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循环小数

循环小数

循环小数
循环小数

五年级上册数学

《循环小数》教学设计教案

教学目标:

1、理解循环小数的意义,初步认识有限小数和无限小数。

2、能用简便记法表示循环小数,能正确区分有限小数和无限小数。

3、培养学生的概括能力和探究精神。

教学重点:掌握循环小数、无限小数、有限小数的意义。

教学难点:用简便记法表示循环小数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引入新课

师:在上课之前,老师要给大家讲一个故事:从前有座山,山里有个庙,庙里有个老和尚,正在给小和尚讲故事说:从前有座山,山里有个庙,庙里有个老和尚,正在给小和尚讲故事说:……(这个故事总是在重复同一个内容。)

师:不错!大家已经发现这个故事的一个特点了,在不断重复,这个故事永远也讲不完。

师:这种不断重复的现象不但故事中有,在我们的生活中也会有很多这样的现象。例如:红绿灯的交替出现,春夏秋冬的循环。其实,在我们的数学中,有些数字也会依次不断的重复。这就是我们今天要学习的内容(板书:循环小数)

二、合作探究,构建新知

出示情境图

师:我们一起到运动场上去看一看吧。从图中你了解到哪些信息?

(王鹏400米只跑了75秒,平均每秒跑多少米?)

师:请同学们根据这个问题列出算式,可以口算出来吗?那我们就用竖式来计算一下这个算式。请一个同学上台来写一写

师:大家都停下来了,是算完了吗?没有,是怎么了呢?看来同学们已经发现了什么

那么同学带着以下问题小组讨论

(1)你发现了什么?

(2)像这种情况商应该如何表示?

(3)商又是什么小数?

开始讨论(学生计算,在计算过程中引导学生发现400÷75这个算式的两个特点:①余数重复出现“25”;②商的小数部分连续地重复出现“3”。)

师:讨论完的小组坐好举手,请一个小组来汇报你们的结果。(学生们在讨论中发现400÷75这个算式的三个特点:①余数重复出现“25”;②商的小数部分连续地重复出现“3”;

③继续除下去,永远也除不完。商的表示方法和商是循环小数。)

1、初步认识循环小数

师:我们一起来看到黑板上同学400÷75的竖式计算,刚才我们发现了这个算式的三个特点:余数重复出现“25”,商的小数部分连续地重复出现“3”而且继续除下去可能永远也除不完。下面让我们一起来思考一个问题:为什么商的小数部分总是重复出现“3”,它和每次出现的余数有什么关系?(引导学生发现:当余数重复出现时,商就要重复出现;商是随余数重复出现才重复出现的。)

师:猜想一下,如果继续除下去,商会是多少?它的第4位商是多少?第5位呢?(如果继续除下去,无论是哪一位,只要余数重复出现25,它的商也就重复出现3。)

师:是这样的吗?我们可以接着往下除来看看。

师:那么我们怎样表示400÷75的商呢?(引导学生说出:可以用省略号来表示永远除不尽的商。教师随学生的回答板书:400÷75=5.333…)

师:我们所说的重复也叫做循环,像5.333…这样小数部分有一个数字依次不断地重复出现的小数,就是循环小数。2、、进一步认识循环小数

师:下面我们来继续研究循环小数,请同学们用竖式计算28÷18和78.6÷11。计算的同时想一想,这个算式能不能除尽?它的商会不会循环?如果循环它时怎样循环的?

(学生计算、讨论、交流,大约控制在4分钟,然后组织全

班汇报。

预测汇报情况:

(1)、认为这个算式不能除尽,但它的商不会循环。因为它不像例1那样连续出现数字“3”。

(2)、认为这里的商不能除尽,而且会循环。因为发现有数字“4”和“5”的重复。

师:大家觉得他们的猜测正确吗?请赞同第一种观点的同学继续除下去,看商的小数部分会不会重复出现4、5。(学生计算后证实会重复出现4、5。)

师:比较5.333…和7.14545…,你觉得这两个小数有什么不同?

生:前一个小数是一个数字循环,后一个小数是两个数字循环。

师:请同学们用循环小数的方式标出78.6÷11的商。(指导学生写出78.6÷11=7.14545…)

师:你觉得这样的算式除到哪一位就可以不除了呢?(指导学生说出,只要余数重复了,就可以不除了。)为什么?(引导学生说出:因为像这样的算式余数循环,商也会跟着循环。)师:对了!像5.333…,7.14545…这样的小数都是循环小数。你能像这样写出几个循环小数吗?

①学生独立完成

②组织全班交流。

师:观察这些循环小数,说说这些商的特点?(引导学生观察、讨论后得出小结)

师:先从第一个观察,5.333…商的小数部分从第一位起,数字“3”依次不断重复出现。再引导学生说出另两个商的

特点。

观察我们刚刚总结的特点,说说它们有什么共同之处

小结:一个数的小数部分,从某一位起,一个数字或几个数

字依次不断重复出现,这样的小数叫做循环小数。

3、练习:下列哪些是循环小数?

0.999… 52.52525… 4.1677… 3.212121…

3.1415926…

①学生独立完成

②集体订正

师:你能把这些循环小数中循环的数字用你喜欢的方式标出

来吗?其实这些数字它们有一个名字,你们知道叫什么吗?

一个循环小数的小数部分,依次不断重复出现的数字,就是

这个循环小数的循环节。

请你们找出循环节

4、学习用简便记法表示循环小数

师:除了用省略号来表示循环小数外,其实还有简便记法来

表示。如5.333……还可以写作:5.3读作:五点三三循环,7.14545……还可以写作:7.145读作:七点一四五四五循

环,这就是用循环节表示循环小数。

小结:写循环小数时,可以只写第一个循环节,并在这个循环节的首位和末位数字上各记一个圆点。

现在请同学们把前面判断题中的循环小数用简便记法写一写。

①请学生板演

②同座互相检查

③集体交流订正

(52.52525……可能出现问题52.52 52.525 52.52,师生共同辨析)

5、认识有限小数和无限小数

师:算一算,想一想:两个数相除,如果不能得到整数商,所得的商会有哪些情况?(15÷16=0.9375,1.5÷7=0.2142857…)

师:像这样两个数相除,如果得不到整数商,所得的商可能会有两种情况,你知道是哪两种情况吗?

(引导学生说出一种是继续除下去能够除尽,像15÷16一样;另一种情况是继续除下去,永远也除不完,像 1.5÷7一样。)

师:能够除尽的商的小数部分的位数是有限的,我们把它叫做有限小数;永远也除不完的商的小数部分是无限的,我们把它叫做无限小数。循环小数的小数位数是有限的还是无限

的?(无限的)

师:所以循环小数是无限小数。请同学们写几个无限小数,再写几个有限小数。

①学生写后

③集体订正

三、练习巩固,深化认识

1.判断题

(1)9.3241679…是循环小数()

(2)3.1415926…是无限小数()

(3)0.5555是循环小数()

(4)无限小数都是循环小数()

①学生独立完成

②集体订正

导出:循环小数是无限小数,无限小数不一定是循环小数。2.写出下面各循环小数的近似值(保留三位小数)。

3.你会比较这些小数的大小吗?试试看!

四、小结

师:同学们,时间过得真快,谁能告诉我今天我们学习了什么?收获了什么?你还有什么不懂得地方吗?

1、学生汇报

2、教师总结评价

《循环小数》教学反思

循环小数是在学生学习了小数除法的意义,小数出发除法的计算及商的近似值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这部分内容概念较多,又比较抽象,是教学的一个难点,也是新知。

我在教学《循环小数》时,在教学中,我先让学生尝试着自己进行计算,同时引导学生做到哪一步就可以了,为什么?把精力放在引导学生观察竖式,发现规律上,使学生对“依次、不断、重复出现”有了具体的感性认识,让学生很自然地进入“角色”。让学生自己在计算的过程中发现新知,遇到难以解决的问题时,不仅可以使学生有更多的机会对自己的想法进行表达和反省,也可以使学生学会如何去聆听别人的意见并适当的评价,使每个学生都在原有的基础上有所进步,这样,既能发挥学生的自主能力和创造能力,又能使学生体会到成功的喜悦。

教学时,我从学生的思维特点出发,先让学生进行课前研究,知道有关循环小数的一些概念,再按循环小数的概念—循环节—写法—竖式计算,引导学生观察、比较、分析,逐步加深对循环小数的认识,并注意让学生在应用“新知”的过程中,加深对“新知”的理解,而竖式计算,对于学生来说并非“新知”,但是他们是让学生进一步理解时不可缺少的形象生动的模型,

还缺少一些针对性教学,应针对课堂教学把重点知识板书在黑板上,黑板上的知识一定要讲清楚,学生的板书应给予讲解小数点的位置及末尾添0时应注意的问题,师生齐算过程并了解到错误。一节课内容过多,应分两节课讲完,最后练习应针对整节课的重点多突出。

小学奥数:循环小数计算.专项练习及答案解析

循环小数与分数的互化,循环小数之间简单的加、减运算,涉及循环小数与分数的主要利用运算定律进行简算的问题. 1.17的“秘密” 10.1428577??=,20.2857147??=,30.4285717??=,…, 60.8571427 ??= 2.推导以下算式 ⑴10.19=&;1240.129933==&&;123410.123999333==&&;12340.12349999 =&&; ⑵121110.129090-==&;12312370.123900300-==&;123412311110.123490009000 -==&; ⑶ 1234126110.123499004950-==&&;123411370.123499901110 -==&& 以0.1234&&为例,推导1234126110.123499004950 -==&&. 设0.1234 A =&&,将等式两边都乘以100,得:10012.34A =&&; 再将原等式两边都乘以10000,得:100001234.34 A =&&, 两式相减得:10000100123412A A -=-,所以12341261199004950 A -==. 纯循环小数 混循环小数 分子 循环节中的数字所组成的数 循环小数去掉小数点后的数字所组成的数与 不循环部分数字所组成的数的差 分母 n 个9,其中n 等于循环节所 含的数字个数 按循环位数添9,不循环位数添0,组成分母, 其中9在0的左侧 0.9a =; 0.99ab =; 0.09910990 ab =?=; 0.990abc =,…… 例题精讲 知识点拨 教学目标 循环小数的计算

《循环小数》教学分析

《循环小数》教学分析 (第27~28页) 循环小数是新知识,这部分内容概念较多,又比较抽象,是教学中的一个难点。 1.例8。 编写意图 例8教学商从某一位起,一个数字重复出现的情况,为认识循环小数提供感性材料。 教材创设了王鹏赛跑的情景,通过解决“王鹏平均每秒跑多少米”的问题,引出400÷75。让学生通过实际计算,发现这道题无论除到小数点后面多少位,都除不尽。由此让学生观察这个竖式,看有什么发现。学生会发现余数重复出现,商也重复出现。 教学建议

(1)为了感受重复现象,教学前可以呈现一些生活中的重复现象,比如重复放映一些电影片段、重复讲一个故事片断。然后告诉学生,不但生活中有这些重复现象,计算中也会遇到一些重复现象,为引出课题做孕伏。 (2)引入例8时,可以沟通本节内容与上节内容的联系。如告诉学生,前面我们发现有些除法总是除不尽,这节课我们来研究除不尽时商有没有规律,有什么规律。 (3)教学时,可先让学生计算,多除出几位小数,让学生观察竖式看发现了什么。学生会发现商的小数部分总是不断商3,余数总是25。让学生想一想为什么商里总是不断地出现3?如果继续除下去能不能除尽?使学生注意到因为余数总是重复出现25,所以商就重复出现3,总也除不尽。最后的得数告诉学生可以用5.333…的形式表示,并说一说这个省略号表示的含义。 2.例9。 编写意图 (1)例9通过计算两道除法式题,呈现了除不尽时商的两种情况:一种是从某位起重复出现某个数字;另一种是从某位起几个数字依次不断重复出现。由

此引出循环小数的概念并介绍循环小数的简便记法。 (2)接着,教材用想一想的方式组织学生讨论“两个数相除,如果不能得到整数商,所得的商会有哪些情况”。由两个数相除时商的两种情况,介绍有限小数和无限小数的概念。 以前学生对小数概念的认识仅限于有限小数。到学习了循环小数以后,小数概念的内涵进一步扩展了,学生认识到除了有限小数以外,还有无限小数,循环小数就是一种无限小数。 “你知道吗?”介绍循环节的概念,说明循环小数的简便记法。这些知识只是让学生了解,不要求掌握。 教学建议 (1)例9中第1小题商的情况同例8,可以让学生自己计算,说出商的特点。第2小题78.6÷11,当计算到商的第三位小数时,可以让学生停下来,看一看余数是多少,然后再接着除出两位小数,并和除得的前几步比较,想一想继续除下去,商会什么样?通过观察和比较,学生会发现这时余数重复出现5和6,如果继续除下去商就会重复出现4和5,总也除不尽,可能的话还可以用计算器验证一下。 (2)在此基础上,可让学生比较一下例8、例9三道题的商,使学生看到:400÷75和28÷18的商,从小数部分的第一位起不断重复出现某个数字,78.6÷11的商,从小数部分的第二位起开始不断地依次重复出现数字4和5,这个商可以写成7.14545…由此说明循环小数的概念,并介绍循环小数的简便记法。 (3)引出循环小数的概念后,还可以结合一道除法题,如保留两位小数:130÷6=21.666…≈21.67。指出,今后计算小数除法,如果遇到除不尽的情况可以根据要求取商的近似值,也可以用循环小数表示除得的商。 (4)教学有限小数和无限小数的概念时,可以结合两个数相除的实例让学生讨论,明确如果不能得到整数的商,会有两种情况。引出有限小数和无限小数的概念,并说明我们现在学习的小数范围比以前又扩大了,又增加了无限小数,而循环小数就是一种无限小数。

第2讲-循环小数

第二讲循环小数 1.知识点 ㈠小数???? ???????????????无限不循环小数混循环小数纯循环小数无限循环小数无限小数有限小数纯循环小数:从小数点后第一位开始循环,如??3 0.0混循环小数:不是从小数点后第一位开始循环,如? 30.0循环小数中重复循环的部分称为循环节,如 “??27.0的循环节为72,读作零点七二七二循环” Note :只要是循环小数都是无限小数 只有有限小数和无限循环小数可以化为分数 321.0??这样写是错误的(因为这个小数表示12循环,是不会出现3的) ㈡分数化小数:分子除以分母,如5 2就是4.052=÷,??=÷=485712.07272规律: ㈠当分数化为最简分数时,分母的质因数只含有2或5,分数化为有限小数 ⑵当分数化为最简分数时,分母的质因数只含有2、5以外的数,分数化为纯循环小数 ⑶当分数化为最简分数时,分母的质因数既含有2或5,又含有2、

5以外的数,分数化为混循环小数 ㈢小数化为分数: 纯循环小数= 9循环节长度个循环节,如944.0=?,3 1933.0==?334991221.0==??,333 41999123321.0==??混循环小数=0 9 -度个小数点后不循环部分长循环节长度个循环节前的数 总的数+如:?312.0=90012123-,6 190159011661.0==-=?难点&易错点:①990 11 1168861.1-=??大于1的混循环小数小数点前也是循环节前的数 ②类似? ?21.1这种大于1的纯循环小数 方法1:化成带分数形式,即3337334199121==方法2:用混循环小数规律,循环节长度为2,所以分母2个9,小数点后不循环部分没有即长度为0,所以分母有0个9,所以 33 379911199111221.1==-=??这两种方法都可以,但是建议学生选择第一种,防止计算出错㈣四则运算 ①加减,加法呢大概分为有进位的和没有进位的,没有进位的很简单,只要列出竖式就可以了,但是一定要列竖式计算,减法类似;如果有进位就要注意了,方法1是列竖式找规律,方法2是化为分数计算。

(完整版)无限循环小数如何化为分数汇总

无限循环小数如何化为分数 由于小数部分位数是无限的,所以不可能写成十分之几、百分 之几、千分之几……的数。转化需要先“去掉”无限循环小数的 “无限小数部分”。一般是用扩倍的方法,把无限循环小数扩大十倍、一百倍或一千倍……使扩大后的无限循环小数与原无限循环小数的“无限小数部分”完全相同,然后这两个数相减,这样“大尾巴” 就剪掉了。 方法一:(代数法) 类型1:纯循环小数如何化为分数 例题:如何把 0.33……和 0.4747…… 化成分数 例1: 0.33……×10=3.33…… 0.33……×10-0.33……=3.33……-0.33…… (10-1) ×0.33……=3 即9×0.33……=3 那么0.33……=3/9=1/3 例2:0.4747……×100=47.4747…… 0.4747……×100-0.4747……=47.4747……-0.4747…… (100-1)×0.4747……=47 即99×0.4747……=47 那么 0.4747……=47/9

由此可见, 纯循环小数化为分数,它的小数部分可以写成这样的分数:纯循环小数的循环节最少位数是几,分母就是由几个9组成的数;分子是纯循环小数中一个循环节组成的数。 练习: (1)0.3……=3/(10-1)=1/3 (2)0.31 31……=31/(100-1)=31/99。 (3)0.312 312……= 类型2:混循环小数如何化为分数 例题:把0.4777……和0.325656……化成分数 例3:0.4777……×10=4.777……① 0.4777……×100=47.77……② 用②-①即得: 0.4777……×90=47-4 所以:0.4777……=43/90 例4:0.325656……×100=32.5656……① 0.325656……×10000=3256.56……② 用②-①即得: 0.325656……×9900=3256.5656……-32.5656…… 0.325656……×9900=3256-32 所以: 0.325656……=3224/9900 练习: (1)0.366……=

五年级数学培优:认识小数——循环小数

五年级数学培优:认识小数——循环小数 魔墙 有一天,小猴下山去玩,忽见路旁一道大墙引人注目.只见墙上写着“循环小数”四个大字.小猴想,刚学习了小数,可不知道什么叫循环小数.走近一看,第一行上写有两个小数: 0.333…… 4.666…… “叮当”一声,忽闻墙内传出了声音,问小猴子能不能接下去写?小猴说,这两个小数的小数部分是不断重复出现的,可以接下去写.第二行又写有两个小数: 0.4646……8.203203…… 又问小猴子能不能接下去写?小猴子说,这两个小数的小数部分也是连续不断重复出现的,可以接下去写. 忽然,墙内传出音乐声,说是表扬小猴回答正确.接着又发问,请小猴子仔细比较一下第一行与第二行的小数还有什么不同?小猴子真聪明,它看了看说,第一行两个小数的小数部分是一个数字不断重复出现,第二行的两个小数的小数部分是两个或三个数字依次不断重复出现. 正说着,忽然墙上又出现了第三行的两个小数: 1.0888……0.21504504…… 说是再请小猴子比较一下,第三行的小数与第一、二行的小数有什么不同?小猴子想了想说,前两行的小数都是从小数部分的第一位起,依次不断重复出现;第三行的两个小数,第一个小数是从小数部分第二位起不断重复出现,第二个小数是从小数部分第三位起,不断重复出现. “你知道什么叫循环小数了吗?”墙内又传出了声音. 小猴明白了:一个小数的小数部分,从某一位起,一个数字或者连续几个数字依次不断重复出现,这个小数叫做循环小数. 大墙还告诉它,一个循环小数的小数部分,依次不断重复出现的数字,叫做这个循环小数的循环节,循环节从小数部分第一位开始的叫纯循环小数(如第一、二行的小数),循环节不是从小数部分第一位开始的叫混循环小数(如第三行的两个小数). 循环小数怎样写、怎样读呢?说也奇怪,大墙像是知道小猴的心思,又说又写地告诉小猴子:写循环小数的时候,为了简便,循环部分只写出第一个循环节,并在这个循环节的首位

小学数学五年级奥数2--循环小数

循环小数 例1:变换循环节 在下列循环小数中,移动循环节左边的循环点,使新产生的循环小数尽可能小。 (1)0.452415254 (2)4.7312415823 例2:巧组循环数 如图,圆周上的十二个数字按顺时针方向可以组成具有一位整数的循环小数,例如:5.81487581487,所有这样的循环小数中最大的一个循环小数是() 例3:妙猜循环位 算算3÷13的商,猜猜:

(1)小数点后面第2013位上的数字是几? (2)小数点后2013个数字之和是多少? 例4:循环数字和 在循环小数0.520483中,最少从小数点右面第几位开始到第几位止的数字之和等于2014? 练习1:在下列混循环小数中,移动循环节左边的循环点,使新产生的循环小数尽可能大。 (1)0.158425244 (2)0.79137925213

练习2:在下列混循环小数中,移动循环节左边的循环点,使新产生的循环小数尽可能小。 (1)0.357275239 (2)0.4068058 练习3:在循环小数0.56253128中,小数点右面第100位上的数字是几? 练习4:在循环小数6.358237419中,小数点右面第2013位上的数字是几?小数点后2013个数字之后是多少? 练习5:在循环小数0.2076852中,小数点右面第2014位上的数字是几?小数点后2014个数字之后是多少?

练习6:如图,圆周上的十二个数字按顺时针方向可以组成具有一位整数的循环小数,例如:2.59496259496.所有这样的循环小数中最大的一个循环小数是多少? 练习7:如图,圆周上的十个数字按顺时针方向可以组成具有两位整数的循环小数,例如:81.92381923,所有这样的循环小数中最小的一个循环小数是多少? 练习8:从小数0.49340184205最后一位开始划去任意个数字(注意:不能跳着划,也就是不出出现0.98这样的小数),构造一个循环节至少有两位数字的循环小数,例如0.4934018,请找出这样的小数中最

[小学奥数专题15】1-3-3循环小数计算.题库学生版

循环小数与分数的互化,循环小数之间简单的加、减运算,涉及循环小数与分数的主要利用运算定律进行简算的问题. 1.1 7的“秘密” 10.1428577??=,20.2857147??=,30.4285717??=,…, 60.8571427 ??= 2.推导以下算式 ⑴10.19= ;1240.129933== ;123410.123999333== ;12340.12349999 = ; ⑵121110.129090-== ;12312370.123900300-== ;123412311110.123490009000 -== ; ⑶ 1234126110.123499004950-== ;123411370.123499901110 -== 以0.1234 为例,推导1234126110.123499004950 -== . 设0.1234 A = ,将等式两边都乘以100,得:10012.34A = ; 再将原等式两边都乘以10000,得:100001234.34 A = , 两式相减得:10000100123412A A -=-,所以12341261199004950 A -==. 3.循环小数化分数结论 知识点拨 教学目标 循环小数的计算

·0.9a a =; ··0.99ab ab =; ··10.09910990ab ab ab =?=; ·· 0.990abc a abc -=,…… 模块一、循环小数的认识 【例 1】 在小数l.80524102007上加两个循环点,能得到的最小的循环小数是_______(注:公元2007年 10月24日北京时间18时05分,我国第一颗月球探测卫星“嫦娥一号”由“长征三号甲”运载火箭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升空,编写此题是为了纪念这个值得中国人民骄傲的时刻。) 【例 2】 真分数7 a 化为小数后,如果从小数点后第一位的数字开始连续若干个数字之和是1992,那么a 是多少? 【巩固】 真分数7 a 化成循环小数之后,从小数点后第1位起若干位数字之和是9039,则a 是多少? 【巩固】 真分数7 a 化成循环小数之后,小数点后第2009位数字为7,则a 是多少? 【巩固】 (2009年学而思杯4年级第6题)67÷所得的小数,小数点后的第2009位数字是 . 【例 3】 写出下面等式右边空白处的数,使等式能够成立:0.6+0.06+0.006+……=2002÷______ 。 【例 4】 下面有四个算式: ①0.6+0..... 1330.733;= ②0.625=58 ; ③514+32=35142++=816=12 ; ④337×415=1425; 其中正确的算式是( ). (A )①和② (B) ②和④ (C) ②和③ (D) ①和④ 例题精讲

各种循环小数化成分数的方法归纳

各种循环小数化成分数的方法归纳 、纯循环小数化分数 从小数点后面第一位就循环的小数叫做纯循环小数。怎样把它化为分数呢? 看下面例题。 例1把纯循环小数化分数: (1) 0.6 (2)3 102 解’ C1) 0.6 X 10 = 6.666 ... ① 0.6=0 666"?…② 由①一②得06X9 = 6 *62 所 KIO .6=|=| (2) 話先看小数部分oD ? ? 0 102 x 1000 = 102 102102 .... ① ■ ? 0.102^0.102102 ..... ② 由①一②得0 102 X 999 = 102 从以上例题可以看出,纯循环小数的小数部分可以化成分数, 这个分数的分 子是一个循环节表示的数,分母各位上的数都是 9。9的个数与循环节的位数相 同。能约分的要约分。 所以0102 = 102 _ 34 999 = 333 3 102 999 333 0 216 = 216 999 8 37

999 333 二、混循环小数化分数 不是从小数点后第一位就循环的小数叫混循环小数。怎样把混循环小数化为 分数呢?看下面的例题。 例2把混循环小数化分数。 (1) 0.215; (2)6 353 解.(1) 0.215 X 1000^215.1515 ......... ① 0.215X 10=2 1515 ..... ② 由①一②得0215X990 = 215-2 215-2 0 215-—— = 990 213 _ 71 990 330 (2)先看小数部分 0.353 0.353 X 1000 = 353 333 .... ① 0.353 X 100 = 35.333 ... ② 由①一②得0.353 X 900 = 353 - 35 * 353-35 318 53 0.353 = —————— 务——-* 900 900 150 ^318 Q 6 = 6 — 900 150 由以上例题可以看出,一个混循环小数的小数部分可以化成分数, 这个分数 的分子是第二个循环节以前的小数部分组成的数与小数部分中不循环部分组成 的数的差。分所以 6.353=6 353-35 900

循环小数化分数

纯循环小数化分数,分母由“9”组成,一个循环节有几个数字,分母就有几个“9”,分子是一个循环节的数字组成的数。如:0.5454.....=54/99=6/11。混循环小数化分数,分母由“9”和“0”组成,一个循环节有几个数字,分母就有几个“9”,第一个循环节前面有几个数字,分母就有几个“0”,分子是第一个循环节和他前面的数字组成的数减去第一个循环节前面的数字组成的数。如0.2666.....=(26-2)/90=4/15。 具体有3种方法。1。化为等比数列,求无穷递缩等比数列和,高中同学学习了等比数列之后能理解。2。公式法。实际是对第一种方法的归纳与总结,但不常用可能遗忘。例:纯循环小数0.1515……=15/99=5/33,混循环小数0.31515……=(315-3)/990=52/1653。方程法。易记易用。例:纯循环小数0.1515……设x=0.1515……,则100x=15.1515……两式相减,99x=15, x=15/99=5/33.混循环小数0.31515……设x=0.31515……,则10x=3.1515……,1000x=315,1515……两式相减,得990x=315-3=312, x=312/990=52/165。 浅谈如何将循环小数化为分数 我们知道,有限小数是十进分数的另一种表现形式,因此,任何一个有限小数都可以直接写成十分之几、百分之几……等形式的数。那么无限小数能否化成分数呢? 我们可以将无限小数按照小数部分是否循环分成两类:即无限循环小数和无限不循环小数。无限不循环小数不能化成分数,这在中学将会得到详尽的解释;而无限循环小数是可以化成分数的。那么,无限循环小数又是如何化分数的呢?由于它的小数部分位数是无限的,显然不可能写成十分之几、百分之几、千分之几……的数。其实,循环小数化分数难就难在无限的小数位数。所以我就从这里入手,想办法去掉无限循环小数的循环的部分。策略就是用扩大倍数的方法,把无限循环小数扩大十倍、百倍或千倍……使扩大后的无限循环小数与原无限循环小数循环的部分完全相同,然后这两个数相减,这样就把循环的部分去掉了,我们的目的就达到了,我们来看两个例子: 例1 把0.4747……和0.33……化成分数。 解法1:0.4747……×100=47.4747…… 0.4747……×100-0.4747……=47.4747……-0.4747…… (100-1)×0.4747……=47 即99×0.4747……=47 那么0.4747……=47/99 解法2:0.33……×10=3.33…… 0.33……×10-0.33……=3.33…-0.33…… (10-1) ×0.33……=3 即9×0.33……=3 那么0.33……=3/9=1/3 由此可见, 纯循环小数化分数,它的小数部分可以写成这样的分数:纯循环小数的循环节最少位数是几,分母就是由几个9组成的数;分子是纯循环小数中一个循环节组成的数。 ⑵把0.4777……和0.325656……化成分数。 想1:0.4777……×10=4.777……① 0.4777……×100=47.77……② 用②-①即得:

循环小数、有限小数、无限小数

循环小数、有限小数、无限小数教学内容: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青岛版小学数学五年级上册40—44页 教学目标: 1.创设具体情境,解决实际问题,能通过笔算发现循环小数的特点,掌握循环小数、有限小数、无限小数和循环节的概念。 2.会写循环小数,能区分有限小数和无限小数。 3.通过选择生活中的数据信息,体现数学的文化价值,使学生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提高学生解决简单实际问题的能力。 4.培养学生的分析能力、分类能力和概括能力。 教学重难点: 重点:理解循环小数、无限小数、有限小数的意义 难点:使学生学会除不尽时能用循环小数表示商。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实物投影台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激趣导入 谈话:同学们,上节课,我们解决了“三峡大坝的高度约是八盘峡坝的多少倍?”这个问题,已经用计算器得出结果:185÷33=5.606060……(教师板书)那么这节课咱们就来继续研究大坝的问题。(课件出示情境图) 现在请看本节课的学习目标 1.理解循环小数、有限小数、无限小数的意义,掌握循环小数、有限小数、无限小数和循环节的概念。 2.会写循环小数,能区分有限小数和无限小数。 目标明确了,让自学指导来帮助我们学习。 认真看课本第40页的内容,重点看红点问题的计算过程。思考: 1.仔细观察185÷75,你发现了什么? 2.这道题的余数有什么特别的地方吗?商有什么特点? 3.试着竖式计算8.05÷3.7观察结果有什么特点? (5分钟后看谁能将上述问题讲解清楚)

二、自主探索,获取新知 (一)根据算式得出循环小数的概念 1.解决问题发现规律 教师谈话导入:三峡大坝的高度约是十三陵蓄能坝的多少倍? 学生口答算式:185÷75 让学生自己计算(教师巡视,学生出现疑问:这个怎么也算不完,后面还有很多位。)小组交流一下你的答案。 学生汇报:185÷75=2.4666……(板书) 生:这道题的余数不断重复,商都是一样的。 师:真棒,观察的很仔细。 现在我们再来做一道题,看看你有什么发现? 自主计算:8.05÷3.7 生汇报结果:8.05÷3.7=2.1756756……(板书) 2.小组讨论汇报交流 整理出示:185÷33=5.606060…… 185÷75=2.4666…… 8.05÷3.7=2.1756756…… 根据这三个算式的计算结果你能发现什么?和以前的小数有什么不同?(学生先自主思考,然后和小组内的同学说说你的想法。) 学生汇报: (1)怎么除都除不尽 (2)都有数字循环出现,教师进一步的引导学生观察每个小数观察是不是有数字循环出现:5.606060……(数字6、0依次循环出现)2.4666…… (数字6依次循环出现)8.05÷3.7=2.1756756……(数字7、5、6依次循环出现)还有很多的例子。 师生小结:都有数字依次不断地重复出现。 (3)重复的数字都是从小数部分开始的,引导学生分析:5.606060……(从小数的第一位开始依次重复的)2.4666……(从小数的开始依次重复的)8.05÷3.7=2.1756756……(从小数的第二位开始依次重复的)教师举个反例:10÷3=3.333……

循环小数(有限小数无限小数)

循环小数有限小数无限小数 教学内容:青岛版小学数学五年级上册第33页信息窗3第2课时 教学目标: 1.通过对教材中相关计算结果的分析,初步认识循环小数、有限小数和无限小数,能用循环小数表示除法的商,并能正确区分有限小数和无限小数。 2、通过对循环小数、有限小数、无限小数概念的认知分析,理清三者之间的关系,能正确解决相关概念问题。 3. 培养学生的分析能力、分类能力和概括能力,提高学生解决简单实际问题的能力。 4.在自主探索、合作交流及解决问题的过程中,逐步渗透和培养数学的极限思想。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理解循环小数,有限小数和无限小数的意义,会用循环小数表示除法的商。 教学难点:理清循环小数、有限小数、无限小数三间的关系。 教具、学具: 教师准备:多媒体课件 学生准备:计算器 一、创设情境,提出问题 课件出示教材情境图

上一节课我们大家共同解决了三峡旅游中两个“驴友”其中一人买腊肉的问题,今天我们再来解决另一个人买茶叶的问题。 小组内完成以下内容: ①学生自行阅读情境图中的对话内容。 ②找到相关数学信息。 ③尝试提出与除法有关的问题。 全班交流提出的数学问题,师选择板书 二、自主学习,小组探究。 出示本节课所要解决的主要问题 1.独立列算式并尝试计算:350÷6。 2.思考:计算过程中你遇到了什么困难?余数和商有什么特点? 3.小组讨论:把你遇到的困难和发现,在小组内相互说一说,看其他同学跟你的一样吗?教师巡视、指导,收集小组交流素材。(给学生留有足够的时间,自主发现、探究) 学生出现疑问:这个商怎么也算不完,结果如何书写,这时候教师不急于解答,小组交流一下你的答案。 4.引导学生再去发现这种现象是不是在其他的除法算式中也存在:计算(可以使用计算器) 63÷22= 8.05÷3.7= 三、汇报交流、评价质疑 1.小组汇报交流 展示学生的计算及结果的书写,选择板书 板书出示:350÷6=58.333…(元) 63÷22==2.8636363… 8.05÷3.7=2.1756756… 2.根据这三个算式的计算结果你能发现什么?结果的小数和以前的小数有什么不同? 预设学生回答: (1)如果除下去,怎么除都除不尽,永远也除不完。(点拨:永远除不完,

五年级数学:循环小数(参考教案二)

小学数学新课程标准教材 数学教案( 2019 — 2020学年度第二学期 ) 学校: 年级: 任课教师: 数学教案 / 小学数学 / 小学五年级数学教案 编订:XX文讯教育机构

循环小数(参考教案二) 教材简介:本教材主要用途为通过学习数学的内容,让学生可以提升判断能力、分析能力、理解能力,培养学生的逻辑、直觉判断等能力,本教学设计资料适用于小学五年级数学科目, 学习后学生能得到全面的发展和提高。本内容是按照教材的内容进行的编写,可以放心修改调整或直接进行教学使用。 教学目标 (一)理解循环小数,初步认识有限小数和无限小数。 (二)通过观察、比较,培养学生的抽象、概括能力。 教学重点和难点 理解循环小数,并会用循环小数的近似值表示除法的商。 教学过程设计 (一)复习准备 1.求下面各数的近似值(保留两位小数): 54.246 7.685 5.354 14.2971 2.分组计算比赛: 一组:2.4÷3= 0.75÷2.5= 二组:10÷3= 58.6÷11=

讨论:为什么一组做得快,二组做得慢?(一组题能够除尽,二组题除不尽,使学生对有限小数和无限小数有了初步印象。) (二)学习新课 1.师生共同研究二组题。 2.观察思考:这两题的商有什么特点?想一想,这是为什么?(第1小题因为余数重复出现1,所以商就重复出现3,总也除不尽;第2小题因为余数重复出现3和8,所以商就会重复出现27,总也除不尽。) 教师用黄色粉笔描出竖式中重复出现的余数1和3,8。 3.在比较中认识有限小数和无限小数。 思考讨论:一组题与二组题的商小数部分的数位有什么不同?(一组题除得尽,商的小数部分的位数是有限的,二组题除不尽,商的小数部分的位数是无限的。) 教师说明:当小数部分的位数是无限的,可以用省略号表示: 10÷3=3.33… 58.6÷11=5.32727… 总结:两个数相除,如果不能得到整数商,会有两种情况: 一种情况是:除到小数部分的某一位时,不再有余数,商里小数部分的位数是有限的。也就是说被除数能够被除数除尽。如一组题。

循环小数综合练习题

循环小数 的,这叫有限小数;二是除不尽,除到小数部分,余数重复出现,商中某些数字也不断重复出现,且商的小数部分是无限的,这叫无限小数。 【循环小数】 (一)循环小数的意义:一个小数,从小数部分的某一位起,一个数字或者几个数字依次不断重 复出现,这样的小数叫做循环小数。 如:3.2222……这个小数可以记作 ? 2 3. 5.3272727……这个小数可以记作 ? ? 7 2 5.3 (二)区分有限小数和无限小数,小数部分的位数是有限的小数,叫做有限小数;小数部分的位数是无限的小数,叫做无限小数。循环小数是无限小数的一种,但还有不少循环小数的无限小数。【循环节】 (1)循环节的意义。一个循环小数的小数部分,依次不断地重复出现的数字,叫做这个循环小数的循环节。 如:3.33333……的循环节是“3” 5.28282828……的循环节是“28” 10.051301730173017……的循环节是“3017” (2)循环小数的简写。写循环小数的时候,为了简便,小数的循环部分只写出第一个循环节,并在这个循环节的首位和末位数字上面各记一个圆点。 (3)纯循环小数和混循环小数的意义 ①纯循环小数的意义。循环节从小数部分第一位开始的,叫做纯循环小数。 ②混循环小数的意义。循环节不是从小数部分第一位开始的,叫做混循环小数。 【小数的比较】 比较两个小数的大小的时候,先比较它们的整数部分。整数部分大的那个数较大;整数部分相同时,比较它们的小数部分十分位上的数大的那个数较大;十分位上的数相同时,比较百分位…… 如果两个小数,所有数位上的数都相同,那么这两个小数的大小相等。 我们在做循环小数的比较大小的时候,把循环小数的简便写法改写成一般写法的形式,这 样更便于比较。例如:比较 ? ? ? ? ? 8 3.0 3088 .0 8 3.0 3083 .0 8 0.30 0.308, , , , , ? ? ? ? 3 2 3.1 2 3.1 3232 ., ,四个数按照 从大到小的顺序排列起来。 练习:在下面式子的数中合适的位置上点上 循环点,使式子成立。 (1)0.894>0.8943 (2)8.045<8.045 (3)3.88……=3.8 (4)5.47>5.475 例2 、在混循环小数 ? 1 2.71828的某一位上再 添一个表示循环的圆点,使新得到的循环小数 尽可能大,请写出新的循环小数。 例3、在循环小数 ? ? 1 02 3 0.中,小数点右面第 1997位上的数字是几? 练习: 1、在循环小数 ? ? 7 99 1 0.302中,小数点右面第 1997位上的数字是几? 2、循环小数 ? ? 4 205 0.37的小数点右面第100 位上的数字是几?

沪教版数学五年级上册《循环小数》优秀教案

循环小数 1. 教学目标 1、通过除法计算,认识循环小数。 2、通过观察、分析、概括商的特征,掌握循环小数的概念,能用简便方法表示循环小数。 3、会比较两个数或几个数的大小。 2. 教学重点/难点 掌握循环小数的概念,并用简便方法表示循环小数; 会正确的比较两个或几个数的大小 3. 教学用具 教学课件 4. 标签 教学过程 一、新课导入: 1、师:在我们平时接触到的一些自然现象或生活中哪些现象是按照一定顺序依次不断进行着的? (如:四季、一个星期的七天的排列顺序、一年12个月的排序……) 2、师:我们所说地这么多的现象都有什么共同点? (板书:依次不断重复出现) 师:像这样“依次不断重复出现”的现象我们把它叫做“循环”。(板书:循环) 问:在我们数学中是不是也存在这样“循环”的现象呢? 二、新课探索: 探究一:初步探究循环小数的意义 1. 出示:1÷3= 11.56÷6= 13.7÷11=

师:选择一题算算结果。 1. 分析 1) (针对第1题) 师:计算结果是多少呢?在计算的过程中有什么发现? (老师我发现这道题总是除不尽,商中的3总是不断重复出现。)你怎么知道小数部分每一位的数字都是3? 问:那么商的小数部分有多少个“3”呢? 在横式中可以怎样表示商呢?余数还要写吗?为什么? (在横式中的商用省略号表示:1÷3=0.333…) 2) (针对第二题) 师:这道题的商又有什么特点? 你怎么知道小数部分从千分位之后的每一位的数字都是6?在横式中可以怎样表示商呢? 横式中的商中“…”表示呢? 这里的“…”表示省略了什么呢? 3) (针对第三题) 师:如果这道题继续除下去,商会怎样?为什么? 3. 得到循环小数的概念

循环小数练习题

循环小数练习题 1、填空。 (1)一个小数,从小数部分的某一位起,( 一个数)或(几个数)依次不断地(循环)出现,这样的小数叫做(循环小数)。此题抄两遍并背下来。 (2)在3.8288888,5.6?,0.35,0.00?2?,2.75,3.2727……中,,是有限小数 的是( ),是循环小数的数 ( )。 (3)8.375375……可以写作( )。 (4)4.9?0?保留两位小数是( ),精确到十分位是( )。 (5)在4.2?、4.23、4.2?3?、4.32中最大的数是( ),最小的数是 ( )。 2、用简便记法表示下列循环小数 3.2525……( ) 17.0651651……( ) 1.066…… ( ) 0.333…… ( ) 3、写出下面各循环小数的近似值(保留三位小数) 0.3333……≈ 13.67373……≈ 8.534534……≈ 4.888……≈ 4、选择题。(把正确的答案的序号填入括号内) (1)2.235235……的循环节是( ) ①2.235 ②2.35 ③235 ④235 (2)下面各数中,最大的一个数是( ) ①3.8?1? ②3.81? ③3.81 ④3.8? (3)得数要求保留三位小数,计算时应算到小数点后面第( )位

①二位 ②三位 ③四位 ④五位 5、你会比较这些小数的大小吗?试试看! 0.66 ( ) 0.6? 8.2?5?( )8.25 5.414( )5.41 ?3.888 ( ) 3.08? 7.282?( )7.2?8? 0.9?( )0.9999 6、判断(对的在括号内画“√”错的画“×”) (1)1.4545……(保留一位小数)≈1.4 ( ) (2)2.453453…的循环节是435。 ( ) (3)循环小数都是无限小数。 ( ) (4)1.2323…的小数部分最后一位上的数是3。 ( ) 7、用竖式计算下面各题,除不尽的用循环小数表示商 13÷11= 57÷32= 11.625÷9.3= 30.1÷33=

循环小数

人教版五年级数学上册《循环小数》这一节我是在学生学习了小数除法的意义、小数除法的计算及商的近似值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我是第一次讲授这个知识点,备课时,没有全面的把握整个知识点的重、难点;上课时,对一些细节的东西也没有重点突破。结果,一堂课下来,我自己感慨万千,自认为水到渠成的事实际上是有点好高骛远。为了我们今后在这个知识点的教学上少走弯路,我对整个教学环节进行了认真的反思,以供大家共勉。 一、教学目标的确立。 在备课前,我把教材通读了两遍,认真分析了教材。这节课我认为基本上要达到以下目标:1.让学生在自主探究、合作学习中理解并掌握循环小数、无限小数、有限小数、无限不循环小数以及循环节的意义,正确读写循环小数。 2.能用循环小数表示除法里的商。 3.培养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学生抽象概括能力、观察比较能力。 4、激发学生探究的欲望,感受数学的美与乐趣,增强学生学好数学的兴趣。 这个教学目标还是切合实际,只是要达到这个目的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二、重点、难点突破。 依据教学的目标,我认为: 重点:理解循环小数的意义,会用简便方法读写循环小数。 难点:怎样判断除得的商是循环小数。 在实际的教学中,这两点我做的都不理想,没有达到预期的目标。 三、教法的选择。 《国家数学课程标准》倡导有意义的数学学习方式,既“自主探索、合作交流与实践创新的数学学习方式,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的知识背景出发,向他们提供充分地从事数学活动和交流的机会,促使他们在自主探索的过程中真正理解和掌握基本的数学知识技能、数学思想和方法,同时获得广泛的数学活动经验”。我上网查阅了许多优秀教师的这节课的教案。很多老教师选择了用故事来引导学生认识循环现象,进而学习新知。而我在分析了教材之后,采用了复习旧知的导入方法。在做练习中发现问题,进而提出问题,激发学生产生解决问题的动力。事实证明:教法选择十分重要,关系到上课的成败。 四、教学过程的反思。 一堂课下来,说实话自我感觉还不错。课堂气氛也好,自己的教学环节设计也好。但是决定教学效果的不是凭表象,而是由学生完成课堂作业的情况来定的。从学生的作业可以看出,我这一节课还是有许多值得反思的地方。 (一)复习旧知,引入主题。 1、列竖式计算。 400÷75 78.6÷11 对于已经学习了小数除法计算和商的近似值的同学来说,这种题目做下来并不是很难。难就难在学生会发现一个问题,这两个题目都是除不尽的。聪明的学生马上联想到,除不尽时商要取近似值。于是纷纷问我,老师商要保留几位小数啊呀! 这个时候我提醒学生,你们发现了什么的规律性的东西?学生很快得出了:这两个除法算式不但除不尽,而且还很有趣的是:400÷75的余数都是不断重复出现“25”,商的小数部分总是重复出现“3”,总也除不尽。而78.6÷11的余数依次不断重复出现“5”和“6”,这样商也就不断商4和5。 既然我们知道了商的情况,我们不用近似值表示,看能不能帮老师想一个方法来表示这个商。一听到帮老师想办法,学生就来劲。有同学说用语文文字来表示;有的说用语文中的省略号……来表示;有预习习惯的同学就知道书上好像有答案。

奥数之循环小数

任何分数化为小数只有两种结果,或者是有限小数,或者是循环小数,而循环小数又分为纯循环小数和混循环小数两类。那么,什么样的分数能化成有限小数?什么样的分数能化成纯循环小数、混循环小数呢?我们先看下面的分数。 ⑵>03 67 67 ■ 际033285714 (1)中的分数都化成了有限小数,其分数的分母只有质因数2和5, 成的有限小数的位数与分母中含有的2与于中个数较多的个数相同,如音,因为40=2X 5,含有3个2,1个5,所以化成的小数有三位。 (2)中的分数都化成了纯循环小数,其分数的分母没有质因数2和 (3)中的分数都化成了混循环小数,其分数的分母中既含有质因数2或5,又含有2和5以外的质因数,化成的混循环小数中的不循环部分的位数与 分母中含有2与沖个数较多的个数相同,如磊,因为175 = 52X7,含有2个 5,所以化成混循环小数中的不循环部分有两位。 于是我们得到结论: 一个最简分数化为小数有三种情况: (1)如果分母只含有质因数2和5,那么这个分数一定能化成有限小数,并且小数部分的位数等于分母中质因数2与5中个数较多的那个数的个数; (2)如果分母中只含有2与5以外的质因数,那么这个分数一定能化成纯循环小数;

(3)如果分母中既含有质因数2或5,又含有2与5以外的质因数, 那么这个分数一定能化成混循环小数,并且不循环部分的位数等于分母 中质因数2与5中个数较多的那个数的个数。 例1判断下列分数中,哪些能化成有限小数、纯循环小数、混循环小数?能化成有限小数的,小数部分有几位?能化成混循环小数的,不循环部分有几位? 5 4 31 23 100 3 32r li1 2501 7S T 1171 850 分析与解:上述分数都是最简分数,并且 32=25,21=3X 7,250=2X 53,78=2X 3X 13, 117=3X 13,850=2X 52X 17, 根据上面的结论,得到: 帶能北成五位有限小数,焉能化成三位有限小数。 £罟能化成纯循环小数。 拿能化成混循环小数,且不循环部分有一位;忌能化成混循环小数,且._ oDu 不循环部分有两位。 将分数化为小数是非常简单的。反过来,将小数化为分数,同学们可能比较熟悉将有限小数化成分数的方法,而对将循环小数化成分数的方法就不一定清楚了。我们分纯循环小数和混循环小数两种情况,讲解将循环小数化成分数的方法。 1. 将纯循环小数化成分数。 例2将X化成分数>例3将0 382it成分数。

循环小数教学设计(公开课)

循环小数教学设计 雅酉学校麻金 教学背景:以前学生对小数概念的认识仅限于有限小数,到学习了循环小数以后,小数概念的内涵进一步扩展了,学生认识到除了有限小数以外,还有无限小数,循环小数就是一种无限小数。 教学内容:人教课标版教材小学五年级数学上册第三单元《小数除法》P33 ——P34 教材分析:循环小数是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小学数学实验教材》第九册第三单元中的内容。它是在学生学习了小数除法的意义、小数除法的计算及商的近似值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这部分内容概念较多,又比较抽象,是教学的一个难点。教材通过除法的实例,引导学生观察比较,使学生掌握循环小数的特征,“不断重复”“写不完”,理解循环小数的意义。在此基础上,认识循环节,有限小数和无限小数,并学习循环小数的简便写法。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使学生认识循环小数的特征,知道循环小数的意义;认识有限小数和无限小数,能用简便方法写循环小数。 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比较、探究,培养学生的抽象、概括的能力和小组合作探究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学生能在学习过程中获得成功体验,培养学积极的数学情感。 教学重点:理解循环小数的概念,了解循环小数的简便记法。教学难点:理解有限小数,无限小数的意义,扩展数的范围教学过程: 一、故事导入 出示图片, 师:从前有座山,山里有座庙。庙里有个老和尚跟小和尚讲故事;讲什么呢?从前有座山,山里有座庙。庙里有个老和尚跟小和尚讲故事;…… 师:讲什么呢?哪位同学能继续讲这个故事 学生讲 师:这个故事能讲完吗?为什么? 学生回答 师:你还知道哪些现象是不断重复出现的。 学生自由发言。 出示一组图片(白天黑夜更替,四季变化) 归纳:重复出现无数次——循环。 二、探究新知 (一)认识循环小数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