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治疗浆细胞性乳腺炎研究进展
- 格式:pdf
- 大小:217.76 KB
- 文档页数:2
裴晓华教授内治法治疗浆细胞性乳腺炎经验举隅
李最;裴晓华
【期刊名称】《中国社区医师》
【年(卷),期】2024(40)1
【摘要】浆细胞性乳腺炎属于乳腺外科常见疾病,好发于20~50岁女性,严重影响患者日常生活和工作。
西医多以手术、药物治疗浆细胞性乳腺炎,但疗效欠佳,复发率高,中医治疗浆细胞性乳腺炎具有独特优势。
裴晓华教授临证经验丰富,善以内治法治疗浆细胞性乳腺炎,具有独特的临证辨证思路与用药特色,其重视顾护脾胃,以调和脏腑、纠正气血阴阳失衡为治疗根本,治内而安外,从而达到消除炎症、治愈疮疡肿物等外证的目的。
该文总结浆细胞性乳腺炎病因病机,整理裴晓华教授治疗浆细胞性乳腺炎的临证经验,以期为临床治疗浆细胞性乳腺炎提供参考。
【总页数】3页(P87-89)
【作者】李最;裴晓华
【作者单位】北京市朝阳区常营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北京中医药大学第三附属医院【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R249.2
【相关文献】
1.张晓琳教授手法排乳治疗急性乳腺炎经验举隅
2.何晓晖教授"衡"法辨治贲门失弛缓症验案举隅
3.裴晓华教授治疗乳痈临证经验述要
4.裴晓华教授治疗三阴乳腺癌经验举隅
5.裴晓华教授运用“以通为补”理论治疗产后缺乳经验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胡曼青主任寒温并施治疗浆细胞性乳腺炎经验作者:刘红梅胡曼青侯茜来源:《云南中医中药杂志》2024年第06期*基金项目:第七批全国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项目(国中医人教函〔2022〕76号);2018年南京市卫生科技发展专项资金项目(YKK18266)第一作者简介:刘红梅(1981-),女,副主任医师,研究方向:中医妇科。
摘要:浆细胞性乳腺炎,中医称之为粉刺性乳痈,其病灶难消难溃难敛,病程长。
胡曼青主任认为浆细胞乳腺炎病机以阳虚为本,局部热毒为标,治疗上应寒温并施,温阳以顾其阳虚痰凝之本,清热以祛局部瘀毒,通过辨其疾病寒热轻重以权衡制方,灵活配合温阳散结及清热化痰药,疗效显著。
关键词:粉刺性乳痈;浆细胞性乳腺炎;寒热并施;胡曼青;临床经验中图分类号:R271.44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7-2349(2024)06-0007-04浆细胞性乳腺炎,中医称之为粉刺性乳痈,是以导管扩张、浆细胞浸润为基础的慢性化脓性乳腺炎症[1-3]。
浆细胞性乳腺炎虽属于乳腺良性疾病,但由于其病情复杂,脓腔和窦道涉及范围较大,故多数病人不能单纯依靠手术完全切除病灶。
且该病病程普遍较长,给患者身体及心理上带来极大的伤害。
近年来,由于受各种因素影响,浆细胞性乳腺炎发病率也呈上升趋势,且趋向年轻化[4]。
胡曼青主任,第七批全国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继承工作指导老师,多年来从事乳腺疾病,月经病的中西医结合治疗,对乳腺各种疾病的治疗具有丰富的临床经验,特别对浆细胞乳腺炎的诊治,采用内服中药结合外治法,提高了疗效,缩短了病程,减少了病人的痛苦及经济负担。
胡曼青主任认为浆细胞乳腺炎患者往往以阳虚为本,局部郁热为标,故治疗上应寒温同施,温阳为治疗本病的根本大法,贯穿整个病程,并根据具体症状配合使用清热解毒,化痰散结药。
笔者有幸跟胡曼青主任学习,现将胡主任寒温并施治疗浆细胞性乳腺炎经验介绍如下,以飨同道。
传统中医学中未见关于浆细胞性乳腺炎的明确记载,一般认为该病属于“乳发”、“乳痈”的范畴。
浅谈68例浆细胞性乳腺炎中西医治疗心得【摘要】目的总结浆细胞性乳腺炎的临床特点、治疗方法和疗效。
方法 68例浆细胞性乳腺炎患者内服中药,外科手术进行治疗。
结果 68 例患者位于乳晕区者46例,位于周围乳腺组织者22例;其中乳房肿块49例,肿块伴乳头溢液11例,伴脓肿形成8例;其中单纯乳头溢液者6例,瘘管形成2例。
伴乳头凹陷者32例,1例术后存在切口红肿。
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浆细胞性乳腺炎的治愈率较高,病程短,并发症少。
【关键词】浆细胞性乳腺炎;中医治疗浆细胞性乳腺炎(plasma cell mastits,pcm)是疾病发展的某一阶段镜下可见扩张导管周围大量浆细胞浸润为病变基础的乳腺良性疾病,多见于经产妇女,主要临床表现为乳头溢液和乳房肿块,另外可有乳房疼痛,乳头内陷和局部皮肤粘连甚至橘皮样改变。
国内外已有研究认为浆细胞性乳腺炎发病与自身免疫性有关[1],治疗上至今仍没有统一认识。
此病在文献中有多个名称,如乳腺导管扩张症、粉刺性乳腺炎、导管周围性乳腺炎、肉芽肿性乳腺炎。
从病理发展过程看,这些命名只是反映了该病不同阶段的临床表现[2]。
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 210年6月至2012年6月在我科经中西医治疗的浆细胞性乳腺炎患者68例,均为女性。
平均年龄38岁(25岁~51岁),左侧36例,右侧30例,双侧2例。
病程1个月至2年。
肿块直径1.5~9 cm,抗炎治疗缩小者63例,肿块伴乳头溢液11例,伴脓肿形成8例, 1例术后存在切口红肿,1例乳头渗液,1例切口愈合不佳经保守治疗而愈,仅2例伴局部红肿热痛、有小脓栓溢出、窦道形成。
1.2 临床表现主要表现为乳头溢液和乳房肿块,另外可有乳房疼痛、乳头内陷和局部皮肤粘连甚至橘皮样改变。
根据临床过程分为三期:急性期表现为急性化脓性乳腺炎,但常无发热和血象增高,一般抗感染治疗常难奏效,诊断较为容易;亚急性期表现为乳腺炎性肿块;慢性期表现为肿块或乳管瘘,前者容易与乳腺癌想混淆。
中医药对乳腺疾病治疗的研究进展乳腺疾病是指发生在女性乳房组织中的各种疾病,包括乳腺增生、乳腺炎、乳腺纤维腺瘤以及乳腺癌等。
随着人们对中医药的认可度逐渐提升,越来越多的研究开始关注中医药在乳腺疾病治疗领域的应用。
本文将介绍中医药对乳腺疾病治疗的研究进展。
一、乳腺增生的中医药治疗乳腺增生是女性常见的一种乳腺疾病,主要表现为乳房肿胀、乳房胀痛以及乳房肿块等症状。
传统中医药认为,乳腺增生与体内湿热郁滞、气血不畅有关。
因此,中医药治疗乳腺增生的主要方法是清热解毒、活血化瘀。
研究发现,一些中药可以有效改善乳腺增生的症状。
例如,黄连、黄芩等中药具有清热解毒的功效,可以减轻乳腺增生引起的疼痛和不适。
另外,桃仁、红花等中药能够活血化瘀,帮助消除乳腺增生引起的肿块。
这些中药的应用为乳腺增生患者提供了新的治疗选择。
二、乳腺炎的中医药治疗乳腺炎是由细菌感染引起的乳腺组织炎症,主要表现为乳房红肿、乳房疼痛以及乳房发热等症状。
中医药治疗乳腺炎的方法包括清热解毒、温经散寒以及活血化瘀。
中医药中有许多具有抗菌、抗炎作用的药物,如连翘、薄荷等。
这些药物可以帮助患者清除体内的病原微生物,缓解乳腺炎的症状。
此外,桂枝、川芎等药物可以温经散寒,改善局部气血循环,促进乳腺炎的康复。
中医药治疗乳腺炎已经在临床实践中得到了广泛应用。
三、乳腺纤维腺瘤的中医药治疗乳腺纤维腺瘤是一种常见的乳腺良性肿瘤,主要表现为乳腺肿块、乳腺胀痛以及乳房不适等症状。
中医药治疗乳腺纤维腺瘤的方法是调养气血、活血化瘀。
研究表明,一些中药可以有效缓解乳腺纤维腺瘤的症状。
例如,当归、川芎等中药可以调节女性体内的雌激素水平,减少乳腺肿块的形成。
另外,桃仁、红花等中药可以活血化瘀,帮助缩小乳腺纤维腺瘤。
中医药治疗乳腺纤维腺瘤的疗效受到了广泛关注。
四、乳腺癌的中医药治疗乳腺癌是乳腺组织恶性肿瘤,严重威胁女性的身体健康。
中医药治疗乳腺癌的方法主要是清热解毒、消肿止痛以及调养气血。
浆细胞性乳腺炎的中西医研究进展
丁志明;王军
【期刊名称】《天津中医药》
【年(卷),期】2014(31)10
【摘要】浆细胞性乳腺炎(PCM)是以输乳管窦或乳腺导管扩张为基础,导管周围浆细胞浸润为前提的慢性、非细菌性炎症,好发于非哺乳期、非妊娠期[1],临床多表现为乳头凹陷、乳头溢液或溢血、乳晕下或乳晕旁脓肿、局部瘘管形成、乳房非周期性疼痛,因其化脓破溃后脓中常常夹杂着粉渣样物质,故中医学称其为"粉刺样乳痈"。
阮华等[2]报道,本病发病率约占乳腺良性病变的1.41%-5.36%。
但由于本病发病机制目前仍不甚清楚,临床表现也比较复杂,
【总页数】3页(P638-640)
【关键词】浆细胞性乳腺炎;粉刺样乳痈;自身免疫性疾病
【作者】丁志明;王军
【作者单位】天津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R655.8
【相关文献】
1.浆细胞性乳腺炎中西医研究进展 [J], 任凡录;蔡相军
2.浆细胞性乳腺炎的中西医治疗研究进展 [J], 赵洋洋;耿中利
3.浆细胞性乳腺炎的中西医治疗研究进展 [J], 吴高春;徐帅;张瑞峰
4.中西医结合治疗急性期浆细胞性乳腺炎疗效观察 [J], 胡子干
5.中西医治疗浆细胞性乳腺炎的临床疗效观察 [J], 吴丽霞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粉刺性乳痈(浆细胞性乳腺炎)中医临床路径(2018版)路径说明:本路径适用于西医诊断为浆细胞性乳腺炎的住院患者。
一、粉刺性乳痈(浆细胞性乳腺炎)中医临床路径标准住院流程(一)适用对象中医诊断:粉刺性乳痈病(TCD编码:BWR110)西医诊断:浆细胞性乳腺炎(ICD编码:N61.X02)(二)诊断依据1.疾病诊断(1)中医诊断标准:参考《中医外科常见病诊疗指南》(中华中医药学会标准,2012年,ZYYH/T177-202-2012)。
(2)西医诊断标准:参考《非哺乳期乳腺炎诊治专家共识》(中华预防医学会妇女保健分会乳腺保健与乳腺疾病防治学组,2016年)。
2.证候诊断参考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印发的粉刺性乳痈(浆细胞性乳腺炎)中医临床诊疗方案(2017版)。
粉刺性乳痈(浆细胞性乳腺炎)临床常见证候:肝经郁热证余毒未清证(三)治疗方案的选择参考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印发的粉刺性乳痈(浆细胞性乳腺炎)中医临床诊疗方案(2017版)。
1.诊断明确,第一诊断为粉刺性乳痈(浆细胞性乳腺炎)。
2.患者适合并接受中医治疗。
(四)标准住院日为≤10天(五)进入路径标准1.第一诊断必须符合粉刺性乳痈(浆细胞性乳腺炎)的患者。
2.本病病程过长或发作频繁者不进入本路径。
3.患者同时具有其他疾病,但在治疗期间不需特殊处理也不影响第一诊断的临床路径流程实施时,可进入本路径。
(六)中医证候学观察四诊合参,收集该病种不同证候的主症、次症、舌、脉特点,重视乳腺局部症状及全身症状。
注意证候的动态变化。
(七)入院检查项目1.必需的检查项目乳腺超声;血常规、尿常规、便常规;肝功能、肾功能、血糖、凝血功能、催乳素、传染性疾病筛查;C-反应蛋白;心电图;胸片。
2.可选择的检查项目根据病情需要而定,如乳腺X线、乳腺核磁、乳管镜、血脂、电解质、血沉、甲状腺功能等。
(八)治疗方案1.辨证选择口服中药汤剂、中成药(1)肝经郁热证:疏肝清热,和营消肿。
(2)余毒未清证:扶正托毒。
中医清创术配合中药内服外敷治疗浆细胞性乳腺炎疗效研究孙雪峰【期刊名称】《河北中医药学报》【年(卷),期】2015(000)002【摘要】目的::研究中医清创术配合中药内服外敷治疗浆细胞性乳腺炎的临床疗效。
方法:选取2013年5月至2014年5月我院收治的乳腺疾病患者50例,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25例,其中对照组进行常规西药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中药内服外敷并配合以中医清创术进行联合治疗,对比分析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并对两组患者的术后生活质量进行评价。
结果:观察组患者总有效率为92.0%(23/25),对照组患者总有效率为76.0%(19/25),观察组的临床治疗效果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性( P <0.05);两组患者接受治疗后生活质量评分均有一定上升,但观察组患者上升幅度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性( P <0.05);不良反应发生率,对照组为24.0%,观察组为4.0%,观察组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性( P<0.05)。
结论:中医清创术配合中药内服外敷治疗浆细胞性乳腺炎,不仅临床疗效令人满意,且很少发生不良反应,能大大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加快患者的康复时间。
【总页数】3页(P27-29)【作者】孙雪峰【作者单位】河北省涿州市妇幼医院【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271.44【相关文献】1.中医清创术配合中药内服外敷治疗浆细胞性乳腺炎的临床效果 [J], 王伟2.中医清创术配合中药内服外敷治疗浆细胞性乳腺炎的临床疗效 [J], 刘玉娟3.中医清创术配合中药内服外敷治疗浆细胞性乳腺炎的临床疗效分析 [J], 盛万强4.中医清创术配合中药内服外敷治疗浆细胞性乳腺炎对患者WBC、NEUT、CRP 水平的影响 [J], 周莉娜;王海强5.中医清创术配合中药内服外敷治疗浆细胞性乳腺炎对患者WBC、NEUT、CRP 水平的影响 [J], 周莉娜;王海强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浆细胞性乳腺炎中医治疗方案引言浆细胞性乳腺炎是一种较为常见的乳腺疾病,主要发生在哺乳期的女性中。
传统中医认为,该病病因主要是由于乳腺失调引起的。
中医治疗浆细胞性乳腺炎以调整女性体内的阴阳平衡为主,其疗效已经被广泛认可。
本文将介绍浆细胞性乳腺炎的中医治疗方案。
1. 祛湿化痰法浆细胞性乳腺炎的主要病理特点是乳腺组织出现湿热和痰浊。
中医认为,湿热和痰浊是正常的乳腺组织被侵袭的主要原因。
因此,祛湿化痰法是中医治疗该病的核心方法之一。
1.1 中药处方示例•祛湿:白术、茯苓、车前子、石菖蒲。
•化痰:葛根、佩兰、陈皮、半夏。
以上是一方常用的祛湿化痰中药处方示例。
具体剂量和用法需要参考医生的指导,并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进行调整。
1.2 注意事项祛湿化痰法在用药过程中需要注意以下几点: - 避免食用湿热之物,如辣椒、酒精等。
- 注意清洁乳房,避免局部感染导致病情复杂化。
- 调整饮食结构,增加蔬果摄入,减少油腻食物的摄入。
2. 活血消肿法浆细胞性乳腺炎的乳腺组织受到侵袭后,容易导致乳房胀痛和乳头出现红肿的情况。
中医认为,这是由于血液循环不畅导致的。
因此,活血消肿法是中医治疗该病的另一重要方法。
2.1 中药处方示例•活血:川芎、红花、丹参、桃仁。
•消肿:薏苡仁、半夏、泽泻、茯苓。
以上是一方常用的活血消肿中药处方示例。
具体剂量和用法需要参考医生的指导,并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进行调整。
2.2 注意事项活血消肿法在用药过程中需要注意以下几点: - 避免长时间站立,避免乳房受到挤压。
- 避免运动过度,避免加重乳腺组织炎症。
- 注意保持良好的心情,避免情绪波动对健康的不利影响。
3. 调理脾胃法中医认为,脾胃健康与乳腺疾病的发生有密切关系。
因此,在治疗浆细胞性乳腺炎的过程中,调理脾胃也是非常重要的。
3.1 中药处方示例•调理脾胃:党参、白术、陈皮、炒山药。
•健胃:生姜、炒谷芽。
以上是常用的调理脾胃中药处方示例。
具体剂量和用法需要参考医生的指导,并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进行调整。
浆乳方结合中医外治法治疗浆细胞性乳腺炎的临床疗效【摘要】目的分析浆乳方结合中医外治法治疗浆细胞性乳腺炎的临床疗效。
方法随机选取本院64例浆细胞性乳腺炎患者,选取时间2019年3月-2020年6月,随机分组,每组32例,对照组采取浆乳方治疗,观察组实施浆乳方联合中医外治法治疗,对两组治疗效果进行比较。
结果治疗总有效率方面,观察组(93.75%)比对照组(75.00%)高,差异显著(P<0.05)。
结论浆乳方联合中医外治法在浆细胞性乳腺炎治疗中应用效果显示,除减轻临床症状外,可加快患者康复速度,及早吸收肿块,值得临床采纳、推广。
【关键词】浆细胞性乳腺炎;中医外治法;浆乳方[Abstract] Objective To analyze the clinical efficacy of plasmamilk formula combined with external treatment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in the treatment of plasma cell mastitis. Methods 64 patients with plasma cell mastitis were randomly selected from March 2019 to June 2020. They were randomly pided into 32 patients in each group.The control group was treated with plasma milk formula, and the observation group was treated with plasma milk formula combined with external treatment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The therapeutic effects of the two groups were compared. Results the total effective rate of the observation group (93.75%) was higher than that of the control group (75.00%) (P < 0.05). Conclusion the application effectof plasma milk formula combined with external treatment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in the treatment of plasma cell mastitis shows thatin addition to reducing clinical symptoms, it can accelerate therecovery speed of patients and absorb masses as soon as possible,which is worthy of clinical adoption and promotion.【 key words 】 plasma cell mastitis; External treatment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Jiang Ru Fang浆细胞性乳腺炎又被称为乳腺导管扩张症,是临床发生率较高的非细菌性乳腺化脓性疾病之一【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