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境污染隐患集中整治措施汇总表
- 格式:doc
- 大小:57.00 KB
- 文档页数:3
环境污染源和生态环境保护风险点排查表汇报人:2023-12-20•环境污染源排查•生态环境保护风险点排查•排查方法与技术应用目录•排查结果分析与报告编制•风险点应对措施与建议•未来发展趋势预测与展望01环境污染源排查工业生产过程中产生的废水,含有各种有害物质,如重金属、有机物等。
废水排放工业生产过程中产生的废气,包括燃烧废气、生产工艺废气等,含有二氧化硫、氮氧化物等有害物质。
废气排放工业生产过程中产生的固体废物,如废渣、废料等,含有重金属、有机物等有害物质。
固体废物居民生活过程中产生的污水,含有各种有机物、细菌等。
生活污水生活垃圾室内空气污染居民生活过程中产生的垃圾,包括厨余垃圾、可回收垃圾等,含有塑料、纸张等有害物质。
居民生活过程中产生的室内空气污染,如甲醛、苯等有害物质。
030201农业生产过程中使用的农药,含有有机磷、有机氯等有害物质。
农药使用畜禽养殖过程中产生的畜禽粪便、废水等,含有氨氮、磷等有害物质。
畜禽养殖农业生产过程中产生的废弃物,如农作物秸秆、农膜等,含有纤维素、塑料等有害物质。
农业废弃物02生态环境保护风险点排查生态系统破坏过度开发、非法捕猎、采矿等活动可能对自然保护区的生态系统造成破坏,影响生物多样性。
水源污染工业废水、农业化肥和农药等可能对自然保护区的水源造成污染,影响水质和生物生存。
气候变化全球气候变化可能导致自然保护区的生态环境发生变化,影响生物栖息和繁衍。
自然保护区风险点过度耕种、放牧等活动可能导致土地退化,影响土壤质量和生态功能。
土地退化过度开采、不合理用水可能导致水资源短缺,影响生态系统的稳定性和生物生存。
水资源短缺外来物种的入侵可能导致本地物种的灭绝和生态系统的失衡。
生物入侵土壤侵蚀过度开发、不合理的土地利用可能导致土壤侵蚀,影响生态系统的稳定性和生物生存。
气候变化全球气候变化可能导致生态脆弱区的生态环境变得更加脆弱,容易受到外部干扰和破坏。
地质灾害地震、滑坡、泥石流等地质灾害可能对生态脆弱区的生态环境造成破坏。
环境隐患问题整改方案背景和问题描述由于人类的经济活动和社会发展,环境污染越来越严重,严重影响了人们的身体健康和社会可持续发展。
例如,如果污染物浓度超过环境容忍度,可能会导致空气、水和土地污染。
这些污染物会直接和间接地危害人们的身体和环境。
随着人们日益重视环境问题,各地也在加大环境整治的力度。
然而,由于环境隐患问题存在多因素、复杂性和不确定性,环境整治工作面临许多挑战。
因此,为了预防环境问题的发生和加强对环境污染的控制,需要制定一系列的环境隐患问题整改方案。
整改方案和措施1、环境隐患问题调查和分析首先,应对环境隐患问题进行全面的调查和分析。
包括场所环境的状况、污染源类型和污染程度、对人体健康的危害程度、对环境的影响以及可行的治理措施等方面。
同时应根据调查结果制定对应的整改方案和措施。
2、排放标准和控制措施制定和完善排放标准和控制措施,对污染源进行管理和监测。
同时,应落实重点企业和行业污染防治责任制,设立环保专项基金,加强环境监测和安全管理,打击环境违法行为。
3、加强环境监测和应急预备加强环境监测,制定应急预案,并组织应急演练。
开展环保知识宣传教育,提高公众的环保意识和环保自我保护能力。
加强环境评估和环境影响评价,合理利用和保护资源。
4、提高环保投入和科研创新加大环保投入力度,鼓励环保科技创新,推动环保产业发展。
加强国际合作,借鉴国外先进经验和技术,共同保护全球生态环境。
结论和展望环境隐患问题整改方案需要全社会的共同努力,包括政府、企业,以及公众和环保组织。
环境保护是全人类的共同责任和使命。
通过加强环境监测和应急预备、落实排放标准和控制措施、提高环保投入和科研创新等方面的措施,可以有效改善环境质量,减少环境污染,增进人们的健康和幸福感,实现可持续发展。
表1(企业) 隐患排查治理基本情况表企业环境安全隐患汇总表企业突发环境事件应急管理隐患排查表(企业可参考本表制定符合本企业实际情况的自查用表) 排查时间:年月日现场排查负责人(签字):ﻬ表4企业突发环境事件风险防控措施隐患排查表企业可参考本表制定符合本企业实际情况的自查用表。
一般企业有多个风险单元,应针对每个单元制定相应的隐患排查表。
排查时间: 年月日现场排查负责人(签字)表5江苏省突发环境事件风险企业数据调查表(尚未录入数据库企业填写)企业名称:组织机构代码:单位法人代表:填表人 :填表时间:联系电话:电子邮件:填报说明一、企业需如实填写《江苏省突发环境事件风险企业数据调查表》,并对填写内容的真实性负责,不得弄虚作假.二、企业应按照环保部《企业突发环境事件风险评估指南(试行)》的要求填写《江苏省突发环境事件风险企业数据调查表》。
三、《江苏省突发环境事件风险企业数据调查表》中“表2 环境风险物质”中应根据环保部《企业突发环境事件风险评估指南(试行)》中附录B“环境风险物质突发环境事件风险物质及临界量清单”填写,每含一种风险物质需填写一张表2,并用“表2-序号环境风险物质_序号”进行注明,如“表2—1 环境风险物质_1”.四、《江苏省突发环境事件风险企业数据调查表》中“表9—序号环境风险控制单元_序号"应按环境风险控制单元的定义填写,每含一种环境风险控制单元需填写一张表9,并用“表9—序号环境风险控制单元_序号”进行注明,如“表9-1环境风险控制单元_1”。
五、企业填写完《江苏省突发环境事件风险企业数据调查表》之后,应当加盖公章并报当地环保部门进行审查。
六、设区市和省管县环保部门负责汇总辖区内已完成的《江苏省突发环境事件风险企业数据调查表》,汇总后呈报省厅,由省厅协助各设区环保部门统一录入数据库。
表1企业基本信息表2环境风险物质序号质突发环境事件风险物质及临界量清单"中所涉及的化学物质,以及其他具有表中所列风险属性的物质.2:最大储存量指环境风险物质在厂界内的最大存在总量(如存在总量呈动态变化,则按公历年度内某一天最大存在总量填写;不同厂区的同一种物质,按其在厂界内的最大存在总量填写)。
环境污染隐患排查治理实施方案一、前言环境污染对人类健康和社会经济发展产生了巨大的影响。
近年来,我国环境污染问题日趋严重,环境污染隐患增多,治理任务十分繁重。
为了加强环境隐患排查和治理工作,制定和实施本方案,旨在全面系统地提高环境治理的科学性和有效性,促进环境保护事业的发展。
二、总体规划本方案旨在通过科学的环境污染隐患排查和治理,遏制环境污染的扩散和蔓延,保护人类健康和生态平衡,实现可持续发展。
全国范围内,针对不同地区、不同行业的治理需求,制定相应的技术方案和管理措施,按照实施项目、监测评估和防控措施三步进行,确保治理效果达到预期目标。
三、实施项目1.工业污染防治:重点排查化工、冶金、制药、印染等工业企业的污染状况,明确把握其环境影响和治理要求,采取源头控制、终端处理、环保技术升级等手段,加强废水、废气、废渣等治理,提高企业环保水平。
2.城市污染防治:针对市区重点区域和重点行业,采取措施加强空气、水、土壤污染的治理,改善城市环境质量,加快城市生态文明建设步伐。
3.农业污染防治:强化畜禽养殖和渔业的环境管理,加强农药、肥料、污水等做法的监测和治理,有效防止农业污染对自然资源和生态环境的破坏。
4.水体保护和恢复:保护和治理湖泊、河流、水库和地下水等水资源,加强水环境污染的监测和治理,实现水环境质量的提高和保护。
5.固体废弃物处理:建立废弃物资源化利用和处置体系,规范固废管理和处置方式,加强监督检测和技术进步,减少固体废弃物对环境的破坏。
6.地质环境保护:加强地质环境污染监测和治理,确保地质环境安全,并加强灾害防治,保障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
四、监测评估1.环境污染的监测和评估是环境治理的重要前提。
按照国家环境监测规定,加强环境监测体系建设,积极开展各项环境监测数据的统计和分析,借助现代化技术手段,开展全方位的环境污染监测工作。
2.建立完善的环境污染排查和治理信息平台,实现治理项目的动态监管和信息公示,确保各治理环节的真实、准确和完整。
环保问题清单及整改措施表环保问题清单及整改措施1. 水污染问题水污染是目前环境面临的一个严重问题。
主要原因包括工业废水、农业污水和生活污水的排放不当,造成了水体的污染。
清单如下:1.1 工业废水排放问题- 一些工业生产企业没有进行废水处理,直接将工业废水排放到河流和湖泊中。
- 一些企业有废水处理设施,但处理效果不好,废水排放仍然含有大量有害物质。
1.2 农业污水排放问题- 农业生产过程中使用的农药、化肥等会被雨水冲刷到河流和湖泊中,造成水体污染。
- 养殖业中动物粪便的处理不当,直接排放到水体中,导致水质恶化。
1.3 生活污水排放问题- 一些城市和农村地区的污水处理设备落后,处理工艺不完善,导致生活污水无法得到有效处理,直接排放到河流和湖泊中。
整改措施:- 强化工业废水排放监管,加大对违规企业的罚款力度,同时鼓励和支持企业进行废水处理。
- 提倡农业绿色生产,减少农药和化肥的使用量,鼓励农民采用有机农业的方式进行生产。
- 加大对养殖业的管理力度,规范养殖场的建设和管理,强制养殖场进行动物粪便的有效处理。
- 加大对城市和农村地区污水处理设施的投入,提升污水处理设备的处理效果。
同时加强对污水处理设备的维护和管理,确保其正常运行。
2. 大气污染问题大气污染是全球公认的环境问题之一。
主要原因包括工业排放、机动车尾气排放、燃煤和生物质燃料的使用等。
清单如下:2.1 工业排放问题- 一些工业企业在生产过程中直接排放大量的有害气体和颗粒物,造成了大气污染。
- 一些企业没有进行排气处理,或者处理设备不完善,导致废气排放超标。
2.2 机动车尾气排放问题- 随着汽车数量的增加,机动车尾气排放成为大气污染的主要来源之一。
特别是一些老旧的机动车辆,尾气排放超标。
2.3 燃煤和生物质燃料使用问题- 一些地区仍然广泛使用燃煤进行取暖和发电,燃煤的燃烧释放大量的有害气体和颗粒物。
- 一些农村地区使用生物质燃料作为燃料,但燃烧时产生的烟气也会造成大气污染。
表10 餐饮油烟污染源现场检查表餐饮单位负责人:乡镇(街道)负责人:职能部门现场核查人:表15 建筑施工工地扬尘污染源现场检查表施工单位负责人:乡镇(街道)负责人:职能部门现场核查人:表18 公路、水利工程扬尘污染源现场检查表施工单位负责人:乡镇(街道)负责人:职能部门现场核查人:表24 市政工程扬尘源现场检查表施工单位负责人:乡镇(街道)负责人:职能部门现场核查人:表34 农村生活污水污染排查登记表村(社区)负责人:职能部门现场核查人:说明:有()的,请根据村庄实际在相应选择项中划√。
表39 坑塘沟渠—农村黑臭水体排查登记表村(社区)负责人:乡镇(街道)负责人:职能部门现场核查人:说明:一、水体是否黑臭可通过以下两个方法识别:1.如果某水体存在异味、颜色明显异常任意一种情况,即视为黑臭水体。
2.通过水质监测(透明度、溶解氧、氨氮3 项指标)判定是否黑臭。
3 项指标中任意1 项不达标即为黑臭水体。
透明度<25cm(水深不足25 cm 时,透明度按水深的40%取值),溶解氧<2mg/L,氨氮>15mg/L。
水质监测判断时,原则上可沿水体每200 m-600 m 间距设置监测点,但每个水体的监测点不少于3 个。
取样点一般设置于水面下0.5 m 处,水深不足0.5 m 时,应设置在水深的1/2 处。
二、黑臭水体整治标准1.村民满意度>80%(原则上不低于30 份);2.水体无异味,颜色无异常(如发黑、发黄、发白等由于污水排入造成的水体颜色变化);3.河(塘、沟渠)无污水直排;4.河(塘、沟渠)底无明显黑臭淤泥,岸边无垃圾;5.水质透明度>25cm(水深不足25 cm 时,透明度按水深的40%取值),溶解氧>2mg/L,氨氮<15mg/L。
;6.建立河(塘、沟渠)及沿岸定期清理及保洁机制,落实保洁人员和工作经费;7.将农村黑臭水体治理纳入村规民约,吸引当地村民充分参与;表49 农村灌溉农用机井污染排查登记表村(社区)负责人:乡镇(街道)负责人:职能部门现场核查人:表52 排污口现场检查表村(社区)负责人:乡镇(街道)负责人:生态环境部门现场核查人:表55 规模化畜禽规模养殖场污染现场检查表企业负责人:乡镇(街道)负责人:职能部门现场核查人:表63 疑似污染地块、污染地块现场检查表企业负责人:乡镇(街道)负责人:职能部门现场核查人:凡从事过有色金属矿采选、有色金属冶炼、石油开采、石油加工、化工、焦化、电镀、制革、制药、铅酸蓄电池等生产经营活动,以及生活垃圾填埋场、危险废物处置企业所在地块。
环保排查和整改措施环保排查和整改措施一、前言近年来,随着工业化进程的加快,环境问题日益凸显。
大量的污染物排放和资源浪费对生态环境造成了严重的破坏,给人们的生活质量和健康带来了巨大的威胁。
因此,环保排查和整改成为了当务之急。
本文将从环境污染源的排查和整改措施两个方面进行阐述。
二、环境污染源的排查1. 工业污染源工业污染源是造成环境污染的主要原因之一。
首先,要对企业的环保设施进行检查,确保排放符合法规要求。
其次,要对工业园区进行巡查,查找并及时整改可能存在的环境污染隐患。
此外,还需要加强对企业排污口的监控和管理,制定严格的监管措施,确保企业的排放不会对周围环境造成污染。
2. 农业污染源农业污染是当前农村环境面临的一大挑战。
为了排查农业污染源,首先要对养殖场、农田和农村生活污水处理设施进行检查,确保其达到相应的环保标准。
其次,要加强农药和化肥的管理,建立监管系统,加强农产品质量安全监测,以减少农业污染的发生。
3. 城市污染源城市污染源主要包括工业废气、机动车尾气、建筑施工扬尘和城市垃圾处理等方面。
为了排查这些污染源,首先要加强对工业废气、机动车尾气和建筑施工扬尘的监管,规范排放行为。
其次,要完善城市垃圾处理设施,提高垃圾处理效率,减少污染物的排放。
三、环境污染整改措施1. 产业结构调整通过调整产业结构,降低高污染高耗能产业的比重,发展清洁、低碳的新兴产业,减少对环境的影响。
同时,要加大对环境友好型企业的扶持和支持力度,推动企业向低碳环保方向发展。
2. 加强法律法规的制定和落实加强法律法规的制定和落实,对违规行为进行严格的惩罚,推动企业依法经营,提高环保意识。
同时,要加大对环保部门的投入,提高环保部门的执法能力,加大对环境污染的监管力度。
3. 加大环境监测和数据公开力度加大环境监测力度,及时发现环境污染问题,采取相应的措施进行整改。
同时,要加强对环境监测数据的公开,让公众了解环境状况,参与环保工作。
4. 加强宣传教育工作加强环保宣传教育工作,提高全民环保意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