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C小组基本知识及推进步骤
- 格式:ppt
- 大小:116.50 KB
- 文档页数:13
QC小组活动步骤简述1、选择课题课题的来源一般有三个方面:一是指令性课题。
二是指导性课题。
三是由小组自行选择课题。
前两个方面的课题是根据企业生产经营活动中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既然已经下达给QC小组,就应该发动小组成员共同努力去完成。
但是这些课题毕竟是少数,大多数的QC小组则要自己去寻找、选择课题。
只要发动群众,集思广益,在生产现场,需要改善的课题是很多的。
QC小组在选课题时可以从以下三个方面来考虑:(1) 针对上级方针、目标在本部门落实的关键点来选题。
(2) 从现场或小组本身存在的问题方面选题。
(3) 从如何在保证设备安全运行的前提下提高效益的问题中去选题。
选题常用的方法有调查表、分层法、简易图表、排列图、控制图、亲和图等。
选题还要注意以下三个问题:(1) 课题宜小不宜大。
这就是应尽量选择解决具体问题的课题。
(2) 课题的名称应一目了然地看出是要解决什么问题,不可抽象。
(3) 关于选题理由,应直接写出选此课题的目的和必要性,不要长篇大论地陈述背景。
2、现状调查课题确定之后,就要掌握问题严重到什么程度,这就要对现状进行认真的调查。
通过对调查所收集到的数据进行整理、分析、把症结找出来。
然后就可以设定目标,分析原因等。
一步一步进行下去。
现状调查做得好,就给解决课题打下一个扎实的基础。
因此,现状调查这一步骤是一个很重要的环节,在整个QC小组活动程序中起到承上启下的作用。
现状调查要注意以下三个问题:(1) 数据说话(2) 对现状调查取得的数据要整理、分类,进行分层分析,以便找到问题的症结所在。
(3) 不仅收集已有记录的数据,更需亲自到现场去观察、去测量、去跟踪,直接掌握第一手资料,以掌握问题的实质。
现状调查常用的方法有:调查表、简易图表、排列图、直方图、控制图、散布图、分层法等。
3、设定目标设定目标是确定小组活动要把问题解决到什么程度。
也是为检查活动的效果提供依据。
设定目标要注意以下三个问题:(1) 目标要与问题相对应。
问题解决型qc小组活动基本步骤
问题解决型QC小组活动通常包括以下基本步骤:
确定活动范围:确定QC小组活动的范围和目标,明确要解决的问题或改进的领域。
成立小组:组建QC小组,确定成员和领导者,确保小组成员具备相关技能和经验。
问题诊断:对问题进行全面分析和诊断,了解问题的性质、影响因素以及可能的解决方案。
制定改进计划:根据问题的诊断结果,制定改进计划,包括目标设定、资源需求、时间表和责任分工。
实施改进计划:小组成员根据制定的计划,积极实施改进措施,监控进展情况,并及时调整计划以应对变化。
收集数据和反馈:在实施过程中,收集相关数据和信息,用于评估改进效果,同时接受来自相关人员的反馈意见。
总结经验:分析改进措施的效果和实施过程中的经验教训,为类似问题的解决提供经验参考。
分享成果:将改进的成果和经验分享给相关部门或团队,促进知识和经验的传播与共享。
持续改进:QC小组应该持续关注问题解决的效果,不断改进流程、方法和实践,以实现持续的质量改进和提升。
小组基础知识及其活动指南1 小组概念及其相关的基础知识1.1 小组概念1.1.1 质量——一组固有特性满足要求的程度。
注1:“质量”可用作形容词如:差好/优秀来形容注2:“固有的”(其反意是“赋予”)就是指某事/物中,本来就有的尤其是那种永久的特性。
质量——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的热门话题:质量是企业的生命、质量兴市、质量兴国,提高产品质量人人有责、21世纪是质量的世纪、质量是竞争的核心,引起极大关注1.1.2 质量管理——在质量方面指挥和控制组织的协调活动。
(通常包括质量方针,质量目标,质量策划,质量改进等活动)质量管理发展(按解决质量问题的手段、方法划分为三个阶段:——质量检验阶段——统计质量控制阶段——阶段,50年代末至今全面质量管理较传统质量管理有突出的特点:a)以顾客为中心b)全员参及质量管理c)全过程的质量管理d)运用多种方法的质量管理e)强调科学程序的持续改进开展及实施9000族标准的关系——本质上存在共同点:a)以顾客为中心b)领导的作用c)核心是建立并有效运行d)要求全员,全过程,全要求的系统管理e)重视按科学程序的持续改进f)重视审核,评审及自我评价——不同点标准具有一致性,一定时期相对稳定性,是实施基本要求衡量有效性普遍适用是企业据实际情况,有效满足顾客变化需求的系列活动,含实施9000活动,超出标准化范围不间断改进,实现更高目标——关系:实践中开展及实施9000标准是相互补充促进的关系,而非相互排斥对立关系理论上:两者是动态及静态、基础及发展的关系。
1.1.3小组概念小组是“在生产或工作岗位上从事各种劳动的职工,围绕企业的经营战略,方针目标和现场存在的问题,以改进质量,降低消耗,提高人的素质和经济效益为目的组织起来,运用质量管理的理论和方法开展活动的小组”。
——1997年3月20日国经贸[1997]147号1.2 小组基础知识1.2.1 小组性质1.2.2 小组的特点:a)明显的自主性b)泛的群众性c)高度的民主性1.2.3 小组分类:按小组参加人员及活动课题特点划分:a)课题达成型——创新型小组b)课题解决型——问题解决型小组注:问题解决型小组分四类:1、现场型2、服务型3、攻关型4、管理型创新型小组的意义:竞争需要,创魅力质量,周到服务,提高竞争力和组织要求:1、开发、研制设计等企业,开展小组活动,按问题解决型的程序非常勉强,甚至很不顺,现状不清,数据少,难究原因,需运用已有的知识、技术、创造性思维,运用高度想象力,提出各种设想途径,探索未知实现预想的目标。
QC小组活动基础知识一、概述:㈠QC小组的定义:QC小组是在生产或工作岗位上从事各种劳动的职工,围绕企业的经营战略、方针目标和现场存在的问题,以改进质量、降低消耗,提高人的素质和经济效益为目的的组织起来,运用质量管理的理论和方法开展活动的小组。
㈡QC小组的特点:1、明显的自主性;2、广泛的群体性;3、高度的民主性;4、严密的科学性。
㈢QC小组的分类1、现场型QC小组;2、服务型QC小组;3、攻关型QC小组;4、管理型QC小组;5、创新型QC小组。
㈣QC小组活动宗旨1、提高职工素质,激发职工的积极性和创造性;2、改进质量,降低消耗,提高经济效益;3、建立文明的、心情舒畅的生产、服务、工作场所。
二、如何开展QC小组活动㈠成立QC小组各单位应着重发展以工人为主体,以行政班组为单位的施工“现场型”小组,有条件的单位,应积极开展“攻关型”和“创新型”QC小组活动;提倡工人、技术干部、管理干部三结合组成的小组,小组一般以3~10人为宜,小组成立后及时向公司安质部注册登记。
要按“五有(有活动制度、有活动内容、有活动记录、有活动考勤、有活动成果)”开展活动。
㈡选好小组长QC小组组长,应该是全面质量管理的热心人,不仅事业心强,而且无论是在技术水平还是思维能力方面都应该是水平较高的,能团结周围同志,发挥集体智慧,掌握全面质量管理基本知识和常用数理统计方法,有一定的组织活动能力。
㈢掌握活动程序QC小组活动要想取得预计的目标,从选题开始就要注意管理,按活动程序开展活动。
QC小组活动的基本活动程序是PDCA循环,即四个阶段、八个步骤。
P阶段通常包含着四个步骤:找出存在的问题;分析产生问题的原因;找出主要原因;制定对策。
D阶段包含着一个步骤,即按照制定的对策实施。
C阶段包含着一个步骤,即检查所取得的效果。
A阶段通常包含着两个步骤,即:制定巩固措施,防止问题再发生;提出遗留问题及下一步打算。
1、选择课题要从调查分析本项目现状入手,围绕提高质量、降低消耗、改善管理、班组建设,提高效率、安全生产、科技开发,优质工程、增加效益以及文明施工、提高个人的素质等方面选择课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