油田专用杆式抽油泵介绍
- 格式:ppt
- 大小:1016.50 KB
- 文档页数:21
油田专用杆式抽油泵介绍首先,油田专用杆式抽油泵的泵杆是由多个连接在一起的杆节组成,通常由碳钢材质制成,具有较高的强度和刚度。
泵杆的长度多种多样,可以根据不同的油井深度进行调节。
泵杆的工作原理是通过电动机的驱动,将泵杆由地面输送至井下,在井中的泵头处将被抽上来的原油提升至地面,实现从井底到地面的油井产油。
其次,油田专用杆式抽油泵的吊卡是用于将泵杆安装在龙门架上的装置,它具有重要的功能。
吊卡通常由吊杆、吊叉、卡箍等组成,能够牢固地固定泵杆,确保泵杆能够顺利地上下运行。
吊卡的设计和制造要求高,需要考虑到重载工况下的安全性和可靠性。
再次,油田专用杆式抽油泵的泵头是泵杆的最末端部分,用于抽取地下的原油。
泵头通常由数个泵环和阀门组成,这些泵环和阀门在泵杆的驱动下进行工作,形成抽油泵吸油、排油的作用。
泵头的设计和制造要求精密,以确保油田专用杆式抽油泵在高压下仍能正常工作。
此外,油田专用杆式抽油泵的龙门架是用于支撑和固定泵杆、泵头和吊卡的重要设备。
龙门架通常由钢结构制成,具有足够的强度和稳定性。
龙门架的高度可以调节,以适应不同的油井深度。
龙门架的稳定性对于油田专用杆式抽油泵的正常运行至关重要,需要在设计和安装过程中注重细节。
最后,油田专用杆式抽油泵的电动机是驱动整个装置运行的关键部件。
电动机通常采用交流电机或直流电机,通过电动机的转动,带动泵杆的上下运动,实现原油的抽上地面。
电动机的选型和安装要求科学严谨,以确保正常运行和能效。
综上所述,油田专用杆式抽油泵是一种重要的装置,在油井采油作业中发挥着关键作用。
它由泵杆、吊卡、泵头、龙门架、电动机等部件组成,具有结构简单、工作稳定、抽油效率高等特点。
油田专用杆式抽油泵的设计和制造需要考虑到各个部件的性能和可靠性,并且要满足不同油井深度的要求。
通过不断技术创新和优化设计,油田专用杆式抽油泵的发展将更加完善和高效。
详解杆式泵与管式泵的区别及工作原理一、结构普通抽油泵主要由泵筒、吸入阀、活塞、排除阀四大部分组成。
按照抽油泵在井下的固定方式,可分为管式泵和管式泵。
①管式泵管式泵又称油管泵,特点是把外筒、衬套和吸入阀在地面组装好并接在油管下部先下入井中,然后把装有排除阀的活塞用抽油杆通过油管下入泵中。
衬套是又材料加工成若干节,衬入外筒内部。
活塞是用无缝钢管制成的中空圆柱体,外表面光滑带有环状沟槽,作用是让进入活塞与衬套间隙的砂粒聚集在沟槽内,防止砂粒磨损活塞与衬套,并且沟槽中存的油起润滑活塞表面的作用。
检泵起泵时为泄掉油管中的油,可采用可打捞的吸入阀(固定阀),通过下放杆柱,让活塞下端的卡扣咬住吸入阀的打捞头,把吸入阀提出。
但是这种泵由于吸入阀打捞头占据泵内空间,使泵的防冲距和余隙容积大,容易受气体的影响而降低泵效。
目前大多数下入管式泵的井是在油管下部安装泄油器,通过打开泄油器泄掉油管中的油。
在下入大泵的井中,由于活塞直径大于油管内径,不能通过油管下入活塞,采用的方法是先把活塞随油管下入井中,后下入抽油杆柱,利用一个成为脱节器的装置与泵中活塞对接。
管式泵结构简单,成本低,在相同油管直接下允许下入的泵径较杆式泵大,因而排量大。
但检泵必须起下油管,修井工作量大,故适用于下泵深度不大,产量较高的井。
②杆式泵杆式泵又称为插入泵,其中定筒式顶部固定杆式泵特点是内外两个工作筒,外工作筒上端装有椎体座及卡簧(卡簧的位置为下泵深度),下泵时把外工作筒随油管先下入井中,然后装有衬套、活塞的内工作筒接在抽油杆的下端下入到外工作筒中并由卡簧固定。
另外还有固定点在泵筒底部的定筒式底部固定杆式泵,以及将活塞固定在底部,由抽油杆带动泵筒上下往复运动的动筒式底部固定杆式泵。
检泵时不需要起出油管,而是通过抽油杆把内工作筒拔出。
杆式泵检泵方便,但是结构复杂,制造成本高,在相同的油管直径下允许下入的泵径较管式泵要小,适用于下泵深度较大,产量较小的油井。
长杆泵用途长杆泵是一种用于抽送地下油田中的原油和其他液体的设备。
它由泵体、泵杆和功率驱动系统组成。
长杆泵被广泛应用于石油工业中,具有一系列独特的用途和优势。
首先,长杆泵被广泛用于石油油田的抽油作业。
油井的深度通常很大,长杆泵能够有效地抽送地下油藏中的原油到地面。
泵杆长度可以根据油井的实际深度进行调整,确保能够将原油抽上来。
长杆泵通过连杆连接到泵体,当功率驱动系统启动时,泵杆随之上下运动,有效抽取原油。
这一过程不仅能够提高油井的开采效率,还可以减少人力投入和设备成本。
其次,长杆泵在油井注水过程中也有广泛的应用。
在油井产油过程中,随着时间的推移,原油的产量会逐渐降低,此时可以采用注水的方式来提高油井的产能。
长杆泵可以将水从地面输送到井口,并通过注水井注入到油井中。
注水能够增加油井中原油的压力,推动原油向井口流动,提高产油效率。
长杆泵具有高压输送水的能力,能够满足注水的需求。
注水不仅可以提高油井的产量,还可以延长油井的使用寿命。
此外,长杆泵还被广泛用于砂砾油藏的开采作业中。
砂砾油藏是一种特殊的油藏类型,含有大量的砂砾和杂质。
长杆泵能够有效地抽取含有砂砾和杂质的原油,并将其输送到地面,使得原油可以进一步的处理和加工。
长杆泵具有较大的泵腔,能够容纳砂砾和杂质,避免堵塞和损坏设备。
同时,长杆泵的结构坚固,耐磨性强,适用于恶劣的工作环境。
此外,长杆泵还可以用于钻井工序中的水泥浆输送。
钻井是一项复杂的工序,需要将水泥浆注入到井孔中,以加固井壁和保证井口的稳定。
长杆泵能够将水泥浆从地面输送到井口,以保证钻井作业的顺利进行。
长杆泵具有高压输送的能力,能够将水泥浆快速和稳定地输送到井孔中,确保钻井的效果和质量。
总而言之,长杆泵是一种在石油工业中使用广泛的设备,具有多种用途和优势。
它可以用于抽油作业、注水过程、砂砾油藏开采以及水泥浆输送等工作中。
长杆泵的应用能够提高油井的产能和开采效率,减少人力投入和设备成本。
长杆泵是石油工业中不可或缺的设备之一,对于油井的开采和生产具有重要的作用。
抽油泵产品电子版介绍1.1杆式抽油泵系列杆式抽油泵是我厂生产的主要抽油泵产品之一。
我厂生产的杆式抽油泵按美国石油学会API SPEC 11AX(或GB/T18607)《抽油泵及其组件规范》标准设计。
按泵的支承固定形式可分为动筒式底部固定杆式抽油泵(RWT或RHT)、定筒式底部固定杆式抽油泵(RWB或RHB或RXB)、定筒式顶部固定杆式抽油泵(RWA或RHA)三大类。
根据泵筒和柱塞的不同匹配,我厂设计了两种不同运动副的杆式抽油泵,一种是普通整筒杆式抽油泵,另一种是防腐耐磨整筒杆式抽油泵。
用户可根据自己油田的情况进行选择。
杆式抽油泵最大的优点是作业时泵可随抽油杆柱一起起出井口,而不影响油管柱,这样作业时间可节约一半以上,从而降低作业费用。
由于杆式抽油泵的结构特点,杆式抽油泵适合于小排量抽液、泵挂较深的油井使用。
1.1.1普通整筒杆式抽油泵普通整筒杆式抽油泵的运动副匹配采用泵筒内孔表面化学镀镍、柱塞外表面镀硬铬(单边厚度0.152mm以上),具有很好的耐磨性能。
阀副可根据需要提供优质不锈钢、硬质合金、金属陶瓷等材料制件,泵的其它组件采用优质碳素钢或不锈钢制造。
用户对材料有特殊要求的可根据用户要求设计制造。
本类泵适用于磨损较严重、腐蚀性较小的小排量抽液、泵挂较深的油井使用。
主要技术参数见表1-1。
1.1.2防腐耐磨整筒杆式抽油泵防腐耐磨整筒杆式抽油泵的运动副匹配采用泵筒内孔表面镀硬铬(单边厚度0.08mm以上)、柱塞外表面喷焊镍基合金(单边厚度0.25mm以上),具有很强的耐磨防腐性能。
阀副可根据需要提供优质不锈钢、硬质合金、金属陶瓷等材料制件,泵的其它组件采用耐腐蚀性能强的优质材料制造。
本类泵适用于磨损严重和含H2S、CO2及盐水腐蚀的小排量抽液、泵挂较深的油井使用。
主要技术参数见表1-1。
2.泵筒标准长度为8英尺至30英尺,按每2英尺递增。
3.名义柱塞长度最短为2英尺,用户没有要求的按4英尺提供,柱塞配合间隙根据用户提供的油井情况确定。
油田有杆活塞管式抽油泵理论排量及泵效计算方法关键词:理论排量泵效混合液密度抽油机油田含水抽油泵油井一、体积理论排量公式:
S =S r+ S L
因S r和S L不便直接测得,所以现场一般用S代替S r ,用井口理论排量代替井下理论排量,因此,计算结果比实际偏大;
D : 泵直径,毫米;
S :光杆冲程,米;
S r :泵冲程,米;
N : 冲次,次/分钟;
S L : 冲程损失,米;
r:real,实际;
L:lost,损失;
二、质量理论排量公式:
A、体积含水法计算混合液密度公式:
B、质量含水法计算混合液密度公式:
C、质量理论排量公式:
三、泵效公式:
f v : 体积含水,小数或百分数;
f m: 质量含水,小数或百分数;
ρm: 混合液密度,g/cm3或g/ml;
ρo: 净化原油密度, g/cm3或g/ml;
ρw: 原油中水的密度, g/cm3或g/ml ,近似值1g/ml或1g/cm3;
D : 泵直径,mm;
S :光杆冲程,m;
S r :泵冲程,m;
N : 冲次,次/分钟;
S L : 冲程损失,m;
r: real,实际;
L : lost,损失;
η: 泵效,小数或百分数;
q L: 日产液,ton/day;
1g/cm3=1g/ml=1000kg/m3
说明:
▪以上公式未考虑井下温度、压力、气油比、原油成分、膨胀系数,关于这些需要进一步研究和探讨!
▪
体积含水与质量含水之间的转换,具体请参见本人在油气田地面工程第29卷第1期发表的《油田分队计量末端产量计算公式》
作者:尹鹏飞
2010.10.20。
一、概述:螺杆泵是一种适应性强,适用范围广泛的一种新型的先进采油设备,近几年来在国内外众多油田上得到了广泛应用。
它既能用于低粘度原油开采,又适用于开采高粘稠油,含蜡含胶脂油,含砂油及大油气比的油井。
我厂研制并生产的超稳型单螺杆抽油泵(以下简称螺杆泵)驱动装置是针对在现场多年来使用过程中存在的振动、漏油、操作强度大等问题而开发设计的。
它体积小,结构紧凑,运动平稳,操作简单,作业、安装、维修方便等特点。
该泵适用于原油粘度5800MP a·S以下,油井含砂量应不大于3%(否则应加防砂管),油井硫化氢气体含量不大于2.5%,液体与气体的体积比不小于10%的油井。
二、结构简介:螺杆泵地面驱动装置主要由两大部分组成:一、地面驱动头,主要由螺杆泵专用井口、电动机、皮带轮、电动机支架、减速器箱体、光杆卡子等组成。
二、单螺杆抽油泵,它主要由定子、转子、扶正器、限位器等组成。
三、工作原理:电动机通过皮带将动力传给地面驱动头,使光杆产生顺时针方向旋转,光杆带动井下螺杆泵的转子在定子衬套内转动,由定子与转子形成的密封腔室在转子转动时由定子的下端上移,在压差作用下,被吸入的液体也随着密封腔上移至排出端排放,经大四通进入输油管道。
四、产品型号说明: 1、单螺杆泵型号说明: G LB—2、地面驱动装置型号说明:3、单螺杆泵性能参数表4、单螺杆泵结构尺寸表五、螺杆泵及地面驱动装置的安装:(一)、螺杆泵的安装:1、下泵顺序:所有下井管柱下井前均必须清洗干净,油管必须符合下井要求。
下泵时依次是:丝堵尾管筛管防转锚油管短接泵定子油管扶正器油管油管挂。
2、注意事项:①、施工前须由技术人员向作业队交底。
②、在下泵过程中,油管及所有丝扣应经检查合格,同时涂扣油,上紧扭矩不小于规定值。
③、螺杆泵下部是定位接头,下井时勿将定子倒置。
(二)、转子的安装及注意事项:1、转子的安装:(1)清点并丈量检查抽油杆,按下井顺序配好杆柱,按设计要求加抽油杆扶正器(2)抽油杆防脱器接到转子上,防脱器上部连第一根完整抽油杆(3)下抽油杆时速度要慢,当转子进入定子,碰到定位接头时,指重表指针随之慢慢下降,这时上提抽油杆,装井口装置,再慢慢下放抽油杆,当指重表指针为零时,按要求提防冲距,防冲距见表。
油田专用杆式抽油泵介绍油田专用杆式抽油泵通常由多级泵组成,每一级都由一个泵体和相应的抽油杆连在一起。
泵体内部包含有一个活塞,当抽油杆上下运动时,活塞也会上下移动,从而创造出一个真空密封的空腔。
油井中的原油通过油管进入泵体的吸油腔,然后在活塞上升的过程中被抽入空腔内。
当活塞下降时,将原油推出空腔并通过油管送往地面。
这样不断循环,实现了原油的提取。
1.结构简单可靠:由于杆式抽油泵的结构相对简单,材料也相对坚固,因此可以提供长期稳定的工作性能。
2.易于维护:由于其结构简单,单个零件的更换和维修相对容易,即使在油井环境恶劣的情况下,也可以进行简单的维护。
3.抽油效率高:杆式抽油泵在抽油过程中可以提供较大的流量和压力,能够有效地将原油从井底抽到地面。
4.成本低廉:相对于其他类型的抽油设备,杆式抽油泵的成本较低,适用于不同规模的油井。
然而,油田专用杆式抽油泵也存在一些局限性和注意事项:1.限制于井深和井身直径:由于杆式抽油泵的工作原理,井深和井身直径会对其性能产生一定的限制。
在设计井深和井身时需要考虑这些因素。
2.泵杆易疲劳:由于泵杆需要长时间高频次的上下运动,容易受到疲劳和损坏。
因此在使用过程中需要注意杆系的维护和更换。
3.油管易堵塞:油田中的原油中含有较多的杂质和固体颗粒,容易造成油管的堵塞。
因此在实际应用中需要加强油管的维护和清洗。
总之,油田专用杆式抽油泵作为一种重要的油井抽油设备,在原油的提取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它的结构简单、易于维护和成本低廉的特点使其成为油井抽油的首选设备之一、然而在使用过程中也需要注意其存在的局限性和注意事项,以保证其长期稳定的工作性能。
杆式抽油泵
泵作业可不提油管,且泵筒受力较小,尤其适用
于深抽,对于斜井及含砂和粘度较大的井也比较
适用。
下井作业时,先将支承接头与油管相连下到
预定深度,然后杆式泵与抽油杆相连下到预定深
度碰泵,支承皮碗与支承接头形成座封,同时锁
爪在预定位置自锁。
这时,支承皮碗和支承芯轴
支承接头形成双密封、双自锁,防止正常抽油时
泵被提出。
起泵作业时,通过足够上提力使锁爪
和支承皮碗与支承接头脱开。
杆式泵抽汲原理与管式泵相同。
中船重工中南装备有限公司DKJ1井碰底、加压2t座封后,调防冲距时不要调太大,调个0.8m-1m就够了,杆式泵泵筒要短一些。
(这次作业调的1.2m有点大,座封时只加压0.5t)不过从载荷看断脱的可能性也比较大。
DKJ1
井可以安排吊车上提杆柱,重新座封杆式泵,顺便也可以判断杆柱是否有断脱,如果是断脱则检泵。
详解杆式抽油泵和管式泵的区别及工作原理-标准化文件发布号:(9556-EUATWK-MWUB-WUNN-INNUL-DDQTY-KII详解杆式泵与管式泵的区别及工作原理一、结构普通抽油泵主要由泵筒、吸入阀、活塞、排除阀四大部分组成。
按照抽油泵在井下的固定方式,可分为管式泵和管式泵。
①管式泵管式泵又称油管泵,特点是把外筒、衬套和吸入阀在地面组装好并接在油管下部先下入井中,然后把装有排除阀的活塞用抽油杆通过油管下入泵中。
衬套是又材料加工成若干节,衬入外筒内部。
活塞是用无缝钢管制成的中空圆柱体,外表面光滑带有环状沟槽,作用是让进入活塞与衬套间隙的砂粒聚集在沟槽内,防止砂粒磨损活塞与衬套,并且沟槽中存的油起润滑活塞表面的作用。
检泵起泵时为泄掉油管中的油,可采用可打捞的吸入阀(固定阀),通过下放杆柱,让活塞下端的卡扣咬住吸入阀的打捞头,把吸入阀提出。
但是这种泵由于吸入阀打捞头占据泵内空间,使泵的防冲距和余隙容积大,容易受气体的影响而降低泵效。
目前大多数下入管式泵的井是在油管下部安装泄油器,通过打开泄油器泄掉油管中的油。
在下入大泵的井中,由于活塞直径大于油管内径,不能通过油管下入活塞,采用的方法是先把活塞随油管下入井中,后下入抽油杆柱,利用一个成为脱节器的装置与泵中活塞对接。
管式泵结构简单,成本低,在相同油管直接下允许下入的泵径较杆式泵大,因而排量大。
但检泵必须起下油管,修井工作量大,故适用于下泵深度不大,产量较高的井。
②杆式泵杆式泵又称为插入泵,其中定筒式顶部固定杆式泵特点是内外两个工作筒,外工作筒上端装有椎体座及卡簧(卡簧的位置为下泵深度),下泵时把外工作筒随油管先下入井中,然后装有衬套、活塞的内工作筒接在抽油杆的下端下入到外工作筒中并由卡簧固定。
另外还有固定点在泵筒底部的定筒式底部固定杆式泵,以及将活塞固定在底部,由抽油杆带动泵筒上下往复运动的动筒式底部固定杆式泵。
检泵时不需要起出油管,而是通过抽油杆把内工作筒拔出。
油田专用杆式抽油泵介绍油田专用杆式抽油泵是一种用于油井中抽取油液的设备。
它由泵体、上下接头、抽油杆、阀座、阀片等部件组成。
杆式抽油泵主要由泵体、上下接头、抽油杆、阀座、阀片等组成。
泵体是泵的主要组成部分,由泵壳、泵盘、泵座、抽油杆套等构成。
在泵体中央有一个孔,用于连接上下接头。
上下接头通过抽油杆连接到泵体和油管系统上。
泵体内部由一对对称的偏心轴套成一组球形导向杆可任意转动。
这种构造可以避免泵体中空间的组织物、金属层和污水不能通过油管流动起伏的现象。
杆式抽油泵可提取不同类型的液体,包括原油、天然气、石油和其他液体。
这种泵常用于油田的原油生产过程中。
它适用于高度不断变化的输送介质,具有很高的适应性和自我修复能力。
杆式抽油泵能够处理高粘度的液体,对含有固体颗粒的液体也有很好的耐磨性。
杆式抽油泵的工作原理如下:当泵体与上下接头相连时,抽油杆封闭了泵腔,并通过泵体的偏心轴旋转。
液体通过与泵体内壁之间的泵腔封闭,并经过泵体的导叶进入泵腔。
然后,液体通过旋转的抽油杆被抽送到泵体的出口,进一步被输送到油管系统。
杆式抽油泵具有许多优点。
首先,它的结构简单,维护方便。
其次,它的能效较高,可靠性强。
杆式抽油泵能够灵活适应不同类型的泵站和泵房,可通过调整泵的旋转速度来控制输送流量。
此外,杆式抽油泵的输送效果好,具有较长的使用寿命。
它可以适应不同的工况条件,表现出很好的适应性和可靠性。
然而,杆式抽油泵也存在一些局限性。
首先,由于泵体和抽油杆之间存在磨损,所以泵的效率会随着使用时间的延长而下降。
其次,抽油杆的长度限制了泵的提升高度。
最后,如果泵体设计不合理,容易出现泄漏和振动现象。
为了提高杆式抽油泵的性能,研发人员进行了许多改进和创新。
一种常见的改进是增加泵体和抽油杆之间的润滑油腔,以减少磨损和摩擦。
另外,各个部件的材质选择和热处理也会对杆式抽油泵的性能产生影响。
总之,杆式抽油泵是一种在油田中广泛应用的设备。
它通过旋转的抽油杆将液体从油井中提取到地面,具有结构简单、维护方便、能效高等优点。
有杆泵与抽油原理杆式抽油泵是一种主要用于石油工业的泵类设备,它采用杆杆泵杆,通过上下运动的杆杆进行泵油的工作原理。
杆式抽油泵通常由泵体、抽油杆、泵心等几个主要部分组成。
泵体是泵的壳体,内部有泵心和抽油杆穿过。
抽油杆是泵体内上下运动的部分,它可以连接到地面的动力设备,如电机或驱动机械。
泵心则是位于泵体内的抽油部件,与抽油杆连在一起,通过上下运动抽取地下油井中的油。
杆式抽油泵的工作原理可以分为三个阶段:进料、抽油和出料。
首先是进料阶段。
当抽油泵处于停止状态时,泵心位于最低点,接近油井的油层。
此时,油会从油井中自流入泵体,填满泵体和泵心,形成初次充油。
接下来是抽油阶段。
当动力设备启动时,抽油机构会上下运动。
抽油杆向上运动时,泵心也会向上运动,形成抽油的动作。
随着抽油杆的上升,泵心会抽取地下油井中的油,将油从泵体中抽出。
最后是出料阶段。
当抽油泵杆下降至最低点,泵心也会下降,油将从出口处排出。
同时,抽油杆的下降还会产生一定的压力,将剩余的油压出泵体,清洗泵心,为下一次的进出油作准备。
杆式抽油泵的工作原理主要依靠泵心的上下运动来实现油井的抽油。
泵心上下运动的动力来自地面的动力设备,通常是通过抽油杆与电机或驱动机械相连。
动力设备的启动会带动抽油杆的上下运动,进而使泵心产生抽油的动作。
抽油泵的泵心通常采用一个密封的活塞结构,通过活塞在泵体内的上下运动实现从地下油井中抽取油的过程。
杆式抽油泵的优点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杆式抽油泵结构相对简单,不容易出现故障,运行可靠。
其次,泵心部分采用活塞结构,可以有效提高泵的密封性能,避免油的泄漏。
此外,杆式抽油泵还具有抽油高效、适应性强、操作简单等特点,广泛应用于石油工业中的抽油作业。
然而,杆式抽油泵也存在一些不足之处。
首先,由于抽油泵的工作过程中需要上下运动的抽油杆,因此频繁的运动会导致设备的磨损,需要定期维护和更换部件。
此外,抽油泵运行时还会产生振动和噪音,对设备和周围环境造成一定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