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章习题答案
- 格式:doc
- 大小:2.57 MB
- 文档页数:6
----------专业最好文档,专业为你服务,急你所急,供你所需-------------文档下载最佳的地方第9章 静电场习 题一 选择题9-1 两个带有电量为2q 等量异号电荷,形状相同的金属小球A 和B 相互作用力为f ,它们之间的距离R 远大于小球本身的直径,现在用一个带有绝缘柄的原来不带电的相同的金属小球C 去和小球A 接触,再和B 接触,然后移去,则球A 和球B 之间的作用力变为[ ](A)4f (B) 8f (C) 38f (D) 16f答案:B解析:经过碰撞后,球A 、B 带电量为2q,根据库伦定律12204q q F r πε=,可知球A 、B 间的作用力变为8f。
9-2关于电场强度定义式/F E =0q ,下列说法中哪个是正确的?[ ] (A) 电场场强E 的大小与试验电荷0q 的大小成反比 (B) 对场中某点,试验电荷受力F 与0q 的比值不因0q 而变 (C) 试验电荷受力F 的方向就是电场强度E 的方向 (D) 若场中某点不放试验电荷0q ,则0=F ,从而0=E 答案:B解析:根据电场强度的定义,E 的大小与试验电荷无关,方向为试验电荷为正电荷时的受力方向。
因而正确答案(B )习题9-3图(B) 穿过S 面的电场强度通量改变,O 点的场强大小改变 (C) 穿过S 面的电场强度通量不变,O 点的场强大小改变 (D) 穿过S 面的电场强度通量不变,O 点的场强大小不变 答案:D解析:根据高斯定理,穿过闭合曲面的电场强度通量正比于面内电荷量的代数和,曲面S 内电荷量没变,因而电场强度通量不变。
O 点电场强度大小与所有电荷有关,由点电荷电场强度大小的计算公式204q E rπε=,移动电荷后,由于OP =OT ,即r 没有变化,q 没有变化,因而电场强度大小不变。
因而正确答案(D )9-4 在边长为a 的正立方体中心有一个电量为q 的点电荷,则通过该立方体任一面的电场强度通量为 [ ](A) q /ε0 (B) q /2ε0 (C) q /4ε0 (D) q /6ε0 答案:D解析:根据电场的高斯定理,通过该立方体的电场强度通量为q /ε0,并且电荷位于正立方体中心,因此通过立方体六个面的电场强度通量大小相等。
第九章相关与回归一.判断题部分题目1:负相关指的是因素标志与结果标志的数量变动方向是下降的。
()答案:×题目2:相关系数为+1时,说明两变量完全相关;相关系数为-1时,说明两个变量不相关。
()答案:√题目3:只有当相关系数接近+1时,才能说明两变量之间存在高度相关关系。
()答案:×题目4:若变量x的值增加时,变量y的值也增加,说明x与y之间存在正相关关系;若变量x的值减少时,y变量的值也减少,说明x与y之间存在负相关关系。
()答案:×题目5:回归系数和相关系数都可以用来判断现象之间相关的密切程度。
()答案:×题目6:根据建立的直线回归方程,不能判断出两个变量之间相关的密切程度。
()答案:√题目7:回归系数既可以用来判断两个变量相关的方向,也可以用来说明两个变量相关的密切程度。
()答案:×题目8:在任何相关条件下,都可以用相关系数说明变量之间相关的密切程度。
()答案:×题目9:产品产量随生产用固定资产价值的减少而减少,说明两个变量之间存在正相关关系。
()答案:√题目10:计算相关系数的两个变量,要求一个是随机变量,另一个是可控制的量。
()答案:×题目11:完全相关即是函数关系,其相关系数为±1。
()答案:√题目12:估计标准误是说明回归方程代表性大小的统计分析指标,指标数值越大,说明回归方程的代表性越高。
()答案×二.单项选择题部分题目1:当自变量的数值确定后,因变量的数值也随之完全确定,这种关系属于()。
A.相关关系B.函数关系C.回归关系D.随机关系答案:B题目2:现象之间的相互关系可以归纳为两种类型,即()。
A.相关关系和函数关系B.相关关系和因果关系C.相关关系和随机关系D.函数关系和因果关系答案:A题目3:在相关分析中,要求相关的两变量()。
A.都是随机的B.都不是随机变量C.因变量是随机变量D.自变量是随机变量答案:A题目4:测定变量之间相关密切程度的指标是()。
第九章微生物生态学习题一、名词解释1.硝化作用2.菌根3.活性污泥(activated sludge):4.反硝化作用5.硫化作用6.氨化作用7.共生8.微生物生态学9.根际微生物:10.根圈效应:11.根土比:12.氨化作用:13.微生态制剂(microecologics):14.正常菌群(normal microflora):15.条件致病菌(oppotunist pathogen):16.拮抗(antagonism):17.寄生(parasitism):18.富营养化9eutrophication):19.BOD(biochemical oxygen demand):20.COD(chemical oxygen demand):21.TOD:22.DO:23.产甲烷细菌(methanogens)二、填空题1、从,,,生境中可以分离到嗜热微生物;从,和生境中可分离到嗜盐微生物。
2、磷的生物地球化学循环包括3种基本过程:、、。
3、微生物种群相互作用的基本类型包括:,,,、、和。
4、嗜热细菌耐高温的使DNA体外扩增技术得到突破,为技术的广泛应用提供基础。
5、嗜生物推动的氮循环实际上是氮化合物的氧化还原反应,其循环过程包括,,和。
6、按耐热能力的不同,嗜热微生物可被分成5个不同类型:,,,和。
7、有机污染物生物降解过程中经历的主要反应包括,,和。
8、评价有机化合物生物降解性的基本试验方法是和。
9、污水处理按程度可分为,和。
10、汞的微生物转化主要包括3个方面,和。
三、选择题(4个答案选1)1、总大肠菌群中不包括()。
A、克雷伯氏菌B、肠杆菌C、埃希氏菌D、芽孢杆菌2、下列有机物中最难被微生物降解的是()。
A、纤维素B、木质素C、半纤维素D、淀粉3、同化硝酸盐还原的酶可被下列哪种化合物抑制?()A、氨B、氧C、N2D、N2O4、异化硝酸盐还原的酶可被下列哪种化合物抑制?()A、氨B、氧C、N2 C、N2O5、活性污泥法处理污水的过程最类似于下面哪种微生物培养方式?()A、恒浊连续培养B、恒化连续培养C、恒浊分批培养D、恒化分批培养6、和豆科植物共生固氮的微生物是()。
第9章 电稳感应和电磁场 习题及答案1. 通过某回路的磁场与线圈平面垂直指向纸面内,磁通量按以下关系变化:23(65)10t t Wb -Φ=++⨯。
求2t s =时,回路中感应电动势的大小和方向。
解:310)62(-⨯+-=Φ-=t dtd ε 当s t 2=时,V 01.0-=ε由楞次定律知,感应电动势方向为逆时针方向2. 长度为l 的金属杆ab 以速率υ在导电轨道abcd 上平行移动。
已知导轨处于均匀磁场B ϖ中,B ϖ的方向与回路的法线成60°角,如图所示,B ϖ的大小为B =kt (k 为正常数)。
设0=t 时杆位于cd 处,求:任一时刻t 导线回路中感应电动势的大小和方向。
解:任意时刻通过通过回路面积的磁通量为202160cos t kl t Bl S d B m υυ==⋅=Φρρ导线回路中感应电动势为 t kl tmυε-=Φ-=d d 方向沿abcda 方向。
3. 如图所示,一边长为a ,总电阻为R 的正方形导体框固定于一空间非均匀磁场中,磁场方向垂直于纸面向外,其大小沿x 方向变化,且)1(x k B +=,0>k 。
求: (1)穿过正方形线框的磁通量;(2)当k 随时间t 按t k t k 0)(=(0k 为正值常量)变化时,线框中感生电流的大小和方向。
解:(1)通过正方形线框的磁通量为⎰⎰=⋅=Φa S Badx S d B 0ρρ⎰+=a dx x ak 0)1()211(2a k a +=(2)当t k k 0=时,通过正方形线框的磁通量为)211(02a t k a +=Φ 正方形线框中感应电动势的大小为dt d Φ=ε)211(02a k a += 正方形线框线框中电流大小为)211(02a R k a R I +==ε,方向:顺时针方向4.如图所示,一矩形线圈与载有电流t I I ωcos 0=长直导线共面。
设线圈的长为b ,宽为a ;0=t 时,线圈的AD 边与长直导线重合;线圈以匀速度υρ垂直离开导线。
第九章法律文化一、名词解释1. 法律文化2. 法律意识3. 法律设施4. 法律技术5.涉法行为模式6. 法律传统7. 中华法系8. 西方法律文化二、选择题(一)单项选择题1. 2003 年,加拿大渥太华大学的研究者公布了他们的最新研究成果——世界法律地图,将世界法律体系划分为不同的法系,以下不属于该分类的有( )。
A. 民法、普通法B.习惯法C.大陆法D.穆斯林法和混合法2.法系划分的根据是( )。
A .法的阶级本质B. 法的经济基础C.法的地域分布D.法的历史传统3.大陆法系是以( )为基础发展起来的法律的总称。
A.罗马法B.普通法C.衡平法D.日耳曼法4.法律体系是一个重要的法学概念,人们尽可以从不同的角度、不同的侧面来理解、解释和适用这一概念,但必须准确地把握这一概念的基本特征。
下列关于法律体系的表述中哪种说法末能准确地把握这一概念的基本特征?( )A.研究我国的法律体系必须以我国现行国内法为依据B.在我国,近代意义的法律体系的出现是在清末沈家本修订法律后C.尽管香港的法律制度与大陆的法律制度有较大差异,但中国的法律体系是统一的D.我国古代法律是“诸法合体”,没有部门法的划分,不存在法律体系5.从法律意识的形成看,( )。
A.它随着法律制度的建立而产生B. 它是人们在社会生活中逐渐形成的C.它以司法机关的办案质量优秀为前提D.它凭借国家强制力强制人们形成。
6.是否承认“恶法亦法”反映了两个重要法学流派的对立,这两个流派是( )。
A.自然法学与社会法学B. 自然法学与分析法学C.自然法学与神学法学D. 分析法学与纯粹法学7.下列思想家中,对自然法理论持否定态度的是( )。
A.托马斯.阿奎那 B. 洛克C.梅因 D. 朗.富勒8.关于自然主义自然法,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
A.古希腊前苏格拉底时期的哲学家一般都有强烈的自然主义倾向B. 智者将自然主义的哲学观引入政治、法律领域,表达了与自然相一致的自然法观念C. 智者的观点与后世的自然法思想一样,体现了平等、正义的要求D. 古罗马法学家将自然法的思想从城邦的局限中摆脱出来9.下列选项中,不属于凯尔森法律规范体系中的是( )。
第九章全面预算一、关键概念1.投资敏感性分析2。
全面预算3。
经营预算4。
专门决策预算5。
财务预算1.生产预算2。
固定预算与弹性预算3。
增量预算与零基预算4。
定期预算与滚动预算二、分析思考1.为什么进行投资敏感性分析,投资敏感性分析的具体假定有哪些?2。
全面预算的具体涵义3.全面预算体系由哪些内容构成?各部分具体的内容是什么?1.弹性预算为什么会克服固定预算的编制缺陷?2。
与增量预算相比较,零基预算优于增量预算?为什么?3。
定期预算的缺陷是什么?与其相对应的是什么预算?三、单项选择题1.投资敏感性分析的结论表明,下列各项中其变动只能影响净现值而不会影响内部收益率指标的因素是()。
A。
售价B。
销售量C.经营成本D.基准折现率2.在管理会计中,用于概括与企业日常业务直接相关、具有实质性的基本活动的一系列预算的概念是( )。
A.专门决策预算B.业务预算C。
财务预算D。
销售预算3.现金预算属于下列项目中的()。
A。
业务预算B。
生产预算C.专门决策预算D。
财务预算4。
在编制制造费用预算时,计算现金支出应予剔除的项目是( )。
A.间接材料B.间接人工C.管理人员工资D.折旧费5。
在下列预算中,其编制程序与存货的计价方法密切相关的是()。
A。
产品成本预算B。
制造费用预算 C.销售预算D。
生产预算6.下列项目中,可以总括反映企业在预算期间盈利能力的预算是()。
A。
专门决策预算B。
现金预算C.预计利润表D。
预计资产负债表7.下列项目中,能够克服固定预算方法缺点的是()。
A。
固定预算B.弹性预算C.滚动预算D.零基预算8.下列各项中,属于零基预算编制程序第一步的是( )。
A。
提出预算期内各种活动内容及费用开支方案B。
对方案进行成本─效益分析C。
择优安排项目,分配预算资金D。
搜集历史资料9。
下列各项中,能够揭示滚动预算基本特点的表述是()。
A.预算期相对固定的B。
预算期是连续不断的C.预算期与会计年度一致D.预算期不可随意变动1。
第9章 电稳感应和电磁场 习题及答案1. 通过某回路的磁场与线圈平面垂直指向纸面内,磁通量按以下关系转变:23(65)10t t Wb -Φ=++⨯。
求2t s =时,回路中感应电动势的大小和方向。
解:310)62(-⨯+-=Φ-=t dtd ε 当s t 2=时,V 01.0-=ε由楞次定律知,感应电动势方向为逆时针方向2. 长度为l 的金属杆ab 以速度υ在导电轨道abcd 上平行移动。
已知导轨处于均匀磁场B 中,B 的方向与回路的法线成60°角,如图所示,B 的大小为B =kt (k 为正常数)。
设0=t 时杆位于cd 处,求:任一时刻t 导线回路中感应电动势的大小和方向。
解:任意时刻通过通过回路面积的磁通量为202160cos t kl t Bl S d B m υυ==⋅=Φ导线回路中感应电动势为 t kl tmυε-=Φ-=d d 方向沿abcda 方向。
3. 如图所示,一边长为a ,总电阻为R 的正方形导体框固定于一空间非均匀磁场中,磁场方向垂直于纸面向外,其大小沿x 方向转变,且)1(x k B +=,0>k 。
求: (1)穿过正方形线框的磁通量;(2)当k 随时间t 按t k t k 0)(=(0k 为正值常量)转变时,线框中感生电流的大小和方向。
解:(1)通过正方形线框的磁通量为⎰⎰=⋅=Φa S Badx S d B 0 ⎰+=a dx x ak 0)1()211(2a k a +=(2)当t k k 0=时,通过正方形线框的磁通量为)211(02a t k a +=Φ 正方形线框中感应电动势的大小为dt d Φ=ε)211(02a k a += 正方形线框线框中电流大小为)211(02a R k a R I +==ε,方向:顺时针方向4.如图所示,一矩形线圈与载有电流t I I ωcos 0=长直导线共面。
设线圈的长为b ,宽为a ;0=t 时,线圈的AD 边与长直导线重合;线圈以匀速度υ垂直离开导线。
第九章习题参考答案9-1对应于图9-la 逻辑图,若输入波形如图9-54所示,试分别画出原态为0和原 态为1对应时刻得Q 和◎波形。
3D 八图9-54逆9-1图解得到的波形如题9-1解图所示。
9-2逻辑图如图9-55所示,试分析它们的逻辑功能,分别画出逻辑符号,列出逻辑 真值表,说明它们是什么类型的触发器。
解 对于(a ):由图可写出该触发器的输出与输入的逻辑关系式为:(9-1)原态为•丿京态为a) b)图9-55题9-2图下面按输入的不同组合,分析该触发器的逻辑功能。
(1) R n =1、S D =0若触发器原状态为0,由式(9-1)可得Q=0、Q =1 ;若触发器原状态为1,由式(9-1) 同样可得Q =0、Q = 1。
即不论触发器原状态如何,只要R D =1、S° =0,触发器将置成0态。
(2) R D=0、S°=l用同样分析可得知,无论触发器原状态是什么 > 新状态总为:Q =1・Q=0,即触发器被置成1态。
(3) R[)=Sj)=0按类似分析可知,触发器将保持原状态不变。
⑷= s° = 1两个“与非”门的输出端Q和Q全为0,这破坏了触发器的逻辑关系,在两个输入信号同时消失后,由于“或非”门延迟时间不可能完全相等,故不能确定触发器处于何种状态。
因此这种情况是不允许出现的。
逻辑真值表如表9-1所示,这是一类用或非门实现的基本RS触发器,逻辑符号如題9-2(a) 的逻辑符号所示。
对于(b):此图与(a)图相比,只是多加了一个时钟脉冲信号,所以该逻辑电路在CP =1时的功能与(a)相同,真值表与表9-1相同;而在CP=0时相当于(a)中(3)的情况,触发器保持原状态不变。
逻辑符号见趣9-2 (b)逻辑符号。
这是一类同步RS触发器。
Q1000]表9」題9・2 (a)真值表00不变1 1 不定题9・2 (a)的逻辑符号9-3同步RS 触发器的原状态为1,R 、S 和CP 端的输入波形如图9-56所示,试画出 对应的Q 和。
第9章 习题解答 9-1 正弦波振荡电路由哪几部分组成如果没有选频网络,输出信号会有什么特点 解: 正弦波电路由四部分组成
1. 放大电路
2. 正反馈网络
3. 选频网络
4. 稳幅电路
如果没有选频网络,输出信号将不再是单一频率的正弦波。
9-2判断下列说法是否正确,用“√”或“×”表示判断结果。
(1)正弦波振荡电路维持振荡的幅度条件是1=F A 。
( ) (2)只要电路引入了正反馈,就一定会产生正弦波振荡。
( )
(3)如果电路引入了负反馈,就不可能产生正弦波振荡。
( )
(4)非正弦波振荡电路与正弦波振荡电路的振荡条件完全相同。
( )
(5)当集成运放工作在非线性区时,输出电压不是高电平,就是低电平。
( )
(6)电路只要满足1=F A ,就一定会产生正弦波振荡。
( ) 解:(1)√(2)× (3)× (4)× (5)√ (6) ×
9-3 改错:在图所示各电路中判断电路是否满足振荡的相位条件,如不满足请加以改正。
要求不能改变放大电路的基本接法(共射、共基、共集)。
图
解:(a )加集电极电阻R c 及放大电路输入端的耦合电容。
(b )变压器副边与放大电路之间加耦合电容,改同铭端。
9-4 选择下面一个答案填入空内,只需填入A 、B 或C 。
A .容性
B .阻性
C .感性
(1)LC 并联网络在谐振时呈 ,在信号频率大于谐振频率时呈 ,在信号频率小于谐振频率时呈 。
(2)当信号频率f =f 0时,RC 串并联网络呈 。
解:(1)B A C (2)B
9-5 RC桥式正弦波振荡电路如图所示,要是电路能产生振荡,试求:
(1)R W的下限值;
(2)振荡频率的调节范围。
图
解:(1)根据起振条件
2
2'
W
'
W
f
>
,
>R
R
R
R+kΩ。
故R W的下限值为2kΩ。
(2)振荡频率的最大值和最小值分别为
Hz
145
)
(
π2
1
kHz
6.1
π2
1
2
1
min
1
max
≈
+
=
≈
=
C
R
R
f
C
R
f
9-6在图所示RC桥式正弦波振荡电路中,稳压管D Z起稳幅作用,其稳定电压±U Z =±6V。
试估算:
(1)输出电压不失真情况下的有效值;
(2)振荡频率。
解:(1)输出电压不失真情况下的峰值
是稳压管的稳定电压,故其有效值
V
36
.6
2
5.1
Z
o
≈
=
U
U
(2)电路的振荡频率
图
Hz
95
.9
π2
1
≈
=
RC
f
9-7在图所示。
所示的电路中,问:
(1)为使电路产生正弦波振荡,标出集成运放的“+”和“-”;并说明电路是哪
种正弦波振荡电路。
(2)若R 1短路,则电路将产生什么
现象
(3)若R1断路,则电路将产生什么
现象
(4)若R F短路,则电路将产生什么
现象
(5)若R F断路,则电路将产生
什么现象
解:(1)上“-”下“+”
(2)输出严重失真,几乎为方波。
(3)输出为零。
(4)输出为零。
(5)输出严重失真,几乎为方波。
9-8在图所示各电路中,标出各电路中变压器的同名端,使之满足正弦波振荡的相位条件。
解:图所示各电路中变压器的同铭端如图解所示。
9-9判断图所示各电路是否满足正弦波振荡的相位平衡条件。
图
解:(a)可能(b)不能(c)不能(d)可能
9-10对图所示电路中不满足相位平衡条件的加以改正,使之有可能产生正弦波振荡。
解:应在(b)所示电路电感反馈回路中加耦合电容。
应在(c)所示电路放大电路的输入端(基极)加耦合电容,且将变压器的同铭端改为原边的上端和副边的上端为同铭端,或它们的下端为同铭端。
改正后的电路如图解所示。
9-11 分别指出图所示两电路中的选频网络、正反馈网络和负反馈网络,并说明电路是否满足正弦波振荡的相位条件。
图
解:在图(a)所示电路中,选频网络:C和L;正反馈网络:R3、C2和R W;负反馈网络:C和L。
电路满足正弦波振荡的相位条件。
在图(b)所示电路中,选频网络:C2和L;正反馈网络:C2和L;负反馈网络:R8 。
电路满足正弦波振荡的相位条件。
9-12波形发生电路如图所示,设振荡周期为T,在一个周期内u O1=U Z的时间为T1,则占空比为T1 /T;在电路某一参数变化时,其余参数不变。
选择①增大、②不变或③减小填入空内:
图
当R1增大时,u O1的占空比将,振荡频率将,u O2的幅值将;若R W1的滑动端向上移动,则u O1的占空比将,振荡频率将,u O2的幅值将;若R W2的滑动端向上移动,则u O1的占空比将,振荡频率将,u O2的幅值将。
解:设R W1、R W2在未调整前滑动端均处于中点,则应填入②,①,③;②,①,②;
③,②;②。
9-13在图所示电路中,已知R W1的滑动端在最上端,试分别定性画出R W2的滑动端在最上端和在最下端时u O1和 u O2的波形。
解:u O1和 u O2的波形如解图所示。
(a)R W2滑动端在最上端(b)R W2滑动端在最下端
解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