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2019学年人教版区域地理第一单元 地球和地图第1讲 地球和地球仪作业Word版含解析
- 格式:docx
- 大小:466.28 KB
- 文档页数:6
第1讲地球仪与地图[最新考纲]1.地球的形状和大小。
2。
地球仪、经纬网及其地理意义。
3.地图上的方向、比例尺、[思维导图]常见图例和注记。
[考纲解读]1.识记地球的形状、大小和半径。
2.掌握经纬线特点和经纬度的划分。
3.能够利用经纬网确定地球表面两点的相对位置和距离。
(重点)4.理解并掌握地图上的方向、比例尺、常见图例和注记.考点一地球仪与经纬网1.地球的形状和大小(1)地球的形状:地球是一个两极稍扁、赤道略鼓的椭球体。
(2)地球的大小2.地球仪(1)人们仿照地球的形状按照一定的比例将其缩小,制作了地球的模型,叫作地球仪.地球仪是一个正球体。
(2)地轴、两极和赤道(3)经线和纬线经线纬线定义在地球仪上,连接南、北两极并垂直于纬线的线在地球仪上,赤道及与赤道平行的圆圈图示起始线本初子午线:通过英国格林尼治天文台原址的经线赤道:与两极点距离相等的纬线特点所有经线长度都相等;经线是半圆形弧线,相对的两条经线组成一个经线圈(与赤道长度基本相等)每条纬线都自成圆圈(纬线圈);赤道是最大的纬线圈,越往两极,纬线圈越小,到两极缩成一点作用指示南北方向(有限方指示东西方向(无限方向,北极是地球最北端的地点,南极是地球最南端的地点)向,只有比较,才有东西之分)(4)经度和纬度经度纬度图示划分从本初子午线向东、向西各分180°从赤道向南、向北各分90°分布规律东经度的度数愈向东愈大,西经度的度数愈向西愈大北纬的度数愈向北愈大,南纬的度数愈向南愈大划分半球20°W~0°~160°E为东半球,160°E~180°~20°W为西半球以赤道为界,以北为北半球,以南为南半球特殊经纬度(线)①本初子午线为东西经分界线.②180°经线大致与日界线重合①30°纬线是中、低纬度界线;60°纬线是中、高纬度界线。
②回归线是热带、温带界线,极圈是温带、寒带界线1.根据经纬度分布规律判断经纬度根据经纬度的分布规律,向北增加是北纬,用“N”表示,向南增加是南纬,用“S”表示,向东增加是东经,用“E"表示,向西增加是西经,用“W"表示。
优化知能训练读“经纬网图”,回答1~3题。
1.关于图中所见部分不同纬线的长度,叙述正确的是()A.①线是②线的1/2B.②线比③线长C.③线比④线长D.①②③④四条纬线一样长解析:选C。
由图可知,图中各纬线所跨经度相等,因此纬度越低的纬线,其长度越长;③为赤道,是所有纬线中最长的。
2.甲、乙两人从G点出发,甲向北行,乙向东行,如果前进的方向保持不变,那么() A.两人都能回到原出发地点B.两人都不能回到原出发地点C.只有甲能回到原出发地点D.只有乙能回到原出发地点解析:选D。
甲从G点向北行,当他到达北极点后将无法行走,因为不管他朝哪个方向走,都是向南,因此他没法回到原出发地点;而乙从G点向东行,可以绕地球一圈回到原出发点。
3.图中符合“东半球、北半球、低纬度”条件的是()A.E点B.G点C.H点D.K点解析:选D。
图中位于东半球的有K、H,位于北半球的有E、K,位于低纬度的有K、G、H,同时满足这三个条件的只有K点,故选D项。
海地当地时间2010年1月12日16时53分发生7.3级强烈地震,震中离海地首都太子港只有15千米,地震时间持续1分钟以上,导致大量建筑损毁和人员伤亡,中国国家地震救援队13日下午启程赴海地进行救援工作。
结合下图完成4~6题。
4.海地地震发生点的半球位置为()①北半球②南半球③东半球④西半球A.①②B.③④C.②③D.①④5.海地地震发生点位于纽约(约40°N,74°W)的什么方向()A.西北方B.东南方C.东北方D.西南方6.此次海地地震的震中与过地心的印度洋上的某地几乎完全相对,该地经纬度为()A.18.5°S107.5°EB.18.5°N107.5°WC.18.5°S107.5°WD.18.5°N107.5°E解析:本题组结合时事材料海地地震考查半球位置的确定和经纬网上方向的判定等知识。
读图可知海地地震发生点处于赤道(0°纬线)以北,为北半球;西经20度以西,东经160度以东的西半球。
通过经纬度判断海地位于约40°N以南,74°W以东,即位于纽约的东南方。
根据关于地心对称的两点:经度之和为180°,东西经相反;纬度相同,南北纬相反,即可得出正确答案。
答案:4.D 5.B 6.A7.读“局部经纬网图”,完成下列问题。
(1)甲、丙的地理坐标分别为:甲________,丙________。
(2)甲、乙、丙、丁四地位于东半球的是________,位于高纬度地区的是________,位于温带的有________。
(3)甲位于乙的________方向,丙位于甲的________方向,某飞机由甲飞往乙,沿最短路线,合适的航向为________,其最短距离应________(小于、等于、大于)2222.2千米。
(4)丙、丁之间的距离________(小于、等于、大于)丙、乙之间的距离。
如果乙、丁之间的图上距离为2厘米,那么该图的比例尺为________。
解析:本题考查经纬网的意义及应用。
第(1)题,注意图示区域为南半球及自转方向,判断经纬度。
第(2)题,根据东西半球划分界线,低、中、高纬划分界线及五带划分界线判断。
第(3)题,图示区域为南半球,自转方向为顺时针,故甲在乙的正东方向,丙位于甲的西南方向。
地球上两点间的最短距离是过这两点的大圆劣弧,故由甲飞往乙应先往西南,后往西北飞行。
2222.2千米是甲、乙间的纬线长,故其最短飞行距离小于此值。
第(4)题,丙、丁间与丙、乙间所跨经纬度相同,但丙、丁间纬度较高,故距离较短。
乙丁两点实际距离约为20×110千米,结合比例尺公式可算出比例尺。
答案:(1)(60°S,170°W)(70°S,170°E)(2)乙、丁丙、丁甲、乙(3)正东西南先往西南,后往西北小于(4)小于1∶110000000一、选择题1.下列四幅图中,经纬度位置相同的两点是(0°为经度、虚线为回归线和极圈)()A.①②B.②③C.①④D.③④解析:选C。
①地和④地都为(23°26′N,45°W),经纬度位置相同,②地为(23°26′S,45°E),③地为(23°26′S,90°W)。
读右图,回答2~4题。
2.图中P区域位于()A.南半球、西半球B.南半球、东半球C.北半球、东半球D.北半球、西半球3.图中P区域所在的大洲是()A.欧洲B.非洲C.南美洲D.北美洲4.下列关于图中经纬线的叙述正确的是()A.图中四条经纬线的长度相等B.0°经线是一个圆C.与20°纬线平行的纬线有无数条D.5°经线指示东西方向解析:由图示经纬度度数的变化可知P区域在0°~5°W和20°N~25°N之间,故位于北半球、东半球,所在大洲是非洲。
所有经线的长度都相等;纬线以赤道为最长,向两极逐渐缩短。
经线是连接南北两极点并与纬线垂直相交的半圆;纬线是与地轴垂直并且环绕地球一周的圆。
在地图上,经线指示南北方向,纬线指示东西方向。
经纬线有无数条。
答案:2.C 3.B 4.C5.下列四幅图中,甲地在乙地西北,丙地在丁地东南的是()解析:选B。
本题考查运用各种形式的经纬网图辨别方向的能力。
A图可以按照“上北下南,左西右东”的法则。
D图是以极点为中心的俯视图,根据地球自转方向和两点间弧距较短的区间确定其东西方向,再根据纬度来判别南北方向。
B、C两图的经纬线是弯曲的,先根据某两点距极点的远近来确定位于南或北方向,再根据地球自转方向判断其位于东或西方向。
读图,N为北极点,大圆为经线圈,ACB为赤道。
据此完成6~7题。
6.假如一架飞机从A飞到B,实际最短的飞行线路是()A.ANBB.AGBC.AMBD.ACB解析:选A。
从A飞到B的最短飞行线路应是过AB的大圆上的劣弧,但ABC是赤道。
理论上ANB、ACB都是过A、B的大圆的弧,但题干中是“实际最短线路”,地球两极稍扁,极半径较赤道半径短21千米。
7.按最短飞行路线飞行,该飞机从A到B的飞行方向是()A.西→北B.北→南C.东南→东→东北D.东北→东→东南解析:选B。
因为最短飞行线路是指沿经线圈ANB的飞行,从A到N(北极点)是向北飞,从N到B是向南飞。
右图表示地球局部经纬网,图中三条纵线表示经线,三条横线表示纬线,a、b相交于点O。
读图完成8~9题。
8.如果图中的经纬度差都是5°,则()A.图中四个方块所表示的面积一定相等B.图中的三条纬线和三条经线的长度一定都相等C.图中的三条经线长度一定相等D.图中O点一定在南北回归线之间解析:选C。
由于地球仪上所有经线的长度均相等,而图中三条经线所跨的纬度差也相等,故这三条经线的长度相等。
9.如果纬线b刚好是北温带和热带的界线,则在O点上空俯视,所见的地球可能为下图中的()解析:选A。
北温带和热带的界线是北回归线,因此从北回归线上空看地球,可以看到北极圈的全部、北半球的大部分、南半球的小部分。
咸蛋超人住在(24°S,59°W),有一天他想要拜访住在地球另一端的面包超人,并决定“遁地”前去。
于是他从家中钻入地底,始终保持直线前进并穿越地心。
据此回答10~11题。
10.当他从地球另一端钻出时,最可能看到下列哪种景观()11.咸蛋超人所行的路程约是()A.6371×2千米B.6371千米C.2万千米D.4万千米解析:第10题,(24°S,59°W)通过地心相对的地点是(24°N,121°E),位于我国的台湾省,属于东半球和北半球,看到的景观是亚热带常绿阔叶林景观。
第11题,地球平均半径长度为6371千米,故从一点通过地心的相对地点的行程是6371×2千米。
答案:10.A11.A二、综合题12.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A、B、C、D各点的经纬度:A______________;B______________;C______________;D______________。
(2)就南、北半球而言,A、B、C、D四点中,位于北半球的是________,位于南半球的是________。
(3)就东、西半球而言,上述四点中,位于东半球的是________,位于西半球的是________。
(4)就低、中、高纬度而言,上述四点中,位于低纬度的是____________,位于中纬度的是________。
解析:以经纬网地图为载体,考查经纬度划分、南北半球、东西半球、低中高纬度划分等基础知识。
南北半球以赤道为分界线,东西半球以20°W和160°E经线圈为分界线,低、中、高纬度是以30°、60°纬线划分的。
答案:(1)40°N,40°W40°N,40°E20°S,40°W20°S,40°E(2)A、B C、D(3)B、D A、C(4)C、D A、B13.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A、B、C、D四点的经纬度坐标:A________,B________,C________,D________。
(2)A、B、C、D四点分别位于哪个半球:A________,B________,C________,D________。
(3)A、B、C、D四点分别属于五带中的哪一带:A________,B________,C________,D________。
解析:通常人们根据上北下南来判断南北纬,根据左西右东(经度数值的变化)来判断东西经。
事实上这类题目单从人们习惯上用的“纬度数值自上至下逐渐减小的为北纬,反之为南纬;经度数值从左到右逐渐加大的为东经,反之为西经”的方法判断是不正确的,本题的乙图就是一个实例。
因此在标出地球自转方向的情况下,一定要根据自转方向来确定南北纬和东西经。
答案:(1)(20°S,110°W)(50°S,120°W)(60°N,170°E)(70°N,170°W)(2)南半球、西半球南半球、西半球北半球、西半球北半球、西半球(3)热带南温带北温带北寒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