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急性酒精中毒的中医认识

急性酒精中毒的中医认识

急性酒精中毒的中医认识
急性酒精中毒的中医认识

急性酒精中毒的中医认识

黄昊1 张荣珍2(通讯作者)

安徽中医药大学研究生部芜湖市中医医院安徽芜湖241000 摘要本文从急性酒精中毒的中医病名、病因病机和辨证论治三个方面对急性酒精中毒进行了较为系统的总结综述。为临床中医治疗急性酒精中毒提供参考,并提出了制定急性酒精中毒中医诊疗指南的迫切性。

关键词急性酒精中毒病名病因病机辨证论治

急性酒精中毒(acute alcohol poisoning)是指一次饮入过量乙醇(酒精)或酒类饮料引起的中枢神经系统由兴奋转为抑制的状态,并伴有消化系统、心血管系统等多系统损伤的过程,严重者可发生呼吸及循环衰竭而导致死亡,轻者无需特殊处理,重者以清除毒物、纳洛酮配合对症支持疗法为主,有研究表明,患者通过西医上述方法治疗后,醒酒较快,但患者仍存在消化系统和神经系统的不适症状,而中药则能很快改善这些不适症状[1],中西医结合治疗效果更佳[2]。近年来,随着中医现代化发展步伐的加快,通过临床观察及实验研究逐渐认识到中医药在防治急性酒精中毒方面具有一定的特色和优势。本文就中医对急性酒精中毒的中医病名、病因病机和辨证论治的认识综述如下。

1.急性酒精中毒中医病名的沿革

急性酒精中毒在中医上没有与之相对应的病名,但祖国医学古籍中就饮酒过度致病的记载可追溯至《黄帝内经·灵枢》:“当是之时,固比于勇士,气衰则悔。与勇士同类,不知避之,名曰酒悖也。”首次提出“酒悖”之名,描述了酒精对神经系统的兴奋作用,而导致这种兴奋作用的原因,陈凤春[3]认为是酒精引起人体气和气机改变导致的。《黄帝内经》之后,汉代张仲景提出“酒疸”病名,指的是饮酒过度,湿热淤积体内,熏蒸胆汁泛溢肌肤而致黄疸[4],同时期由谯县华佗元化撰的《华佗神医秘传》提出“酒毒”的病名,发展到晋代,王叔和在《脉经》中第一次将饮酒过度所致的疾病统称为“酒病”,并记载“酒病”之脉为“短疾而滑”。

隋唐时期是中国历史上最强盛的时期,经济、政治及文化等诸多方面达到前所未有的发展,在此期间,涌现出很多著名医家和著作,如隋·巢元方在《诸病源候论》一书首次提出“酒癖”的病名,并指出“夫酒癖者,因大饮酒后,渴而

引饮无度,酒与饮俱不散,停滞在于胁肋下,结聚成癖,时时而痛,因即呼为酒癖。”另外,该书还记载了22种与饮酒相关的病名,如酒瘕、酒注、恶酒、留饮等,到唐朝时期,关于急性酒精中毒的中医病名以沿袭前人为主,而治疗酒病方药在此期间得到了巨大的发展。

金元时期,我国传统医学产生了许多流派,在学术上百家争鸣,最具代表性的有李东垣、刘完素、朱震亨和张从正,被称为“金元四大家”,李东桓在著作《内外伤辨惑论》中首载“酒客病”病名,并提出发汗与利尿为最佳治疗方法;而刘完素则在其著作《黄帝素问宣明论方》第一次提出“酒积”和“酒禁”;元代朱震亨在《格致余论·醇酒宜冷饮论》中指出饮酒多度可导致消渴、臌胀、喘哮、癫痫、失明等16种病证;张从正作为攻邪派代表,继承了张仲景汗法、吐法及下法,在《儒门事亲》中记载有“又如宿饮酒积在上脘,亦当吐之。”提出使用突发治疗酒病,对于酒厥,他认为病机乃“气逆之所为也。”同样主张采用吐法治疗[5]。

明清时期,温补学派的代表人物张景岳把“酒后四肢厥冷,不省人事的病证”称之为“酒厥”,这一病名到清朝仍被引用,如清·李用粹《证治汇补·伤酒章》:“大醉之后,忽然战栗,手足厥冷,不省人事,名曰酒厥。”在这之后,对于病名的创见不多,重点转向对于饮酒所致疾病辨证论治的研究,其中最著名的是我国第一部详尽阐述酒病辨证论治的专著—《万氏家传点点经》。

2.急性酒精中毒的病因病机

2.1急性酒精中毒的病因

饮酒过度是急性酒精中毒最直接和最主要的病因,而古代医家对酒性的认识由来已久,早在《黄帝内经》中就有“酒性苦热”的记载,巢元方的《诸病源候论》记载:“酒性有毒,而复大热,饮之过多,故毒热气渗溢经络,浸溢脏腑,而生诸病也。”提出酒的毒性,并指出饮酒过度会导致机体诸病发生,除此之外,“酒性湿热”的观点在古籍中也屡有记载,王好古认为:“按酒之为物,气热而质湿,饮之而昏醉,易狂者热也,宜以汗去之。”《万氏家传点点经》同样认为:“酒毒湿热非常,肆意痛饮,脏腑受害,病态不一。”综上可以看出,酒性湿热、味苦、有毒,饮之过多,则导致疾病的发生。

除了上述饮酒过度这个最主要病因以外,急性酒精中毒的另外一个病因就是

机体的虚损,历代医家对此论述也颇多,如巢元方在《诸病源候论》中有:“夫虚劳之人,若饮酒多,进谷少者,则胃内生热,因大醉当风入水,则身目发黄,心中懊痛,足胫满,小便黄,面发赤斑。”指出了机体虚损也是引起急性酒精中毒的一个重要原因;北宋太医院编著的《政和圣剂总录》记载:“论曰胃弱之人,因饮酒过多,酒性辛热,善渴而引饮,遇气道阻塞,酒与饮俱不化,停在胁肋,结聚成癖,其状按之有形,或按之有声,胁下弦急胀满,或致痛闷,肌瘦不能食,但因酒得之,为之酒癖。”将人体虚损更为细化,提出脾胃虚弱为急性酒精中毒的易感因素,到明朝,龚廷贤对此持有相同观点:“伤酒之病, 虽为酒而作, 实因脾土虚弱, 不能专主湿热而发。”认为急性酒精中毒的外因是饮酒过度,而内因则是脾胃虚弱,运化能力失常,酒性湿热,脾胃失调而发;同时期的张景岳则更加丰富了急性酒精中毒的病因,在《景岳全书》中记载:“若以阴虚者纵饮之,则质不足以滋阴,而性偏助火,故热者愈热,而病为吐血衄血,便血尿血,喘嗽,躁烦狂悖等证,此酒性伤阴而然也。若阳虚者纵饮之,则性不足以扶阳,而质留为水,故寒者愈寒,而病为臌胀泄泻,腹痛吞酸,少食,亡阳暴脱等证,此酒质伤阳而然也,故纵酒者,既能伤阴,尤能伤阳,害有如此,人果知否。”说明了阴虚和阳虚也是其病因之一。综上,急性酒精中毒的病因主要在于饮酒过度和机体虚损两个方面,而机体虚损中以脾胃虚弱、阴虚及阳虚为易感因素,另外也有古籍记载酒后“房劳”耗伤人体精气,更加易于导致急性酒精中毒。

2.2急性酒精中毒的病机

如上文所述,酒性湿热,有毒,自口而入后,如何导致急性酒精中毒的发生古籍早有记载,《灵枢·论勇》记载:“酒者,水谷之精,熟谷之液也,其气懔悍,其入于胃中,则胃胀,气上逆,满于胸中,肝浮胆横。”认为酒“其气懔悍”的特殊特性导致疾病的发生,后来,清·李用粹《证治汇补》对此进行了补充:“酒循经络,留着为患,入肺则多嚏多痰,入心则多笑多言,入肝则善怒有力,入脾则思睡,入肾则思淫,及其久也,伤肺则变咳嗽消渴,伤心则变怔忡不寐,伤脾则变痞满疸胀,伤肝则变胁痛吐血,伤肾则变腰软阳痿,此五脏之受病也。”指出酒自口而入后,首损及脾胃,再累及全身脏腑,这与我国第一部酒论专著《万氏家传点点经》中“脏腑染毒始脾胃”观点相一致。当代医家观点观点也不尽相同,解维刚[6]认为酒毒侵袭,助湿生痰,痰蒙清窍,扰乱神明,下阻于三焦通道

导致气化及气机运行逆乱而发本病,杨柱[6]认为本病从发生到发展过程中,病机是不同的,初期病在脾胃,酒毒蕴结中焦,导致脾胃运化失值,气机升降失常,以气滞、气逆为主;中期病位由脾胃损及肝胆,肝失条达,气机不畅,血行瘀滞而致气血同病;后期则累及全身脏腑,本虚标实同见[7]。

3.急性酒精中毒的辨证论治

3.1 急性酒精中毒的辨证分型

如前所述,急性酒精中毒的发生发展是一正邪相争的过程,各期的病机不同,所以到目前为止,中医尚缺乏统一的辨证分型,但对于酒病的辨证,古代医家主要以脏腑辨证为基础,以八纲辨证为主导,如我国第一部酒病专著《万氏家传点点经》立酒门30证,辨证均在脾胃损伤的基础上,根据病程的长短、邪正的盛衰等再辨表里、寒热、虚实及阴阳的不同,随着中医现代化的发展,现代医家对于急性酒精中毒的中医辨证分型多为个人经验总结,并无广泛共识,且缺乏循证医学的证据。武晓青等[8]通过中医治疗急性酒精中毒的临床观察将其分为:痰火扰心型、毒闭心包型和气阴亏虚型。曹青山等[9]根据心神是否受影响,分为:中腑型和中脏型,中腑型根据酒后时间长短分为胃气上逆证和蓄水证,中脏型根据酒后神志状态再分为热扰神明证、热扰心包证及脱证。陈娜等[10]将其分为痰热上蒙型和肝胆湿热型,更为简单明了。

3.2 急性酒精中毒的治法方药

3.2.1急性酒精中毒的治疗原则及治法

历代医家对于急性酒精中毒的治法颇多,但急性酒精中毒病程变化多端,病机复杂多变,故对于本病的治疗,须严格把握各期病机,正如明代医家周慎斋于《周慎斋遗书·卷八·伤酒》云:“酒客初病,发不甚重,解酒足矣,续自病重者,以内伤法立方,少加醒酒药味。”提出了急性酒精中毒的治疗原则:疾病早期以解酒为主,后随病情发展,与其他内伤疾病治疗类似,配合醒酒药物。与之同时期的《万氏家传点点经》认为本病的产生始自脾胃,治疗当以脾胃为本,遵守先治其标,后固其本,同样强调分期论治的原则。在分期论治的治疗原则下,历代医家提出本病各期的治法,现将代表性的治法归纳如下:初期,以解酒为主,以发汗利尿为治法,此即为金元四大家之一的李东桓提出的“上下分消其湿”的原则,他认为“酒大热有毒,气味俱阳,乃无形之物也,若伤之,则止当发散,

汗出则愈矣,此最妙法也,其次莫如利小便,二者乃上下分消其湿,何酒病之有?”中期病位由脾胃损及肝胆,此期治法以攻为主,兼顾人体正气,攻邪派张从正治疗酒病,采用攻下消积法,正如其在《儒门事亲》中记载:“酒积,目黄口干,葛根、麦之类,甚者甘遂、牵牛。”后期病位则累及全身脏腑,以补益为主。

3.2.2解酒方药

中医有关解酒方药的记载颇多,既有单味中药,也有复方解酒方,《神农本草经》记载了我国最早的解酒中药—水萍和腐婢,书中记载水萍“胜酒”,腐婢,即赤小豆花,主治“酒毒头痛”,随着中医的发展,古代医家不断丰富具有解酒的中药,宋·唐慎微编著的《证类本草》记载了葛花和枳椇子等30味中药,分布于草、木、虫鱼、果等部类之中,到明朝,李时珍全面总结前人记载,于《本草纲目》中记载有解酒中药达107味之多,宋哥[11] 等对古代解酒方用药进行统计学分析发现,常用的单味中药有:葛根、枳椇子、砂仁、白术、白蔻仁、半夏及神曲等,且以祛湿作用的药物最多,与酒为湿热之邪的病因相吻合。除了单味中药以外,解酒方也数不胜数,中医第一个解酒方泽术糜衔散载于《素问·病能论》:“帝曰:善。有病身热解堕,汗出如浴,恶风少气,此为何病?岐伯曰:病名曰酒风。帝曰:治之奈何?岐伯曰:以泽泻、术各十分, 糜衔五分,合以三指撮,为后饭。”宋朝《太平圣惠方》将解酒方分为5类:治饮酒大醉不解诸方、治恶酒诸方、治饮酒腹满不消诸方、治饮酒后诸病诸方及断酒诸方,基本囊括了之前历代的解酒方,共42首,期间最著名的当属李东桓创立的葛花解酲汤,此方记载于《脾胃论》中,方中以葛花、白蔻仁及砂仁为君药,并配伍干姜、生姜、神曲、白术、茯苓、青皮、陈皮及人参等,到明朝,中国历史上最大的方剂著作《普济方》全面总结并收集了之前历代解酒方达百余首,同时期的我国首部酒病专著《万氏家传点点经》载有五花解酒汤、白蔻散、破滞回源汤及分香丸等众多解酒方。

现代医家运用先进的现代科学技术,对古代经典的解酒中药与解酒方药进行了临床及实验研究。在解酒单味中药方面,葛根、葛花和枳椇子一直沿用至今,葛根和葛花为豆科葛属植物野葛的不同药用部位,目前国内外对葛根和葛花的解酒功效做了广泛的研究,并对其解酒做作用给予了肯定,葛根的的主要化学成分为葛根素[12],葛根素具有强大的抗氧化作用,可清除酒精中毒后产生的大量氧

自由基,促进酒精的分解和代谢[13],临床在西医对症治疗的基础上加用葛根汤辅助治疗均起到明显的解酒效果[14-15],而葛花则是通过提高乙醇脱氢酶(ADH)和乙醛脱氢酶(ALDH)的活性,加快乙醇的代谢而起到解酒作用[16],高学清等[17]通过随机分组动物实验证明了低、中剂量的葛根和葛花均能够延长小鼠的醉酒潜伏时期、缩短睡眠时间和醒酒时间,中、高剂量则能抑制乙醇的吸收,另外还发现葛根的解酒疗效比葛花更好。枳椇子为鼠李科植物,其药用部位主要为其种子和果实[18],且不同的药用部位,各化学成分和含量也不尽相同[19],徐方方等[20]运用现代硅胶和Sephadex LH-20等色谱技术,从枳椇子中分离出7种化合物,以黄酮碳苷为主,除了分析其化学成分,吕国红等[21]以小鼠为试验模型,研究发现枳椇子能够明显缩短醒酒时间,降低血乙醇浓度,王文香等[22]通过动物实验做病理学观察发现枳椇子能够减轻肝细胞脂肪变性,减少肝细胞坏死和纤维组织增生,起到保肝护肝的作用。

在解酒方药方面,葛花解酲汤和葛根散是经典的解酒方剂,陈萍等[23]将临床120例急性酒精中毒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两组,对照组在常规对症治疗基础上加用纳洛酮,治疗组则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葛花解酲汤,结果显示治疗组总有效率较高,意识恢复时间及平均住院时间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另有研究发现葛花解酲汤对肝功能指标,如谷草转氨酶(AST)、谷丙转氨酶(ALT)及γ-谷氨酰转移酶(γ-GT)等具有明显的改善作用,对酒精性脂肪肝有显著的临床疗效[24],高景莘等[25]通过动物实验发现复方葛根散饮酒前给药可以降低醉酒率,延长醉酒时间;饮酒后给药可缩短醒酒时间,降低死亡率,杨柱等[26]将经典的解酒方剂进行比较,结果显示葛根散解酒效果更为明显,葛花解酲汤效果稍弱。现代医家在古代医家的经典解酒方的基础上,根据临床经验,也总结出了很多经验解酒方和中药复方制剂,如养肝解酒方、解酒护肝方及久肝胶囊等等,养肝解酒方以葛根、枳椇子、丹参等为主要成分,研究发现,解酒护肝方能显著延长醉酒潜伏期,缩短睡眠维持时间,具有明显的解酒作用[27];解酒护肝方由葛根、枳椇子、栀子、山楂和五味中药组成,郑立发等[28]研究发现解酒护肝方具有良好的防醉和解酒效果;久肝胶囊乃由枳椇子和葛花等名贵中药材的提取物配伍组成的复方制剂,与解酒护肝方具有类似的效果[29],综上可以看出,现代解酒方仍然以我国传统的解酒中药和方剂为基础进行加减配伍组成的。

4.结语

综上,现代医学对于急性酒精中毒的治疗缺乏特效药,一般以对症支持治疗为主,而中医对急性酒精中毒的认识历史久远,不管是对病名、病因病机还是辨证论治,对其研究侧重于整体观念和辨证论治,具有明显的特色和优势,但在临床辨证过程中,具有一定的主观性和模糊性,缺乏公认的客观辨证分期分型标准,因此,对于急性酒精中毒的中医诊疗指南的研究迫在眉睫,通过确立统一的、规范的、量化的及客观的中医诊疗指南为临床中医治疗急性酒精中毒提供依据,为中医的标准化作出贡献。

参考文献:

[1]周翠英.葛花联合纳洛酮治疗急性重症酒精中毒53例疗效观察[J].河北中医,2011,10:1512-1513.

[2]叶阳,黄燕东.中西医结合治疗急性酒精中毒45例临床观察[J].包头医学院学报,2012,04:79-80.

[3]陈凤春,谷峰.从《黄帝内经》看中医对酒的认识[J].中医药导报,2013,02:4-6.

[4]赵桐,钟赣生,陈绍红,柳海艳,刘明.近5年酒精性肝病中医药治疗组方用药规律研究[J].中国临床医生,2013,12:13-15.

[5]郭玉娜.张子和对仲景汗吐下三法学术思想的继承与发展[D].北京中医药大学,2014.05:35-38.

[6]解维刚.醒脑静联合参附注射液治疗酒厥的疗效观察[J].中国医药指南,2011,09:278-279.

[7]杨柱.酒伤病因病机探讨——“酒伤”专题之二[J].江苏中医药,2002,06:32-33.

[8]武晓青,汪秀华,张锐.急性酒精中毒的中西医诊治体会[J].中国中医急症,2004,09:625-626.

[9]曹青山,杜丽荣.急性酒精中毒的中医病机和辨治[J].新中医,2009,06:115-116.

[10]陈娜,陈东,张蕾.中西医结合治疗急性重度酒精中毒40例临床观察[J].河北中医,2014,07:1036-1038.

[11]宋歌,张弛.古代解酒方用药统计分析[J].时珍国医国药,2009,01:216-217.

[12] 边大进,屈小会.葛根在临床上的应用[J].内蒙古中医药,2014,07:60.

[13]苏慕霞,叶冰,邓青等.中药葛根治疗酒精性中毒的药效及药理分析[J].中国卫

生产业,2012,03:156.

[14]曾敏.中药葛根治疗酒精性中毒的药效及药理研究[J].环球中医药,2013,S2:57-58.

[15]汪晓娟.用中药葛根治疗酒精中毒的疗效分析[J].当代医药论丛,2014,21:31.

[16]刘莹,郁建平.野葛花解酒作用机理研究[J].食品工业科技,2011,04:355-356+361.

[17]高学清,汪何雅,钱和等.葛根和葛花对急性酒精中毒小鼠的解酒作用[J].食品与生物技术学报,2012,06:621-627.

[18]陈绍红,钟赣生,李少华,吴立坤.枳椇子不同药用部位解酒作用的理论探讨[A].中华中医药学会.2012第五届全国临床中药学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中华中医药学会,2012:5.

[19] 陈绍红,钟赣生等.枳榧具子解酒作用的药用部位记载[J].科技导报,2013,Z2:107-111.

[20]徐方方,范春林,王磊等.枳椇子的化学成分[J].暨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与医学版),2011,32(3):304-306.

[21]吕国红,钟晓凌,李良.枳椇子饮料解酒效果的研究[J].饮料工业,2012,07:10-12.

[22]王文香,田菊霞,关媛媛等.枳椇子对大鼠酒精性肝损害的影响[J].浙江中医杂志,2012,05:370-371.

[23]陈萍,王淼,吴佳璇等.葛花解酲汤对急性乙醇中毒治疗的效果观察[J].中国临床研究,2014,06:741-742.

[24]翁卫东.葛花解酲汤治疗酒精性肝病的临床疗效观察[J].中华中医药学刊,2010,06:1226-1227.

[25]高景莘,余涛.复方葛根散对急性酒精中毒小鼠的解酒作用研究[J].成都中医药大学学报,2010,02:74-76.

[26]杨柱,田维毅,王文佳,韩洁.5首解酒方对小鼠醉酒模型解酒效应的比较研究[J].中成药,2010,11:1969-1972.

[27]陈浩凡,胡瑜,王权,蔡梦婷,陈宝.养肝解酒方解酒功能及对急性肝损伤的保护作用[J].中药材,2014,04:660-663.

[28]郑立发,邓瑾,张振海,吕慧侠.解酒护肝口服液对醉酒模型小鼠解酒作用的研究[J].山东中医杂志,2014,06:478-480.

[29]曹金一,孙琳,曹军,马善波,杨志福.久肝胶囊解酒作用的研究[J].现代生物医学进展,2013,05:862-865.

酒精中毒的急救措施

酒精中毒的急救措施 酒精中毒的急救措施是什么?生活中不少人都会喝酒,如果出现酒精中毒,对我们的危害很大,其实只要掌握一些方法,它是可以避免的。那酒精中毒的急救措施是什么?我来说下! 文章目录 酒精中毒的急救措施 1、酒精中毒的急救措施之尽快建立静脉通路 应使用静脉留置针。轻症患者表现为躁动不安,重症患者多为昏睡或昏迷期,此时应用纳洛酮为首选。剧烈躁动者,静脉穿刺侧肢体应有专人看护,相对制动。

2、酒精中毒的急救措施之保持呼吸道通畅 患者饮酒后有不同程度的恶心、呕吐、意识障碍。使患者平卧位,头偏向一侧,及时清除呕吐物及呼吸道分泌物,防止误吸和窒息,床旁应备吸痰器、气管插管、呼吸机,一旦患者出现呼吸浅慢且不规则,紫绀明显加重的情况应及时进行气管插管,行呼吸机辅助呼吸。在保持呼吸道畅通的基础上给氧,氧气流量3~4 L/min。 3、酒精中毒的急救措施之注意保暖 急性酒精中毒患者全身血管扩张,散发大量热量,有些甚至寒颤。此时应适当提高室温,加盖棉被等保暖措施,并补充能量。及时更换床单、衣服,防止受凉诱发其他疾病。 4、酒精中毒的急救措施之热敷急救 为了更好更有效的促进患者呕吐,在进行刺激咽喉催吐的同时,也可以采取热敷花露水的方式予以催吐。方法:在热毛巾上滴数滴花露水,敷在酒醉者的脸上,此法对醒酒止呕吐有奇效。 5、酒精中毒的急救措施之刺激咽喉催吐

如果患者出现中毒的酒精中毒症状,最快最有效的方法就是催吐。催吐可以用刺激咽喉的办法引起呕吐反射,使患者将为内容物尽快吐出来,降低胃内酒精浓度,病及时送往医院进行救治。 6、酒精中毒的急救措施之观察呼吸和脉搏 在患者出现酒精中毒采取一系列的急救措施后还要观察患者的生命体征,第一时间发现患者的突然状况,一旦出现脉搏加快、呼吸减慢、皮肤湿冷、烦躁的现象首先送往附近的诊所予以抢救,再等待救护车的到来。 酒精中毒的危害 1、空腹绝对不要喝 因为空腹时胃内空空酒精吸收会更快,相对而言,更容易喝醉。而且空腹喝酒对胃肠道损害极大,易引发胃出血、胃溃疡等。 2、酸奶 其实酸奶便是不错的选择,因为酸奶的质地粘稠,其中还含有一定量的植物

纳洛酮治疗急性酒精中毒

纳洛酮治疗急性酒精中毒 【摘要】目的:探讨纳洛酮治疗酒精中毒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对急性酒精中毒患者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在给予纳洛酮治疗。结果:患者中毒症状逐渐消失,患者恢复清醒,能独立行走。总有效率100%。结论:纳洛酮治疗急性酒精中毒可使患者及时恢复神志,缩短清醒时间,是临床治疗急性酒精中毒安全有效的理想药物。 关键词:纳洛酮,酒精中毒,疗效观察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对急性酒精中毒患者进行分析,男性29例,女性7例,年龄在18~56岁,平均42岁,饮酒量250~700mL。按急性乙醇中毒的临床表现分期分为兴奋期6例,共济失调期23例,昏睡期7例。 1.2诊断标准:急性酒精中毒诊断标准[1]发病前有大量饮酒史; 呼吸、呕吐均有酒精气味; 有中枢神经兴奋、共济失调或昏睡、昏迷症状; 除外其他原因所致的昏睡、昏迷等意识障碍。、、1.3中毒分度标准:①兴奋期眼睛发红,脸色潮红或苍白,轻微眩晕等; ②共济失调期: 动作笨拙,步态蹒跚、语无伦次、皮肤湿冷、口唇微紫。心跳加快等; ③昏睡昏迷期: 呼气缓慢而鼾气、瞳孔散大、昏迷抽搐、大小便失禁等。、 1.4方法:在患者病情及插管条件许可下,应尽快插管清水洗胃4000-5000ml.快速建立静脉通道因患者躁动不安和不配合治疗,一般选用浅静脉留置针输液以保证静脉通路的通畅,防止液体渗出和患者自行拔管。给予50%葡萄糖+肌苷、ATP、辅酶A、维生素C、维生素B6加10%葡萄糖静脉滴注,纠正电解质失衡,保护胃肠黏膜,吸氧,保持呼吸道畅通,预防呕吐物吸入,静脉滴注西米替丁0.6 g,呕吐频烦者给胃复安10 mg,过度烦躁或狂燥者给予安定10~20 mg肌内注射。兴奋期纳洛酮0.4 mg肌内注射;共济失调期纳洛酮0.4 mg肌内注射,同时静脉滴注0.4 mg;昏睡期静脉滴注纳洛酮0.8 mg加50%葡萄糖40 ml。根据病情1小时仍未清醒者重复使用纳洛酮0.4~0.8 m g直至清醒。、 1.5疗效评价:疗效判断:催醒时间是指病人就诊开始治疗到神志清醒的时间。显效:治疗1 h内神志清醒;有效:治疗4 h内神志清醒;无效:经治疗4 h以上仍神志不清。总有效率=有效+显效。 2.结果:显效19例,有效17例,总有效率100%;用纳洛酮治疗中未见明显不良反应。 3讨论1.急性酒精中毒的机理及其危害性人体对酒精的耐受量有明显的个体差异。饮酒后70%经胃吸收,其余经小肠吸收2~5分钟后开始进入血液,30~90分钟后达到高峰。摄人的乙醇有95%以上经肝脏代谢,其代谢产物乙醛具有严重的肝毒性,它可以使肝脏间质的纤维组织增生,并可引起肝内炎症细胞侵润对中枢神经系统有明显的抑制作用,对脑细胞有直接损害作用【2】,导致脑水肿,进而加重意识障碍和中枢神经系统功能紊乱,重者出现昏睡或昏迷。代谢产物乙酸在体内的毒性是乙醇的10倍,并被认为肝脏毒性密切相关,可造成中毒性肝硬化。因酒精即有脂溶性又有水溶性,故可破坏粘膜的防御系统使胃粘膜极易遭受胃酸、胆汁、各类消化酶的侵袭,因而引起粘膜组织水肿、糜烂、出血和坏死。酒精可促使垂体前叶释放出大量B-内啡肽(B-EP),产生吗啡样生物效应,作用于中枢神经系统可致昏睡、理智障碍、意识模糊、狂躁或昏迷,并对呼吸有严重的抑制作用。致体内组织胺释放,抑制血管运动中枢,使血管急剧扩张,颅内压明显升高;并使平滑肌松弛,而致尿潴留。因此抢救急性酒精中毒的关键在于拮抗B-内啡肽。

急性酒精中毒救治要点

急性酒精中毒处理要点 1、急性酒精中毒致死风险:误吸窒息;跌倒外伤;急性重症 胰腺炎;诱发心脑血管疾病(脑出血、急性心肌梗死等);糖尿病急性并发症;横纹肌溶解;双流伦反应。 2、接诊排查:快速血糖;血压;观察呼吸频率、节律;神志; 瞳孔;体温;常规抽血查:血常规、肝肾功能、电解质、淀粉酶等;心电图;CT 检查原则:①有头部外伤史但不能详述具体情节的昏迷患者;②饮酒后出现神经定位体征者; ③饮酒量或酒精浓度与意识障碍不相符者;④经纳洛酮促 醒等常规治疗 2 h 意识状态无好转反而恶化者; 3、输液时首选葡萄糖(急查血糖高血糖患者除外,但是急性 酒精中毒的低血糖一般发生在酒后6-24 小时,因此应注意监测血糖)。输注葡萄糖不仅仅是为乙醇代谢提供能量,还能加速酒精排出,同时也能纠正低血糖。轻中度没有意识障碍者5% 葡萄糖盐水静注;对于有急性意识障碍者,50%高渗葡萄糖静注。及时补钾!补充维生素B1、B6、C。 4、美他多辛注射液,促进酒精体内代谢;每次0.9g,静 脉滴注给药,哺乳期、支气管哮喘患者禁用。 5、纳洛酮注射液:促醒(即:有昏睡、昏迷的病人才用)。 解除酒精中毒的中枢抑制,缩短昏迷时间,不是1、2支用1次就会起效,具体用法:中度中毒首剂用0.8mg 加生理盐

水20mL,静脉推注;重度中毒首剂用 1.2mg 加生理盐水 20mL,静脉推注,用药后 30min 神志未恢复可重复 1 次。或 2mg 加人 5% 葡萄糖或生理盐水 500mL 内,以 0.4mg/h 速度静脉滴注或微量泵注人,直至神志清醒为止。 6、烦躁不安或过度兴奋,特别是有攻击行为的果断镇静:安 定肌注;躁狂者首选氟哌啶醇、奥氮平。 7、护胃护肝:泮托拉唑、还原型谷胱甘肽; 8、血液净化治疗(血液透析、床旁超滤):病情危重或经 常规治疗病情恶化并具备下列之一者血液净化治疗最直接最有效:①血乙醇含量超过 87 mmol/L(400m^dL);②呼吸循环严重抑制的深昏迷;③酸中毒(pH 在 7. 2) 伴休克表现; ④重度中毒出现急性肾功能不全;⑤复合中毒或高度怀疑合 并其他中毒并危及生命。 9、特别提示:不要试图跟酒精中毒患者解释或者争吵;注意 个人防护,免受攻击,必要时请求增援;一定要注意呕吐窒息,头偏一侧、定时巡视;保暖;注意尿潴留(大量饮用啤酒者)!重症患者或者合并其他严重疾病的(严重高血压、糖尿病并发症、神经局灶征阳性的、难以沟通的)及时联系转诊。

酒精中毒处理及与酒反应的药物

酒精中毒处理及与酒反应的药物 [酒精中毒] 急性酒精中毒的处理 1.洗胃的指征: 1.1,饮酒后半小时内、无呕吐、深度昏迷患者,可以向家属提出洗胃建议。 1.2,饮酒后2小时内、无呕吐、深度昏迷患者,家属要求洗胃,可以进行洗胃。 1.3,无法判断是否同时服用其他药物,特别是镇静类药物,必须向家属提出洗胃建议。 洗胃不是没有风险,特别应该注意误吸,或对胃的进一步损伤。 洗胃液不可过多,2000——4000ml内即可,吸引器负压要小。洗胃过程中,出现频繁呕吐,可停止洗胃。 2.药物的应用 2.1,镇静剂的应用: 应慎用,如果家属要求,可以试用非那根12.5——25mg,im。 2.2 镇吐剂的应用: 如果病人呕吐次数较多,或出现干呕或呕吐胆汁,应及早应用镇吐剂,如胃复安10mg im。以防止出现急性胃粘膜病变。未出现呕吐,禁止应用镇吐剂。

2.3 胰岛素的应用: 本人认为,应慎用胰岛素。急性酒精中毒合并低血糖或低血钾的比例比较高,如果不加选择的应用,将会出现严重的低钾血症。(我们正在作此方面的研究) 2.4 钾镁液的应用: 除非有禁忌症,建议常规应用。其作用:减轻因为酒精、高糖、利尿剂等所引起的低钾低镁和保护心脑肝等重要器官。 2.5 纳络酮的应用: 我们前年联合纳络酮生产厂家作了一个临床研究,把急性酒精中毒患者随机分为3组,分别予以纳络酮0、〈4mg和〉4mg治疗。发现〉4mg组和0mg组在催醒时间上有意义,而〈4mg组和0mg组并没有意义。大家想想看,4mg纳络酮即为10支,需要两百多块。常规应用,有些困难。 3. 对是否伴有合并症的判断: 3.1 接诊时,了解病人近期的情绪,对判断患者是否可能同时服用镇静剂有帮助。同时要了解发病现场或病人近期所呆的地方又无相关药物的证据。 3.2 同患者家属或同行的人交流,对判断患者是否有外伤,特别是头部外伤有帮助。 3.3 发病时没有其他人在场的深昏迷患者,应及时向家属提出作头部CT建议。 3.4 收集病史,特别是心肝肾等方面的病史,对患者是否可

急性酒精中毒的应急处理

龙源期刊网 https://www.doczj.com/doc/bb16601026.html, 急性酒精中毒的应急处理 作者:刘丽 来源:《健康必读(上旬刊)》2018年第05期 【摘要】医院急门诊,常会接诊急性酒精中毒患者。急性酒精中毒俗称醉酒或饮酒过 量,是急诊日常较常见的中毒性疾病,急性酒精中毒易导致患者产生意识障碍,严重者可导致患者呼吸循环衰竭,从而危及患者生命,甚至死亡。正确的急救措施不仅可以缓解酒精中毒患者的不适症状,同时还可以拯救患者生命。 【关键词】急诊;酒精中毒;应急处理;护理 【中图分类号】R47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783(2018)05-0166-02 急性酒精中毒,是指患者一次饮大量酒精(乙醇)后,发生的机体机能异常状态,对神经系统和肝脏伤害最严重。酒精中毒为急诊科常见中毒类疾病,急性酒精中毒的表现分为三期:1.兴奋期:表现为异常兴奋、胡言乱语、情绪不稳定、或具有攻击他人行为,部分患者可表现沉默寡言、情绪低落、哭闹等。2.共济失调期:表现为肌肉运动不协调,行动笨拙,言语含糊不清,视力模糊、步态不稳,伴有出现恶心、呕吐症状。3.昏迷期:部分患者出现呼之不应、瞳孔对光反射减弱,体温降低,血压下降,呼吸急促,伴有鼾音,可出现呼吸、循环衰竭危机患者生命。故急诊酒精中毒患者需及时抢救治疗,避免危重情况及纠纷的产生。 1 急诊酒精中毒患者的急救处理方法 1.1及时催吐 酒精中毒最关键的一步就是及时催吐,这样可以帮助患者尽早排出体内有毒食物及酒精,从而减轻中毒的症状及程度。 1.2保持呼吸道通畅 患者出现酒精中毒情况,需要特别注意保持患者呼吸道通畅,尤其是患者在呕吐的时候,必须要避免呕吐物误吸进入呼吸道,导致患者窒息等危重情况发生。要保证患者采用平卧位头偏向一侧,这样可以及时清除呕吐物及呼吸道分泌物。 同时护理人员还需要观察患者呕吐物的量和性状,呕吐物质、有无鲜血、有无胆汁样液体,从而判断有无胃黏膜、肝胆损伤等情况,必要时呕吐物标本送检。随时告知医生患者情况,以便及时处理突发情况。 1.3随时观察患者病情

酒精中毒的护理措施

酒精中毒的护理措施 【摘要】酒精中毒是一种常见的疾病,其发生率较高,主要与长期酗酒和饮酒过量有关,可以损伤机体的多种脏器,在神经系统中可出现神经、精神症状和神经系统的损害,严重的中毒可引起死亡。因此,急救与宣教是护理的重点。 【关键词】酒精中毒酗酒护理 一、护理评估 (一)病因分析 1.患者饮酒有多长时间?有无酗酒史?每次饮酒量、饮酒的种类? 2.患者有无药物、酒精过敏? 3.患者近期是否有心情不畅、情绪郁闷等家庭、社会、心理问题? 4.患者近期是否出现突然大量饮酒的习惯? (二)临床观察 酒精主要在小肠吸收,影响糖代谢。酒精中毒可出现脱髓鞘和轴索性改变,影响神经系统的功能。临床表现一般为急性酒精中毒和戒酒综合征的症状,反映神经系统不同程度的损害。 1.急性酒精中毒的临床表现 (1)普通醉酒:指一次大量饮酒而导致急性中毒。症状的严重程度与饮酒速度、饮酒量以及个体对饮酒的敏感性有关。分为:①兴奋期:兴奋、话多、易冲动、缺乏抑制、行为异常,同时伴有头晕、头痛等症状,此期血中酒精浓度在100~150mg/dl。②共济失调期:步态不稳、言语含糊或语无伦次,此期血中酒精浓度在150~250mg/dl。③昏睡期:患者处于昏睡状态,体温下降,呼吸缓慢,心率快,大、小便失禁,此期血中酒精浓度在250mg/dl 以上。如果患者血中酒精浓度在600mg/dl以上常导致死亡,昏迷10h以上者预后差。 (2)病理性醉酒:指饮用一定量的酒甚至是小量饮酒后,突然出现兴奋、攻击行为,常伴有幻觉、妄想,发作时间短,醒后出现全部遗忘。 2.戒酒综合征戒酒综合征(withdrawal syndrome)指在长期大量饮酒的基础上,突然停止饮酒或骤然减量时随即产生的一系列症状与体征。多发生在已有躯体依赖的酗酒者,其发生与中枢神经系统失去酒精的抑制作用而产生大脑皮层或β肾上腺素能神经过度兴奋有

酒精中毒急救处理

酒精中毒急救处理 酒精中毒的急救措施 一、如果患者出现呕吐,立刻将其置于稳定性侧卧位,让呕吐物流出。 二、坚持患者温暖,尤其是湿润和寒冷的情况下。 三、当酒醉者不省人事时,可立即用湿毛巾敷在他的后脑和前胸上,直至其清醒为止。 四、在热毛巾上滴数滴花露水,敷在醉酒者的脸上,此发对醒酒、止吐效果很好。 五、浸冷水。当酒醉者不省人事时,可取两条毛巾,浸上冷水,一条敷在后脑上,一条敷在胸膈上,并不断地用清水灌入口中,可使酒醉者渐渐苏醒。 六、泡上稍浓的绿茶,让醉酒者多饮几次。绿茶中含有单宁酸,能分解酒精,从而使醉酒者尽快解除酒精中毒的状态。 七、醉酒后周围血管扩张,要注意保暖和休息,如果出现抽搐、痉挛时,要防止咬破舌头。 八、检查呼吸、脉搏及反应程度,如有必要立即使用心肺复苏术。 九、将患者置于稳定性侧卧位,密切监视病情,每10分钟检查并记录呼吸、脉搏和反应程度。 轻度醉酒者:可让其静卧,最好是侧卧,以防吸入性肺炎,

注意保暖,并给予浓茶或咖啡。治疗可用柑桔皮适量,焙干,研成细末,加入食盐少许,温开水送服,或绿豆50-100克,熬汤饮服。 重度酒精中毒者:应用筷子或勺把压舌根部,迅速催吐,然后用1%碳酸氢钠(小苏打)溶液洗胃。 酒精中毒的家庭处理 亲朋欢聚,难免举杯庆。然而,若无所顾忌,开怀畅饮,很可能酩酊大醉,发生急性酒精中毒。空腹饮酒时,酒精1小时内有60%被吸收,2小时吸收量可达955。酒精属微毒类,是中枢神经系统的抑制剂,作用于大脑皮层。饮酒后初始表现为兴奋,其后可累及皮层下中枢和小脑活动,影响血管运动中枢并抑制呼吸中枢,严重者可致呼吸、循环衰竭。酒精90%由肝脏分解,因此还可造成肝脏损害。 急性酒精中毒的表现可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为兴奋期,表现为眼部充血,颜色潮红,头晕,人有欢快感,言语增多,自控力减低;第二阶段为共济失调期,表现为动作不协调,步态不稳,身体失去平衡;第三阶段为昏睡期,表现为沉睡不醒,颜色苍白,皮肤湿冷,口唇微紫,甚至陷入深昏迷,以至呼吸麻痹而死亡。急性酒精中毒症状的轻重与饮酒量、个体敏感性有关,大多数成人致死量为纯酒精250-500毫升(白酒酒精浓度为50-60%)。 轻度醉酒者,可让其静卧,最好是侧卧,以防吸入性肺炎,注意保暖,并给予浓茶或咖啡。治疗可用柑桔皮适量,焙干,研成细末,加入食盐少许,温开水送服,或绿豆50-100克,熬汤饮服。重度酒精中毒者,应用筷子或勺把压舌根部,迅速催吐,然

急性酒精中毒的治疗及抢救流程

急性酒精中毒的治疗 【概述】 急性(乙醇)酒精中毒或酒醉是指一次饮入过量乙醇或酒精类饮料引起的中枢神经系统由兴奋转为抑制的状态,严重者出现昏迷,呼吸抑制及休克。 乙醇的体内过程 吸收:20%由胃吸收,可以导致胃粘膜损伤、出血 80%由十二指肠、空肠吸收 代谢排出:90%肝脏代谢解毒 10%肾、肺排出 【诊断要点】 1.毒物接触史有饮酒史或误服工业或医用酒精。 2.临床表现 (1)兴奋期:血乙醇浓度达到11mmol/L(500mg/L),出现头痛,欣快,兴奋。 血乙醇浓度超过16mmol/L(750mg/L)时出现健忘,饶舌,情绪不稳定,自负,易激怒,可有粗鲁行为或攻击行为。 (2)共济失调期:血乙醇浓度达到33mmol/L(1500mg/L),出现肌肉运动不协调,行动笨拙,言语含糊不清,视物模糊,复视,眼球震颤,步态不稳,出现明显共济失调。 浓度达到43mmol/L(2000mg/L),出现恶心,呕吐,困倦。 (3)昏睡期:血乙醇浓度达到54mmol/L(2500mg/L)以上,患者进入昏睡期,临床表现昏睡,瞳孔散大,体温降低。

血乙醇浓度达到87mmol/L(4000mg/L)时,患者深昏迷,颜面苍白,皮肤湿冷,心率快,血压下降,可出现呼吸,循环麻痹而危及生命。 【实验室检查】 ?依病情查1,血电解质 2,血糖 3,淀粉酶 4,肌酸磷酸激酶 5,血气分析等等 【治疗】 轻度患者;无需治疗,兴奋躁动者必要时给予约束,共济失调者避免活动以免外伤. 中度中毒:予以催吐洗胃。 严重中毒按下面抢救流程实行。

【抢救流程】 一、紧急评估 1、紧急评估有无危及生命的情况采用“ABBCS方法”快速评估, 利用5-20秒快速判断患者有无危及生命的最紧急情况: A、气道是否通畅(Airway) B、是否有呼吸(Breathing) B、是否有体表可见大量出血(Blood) C、是否有脉搏(Circulation) S、神志是否清醒(Sensation) 误吸和窒息导致气道阻塞是急性酒精中毒死亡的重要原因,必须特别重视。 2、如果有上述危及生命的紧急情况应迅速解除包括开放气道、保持气道通畅、心肺复苏、立即对外表能控制的大出血进行止血等。 二、次紧急评估:判断是否有严重或者其他紧急的情况 (意识改变者必须考虑到有无同时服其他药,合并头外伤、电解质失衡)。 三、紧急处理, (1)卧床,头偏向一侧,口于最低位,避免误吸。 (2)保持呼吸道通畅:可能会有严重的抑制呼吸功能,应该保持呼吸道通畅。 (3)建立静脉通道。 (4)进一步监护心血压、脉搏和呼吸。 (5)大流量吸氧,保持血氧饱和度95%以上。 (6)保暖、维持正常体温,尤其是在现场和寒冷状态下更为重要。(7)谨慎镇静:对严重烦躁、抽搐者可给地西泮5-10mg。

急性酒精中毒的治疗方法

急性酒精中毒的治疗方法 一、概述: 急性酒精(乙醇)中毒系指饮酒所致的急性神经精神和躯体障碍。通常是指一次性饮大量乙醇类物质后对中枢神经系统的兴奋、抑制的状态。 急性酒精中毒与急性酒精过量难以界定。同时,人对酒精的耐受剂量个体差异极大,中毒量、致死量都相差悬殊,中毒症状和程度也不同。成人一次口服最低致死量约为纯酒精250~500ml,小儿为6~30ml。 二、诊断要点: 1.毒物接触史 有饮酒史或误服工业或医用酒精。 2.临床表现 (1)兴奋期:当血酒精含量在200~990ml/L时,眼睛发红 (即结膜充血 ) ,脸色潮红或苍白、轻微眩晕、乏力;自控力丧失、自感欣快、语言增多、逞强好胜、口若悬河、夸夸其谈、举止轻浮;有的表现粗鲁无礼、易感情用事、打人毁物、喜怒无常。绝大多数人在此期都自认没有醉,继续举杯,不知节制;有的则安然入睡。(2)共济失调期:此时酒精含量达1000~2999mg/L。表现动作笨拙、不协调,步态蹒跚、语无伦次、发音含糊;眼球震颤、躁动、复视。(3)昏迷期:血酒精含量达3000mg/L以上。患者沉睡,颜面苍白、体温降低、皮肤湿冷、口唇微绀,严重者昏迷,出现陈-施二氏呼吸、

心跳加快、二便失禁,因呼吸衰竭死亡。也有因咽部反射减弱,饱餐后呕吐,导致吸入性肺炎或窒息而死亡。也有继发腔隙性脑梗塞和急性酒精中毒性肌病(肌痛、触痛、肌肿胀、肌无力)的报道。有的酒精中毒病人还可能出现高热、休克、颅内压增高等症状。酒精因抑制糖原异生,使肝糖原明显下降,引起低血糖,可加重昏迷。 三、紧急评估: 采用“ABBCS方法”快速评估,利用5~20秒快速判断患者有无危及生命的最紧急情况: A:气道是否通畅 B:是否有呼吸 B:是否有体表可见大量出血 C:是否有脉搏 S:神志是否清醒 误吸和窒息导致气道阻塞是急性酒精中毒死亡的重要原因,必须特别重视。 如果有上述危及生命的紧急情况应迅速解除包括开放气道、保持气道通畅、心肺复苏、立即对外表能控制的大出血进行止血等。

急性酒精中毒如何处理

急性酒精中毒如何处理 急性酒精中毒处理1、催吐及洗胃 对入院前发生呕吐者均不予洗胃;入院前没有呕吐且神志清醒者,采用刺激会厌法催吐;昏迷在半小时内的,给于洗胃。0.5小时至2小时之内,家属要求可以洗胃。酒精吸收很快,半小时的时间就已经吸收入肠,或是病人之前已经呕吐,则洗胃意义不大,并且有增加误吸和损伤胃粘膜的的风险。但在病人有服用药物特别是安定类药物的情况下则应洗胃。洗胃过程中严密观察病人的情况及吸出液的颜色,调整负压要调小,量不宜过多,在2000-4000ml左右,防止损伤胃粘膜致胃出血,洗胃过程中如出现频繁呕吐可停止洗胃。重度中毒致昏迷者可行血液透析,促进乙醇排出。 急性酒精中毒处理2、保持呼吸道通畅 患者饮酒后有不同程度的恶心、呕吐、意识障碍。使患者平卧位,头偏向一侧,及时清除呕吐物及呼吸道分泌物,防止误吸和窒息,床旁应备吸痰器、气管插管、呼吸机,一旦患者出现呼吸浅慢且不规则,紫绀明显加重的情况应及时进行气管插管,行呼吸机辅助呼吸。在保持呼吸道畅通的基础上给氧,氧气流量3~4 L/min。 急性酒精中毒处理3、尽快建立静脉通路 应使用静脉留置针。轻症患者表现为躁动不安,重症患者多为昏睡或昏迷期,此时应用纳洛酮为首选。剧烈躁动者,静脉穿刺侧肢体应有专人看护,相对制动。 急性酒精中毒处理4、安全防护 患者多数表现烦躁,兴奋多语,四肢躁动,应加强巡视,使用床栏,必要时给予适当的保护性约束,防止意外发生。要做好患者的安全防护外,在护理急性酒精中毒患者时,我们要做好自身的防护,防止被病人。 急性酒精中毒处理5、注意保暖 急性酒精中毒患者全身血管扩张,散发大量热量,有些甚至寒颤。此时应适当提高室温,加盖棉被等保暖措施,并补充能量。及时更换床单、衣服,防止受凉诱发其他疾病。 急性酒精中毒处理6、严密观察病情 酒精中毒患者不能正确表达自己的感受,只有依赖护理人员对临床特征的密切观察。酒精对机体有直接毒性,神经系统和心脏首先受累,所以应严密观察并记录患者的神志、瞳孔、呼吸、脉搏和血压等变化。意识状态是判断酒精中毒程度的有效指标,用药后密切观察患者的意识状态,如烦躁兴奋患者逐渐安静,昏睡患者开始清醒,呼吸抑制者呼吸次数有增加等,都说明治疗有效。严密观察呕吐物及大便的颜色、量,可判断是否有应激性

[全]酒精中毒的紧急处理方案

酒精中毒的紧急处理方案 (1)单纯急性轻度酒精中毒 不需治疗,居家观察,有肥胖通气不良等基础疾病要嘱其保暖?侧卧位防止呕吐误吸等并发症,类双硫醒反应严重者宜早期对症处理? (2)消化道内酒精的促排措施 由于酒精吸收迅速,催吐?洗胃和活性炭不适用于单纯酒精中毒患者?洗胃应评估病情,权衡利弊,建议仅限于以下情况之一者: ①饮酒后2h内无呕吐,评估病情可能恶化的昏迷患者; ②同时存在或高度怀疑其他药物或毒物中毒; ③已留置胃管特别是昏迷伴休克患者,胃管可试用于人工洗胃?洗胃液一般用1%碳酸氢钠液或温开水,洗胃液不可过多,每次入量不超200mL,总量多不超过2000~4000mL,胃内容物吸出干净即可,洗胃时注意气道保护,防止呕吐误吸? (3)药物治疗 ①促酒精代谢药物美他多辛是乙醛脱氢酶激活剂,并能拮抗急?慢性酒精中毒引起的乙醇脱氢酶(ADH) 活性下降;加速乙醇及其代谢产物乙醛和酮体经尿液排

泄,属于促酒精代谢药?美他多辛能对抗急性乙醇中毒引起的ATP下降和细胞内还原型谷胱甘肽(GSH) 水平降低,维持体内抗氧化系统的平衡,起到拮抗急慢性酒精中毒引起的氧化应激反应的作用,改善饮酒导致的肝功能损害及改善因酒精中毒而引起的心理行为异常,可以试用于中?重度中毒特别伴有攻击行为?情绪异常的患者?每次0.9g,静脉滴注给药,哺乳期?支气管哮喘患者禁用,尚无儿童应用的可靠资料?适当补液及补充维生素B1?B6?C有利于酒精氧化代谢? ②促醒药物纳洛酮能特异性拮抗内源性吗啡样物质介导的各种效应,国外有研究质疑其在急性酒精中毒的疗效,但共识委员会专家认为,纳洛酮能解除酒精中毒的中枢抑制,缩短昏迷时间,疗效不同可能与种族差异?用量有关?建议中度中毒首剂用0.40.8mg加生理盐水1020mL,静脉推注;必要时加量重复;重度中毒时则首剂用0.81.2mg加生理盐水20mL,静脉推注,用药后30min神志未恢复可重复1次,或2mg加入5%葡萄糖或生理盐水500mL内,以0.4mg/h速度静脉滴注或微量泵注入,直至神志清醒为止?盐酸纳美芬(Nalmefene)为具有高度选择性和特异性的长效阿片受体拮抗剂,理论上有更好疗效,已有应用于急性酒精中毒的报道,但尚需更多临床研究评估其在急性酒精中毒的疗效和使用方法? ③镇静剂应用急性酒精中毒应慎重使用镇静剂,烦躁不安或过度兴奋特别有攻击行为可用地西泮,肌注比静脉注射安全,注意观察呼吸和血压;躁狂者首选第一代抗精神病药物—氟哌啶醇,第二代如奥氮平等也应是可行选择,口服比静脉应用更安全?避免用氯丙嗪?吗啡?苯巴比妥类镇静剂? ④胃黏膜保护剂胃黏膜H2 受体拮抗剂或质子泵抑制剂可常规应用于重度中毒特别是消化道症状明显的患者,质子泵抑制剂可能有更好的胃黏膜保护效果?

急性酒精中毒的治疗

急性酒精中毒的治疗 急性酒精中毒是临床常遇到的急诊之一,对其采取合理的护理对患者的恢复会起到积极的作用。急性酒精中毒临床表现分为三期:(1)兴奋期表现为头晕、面色潮红、眼结膜及皮肤充血,少数呈现苍白,有欣快感,喜、怒无常,言语过多或静寂进睡。(2)共济失调期兴奋状态消失后,即出现动作失调、步态蹒跚、语无伦次、口齿不清、恶心、呕吐、心率加快。(3)昏迷期患者即转进昏睡状态,呼吸深而慢,伴鼾声,口唇紫绀,瞳孔散大或正常,脉搏细弱,速率加快,体温偏低,重者转为昏迷,多因呼吸抑制和循环衰竭而死亡。急性酒精中毒常见并发症有,急性胃炎,上消化道出血;急性胰腺炎;急性肾炎,心率失常;脑出血;以及安全事故(患者摔伤或者患者伤人)。 “优质护理服务”是指以病人为中心,强化基础护理,全面落实护理责任制,深化护理专业内涵,整体提升护理服务水平。“以病人为中心”是指在思想观念和医疗行为上,处处为病人着想,一切活动都要把病人放在首位;紧紧围绕病人的需求,提高服务质量,控制服务成本,制定方便措施,简化工作流程,为病人提供“优质、高效、低耗、满意、放心”的医疗服务。优质护理服务的内涵主要包括:要满足病人基本生活的需要,要保证病人的安全,要保持病人躯体的舒适,协助平衡病人的心理,取得病人家庭和社会的协调和支持,用优质护理的质量来提升病人与社会的满意度。 优质护理服务与传统护理有以下区别:首先在护理模式上,传统护理中护士按照打针、输液、发药等具体护理工作进行分工;而优质护理服务则实行责任制,通过管床护士的形式进行分工,对患者实施责任制整体护理,包括基础护理、治疗给药、康复指导、健康宣教、心理护理等所有的护理工作。在护理内涵上,传统的护理模式使每个护士对患者的照顾是片段式的,并且偏重治疗,忽视了对患者的整体照顾,而优质护理服务则是为患者提供了全面、全程、无缝隙的整体护理,提升护理服务质量。 我们实施优质护理,为患者带来更好的医疗服务,使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降低,满意度得以提高。我们认为以下几点在急性酒精中毒中护理尤为重要。 1)保持呼吸道通畅:平卧位,头偏向一侧,吸氧。及时清除呕吐物及呼吸道分泌物,防止窒息或吸人性肺炎,必要时吸痰。若出现呼吸抑制,应立即用简易呼吸器辅助呼吸,气管插管进行机械通气。 (2)安全防护:使用床栏,必要时给予适当的保护性约束,安排专人守护,加强巡视,保证周围环境安全,防止意外发生,同时要做好医务人员自身的防护。

酒精中毒急诊处理

酒精中毒急诊处理: 1、处理酒精中毒的标准医嘱: 5%GS 1000ml + NS 500 + 15%KCl 20ml + VC 2.0 + VB6 0.2 抑酸剂(推荐质子泵抑制剂),必查血淀粉酶 2、可选择医嘱(依据患者经济,饮酒量,对医生的态度等等): 多烯磷脂酰胆碱,肝泰乐,止吐药(胃复安),胸片,急诊生化全套,急诊血常规 3、慎用医嘱 洗胃,纳洛酮,速尿,抗生素,饮水或进流食,镇静药 医嘱说明: 1、如上文所述,大量饮酒后,容易发生低血糖,因此静脉补充葡萄糖是必须的。另一方面,输入大量GS可能会造成低渗,因此补充适当的NS是必要的。因为酒精代谢时会产生大量的乳酸,增加肝脏负担,因此不再使用平衡盐(乳酸钠溶液)。至于为什么不用10%GS,个人习惯而已,也没有必要。 2、过量饮酒患者一般都有呕吐,存在低钾血症的危险因素,因此补钾是必须的。而且,在补充GS时,会有血清钾水平进一步下降。 3、维生素便宜,对肝脏有好处,用一些无妨。 4、抑酸剂一定要用,否则出现应激性(刺激性)溃疡不好办。 5、饮酒后,胃痉挛的腹痛容易与继发的酒精性胰腺炎相混淆,而且患者主诉一般都不清楚。因此,无论喝了多少酒,只要来到医院,必须要查血清淀粉酶。否则,漏诊了胰腺炎,是要死人的。 6、其他的一些保肝药物,性价比有限,完全依靠当时的情况判断。 7、需要牢牢记住,绝大多数酒后死亡的患者,是死于误吸引起的呼吸道梗塞而不是酒精本身。尽可能安排患者拍胸片。(即使在我们医院,也不容易做到)。对于吸入性肺炎,胸片的意义大于血常规。 8、对于泡酒吧的十三太保或者国家公仆们,一般我都开生化全套检查。有时候,加上肺、腹部CT。 9、不要很积极的洗胃。酒精吸收很快,洗胃意义不大,有增加误吸的风险。而且对胃粘膜的刺激比酒精更大。 10、只要不是重度昏迷,不要积极使用纳洛酮。 纳洛酮吸收迅速,易透过血脑屏障,代谢很快。单次静注后1~3分钟即产生最大效应,持续45分钟;肌注后5~10分钟产生最大效应,持续2.5~3小时。在纳洛酮起效后,患者会有短暂的清醒,但是由于酒精代谢速度远远小于纳洛酮,患者精神状态会有反复。另一方面,使用纳洛酮后,患者对痛觉敏感增加,心跳增快,可能会比较兴奋。 没有必要让患者这么折腾。大量补液,安静的等待患者醒来即可。 11、饮酒后由于刺激性胃炎,一般都有不同程度的白细胞增高,不能成为使用抗生素的依据。预防性使用抗生素防治吸入性肺炎没有依据。 12、即使患者口渴,肚子饿,但在没有完全清醒之前,不要饮水或吃东西,以防止吸入性肺炎。 13、即使患者再怎么闹,我尽量不给予镇静药物。 我常常向家属解释:“患者现在闹,至少我知道他活着,如果真的打了镇静剂(地西泮),他不闹了,万一睡死过去怎么办?”最后一句话,要很权威,很有同情

100例急性酒精中毒患者的急救与护理

摘要:目的探讨了银川市100例急性酒精中毒病例的急救与护理措施,以提高抢救和治疗效果。方法 2014年1月~2015年12月收治急性酒精中毒患者100例。结果 100例均3~5h 恢复意识,1~2d内治愈康复出院,无死亡病例,并对临床资料进行详细分析。结论根据实际情况选择止呕、促醒、洗胃、护胃、利尿等措施,同时做好保暖、吸氧、保持呼吸道通畅等基础急救工作。而且尽快除去消化道中残留的乙醇或使用有效解毒剂加速乙醇的排出,以及加强重要脏器和血糖的实时监测,可使酒精中毒患者症状迅速减轻。 关键词:急性;酒精中毒;护理 急性酒精中毒俗称"醉酒",是短时间内饮入过量酒精(乙醇)或酒精类产品而导致的神经、精神症状为主的中毒性疾病[1]。严重者导致意识障碍、呼吸衰竭,甚至危及生命。乙醇主要通过胃、肠道吸收进入血液(约30%被胃吸收),空腹喝酒吸收会很快,可能会引起呕吐、胃黏膜受损、胃出血等症状。血液中的乙醇需要肝脏进行解毒,分解成乙酸后进一步分解成co2和水。 少量饮酒后酒精在血液中浓度较低,酒精作用于大脑皮层呈现兴奋作用,大量饮酒后呈现为抑制作用,不仅毒害小脑功能,引起共济失调等并发生症,而且作用于中枢神经系统网状结构后,会引起昏睡或昏迷[2,3]。极高浓度的乙醇抑制循环中枢和延髓呼吸,引起呼吸循环功能障碍,是急性酒精中毒致死的主要原因[4]。2014年1月~2015年12月,本院收治100例急性重症乙醇中毒患者,对患者临床资料进行研究,报告如下。 1临床资料 1.1一般资料本组100例,男86例,女14例;年龄22~65岁,平均40.1岁,饮酒量300~1200ml,平均(400.2±30.5)ml,符合临床急性酒精中毒的诊断和分期标准[2];饮酒品种为啤酒、红酒、白酒或混合引(酒精度12%~67%,vol),在饮酒后0.5~10h就诊;患者被送急诊时均处于轻度昏迷或重度昏迷状态,其中循环衰竭8例、呼吸衰竭21例,伴低血糖19例、上消化道出血20例。 1.2结果 100例在治疗后3~48h(平均时间14h)意识转清,治愈。 2急救措施 2.1接诊立即检查患者呼吸,测量血压、脉搏并做好保暖措施,并观察患者神志意识、瞳孔,如实填写接诊记录。清除口、鼻腔等呼吸道内分泌物,保持患者头部侧放,以保持患者呼吸道通畅。如果为重度昏迷患者,应给予氧气吸入,防止重度昏迷患者呕吐物返流误吸。 2.2洗胃洗胃可尽快清除胃内还未吸收的乙醇,对预防并发症发生、提高抢救成功率有重要作用。昏迷在2 h之内,一般都可以洗胃,超出2 h则效果不佳可不洗胃。洗胃一般采用清水或1%的碳酸氢钠溶液,在洗胃过程中要密切注意洗出液的体积、颜色、气味及患者面色、生命体征及腹部体征变化,做好随时抢救的准备。 2.3维持呼吸循环功能乙醇抑制肌磷酸化酶活性,对骨骼肌、心肌不利,易导致外周呼吸衰竭,部分患者出现了其他脏器合并性功能损伤,并产生休克。故应考虑在休克期间或休克前期扩容,而且扩容主要采用胶体液,如血液、血浆替代品以及低分子左旋糖酐,并辅以10%葡萄糖溶液或其他平衡液[5,6]。在送病患x光检查、ct检查过程中要密切注意病情的变化,并保持各管道通畅。 2.4药物治疗较轻的急性中毒患者(如意识清醒,常规检查正常)不需要特殊治疗,只需要做好保暖措施防止受凉,卧床休息数小时后即可恢复正常。严重者常有酸中毒、低血糖、低血压等症状。可采用50%葡萄糖液和b族维生素,予纳诺酮促进患者清醒。如重度昏迷患者在醒后仍处于兴奋期,镇静类药物应当谨慎使用。如果病患表现狂躁必须使用镇静剂时,可考虑进行肌肉注射安定10mg(昏迷患者最好不要使用),但应密切监测其呼吸情况。禁用杜冷丁及吗啡,以防抑制呼吸。3护理

工业酒精中毒急救办法

工业酒精中毒急救办法 *导读:甲醇吸收至体内后,可迅速分布在机体各组织内,其中,以脑脊液、血、胆汁和尿中的含量最高,眼房水和玻璃体液中的含量也较高,骨髓和脂肪组织中最低。甲醇在肝内代谢,经醇脱氢酶作用氧化成甲醛,进而氧化成甲酸。…… 甲醇又名木醇,为无色、易燃、高度挥发的液体。可经呼吸道、消化道和皮肤吸收入体内,有蓄积中毒作用。可引起神经系统症状、视神经炎和酸中毒。可见于甲醛、油漆、人造革等生产工业。症状 急性中毒人体吸收大量甲醇可出现头晕、头痛、视力模糊以及步态蹒跚和失眠。眼部症状有眼球疼痛、复视、瞳孔扩大或缩小、对光反射迟钝。 慢性中毒长期接触低浓度甲醇,可表现为粘膜刺激症状和视力减退、神经衰弱综合征和植物神经功能紊乱、视神经炎,以至失明。 急救措施 (1)口服中毒者视病情采用催吐或洗胃。吸入或经皮吸收中毒

者立即脱离现场,除去被污染的衣物,并清洗污染的皮肤。(2)严重中毒患者及早采用血液或腹膜透析治疗,以清除已吸收的甲醇及其代谢产物。 (3)根据血气分析或二氧化碳结合力等测定结果及临床表然给予碳酸氢钠溶液,以纠正酸中毒。 (4)口服乙醇。或将乙醇混溶于5%葡萄糖溶液中,配成 10%浓度静脉滴注,使血液中乙醇浓度维持在21.7~32.6mmol/L.严重中毒者可连用数天。也有人建议可用叶酸每次50mg静脉注射,每4小时1次,连用几天。 (5)对症和支持治疗保持呼吸道通畅,危重病人床旁应置有呼吸机,以备突发呼吸骤停时用;防治脑水肿可用20%甘露醇和地塞米松等;意识模糊、朦胧状态或嗜睡者可给纳络酮;癫痫样发作者可用苯妥英钠;及时纠正水与电解质平衡失调;增加营养,补充多种维生素;避免眼睛直接受光线刺激,可用纱布或眼罩遮盖双眼。

急性酒精中毒的处理

急性酒精中毒的预防及处理 乙醇的理化性质是易溶于水,能与大多数有机溶剂相溶。如果一次性饮入过量酒精,可引起以神经系统症状为主的疾病即为急性乙醇中毒或急性酒精中毒。在临床上,急性乙醇中毒分为兴奋期、共济失调期、昏迷期三期。表现为头痛、欣快感、健谈、情绪不稳定、易激怒,有时可沉默、孤僻或入睡。 四川省第二中医医院急诊科副主任李畅,做客“健康客网”名医直播栏目,对《急性酒精中毒的应急处理》进行专业的分享。 乙醇具有脂溶性,可迅速通过脑中神经细胞膜,作用膜上的某些酶而影响其功能,使大脑皮质功能受抑制,患者表现为兴奋,随着血中浓度的增加,随即影响延髓、脊髓,可麻痹中枢神经系统。 乙醇对成人的中毒量由于个体差异很大。大多数成人致死量为纯乙醇250~500ml。饮入的乙醇80%由小肠上段吸收,饮酒后2小时可全部吸收入血液。除引起中枢神经抑制外,还可影响糖代谢,抑制糖原异生,并使肝糖原明显下降,导致低血糖。 预防检查: 了解饮酒习惯,此次饮酒种类(乙醇含量),饮用量及饮酒时间,发病时间。精神兴奋还是抑制,烦躁还是昏睡,有无昏迷、呕吐、共济失调、大小便失禁等。 临床上分兴奋期、共济失调期、昏迷期三期。兴奋期表现为头痛、欣快感、健谈、情绪不稳定、易激怒,有时可沉默、孤僻或入睡。共济失调期表现为言语不清、视物模糊,复视、眼球震颤、步态不稳、行动笨拙、共济失调等,易并发外伤。昏迷期表现为昏睡、瞳孔散大、体温降低、心率增快、血压降低、呼吸减慢并有鼾音,严重者因呼吸、循环衰竭而死亡。

无酒精耐受者清醒后,可有头痛、头晕、无力、恶心、震颤等症状,耐受者症状较轻。重症中毒患者常发生轻度酸碱平衡失调、低血糖和肺炎等并发症,严重者可发生急性肌病,表现为肌肉肿胀、疼痛或伴有肌球蛋白尿。 在临床上我们把急性酒精的中毒分级分为三度: 第一度是轻度:又叫单纯性醉酒,患者仅有情绪、语言兴奋状态的神经系统表现,如语无伦次,能行走,但有轻度运动不协调,嗜睡能被唤醒,简单对答基本正确,神经反射正常存在。 第二度是中度:具备下列之一者为中度酒精中毒: ①处于昏睡或昏迷状态或Glasgow昏迷评分大于5分小于等于8分;这里的Glasgow昏迷评分法是医学上评估病人昏迷程度的方法,该方法用于评定患者(如头部外伤)的神经功能状态,包括睁眼、语言及运动反应,三者相加表示意识障碍程度,最高15分,表示意识清醒,8分以下为昏迷,最低3分,分数越低表明意识障碍越严重、脑死亡或预后极差。 ②:具有经语言或心理疏导不能缓解的躁狂或攻击行为; ③:意识不清伴神经反射减弱的严重共济失调; ④:具有错幻觉或惊厥发作; ⑤:血液生化检测有以下代谢紊乱的表现之一者:如血气分析的时候提示有酸中毒,血生化提示有低血钾、低血糖; ⑥:在轻度中毒基础上并发脏器功能明显受损表现如酒精中毒有关的心律失常(频发早搏、心房纤颤或心房扑动等),心肌损伤表现为ST-T异常(心电图表现)、查心肌酶谱提示心肌酶学2倍以上升高或着并发消化出血、胰腺炎等。所以说我们对酒精中毒的病人来医院就诊后,我们常规要给患者查血糖、血生化、包括电解质、肝肾功、心肌酶谱、还要给患者做心电图,严重的我们还要做血气分析。 第三度是指具备下列之一者: ①:处于昏迷状态Glasgow评分≤5分;

4医学小常识-一氧化碳、酒精中毒处理(001)

一氧化碳急救措施 1院前急救 (1)迅速脱离中毒环境切断CO的来源,打开门窗通风 立即将病人移出中毒环境置于空气新鲜之处 打开气道、保持呼吸道通畅 重症立即呼叫120尽早就诊 (2)转运 2医院急救 纠正缺氧: 高流量吸氧8-10L/min 高压氧舱治疗是最有效的办法 1)吸氧:氧浓度尽可能>3升/分 2)高压氧治疗方法:10分钟内将高压氧内压力升高

到1.5~1.8附加大气压,持续90~120分钟。若昏迷病人可适当增加治疗次数或适当延长治疗时间,直至治疗病人神志完全清醒。 3可用其他方法:医用自动输氧器换血 (1)防治脑水肿 (2)促进脑细胞功能恢复 (3)防治迟发性脑病 (4)对证治疗1)肺水肿2)高热3)重度急性一氧化碳中毒

酒精中毒 1临床表现 初期皮肤潮红,球结膜充血,情绪不稳定,欣快多语,可诉头晕,也可有的病人容易嗜睡 2实验室检查饮酒者呼出气可通过仪器检测,判定是否含酒精 3治疗原则 (1)卧床休息,注意保暖,防止受寒 (2)轻度中毒者可用刺激引吐或饮用浓茶水 (3)静脉输液 (4)钠洛酮可促进重度酒精排泄 (5)酒精中毒处于兴奋期可适当给予镇静剂 (6)病人处于昏睡状态,伴有脑水肿可能时,予以脱水剂降低颅压 (7)出现呼吸衰竭者可给予呼吸兴奋剂 (8)透析疗法

有关硝酸甘油的知识 1.冠心病病人应随身携带硝酸甘油(片剂或喷雾剂) 2.存放在棕褐色的密闭小玻璃瓶中,防止受热、受潮 3.注意有效期,每半年更换药物,如果含服时无舌尖麻刺烧灼感,说明药物已失效 4.什么情况下用:当出现胸闷、胸痛等心绞痛症状时服用,平时不必服用 5.服用方法:舌下含服(快速起效),每次1片,两次之间间隔5分钟,最多含3次,若仍无效,应该立即到医院;服用后不要站立过久,以免因血压降低而导致头晕等

酒精中毒的治疗

酒精中毒的治疗 随着经济发展和居民购买力增加,饮酒者明显增多,饮酒相关问题及不良后果亦日渐增多。 酒依赖的临床表现 1. 固定的饮酒方式 如独饮甚至不佐菜,常晨起饮酒以维持体内酒精浓度,以免出现戒断症状。 2. 特征性寻求饮酒行为 酒依赖者把饮酒作为第一需要,为了饮酒不顾一切,可以采取任何手段。明知继续饮酒的严重后果但难以自制。 3. 酒耐受性增加 表现为饮酒量增加,在酒精依赖晚期,由于肝功能受损,耐受性反而下降,「一喝就醉」但又「不喝不行」。同时,对其他药物(如巴比妥类、苯二氮?类)也会出现交叉耐受。 4. 戒断症状 戒断症状有轻有重,重者可危及生命,与个体差异和依赖程度有关。其发生与体内酒精浓度有关,依赖严重者晨起就要饮酒,即为了缓解戒断症状。戒断症状主要表现为:震颤、恶心、出汗、烦躁焦虑等。晨起空腹饮酒是依赖最重要的特征之一。 5. 渴求

特别想喝酒,可以与环境有关。诱发因素如戒断症状,焦虑、抑郁、兴奋情绪,见到他人饮酒时。病人知道应该少饮以免出丑,却不能控制饮酒量。 6. 多次戒酒失败 是酒依赖的共性,虽多次戒酒,但总是坚持不了很长时间又再次饮酒。酒精所致的躯体损害 酒精是中枢神经系统的抑制剂,酒中毒时可使血 - 脑脊液屏障通透性增高,所以,酒中毒所致的中枢神经系统损害既广泛又严重。进入组织的酒精排出体外非常缓慢,故酒中毒者可经常处于中毒状态。如末梢性神经损害、癫痫和小脑病变,罕见并发症如视神经萎缩、基底神经节中央灰质出血、共济失调,更加持久的作用可导致痴呆。 躯体并发症中营养障碍多见,也可见肝硬变(有些严重的酒精性肝损害,转氨酶不仅不升高反而下降,此种情况尤应注意),胃炎、胃溃疡、肾硬化、心肌炎及急、慢性胆囊炎。长期过量饮酒是造成心血管疾病,如心肌病、心律失常、冠心病、高血压的主要原因。罹患胰腺炎的机率亦明显增加。过度酗酒者的下一代胎儿可产生胎儿酒精综合征(胎儿畸形和智力障碍)。 酒精所致的精神障碍 酒依赖还可导致人格改变,如自我中心增强,义务感、责任感、道德感降低,严重者品德标准降低。慢性酒精中毒可致性功能障碍(阳痿、早泄),使夫妻关系紧张或破裂,产生对性伙伴的嫉妒妄想。不少人出现焦虑或抑郁状态。慢性酒中毒者自杀行为明显增加。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