肺内弥漫性粟粒性结节常见病X线表现其及诊断与鉴别诊断
- 格式:pdf
- 大小:166.67 KB
- 文档页数:2
肺部结节性病变的影像学表现及鉴别诊断
概述
肺部结节性病变是指在肺部组织中发现的小于3厘米的病变,常常通过影像学检查发现。
对于这些病变的鉴别诊断非常重要,以便及时采取适当的治疗措施。
本文将介绍肺部结节性病变的常见影像学表现以及常见的鉴别诊断方法。
影像学表现
1. 低密度结节: 通常是由于炎症或瘢痕引起的,常见的病变有肺结核、肺炎、肺炎支原体感染等。
2. 高密度结节: 可能是肺结节钙化引起的,常见的病变有肺结核、肺淋巴结结核以及肺癌等。
3. 细长结节: 可能是支气管肺泡癌、肺鳞癌、肺内女性生殖系统源性肿瘤等。
4. 多结节: 可能是转移性疾病如肺转移瘤、结节病等。
5. 符合地方性肺结节病的表现: 多见于特定地区的疾病,如尘肺、矿石棉肺等。
鉴别诊断
为了确定肺部结节性病变的具体病因和性质,需要进行一系列
鉴别诊断的方法。
一般情况下,包括下列步骤:
1. 临床评估: 结合患者的症状、既往病史以及体格检查结果,
对患者进行全面评估。
2. 影像学检查: 包括X线、CT、MRI等的影像学检查,以获取
详细的结节性病变的形态学特征。
3. 病理活检: 对可疑病变进行组织学检查,以明确病变性质和
判断是否存在恶性病变。
4. 血液检查: 包括肿瘤标志物等的检测,有助于排除恶性病变。
结论
肺部结节性病变的影像学表现多样,鉴别诊断非常重要。
通过
综合运用临床评估、影像学检查、病理活检和血液检查等方法,可
以确定病变的性质和病因,为患者制定合适的治疗方案提供依据。
肺弥漫性粟粒样病变的CT鉴别特征作者:杜有民来源:《中国医药导报》2012年第05期[摘要] 目的探讨粟粒性肺结核、弥漫性细支气管肺泡癌和粟粒性肺转移瘤的螺旋CT表现特征,提高肺弥漫性粟粒样病变的影像鉴别诊断水平。
方法回顾性分析经临床证实的40例粟粒性肺结核、32例弥漫性细支气管肺泡癌、33例粟粒性肺转移瘤的螺旋CT图像资料,观察肺粟粒结节的形态、分布、大小、密度及伴随征象。
结果 CT图像上,40例粟粒性肺结核中,结节均匀分布34例(85.0%),大小一致35例(87.5%),密度均匀33例(82.5%),磨玻璃征31例(77.5%);32例弥漫性细支气管肺泡癌中,中下肺分布27例(84.4%),大小不一致23例(71.9%),密度不均匀26例(81.3%),支气管充气征13例(40.6%);33例粟粒性肺转移瘤中,中下肺分布29例(87.9%),大小不一致28例(84.8%),密度不均匀29例(87.9%),克氏线19例(57.6%)。
结论粟粒性肺结核、弥漫性细支气管肺泡癌和粟粒性肺转移瘤在结节分布、大小、密度等方面螺旋CT表现特征明显不同,在诊断和鉴别诊断这三种疾病中具有重要价值。
[关键词] 结核;转移瘤;肺泡癌;CT[中图分类号] R734.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3-7210(2012)02(b)-0089-03CT features of diffuse miliary lung lesionsDU YouminDepartment of Radiology, Longhai Hospital of Kaifeng City, He'nan Province, Kaifeng 475003, China[Abstract] Objective To investigate spiral CT features of miliary tuberculosis, diffuse bronchiole alveolar carcinoma and miliary lung metastases, thus to improve imaging differential diagnosis of diffuse miliary lung lesions. Methods Spiral CT image data of 40 cases of clinically proven miliary tuberculosis, 32 cases of diffuse bronchiole alveolar carcinoma and 33 cases of miliary pulmonary metastases were retrospectively analyzed for the morphology, distribution, size, density and concurrent signs of miliary nodules. Results Among 40 cases of miliary tuberculosis, CT images demonstrated uniformly distributed nodules in 34 patients (85.0%), nodules of the same size in 35 cases (87.5%), nodules of the same density in 33 cases (82.5%) and ground-glass sign in 31 cases (77.5%); among the 32 cases of diffuse bronchiole alveolar carcinoma, CT images demonstrated lower lung distribution in 27 cases (84.4%), size of inconsistencies in 23 cases (71.9%), uneven density in 26 cases (81.3%), and air bronchogram in 13 cases (40.6% ); among the 33 cases of miliary pulmonary metastases, CT images demonstrated lower lung distribution in 29 cases (87.9%), size ofinconsistencies in 28 cases (84.8%), uneven density in 29 cases (87.9%) and gram's line in 19 cases (57.6%). Conclusion Miliary tuberculosis, diffuse bronchiole alveolar carcinoma and lung metastases show significantly different miliary nodules distribution, size and density features in spiral CT images, which is important for the differential diagnosis of the three diseases.[Key words] Tuberculosis; Metastatic tumor; Alveolar carcinoma; CT肺弥漫性粟粒样病变可在多种疾病中出现,其中以粟粒性肺结核、弥漫性细支气管肺泡癌和粟粒性肺转移瘤较为常见。
肺部弥漫结节影的表现及鉴别诊断具有肺部弥漫结节影CT表现的疾病种类众多,有些疾病仅局限于肺部,有些可为全身性疾病的肺部表现,其CT表现相当复杂, 给诊断带来了一定的困难。
现分析29 例经临床及肺活检病理证实的以肺部弥漫性结节为主要征象的CT资料如下。
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选择2005年1月〜2008年12月经临床或肺活检病理证实的肺部弥漫结节病变29例, 男17例, 女12例。
年龄16〜81 岁。
1.2方法:采用美国GE公司生产的螺旋CT机。
扫描范围从胸廓入口至肺底部,层厚、层间距均为7.5mm,深吸气后屏气一次性扫描,全部1.25 mm后处理重建。
29例均行平扫,其中7例增强检查, 造影剂为优维显370100ml, 高压注射器团注, 注射速率 3.5ml/s,动脉期扫描。
3例经CT引导下肺活检。
2 结果9 例血行播散型肺结核, 均为两肺大小、密度、分布均匀的粟粒样结节, 边缘清楚, 经正规抗结核治疗后, 病灶明显减少或消失;11 例肺癌及2例恶性肿瘤两肺广泛结节状转移, 结节以两肺中外带多见;2 例尘肺, 两肺弥漫性散在小结节状影, 边缘清楚, 密度较高,经CT引导下穿刺活检发现硅结节和弥漫性肺间质纤维化;2 例结节病, 两肺散在对称肺部结节状影, 边缘清晰, 双侧肺门淋巴结肿大, 激素治疗后随访观察病灶减少;4 例细支气管肺泡癌两肺弥漫分布粟粒结节状影, 结节大小不一, 分布不均并肺门淋巴结肿大;1 例过敏性肺泡炎, 两肺弥漫的小叶性分布浅淡的小结节, 边缘模糊。
3 讨论按照病理改变, 肺部弥漫结节可分为间质性和实质性两种间质性结节沿小的支气管和血管周围的间质分布, 或沿一胸膜下或叶间裂附近的淋巴管分布, 间质结节的病理基础为肿瘤, 各种原因的肉芽肿、纤维组织及淀粉样物质, 间质结节主要见于癌性淋巴管炎、血行播散型肺结核、结节病、肺组织细胞增多症X、尘肺和煤工肺、血性转移瘤等。
而位于小叶内或小叶中心的结节往往边缘不甚清楚,气腔结节边缘模糊不清, 它可以表现为均一的软组织密度, 也可以表现为磨玻璃密度,在气腔病变中小结节呈簇状或玫瑰花瓣样分布, 也被称为腺泡结节;实质结节的病理基础为细支气管周围的气腔实变,常见与各种炎症, 也见于出血和水肿。
CT告诉你,什么是真正的“肺粟粒状转移”?
在对“肺粟粒状转移” 的CT表现这样盘点后,分分钟鉴别诊断它和“粟粒性肺结核”不在话下!
来源:影像三人行
肺部粟粒状转移瘤是肺部血行转移的一种特殊表现。
CT表现
肺部粟粒状转移瘤表现为两种,一种是两肺均匀分布的粟粒状影;另一种是分布不均匀的粟粒状影。
两肺均匀分布的粟粒状小结节,0.2~0.5cm,大部分病灶境界清楚。
分布均匀、密度均匀、大小均匀。
不均匀分布的粟粒状影,可以在双肺的任何部位分布,呈团簇状、串珠状,斑片状,大小不均匀,密度也可以不均匀(图1,图2)。
还可以合并淋巴道的网格状转移表现。
图1 粟粒性转移瘤
升结肠癌术后8个月,双肺出现多发小点状影,分布不均,大小不均,密度不均。
图2 粟粒性转移瘤
右肺腺癌,双肺弥漫性粟粒状转移,部分呈团簇状,分布不均。
鉴别诊断
肺粟粒状转移需与粟粒性肺结核、尘肺、过敏性肺炎、弥漫性毛细支气管炎等鉴别。
(1)粟粒性结核常年龄较轻,有结核中毒症状,结核相关性检查为阳性。
(2)尘肺患者有粉尘接触史,纵隔双侧肺门淋巴结增大和钙化。
观察系列X线胸片或CT片,可以鉴别。
(3)过敏性肺炎的粟粒状影表现多为急性过敏,可以根据病史、
嗜酸性细胞增高、激素治疗有效、短期复查CT可见病变变化较大等可供鉴别。
(4)毛细支气管炎以双下肺为主,密度较淡,表现为间质性粟粒状影,抗感染治疗有效。
肺结节病1.概述:结节病:多系统受累的肉芽肿性疾病,以非干酪样肉芽肿为特征;病因:不明,可能与环境和遗传因素有关;年龄:均可,40岁以下多见,高峰为20-29岁;性别:女稍多于男;临床表现:肺部影像学表现明显而症状轻微;可无症状;咳嗽、咳痰、气道高反应性、呼吸困难、易疲劳、盗汗、体重下降、结节性红斑等;Kevim试验阳性、ACE、血/尿钙升高;几乎所有器官均可受累,90%累及肺、纵隔及肺门淋巴结。
2.病理:非干酪样肉芽肿:中心:组织细胞、上皮细胞、多核巨细胞;周围:淋巴细胞、浆细胞、成纤维细胞、胶原;沿淋巴道分布;成纤维细胞、肥大细胞、胶原和蛋白多糖形成的致密带可包裹肉芽肿,导致纤维化。
3.X线分期↓4.CT表现:胸内淋巴结肿大;肺内浸润;支气管病变;胸膜病变。
胸内淋巴结肿大:双肺门对称性淋巴结肿大,伴/不伴纵隔淋巴结肿大(95%);中纵隔淋巴结肿大;气管旁、隆突下、主动脉弓旁;无融合趋势,界清,均匀强化。
肺内浸润:淋巴管周围小结节(最常见,75%-90%);Bilateral Perihilar Opacities;纤维化改变。
淋巴管周围小结节;胸膜下区、支气管血管束周围>小叶间隔;predominantly but not invariably in the upper and middle zones;圆形、界清、小(2-4mm)。
Bilateral Perihilar Opacities:由肺门向周围放射;不规则、边缘模糊,伴或不伴空气支气管征,常伴微结节。
纤维化改变:线样影、牵拉性支气管扩张、结构扭曲。
5.不典型表现(>50岁多见);双肺门非对称性淋巴结肿大;单侧(常右侧)< 5%;仅纵隔淋巴结肿大; 位于不常见位置:内乳区、脊柱旁和膈脚后区;淋巴结钙化;结节、肿块(15%–25%);不规则、界不清、1-4cm;可见支气管充气征、星系征;斑片状实变影(10%–20%);界不清,可见空气支气管征斑片状磨玻璃影(40%);界不清,常伴间质结节背景;线样网状影 (50%) :小叶间、小叶内间隔增厚;粟粒影 ( < 1%);纤维囊性改变: fibrotic cysts、肺大泡、瘢痕旁型肺气肿;蜂窝样囊肿。
肺部结节影的影像学诊断与鉴别诊断肺部结节影的影像学诊断与鉴别诊断背景肺部结节是指直径小于3厘米的圆形或卵圆形阴影,常常在胸部X射线或计算机断层扫描(CT)中被观察到。
肺部结节是肺部影像学检查中常见的发现,但其良恶性还需通过影像学诊断和鉴别诊断进行判断。
影像学诊断X射线影像学诊断肺部结节影的表现:在X射线胸片上呈现为圆形或卵圆形的阴影,边缘清晰。
结节的大小:直径一般小于3厘米。
结节的密度:一般呈现为均匀致密或稍低密度。
结节的位置:可以位于肺野的任何部位。
CT影像学诊断CT扫描相比X射线具有更高的分辨率和更详细的解剖信息,可以更准确地评估结节的特征。
结节的形状:除了圆形或卵圆形的结节外,还可能出现不规则形状的结节。
结节的边缘:边缘的形态有助于判断结节的良恶性。
锐利的边缘通常提示结节为良性,而不规则或模糊的边缘可能是恶性的指标之一。
结节的密度:密度的变化也是良恶性鉴别的重要因素。
低密度结节往往是良性的,而高密度结节可能是恶性的。
结节的增强特点:CT增强扫描可以观察结节的血供情况,恶性结节常常具有明显的强化。
鉴别诊断在肺部结节的影像学诊断过程中,需要与其他疾病进行鉴别,以确定结节的良恶性。
良性结节的鉴别诊断肺血管瘤:表现为圆形或卵圆形的结节,周围有套血管征象。
肺良性肿瘤:如肺内纤维瘤、肺内错构瘤等,有典型的CT表现。
结核病灶:结核结节一般比较小,多为低密度,边缘模糊,常伴有钙化。
恶性结节的鉴别诊断肺癌:常呈现为不规则形状的结节,边缘模糊或分叶状,密度不均匀,常伴有肺门或纵隔淋巴结增大。
肺转移瘤:多为多发结节,且常与原发癌灶相关。
肺淋巴瘤:常呈现为单个或多发的高密度结节,可伴有肺门或纵隔淋巴结增大。
肺部结节影的影像学诊断是判断结节良恶性的重要依据。
通过X射线胸片和CT扫描的观察,可以评估结节的形态、边缘、密度和增强特点,从而进行鉴别诊断。
在鉴别诊断中,需要将肺部结节与其他良性和恶性疾病进行对比,并综合临床资料进行综合判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