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中的立体图形(二)
- 格式:pptx
- 大小:889.58 KB
- 文档页数:16
北师大版七年级数学上册《生活中的立体图形》第二课时教材分析:“生活中的几何图形”这一章的主要内容是图形的初步认识,教材的编排以生活中的物体──空间图形──面、线、点为序,丰富对现实空间及图形的认识,建立初步的空间观念,发展形象思维。
而本节“点、线、面、体”,将研究空间图形的最基本的要数之间的关系,是后续几何学习的基础,因此需要了解有关基本知识,同时,其研究方法等也成为后续学习的基础。
教学目的1、通过丰富的实例让学生进一步认识点、线、面等几何基本元素,了解它们之间的相互关系。
2、师生共同提供大量的实例,以运动的观点认识点动成线、线动成面、面动成体的事实,提高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和语言的描述能力。
3、通过广泛的交流,提高学生学数学、用数学、探索数学的良好学习习惯。
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1)通过大量的实例,使学生丰富对点、线、面的直观认识,体会他们之间的关系。
感受到点、线、面是构成几何图形的基本元素。
(2)从动态的角度去认识点动成线、线动成面、面动成体的事实。
难点:在点、线、面、体中,曲线、曲面、含曲面围成的体,相对为本节难点,用运动的观点去理解线、面、体的形成。
教学过程一、新课引入在我们学习的教室中,哪些地方可以看作是物体的面?哪些地方可以看作是线?哪些地方可以看作是点?显然,图形是由点、线、面构成的,那么点、线、面、体它们之间有什么关系呢?线、面、体又有哪些种类呢?这些就是我们今天这节课要研究的问题。
二、新课的进行1、你所认识的线都是直的吗?你所认识的面都是平的吗?你所认识的物体的形状都有哪些形状?由学生举例说明。
(物体的形有很多种,可简单罗列几种常见几何体。
)在学生边说边议中,归纳出,线有直线、曲线,面有平面、曲面,常见的几何体有棱柱、圆柱、圆锥、圆台、棱台、球等。
2、点、线、面、体之间的相互关系。
观察教室我们可以看到,教室这个长方体是由六个面围成的,面与面相交处得到线,线与线相交得到点。
你能举一些其他例子说明点、线、面的关系吗?练习:P6 中议一议(1)正方体是由几个在围成的?圆柱是由几个面围成的?它们都是平的吗?正方体是由六个面围成的,它的各个面都是平的。
北师大版数学七年级上册1.1《生活中的立体图形》(第2课时)教案一. 教材分析《生活中的立体图形》是北师大版数学七年级上册第1.1节的内容,本节课主要让学生初步认识生活中常见的立体图形,了解立体图形的特征,培养学生观察生活、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材通过实例引入立体图形的概念,让学生在实际生活中感受立体图形的存在,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念。
二. 学情分析七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空间想象能力,他们对平面图形有了一定的了解。
但是,对于立体图形,学生可能还比较陌生,需要通过生活中的实例来帮助他们理解和认识立体图形。
此外,学生可能对一些立体图形的特征和性质不够了解,需要通过观察、操作、思考、交流等环节来逐步掌握。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通过观察和操作,认识生活中常见的立体图形,了解立体图形的特征。
2.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念,提高学生观察生活、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3.培养学生合作学习、积极思考、动手操作的能力。
四. 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让学生通过观察和操作,认识生活中常见的立体图形,了解立体图形的特征。
2.教学难点:让学生理解和掌握立体图形的相关性质和特征。
五. 教学方法1.采用直观演示法,让学生通过观察实物和模型,直观地了解立体图形的特征。
2.采用操作实践法,让学生动手操作,加深对立体图形特征的理解。
3.采用合作交流法,让学生分组讨论,共同解决问题,提高学生的合作能力和沟通能力。
4.采用问题引导法,教师提出问题,引导学生思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六. 教学准备1.准备一些生活中常见的立体图形实物或模型,如球体、正方体、圆柱体等。
2.准备一些与立体图形相关的图片或图片卡片。
3.准备黑板、粉笔等教学用具。
七. 教学过程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向学生展示一些生活中常见的立体图形实物或模型,如篮球、魔方、铅笔等,引导学生观察并提问:“你们认识这些图形吗?它们有什么特点?”让学生初步感受立体图形的存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精品“正版”资料系列,由本公司独创。
旨在将“人教版”、”苏教版“、”北师大版“、”华师大版“等涵盖几乎所有版本的教材教案、课件、导学案及同步练习和检测题分享给需要的朋友。
本资源创作于2020年8月,是当前最新版本的教材资源。
包含本课对应内容,是您备课、上课、课后练习以及寒暑假预习的最佳选择。
1 生活中的立体图形第2课时教学目标:在学生已有的知识基础上,通过自己的主动思考,体会点、线、面是构成图形的基本元素,进一步认识常见几何体的某些特征。
教学重点:体会点、线、面是构成图形的基本元素。
教学难点:体会点、线、面之间的关系,知道“点动成线、线动成面、面动成体”的事实。
教学方法:观察法、总结归纳法知识准备:回忆上节课学习的常见的几种立体图形:教学过程:1、通过创设情景引出面和曲面(学生常见的高速公路和海浪),并由此让学生举出生活中的一些具体的图形例子。
2、拿出具体的模型让学生观察立体图形除了面以外,还有那些组成部分,从而引出线和点,由此让学生得到这样一种认识,图形是由点、线、面构成的。
3、先让学生想象面面相交,线线相交会得到什么?再板书画出,面面相交得到线,线线相交得到点。
4、思考:平面与平面相交得到什么线?曲面与曲面呢?5、找一找:(课本P5)(1)找出图中的点、线、面。
(2)图中的那些线是直的,哪些线是曲的?哪些面是平的,哪些是曲的?6、让学生找找具体模型的面和线,顶点,(例如长方体,正方体等)让学生得到面与面相交得到线,线线相交得到点的初步认识,通过笔来演示加深这个认识。
7、议一议:(P6)(1)六棱柱是由几个面围成的?圆柱由几个面围成的?它们都是平的吗?(2)圆柱的侧面和底面相交成几条线?它们是直的还是曲的?(3)六棱柱有几个顶点?经过每个顶点有几条棱?8、想一想:(P5)(1)(2)通过得出结论:点动成线,线动成面,面动成体。
9、议一议:(P6)(1)(2)10、随堂练习:P 7小结:图形是由点、线、面构成的。
生活中的立体图形(第二课时)教学目标:1、认识基本几何体特别是棱柱的认识。
2、能用自己的语言描述几何体的某些性质。
3、经历从现实世界中抽象出几何图形的过程,感受图形世界的丰富多彩。
4、通过本节课的教学,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归纳总结能力。
5、通过合作交流,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热情和团队协作精神。
教学重点:在具体情境中认识圆柱、圆锥、长方体、正方体、棱柱、球,并能用自己的语言描述它们的某些性质。
从面、顶点、棱等方面描述;会分类,并说出分类依据。
教学难点:用自己的语言准确地描述常见几何体的某些特征。
课前准备:多媒体课件教法及学法指导:为体现学生在教学中的主体地位,促进学生知识、技能和数学素养的提高,确立本节应用“启迪诱导-自主探究”教学模式,引导学生对设计的问题进行仔细观察、主动思考、小组讨论、主动探究,最后自己得出结论,尝试从不同角度,运用多种方式(观察,自主探究、合作探究,独立思考)解决问题。
学会解决问题的方法.教学过程一、提出问题,导入新课数学来源于生活又应用于生活,数学离不开生活,生活也离不开数学,下面让我们走进生活中的立体图形。
师:展示建筑物的照片,展示课本第1页的图片,让学生仔细观察后,回答问题:图中有哪些你熟悉的几何图形?针对学生的回答,教师鼓励学生大胆发表自己的观点,引导学生去区分,哪些是平面图形?哪些是立体图形?感受图形世界的丰富多彩,导入新课。
生:认真观察、积极思考设计意图:回顾生活中的几何体,既为后续研究特点提供了基础;同时,接近生活让学生体会学习数学的兴趣,引入本课研究内容,有助于提高学生归纳总结.二、师生合作、共同探究1、师:投影第二页彩图,利用现实的实际背景让学生说出生活中的几何体。
生:回答(球、正方体、长方体、圆柱、圆锥)2、师:介绍棱柱。
像与图中的笔筒类似形状的几何体,称为棱柱。
3、师:展示常见的几何实物体,让学生说出名称。
(球、正方体、长方体、圆柱、圆锥,等)生:略(这些都是简单的常见的,学生热情高涨。
1 生活中的立体图形第2课时教学目标:在学生已有的知识根底上,通过自己的主动思考,体会点、线、面是构成图形的根本元素,进一步认识常见几何体的某些特征。
教学重点:体会点、线、面是构成图形的根本元素。
教学难点:体会点、线、面之间的关系,知道“点动成线、线动成面、面动成体〞的事实。
教学方法:观察法、总结归纳法知识准备:回忆上节课学习的常见的几种立体图形:教学过程:1、通过创设情景引出面和曲面(学生常见的高速公路和海浪),并由此让学生举出生活中的一些具体的图形例子。
2、拿出具体的模型让学生观察立体图形除了面以外,还有那些组成局部,从而引出线和点,由此让学生得到这样一种认识,图形是由点、线、面构成的。
3、先让学生想象面面相交,线线相交会得到什么?再板书画出,面面相交得到线,线线相交得到点。
4、思考:平面与平面相交得到什么线?曲面与曲面呢?5、找一找:(课本P5)(1)找出图中的点、线、面。
(2)图中的那些线是直的,哪些线是曲的?哪些面是平的,哪些是曲的?6、让学生找找具体模型的面和线,顶点,(例如长方体,正方体等)让学生得到面与面相交得到线,线线相交得到点的初步认识,通过笔来演示加深这个认识。
7、议一议:〔P6〕(1)六棱柱是由几个面围成的?圆柱由几个面围成的?它们都是平的吗?(2)圆柱的侧面和底面相交成几条线?它们是直的还是曲的?(3)六棱柱有几个顶点?经过每个顶点有几条棱?8、想一想:〔P5〕〔1〕〔2〕通过得出结论:点动成线,线动成面,面动成体。
9、议一议:(P6)〔1〕(2)10、随堂练习:P 7小结:图形是由点、线、面构成的。
点动成线,线动成面,面动成体。
作业:1 P7:1.2 12 为明天上课准备做1个棱长为10厘米正方体〔要求对面涂成相同颜色〕。
随堂检测1、写出如以下列图图形的名称:①______;②______;③______;④______;⑤_____。
①②③④⑤2、以下几何体没有曲面的是〔〕A、圆柱B、圆锥C、球D、棱柱3、以以下列图案是由哪些简单的几何图形组成的?4、点动成______;线动成______;面动成_____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