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的食管外科术式——Ivor Lewis
- 格式:ppt
- 大小:31.86 MB
- 文档页数:48
【摘要】胃癌具有高度异质性,目前广泛应用的组织病理学分型已逐渐难以适应临床个体化诊疗的需求。
随着基因芯片、二代测序技术的发展,对于胃癌的研究已进入分子水平。
研究者从基因突变、染色体不稳定、转录组改变和表观遗传学改变等方面阐释胃癌发生发展的机理,并在此基础上对胃癌进行亚型分类。
Tan分型、Lei分型以及癌症基因组图谱(TCGA)分型和亚洲癌症研究组织(ACRG)分型是目前较为完善的分型系统。
其中TCGA分型和ACRG分型具有较大的样本量和丰富的检测数据,能够更为准确且全面地描述胃癌的基因特征,但两者具有较大差异,无法互相取代。
目前仍无明确且公认的胃癌分子分型。
对于中国的胃癌患者来说,样本来源于亚洲人群的ACRG分型相较于TCGA分型获得了更好的临床转归关联结果,更具临床意[10]彭林,陈利华,李强,等.IvorLewis食管次全切除术和二野淋巴结清扫术及其对预后的影响[J].中国癌症杂志,2003,13(6):574鄄576.DOI:10.3969/j.issn.1007鄄3639.2003.06.023.[11]吴昌荣,薛恒川,朱宗海,等.现代二野淋巴结清扫食管癌切除术的疗效分析[J].中华肿瘤杂志,2009,31(8):630鄄633.DOI:10.3760/cma.j.issn.0253鄄3766.2009.08.015.[12]毛友生,赫捷,董静思,等.胸段食管癌左右胸入路清扫淋巴结的结果比较[J].中华肿瘤杂志,2012,34(4):296鄄300.DOI:10.3760/cma.j.issn.0253鄄3766.2012.04.013.[13]伍宁,陈志明,庞烈文,等.左胸单切口和颈鄄右胸鄄腹三切口在食管癌淋巴结清扫中的应用[J].肿瘤研究与临床,2013,25(2):77鄄79.DOI:10.3760/cma.j.issn.1006鄄9801.2013.02.002.[14]张亚伟,胡鸿,缪珑升,等.胸中段食管癌淋巴结二野清扫术和三野清扫术的比较[J].中国癌症杂志,2008,18(7):537鄄541.DOI:10.3969/j.issn.1007鄄3639.2008.07.013.[15]ShimadaH,OkazumiS,MatsubaraH,etal.Impactofthenumberandextentofpositivelymphnodesin200patientswiththoracicesophagealsquamouscellcarcinomaafterthree鄄fieldlymphnodedissection[J].WorldJSurg,2006,30(8):1441鄄1449.DOI:10.1007/s00268鄄005鄄0462鄄6.[16]AltorkiN,KentM,FerraraC,etal.Three鄄fieldlymphnodedissectionforsquamouscellandadenocarcinomaoftheesophagus[J].AnnSurg,2002,236(2):177鄄183.DOI:10.1097/01.SLA.0000021583.51164.F4.[17]MaJ,ZhanC,WangL,etal.Thesweetapproachisstillworthwhileinmodernesophagectomy[J].AnnThoracSurg,2014,97(5):1728鄄1733.DOI:10.1016/j.athoracsur.2014.01.034.[18]罗孔嘉,傅剑华,胡祎,等.左右胸两种入路治疗胸中段食管鳞癌的手术评价[J].癌症,2009,28(12):1260鄄1264.DOI:10.3321/j.issn:1000鄄467X.2009.12.006.[19]徐涛.改良lvor鄄lewis术与常规左胸路径左后外侧切口术对食管鳞癌患者近远期疗效的比较[J].实用临床医药杂志,2015,19(17):86鄄87,96.DOI:10.7619/jcmp.201517028.[20]LiB,XiangJ,ZhangY,etal.ComparisonofIvor鄄LewisvsSweetesophagectomyforesophagealsquamouscellcarcinoma:arandomizedclinicaltrial[J].JAMASurg,2015,150(4):292鄄298.DOI:10.1001/jamasurg.2014.2877.[21]KangCH,KimYT,JeonSH,etal.Lymphadenectomyextentiscloselyrelatedtolong鄄termsurvivalinesophagealcancer[J].EurJCardiothoracSurg,2007,31(2):154鄄160.DOI:10.1016/j.ejcts.2006.10.033.[22]SihagS,WrightCD,WainJC,etal.ComparisonofperioperativeoutcomesfollowingopenversusminimallyinvasiveIvorLewisoesophagectomyatasingle,high鄄volumecentre[J].EurJCardiothoracSurg,2012,42(3):430鄄437.DOI:10.1093/ejcts/ezs031.[23]林济红,康明强,林江波,等.胸腹腔镜联合食管癌Ivor鄄Lewis术与McKeown术近期疗效比较[J].中华胃肠外科杂志,2014,17(9):888鄄891.DOI:10.3760/cma.j.issn.1671鄄0274.2014.09.011.[24]AkiyamaH,TsurumaruM,UdagawaH,etal.Radicallymphnodedissectionforcancerofthethoracicesophagus[J].AnnSurg,1994,220(3):364鄄373.[25]ShiozakiH,YanoM,TsujinakaT,etal.Lymphnodemetastasisalongtherecurrentnervechainisanindicationforcervicallymphnodedissectioninthoracicesophagealcancer[J].DisEsophagus,2001,14(3鄄4):191鄄196.[26]UedaY,ShiozakiA,ItoiH,etal.Intraoperativepathologicalinvestigationofrecurrentnervenodalmetastasiscanguidethedecisionwhethertoperformcervicallymphnodedissectioninthoracicesophagealcancer[J].OncolRep,2006,16(5):1061鄄1066.(收稿日期:2016鄄04鄄29)(本文编辑:王静)DOI:10.3760/cma.j.issn.1671鄄0274.2016.09.028作者单位:200032上海,复旦大学附属肿瘤医院放射治疗中心复旦大学上海医学院肿瘤学系通信作者:章真,Email:zhenzhang7@163.com胃癌分子分型的研究进展周梦龙李桂超章真义。
胸段食管鳞癌经左右胸入路胸腹二野淋巴结清扫结果比较翁文俊;侯宜军;李剑锋【期刊名称】《齐齐哈尔医学院学报》【年(卷),期】2016(037)036【摘要】目的比较胸段食管鳞癌经左右胸入路胸腹二野淋巴结清扫结果的差异.方法收集2010年1月至2016年3月于南京鼓楼医院集团仪征医院胸外科手术的313例胸段食管鳞癌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左胸传统二野淋巴结清扫175例,右胸现代二野淋巴结清扫138例),对不同入路淋巴结清扫结果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左右胸入路平均清扫淋巴结数分别为15.8枚和23.7枚(P<0.05),两组总淋巴结转移率分别为36.0%、47.8%(P<0.05).上纵隔淋巴结转移率分别为4.8%、26.8%(P<0.05);中下纵隔淋巴结转移率分别为22.9%、24.6%(P>0.05);腹部淋巴结转移率分别为24.6%、26.1%(P>0.05).结论右胸入路现代二野淋巴结清扫能较好地清扫上纵隔及腹腔淋巴结,是胸段食管鳞癌较为理想的手术入路和淋巴结清扫方式.【总页数】4页(P4492-4495)【作者】翁文俊;侯宜军;李剑锋【作者单位】211900 江苏仪征,南京鼓楼医院集团仪征医院胸外科;211900 江苏仪征,南京鼓楼医院集团仪征医院胸外科;211900 江苏仪征,南京鼓楼医院集团仪征医院胸外科【正文语种】中文【相关文献】1.200例胸腹二野淋巴结清扫治疗胸段食管鳞癌的护理体会 [J], 张云国2.胸腹二野淋巴结清扫治疗胸段食管鳞癌的中期疗效 [J], 王建华3.术中胸内喉返神经旁淋巴结冰冻在指导胸段食管鳞癌三野淋巴结清扫的意义 [J], 沈国义;张文山;张奕;黄镇;杨毓灵4.胸中段食管癌经颈胸腹三野淋巴结清扫与经左胸单切口二野淋巴结清扫的效果比较 [J], 张康;张广敬;崔宏伟;刘计宽;张鲁昌5.下胸段食管鳞癌二野淋巴结清扫术Sweet径路与Ivor Lewis径路比较 [J], 吴捷;柴(王莹);周星明;陈奇勋;严福来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Oncology Pharmacy Practice ,2019,25(8):1853-1859.[5]冷远秀,陈芳,罗清.非小细胞肺癌外泌体研究进展[J ].中华肿瘤防治杂志,2019,26(6):437-442.[6]刘佳,王霄英.基于IASLC 第8版肺癌TNM 分期的结构式报告的构建[J ].放射学实践,2019,34(8):920-924.[7]白建红.不同时机营养干预对Ⅳ度骨髓抑制肿瘤患者的影响分析[J ].临床研究,2019,27(4):19-20.[8]高艳,江启安,李敬国,等.实体瘤化疗引起Ⅳ度骨髓抑制的临床分析[J ].现代肿瘤医学,2019,27(1):111-116.[9]王林,解海,张振东.乳腺癌术后化疗诱发重度骨髓抑制的影响因素分析[J ].天津医药,2013,41(7):707-709.[10]蔡瑞娜,陈建达.1例肝胆管细胞癌患者伴发药物性重度骨髓抑制合并肺部感染的药学监护实践[J ].中国药事,2018,32(4):556-561.[11]辛志泳,陈超爽,许鹏,等.高龄晚期结肠癌患者术后化疗影响预后的因素分析[J ].实用癌症杂志,2018,33(2):311-313.[12]徐世林,卢冰,苏胜发,等.Ⅳ期非小细胞肺癌化疗同期胸部三维适形放疗基于常规血液学指标建立的预后评分模型探讨[J ].川北医学院学报,2019,34(4):329-334.[13]WANG XF ,HUANG WF ,NIE J ,et al.Toxicity of chemothera‐py regimens in advanced and metastatic pancreatic cancer thera‐py :A network meta -analysis [J ].J Cell Biochem ,2018,119(7):5082-5103.[14]AJONA D ,ZANDUETA C ,CORRALES L ,et al.Blockade ofthe complement C5a/C5aR1axis impairs lung cancer bone metas‐tasis by CXCL16-mediated effects [J ].Am J Respir Crit Care Med ,2018,197(9):1164-1176.[15]崔嬿嬿,贾波.肠内营养支持对晚期肺癌放疗患者癌因疲乏性、心理健康和生活质量的影响[J ].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2018,26(9):1310-1314.[16]李晓兵,薛玉梅,孟岩,等.合并轻度低白蛋白血症的非小细胞肺癌患者多西他赛联合顺铂化疗后不良反应观察[J ].山东医药,2018,58(11):85-87.(收稿日期:2019-12-15,修回日期:2020-02-11)引用本文:郭孟刚,周海宁,杨绪全.预后营养指数评估食管癌病人术后并发症及预后的临床价值[J ].安徽医药,2021,25(5):898-902.DOI :10.3969/j.issn.1009-6469.2021.05.013.预后营养指数评估食管癌病人术后并发症及预后的临床价值郭孟刚,周海宁,杨绪全作者单位:遂宁市中心医院胸外科,四川遂宁629000基金项目:四川省医学会科研课题(S15078)摘要:目的探讨预后营养指数(PNI )评估食管癌病人术后并发症及预后的临床价值。
2019年华医网继续教育答案-363-食管癌的微创外科治疗及围手术期快速康复管理
备注:红色选项或后方标记“[正确答案]”为正确选项
(一)食管癌个体化微创外科治疗现状
1、关于MIE---LARDTRD2说法错误的是()
A、适应于侵及食管下段未超过3cm的食管胃交界部腺癌
B、适应于侵及食管下段超过3cm的食管胃交界部腺癌[正确答案]
C、避免开胸,创伤小
D、避免残胃食管吻合后胃食管反流
E、避免全胃切除术后贫血、营养不良
2、关于MIE---Ivor-Lewis2F说法错误的是()
A、适应于食管受侵>3cm的食管胃交界部腺癌
B、适应于食管受侵>1cm的食管胃交界部腺癌[正确答案]
C、完全胸腹腔镜手术,创伤小
D、胸内吻合确保上切缘无肿瘤残留
E、胸腹二野淋巴清扫彻底
答案详见:
3、关于MIE---VSE说法错误的是()
A、适应于不能接受ESD、淋巴结转移风险极小的T1aN0M0期
B、不需开胸开腹
C、保留迷走N肝支、腹腔支和幽门支,提高远期生活质量
D、适应于能接受ESD、淋巴结转移风险极小的T1aN0M0期[正确答案]
E、可以减少创伤
4、关于食管癌治疗现状的说法错误的是()
A、外科治疗由于创伤大、并发症多,已经不是主流治法[正确答案]
B、根治性同步放化疗得到快速进展
C、越来越多的证据支持术前新辅助治疗
D、根治性淋巴结清扫逐步得到认同
E、MIE提高淋巴清扫效果,减少并发症。
文版食管癌NCCN临床指引2004.1版1 概述上消化道肿瘤(指那些起源于食管、胃食管连接处和胃的)是全世界的一大健康问题。
据估计,2004年美国大约新增36960例上消化道肿瘤病例,约有25080例死亡。
在过去15年中,美国上消化道肿瘤病例的发生位置有明显变化。
在欧洲的某些地方也观察到上消化道肿瘤组织学和发生位置的变化。
在西半球国家,最常见的食管癌发生位置是食管下1/3段,常常包括胃食管连接处。
2 食管癌的流行病学食管癌是全球第九大恶性疾病,在全球许多地区流行,特别是在发展中国家。
食管癌是发病率差异最大的疾病之一。
高发地区和低发地区的发病率相差达100倍。
“食管癌发病带”从中国东北部延伸至中东地区,其中包括伊朗的里海地区,中国北部的湖南省(原文如此,译者注),和前苏联的许多加盟共和国,南非特兰斯凯地区(南非东南部,译者注)也是高发区。
在美国食管癌少见,仅仅占所有恶性疾病的1.5%和所有消化道肿瘤的7%,发病率达到每年每100000人3.5例,2004年预计大约有14250例新病例和13300例死亡病例。
尽管在食管癌高发区鳞癌最常见;但是在食管癌非高发区,腺癌却是最常见的食管癌,如北美洲和许多西欧国家。
食管鳞癌男性多于女性,并且与吸烟、饮酒有一定关系。
食管鳞癌的病人常常有头和颈部癌肿病史。
诊断为腺癌的病人多数是白人(比鳞癌的病人多),并且与吸烟、饮酒的关系不大。
Barrett 食管、胃食管反流、食管裂孔疝常常与腺癌有关。
3 分期食管癌新的分期在AJCC(美国癌症联合委员会)原有TNM分期基础进一步修改而来的。
病人预后与初诊时的临床分期相关。
虽然随着影像学的发展,包括EUS(食管内镜超声)术前分期正确性有一定提高,但是术后病理分期仍为金标准。
在西方国家(如北美和大多西欧国家),没有开展早期食管癌筛选工作,食管癌一般都在晚期的才得到诊断。
诊断时,近50% 的病人已经超出肿瘤原发灶局部,近60%的病人局部病灶不能完全切除,近70-80%切除标本在相关的淋巴引流区域出现转移。
食管癌切除手术的麻醉管理(2020完整版)全球每年有超过400万人死于食管癌,中国食管癌患者和因食管癌死亡的患者均约占全球50%,占发展中国家60%。
目前外科手术仍是食管癌最主要的治疗方式之一,尽管微创化、个体化、加速康复、综合化和规范化的理念不断深入,食管癌患者的预后仍较差。
最新的研究数据显示,中国食管癌患者的5年生存率为40.1%。
欧洲的一项多中心研究结果表明,食管癌切除术后呼吸系统并发症发生率为17.2%,心脏不良事件发生率为29.4%。
一项涉及14个国家的多中心研究结果显示,食管癌切除术后总的并发症发生率高达59%,术后30和90d的全因死亡率分别为2.4%和4.5%。
因此,改善食管癌患者的预后和转归任重道远。
是否采用以患者为中心和基于循证医学证据的麻醉管理(如术前是否对患者进行充分的评估,术中是否采用规范的肺保护性通气策略,是否采用个体化的液体管理,术后是否提供合适的多模式镇痛)可直接或间接影响行食管癌切除术患者,尤其是高危患者[年龄>65岁、BMI>35kg/m2、吸烟史、肿瘤组织学类型为鳞状细胞癌、mcKeown术式、充血性心力衰竭和体能差(Zubrod评分>1分)等]的近期和远期预后。
因此,有必要对食管癌切除术的麻醉管理深入认识并进行认真思考,结合现代外科学和麻醉学发展的新理念,不断创新实践,以期改善行食管癌切除术患者的预后。
以下对目前食管癌切除术麻醉管理的热点问题,如呼吸管理、液体管理、疼痛管理、加速康复策略和微创手术技术等进行探讨。
1.呼吸管理研究结果表明,食管癌切除术后患者肺部并发症(postoperaive pulmonary complication,PPC)的发生率高达20%~40%,严重影响手术效果和患者预后。
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cute respiratory distress syndrome,ARDS)是最严重的术后肺部并发症,食管癌切除术后有25%的患者发生不同程度的ARDS,明显延长其在ICU停留时间和住院时间;术后早期ARDS可能与术中机械通气所致的肺损伤有关。
两种不同手术方式治疗EC的疗效比较张亮; 胡晓俭; 毕华俊; 孟凡东【期刊名称】《《西南国防医药》》【年(卷),期】2019(029)012【总页数】3页(P1238-1240)【关键词】食管癌; 改良Ivor-Lewis术; McKeown术; 胸腔镜; 生活质量; 并发症【作者】张亮; 胡晓俭; 毕华俊; 孟凡东【作者单位】230000合肥安徽省第二人民医院胸心外科【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735.1食管癌(EC)属恶性肿瘤,为消化道常见重疾,治疗EC的方法主要是手术切除。
以往开胸、开腹根治术对胸腹壁结构和功能的破坏较严重,会使患者术后腹式呼吸和胸式呼吸都遭受不同程度的影响[1],故而使得微创EC根治术受到临床广泛关注。
其中三孔胸腔镜腹部开放McKeown食管癌根治术(tTLME)是一种利用胸腔镜,经颈部-右胸-上腹部切口,完成肿瘤根治性切除及消化道重建的常用术式,而且便于转为开放术式,因而受到术者垂青,但手术操作要求高[2]。
改良Ivor-Lewis术则经右胸-腹部两切口,由胸腹腔镜下完成,并以创伤小、术后恢复快等优点而被广泛应用,但可因术者经验不足等因素,导致术后并发症风险升高[3]。
基于此,本研究对医院行改良Ivor-Lewis术和tTLME术治疗的EC患者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以评定两种术式的疗效和安全性,以供临床参考。
1 资料与方法1.1 病例资料选取2014年2月~2018年6月医院收治的84例EC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入选顺序编号,采用奇偶数法分为A组与B组,各42例。
入选标准:年龄18~75岁;临床资料全面;手术病理诊断为EC,且切缘无癌细胞者;术后随访时间≥6个月。
排除标准:胸上段EC;术中由于粘连转为开胸手术;远处转移或淋巴结转移灶融合且包绕主要血管;术前已行放化疗;EC显著外侵。
A组中,男性29例,女性13例;年龄44~74(58.02±10.02)岁;胸中段肿瘤19例,胸下段肿瘤者23例;鳞癌36例,其他6例;病理分期Ⅰ、Ⅱ、Ⅲ期各14例、19例、9例;高分化21例,中分化17例,低分化4例。
三种手术方式治疗胸中、上段食管癌的近期疗效及并发症比较体会发布时间:2022-11-10T12:16:20.340Z 来源:《中国医学人文》2022年6月6期作者:陈伟[导读]陈伟(江油市第二人民医院(胸外科);四川江油621701)【摘要】目的:探究对胸中、上段食管癌应用三种不同手术方式进行的治疗的近期疗效及并发症情况对比。
方法:选取自2014年10月~2021年10月到我院就诊的96例食管癌患者。
根据患者的不同手术方法分为甲组、乙组及丙组。
每组患者均为32例。
甲组行经左开胸食管癌切除弓上吻合术进行治疗;乙组行胸腹腔镜联合食管癌切除颈部吻合术(三切口)治疗;丙组行胸腹腔镜联合Ivor-Lewis食管癌根治术治疗。
对比三组的治疗效果及并发症情况。
结果:三组手术时间对比存在差异(P<0.05);三组术中出血量、肿瘤切除率对比无统计学差异(P>0.05);三组单项并发症及总并发症发生情况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三种手术方式各有优劣,应该合理根据患者的实际情况选取适宜的治疗方式进行治疗。
【关键词】:不同手术方式;食管癌;近期疗效;并发症食管癌是多见恶性肿瘤,患者发病后多表现为无法正常进食,随着病情的逐渐发展患者疼痛感加深、无法进食,或出现扩散转移导致死亡[1]。
食管癌具有较高的死亡率,对患者的生活质量及生命健康造成严重威胁。
手术治疗作为食管癌的首选治疗方法,保证其疗效的前提下,加强手术预后,减少术后并发症具有重要的研究意义。
有相关研究显示[2],不同手术方式的预后效果存在较大的差异。
鉴于此,本文特研究对胸中、上段食管癌应用三种不同手术方式进行的治疗的近期疗效及并发症情况对比。
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选取自2014年10月~2021年10月到我院就诊的96例食管癌患者。
根据患者的不同手术方法分为甲组、乙组及丙组。
每组患者均为32例。
纳入标准:(1)符合临床中对于食管癌的相关诊疗标准,并通过病理检查确诊;(2)了解研究内容并签署知情同意书。
摘要外科治疗的规范性关乎我国食管癌的总体疗效,然而国内尚缺乏以食管外科专业为主要内容的诊疗指南。
由国家癌症中心牵头组织中国医师协会胸外科医师分会、中华医学会胸心血管外科学分会、国际食管疾病学会中国分会的食管外科专家,经过共识会议制订了《中国可切除食管癌围手术期诊疗实践指南(2023版)》。
本指南涵盖了食管癌外科治疗临床实践各个方面,包括概念厘清、术前诊断及临床分期、手术适应证、多学科综合治疗、外科治疗方式及围手术期管理,共计6大类39项关键的临床问题。
本指南应用国际规范的指南制订方法,基于最新研究证据和我国国情,以期为我国食管癌外科诊疗工作的规范开展提供参考,提升我国食管癌总体疗效。
关键问题及推荐意见CQ1:如何定义早期食管癌?推荐意见:早期食管癌指临床cT1aN0M0期食管癌。
尽管早期食管癌经单纯局部治疗(包括内镜、外科或放疗等综合模式)的长期生存较好,但是仍存在隐匿性区域淋巴结转移风险。
内镜下食管黏膜切除术后病理学评估既可满足精确T分期,又兼顾微创治疗的作用,因此应作为早期食管癌诊疗的必要手段之一。
病理学分级(G)虽然未被列入cTNM分期常规,但是低分化或印戒细胞型(G3)常提示预后不良,推荐列入病理诊断报告中。
(证据质量:高;推荐强度:高)CQ2:如何定义表浅型食管癌?推荐意见:局限于食管黏膜层及黏膜下层的浸润性癌,无论有无区域淋巴结转移,即统归为表浅型食管癌。
(证据质量:高;推荐强度:高)CQ3:如何定义局部晚期/进展期食管癌?推荐意见:局部晚期/进展期食管癌是指原发肿瘤侵犯食管局部解剖结构或区域淋巴结,但是未发生远隔转移,即T2~4NanyM0或TanyN+M0期。
(证据质量:高;推荐强度:高)CQ4:如何定义边缘可切除食管癌?推荐意见:如果食管原发肿瘤经临床评估可疑累及周围器官如心脏、主动脉、椎体或气管但又无法经辅助检查确认是cT4b时,被认为边缘可切除。
(证据质量:中;推荐强度:中)CQ5:初始临床T分期方法包括哪些?推荐意见:推荐采用无创性与有创性方法相结合的模式对初治的食管癌患者进行临床T分期评估,这包括颈部、胸部及腹部区域在内的增强CT、超声内镜(endoscopic ultrasound,EUS)评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