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海军两栖作战舰只
- 格式:doc
- 大小:18.52 MB
- 文档页数:72
两栖攻击舰采用直通甲板,能搭载数量较多的直升机和短距起降飞机,成建制运载登陆部队及坦克、装甲车等重型装备,是由海向陆投送作战力量的核心舰只。
由于其具有灵活而强大的装载能力和不依赖码头设施的物资转运能力,在反恐、维和、救灾、医疗支援等多样化非作战任务中表现出众。
与航母相比,两栖攻击舰技术简单、易于建造和维护,使用更加灵活。
我国海岸线长、岛屿众多,与周边国家素有领土纠纷,而随着经济实力的增强,我国越来越多地参与到国际事务中。
提高我国在世界舞台上的地位,需要发展两栖攻击舰这类优良的多任务平台。
两栖攻击舰的简要发展历程两栖攻击舰起源于美国,美国海军在基于实战经验和需求的基础上,先后提出“垂直包围”、“均衡装载”、“超视距登陆”的作战理论,两栖攻击舰的发展也随之大致经历了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在1960年代,美国海军陆战队总结二战经验、提出利用直升机避开敌防御火力、加快登陆速度的作战理论。
为此,美国研制了世界上第一级专门用于搭载直升机和登陆部队的硫黄岛级两栖攻击舰。
该级舰满载排水量约18000吨,可搭载20余架中型直升机和17 00余名陆战队员。
由于该级舰没有携带登陆艇,在越南战争中暴露出登陆方式单一、无法输送重装备上岸的问题。
硫黄岛级两栖攻击舰第二阶段在1970年代,在总结硫黄岛级两栖攻击舰作战经验的基础上,美国海军提出了“均衡装载”的装备发展理论,即把陆战部队成建制装载在一艘舰上,包括陆战人员和各种轻重装备,一次投送就形成一个作战单元、达成一定的作战目的,塔拉瓦级两栖攻击舰就是依据此理论设计建造的。
该级舰满载排水量约40000吨,除搭载26架直升机、1700余名陆战队员外,还增加了一个可容纳4艘大型登陆艇或17艘小型登陆艇的坞舱及3000平方米的车库,形成了海、空均衡的登陆作战力量。
塔拉瓦级两栖攻击舰塔拉瓦级两栖攻击舰第三阶段在1980年代,新型气垫艇、“鹞”垂直/短距起降飞机等新型装备的发展,促进了第三代两栖攻击舰——黄蜂级的研制。
从“布拉克岛”到“黄蜂”自古以来,就有从海上向陆地输送兵力的作战机动方式,但真正意义上的两栖作战则首次发生在一战期间。
英法两国海军为了打击德国的同盟国土耳其,于1915年4月25日在达达尼尔海峡的加利波利岛的南端赫利斯角、加巴泰佩等地区实施登陆作战。
不过,那时还没有专门用于两栖作战的装备。
直到1939年二战爆发,交战双方的地理位置和海空武器装备的迅猛发展使美国敏锐地意识到进行两栖作战是迟早的事情。
于是,在1941年底正式参战前的2年空隙期内,也就是1939-1940年期间,美国海军陆战队研发并装备了世界上第一批两栖作战装备――两栖运输战车和运送战车的两栖作战舰船,从此翻开了美国海军两栖作战装备发展的历史篇章。
半路出家的新舰种相对于海军水面作战舰艇来说,两栖战舰本就是个新生事物,而两栖攻击舰绝对称得上两栖作战舰艇中的“新人”,可以说是新中之新。
那么,什么是两栖攻击舰?这恐怕是许多人心中一个大大的问号。
要探寻这个概念的准确定义,还得从它的发展历史入手。
20世纪50年代,直升机技术出现了突破性飞跃,使得制造大型、航程远、航时长的直升机成为可能。
当时,经历了二战中上百次两栖登陆作战的美国海军正徘徊在改良还是革新两栖作战理论的十字路口。
直升机技术的突破使得对新技术颇为敏感的美国海军敏锐地意识到一种新的登陆作战方式,也就是后来所说的“垂直包围”可能出现。
然而,到底发展什么样的装备来支撑这一新的理论?美国海军也是一头雾水。
经过反复论证,美国海军选取了在战争期间疯狂建造的护航航母作为验证新理论、探索新装备的平台。
这里面的原因很简单。
新的两栖舰艇必须具备搭载一定数量直升机的能力,同时还要满足海军陆战队对海上运输的需求,如单舰能够投送1000~2000名作战人员,及坦克装甲车辆、重型火炮等大型装备,这就需要舰艇具有较大的平甲板和机库、仓库等空间,而航母本身所具有的大尺寸甲板和机库正符合这些要求。
实际上在二战后期,美国海军很多护航航母也都转而帮助海军陆战队运送登陆兵力和装备。
世界各国两栖舰艇发展现状浅析中国船舶工业综合技术经济研究院 马飞摘要:文章梳理了世界各国现役两栖舰艇现状、美国在建两栖舰艇现状以及亚洲各国两栖舰艇发展现状,并在此基础上对各国两栖舰艇的技术参数进行了简要的介绍,最后提出了我国两栖舰艇标准化建设的相关建议。
关键字:两栖舰艇 发展现状 技术参数 标准引言随着科技的进步与发展,具备航空能力的两栖舰艇逐渐受到了全球各国的关注。
鉴于现在海防进行的重大改进,那些二战和马岛战争期间的战舰战斗力已大打折扣。
目前可行的解决方法是利用直升机空袭配合登陆艇,拓展观察视野,并且依托垂直突击演习来提升两栖舰队和突击部队的生存力。
垂直机动可以使部队及其装备更容易接近他们的攻击目标,而不是仅仅依托沙滩登陆攻击。
具备航空能力的两栖舰艇可以有多种功能:不仅是两栖攻击舰,还可以作为旗舰、后勤保障舰,甚至在某种条件下作为航母攻击舰使用。
几年前全球只有几个国家可操纵两栖舰艇:法国、意大利、日本、西班牙、英国和美国(图1是美国“美利坚”号两栖攻击舰)。
从那时起,形势不断产生了变化,越来越多国家的海军想要掌握此项技术,包括阿尔及利亚、澳大利亚、中国、印度、俄罗斯、韩国和土耳其。
1 世界各国现役两栖舰艇现状除了不同级别的直升机登陆平台舰(LPH )、直升机船坞登陆舰(LHD )、直升机登陆攻击舰(LHA ),还有一些大型两栖船坞登陆舰(LPD )也配备了大型可用飞行甲板。
例如,美国的25 300吨“圣安东尼奥”级船坞运输舰可同时操纵4架CH-46“海骑士”直升机或2架MV-22“鱼鹰”倾转旋翼机,其甲板可容纳4架MV-22飞机,机库可容纳1架MV-22旋翼机,坞舱可容纳2艘气垫登陆艇。
中国的071型两栖船坞登陆舰设有两个起降点,可搭载4架大型Z-8武装直升机。
日本建造了两艘排水量为19 500 t 的舰艇作为“直升机驱逐舰”(出云级),补充了两艘排水量为13 950 t 的“日向”级直升机驱逐舰系列。
美国海军现役舰艇大汇总美国海军(United States Navy,简称USN或U.S. Navy)是美利坚合众国军的一个分支,负责管理所有与海军有关的事务。
其职责为:“配备、训练和武装一支有能力赢得战争、阻止入侵和保证海域自由的海军战斗部队。
美国海军目前有近32万现役和11万预备役军人。
286艘现役舰艇和超过3700架飞机。
海军共有七支舰队—第二、第三、第四、第五、第六、第七,和第十舰队(海军网络司令部),都由三星中将指挥,除了第四舰队由两星少将指挥。
其他六支舰队由区域司令部指挥分成大西洋舰队、太平洋舰队、欧洲舰队、中央指挥部(只指挥第四舰队,等于第四舰队有两层重复指挥),等任务编组;这四位任务性指挥官全是四星上将。
其中第一舰队的编号早在1947年二战后已经存在,但是1973左右改编成现在的第三舰队。
在2008年,海军第四舰队开始加强在美国南方海域活动以保护船队,并将中南美控制力加以强化。
2010年美国海军复编第十舰队,统合指挥网络战争指挥部及其他海军电子作战部门,成为现役第七支舰队及海军网战中枢首脑,属于没有配置任何战斗船舰的特殊舰队编制。
本文章就美国海军现役舰艇作一个总结。
有部分大数量的舰艇(如巡逻艇,登陆艇)没有进行详细阐述。
“俄亥俄”级核潜艇Ohio class submarine“俄亥俄”级核潜艇当代世界上威力最大的核潜艇,它是美国第四代弹道导弹核潜艇。
现今,共有18艘俄亥俄级潜艇在美国海军中服役,其中14艘为弹道导弹核潜艇,每艘均装备有24枚三叉戟潜射弹道导弹,故这些潜艇也被称为“三叉戟”级潜艇,提供美国贯彻“核三位一体”思想的战略核武器库的海基力量。
另外4艘为巡航导弹核潜艇,每艘均能够携带多达154枚常规弹头的战斧巡航导弹。
“俄亥俄”级核潜艇当代世界上威力最大的核潜艇,它是美国第四代弹道导弹核潜艇。
现今,共有18艘俄亥俄级潜艇在美国海军中服役,其中14艘为弹道导弹核潜艇,每艘均装备有24枚三叉戟潜射弹道导弹,故这些潜艇也被称为“三叉戟”级潜艇,提供美国贯彻“核三位一体”思想的战略核武器库的海基力量。
本文将详细解读美国现役9艏两栖攻击舰全部型号(其中好人理查德号已烧毁),如有遗漏请批评指出美国海军的现役两栖攻击舰主要是2艘“美国”级和7艘“黄蜂”级。
“美国”级两栖攻击舰的舰员配备为1204名,可搭载陆战队1687名,特殊情况下可多搭载186人,每天可制造20万加仑饮用水,无坞舱,舰上有9个直升机起降点,可搭载货物4530立方米,燃油携带量130万加仑。
一、的黎波利号两栖攻击舰( 舷号LHA-7)基本数据舰宽: 32米吃水: 7.9米满载排水量:45693吨动力方面采用燃电混合推进动力系统,双轴双舵,两台70000 马力(52000kW)燃气轮机;两台5000马力(3700 kW)辅助推进电机相。
对于“黄蜂”级两栖攻击舰,“的黎波里”号扩大了机库甲板,重新调整和扩展了航空维修设施,增加了零部件和辅助设备的储存量,并提高了航空燃料的容量。
武器方面2座“改进型海麻雀”(ESSM)防空导弹发射器;2座“拉姆”(RAM)防空导弹发射器;2座密集阵近程防御武器系统。
舰载机搭载9架F-35B“闪电Ⅱ”、12架MV-22B“鱼鹰”旋翼机、4架AH-1Z“蝰蛇”武装直升机、4架CH-53E“超级种马”运输直升机、2架MH-60S“海鹰”直升机、1架UH-1Y“毒液”直升机。
20架F-35B“闪电Ⅱ”、2架MH-60S“海鹰”直升机。
二、巴丹号两栖攻击舰( 舷号 CV-2 9)基本数据舰长 :257.25米舰宽:42.7米吃水深: 7.9米飞行甲板长×宽: 240.2米×32.3米坞舱长×宽: 98.1米×15.2米主升降机长×宽: 15.2米×13.7米动力方面主动力: 2台蒸汽轮机,功率70000马力,双轴。
航速最高航速: 24节 续航力: 95000海里/18节。
编制舰员编制: 1077名(军官98名)+1870名海军陆战队员。
武器方面武器系统: 2座Mk15型'密集阵'近防炮;2座Mk29型八联装'海麻雀'RIM-7M舰空导弹;2座21单元'拉姆'近程防空导弹。
美国海军舰艇列表
美国海军舰艇列表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跳转到:导航, 搜索
美国海军服役中的船舰其舰名均以USS为开头,其意为“美国船舰(United States Ship)”。
非服役中而由民间船员操作的美国海军船舰其舰名以USNS开头,其意为“美国海军船舰(United States Naval Ship)”。
美国海军通用舰船分类符号是用来识别船舰的型式与主要功能。
船舰舰名由美国海军部决定,舰名可能是州、城市、镇、重要人物、著名战役、鱼类和理想或典范。
原则上,不同级别船舰其舰名源自不同的来源。
现在建造或使用中的航空母舰和潜舰均以核能为动力来源,可参见美国海军核子反应器了解更多的资讯和核子动力船舰的历史。
美国海军船舰列表可以取得更完整的过去和现在舰艇列表。
以下所列为2007年10月1日时美国海军拥有的舰艇。
目录
[隐藏]
1 航空母舰
2 两栖舰艇
3 潜舰
4 水面舰艇
5 其他舰艇
6 参见。
航空母舰11巡洋舰22驱逐舰54护卫舰30沿海战斗舰2巡逻艇28两栖指挥舰2两栖攻击舰8两栖船坞运输舰10两栖船坞登陆舰12气垫登陆艇80扫雷舰14扫雷艇8海洋观测船6高速运输舰2潜艇支援舰2情报调查船1高速战斗补给舰4货物弹药补给舰8战斗补给舰5补给舰5油轮16医院船2救援舰4拖船4音响调査舰2布缆船1卫星追踪船1音响测定舰6测量×7高速车辆货物运输船8车辆货物运输船80运输船16航空燃料补给舰2油料补给舰2飞机:2714 舰载固定翼飞机1420舰载直升飞机×1071陆基固定翼飞机×223俄亥俄(USS Ohio SSBN-726)级核子动力弹道导弹潜舰:18艘服役中维吉尼亚(USS Virginia SSN-774)级核子动力攻击潜舰:3艘服役中,3艘建造中,5艘计划中。
海狼(USS Seawolf SSN-21)级核子动力攻击潜舰:3艘服役中。
洛杉矶(USS Los Angeles SSN-688)级核子动力攻击潜舰:49艘服役中。
提康德罗加(USS Ticonderoga CG-47)级导引导弹巡洋舰(神盾舰):22艘服役中。
柏克(USS Arleigh Burke DDG-51)级导引导弹驱逐舰(神盾舰):50艘服役中,6艘建造中,7艘计划中。
朱姆沃尔特(USS Zumwalt DDG-1000)级导引导弹驱逐舰(神盾舰)DD-X 先进驱逐舰:2艘建造中派里(USS Oliver Hazard Perry FFG-7)级导引导弹巡防舰:30艘服役中。
自由(PCU Freedom LCS-1)级滨海战斗舰:2艘测试中。
旋风(USS Cyclone PC-1)级海岸巡逻艇:8艘服役中。
鹗(USS Osprey MHC-51)式海岸猎雷舰:8艘服役中。
复仇者(USS Avenger MCM-1)级水雷反制舰:14艘服役中。
黄蜂(USS Wasp LHD-1)级通用两栖突击舰:7艘服役中,1艘建造中。
美国海军两栖作战舰艇列表
号。
船的井围甲板(well deck)与闸门设备,但最新锐的美利坚级之前两艘却完全不拥有操作登陆作战舰艇的能力,而以空中
飞行平台与井围甲
al Auxiliary, sub-class C)的缩写,起因于早期的此类船舰通常是由其他类的辅助舰(运输舰、登陆舰,甚至商船)C-7)是美国海军第一艘专为了作为指挥舰而建造的此级军舰,虽然在启用时仍沿用AGC的舰级代码,但在1969年1月1日时CC”是“指挥与通讯登陆舰”(Landing ship Command & Control)的缩写,自此之后的指挥舰皆开始改用LCC的舰级代
transport doc
围甲板与飞行甲板的登陆作战舰艇,其主要不同点在于与飞行有关的设备完整程度,其中航空武力最弱的LSD只拥有一个简
降定翼机起降的两
展一个正式的作战用舰级,将其称为武装运输舰(Attack Transport), 其舰级代号APA是“武装人员辅助舰”(Attack )做区隔。
为了能迅速地自海上将兵员送到陆地上,武装运输舰大都设置有大型的吊艇柱,可利用收纳在甲板或舰桥旁的上。
部分APA甚至有轻型的装甲或配备有小型的对空对海两用炮。
专门用来载运与释。
矿产资源开发利用方案编写内容要求及审查大纲
矿产资源开发利用方案编写内容要求及《矿产资源开发利用方案》审查大纲一、概述
㈠矿区位置、隶属关系和企业性质。
如为改扩建矿山, 应说明矿山现状、
特点及存在的主要问题。
㈡编制依据
(1简述项目前期工作进展情况及与有关方面对项目的意向性协议情况。
(2 列出开发利用方案编制所依据的主要基础性资料的名称。
如经储量管理部门认定的矿区地质勘探报告、选矿试验报告、加工利用试验报告、工程地质初评资料、矿区水文资料和供水资料等。
对改、扩建矿山应有生产实际资料, 如矿山总平面现状图、矿床开拓系统图、采场现状图和主要采选设备清单等。
二、矿产品需求现状和预测
㈠该矿产在国内需求情况和市场供应情况
1、矿产品现状及加工利用趋向。
2、国内近、远期的需求量及主要销向预测。
㈡产品价格分析
1、国内矿产品价格现状。
2、矿产品价格稳定性及变化趋势。
三、矿产资源概况
㈠矿区总体概况
1、矿区总体规划情况。
2、矿区矿产资源概况。
3、该设计与矿区总体开发的关系。
㈡该设计项目的资源概况
1、矿床地质及构造特征。
2、矿床开采技术条件及水文地质条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