油田专用杆式抽油泵介绍.
- 格式:ppt
- 大小:1014.50 KB
- 文档页数:21
油田用双螺杆泵的特点分析首先,油田用双螺杆泵具有很高的抗磨性和抗腐蚀性。
油田的工作环境通常是恶劣的,例如存在高温、高压和高含硫等条件,传统的泵设备难以适应这种环境。
油田用双螺杆泵采用硬质合金材料制成的螺杆和衬套具有很高的硬度,能够抵抗介质中的磨损和腐蚀,从而延长设备的使用寿命。
其次,油田用双螺杆泵具有很强的自吸能力。
在油田的开采和生产过程中,一般需要将液体从低处抽送到高处,而油田用双螺杆泵具有较强的自吸能力,能够在介质中自动形成真空,从而实现有效的吸入和泵出。
另外,油田用双螺杆泵具有稳定性好、工作效率高的特点。
双螺杆泵由两个同轴并且反向旋转的螺杆组成,泵送介质时,螺杆之间形成密封腔,因此泵送的介质不会发生混合和泄漏,从而保证了泵送的稳定性;同时,双螺杆泵内部的螺杆之间不会发生摩擦和冲击,因此工作效率高,能够实现较大流量的输送。
此外,油田用双螺杆泵还具有结构简单、维护方便的特点。
双螺杆泵的结构相对简单,由于没有阀门和可动部件,因此维护较为方便,不易出现故障。
同时,双螺杆泵的螺杆和衬套等易损件可以进行拆卸和更换,延长了设备的使用寿命。
最后,油田用双螺杆泵还具有较强的适应性。
双螺杆泵可以输送不同性质的介质,例如稠油、油水、污泥和腐蚀介质等,同时还可以适应不同的工况要求和输送能力。
综上所述,油田用双螺杆泵具有很好的抗磨性、抗腐蚀性、自吸能力,稳定性好、工作效率高、结构简单、维护方便和较强的适应性等特点。
这些特点使得油田用双螺杆泵成为油田勘探、开采和生产过程中不可或缺的设备,为油田的正常生产和运营提供了可靠的保障。
同时,双螺杆泵的研发和应用也将进一步提高油田的生产效率和经济效益。
石油天然气工业井下设备——人工举升用螺杆泵系统泵在石油和天然气开采中,随着油井深度的加深,越来越多的操作需要在井下进行。
这意味着需要更多的井下设备来支持操作。
其中,人工举升用螺杆泵系统泵是石油天然气工业井下设备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将对其进行详细介绍。
1.什么是人工举升用螺杆泵系统泵人工举升用螺杆泵系统泵(Artificial Lift Screw Pump System)是一种用于石油和天然气开采的井下泵,通过抽吸渗入地下油层的油水混合物,达到提升地下油水混合物的作用。
与其他井下泵相比,人工举升用螺杆泵系统泵具有结构简单、运作稳定等特点。
2.人工举升用螺杆泵系统泵的组成部分人工举升用螺杆泵系统泵由以下几个组成部分构成:(1)转子转子是人工举升用螺杆泵系统泵的核心部分,它是一个金属螺旋桶,可以有不同的形状,例如圆柱形或螺旋形。
在运作过程中,油水混合物被吸入转子内部,并在旋转的过程中被推送到井口。
转子的设计与选择将根据钻完井的深度和油井的其他参数进行调整。
(2)泵筒泵筒是转子的固定部分,它包含从地下抽取的油水混合物并将其推到井口。
(3)抽油杆抽油杆连接油泵和地面的泵抽杆,传输转子的动力和控制运作。
抽油杆的长度将根据钻井深度和井内油井容量的大小进行调整。
(4)其他配件除了以上几个组成部分,人工举升用螺杆泵系统泵还需要一些其他的配件,例如密封件和弹簧,以确保系统的正常运作。
3.人工举升用螺杆泵系统泵的优缺点(1)优点a.结构简单,维修方便。
b.推动力强,能够应对深井采油。
c.运作稳定,效率高。
(2)缺点a.相比于其他井下泵,人工举升用螺杆泵系统泵的生产成本更高。
b.由于泵的结构限制,它的注入能力可能相对较低。
4.人工举升用螺杆泵系统泵的应用范围人工举升用螺杆泵系统泵主要应用于海外和陆上易于操作的石油天然气开采场地,比如沿海盆地和低深度油田,以及不需要大规模水泵设备的地区。
它可以应对不同规模的油田,从小型油田到大型油田都能使用。
油田有杆活塞管式抽油泵理论排量及泵效计算方法关键词:理论排量泵效混合液密度抽油机油田含水抽油泵油井一、体积理论排量公式:
S =S r+ S L
因S r和S L不便直接测得,所以现场一般用S代替S r ,用井口理论排量代替井下理论排量,因此,计算结果比实际偏大;
D : 泵直径,毫米;
S :光杆冲程,米;
S r :泵冲程,米;
N : 冲次,次/分钟;
S L : 冲程损失,米;
r:real,实际;
L:lost,损失;
二、质量理论排量公式:
A、体积含水法计算混合液密度公式:
B、质量含水法计算混合液密度公式:
C、质量理论排量公式:
三、泵效公式:
f v : 体积含水,小数或百分数;
f m: 质量含水,小数或百分数;
ρm: 混合液密度,g/cm3或g/ml;
ρo: 净化原油密度, g/cm3或g/ml;
ρw: 原油中水的密度, g/cm3或g/ml ,近似值1g/ml或1g/cm3;
D : 泵直径,mm;
S :光杆冲程,m;
S r :泵冲程,m;
N : 冲次,次/分钟;
S L : 冲程损失,m;
r: real,实际;
L : lost,损失;
η: 泵效,小数或百分数;
q L: 日产液,ton/day;
1g/cm3=1g/ml=1000kg/m3
说明:
▪以上公式未考虑井下温度、压力、气油比、原油成分、膨胀系数,关于这些需要进一步研究和探讨!
▪
体积含水与质量含水之间的转换,具体请参见本人在油气田地面工程第29卷第1期发表的《油田分队计量末端产量计算公式》
作者:尹鹏飞
2010.10.20。
一、概述:螺杆泵是一种适应性强,适用范围广泛的一种新型的先进采油设备,近几年来在国内外众多油田上得到了广泛应用。
它既能用于低粘度原油开采,又适用于开采高粘稠油,含蜡含胶脂油,含砂油及大油气比的油井。
我厂研制并生产的超稳型单螺杆抽油泵(以下简称螺杆泵)驱动装置是针对在现场多年来使用过程中存在的振动、漏油、操作强度大等问题而开发设计的。
它体积小,结构紧凑,运动平稳,操作简单,作业、安装、维修方便等特点。
该泵适用于原油粘度5800MP a·S以下,油井含砂量应不大于3%(否则应加防砂管),油井硫化氢气体含量不大于2.5%,液体与气体的体积比不小于10%的油井。
二、结构简介:螺杆泵地面驱动装置主要由两大部分组成:一、地面驱动头,主要由螺杆泵专用井口、电动机、皮带轮、电动机支架、减速器箱体、光杆卡子等组成。
二、单螺杆抽油泵,它主要由定子、转子、扶正器、限位器等组成。
三、工作原理:电动机通过皮带将动力传给地面驱动头,使光杆产生顺时针方向旋转,光杆带动井下螺杆泵的转子在定子衬套内转动,由定子与转子形成的密封腔室在转子转动时由定子的下端上移,在压差作用下,被吸入的液体也随着密封腔上移至排出端排放,经大四通进入输油管道。
四、产品型号说明: 1、单螺杆泵型号说明: G LB—2、地面驱动装置型号说明:3、单螺杆泵性能参数表4、单螺杆泵结构尺寸表五、螺杆泵及地面驱动装置的安装:(一)、螺杆泵的安装:1、下泵顺序:所有下井管柱下井前均必须清洗干净,油管必须符合下井要求。
下泵时依次是:丝堵尾管筛管防转锚油管短接泵定子油管扶正器油管油管挂。
2、注意事项:①、施工前须由技术人员向作业队交底。
②、在下泵过程中,油管及所有丝扣应经检查合格,同时涂扣油,上紧扭矩不小于规定值。
③、螺杆泵下部是定位接头,下井时勿将定子倒置。
(二)、转子的安装及注意事项:1、转子的安装:(1)清点并丈量检查抽油杆,按下井顺序配好杆柱,按设计要求加抽油杆扶正器(2)抽油杆防脱器接到转子上,防脱器上部连第一根完整抽油杆(3)下抽油杆时速度要慢,当转子进入定子,碰到定位接头时,指重表指针随之慢慢下降,这时上提抽油杆,装井口装置,再慢慢下放抽油杆,当指重表指针为零时,按要求提防冲距,防冲距见表。
抽油泵基本状况介绍抽油泵是一种重要的工业设备,用于将液体从低压区域抽送至高压区域。
它在石油工业中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被广泛用于油井、炼油厂和化工厂等领域。
本文将详细介绍抽油泵的基本状况。
一、抽油泵的工作原理抽油泵主要通过旋转机械能将能量传递给液体,使之产生差压,并将油液从较低压区域抽送至较高压区域。
抽油泵通常由一根旋转轴和多个叶轮组成。
当轴旋转时,叶轮会将液体吸入并迅速排出。
二、抽油泵的结构抽油泵的结构主要包括泵体、旋转轴、叶轮、密封器以及轴承等组件。
泵体是一个密封的容器,内部包含了叶轮和旋转轴。
叶轮是抽油泵的核心部件,它通过旋转产生动力,将液体抽送至高压区域。
旋转轴则负责将动力传递给叶轮。
密封器用于防止液体泄漏,确保抽油泵的正常运行。
轴承则支持旋转轴的运转,减少摩擦和磨损。
三、抽油泵的工作性能参数抽油泵的工作性能一般通过以下几个参数来描述:1.流量:指单位时间内泵送的液体体积。
2.扬程:指液体从低压区域抽送至高压区域所需要的能量。
3.功率:指泵所需输入的功率大小。
4.效率:指泵的能量传输效率,即输出功率与输入功率的比值。
四、抽油泵的分类根据不同的工作原理和结构特点,抽油泵可分为离心泵、容积泵和轴流泵等类型。
1.离心泵:离心泵是最常见的一种抽油泵,它通过叶轮的旋转将液体抛离,产生差压。
它具有结构简单、体积小、使用方便等优点,在石油工业中应用最广泛。
2.容积泵:容积泵又称柱塞泵或齿轮泵,它通过容积变化将液体推送至高压区域。
容积泵工作平稳,流量稳定,适合在高压或高粘度条件下工作。
3.轴流泵:轴流泵主要用于输送大量液体,它的流量大,但扬程较小。
轴流泵通常用于短距离输送,如排水、河道清淤等。
五、抽油泵的应用领域抽油泵在石油工业中具有广泛的应用。
首先,它被用于油井开采过程中,将原油从井底抽运至地面。
其次,抽油泵还被广泛应用于炼油厂和化学工厂等领域。
在炼油厂中,它主要用于将原油从储油罐输送至各个处理设备。
油田有杆活塞管式抽油泵理论排量及泵效计算方法关键词:理论排量泵效混合液密度抽油机油田含水抽油泵油井一、体积理论排量公式:
S =S r+ S L
因S r和S L不便直接测得,所以现场一般用S代替S r ,用井口理论排量代替井下理论排量,因此,计算结果比实际偏大;
D : 泵直径,毫米;
S :光杆冲程,米;
S r :泵冲程,米;
N : 冲次,次/分钟;
S L : 冲程损失,米;
r:real,实际;
L:lost,损失;
二、质量理论排量公式:
A、体积含水法计算混合液密度公式:
B、质量含水法计算混合液密度公式:
C、质量理论排量公式:
三、泵效公式:
f v : 体积含水,小数或百分数;
f m: 质量含水,小数或百分数;
ρm: 混合液密度,g/cm3或g/ml;
ρo: 净化原油密度, g/cm3或g/ml;
ρw: 原油中水的密度, g/cm3或g/ml ,近似值1g/ml或1g/cm3;
D : 泵直径,mm;
S :光杆冲程,m;
S r :泵冲程,m;
N : 冲次,次/分钟;
S L : 冲程损失,m;
r: real,实际;
L : lost,损失;
η: 泵效,小数或百分数;
q L: 日产液,ton/day;
1g/cm3=1g/ml=1000kg/m3
说明:
▪以上公式未考虑井下温度、压力、气油比、原油成分、膨胀系数,关于这些需要进一步研究和探讨!
▪
体积含水与质量含水之间的转换,具体请参见本人在油气田地面工程第29卷第1期发表的《油田分队计量末端产量计算公式》
作者:尹鹏飞
2010.10.20。
普通抽油泵一结构普通抽油泵主要由泵筒、吸入阀、活塞、排除阀四大部分组成。
按照抽油泵在井下的固定方式,可分为管式泵和杆式泵。
1管式泵管式泵又称油管泵,特点是把外筒、衬套和吸入阀在地面组装好并接在油管下部先下入井中,然后把装有排出阀的活塞用抽油杆通过油管下入泵中。
衬套由材料加工成若干节,衬入外筒内部。
活塞是用无缝钢管制成的中空圆柱体,外表面光滑带有环状沟槽,作用是让进入活塞与衬套间隙的砂粒聚集在沟槽内,防止砂粒磨损活塞与衬套,并且沟槽中存的油起润滑活塞表面的作用。
检泵起泵时为泄掉油管中的油,可采用可打捞的吸入阀(固定阀),通过下放杆柱,让活塞下端的卡扣咬住吸入阀的打捞头,把吸入阀提出。
但是这种泵由于吸入阀打捞头占据泵内空间,使泵的防冲距和余隙容积大,容易受气体的影响而降低泵效。
目前大多数下入管式泵的井,是在油管下部安装泄油器,通过打开泄油器卸掉油管中的油。
在下入大泵的井中,由于活塞直径大于油管内径,不能通过油管下入活塞,采用的方法是先把活塞随油管下入井中,后下入抽油杆柱,利用一个称为脱节器的装置与泵中活塞对接。
管式泵结构简单,成本低,在相同油管直径下允许下入的泵径较杆式泵大,因而排量大。
但检泵时必须起下油管,修井工作量大,故适用于下泵深度不大,产量较高的井。
2杆式泵杆式抽油泵又称为插入泵,其中定筒式顶部固定杆式泵特点是有内外两个工作筒,外工作筒上端装有椎体座及卡簧(卡簧的位置为下泵深度),下泵时把外工作筒随油管先下入井中,然后装有衬套、活塞的内工作筒接在抽油杆的下端下入到外工作筒中并由卡簧固定。
另外还有固定点在泵筒底部的定筒式底部固定杆式泵,以及将活塞固定在底部,由抽油杆带动泵筒上下往复运动的动筒式底部固定杆式泵。
检泵时不需要起出油管,而是通过抽油杆把内工作筒拔出。
杆式泵检泵方便,但结构复杂,制造成本高,在相同的油管直径下允许下入的泵径教管式泵要小,适用于下泵深度较大,产量较小的油井。
目前常规抽油泵存在金属活塞和衬套加工要求高,制造不方便,且易磨损的缺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