吟细品。
在他家中,几乎处处可以捕捉到梅的踪迹:画框里花枝绽放的新梅,花瓶上枝桠疏落的老梅,书房则名曰“梅菊斋”……与陈俊愉交谈,你会发现,“梅”不时吐于他的口中,更发自他的心田。
蜀中初识梅香陈俊愉与花结缘,要从童年说起。
1917年秋,天津日租界一个大户人家添了一个男丁———陈俊愉。
他的曾祖父陈尧斋清末曾任新疆布政司。
曾祖父过世后,祖父陈超衡带领全家离津南下。
“在南京的时候,家里有一座很大的花园,我一放学就跟花匠一起侍弄花草,那时候只知道喜欢,可没想到后来竟成了吃饭的家伙什。
”陈俊愉真正与梅花结缘,要从大学说起。
陈老1940年毕业于金陵大学园艺系,师从汪菊渊教授。
后来,陈俊愉随汪老在成都做助教,一起调查研究四川梅花,这是最初的梅缘。
自蜀中初识梅香,陈俊愉的热情便燃烧了近70年。
“研究了这么多年梅花,您觉得哪儿的梅花最好看?”“咱们国家是梅花大国,十几个省都有野生梅花,但中心在四川、云南和西藏。
四川的梅花尤其好,观赏层次高、分布广。
听过‘老梅花,少牡丹’的说法吗,讲的是赏梅越古越好,云南百年以上古梅很多。
目前全国探明的200年以上的古梅有60多株,云南就有45株,其中4株元梅,5株明梅。
”梅花不喜漫天雪陈老书房里的书很多,有摆着的,也有堆着的。
却如陈老说的“杂而有序”,想要的书“随拿随到”。
这一次,他拿出的是《中国梅花品种分类》,该书是他用20年完成的、目前在中国乃至世界上关于梅花分类最完善的专著。
翻开书,对照图片,陈老细细讲解每一种梅花花形、花色的不同。
陈老讲得津津有味,记者听得却是一头雾水。
“看起来都差不多嘛。
”“要不怎么叫学问呢。
”陈俊愉说,“赏梅不只是闻香,要用心体会梅花的神、姿、色、香之美才行。
这方面我们可要像老祖宗。
元朝诗人方子通有句诗‘紫府与丹来换骨,春风吹酒上凝脂’,把骨里红(朱砂)梅描述得多准确细致呀。
梅花之父陈俊愉本文是关于梅花之父陈俊愉,仅供参考,希望对您有所帮助,感谢阅读。
陈俊愉,字翔生,曾任中国园艺学会副理事长、中国花卉协会梅花腊梅分会会长、北京林业大学教授,1997年当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次年转为资深院士,为两院院士中惟一一位园林花卉专家,人称“梅花院士”。
1957年,陈俊愉调入北京林业大学,一边教学,一边开始进行梅花引种驯化研究,着手把这一亚热带的乔木移栽到北京。
他认为,植物异地引种,跟一个人适应新的环境一样,要迁地驯化梅花不能移植成长的梅树,得从播种开始!他独创性地提出“抗性育种”理论,就是“让种子学习自己来克服环境困难”,“把土壤、水分、温度各个方面的条件都限制住,让梅花在一个半死不活的状态下生长”,这是用在花卉上的“斯巴达教育”。
他决定用这一理论去挑战“南梅北移”的难关。
1957年秋,陈俊愉到长江流域一带收集梅花种子,翌年开春就在北京林业大学、北京植物园播下了几千株,让它们适应干燥、寒冷的气候。
1962年冬天,苗圃里幸存的四株坚强的幼苗,终于吐出了10多个鲜艳的花蕾。
第二年,其中两棵梅树开了更多的花,初夏还结了硕大的梅子。
陈俊愉将这两棵能抗零下19℃低温的梅花命名为“北京玉蝶”和“北京小梅”!江南的梅花跨越一千多公里,在干燥、寒冷的北京“安营扎寨”,南梅北移的梦想终于变成了现实!1979年,陈俊愉到武汉、南京、成都、昆明等地调查梅花,并组织全国各地的园艺家协作,用6年时间完成了全国梅花品种普查、搜集、整理并进行科学分类,于1989年出版了中国第一部大型梅花专著《中国梅花品种图志》,这是国内也是世界上第一部图文并茂、全面系统介绍中国梅花的专著,为向世界园艺学会展示中国独有的奇花并获得承认奠定了学术基础。
1996年,他出版了《中国梅花》,在梅花品种分类上创立了世界上独一无二的“二元分类法”,进而形成了花卉品种分类的中国学派。
他用枝条姿态作为梅花品种分类的第一级标准,即分为直枝梅类、垂枝梅类、龙游梅类3类;再将花型作为第二级标准,每个花型都包含多个不同的品种。
蒋大宗教授逝世一周年追思会在沪召开
本刊编辑部
【期刊名称】《中国医疗器械杂志》
【年(卷),期】2015(000)002
【摘要】2015年3月18日是蒋大宗教授逝世一周年的纪念日,上海市生物医学工程学会和《中国医疗器械杂志》编辑部联合在上海交通大学Med-X研究院召开了纪念蒋大宗教授逝世一周年追思会。
【总页数】1页(P101-101)
【作者】本刊编辑部
【作者单位】本刊编辑部
【正文语种】中文
【相关文献】
1.《郑成思纪念文集》首发式暨纪念郑成思先生逝世一周年座谈会在京召开
2.花凝人生——纪念陈俊愉院士逝世一周年暨陈俊愉学术思想研讨会在北京召开
3.缅怀冯葆富教授,发展艺术嗓音医学事业──《冯葆富艺术嗓音医学论文集》首发式暨逝世一周年座谈会在北京举行
4.学习于老品格继承于老遗志——于若木先生逝世一周年纪念会在京召开
5.纪念叶栋教授逝世一周年学术研讨会在我院举行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北京园林学会北京市园林局举办《北京奥运环境建设城市绿化
行动对策》学术研讨会
佚名
【期刊名称】《北京园林》
【年(卷),期】2004(000)004
【摘要】北京园林学会、北京市园林局于2004年10月 18日——19日在卧佛
山庄举办"北京奥运环境建设城市绿化行动对策"学术研讨会,来自德国、美国、上
海市绿化局的专家和中国工程院院士陈俊愉、孟兆祯以及各区园林主管部门,园林
局直属单位的代表,有关大专院校专家、园林工作者150多人参加学术报告和交流。
【总页数】1页(P52-52)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TU986-2
【相关文献】
1.北京园林学会举办2010年“北京园林绿化”学术研讨会 [J],
2.北京园林学会举办“北京地区野生地被植物在城市绿化中的应用”学术讲座 [J],
3.北京市园林局规划处、北京园林学会规划设计专业委员会召开学术研讨会 [J],
4.北京园林学会北京市园林局举办《抓住2008年奥运机遇,进一步提升北京城市绿化水平》研讨会 [J],
5.北京园林学会、北京市园林局关于下发“奥运环境建设城市绿化行动对策研讨会”实施方案的通知 [J], ;;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118行业动态纪念陈俊愉先生诞辰100周年特别梅展暨陈俊愉与中国名花研究学术研讨会在合肥举办The Plum Flower Show Commemorating the 100th Anniversary of Mr. Chen Junyu's Birth and the Symposium on Mr. Chen Junyu and the Study of Chinese Famous Flowers Held in Hefei2017年2月13日,“纪念陈俊愉先生诞辰100周年特别梅展暨陈俊愉与中国名花研究学术研讨会”于合肥举办。
会议旨在弘扬陈俊愉先生的梅花精神,促进中国名花研究,推动中国风景园林事业的发展,从而为践行生态文明,建设美丽中国作出贡献。
会议由中国花卉协会梅花蜡梅分会、中国园艺学会观赏园艺专业委员会、合肥市林业和园林局共同主办,合肥植物园承办,《中国园林》杂志社、安徽省风景园林学会和合肥市风景园林学会协办,中国风景园林学会为支持单位。
13日上午,梅展开幕式在合肥市植物园陈俊愉广场隆重拉开帷幕,合肥市委常委、政法委书记、副市长江洪,市政协副主席徐天锡,中国花卉协会月季分会会长、原北京植物园园长张佐双,中国花卉协会梅花蜡梅分会会长、北京林业大学原副校长张启翔教授,中国风景园林学会副秘书长、《中国园林》杂志社社长金荷仙以及其他来自全国各地的陈先生的弟子,梅花专家学者、生产者,陈先生的亲属等100余人出席了开幕式。
开幕式由中国花卉协会梅花蜡梅分会副会长兼秘书长、北京林业大学副教授李庆伟主持,合肥市林业和园林局局长闫萍,陈俊愉先生二女儿、中国农业大学副教授陈秀禾,张启翔教授分别在开幕式上致辞(图1)。
闫萍局长简要介绍了合肥市近几年城乡园林绿化事业蓬勃发展的概况和此次合肥植物园梅展丰富的展览内容。
陈秀禾副教授代表陈先生家人对此次活动举办方的精心筹备工作表示真诚的感谢,她深情回忆了父亲生前不屈不挠的钻研精神,坚持不懈的事业心和耐心,同时希望此次梅展能够为合肥市的生态文明建设贡献一分力量。
中国名花与城市文化陈俊愉编者按:陈俊愉教授是中国工程院资深院士、著名园林植物学家。
他用60多年时间完成中国梅花品种群分类,主编了《中国梅花品种图志》、《中国花经》等著作,著有《巴山蜀水记梅花》等书籍。
本文摘录了他关于中国花卉与城市文化的部分语录,供读者参阅。
中国——欣赏花的国度目前,东西方花卉欣赏的角度不同,可分为两类,一类是西方英美这样的国家,他们是用眼睛看花,欣赏花的形状、颜色、大小。
中国人欣赏花是用五官及联想,像陆游那样欣赏梅花,“当年走马锦城西,曾为梅花醉如泥。
”中国的花卉爱好者、诗人文学家可以在花里面醉得像泥巴一样,外国人一看就会说“marvelous!splendid!”他不能深入,是表面的、肤浅的。
“二十里中香不断,青羊宫到浣花溪。
”而外国人是不重视香味的。
我在《大自然》这个杂志上发表过一篇文章,叫“中国人——花卉欣赏的大师”。
中国人是最会欣赏花的,外国人对小花、香花是不重视的,所有大花他们都拿走了,如牡丹、芍药、栀子花、绣球花、菊花、杜鹃花等。
小的花没有拿走,如梅花、蜡梅、米兰、珠兰、瑞香,连香传十里的桂花都没拿走。
全世界的花卉事业包括它的文化、科学、产业化等,都会因为中国的参与和起主导作用而大大奋进。
整个中国的花卉发展不应该按个人爱好,也不该按地区的偏好,而是应该从全国的、世界的角度来看中国的花卉发展问题。
在世界上所有的国家中,只有中国把花当作国家的名字。
“中华”,就是全世界中间一块宝地——花花世界,没有毕竟西湖六月中 王华/摄4QUALITY LIFE■观点另外一个国家是这样的,真正应该做到的是成为一个主动为世界作更多贡献的花花世界。
国花评选与一国两花梅是中国的精神和民族之魂,梅花反映了精神文明,从唐宋以来,一直到近代毛泽东、陈毅都对梅花是歌颂的,它的坚贞不屈的精神,正是中国人民所以屹立于世界的很重要的因素。
中国人吃苦耐劳,这就是为什么中国生产的东西能够走向世界。
国花的评选讨论工作上个世纪八十年代初期就开始了。
人间梅花失一朵天上胜景添几重——追思园林一代宗师陈俊
愉院士
梅慧敏
【期刊名称】《园林》
【年(卷),期】2012(000)007
【摘要】6月8日,一个不愿也从不曾想听到的消息传来——园林一代宗师陈俊愉院士仙逝。
专赴北京八宝山梅厅参加告别会后回到上海,多少天来恍恍惚惚,耳边萦回的都是陈先生爽朗的笑语声。
先生的睿智、渊博,对事业的热爱执著,对专业的正直严谨,待人的宽厚和蔼,形成了其独具魅力的人格风范。
三十多年了真真切切,点点滴滴,一幕幕涌到眼前。
【总页数】2页(P80-81)
【作者】梅慧敏
【作者单位】
【正文语种】中文
【相关文献】
1.育出新花艳人间国际登录梅第一——记著名园林植物学家、园林教育家陈俊愉院士 [J], 金荷仙
2.纪念陈俊愉院士诞辰98周年暨陈俊愉园林教育基金成立大会在北京林业大学召开 [J], 金荷仙;刘健鹏
3.陈俊愉院士逝世三周年纪念暨陈俊愉园林教育基金成立大会在京举行 [J], 李庆卫;金荷仙
4.梅香满园薪火相传纪念陈俊愉院士诞辰98周年暨陈俊愉园林教育基金成立大会召开 [J], 杜婉秋
5.陈俊愉院士逝世三周年纪念暨陈俊愉园林教育基金成立大会在京举行 [J], 李庆卫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