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显微镜操作步骤说明书
- 格式:docx
- 大小:37.33 KB
- 文档页数:3
中考生物实验:显微镜的使用步骤和注意事项
一、取镜和安放
取镜:右手握住镜臂,左手托住镜座。
安放:把显微镜放在实验台上,略偏左(显微镜放在距实验台边缘7厘米左右处)
二、对光展示 (举手展示)
升:双手..转动粗准焦螺旋,上升镜筒
转:转动转换器(转动时不要触碰物镜,用食指和拇指转动,其他手指紧握成拳),使低倍物镜对准最大通光孔(将光圈转至最大,并对准通光孔)
转动反光镜(凹面镜),使光线通过通光孔反射到镜筒内
调:左眼注视目镜内(右眼睁开)。转动反光镜,使光线通过通光孔反射到镜筒内。通过目镜,可以看到白亮的视野。(举手展示)
三、观察展示
放:把要观察的装片标本放在载物台上,标本要正对..通光孔的中心。
压:用压片夹压住装片
降:双手转动粗准焦螺旋,使镜筒缓缓下降,直到物镜接近玻片标本为止(侧视:眼睛看着物镜,以免物镜碰到玻片标本)。
观察:左眼看目镜(右眼睁开),同时反方向转动粗准焦螺旋,使镜筒缓缓上升,看到清晰物像为止(可调节细准焦螺旋使物象清晰)。
观察要求:
1.叶的永久横切片:看叶脉,找到膨大的部分(中央大叶脉)移至视野中央
2.人血细胞涂片:蓝紫色的点或不规则形状是白细胞的细胞核,看到后移至视野中央
四、收镜整理
升:双手转动粗准焦螺旋使镜筒上升(上升2cm左右)
后:压片夹平行向后 取:取下玻片标本放回原处
转:转动转换器,把两个物镜偏到两旁(呈“外八字”)
转动通光孔至最小
降:双手转动粗准焦螺旋使镜筒缓缓下降到最低处
竖:反光镜竖直放置
归位:把显微镜送回原处(右握左托)
银川市2020年中考生物实验操作考查评分表
实验一: 显微镜观察叶的永久横切片 (实验操作时间10分钟)
考试学校: 第 组 考试时间:2020年 5 月 日
操作项目 分 值 考 生 得 分
号 号 号 号
1、取镜安放 1分
操作步骤和注意事项
(一)正置显微镜
1、安放
右手握住镜臂,左手托住镜座,使镜体保持直立.桌面要清洁、平稳,要选择临窗或光线充足的地方.单筒的一般放在左侧,距离桌边3~4厘米处.
2、清洁
检查显微镜是否有毛病,是否清洁,镜身机械部分可用干净软布擦拭.透镜要用擦镜纸擦拭,如有胶或粘污,可用少量二甲苯清洁之.
3、对光
镜筒升至距载物台1~2厘米处,低倍镜对准通光孔.调节光圈和反光镜,光线强时用平面镜,光线弱时用凹面镜,反光镜要用双手转动.
若使用的为带有光源的显微镜,可省去次步骤,但需要调节光亮度的旋钮.
4、安装标本
将玻片放在载物台上,注意有盖玻片的一面一定朝上.用弹簧夹将玻片固定,转动平台移动器的旋钮,使要观察的材料对准通光孔中央.
5、调焦
调焦时,先旋转粗调焦旋钮慢慢降低镜筒,并从侧面仔细观察,直到物镜贴近玻片标本,然后左眼自目镜观察,左手旋转粗调焦旋钮抬升镜筒,直到看清标本物像时停止,再用细调焦旋钮回调清晰.
操作注意:不应在高倍镜下直接调焦;镜筒下降时,应从侧面观察镜筒和标本间的间距;要了解物距的临界值.
若使用双筒显微镜,如观察者双眼视度有差异,可靠视度调节圈调节.另外双筒可相对平移以适应操作者两眼间距.
6、观察
若使用单筒显微镜,两眼自然张开,左眼观察标本,右眼观察记录及绘图,同时左手调节焦距,使物象清晰并移动标本视野.右手记录、绘图.
镜检时应将标本按一定方向移动视野,直至整个标本观察完毕,以便不漏检,不重复.
光强的调节:一般情况下,染色标本光线宜强,无色或未染色标本光线宜弱;低倍镜观察光线宜弱,高倍镜观察光线宜强.除调节反光镜或光源灯以外,虹彩光圈的调节也十分重要.
(1)低倍镜观察
观察任何标本时,都必须先使用低倍镜,因为其视野大,易发现目标和确定要观察的部位. (2)高倍镜观察
从低倍镜转至高倍时,只需略微调动细调焦旋钮,即可使物像清晰.
使用高倍镜时切勿使用粗调焦旋钮,否则易压碎盖玻片并损伤镜头.
3.3 仪器应放置在清洁通風的房间里,室温保持20±5℃,相对湿度60%±20%RH。 3.4 儀器的物鏡和目鏡部分要用無塵布擦拭,用專用的清潔劑。 工作台。 2.5 在作用過程中要注意對測量軟體的維護,避免受病毒的感染。三、保養及維護 3.1 每次使用後,要將工作台面清理干淨,保持整潔。 3.2 仪器每次使用完毕后,应将工作台复位,并将所有裸露金属面擦拭干淨,塗防 銹油,以防生銹。 1.7 關機:仪器操作完毕后,应先关掉軟體,再关掉仪器电源开关。二、注意事項 2.1 仪器工作台安装的基面要保持水平。 2.2 被測物體之重量應在工作台所能承受負荷(20kg)之內。 2.3 在测量时,不要觸碰到目鏡或物鏡的鏡頭;不能改變CCD 鏡頭的水平度。 2.4 在對部品進行X軸或Y軸方向移動時,應注意對鎖緊裝置的切換,不可強行移動 1.6 同時還可以借助配套測量軟體中的工具進行更復雜精確的測量(測量軟件的操作 參照其對應操作說明書)。一、操作步驟 1.1 打開儀器的主電源開關及電腦中相對應的測量軟體。 1.2 將部品放置在工作台上,移動縱橫軸調整被測部品位置。 1.3 調節焦距及亮度旋鈕至成像最清晰狀態。2007.6.10工具顯微鏡操作說明書版 本生效日期 1.4 調整工作台左側旋鈕使待測部品與顯微鏡內X軸或Y軸對齊後歸零。 1.5 移动纵横向工作台,对部件进行测量,数量箱上显示的数字即为需测量的数据。2/2應華精密表面處理(蘇州)有限公司文件編號頁 次BR
+1mil+1mil
裂隙灯显微镜的操作说明书
裂隙灯显微镜的使用与操作
仪器工作台面:仪器工作台面下有一抽屉和一电源开关;输入电源为220V、50Hz。打开电源开关,裂隙照明及固视灯被燃亮,调节裂隙照明度旋钮,从“低”位置旋转至“中”位置亮度逐渐增加;从“中”位置旋转至“高”位置亮度将进一步增加。作一般检查时可选用较底的电压;作精细光学切面时可选用较高的电压,即使在“高”位置本仪器也可以长时间连续工作。
运动底座装置:仪器在使用时的升降和水平移动,都由操纵手柄控制,旋转手柄,能使裂隙灯和显微镜自由升降(注意:升降不得超过300mm的限度,超过限度时切勿强行旋转以免损坏仪器);用手柄控制,能使裂隙灯和显微镜在导轨范围内任意方向作水平移动;底座上的固定螺栓能将底座固定,通常情况下螺栓呈放状态。
头架及固视灯装置:颚托左下方有一调节旋钮,用它可调整检查病人头部位置高低(在头架右支杆上有一黑色刻线标志),使被检查病人检查眼恰与显微镜等高。头架的固视灯,供被检查者导向之用。颚托下方有一前置镜插座,[已过滤词语]前置镜后可在左右方向轻轻滑动。
显微镜装置:
显微镜的调焦:显微镜是按正常眼调整的,医生如为不正常眼,应戴适合的眼镜或调节目镜的视度,此时应插上对焦棒,闭左眼,转动右视度环,直到最清晰的像为止,然后用同样的方法校正左目镜的焦点。使用完毕后应复O位,以便他人使用。
显微镜的放大倍率:双目立体显微镜的瞳孔间距可应人调节。采用不同放大倍率的目镜(10X或16X两组)和拨动手柄变换物镜倍率(1X或1.6X两档),即可变换放大倍率:
目镜倍率10X10X16X16X
物镜倍率1X1.6X1X1.6X
放大倍率10X16X16X25.6X
(3)显微镜座前有两个挂钉,当需要装挡气板时,将挡气板挂上即可。
5. 裂隙灯装置:
滤光片选择:拨动滤片手柄就可以选择滤光片:即与拨动滤片手柄相应位置的标志(图9)分别表示为:(1)通孔、(2)隔热、(3)减光、(4)无赤、(5)钴兰。
1 操作步骤和注意事项
(一)正置显微镜
1、安放
右手握住镜臂,左手托住镜座,使镜体保持直立.桌面要清洁、平稳,要选择临窗或光线充足的地方.单筒的一般放在左侧,距离桌边3~4厘米处.
2、清洁
检查显微镜是否有毛病,是否清洁,镜身机械部分可用干净软布擦拭.透镜要用擦镜纸擦拭,如有胶或粘污,可用少量二甲苯清洁之.
3、对光
镜筒升至距载物台1~2厘米处,低倍镜对准通光孔.调节光圈和反光镜,光线强时用平面镜,光线弱时用凹面镜,反光镜要用双手转动.
若使用的为带有光源的显微镜,可省去次步骤,但需要调节光亮度的旋钮.
4、安装标本
将玻片放在载物台上,注意有盖玻片的一面一定朝上.用弹簧夹将玻片固定,转动平台移动器的旋钮,使要观察的材料对准通光孔中央.
5、调焦
调焦时,先旋转粗调焦旋钮慢慢降低镜筒,并从侧面仔细观察,直到物镜贴近玻片标本,然后左眼自目镜观察,左手旋转粗调焦旋钮抬升镜筒,直到看清标本物像时停止,再用细调焦旋钮回调清晰.
操作注意:不应在高倍镜下直接调焦;镜筒下降时,应从侧面观察镜筒和标本间的间距;要了解物距的临界值.
若使用双筒显微镜,如观察者双眼视度有差异,可靠视度调节圈调节.另外双筒可相对平移以适应操作者两眼间距.
6、观察
若使用单筒显微镜,两眼自然张开,左眼观察标本,右眼观察记录及绘图,同时左手调节焦距,使物象清晰并移动标本视野.右手记录、绘图.
镜检时应将标本按一定方向移动视野,直至整个标本观察完毕,以便不漏检,不重
2 复.
光强的调节:一般情况下,染色标本光线宜强,无色或未染色标本光线宜弱;低倍镜观察光线宜弱,高倍镜观察光线宜强.除调节反光镜或光源灯以外,虹彩光圈的调节也十分重要.
(1)低倍镜观察
观察任何标本时,都必须先使用低倍镜,因为其视野大,易发现目标和确定要观察的部位. (2)高倍镜观察
从低倍镜转至高倍时,只需略微调动细调焦旋钮,即可使物像清晰.
使用高倍镜时切勿使用粗调焦旋钮,否则易压碎盖玻片并损伤镜头.
显微镜操作步骤和注意事项
集团文件发布号:(9816-UATWW-MWUB-WUNN-INNUL-DQQTY-
操作步骤和注意事项
(一)正置显微镜
1、安放
右手握住镜臂,左手托住镜座,使镜体保持直立.桌面要清洁、平稳,要选择临窗或光线充足的地方.单筒的一般放在左侧,距离桌边3~4厘米处.
2、清洁
检查显微镜是否有毛病,是否清洁,镜身机械部分可用干净软布擦拭.透镜要用擦镜纸擦拭,如有胶或粘污,可用少量二甲苯清洁之.
3、对光
镜筒升至距载物台1~2厘米处,低倍镜对准通光孔.调节光圈和反光镜,光线强时用平面镜,光线弱时用凹面镜,反光镜要用双手转动.
若使用的为带有光源的显微镜,可省去次步骤,但需要调节光亮度的旋钮.
4、安装标本
将玻片放在载物台上,注意有盖玻片的一面一定朝上.用弹簧夹将玻片固定,转动平台移动器的旋钮,使要观察的材料对准通光孔中央.
5、调焦
调焦时,先旋转粗调焦旋钮慢慢降低镜筒,并从侧面仔细观察,直到物镜贴近玻片标本,然后左眼自目镜观察,左手旋转粗调焦旋钮抬升镜筒,直到看清标本物像时停止,再用细调焦旋钮回调清晰.
操作注意:不应在高倍镜下直接调焦;镜筒下降时,应从侧面观察镜筒和标本间的间距;要了解物距的临界值.
若使用双筒显微镜,如观察者双眼视度有差异,可靠视度调节圈调节.另外双筒可相对平移以适应操作者两眼间距.
6、观察
若使用单筒显微镜,两眼自然张开,左眼观察标本,右眼观察记录及绘图,同时左手调节焦距,使物象清晰并移动标本视野.右手记录、绘图.
镜检时应将标本按一定方向移动视野,直至整个标本观察完毕,以便不漏检,不重复.
光强的调节:一般情况下,染色标本光线宜强,无色或未染色标本光线宜弱;低倍镜观察光线宜弱,高倍镜观察光线宜强.除调节反光镜或光源灯以外,虹彩光圈的调节也十分重要.
(1)低倍镜观察
观察任何标本时,都必须先使用低倍镜,因为其视野大,易发现目标和确定要观察的部位. (2)高倍镜观察
待测物放置处 设备操作说明书 第 1 页 共2页
设备名称 3D显微镜 设备功能 视检 文件编号
设备型号 厂 商 桂林光学 版 本 A0
核 准 审 核 制 作
日 期 旋转开关
左右开关 总电源 微调
CCD 设备操作说明书
第2 页 共2页
设备名称 3D顯微鏡 设备功能 視檢 文件编号
设备型号 厂 商 桂林光學 版 本
一、操作說明
1、接入相机:打开AMCAP软件选择菜单栏“设备”选定“USB 视频设备”,(如果电脑内
置也有摄像头需选第二个USB 视频设备),再在“选项”中选择“预览”就可以看到图
像进行观察了。
2、录像功能:选择菜单“文件”选项---Set capture files~~给录像的文件选择存储路径及命名
后点击“打开”在弹出的窗口中对“Create a new capture file”打钩后“确定”就可以在
菜单选项栏中选择“捕捉”---“开始捕捉”在弹出的窗口点“OK”再同样的选项中选择
“停止捕捉”就完成整个摄像过程。
3、拍照功能:先在“捕捉”选项中选择“静态图片”---“设置默认路径”选好图片存储的保存位置“确定后”就可以直接点击菜单选项中“拍照”就可以进行拍照了。还可以在
“捕捉”---“静态图片”中选择“高分辨率”拍照及图片格式等。
4、色彩调节:在菜单栏“选项”中选择“video capture filter…”在弹出窗口中可以进行色彩的调节,如果色彩调乱可以点击在下面的“默认值”进行色彩还原。
5、分辨率设置:在菜单栏“选项”中选择“video capture pin…”在弹出窗口中的“输出大小”栏中可以选择相应的分辨率,一般选择640*480.分辨率越大拍摄效果越清晰但帧速就会越慢存储空间会越大
JEM-2100F型透射电子显微镜操作指南
电镜日常初始状态:加速电压160KV (Stand by 模式)
1. 加电压:点击电脑主程序Normal按钮,高压由160KV升至200KV,一般需要15分钟左右。
2. 将样品(一定是干燥,洁净的样品!)放入样品杆,将样品杆送入样品室:分两步进行,先放入预抽室,打开预抽开关。进行预抽,等待10分钟后将样品杆进一步送入样品室。(注:操作时一定要轻,在感觉有阻碍时切勿强行放入,要及时与老师沟通!)
3. 打开CCD冷却机开关,打开CCD电脑,打开ITEM程序。
4. 打开左控台左上角的Beam按钮,V1阀开启。
5. 调节Brightness(顺时针光散开,逆时针光汇聚)观察是否有聚光镜像散(无像散时光圈呈圆形,且反复调节Brightness时光圈始终中心放大缩小。否则则需要进行聚光镜消象散:将聚光镜光阑加入光路,使用光阑调节旋钮将光阑位置调正(与荧光屏呈同心圆),顺时针旋动Brightness 使光圈汇聚成小圆盘,COND STIG 按下,调节DEF使中心点变为均匀的圆形(无拖尾现象)。弹起COND STIG 按钮。
6. 合轴(使用前的简单合轴,在40K左右进行)
1) 按下右控制面板上的STD FOCUS,即恢复到标准的聚焦电压(在拍摄过程中也需要及时的使用STD FOCUS,按下它后软件对话框上面的defocus 就归零)。
2) 调节SHIFT旋钮将光圈中心调到荧光品中心。顺时针调节Brightness将光散开。
3) 样品高度的确定:当物镜的焦距确定后,随后就需要来确定样品的高度,否则无法得到清晰的图像。
方法:调整样品台的高度(Z),使观察样品的图像正焦。(按下IMAGE WOBBLER调节样品高度使样品的晃动最小(此时接近正焦位置)。调整结束后弹起IMAGE WOBBLER按钮。)
4) 电压中心的确认(在拍摄高分辨照片时必须进行的步骤):在放大倍数为100K以上时调整,按下右侧面板上的HT WOBBLER,观察光斑是否中心放大缩小,如果不是,则按下左侧面板上的BRIGHT
扫描电子显微镜的操作步骤与注意事项
一、 样品制备
将分散好的样品滴于铜片上,干燥后将载有样品的铜片粘在样品座上的导电胶带上(对于大颗粒样品可直接将样品粘在导电胶带上)。
对于导电性不好的样品必须蒸镀导电层,通常为蒸金:将样品座置于蒸金室中,合上盖子,打开通气阀门,对蒸金室进行抽真空。选择好适当的蒸金时间,达到真空度定好时间后加电压并开始计时,保持电流值,时间到后关闭电压,关闭仪器。取出样品。(注意:打开蒸金室前必须先关闭通气阀门,以防液体倒流。)
二、 扫描电镜的操作
1.安装样品
1) 按“Vent”直至灯闪,对样品交换室放氮气,直至灯亮;
2) 松开样品交换室锁扣,打开样品交换室,取下原有的样品台,将已固定好样品的样品台,放到送样杆末端的卡抓内(注意:样品高度不能超过样品台高度,并且样品台下面的螺丝不能超过样品台下部凹槽的平面);
3) 关闭样品交换室门,扣好锁扣;
4) 按“EVAC”按钮,开始抽真空,“EVAC”闪烁,待真空达到一定程度,“EVAC”点亮;
5) 将送样杆放下至水平,向前轻推至送样杆完全进入样品室,无法再推动为止,确认“Hold”灯点亮, 将送样杆向后轻轻拉回直至末端台阶露出导板外将送样杆竖起卡好。(注意:推拉送样杆时用力必须沿送样杆轴线方向,以防损坏送样杆)
2.试样的观察(注意:软件控制面板上的背散射按钮千万不能点,以防损坏仪器)
1) 观察样品室的真空“PVG”值,当真空达到9.0×10-5Pa时,打开“ Maintenance”,加高压5kv,软件上扫描的发射电流为10μA,工作距离“WD”为8mm,扫描模式为“Lei”(注意:为减少干扰,有磁性样品时,工作距离一般为15mm左右);
2) 操作键盘上按“Low Mag”、“Quick View”,将放大倍率调至最低,点击“Stage Map”,对样品进行标记,按顺序对样品进行观察;
3) 取消“Low Mag”,看图像是否清楚,不清楚则调节聚焦旋钮,直至图像清楚,再旋转放大倍率旋钮,聚焦图像,直至图像清楚,再放大……,直到放大到所需要的图;
Tecnai G² 20 S-TWIN透射电子显微镜简易操作指南
说明:
本文件的目的在于帮助用户记忆培训的内容,不能代替培训。有意自己操作透射电镜的用户请到现场参加培训。
为了把此文件的篇幅限制在一个合理程度,文件内容难于面面俱到。
欢迎各位对本文件的内容提出宝贵意见!
简介:
一. Tecnai G² 20 ST透射电镜
二. Tecnai G² 20 ST透射电镜操作注意事项
三. 检查实验室安全及仪器运行状况
四. Tecnai G² 20 ST透射电镜基本操作步骤
1.登陆计算机
2.打开操作软件
3.检查电镜状态
4.装液氮
5.装载样品
6.插入样品杆
7.加灯丝电流
8.开始操作 9.结束操作
10.取出样品杆
11.卸载样品
12.真空低温(Cryo Cycle)
13.数据刻录、转化和输出
14.关闭操作软件
15.退出计算机
16.实验记录
(注意:其中4,5,6,10,11等操作是必须由TEM室的高老师进行操作。遇到任何异常的情况都应停止操作,并询问高老师。) 一.Tecnai G² 20 ST透射电镜
生产厂家:美国FEI公司
主要附件:美国Gatan公司1k×1k CCD相机
美国EDAX公司X射线能谱仪
主要规格及技术指标
最高加速电压 200KV
电子枪 LaB6或W灯丝
点分辨率 0.24nm
晶格分辨率 0.14nm
最小束斑尺寸 1.5nm
放大倍数 25×-1030K×
样品台最大倾转角 A:±40°,B:±40°
X射线能谱分辨率 136ev
分析范围 Be-U
主要功能及应用范围
观察各种材料的微观结构并对样品进行纳米尺度的微区分析,如:
形貌观察;
高分辨电子显微像;
电子衍射;
会聚束电子衍射;
衍射衬度成像;
X射线能谱分析等
仪器工作条件
工作温度:15℃~25℃
工作湿度: <80%
显微镜操作步骤和注意事项
Company number:【WTUT-WT88Y-W8BBGB-BWYTT-19998】
操作步骤和注意事项
(一)正置显微镜
1、安放
右手握住镜臂,左手托住镜座,使镜体保持直立.桌面要清洁、平稳,要选择临窗或光线充足的地方.单筒的一般放在左侧,距离桌边3~4厘米处.
2、清洁
检查显微镜是否有毛病,是否清洁,镜身机械部分可用干净软布擦拭.透镜要用擦镜纸擦拭,如有胶或粘污,可用少量二甲苯清洁之.
3、对光
镜筒升至距载物台1~2厘米处,低倍镜对准通光孔.调节光圈和反光镜,光线强时用平面镜,光线弱时用凹面镜,反光镜要用双手转动.
若使用的为带有光源的显微镜,可省去次步骤,但需要调节光亮度的旋钮.
4、安装标本
将玻片放在载物台上,注意有盖玻片的一面一定朝上.用弹簧夹将玻片固定,转动平台移动器的旋钮,使要观察的材料对准通光孔中央.
5、调焦
调焦时,先旋转粗调焦旋钮慢慢降低镜筒,并从侧面仔细观察,直到物镜贴近玻片标本,然后左眼自目镜观察,左手旋转粗调焦旋钮抬升镜筒,直到看清标本物像时停止,再用细调焦旋钮回调清晰.
操作注意:不应在高倍镜下直接调焦;镜筒下降时,应从侧面观察镜筒和标本间的间距;要了解物距的临界值.
若使用双筒显微镜,如观察者双眼视度有差异,可靠视度调节圈调节.另外双筒可相对平移以适应操作者两眼间距.
6、观察
若使用单筒显微镜,两眼自然张开,左眼观察标本,右眼观察记录及绘图,同时左手调节焦距,使物象清晰并移动标本视野.右手记录、绘图.
镜检时应将标本按一定方向移动视野,直至整个标本观察完毕,以便不漏检,不重复.
光强的调节:一般情况下,染色标本光线宜强,无色或未染色标本光线宜弱;低倍镜观察光线宜弱,高倍镜观察光线宜强.除调节反光镜或光源灯以外,虹彩光圈的调节也十分重要.
(1)低倍镜观察
观察任何标本时,都必须先使用低倍镜,因为其视野大,易发现目标和确定要观察的部位. (2)高倍镜观察
1 AFM原子力显微镜操作步骤
1. AFM仪器开机。
确认电源与控制机箱连接线无误后,依次打开计算机电源→机箱低压电源→高压电源→激光器电源。
2.安装样品以及探针进给。
安装好样品后将固定螺栓微微旋紧,切记勿要用死力!探针进给指的是将样品与探针逼近到进入原子力状态。仪器提供粗调和细调两种进给机构,每次测试前先将细调旋钮反向退到底,用粗调机构进样至离探针约1mm左右,再用细调机构进样,观察光斑,缓慢细调至光斑移动到PSD信号接收区域,继续微调并观察机箱显示读数:PSD信号约左右,Z反馈信号约-150至-250。此时进入反馈状态,进入反馈状态后,控制系统会自动调整和保持样品与探针之间的间距。
3.样品扫描。
运行扫描软件,根据需要设置扫描参数。进入扫描工作状态。
4.图像显示与存贮。
扫描过程自动进行。图像以逐行 (或逐列) 扫描、逐行(或逐列)显示的方式显示。在不改变扫描参数的情况下,扫描在同一区域循环重复进行。也可根据需要改变扫描区域和扫描范围。对于满意的图像,可随时将图像捕获存贮。存贮时,计算机自动保存图像信息和扫描参数信息。
5.退出扫描和关机。
如已获得理想的图像,不再作另外扫描,可按“退出”键退出扫描程序。然后依次关闭高压电源、激光器电源、低压电源等。
注意事项:
1. 在进行安装样品操作时,固定螺栓只需轻轻旋紧,勿要用螺刀按压,用力过猛容易损害仪器。
2. 退出扫描后,首先应将样品退出反馈状态,以免误伤探针!
2 3. 在进行样品更换时,为安全考虑,应先关闭高压电源。更换好以后重新开启高压电源。
扫描电子显微镜的操作步骤与注意事项
一、 样品制备
将分散好的样品滴于铜片上,干燥后将载有样品的铜片粘在样品座上的导电胶带上(对于大颗粒样品可直接将样品粘在导电胶带上)。
对于导电性不好的样品必须蒸镀导电层,通常为蒸金:将样品座置于蒸金室中,合上盖子,打开通气阀门,对蒸金室进行抽真空。选择好适当的蒸金时间,达到真空度定好时间后加电压并开始计时,保持电流值,时间到后关闭电压,关闭仪器。取出样品。(注意:打开蒸金室前必须先关闭通气阀门,以防液体倒流。)
二、 扫描电镜的操作
1.安装样品
1) 按“Vent”直至灯闪,对样品交换室放氮气,直至灯亮;
2) 松开样品交换室锁扣,打开样品交换室,取下原有的样品台,将已固定好样品的样品台,放到送样杆末端的卡抓内(注意:样品高度不能超过样品台高度,并且样品台下面的螺丝不能超过样品台下部凹槽的平面);
3) 关闭样品交换室门,扣好锁扣;
4) 按“EVAC”按钮,开始抽真空,“EVAC”闪烁,待真空达到一定程度,“EVAC”点亮;
5) 将送样杆放下至水平,向前轻推至送样杆完全进入样品室,无法再推动为止,确认“Hold”灯点亮, 将送样杆向后轻轻拉回直至末端台阶露出导板外将送样杆竖起卡好。(注意:推拉送样杆时用力必须沿送样杆轴线方向,以防损坏送样杆)
2.试样的观察(注意:软件控制面板上的背散射按钮千万不能点,以防损坏仪器)
1) 观察样品室的真空“PVG”值,当真空达到9.0×10-5Pa时,打开“ Maintenance”,加高压5kv,软件上扫描的发射电流为10μA,工作距离“WD”为8mm,扫描模式为“Lei”(注意:为减少干扰,有磁性样品时,工作距离一般为15mm左右);
2) 操作键盘上按“Low Mag”、“Quick View”,将放大倍率调至最低,点击“Stage Map”,对样品进行标记,按顺序对样品进行观察;
3) 取消“Low Mag”,看图像是否清楚,不清楚则调节聚焦旋钮,直至图像清楚,再旋转放大倍率旋钮,聚焦图像,直至图像清楚,再放大……,直到放大到所需要的图;
AFM原子力显微镜操作步骤
1. AFM仪器开机。
确认电源与控制机箱连接线无误后,依次打开计算机电源→机箱
低压电源→高压电源→激光器电源。
2.安装样品以及探针进给。安装好样品后将固定螺栓微微旋紧,切记勿要用死力!探针进给
指的是将样品与探针逼近到进入原子力状态。仪器提供粗调和细
调两种进给机构,每次测试前先将细调旋钮反向退到底,用粗调
机构进样至离探针约1mm左右,再用细调机构进样,观察光斑,
缓慢细调至光斑移动到PSD信号接收区域,继续微调并观察机箱显
示读数:PSD信号约1.600V左右,Z反馈信号约-150至-250。此时
进入反馈状态,进入反馈状态后,控制系统会自动调整和保持样
品与探针之间的间距。
3. 样品扫描。
运行扫描软件,根据需要设置扫描参数。进入扫描工作状态。
4.图像显示与存贮。
扫描过程自动进行。图像以逐行 (或逐列) 扫描、逐行(或逐列)
显示的方式显示。在不改变扫描参数的情况下,扫描在同一区域
循环重复进行。也可根据需要改变扫描区域和扫描范围。对于满
意的图像,可随时将图像捕获存贮。存贮时,计算机自动保存图
像信息和扫描参数信息。
5.退出扫描和关机。
如已获得理想的图像,不再作另外扫描,可按“退出”键退出扫描程
序。然后依次关闭高压电源、激光器电源、低压电源等。
注意事项:
1. 在进行安装样品操作时,固定螺栓只需轻轻旋紧,勿要用螺刀按
压,用力过猛容易损害仪器。
2. 退出扫描后,首先应将样品退出反馈状态,以免误伤探针!3. 在进行样品更换时,为安全考虑,应先关闭高压电源。更换好以
后重新开启高压电源。
AFM原子力显微镜操作步骤
1. AFM仪器开机。
确认电源与控制机箱连接线无误后,依次打开计算机电源→机箱低压电源→高压电源→激光器电源。
2.安装样品以及探针进给。
安装好样品后将固定螺栓微微旋紧,切记勿要用死力!探针进给指的是将样品与探针逼近到进入原子力状态。仪器提供粗调和细调两种进给机构,每次测试前先将细调旋钮反向退到底,用粗调机构进样至离探针约1mm左右,再用细调机构进样,观察光斑,缓慢细调至光斑移动到PSD信号接收区域,继续微调并观察机箱显示读数:PSD信号约1.600V左右,Z反馈信号约-150至-250。此时进入反馈状态,进入反馈状态后,控制系统会自动调整和保持样品与探针之间的间距。
3.样品扫描。
运行扫描软件,根据需要设置扫描参数。进入扫描工作状态。
4.图像显示与存贮。
扫描过程自动进行。图像以逐行 (或逐列) 扫描、逐行(或逐列)显示的方式显示。在不改变扫描参数的情况下,扫描在同一区域循环重复进行。也可根据需要改变扫描区域和扫描范围。对于满意的图像,可随时将图像捕获存贮。存贮时,计算机自动保存图像信息和扫描参数信息。
5.退出扫描和关机。
如已获得理想的图像,不再作另外扫描,可按“退出”键退出扫描程序。然后依次关闭高压电源、激光器电源、低压电源等。
注意事项:
1. 在进行安装样品操作时,固定螺栓只需轻轻旋紧,勿要用螺刀按压,用力过猛容易损害仪器。
2. 退出扫描后,首先应将样品退出反馈状态,以免误伤探针!
3. 在进行样品更换时,为安全考虑,应先关闭高压电源。更换好以后重新开启高压电源。
Leica荧光倒置显微镜操作步骤
△显微镜系精密仪器,务请不要碰击,要仔细耐心使用。
△荧光光源关闭后,15分钟内不得再开启。
△荧光灯泡的最佳使用期限是200小时,因此每次使用时请尽量缩短时间。
普通光源操作
1. 插上电源插座,打开主机右下侧电源开关。
2. 将待检标本置于载物台上。
3. 用10×物镜对焦点,根据使用者的眼间距调节双目镜筒的间距。
4. 调节光圈及灯光强度至合适位置.
5. 调节粗调和微调使标本至最清晰。
6. 拔出活动杆,使光路通过CCD至显示器。
7. 保存图象至电脑中。
8. 使用完毕后关掉电源,如镜头上有指纹或污迹用擦镜纸将其擦除。
荧光光源操作
1. 插上荧光光源电源插座,打开荧光光源电源开关。
2. 打开光栅。
3. 根据使用荧光素的不同选择不同的荧光滤光片。
4. 将待检标本置于载物台上。
5. 用10×物镜对焦点,根据使用者的眼间距调节双目镜筒的间距。
6. 调节粗调和微调使标本至最清晰。
7. 拔出活动杆,使光路通过CCD至显示器。
8. 保存图象至电脑中。
9. 使用完毕后关掉电源,如镜头上有指纹或污迹用擦镜纸将其擦除。
10. 登记使用情况。
Leica DM主要技术参数:放大倍数10-400倍,内置滤色镜,数字成像头。倒置明场、相差、 荧光/明场、荧光/暗场。波长:330-380,450-490,510-560。主电90~250V。
频率:50~60HZ。功率消耗:最大160W。周围环境温度:10~36℃。相对湿度:0~80%。污染级别:2。
应用范围:倒置明场、相差及荧光,主要用于细胞及细菌等的观察及荧光摄影。
电子显微镜操作步骤说明书
简介:
电子显微镜(Electron Microscope,简称EM)是一种利用电子束来观察和研究物质的高分辨率显微技术。本文将详细介绍电子显微镜的操作步骤,以帮助读者正确操作并获得准确的实验结果。
操作步骤:
1. 准备工作
在使用电子显微镜之前,需要进行一些准备工作。首先,确保实验室环境干净,无尘、无污物,以确保获得清晰的显微图像。其次,将样本制备好,确保样本表面平整、无污染,并且大小适宜,方便放置于电子显微镜观察。
2. 开机与预热
将电子显微镜接通电源,确保连接无误。然后,打开电子显微镜主机的电源开关,待其启动完成后,进行预热。预热时间根据具体仪器而有所不同,请根据仪器使用说明书确定预热时间。在预热过程中,可以进行一些其他准备工作,如调整目镜和物镜的位置。
3. 调整仪器参数
在预热完成后,进入仪器调整阶段。首先,调整加速电压和透射电镜电压。加速电压决定了电子束的能量,透射电镜电压决定了样本投射到屏幕上的亮度和对比度。根据实验要求,选择合适的加速电压和透射电镜电压。
4. 样本装载
将已经准备好的样本装入样本架,并通过样本架的旋转或移动机构将样本调整到适当的位置。确保样本安装稳固,并注意不要触碰样本的表面。
5. 调整焦距与对焦
通过调整物镜的焦距和目镜的焦距,可以实现对样本的清晰观察。首先,通过移动物镜或调整物镜焦距的方式来对焦。然后,通过调整目镜的焦距,使样本的图像清晰可见。在对焦过程中,可以通过透射电镜和屏幕上的图像实时观察和调整。
6. 选择增大倍率与观察
根据需要,选择合适的增大倍率。电子显微镜具有较高的放大倍率,可以观察微小的物体和细节。在观察过程中,可以通过样本架的调整,以及调节图像亮度和对比度,来获得最佳的观察效果。
7. 实时调整参数与记录结果
在观察样本的过程中,可能需要对加速电压、透射电镜电压、焦距等参数进行实时调整,以获得更好的观察效果。同时,将观察到的结果记录下来,以备后续分析和研究使用。
8. 关机与清洁 实验结束后,首先将电子显微镜内的电压降为零,并按照操作顺序关闭各个装置,最后关闭电源。对于电子显微镜的清洁,需要参考仪器的操作说明,使用专门的清洁剂和工具进行清洁。
结论:
本文详细介绍了电子显微镜的操作步骤,包括准备工作、开机与预热、调整仪器参数、样本装载、调整焦距与对焦、选择增大倍率与观察、实时调整参数与记录结果,以及关机与清洁。通过正确的操作步骤,可以获得准确的实验结果,并顺利完成观察和研究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