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第九章习题(答案)

第九章习题(答案)

第九章习题(答案)
第九章习题(答案)

第九章习题第九章社会主义建设在探索中曲折发展

一、单项选择

1、1956年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的全面确立,标志着()

A.社会主义改造的基本完成 B.中国进入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的历史阶段 C.社会主义建设任务的实现 D.找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道路

2、1956年毛泽东作的《论十大关系》的报告,是探索中国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

重要理论成果。《论十大关系》围绕的基本方针是()

A.中国共产党同民主党派长期共存、互相监督

B.坚持百花齐放、百家争鸣

C.调动一切积极因素,把我国建设成为一个强大的社会主义国家

D.调整、巩固、充实、提高

3、中共八大提出的我国经济建设方针是()

A.大干快上,超英赶美 B.慢一点、稳一点

C.力争高速度压倒一切 D.既反保守又反冒进,在综合平衡中稳步前进4、毛泽东在《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中提出解决社会主义社会基

本矛盾的途径是()

A.进行新民主主义革命 B.进行社会主义改造

C.依靠社会主义制度本身的自我调整和自我完善

D.进行无产阶级专政下的继续革命

5、正式宣布在不太长的时期内,把我国建设成为具有现代工业、现代农业、现

代国防和现代科学技术的社会主义强国的会议是()

A.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次会议 B.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

C.中共八大 D.第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

6、1958年9月,全国范围内掀起了人民公社化运动,人民公社的基本特点是() A.政社合一 B.一大二公 C.一平二调 D.平均分配

7、毛泽东第一次系统阐述社会主义社会矛盾问题的著作是()

A.《矛盾论》 B.《论十大关系》

C.《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 D.《论人民民主专政》

8、毛泽东发动“文化大革命”的导火线是()

A.《评新编历史剧<海瑞罢官>》

B.五〃一六通知

C.《炮打司令部——我的第一张大字报》

D.《关于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的决定》

9、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开始探索中国自己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标志是()

A.1956年1月召开的最高国务会议 B.《论十大关系》的发表

C.中共八大的召开 D.《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的发表

10、在1956年1月召开的知识分子问题会议上,周恩来对知识分子阶级属性的表述是()

A.民族资产阶级 B.小资产阶级

C.知识分子的绝大部分已经是工人阶级的一部分 D.社会中间派

二、多项选择

1、中共八大陈云提出了“三个主体、三个补充”的思想,即()

A.国家经营和集体经营是主体,一定数量的个体经营为补充

B.计划生产是主体,一定范围的自由生产为补充

C.以重工业发展为主体,以轻工业、农业发展为补充

D.国家市场是主体,一定范围内的自由市场为补充

2、毛泽东在《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中认为矛盾是普遍存在的。

在社会主义社会中,基本的矛盾是()

A.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生活的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力之间的矛盾

B.无产阶级同资产阶级之间的矛盾

C.生产力和生产关系之间的矛盾

D.上层建筑和经济基础之间的矛盾

3、1957年4月,中共中央下发《关于整风运动的指示》,指出要在全党范围内

开展一场反对()的运动

A.官僚主义 B.宗派主义 C.党八股 D.主观主义

4、1958年中共八大二次会议通过的社会主义建设总路线的表述是()

A.鼓足干劲 B.力争上游

C.多快好省地建设社会主义 D.在综合平衡中稳步前进

5、在探索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初期,以毛泽东为代表的党的第一代领导集体在

国家经济发展上提出的思想有()

A.划分中央和地方的管理职权,使企业享有适当的自主权

B.“三个主体,三个补充”的思想

C.消灭资本主义,又搞资本主义

D.要实行以农业为基础,以工业为主导的方针,正确处理重工业、轻工业、农业的关系

6、毛泽东提出的两个“务必”的思想是指()

A.务必继续地保持谦虚、谨慎、不骄、不躁的作风

B.务必继续地保持同人民群众密切联系的作风

C.务必继续地保持批评与自我批评的作风

D.务必继续地保持艰苦奋斗的作风

7、以毛泽东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在创建新中国和探索适合中国国情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过程中,形成的建设社会主义的若干原则包括()

A.社会主义可以分为不发达的社会主义和比较发达的社会主义两个阶段

B.提出四个现代化的战略目标。

C.正确处理重工业、轻工业、农业的关系

D.与各民主党派坚持长期共存、互相监督

三、辨析题

1、社会主义制度下的矛盾是人民内部矛盾。

2、1957年的反右派斗争是正确的和必要的。

3、社会主义建设总路线是符合社会主义建设实际的总路线。

4、社会主义社会建成后,社会基本矛盾就消失了。

5、人民公社的基本特点是“政社合一”。

四、论述题

1、试述社会主义建设在探索中取得的成就和探索的成果。

2、试述在探索中形成的建设社会主义的若干重要原则及其对邓小平理论形成的

影响。

第九章社会主义建设在探索中的曲折发展

一、单项选择题

1.B

2. C

3. D

4. C

5. D

6. B

7. C

8. A

9. B 10. C

二、多项选择题

1、ABD

2、CD

3、ABD

4、ABC

5、ABCD

6、AB

7、ABCD

三、辨析题

1、社会主义制度下的矛盾是人民内部矛盾

错,在社会主义制度下,人民的根本利益是一致的,但还存在着敌我矛盾和人民内部矛盾。敌我之间的矛盾是对抗性的,必须用专政的办法解决;人民内部矛盾是非对抗性的,只能用民主的方法、说服教育的方法解决。必须区分社会主义社会两类不同性质的社会矛盾,把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作为国家政治生活的主题。

2、1957年的反右派斗争是正确的和必要的

错,在1957年开展的整风运动中,人们提出的各种意见的大多数是诚恳地。但也确有极少数资产阶级右派分子乘机向党和新生的社会主义制度发起进攻。6月8日,中共中央发出组织力量反击右派分子进攻的党内指示,《人民日报》同日发表题为《这是为什么?》的社论。全国规模的群众性反右运动全面展开。对极少数右派分子的进攻实行坚决反击,是完全正确的和必要的。在涉及重大政治原则的大是大非问题上如果不能旗帜鲜明,就会造成思想上和政治上的混乱。这方面党取得经验,是宝贵的,有长远意义的。但是反右派斗争被严重的扩大化了。到1958年夏季运动结束时,全国划定的右派分子达55万人,其中决大多数属于错划。许多党的干部和有才华的知识分子由此受到长期压抑和打击,这不仅是他们个人的损失,更是党和国家整个事业的严重损失。在运动中采取的大鸣、大放、大辩论、大字报的错误斗争方式,也时反右派斗争严重扩大化的一个重要因素。

反右倾斗争严重扩大化的一个重要影响,是1957年10月至11月召开的中共八届三中全会开始改变党的八大关于社会主要矛盾的正确判断,认为当前国内的主要矛盾仍然是无产阶级和资产阶级、社会主义道路和资本主义道路的矛盾。后来召开的中共八大二次会议正式确认了这个判断。这一理论上和指导思想上的失误造成了长时期的严重后果。

3、社会主义建设总路线是符合社会主义建设实际的总路线。

不确切。1958年5月,中共八大二次会议通过了“鼓足干劲、力争上游、多快好省地建设社会主义”的社会主义建设总路线。这条总路线及其基本点,正确的一面,是反映了广大人民群众迫切要求改变国家经济文化落后状况的普遍愿望;其缺点是忽视了客观经济规律。总路线提出的“多快好省”四个字,本来是

相互制约的,但在宣传中和实际工作中片面地突出了“快”字,提出“速度是总路线的灵魂”,

4、社会主义社会建成后,社会基本矛盾就消失了。

错。矛盾时普遍存在的,在社会主义社会同样充满着矛盾,正是这些矛盾推动着社会主义社会不断向前发展。在社会主义社会中,基本的矛盾仍然是生产关系和生产力之间的矛盾、上层建筑和经济基础之间的矛盾。但是这些矛盾是非对抗性的矛盾,可以通过社会主义制度本身的自我调整和自我完善不断得到解决。

5、人民公社的基本特点是“政社合一”。

错。人民公社实行“政社合一”的体制,其基本特点被概括为“一大二公”。所谓“大”,就是规模大,原来一二百户规模的农业生产合作社被合并成拥有四五千户甚至一两万户的人民公社;所谓“公”,就是公有化程度高,原来经济条件下各不相同的农业生产合作社被合并后,主要财产归人民公社所有,收入在全社范围内统一核算和分配。它严重地脱离了农村的生产力水平,致使“一平二调”之风泛滥,损害了广大的社员和小集体的利益。

四、论述题

1、试述社会主义建设在探索中取得的成就和探索的成果。

中国从开始全面建设社会主义以来,尽管经历过严重的曲折,还是取得了重大的显著的成就,这主要表现在:

(1)独立的、比较完整的工业体系和国民经济体系基本建立。一是经济发展保持了较快的发展速度,1952年到1978年,工农业总产值平均年增长率为8.2%,其中工业年均增长11.2%。谷物和主要工业产品产量在世界上的排名明显提前。二是从根本上解决“从无到有”的问题基本建立了独立的、比较完整的工业体系和国民经济体系,从根本上解决了工业化中“从无到有”的问题。

(2)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与文化、医疗、科技事业的发展。一保障了人民的基本生活需要。通过兴修水利、开展农田基本建设、培育推广良种、提倡科学种田,较大幅度的提高了粮食生产水平和抵御自然灾害的能力。二提高人民的文化素质和健康水平,扫除文盲、大力推广普通话,并加大对小学、中学和高等教育的投资。文学艺术工作在“古为今用、洋为中用、百花齐放、推陈出新”文艺方针的指引下,仍然取得了不少的成就。医疗事业也得到蓬勃发展。新中国高度重视发展体育事业,提出了“发展体育运动,增前人民体质”的指导方针。

(3)取得了一批重要的科技成果。新中国在核技术、人造卫星和运载火箭等尖端科学技术领域,取得一系列重要的成就。先后制定了两个科学技术长远发展规划。

(4)国际地位的提高与国际环境的改善。新中国在成立初期,一面奉行独立自主基础上的“一边倒”政策,积极争取苏联和其他社会主义国家对中国国内建设与外交工作的支持、援助;一面不失时机发展同西方国家的民间交往。1950年至1953年抗美援朝战争,以及随后召开的日内瓦国际会议和万隆会议,极大的提高了新中国的国际地位。中国同印度、缅甸等国共同倡导的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更成为处理国与国关系的公认的国际准则。

(5)探索中形成了建设社会主义的若干重要原则。

2、试述在探索中形成的建设社会主义的若干重要原则及其对邓小平理论形成的影响。

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在创建新中国和探索适合中国情况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过程中,逐步形成或进一步完善了具有中国特带你到俄社会主义根本制度。在此基础上,毛泽东的等领导人作出了一系列重要的理论创造。

关于社会主义的发展阶段,毛泽东指出:社会主义这个阶段,有可能分为两个阶段,第一个阶段是不发达的社会主义,第二个阶段是比较发达的社会主义。后一阶段可能比前一阶段需要更成的时间。关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战越目标和步骤,毛泽东强调:为了建设社会主义,必须大力推进中国的现代化事业。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战越目标,是要把中国建设成为一个具有现代农业、现代工业、现代国防和现代科学技术的强国。在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方面,毛泽东提出,要实行以农业为基础、以工业为主导的方针,正确处理重工业、轻工业和农业的关系,以农、轻、重为序发展国民经济。

在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方面,毛泽东提出,要把“造成一个又有集中又有民主,又有纪律又有自由,又有统一意志、又把个人心情舒畅、生动活泼,那样一种政治局面”作为努力的目标;把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作为国家政治生活的主题,坚持人民民主,尽可能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处理好中国共产党同各民主党派的关系,坚持长期共存、互相监督的方针,巩固和扩大爱国统一战线。

在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方面,毛泽东提出,要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实行“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对古今中外的优秀文化实行“古为今用、洋为中用、百花齐放、推陈出新”的方针;思想政治工作是经济工作和其他一切工作的生命线。

在国防建设和军队建设方面,毛泽东提出必须加强国防、建设现代化正规化国防军和发展现代化国防技术的重要指导思想。

在执政条件下加强共产党自身建设方面,毛泽东最早觉察到帝国主义的“和平演变”战略的危险,号召共产党人提高警惕,同这种危险作斗争。同时,他又十分警惕党在执政以后可能产生的种种消极现象。为此,他提出:共产党员必须坚持共产主义的远大理想,务必继续地保持谦虚、谨慎、不骄、不躁的作风,继续地保持艰苦奋斗的作风。

这些理论原则或者被邓小平理论所继承,成为邓小平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或者为邓小平理论所吸收,成为邓小平理论的重要思想来源。而探索中所经历的曲折,也从正反两方面为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开辟,提供了极为宝贵的经验和教训。

大学高等数学上考试题库(附答案)

《高数》试卷1(上) 一.选择题(将答案代号填入括号内,每题3分,共30分). 1.下列各组函数中,是相同的函数的是( ). (A )()()2ln 2ln f x x g x x == 和 (B )()||f x x = 和 ()2g x x = (C )()f x x = 和 ()() 2 g x x = (D )()|| x f x x = 和 ()g x =1 2.函数()()sin 42 0ln 10x x f x x a x ?+-≠? =+?? =? 在0x =处连续,则a =( ). (A )0 (B )1 4 (C )1 (D )2 3.曲线ln y x x =的平行于直线10x y -+=的切线方程为( ). (A )1y x =- (B )(1)y x =-+ (C )()()ln 11y x x =-- (D )y x = 4.设函数()||f x x =,则函数在点0x =处( ). (A )连续且可导 (B )连续且可微 (C )连续不可导 (D )不连续不可微 5.点0x =是函数4 y x =的( ). (A )驻点但非极值点 (B )拐点 (C )驻点且是拐点 (D )驻点且是极值点 6.曲线1 || y x = 的渐近线情况是( ). (A )只有水平渐近线 (B )只有垂直渐近线 (C )既有水平渐近线又有垂直渐近线 (D )既无水平渐近线又无垂直渐近线 7. 211 f dx x x ??' ???? 的结果是( ). (A )1f C x ?? -+ ??? (B )1f C x ?? --+ ??? (C )1f C x ?? + ??? (D )1f C x ?? -+ ??? 8. x x dx e e -+?的结果是( ). (A )arctan x e C + (B )arctan x e C -+ (C )x x e e C --+ ( D )ln()x x e e C -++ 9.下列定积分为零的是( ).

IATF内审员试题及答案

I A T F内审员试题及答案 This manuscript was revised on November 28, 2020

部门: ____姓名: 得分:___________ 一.单选题( 103=30分) :2016适用于( E )组织的现场。 A.生产件 B.服务件 C.售后市场零件 D.配件 +b+d +b+c+d :2016允许删减( D )。 产品和服务的要求 B.产品和服务的设计和开发顾客和供方的财产 D.以上都不对 TS16949:2009认证证书的失效日期是( C ) 年10月1日年12月31日年09月14日年09月14日 4.过程方法采用( F )管理过程和整个体系。 A.持续改进循环 C.系统管理方法 D.基于风险的思维 +b+c+d +d 5.内部审核员应当了解( D )。 A.汽车行业的过程方法审核 B.适用的顾客特殊要求和IATF16949适用的要求 +b+c 6.组织应明确的社会责任有( D )。 A.反贿赂方针 B.员工行为准则 C.道德准则 +b+c 文件应保存的时间是( C )。 A.三年 B.当年加一个日历年 C.产品的有效期加一个日历年 D.按认证机构的要求 8.可疑产品包括( D ) : A.没有标识的产品; B. 标识不明的产品; C. 用偏离校准状态的仪器检验的产品; +b+c 9.公司生产的不合格品的处理方式有( D ) : A.返工/返修; B. 拒收和报废; C.让步和降级改作它用; +b+c 10.产品的控制计划的类型包括( E ): A.样件 B.返工 C.量产 D.试产 +c+d 二.判断题. (对. 错. 10 x 3=30分) 1. ( ) 组织应确定需要应对的风险和机遇,以确保质量管理体系满足预期结果。 2. ( ) 内部审核须依据年度审核计划安排,对于有早晚班的公司审核可以只审核一个班次来代替。 3.( ) 公司定期的设备保养计划就是设备预见性的维护计划。 4.()关键设备就是指公司的贵重设备,并要进行现场标识与识别其易损配件进行管制。 5.()对公司没有设计责任的产品,可不进行可行性评审。 6.()为解决质量问题,质量人员都有权停止生产。 7.()IATF16949中的“应”表示要求,而“宜”表示建议。 8.()组织没有产品设计责任时,删减条款是可以的。 9.()当过程能力不足且不稳定时实施持续改进。 10.()从顾客指定的供货来源采购产品,其质量责任在于顾客。 三简答题:( 35=15分) 1.请说明哪几个方面需要实施“多方论证” 答:项目管理、供方选择、开发和确定特殊特性、工厂设施和设备的策划、制造可行性。

第九章 习题与参考答案

第九章 习题与参考答案 9-1 建筑物的外抢以10cm 厚的普通砖和2.5㎝厚的玻璃纤维制成 (普通砖的m W /.6901=λ℃,玻璃纤维的m W /.0502=λ℃)求当温差为45℃时的传热通量。 答:69.77W/㎡ 9-2 铜板厚4㎝,其一面的温度为175℃,另一面以1.5㎝厚的玻 璃纤维覆盖,且温度为80℃,假设经由此组合流出的热量为 300W ,求截面积的大小。 m W /375=铜λ℃,m W /.0480=纤维λ℃。 答:0.9872㎡ 9-3 墙以 2.0㎝厚的铜(m W /3781=λ℃)、3.0㎜厚的石棉 (m W /.6602=λ℃)和6.0㎝厚玻璃纤维(m W /.04803=λ℃)组合而成,若两面的温差为500℃,求单位面积的导热量。 答:394.32W/㎡ 9-4 墙由不锈钢(m W /16=λ℃)4.0㎜厚,两边包着塑料层所组 成,总导热系数120W/㎡℃,假如墙的外界总温差60℃,计算不锈钢两边的温差。 答: 1816 0040120160=ΔΔ=T T 得:.℃ 9-5 一热蒸汽管, 内表面温度300℃,内直径8㎝,管厚5.5mm ,包覆9㎝的绝缘层(m W /501=λ℃) ,再覆盖4cm 厚的绝缘层(m W /.3502=λ℃),最外层绝缘温度30℃,假设管子的m W /473=λ℃,计算每米长的热损失。 答:448.81W/m

9-6 一屋子的墙壁用2层1.2㎝的的纤维热板(m W /.04801=λ℃)1层8.0㎝的石棉(m W /.15602=λ℃)及1层10cm 普通砖(m W /.6903=λ℃)制作,假设两侧的α均为15W/㎡℃,试计算总传热系数。 答:0.774W/㎡℃ 9-7 墙由1㎜厚的钢(m W /3841=λ℃) ,4㎜厚的1%含C 量的钢(m W /432=λ℃),1㎝厚的石棉帛(m W /.16603=λ℃)和10㎝厚的玻璃纤维板(m W /.04804=λ℃)组成, 试求其热阻?若两面温度分别为10℃和150℃, 求其各材料之间的温度? 答: 0832.=∑R ℃㎡/W ,99981491.=T ℃,99361492.=T ℃,93331493.=T ℃ 9-8半无限大水泥地坪,初试温度为50℃,导温系数为8.33× 10-7㎡/s ,若表面温度突然降到0℃,试求距表面20㎜深处温度下降到25℃所需时间。 答:521s 9-9 一块厚20mm 的钢板(m W /45=λ℃, )加热到500℃后置于空气中冷却,设冷却过程中钢板两侧面的平均换热系数℃,试确定使钢板冷却到与空气相差10℃时所需的时间。 s m a /.2510371?×=235m W /=α 答:3633s 9-10 一块厚300mm 的板状钢坯(含C=0.5%) ,初温为20℃,送入温度为1200℃的炉子里单侧加热,不受热侧可近似

第9章习题答案

习题 1. 在HTML中,

,method表示( A ) A. 提交的方式 B. 表单所用的脚本语言 C. 提交的URL地址 D. 表单的形式 2. 增加表单的文本域的HTML代码是( B ) A. B. C. D. 3. 以下关于定义的表单元素在一个下拉菜单中显示选项 B. rows和cols属性可以定义其大小 C. 定义的表单元素通过改变其multiple属性取值可以实现多选 E. 一般情况下, B. C. D. 5. 标记中,_____ action ____属性的作用就是指出该表单所对应的处理程序的位置;______ method ___属性用于指定该表单的运行方式。 6. method属性的取值可以为_____ get ____和___post______之一,其默认方式是__get_______。 7. 标记中,____name_____属性的值是相应处理程序中的变量名;___type__属性用于指出用户输入值的类型。 8. 标记中,type属性有九种取值,分别是:text,submit,reset,password,checkbox,radio,image,hidden,file。 9. 当type=text时,标记除了有两个不可默认的属性____name_____和_____type____外,还有三个可选的属性:___maxlength______、__size_______和_____value____。 10.当type=____image_____时,浏览器会在相应位置产生一个图像按钮,其中,___src______属性是必需的,它用于设置图像文件的路径。 实验参考程序 留言

2019保险代理人资格考试试题题库及答案

2015 保险代理人资格考试试题题库及答案(11)· 1 、在财产保险中,远洋船舶航程保险的保险期限确定依据是()。 A.一年或者一年以内 B.承保风险的时间限制 C.承保风险的空间限制 D.承保风险的区间限制 答案: C ·2 、在年金保险中,以两个或两个以上被保险人的生存作为年金给付条件,且给付持续到最先发生的死 亡时为止的年金保险是()。 A.个人年金 B.联合年金 C.最后生存者年金 D.联合及生存者年金 答案: B ·3 、()不仅使风险管理建立在科学的基础上,而且使风险分析定量化,为风险管理者进行风险决策、 选择最佳管理技术提供了科学依据。 A.风险判断 B.风险估测 C.风险评价 D.风险测量 答案: B · 4 、保险专业代理机构高级管理人员不包括() A.保险专业代理机构营销人员

C.保险专业代理公司的副总经理 D.保险专业代理公司分支机构的主要负责人 答案: A ·5 、保险保障活动运行中所要求的风险大量性条件,一方面是基于风险分散的技术要求,另一方面是()。 A.要求符合监管部门的规定 B.为了体现经营的赢利目标 C.为了体现社会福利政策 D.概率论和大数法则原理在保险经营中的运用 答案: D ·6 、根据《保险代理机构管理规定》,保险代理机构应当向本机构的保险代理业务人员发放执业证书。执业证书是指()。 A.保险代理业务人员与保险公司之间的委托代理合同 B.保险代理业务人员可以从事保险代理活动的资格证明 C.保险代理业务人员代表保险公司从事保险代理活动的证明 D.保险代理业务人员代表保险代理机构从事保险代理活动的证明 答案: D · 7 、救助基金按照机动车交通事故责任强制保险()的一定比例提取。 A.保险费 B.责任限额 C.保险金额 D.未到期责任准备金 答案: A · 8 、人身意外伤害保险的被保险人遭受意外伤害的概率取决于()。

内审员考试试题 含答案

内审员考试试题(含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 1." 质量 " 定义中的 " 特性 " 指的是 (A 。 A. 固有的 B. 赋予的 C. 潜在的 D ,明示的 2. 若超过规定的特性值要求,将造成产品部分功能丧失的质量特性为 (。 A. 关键质量特性 B. 重要质量特性 C. 次要质量特性 D. 一般质量特性 3. 方针目 标管理的理论依据是 (。 A. 行为科学 B. 泰罗制 C. 系统理论 D.A+C 4. 方针目标横向展开应用的主要方法是 (。 A. 系统图 B. 矩阵图 C. 亲和图 D. 因果图 5. 认为应 " 消除不同部门之间的壁垒 " 的质量管理原则的质量专家是 (。 A. 朱兰 B. 戴明 C. 石川馨 D. 克劳斯比 6、危险源辨识的含意是( A 识别危险源的存在 B 评估风险大小及确定风险是否可容许的过程 C 确定 危险源的性质 D A+C E A+B 7. 下列论述中错误的是 (。 A. 特性可以是固有的或赋予的 B. 完成产品后因不同要求而对产品所增加的特性是固有特性 C. 产品可能具有一类或多类别的固有的特性 D. 某些产品的赋予特性可能是另一些产品的固有特性 8. 由于组织的顾客和其他相关方对组织产品、过程和体系的要求是不断变 化的,这反映了质量的 (。

A. 广泛性 B. 时效性 C. 相对性 D. 主观性 9、与产品有关的要求的评审( A 在提交标书或接受合同或订单之前应被完成 B 应只有营销部处理 C 应在定单或合同接受后处理 D 不包括非书面定单评审 10、以下哪种情况正确描述了特殊工序:( A 工序必须由外面专家确定 B 工序的结果不能被随后的检验或试验所确定, 加工缺陷仅在使用后才能暴露 出来 C 工序的结果只能由特殊的时刻和试验设备标准验证。 D 工序只能随着新的技术革新出现加工测试 11.WTO/TBT协议给予各成员的权利和义务是 ( 。 A. 保护本国产业不受外国竞争的影响 B. 保护本国的国家安全 C. 保证各企业参与平等竞争的条件和环境 D. 保证各成员之间不引起竞争 12. 下列环节哪一个不是质量管理培训实施的基本环节 (。 A. 识别培训的需要 B. 编制培训管理文件 C. 提供培训 D. 评价培训有效性

第九章习题与参考答案111127

一、名词解释 1.G0期细胞 2.check point 3.四分体 4.联会复合体 5.cell differentiation 6.luxury gene 7.house keeping gene 8.Stem cell 9.tumor-suppressor gene 10.原癌基因 11.细胞周期 12.有丝分裂 13.减数分裂 14.成熟促进因子 15.周期蛋白依赖性激酶16.细胞周期蛋白 17.Cdk抑制因子 18.细胞同步化 19.有丝分裂器 20.动粒 21.收缩环 22.细胞全能性 23.细胞决定 24.去分化 25.转分化 26.差别基因表达 27.选择性剪接 28.决定子 29.细胞诱导 30.细胞抑制 二、问答题 1.细胞分裂间期的各时期发生有哪些主要事件? 2.请简述P53蛋白在G1期调控中的作用机制与意义。 3.简述基因表达的调控机制。 4.试述细胞进入M期的调控。 5.细胞增殖的调控因素有哪些?它们是如何调控细胞增殖的。 6.细胞周期调控蛋白有哪几种?它们在细胞周期调控中是如何发挥其功能的? 7.简述Cyclin-Cdk的组成与作用? 8.什么是成熟促进因子MPF,有何作用? 9.细胞周期中有哪些主要检查点?细胞周期检查点的生理作用是什么? 10.何谓细胞周期检查点?它有何作用? 11.简述分化细胞的特点。 12.为什么说细胞分化是基因选择性表达的结果? 13.什么是基因的差别表达?在细胞分化中有什么作用? 14.什么是细胞决定?与细胞分化的关系如何? 15.以血细胞为例,简要说明细胞分化潜能的变化。

参考答案 一、名词解释 1.G0期细胞 G0期细胞又称静止期细胞或静止期细胞,是指暂时脱离细胞周期不进行增殖,但在适当的刺激下,可重新进入细胞周期的细胞。 2.check point 细胞内存在一系列的监控机制,可以鉴别细胞周期进程中的错误,并诱导产生特异的抑制因子,阻止细胞周期的进行,这些监控点称为细胞周期检查点(cell cycle checkpoint )。在典型的细胞周期控制系统中至少有三个关卡: G1 检查点、G2 检查点、有丝分裂期中期检查点。 3.四分体 每个二价体由两条同源染色体组成,而每条同源染色体包括2条姐妹染色单体,这样每个二价体包括4条染色单体,又称为四分体。 4.联会复合体 联会复合体( synaptonemal complex,SC)是在联会的同源染色体之间,沿纵轴方向,形成的一种特殊结构,在电镜下呈拉链状结构,由三个平行的部分组成,可分为两侧的侧生组分和中央组分,是一暂时性的结构。 5.cell differentiation 细胞分化(cell differentiation):在个体发育中,由一种相同的细胞类型经细胞分裂后逐渐在形态、结构和生理功能上形成稳定性差异,产生各不相同的细胞类群的过程。细胞分化是多细胞有机体发育的基础与核心。 6.luxury gene 奢侈基因(luxury gene),即组织特异性基因( tissue - specific gene)。这类基因与各类细胞的特殊性有直接的关系, 是在各种组织中进行不同的选择性表达的基因。如表皮的角蛋白基因、肌肉细胞的肌动蛋白基因和肌球蛋白基因、红细胞的血红蛋白基因等。 7.house keeping gene 看家基因(house-keeping gene)是维持细胞最低限度功能所不可少的基因, 如编码组蛋白基因、编码核糖体蛋白基因、线粒体蛋白基因、糖酵解酶的基因等。这类基因在所有类

会计基础第九章习题和答案

第九章 、单项选择题 1、关于财产清查,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定期清查一定是全面清查 B 、定期清查一般只是在年末结账时进行 C 、不定期清查一般都是局部清查 D 、定期清查的范围不确定,可以是全面清查,也可以是局部清查 答案D 解析:定期清查、不定期清查都可以是全面清查,也可以是局部清查;定期清查范围不确定,可能是全面清查,也可能是局部清查;清查通常在月末、季末、年末结账前进行。 2、()是根据需要进行的临时性清查。 A 、全面清查 B 、局部清查 C 、定期清查 D 、不定期清查 答案D 解析:不定期清查是指事先没有安排计划,而是根据需要所进行的临时性清查。 3、根据需要只是对部分财产物资进行清查,叫做() A 、全面清查 B 、局部清查

C 、定期清查 D 、不定期清查 答案B 4、年终结算时,对于委托外单位加工的物资()。 A 、必须派人到实地进行盘点 B 、可以不盘点 C 、将物资运回本单位进行盘点 D 、采取询证的方法与有关单位核对 答案D 解析:对于委托外单位加工、保管的材料、商品,物资以及在途的材料、商品、物资等,可以用发函询证的方法与有关单位进行核对,以查明帐实是否相符。 5、在财产清查中,往来款项的清查方法是()。 A 、随机抽查法 B 、发函询证法 C 、技术推算法 D 、实地盘点法 答案:B; 6、A公司2013年10月31日银行存款日记账余额为300000 元,银行对账单余额为400000 元,经逐笔核对,存在以下未达帐项:(1 )公司于本月开出转账支票30000元,企业已 经记账,银行未记账;(2)银行贷企业收回70000 元,银行

第五版物理化学第九章习题答案

第九章 统计热力学初步 1.按照能量均分定律,每摩尔气体分子在各平动自由度上的平均动能为2RT 。现有1 mol CO 气体于0 oC、101.325 kPa 条件下置于立方容器中,试求: (1)每个CO 分子的平动能ε; (2)能量与此ε相当的CO 分子的平动量子数平方和( ) 222x y y n n n ++ 解:(1)CO 分子有三个自由度,因此, 2123 338.314273.15 5.65710 J 22 6.02210RT L ε-??= ==??? (2)由三维势箱中粒子的能级公式 ()(){}22222 23 223222 22 2221 23342620 8888828.0104 5.6571018.314273.15101.325106.626110 6.02210 3.81110x y z x y z h n n n ma ma mV m nRT n n n h h h p εεεε-=++??∴++=== ??? ??????? = ???????=? 2.2.某平动能级的()452 22 =++z y x n n n ,使球该能级的统计权重。 解:根据计算可知,x n 、 y n 和z n 只有分别取2,4,5时上式成立。因此,该能级的统计权重 为g = 3! = 6,对应于状态452245425254245,,,,ψψψψψ542ψ。 3.气体CO 分子的转动惯量2 46m kg 1045.1??=-I ,试求转动量子数J 为4与3两能级的能量 差ε?,并求K 300=T 时的kT ε?。 解:假设该分子可用刚性转子描述,其能级公式为 ()()J 10077.31045.1810626.61220 ,8122 46 23422 ---?=????-=?+=πεπεI h J J J 222 10429.710233807.130010077.3--?=???=?kT ε 4.三维谐振子的能级公式为 ()ν εh s s ?? ? ?? +=23,式中s 为量子数,即

高空作业考试题库(附答案)

高空作业考试题库 判断题(正确答“对” ,错误答“错”) *GB/T3608《高处作业分级》国家标准的规定,凡在有可能坠落的高处进行施工作业, 当坠落高度距离地面在2m 及2m 以上时该项作业即称为高处作业。 ( ) (该题出自第一章) 高处作业指的是在建筑、设备、作业场地、工具、设施等的高部位作业,不包括作业 1. 2. 在高层建筑的居室内作业, 也属高处作业。 ( ) (该题出自第一章) 3. 时的上下攀登过程。 ( ) (该题出自第一章) 4. *有固定转动轴的物体的平衡:其平衡条件是顺时针力矩之和 =逆时针力矩之和。 ( ) (该题出自第一章) 5. 力对物体的作用效应取决于力的三要素,即力的大小、方向和作用点。 ( ) (该题出自第一章) 6. *在荷载作用下,位置和几何形状不能改变的体系,称为几何可变体系。 ( ) (该题出自第一章) 7. *在荷载作用下,位置和几何形状可以改变的体系,称为几何不变体系。 ( ) (该题出自第一章) 8. 高处作业安全设施的主要受力部件应经常进行检查, 发现受力杆件变形, 钢丝绳断丝、 起毛、断股,作业人员随意拆除防护设施等情况应立即纠正。

9. 10. 11. 12. 13. 14. 15. ( )(该题出自第二章) 因作业需要临时拆除或变动安全防护设施时,不一定要经现场负责人同意,仅需采取 相应的安全措施,作业后立即恢复即可。 ( ) (该题出自第二章) 接料平台两侧的栏杆,必须自上而下加挂安全立网或满扎竹笆。 ( ) (该题出自第二章) 在施工过程中,各类人员都应在规定的通道内行走,不允许在阳台间或非正规通道作 登高或跨越,但可利用臂架或脚手架杆件与施工设备进行攀登。 ( ) (该题出自第二章) 梯子如需接长使用,必须有可靠的连接措施,且接头不越过2 处。 ( ) (该题出自第二章) 使用直爬梯进行攀登作业时,攀登高度以5m为宜,超过8m时必须设置梯间平台。( ) (该题出自第二章) 浇筑离地2m 以上的框架、过梁、雨篷和小平台时,应设操作平台,不得直接站在模 板或支撑件上操作。( ) (该题出自第二章) 浇筑拱形结构,应自两边拱脚对称地相向进行。( ) (该题出自第二章) 16. 在交叉作业时,不同层次之间前后左右方向必须有一段竖向的安全距离。

宏观经济学第九章习题及答案

1.名词解释 2.试述宏观经济政策的目标及其相互关系。 3.功能财政思想与平衡预算的财政思想有何区别? 4.试述财政政策的自动稳定器功能?是否税率越高,税收作为自动稳定器的作用越大? 5.什么是权衡性的财政政策?如何操作? 6.什么是货币乘数,它是如何起作用的? 7.说明货币政策的传导机制与内容。 8.中央银行的货币政策工具主要有哪些? 9.试述货币创造乘数及影响因素。 10.试述财政政策效果及影响因素。 11.试述货币政策效果及影响因素。 12.试述货币财政政策挤出效应的制约因素。 13.什么是挤出效应?挤出效应的制约因素有哪些? 14.试述货币政策的局限性。 15.画图说明 IS 曲线斜率对财政政策效果的影响。 16.画图说明LM 曲线斜率对财政政策效果的影响。 17.画图说明 IS 曲线斜率对货币政策效果的影响。 18. 画图说明LM 曲线斜率对货币政策效果的影响。 19. 试述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配合使用具体有哪几种方式? 20. 货币是否存在挤出效应?为什么? 21. 画图说明双松的政策效应。 22. 画图说明双紧的政策效应。 23. 画图说明财政松货币紧的政策效应。 24. 画图说明财政紧货币松的政策效应。 25. 假定经济起初处于充分就业状态, 现在政府要改变总需求构成, 增加私人投入而减少消 费支出, 但不改变总需求水平, 试问应当实行一种什么样的混合政策?并用 IS-LM 图形表示 这一政策建议。 25.假定政府要削减税收,试用 IS-LM 模型表示以下两种情况下减税的影响: (1 )用适应性货币政策保持利率不变。 (2)货币存量不变 . 1名词解释 (1) 需求管理政策:指通过调节总需求来达到一定宏观经济目标的政策措施。 (2) 供给管理政策:通过调节总供给来达到一定的宏观经济目标的政策措施。 (3) 财政预算:指政府逐年估算未来财政年度的收入与支出, 以促进宏观经济目标的实现。 思考与练习 需求管理政策 法定准备金率 财政财政效应 供给管理政策 货币乘数 货币政策效应 财政预算 基础货币 挤出效应 财政政策 货币政策 再贴现 公开市场业务 双松政策 双紧政策 自动稳定器 政策效应

大学高等数学下考试题库(及答案)

一.选择题(3分?10) 1.点1M ()1,3,2到点()4,7,22M 的距离=21M M ( ). A.3 B.4 C.5 D.6 2.向量j i b k j i a ρρρ ρρ??+=++-=2,2,则有( ). A.a ρ∥b ρ B.a ρ⊥b ρ C.3,π=b a ρρ D.4 ,π=b a ρρ 3.函数1 122 2 22-++ --= y x y x y 的定义域是( ). A.(){ }21,22≤+≤y x y x B.( ){} 21,22<+p D.1≥p 8.幂级数∑∞ =1 n n n x 的收敛域为( ). A.[]1,1- B ()1,1- C.[)1,1- D.(]1,1- 9.幂级数n n x ∑∞ =?? ? ??02在收敛域内的和函数是( ). A. x -11 B.x -22 C.x -12 D.x -21

10.微分方程0ln =-'y y y x 的通解为( ). A.x ce y = B.x e y = C.x cxe y = D.cx e y = 二.填空题(4分?5) 1.一平面过点()3,0,0A 且垂直于直线AB ,其中点()1,1,2-B ,则此平面方程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函数()xy z sin =的全微分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设133 2 3 +--=xy xy y x z ,则 =???y x z 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 x +21 的麦克劳林级数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微分方程044=+'+''y y y 的通解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计算题(5分?6) 1.设v e z u sin =,而y x v xy u +==,,求 .,y z x z ???? 2.已知隐函数()y x z z ,=由方程052422 2 2 =-+-+-z x z y x 确定,求 .,y z x z ???? 3.计算 σd y x D ?? +2 2sin ,其中22224:ππ≤+≤y x D . 4.如图,求两个半径相等的直交圆柱面所围成的立体的体积(R 为半径). 5.求微分方程x e y y 23=-'在00 ==x y 条件下的特解. 四.应用题(10分?2)

第九章习题答案

第9章 习题解答 9-1 正弦波振荡电路由哪几部分组成如果没有选频网络,输出信号会有什么特点 解: 正弦波电路由四部分组成 1. 放大电路 2. 正反馈网络 3. 选频网络 4. 稳幅电路 如果没有选频网络,输出信号将不再是单一频率的正弦波。 9-2判断下列说法是否正确,用“√”或“×”表示判断结果。 (1)正弦波振荡电路维持振荡的幅度条件是1=F A 。 ( ) (2)只要电路引入了正反馈,就一定会产生正弦波振荡。( ) (3)如果电路引入了负反馈,就不可能产生正弦波振荡。( ) (4)非正弦波振荡电路与正弦波振荡电路的振荡条件完全相同。( ) (5)当集成运放工作在非线性区时,输出电压不是高电平,就是低电平。( ) (6)电路只要满足1=F A ,就一定会产生正弦波振荡。 ( ) 解:(1)√(2)× (3)× (4)× (5)√ (6) × 9-3 改错:在图所示各电路中判断电路是否满足振荡的相位条件,如不满足请加以改正。要求不能改变放大电路的基本接法(共射、共基、共集)。 图 解:(a )加集电极电阻R c 及放大电路输入端的耦合电容。 (b )变压器副边与放大电路之间加耦合电容,改同铭端。 9-4 选择下面一个答案填入空内,只需填入A 、B 或C 。 A .容性 B .阻性 C .感性 (1)LC 并联网络在谐振时呈 ,在信号频率大于谐振频率时呈 ,在信号频率小于谐振频率时呈 。 (2)当信号频率f =f 0时,RC 串并联网络呈 。 解:(1)B A C (2)B

9-5 RC桥式正弦波振荡电路如图所示,要是电路能产生振荡,试求: (1)R W的下限值; (2)振荡频率的调节范围。 图 解:(1)根据起振条件 2 2' W ' W f > , >R R R R+kΩ。 故R W的下限值为2kΩ。 (2)振荡频率的最大值和最小值分别为 Hz 145 ) ( π2 1 kHz 6.1 π2 1 2 1 min 1 max ≈ + = ≈ = C R R f C R f 9-6在图所示RC桥式正弦波振荡电路中,稳压管D Z起稳幅作用,其稳定电压±U Z =±6V。试估算: (1)输出电压不失真情况下的有效值; (2)振荡频率。 解:(1)输出电压不失真情况下的峰值 是稳压管的稳定电压,故其有效值 V 36 .6 2 5.1 Z o ≈ = U U (2)电路的振荡频率 图 Hz 95 .9 π2 1 ≈ = RC f 9-7在图所示。所示的电路中,问: (1)为使电路产生正弦波振荡,标出集成运放的“+”和“-”;并说明电路是哪

高等数学下考试题库(附答案)(1)

《高等数学》试卷1(下) 一.选择题(3分?10) 1.点1M ()1,3,2到点()4,7,22M 的距离=21M M ( ). A.3 B.4 C.5 D.6 2.向量j i b k j i a ρρρ ρρ??+=++-=2,2,则有( ). A.a ρ∥b ρ B.a ρ⊥b ρ C.3,π=b a ρρ D.4 ,π=b a ρρ 3.函数1 122 2 22-++ --= y x y x y 的定义域是( ). A.(){ }21,22≤+≤y x y x B.( ){} 21,22<+p D.1≥p 8.幂级数∑∞ =1n n n x 的收敛域为( ). A.[]1,1- B ()1,1- C.[)1,1- D.(]1,1- 9.幂级数n n x ∑∞ =?? ? ??02在收敛域内的和函数是( ).

A. x -11 B.x -22 C.x -12 D.x -21 10.微分方程0ln =-'y y y x 的通解为( ). A.x ce y = B.x e y = C.x cxe y = D.cx e y = 二.填空题(4分?5) 1.一平面过点()3,0,0A 且垂直于直线AB ,其中点()1,1,2-B ,则此平面方程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函数()xy z sin =的全微分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设133 2 3 +--=xy xy y x z ,则=???y x z 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 x +21 的麦克劳林级数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微分方程044=+'+''y y y 的通解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计算题(5分?6) 1.设v e z u sin =,而y x v xy u +==,,求 .,y z x z ???? 2.已知隐函数()y x z z ,=由方程052422 2 2 =-+-+-z x z y x 确定,求 .,y z x z ???? 3.计算 σd y x D ??+22sin ,其中22224:ππ≤+≤y x D . 4.如图,求两个半径相等的直交圆柱面所围成的立体的体积(R 为半径). 5.求微分方程x e y y 23=-'在00 ==x y 条件下的特解.

全国内审员考试试题全集(含答案)

内审员考试试题(含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 1."质量"定义中的"特性"指的是( A )。 A.固有的 B.赋予的 C.潜在的D,明示的 2.若超过规定的特性值要求,将造成产品部分功能丧失的质量特性为( B )。 A.关键质量特性 B.重要质量特性 C.次要质量特性 D.一般质量特性 3.方针目标管理的理论依据是( D )。 A.行为科学 B.泰罗制 C.系统理论 D.A+C 4.方针目标横向展开应用的主要方法是( B )。 A.系统图 B.矩阵图 C.亲和图 D.因果图 5.认为应"消除不同部门之间的壁垒"的质量管理原则的质量专家是( B )。 A.朱兰 B.戴明 C.石川馨 D.克劳斯比 6、危险源辨识的含意是( E ) A)识别危险源的存在B)评估风险大小及确定风险是否可容许的过程 C)确定危险源的性质D)A+C E)A+B 7.下列论述中错误的是( B ) 。 A.特性可以是固有的或赋予的 B.完成产品后因不同要求而对产品所增加的特性是固有特性 C.产品可能具有一类或多类别的固有的特性 D.某些产品的赋予特性可能是另一些产品的固有特性 8.由于组织的顾客和其他相关方对组织产品、过程和体系的要求是不断变化的,这反映了质量的( B )。 A.广泛性 B.时效性 C.相对性 D.主观性 9、与产品有关的要求的评审( A ) A在提交标书或接受合同或订单之前应被完成 B应只有营销部处理 C应在定单或合同接受后处理 D不包括非书面定单评审 10、以下哪种情况正确描述了特殊工序:( B ) A工序必须由外面专家确定

B工序的结果不能被随后的检验或试验所确定,加工缺陷仅在使用后才能暴露出来 C工序的结果只能由特殊的时刻和试验设备标准验证。 D工序只能随着新的技术革新出现加工测试 11.WTO/TBT协议给予各成员的权利和义务是( C)。 A.保护本国产业不受外国竞争的影响 B.保护本国的国家安全 C.保证各企业参与平等竞争的条件和环境 D.保证各成员之间不引起竞争 12.下列环节哪一个不是质量管理培训实施的基本环节( B )。 A.识别培训的需要 B.编制培训管理文件 C.提供培训 D.评价培训有效性 13.顾客需求调查费应计人( B )。 A.鉴定成本 B.预防成本 C.内部故障成本 D.外部故障成本 14.内审和外审的纠正措施费应计人( C )。 A.预防成本 B.鉴定成本 C.内部故障成本 D.外部故障成本 15.美国质量管理专家朱兰博士提出的"质量管理三部曲"包括质量策划、质量控制和( C )。 A.质量保证 B.质量检验 C.质量改进 D.质量监督 16.认为"引起效率低下和不良质量的原因主要在公司的管理系统而不在员工"的质量专家是( A)。 A.戴明 B.朱兰 C.石川馨 D.克劳斯比 17.质量信息传递大体由( A)组成。 A.信源-信道一信宿 B.信源-信道-反馈 C.信源-信道-新信源 D.信源-信道-信源 18.质量信息系统的作业层的特点之一是(D)。 A.不可预见性 B.阶段性 C.概要性 D.可预见性 19、对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内审时发现有以下何种事实,可判不符合4.4.7要素。( E ) A)消防通道被阻塞B)操作工未按规定穿戴工作衣帽 C)急救用的药品过期D)A+B E)A+C 1.A 2.B 3.D 4.B 5.B 6. E 7.B 8.B 9. A 10. B 11.C 12.B 13.B 14.C 15.C 16.A 17.A 18.D19. E 二、填空题 1、ISO9001:2009和ISO14001:2004标准分别由(ISO/TC 176技术委员会)和(国际标准化组织(ISO)第207技术委员会)组织制定的。

第9章习题答案

第4篇电磁学 第9章静电场 9.1 基本要求 1掌握静电场的电场强度和电势的概念以及电场强度叠加原理和电势叠加原理。掌 握电势与电场强度的积分关系。能计算一些简单问题中的电场强度和电势。了解电场强度 与电势的微分关系。 2理解静电场的规律:高斯定理和环路定理。理解用高斯定理计算电场强度的条件和 方法。 3了解导体的静电平衡条件,了解介质的极化现象及其微观解释。了解各向同性介质 中D和E之间的关系。了解介质中的高斯定理。 4了解电容和电能密度的概念。 9.2 基本概念 1电场强度E :试验电荷0q 所受到的电场力F 与0q 之比,即0 q = F E 2电位移D :电位移矢量是描述电场性质的辅助量。 在各向同性介质中,它与场强成正比,即ε=D E 3电场强度通量e Φ:e S d Φ= ? g E S 电位移通量:D S d Φ= ? g D S 4电势能p a E :0pa a E q d ∞ =? g E l (设0p E ∞=) 5电势a V :0 pa a a E V d q ∞ = =?g E l (设0V ∞=) 电势差ab U :ab a b U V V =- 6场强与电势的关系

(1)积分关系 a a V d ∞ = ? g E l (2)微分关系 = -V ?=-E gradV 7电容C:描述导体或导体组(电容器)容纳电荷能力的物理量。 孤立导体的电容:Q C V = ;电容器的电容:Q C U = 8静电场的能量:静电场中所贮存的能量。 电容器所贮存的电能:22222 CU Q QU W C === 电场能量密度e w :单位体积的电场中所贮存的能量,即2 2 e E w ε= 9.3 基本规律 1库仑定律:12 204r q q r πε= F e 2叠加原理 (1)电场强度叠加原理:在点电荷系产生的电场中任一点的场强等于每个点电荷单独 存在时在该点产生的场强的矢量和。 (2)电势叠加原理:在点电荷系产生的电场中,某点的电势等于每个点电荷单独存在时 在该点产生的电势的代数和。 3高斯定理:真空中静电场内,通过任意闭合曲面的电场强度通量等于该曲面所包围的电量的代数和的1/ε 0倍。 1 i S d q ε?= ∑??内 E S 在有电介质的静电场中,通过任意闭合曲面的电位移通量等于该曲面所包围的自由电荷 的代数和. S d q ?=∑??内 D S (0q 为闭合曲面S内的自由电荷) 高斯定理表明静电场是有源场,电荷是产生静电场的源。 4环路定理: 0l d =?g ?E l ,说明静电场是保守场。

中国近代史纲要题库试题及答案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题库 说明:为使学生复习方便,期末考试规范,本题库基本以章为单位设定一个代码,其中将上编综述与第一章合并,代码为A,计22题;第二章代码为B,计12题;第三章代码为C,计13题;中编综述与第四章合并,代码为D,计15题;第五章代码为E,计14题;第六章代码为F,计15题;第七章代码为G,计15题;下编综述与第八章合并,代码为H,计18题。第九章、第十章因与《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课程内容重叠,故略。总计124 题。 A.1、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形成的原因是什么 1、外国资本主义势力入侵 2、中国封建势力的压迫 A.2、鸦片战争后中国社会发生了哪两个根本性变化 1、独立的中国逐步变成半殖民地的中国 2、封建的中国逐步变成半封建的中国 A.3、在近代,中国没有完全变成殖民地的原因是什么 1.中国长期以来一直是一个统一的大国2、中国人民的反抗3、帝国主义列强间争夺中国的矛盾无法协调 A.4、近代中国工人阶级的来源有哪些 1、城市贫民 2、手工业者 3、破产农民 A.5、中国工人阶级的优点有哪些 1、革命性最强 2、组织纪律性强 3、集中、团结 4、与广大农民有天然联系 A.6、中国资产阶级包括哪几部分 1、官僚资产阶级 2、民族资产阶级 A.7、简述中国民族资产阶级政治上的两面性 1、与外国资本主义和本国封建主义有矛盾、斗争的一面 2、与外国资本主义和本国封建主

义有依赖、妥协的一面 A.8、在近代中国社会的诸矛盾中,占支配地位的主要矛盾是什么 1、帝国主义和中华民族的矛盾 2、封建主义和人民大众的矛盾 A.9、近代以来中华民族面临的历史任务是什么 1、争取民族独立、人民解放 2、实现国家繁荣富强、人民共同富裕 A.10、为什么说鸦片战争是中国近代史的起点 1、鸦片战争前,中国是一个领土完整、主权独立的封建国家;鸦片战争后,中国逐步沦入半殖民地的地位 2、鸦片战争前,中国是一个经济上自给自足的封建国家;鸦片战争后,中国从一个完全的封建社会转变为半封建社会 3、鸦片战争前,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是封建主义与人民大众的矛盾;鸦片战争后资本—帝国主义和中华民族的矛盾成为中国社会的另一个主要矛盾 A.11、怎样认识近代中国的主要矛盾 1、帝国主义与中华民族的矛盾,封建主义和人民大众的矛盾,是近代中国社会的基本矛盾 2、而帝国主义与中华民族的矛盾,乃是各种矛盾中最主要的矛盾 A.12、怎样认识近代中国的社会性质 1、鸦片战争后,由于帝国主义列强的侵略,中国的社会性质逐步演变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2、半殖民地,是指由于外国资本主义的侵入,使中国沦为表面上独立、实际上受帝国主义列强共同支配的半殖民地国家 3、半封建是指由于外国资本主义的侵入,中国由一个完全的封建社会变成有一定资本主义成分的半封建社会。 A.13、如何理解近代中国的两大历史任务及其相互关系 1、近代中国人民始终面临两大历史任务:一是求得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二是实现国家的繁荣和人民的共同富裕 2、在两大历史任务中,首先必须完成的历史任务是求得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结束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才能使国家繁荣富强和人民共同富裕成为可能 3、近代中国社会的两大历史任务是互相联系的。前一个任务为后一个任务扫清障碍,创造必要的前提;后一个任务是前一个任务的最终目的与必然要求 A.14、近代中国,列强对华军事侵略采取的主要方式是什么 1、发动侵略战争,屠杀中国人民 2、侵占中国领土、划分势力范围 3、勒索赔款,抢夺财富 A.15、近代中国,列强对华政治控制的主要方式是什么 1、控制中国的内政外交 2、镇压中国人民的反抗 3、扶植、收买代理人 A.16、近代中国,列强对华经济掠夺的主要手段是什么 1、控制中国通商口岸 2、剥夺中国的关税自主权 3、实行商品倾销和资本输出 4、操纵中国的经济命脉 A.17、近代中国,列强对华文化渗透主要表现是什么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