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人类起源与文明

人类起源与文明

人类起源与文明
人类起源与文明

人类起源与文明

太阳系由太阳、八颗行星、66 颗卫星以及无数的小行星、彗星及陨星组成的。50 亿年前形成。

地球诞生于46亿年前,而生命诞生于地球诞生后的10亿年(36亿)。估计现有生物500万~1500万种,动物132万,脊椎动物4.5万

240 万年前从南猿中进化产生了人属

一、人类的起源

人是自然界的一部分,自然界是客观存在的,自然通过人类达到了对自身的客观认识。1. 类人猿

5500万年前灵长类中出现类人猿。从树上下来,在地上获取食物。

○1腊玛猿:印度、巴基斯坦、肯尼亚(1400万年)、土耳其、中国云南均发现化石。现已灭绝。普遍认为其不是人类的直接祖先。

○2南猿:主要在非洲。生活在200-450万年前。大脑容量400毫升。比较强壮的已灭绝,而瘦小灵便的种则进化成人。

2. 人属的进化

240万年前,南猿中进化产生了人属(homo)。突出特点是脑容量增大,不仅能使用工具,还能制造工具。

○1能人:180-200万年前。能制造工具;大脑容量达700毫升;有语言交流。根据化石推断只在非洲生活过,所以人类起源于非洲,而不是亚洲或欧洲。

○2直立人:50-190万年前。虽然保留一些南猿特征,但与现代人类相似;大脑容量达1000毫升;能够制造比较先进的工具并能使用火。我国北京人、蓝田人和元谋人都属于直立人。最早的直立人产生于非洲,是由能人直接进化而来,然后迁徙到欧亚大陆。

○3智人:30-150万年前。外型酷似现代人。山顶洞人属于智人。

3,学说

○1多区域连续学说:直立人从非洲迁徙到欧亚大陆,然后在欧、亚、非洲分别进化为智人。○2非洲起源学说:发生二次迁徙,一次是直立人的迁徙,另一次是在非洲的直立人进化为智人,然后有第二次迁徙到欧亚大陆(10万年前)。

二、科学技术的萌芽

1. 石器和弓箭

原始社会最好的技术工具是石器。新旧石器时代交替的时间是1万年前左右。人类在260万年以前已经学会使用石器。

14000年前,原始人发明了较为复杂的工具—弓箭。它是原始人长期积累的生产经验和智力结合的产物。其很好地利用了力学原理,是人类认识和改造自然中重要的一步。

2. 火的使用和取火方法的发明

人类50万年前学会用火。火可以取暖、去湿、熟食、照明。由于天然火种不好保存,后来发明了摩擦生火(石器撞击,钻木取火)。

就世界性的解放作用而言,摩擦生火还是超过了蒸汽机,因为摩擦生火第一次使人支配了一种自然力,从而最终把人同动物界分开。恩格斯

3. 农业和畜牧业的产生

距今10000年出现了农业和畜牧业。

农业的最初方式是“刀耕火种”,工具的改进发展到锄耕农业,以及人工灌溉和人工施肥等,积累了气象、天文等经验和知识。

工具改革和人类智力的发展,狩猎出现了剩余,人类开始圈养和驯化野生动物,并积累了饲养、育种、繁殖等知识,产生了畜牧业。

农业和畜牧业的产生,使采集和狩猎经济发展成农业和畜牧业经济。

4. 制陶技术和手工业的出现

制陶技术与火的使用联系在一起。陶轮是人类最早的加工机械。制陶业的发展促进了手工业的出现,是人类社会的又一次大分工。

5. 冶金技术的出现

人类最早认识的金属是黄金和铜。

冶金技术出现在距今9000-10000年左右。它表明石器时代的结束和金属时代的到来。意味着原始社会的解体和奴隶社会的诞生。

从猿到人的转变关键是劳动,转变的转折点是人类祖先手和脚的分工,手的发展是从劳动中制造工具开始的。由于劳动促成了手脚分工和语言的产生,从而为认识、利用和改造自然,也为科学技术的萌芽创造了条件。恩格思

人类文明和生命科学启蒙

尼罗河-古埃及文明

两河流域的古代文明(美索不达米亚)

印度河-古印度文明

黄河长江-古代中国文明

人类文明产生

科学技术发展

生命科学启蒙

农学医学

医学和农学是生命科学产生和发展的动力和落脚点。

希腊文明

○1克里特文明:公元前21世纪已是奴隶社会。受埃及和西亚的影响。生活富足且已经有线形文字。

○2麦锡尼文明:公元前16-12世纪处于鼎盛时期。普遍使用青铜器。有自己的农业,商贸业也比较发达。

希腊部落:

公元前11-9世纪,希腊部落入侵爱琴地区,克里特和麦锡尼文明衰落。公元前776年重新建立奴隶制城邦,也是第一次奥林匹克运动会举行的日子。

一、苏格拉底以前的哲学思想

1. 米利都学派

泰勒斯(Thales, 公元前624-547)认为:

主张宇宙是自然的,可以用理性的探讨来解释。

水是所有物质中最基本的元素,万物由水产生,有复归于水。有两种自然力起作用,即凝聚力和扩张力,水可以扩张成空气(水蒸气),也可以凝聚成地球。

地球是一张漂浮在水上的盘,上面为稀薄的水覆盖(天空)。

建立了物质循环的设想,即空气、土、水经过动植物的身体复归于空气、土、水。

阿那克西曼德(Anaximandros,公元前610-546 )

他认为:宇宙是物质的,但有一种无定物(apeiron)存在,在冷热的作用下,无定物转化成构成宇宙的四种元素:土、空气、火和水。他用旋涡运动来解释原来杂乱分布的四种物质按其密度的大小而成层分布,是一种原始的机械论哲学。

他认为大地是扁平圆筒状的。火使泥干燥成陆地,并释放雾气,泥中产生鱼等不同的动物,由于陆地的出现,鱼等水生物登陆,最后从鱼腹中产生了人。

阿那克西米尼(Anaximenes,公元前588-525)

人和世界上其他物质一样是由本原物质构成的。基本假设:构成某种物质的原始材料数量的变化决定了这种事物的形式。无定物是空气和迷雾。当空气稀薄时人们感受不到,当它凝聚为风、雾和云甚至水和土的时候,人们就感知了。空气再稀薄一些就变成火了。

阿那克西米尼的哲学思想在爱奥尼亚由色诺分尼和赫拉克利特继承,在大陆由阿那克萨哥拉、留基伯和德谟克利特继承下来。

色诺分尼(Xenophanes,公元前576-490)

他对神学和诗歌感兴趣,同时对化石的观察得到了许多有益的推论。

他认为:一切事物包括人在内都起源于水和土。他发现陆地和海洋在过去曾经互换过位置,并且将来还会发生这样的变化。

化石是他提供的有力证据。

赫拉克利特(Heraclitus, 公元前540-475)

他认为:火是万物的本原,万物借浓厚化和稀薄化从永恒的火产生,最后又分解为火。非神造的世界处在不断产生与灭亡的过程中,一切皆统,万物皆变。

“火死生气,气死生水,水死生土”,“土死生水,水死生气,气死生火”。生与死、健康与疾病,存在与不存在等在本质上是对立和统一的。

他的哲学思想被柏拉图和亚里士多德称颂。

列宁称其为:“辩证法的奠基人之一”。

2. 毕达哥拉斯学派

毕达哥拉斯(Pythagoras,公元前580-500)

他认为:万物的本原是数,宇宙的一切都可用数来解释。从一产生二,产生各种数目;从数产生点、线、面、体;产生水、火、土、气四种元素,它们互相转化创造出有生命的、精神的、球型的世界。他首先证明了沟股弦定理。

该学派致力于数学、天文学、生理学和医学研究。

3. 德谟克利特学派(原子论学派)

留基伯(Leukippas, 公元前500-400)

他是最先提出原子论的人,认为宇宙是由原子组成的。留下的著作很少。其理论由其学生德谟克利特继承和发展。

德谟克利特(Demokritus, 公元前460-370)

(1)万物的本原是原子和虚空。原子在虚空中运动。

(2)原子是组成万物最小的、不可分割的物质粒子;数目无限;质量相等,只有大小、形状、次序、位置不同。

(3)原主是运动的,原子间的结合生成万物,分离使万物消失。

(4)宇宙中包括无限的原子和虚空,原子绝对充满,虚空绝对的空,其中不包括任何物质。

古代原子论是近代牛顿、道尔顿原子论的理论渊源,对现代物质结构理论有深远影响。他也从事解剖学和生理学研究,对亚里士多德有很大影响。

二、希腊医学

希腊的医学起源于传统的宗教治疗方法,医生们把成功的治疗归功于经验和敏锐的观察力,同时也归功于神灵。

希腊人注重将哲学的演绎方法和许多关于人本性和生命起源的哲学理论不经过证实就用到医学上来。

希波克拉底(Hippcrates,公元前460-377)

强调在医学中,医疗技术比哲学重要。认为所有的疾病都不是神灵的作用,有自然的原因的。最大的贡献是把医学从宗教和迷信当中分离了出来,创立了希腊医学中最重要的是一个讲究实际的理性医疗学派。

著名的“体液学说”。

他认为复杂的人体是由血液、粘液、黄胆、黑胆这四种体液组成的,四种体液在人体内的比例不同,形成了人的不同气质:性情急躁、动作迅猛的“胆汁质”;性情活跃、动作灵敏“多血质”;性情沉静、动作迟缓的“粘液质”;性情跪弱、动作迟纯的“抑郁质”。

人所以会得病就是由于四种液体不平衡造成的。而液体失调又是外界因素影响的结果。所以他认为一个医生进入某个城市首先要注意这个城市的方向、土壤、气候、风向、水源、水、饮食习惯、生活方式等等这些与人的健康和疾病有密切关系的自然环境。

希波克拉底是古希腊医学黄金时代的缔造者,西方医学之父、人类医学史上最伟大的人物。希波克拉底誓言最初是他个人的行医道德标准,后来成为古希腊所有立志从医的年轻人成为医生时必须宣读的誓言。

一、对知识传授者心存感激;

二、为服务对象谋利益,做自己有能力做的事;

三、绝不利用职业便利做缺德乃至违法的事情;

四、严格保守秘密,即尊重个人隐私、谨护商业秘密。

“医生全部医术的首要目标就是治好有病的人。如果可以通过不同的方法达到这一目标,那么应该选择最简便易行的方法。这样,医生才能与好人、精通医术的名声相称,而不是一心贪图那些低成色的普通硬币。”——希波克拉底

三、苏格拉底、柏拉图和亚里士多德时代

苏格拉底(Socrates, 公元前470-399)

西方伦理学的创始人,追求的理想是道德的完美和平衡。他认为:上帝只有一个,那就是知识,魔鬼只有一个,那就是无知。

他的老师曾经说过,太阳并不是什么神,只不过是一块灼热的岩石罢了,因此被赶出雅典城。

他告戒学生研究科学很危险。雅典人控告他拒绝承认国家规定的众神,并引进新神来毒害青年。70岁时被判刑饮毒自尽。他对科学的贡献主要是创造了设立普遍定义和归纳推理的方法。其哲学思想是其学生柏拉图哲学的基础。

柏拉图(Plato, 公元前429-347)

主要从事伦理学、神学和政治学。

他认为:哲学的任务是说明永恒的价值,是对神授智慧的渴望。不相信感觉到的经验(就象墙上的影子不是真实的),只有理性认识才能达到永恒的真实。

神按照理性和智慧从混沌中创造了世界。

人类不是进化来的,是由神首先创造出来的,其他生物都是人类退化的产物,包括女人。

他的成就主要是主张认真研究自然,从中探索其数学关系和抽象的规律。他创办了雅典学院(academy),传播哲学思想和知识,一直持续了900年。

亚里士多德(Aristoteles,公元前384-322)

柏拉图的学生和继承人。青年时期同作为医生的父亲学医,学习了希波可拉底的医药理论和实践知识,后来为了学习哲学到雅典学院师从柏拉图。

他是归纳法的创始人之一。著作可分为四类:物理学、伦理学和政治、逻辑学和玄学、生物学。

○1物理学:宇宙是由除土、水、气、火四种元素外,还有“以太”,世界上没有空虚;物质运动是由“原动者”推动,“地心说”统治了西方1000多年。

○2动物学:主要著作有《动物的自然史》《动物的组成部分》《动物的生死》。他对动物的认识明显有两重性,即是抽象思维的理论家,又是肯于实践的观察家。大脑是分泌黏液的器官,可使冷却心脏的热,心脏有灵魂和智慧,血热人就激动,血冷就睡眠。食物在胃里煮熟后产生蒸气,心脏将蒸汽变成血液,通过血液流动,将营养送到全身。他采用属、种等单位对生物进行分类,批判过去机械的两分法,如水生和陆生,有翅和无翅等。根据物种的基本特征分类,以区别不同种类,在比较中寻找普遍的规律。其考虑的特征:繁殖方式、血液颜色、出生方式等,动物中哺乳动物最高,其次是卵生(鸟类和爬行类),再次是冷血动物(蛙

类和鱼类),然后是蠕虫,最低的是寄生虫,可以自发产生。植物有营养灵魂,用于生长和繁殖;动物有敏感灵魂,用于运动和感觉;人类有理性灵魂,理性灵魂位于心脏中。

现象世界是由动物、植物、人和其他物体组成的,真正不变的存在是“种”而人是最完善的动物,其他动物都是低劣的、缺陷的,包括女人。

○3他提出“三段论”:大前提、小前提和结论。如凡植物都能光合作用(大)小麦是植物(小),小麦能光合作用。

○4他雅典创立了吕克昂学院(Luceion),持续了195年。

狄奥弗拉斯图(Theophrastus, 公元前373-285)

亚里士多德的学生、朋友和助手。主要研究领域是植物学,还研究玄学、动物学和医学等。曾替代其老师主持吕昂克学院。

他倡导对自然进行直接的观察和研究,反对目的论对自

然的牵强、武断的解释。

《植物史》和《植物原理》奠定了植物学的发展基础。认为:果实是子房发育成的;植物可以分为草本和木本;根是吸收养料的器官;解释了年轮形成的原因;单子叶植物和双子叶植物的区别;记载了550种植物;肯定了植物具有性过程;观察了植物和环境的关系,成为生态学的基础。

“实践是认识自然的最好方法和唯一的方法”

四、希腊化时期

亚历山大(Alexandros, 公元前356-323)公元前332年在亚历山大亚建立亚历山大大帝,由亚历山大的父亲菲利浦统治,20岁时获得王位。登基后打败了波斯,攻克了埃及、巴比伦并入侵印度。

他将希腊文化传播到除中国以外的世界各地。

希腊化时期:公元前27年罗马帝国建立前的300年。后来亚历山大王国分为三个部分:

①赛克洛普斯统治马其顿和希腊等欧洲地区。

②尼凯特统治亚洲地区。

③索特统治埃及地区,即公元前305年建立的托勒密王国,它是希腊化时期的中心地区。

亚历山大图书馆(公元前295年)曾拥有70万册图书。当时经过亚历山大港的每条船只都要上交出其所装载的图书,再由图书馆的专家来鉴定图书的价值。正是在这个图书馆里,欧几里得思考出了几何学原理、阿基米德的头脑中形成了物理学的基本原理、亚利斯塔克得出了地球围绕太阳旋转的结论,埃拉斯托斯特尼斯计算出了地球的周长……。

欧几里德(Euclid,公元前330—前275年)

欧几里德生于雅典,接受了希腊古典数学及各种科学文化,是柏拉图的学生。30岁就成了有名的学者。应当时埃及国王的邀请,他客居亚历山大城,一边教学一边从事研究。

古希腊的数学研究有着十分悠久的历史,曾经出过一些几何学著作。欧几里德汇集了前人的成果,采用前所未有的独特编写方式,先提出定义、公理、公设,然后由简到繁地证明一系列定理,讨论了平面图形和立体图形,还讨论了整数、分数、比例等等,终于完成了《几何原本》。

《几何原本》的手抄本流传了1800多年。1482年印刷发行以后,重版了大约一千版次,还被译为世界各主要语种。13世纪时曾传入中国,中国最早的译本是1607年意大利传教士利玛窦和徐光启根据德国人克拉维乌斯校订增补的拉丁文本《欧几里德原本》(15卷)合译的,定名为《几何原本》。

阿基米德(Archimedes,公元前287-212)

古希腊伟大的数学家、力学家。生于西西里岛的叙拉古,卒于同地。早年在当时的文化中心亚历山大跟随欧几里得的学生学习,以后和亚历山大的学者保持紧密联系,因此他算

是亚历山大学派的成员。

后人对阿基米德给以极高的评价,常把他和I.牛顿、C.F.高斯并列为有史以来三个贡献最大的数学家。

《论球与圆柱》,这是他的得意杰作。他从几个定义和公理出发,推出关于球与圆柱面积体积等50多个命题。

《平面图形的平衡或其重心》,从几个基本假设出发,用严格的几何方法论证力学的原理,求出若干平面图形的重心。

《论浮体》讨论物体的浮力,研究了旋转抛物体在流体中的稳定性。著名的阿基米德定理包含在此书中。

亚历山大利亚时期生命科学主要成就在解剖学和医学。

希罗菲勒斯(Herophilus,公元前335-280)

写有《论解剖学》等著作,他在解剖人体时最早发现了血管,并第一个区别了动脉和静脉:动脉有搏动,静脉没有搏动。

埃拉西斯特拉图斯(Erasistratus,公元前330~250 )

在肉眼所能及的范围内详细观察了动脉和静脉在人体全身的分布,甚至注意到了微血管的状态。他对心脏和血管系统之观察研究,给后人留下宝贵资料。他第一个精确地描述了心脏的半月瓣、三尖瓣和二尖瓣等结构。

希腊化时期的中国

亚历山大利亚学术盛期(公元前305-前30年)恰逢我国战国中期和西汉后期。春秋战国时期:

罗马文明

公元前2世纪,罗马人征服了亚历山大后在奥古斯都成立了罗马帝国,结束了长达300年的希腊化时期。

在罗马时代,罗马人关注帝国的建设,把政治、军事等作为重点,不重视纯科学和纯学术的东西。应该说在这个时期科学是停滞不前或是倒退的。

犹太思想、希腊思想和基督教思想的综合形成了教父神学,柏拉图思想和部分、亚里士多德思想进入早期的基督教神学中,成为西方中世纪黑暗时期的根源。

一、罗马时期主要学术成就

卢克莱修(Lucretius, 公元前99-44)古罗马哲学家和诗人。

他继承古代原子学说,特别是阐述并发展了伊壁鸠鲁的哲学观点。认为物质的存在是永恒的提出了“无物能由无中生,无物能归于无”的唯物主义观点。反对神创论,认为宇宙是无限的,有其自然发展的过程,人们只要懂得了自然现象发生的真正原因,宗教偏见便可消失。

承认世界的可知性,认为感觉是事物流射出来的影像作用于人的感官的结果,是一切认识的基础和来源,驳斥了怀疑论。认为幸福在于摆脱对神和死亡的恐惧,得到精神的安宁和心情的恬静。著有哲学长诗《物性论》。

由于《物性论》反对宗教和迷信,被列为禁书。到文艺复兴时期被推崇为伊壁鸠鲁哲学思想的代表作,是科学作品的典范。

老普林尼(Pliny the Elder , 公元23-79)

普林尼是罗马最有名的博物学家。他是罗马时代三个最伟大的百科全书作家之一。

普林尼的主要贡献是《自然史》。这部著作在中世纪时,被认为是已有的关于自然界一切知识的宝库。这部著作共有37卷之多,内容包括所有的自然界和人类的技艺技术。在这部著作中,他广征博引了大量事实和观察的结果,这些都是从2000多种前人的著作中搜集来的。在这些著作中的作者中,有146个罗马人,326个希腊人。

《自然史》的内容:一篇总序,内容目录及一张被引用书籍的作者名单。第二卷讨论了天和地。第三卷到第六卷是关于地理学和人种史。后面几卷讨论的是我们称之为自然史的内容,都是一些关于各种兽类、鱼类、昆虫类和鸟类的记事。第十二卷到第十九卷论述植物学及其应用。植物学部分相当庞大,内容很多,包括林业,家业和园艺业。

味吉尔(Virgil,公元前30-?)

主要著作是《农事诗》,描写了农事技术和农事知识。

达司寇拉(Dioscorides, 公元40-80)

主要著作是《药材》,收集了500多种植物(外型,产地、生活习性和药用方法),也介绍了一些药用动物和矿物。

赛塞(Celsus,公元14-37)

主要著作是《论医药》。该书是用拉丁文写的,一般认为赛塞是拉丁文的创始人之一。手稿被忽视了13个世纪,1420年才被发现,并被欧洲的出版社出版,被推崇为最早的医药著作。

二、盖伦与西方医学

盖伦(Claudius Galen, 130-200)

古罗马医生、自然科学家和哲学家。是继希波克拉底之后杰出的古代医学理论家。他创立了西方医学和生物学体系,将不同的医学学派统一起来。他一生写了131部著作,其中《论解剖过程》、《论身体各部器官功能》两书阐述了他自己在人体解剖生理上的许多发现。

盖伦年轻时学习过数学和哲学,后来学医。他研究过解剖学,、但因为当时的罗马统治者禁止解剖人体,盖仑的解剖对象是猕猴。他提出了血液运动的理论。盖仑认为,把心脏分为两半的中隔上,有人们肉眼看不见的小孔,血液穿流过这些小孔,从心脏右侧到心脏左侧,再流经肺部;血液在血管中缓慢地来回流动,开始向这一方向,接着又向相反方向,如此往复循环。血液的流动是以肝脏为中心的,血液在人体内像潮水一样流动之后,便逐渐被身体所吸收。他的学说在2-16世纪一直被奉为信条,对西方医学的影响很大。

盖伦生理学和哲学:

心、脑、肝为人体三个主要的器官,每个主要的器官提供了一组器官或功能运作的主要原理。这些器官或功能即成为一个系统。每一个系统整体的运动或感知能力称为效能。心为生命效能的主要器官,与灵气相关,主在维持生命,统辖心率、脉搏和呼吸,与心相关的系统包括运输血液和灵气的胸腔器管和动脉。脑负责动物效能,与灵魂之功能相关,主持人之精神活动和感观,与脑相关的系统则包括了脊髓和神经系统。肝主管自然效能,包括营养、生长和生殖,与肝相关的系统则有消化器官和静脉。亚里士多德则分别称这三种灵魂为生殖灵魂、感觉灵魂及理性灵魂。植物只有生殖灵魂,动物有前二种灵魂,只有人才具备三种灵魂。盖伦则把这三种灵魂的说法与人体的解剖学、生理学知识创造性的结合起来,提出了所谓“自然灵气”、“生命灵气”、“动物灵气”的理论。他认为这三种灵气,在人体分别位于消化系统、呼吸系统和神经系统。他的学说是医学同传统希腊哲学综合而成的,尽管有许多是来自实际,但他又信奉神创论和目的论,带有浓厚的宗教色彩。

欧洲封建时代

西罗马帝国在公元476年灭亡,标志着西欧奴隶社会结束,封建时代开始,

灭亡的原因: 货币缺乏,经济混乱;通货缩减,土地荒芜,国内生产下降;苛捐杂税,民不聊生;环境污染,疟疾流行。

日耳曼人和斯拉夫人联合罗马奴隶和隶农起义,推翻了西罗马帝国的统治。

法兰克王国国王查理马特(Charles Martel,688-741)进行了土地改革,原来的奴隶和隶农转化为农奴,是西欧封建社会形成的重要一步。

经济制度造成土地等的分散,是罗马时期的大规模水利和道路系统成为闲置,农业技术缓慢发展。希腊哲学和科学被遗忘了。

西欧封建时代(476-1640年)。这个时期基督教思想占统治地位,在思想上欧洲中世纪比希腊时期大大倒退,标志着欧洲黑暗时代的开始。这个时期,中国(隋唐宋元)和阿拉伯帝国是世界上两个学术中心。

一、宗教

(一)基督教

犹太人在公元前11世纪曾建立以色列王国,救世主思想给犹太人很大的精神安慰。基督教是公元1世纪从犹太教中分离出来的一个教派,《旧约》是基督教和犹太教的共同经典。公元2世纪中叶,产生《新约》同《旧约》一起合成《圣经》。

随着罗马帝国的衰败,基督教取代多种宗教成为罗马的国教,罗马灭亡后,以教皇为首的教会“把整个封建的西欧联合为一个大的政治体系”。

教会有组织机构、庞大的神职人员、法庭、监狱和军队。教会实行极端的愚民政策,除了教会的少数上层人物,整个社会几乎都是文盲。古希腊和古罗马的书籍全部遭到破坏。在文艺复兴之前,出版的希腊书籍不得不从阿拉伯文转译成拉丁文。

(二)伊斯兰教

伊斯兰教的创始人是穆罕默德(Muhanmmad,571-632)。622年正式建立政教合一的政教公社。它从犹太教中吸收了一个神的思想,信奉真主,穆罕默德是真主的使者。《古兰经》是真主启示的记录。

伊斯兰教是阿拉伯帝国的主要宗教,对希腊文化实行宽容政策,所以保护了大量的希腊经典,并且努力将希腊文化融合到伊斯兰教义中。如承认宇宙便是神,宇宙由原子组成等。基督教教义憎恶现世,追求来世进入天堂,欧洲封建时代的教会仇视世俗哲学,实行愚民政策,使希腊文化遭到摧残。而伊斯兰教却在一定程度上保护了希腊文化。

(三)佛教

佛教由据今天三千多年古印度的迦毗罗卫国王子所创,他的姓是乔达摩(S. Gautama, P.Gotama)。因为他属于释迦(Sākya)族,人们又称他为释迦牟尼,意思是释迦族的圣人。广泛流传于亚洲的许多国家。西汉末年经丝绸之路传入我国。

佛教是佛陀的教育。讲佛教是宗教只是一种通俗说法而已,其实指以智慧自内证打破无明烦恼,成就菩提(觉悟)之道。

佛教与基督教、伊斯兰教并称为世界三大宗教,在历史上曾对世界文化传播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至今依然深深的影响着世界上的很多人。

二、阿拉伯学术时代

8世纪中叶,阿拉伯人征服了西亚、中亚、印度河流域、北非和西班牙等地,形成了跨亚非欧三大洲的大帝国。国王奖励翻译希腊著作,促成了阿拉伯学术时代的开始。学术中心由欧洲转移到西亚。

大体包括三个过程:

(1)发现已被遗忘的希腊知识宝库。

(2)将希腊文化溶入自己的语言和文化中。

(3)在此基础上形成自己的文化。

阿拉伯国家在学术上的主要贡献在炼金术。其中硫和汞占重要位置。公元9世纪,《几何原本》、《大综合论》等被译成阿拉伯文。将希波克拉底和盖伦的著作译成阿拉伯文,开发了本民族的传统医药。医学发达,在全国建了许多医院。

公元11世纪,阿拉伯学术开始衰退,学术活动又转移到欧洲。

三、欧洲经院哲学

欧洲经院哲学形成于8-10世纪,13世纪进入鼎盛时期。它是古希腊哲学服从宗教的产物,是西欧中世纪主要哲学思想的统称。其主要内容是以哲学形式论证基督教教义和信条。因在天主教的学院(经院)中讲授而得名。

○1唯实论:以柏拉图哲学思想为基础。“共相在物先”。“共相”是个别事物的本质,个别事物是偶然现象,并不真实存在。

○2唯名论:以亚里士多德哲学思想为基础。“共相在物里”。只承认个别事物的客观存在,“共相”只是表示个别事物的名词和概念。

○3大宇宙:是神性的,指天文学上的宇宙结构。

○4小宇宙:是人体,指解剖学、生理学和心理学上的人体结构。这种学说认为,地球是大宇宙的中心球体,由四种元素有序分布。从亚当偷吃禁果堕落后就乱了。地球周围有充满空气、以太和火几层同心圈组成,同心圈有恒星、太阳和行星,被四种天风挟持运行,四种天风与地上的四种元素和人体的四种体液有关。。。。。

文艺复兴与科技革命

欧洲文艺复兴(The renaissance, 1300年-1650年)

新兴中产阶级在科学、文化艺术和哲学等领域的一次思想解放运动;

欧洲重新发现古希腊文化的时期或科学发现的年代;

欧洲封建主义向资本主义过渡的时期;

其不只是复古希腊文明,在许多方面有重大创新。

恩格斯:“这是一次人类从来没有经历过的最伟大、进步的变革”

文艺复兴产生的主要原因:

1. 新兴资产阶级及其哲学思想的产生。

他们反对禁欲主义和宗教观,摆脱教会的思想束缚,挑战神学和经院哲学的权威和教条,主张复兴古希腊和罗马文化。

2. 人文主义代替神学成为欧洲的主要思潮。

人文主义(人道主义)是研究人与自然的世俗文化,反对教会认为肉体没有意义而灵魂才是永生的理论。其由意大利向北传播,为科学振兴铺平了道路。

个人主义:强调个人的信仰和行动完全自由,包括对财富的私人拥有、社会身份的保持和思想情感的显露等的承认。

禁欲主义:把肉体看成是一切罪恶和痛苦的根源,提倡极端节制个人的物质需求,以达到某种精神道德和宗教理想。

3. 1348年欧洲发生鼠疫大流行。

夺去了发生地1/4-1/2的人口,其结果:土地所有权变更,劳动力缺乏,农民暴动

遍及欧洲。同时人们怀疑神学和教会的力量,也动摇了对古代哲学的迷信(希波克拉

底、盖伦等学说),刺激人们去寻求克服灾难的方法和途径。

4.其它因素。

商业的兴起;城市的产生;贸易和探险活动的增加;造纸和印刷术传入和使用等。“我不想变成上帝或者居住在永恒中,或者被抱在怀抱里,属于人们的那种光荣对我就够了。这是我乞求的一切,我自己是凡人,我只要凡人的幸福”彼特拉克

艺术与解剖学

在文艺复兴时代,医学和艺术的发展都需要精确的解剖学知识。在艺术上认为人体是美丽和值得研究的。艺术家们不满足于了解人体外部知识,许多人学习解剖学,相信对尸体的解剖有利于更真实地表现生命体。

达?芬奇(Leonardo da Vinci,1452-1519)

14岁给雕刻家和画家罗基欧当学徒,10年后成为杰出的艺术家。《最后的晚餐》《蒙娜丽莎》等作品闻名于世。达?芬奇即是艺术家,更是一位自然科学家和工程师。在地质学、物理学、生物学、生理学等方面具有创造性见解;在军事、水利、土木、机械工程等方面有重要的设想和发现。他在科学上的成就在18世纪前无人能比!!

“科学如果不是从实验中产生并以一种清晰的实验结果结束,便是毫无用处的,充满谬误的,因为实验乃是确实性之母”达?芬奇

天体学:地球可能围绕太阳转动,引起哥白尼注意;

物理学:关于声波和光波的猜想;

植物学:根据年轮确定树的年龄;

地质学:贝壳化石的本质;

解剖学:开展人体解剖,制造了许多肌肉和肌肉群模型,并进行比较解剖学研究(至少解剖过30具尸体);解剖过昆虫、鱼、蛙、马、狗、猫、鸟、牛、养、熊、狮、猴、鳄鱼和鸡胚等;发明用蜡注入脑壳制造脑模型;利用加热蛋白凝固和连续切片方法研究眼球的结构;切开猪胸壁,活体观察心脏的跳动,发展了心脏活瓣模型。

维萨里与人体解剖

1543年出版的两本书标志着近代科学的开端。哥白尼—《天体运行论》-宏观世界(宇宙)维萨里—《人体的构造》-微观世界(人)

维萨里(Andreas Vesalius,1514-1564)

维萨里1514年出生在比利时布鲁塞尔一个医学世家,18岁时维萨里在巴黎学习医学,做赛维(一个坚定的盖伦主义者)的助手。

1540年举行了重大的公开解剖演示,指出了盖伦在人体解剖上几百出错误因此得罪了盖伦的追随者和教会。被攻击为“疯子”和“危险人物”。

1. 盖伦怎么能错呢?

2.《创世纪》中明明写着:上帝按照自己的形象创造了第一个男人(Adam),然后抽出一根肋骨造成了第一个女人(Eve),所以男人应该比女人少一根肋骨。

“与其从师于傲慢自大、除重复盖伦教条而其他一无所知的教授还不如向肉店屠夫学习”——维萨里

维萨里在解剖学上取得巨大成功,但在生理学上基本没有进步和作为。

消化:腹腔对事物的“烹调”;

呼吸:为了冷却血液;

生殖和胚胎:与亚里士多德相似结论。

他详细地描述了心脏的结构,解剖了动脉、静脉和静脉瓣膜,但还是接受了盖伦关于这些器官的功能的观念。传统的力量是异常强大的,敢于向盖伦的权威挑战,没有独立的品格和实的知识功底是做不到的。但循环问题与神学的“灵气”“灵魂”紧密关联,不是一个安全的研究课题,维萨里也不得不小心行事。

炼金术

文艺复兴时代特征是科学与艺术的重生,但迷信、神秘主义和秘术也相当流行。化学技术可以追溯到最早期文明中制造玻璃、金属、香水、酒精、胶结剂和医药等技术中。吸收和改革了原始化学技术及其所依据的哲学的炼金士们,常被贬为庸医、江湖骗子和傻瓜。但他们是第一批企图对生物体进行化学分析的人。

他们的知识体系是复杂、模糊和神奇的神学和哲学体系,但他们的技术,如蒸馏、升华和金属冶炼等在当时是相当先进的。

在巴比伦、印度、中国、希腊和穆斯林的文明中都有炼金士哲学。它不是起源于经验的科学,而是起源于寻找一种能够控制热情、婚姻、生长、死亡和使物质相互转换的方法。当不受宗教影响的实验化学产生以后,炼金术便失去了在当时社会中的“有用的”地位。

西方的炼金术主要想把普通金属变成金子。中国的炼丹术则是想获得一种使人能健康长寿和长生不老的灵丹妙药。

巴拉赛尔苏斯(T?Paracelsus,1493—1541)

是医学化学学派的首倡者,也是近代化学的主要奠基人之一。

父亲是位移居瑞士的德国医生。受父亲的影响学习医学,后来漫游欧洲学习炼金术和矿物学;终于在意大利获得医学博士学位成为一位优秀的外科医生和有本事的大夫。

他创造了新的治疗疾病的方法,即化学医术系统或炼金医术系统, 认为生命是个化学过程,这在当时是革命性的观点。

他相信四元素说, 认为四元素在身体内变为三种要素—盐、硫黄和水银。盐是不挥发和不可燃的要素,水银是可熔和挥发的要素,硫是可燃的要素。他把这称为“三基”,并把它们分别比作身体、灵魂和精神。他认为这三种要素的增减决定着机体的健康、疾病、生存和死亡......

他说:“人们靠内心的默想,绝不会知道万物的本性”。“眼所见的,手所接触的,才是医生的老师”。

他是一个巫师和医生,术士和科学家。

哈维与血液循环

在整个文艺复兴时期亚里士多德和盖伦关于生命本质、结构和生理功能占统治地位。达芬奇:在人体解剖上有新发现,但是为了艺术,且笔记没有发表和公开;

维萨里:在人体解剖上有重要贡献和改革精神,但在生理学上尽量避免同盖伦体系和教会发生矛盾,对血液和生理学的阐述是模糊不清的。

曼弗莱第(Manfredi,15世纪)

卡毕(Carpi,15世纪)

勿纳尔(Jean Fernel,1497-1558)在解剖学上对盖伦学说提出疑问

血液是当时人们感兴趣的问题:

1)哲学家认为血是力量的源泉,是生命的基础;

2)各国古文化相信青春、胆量、性格等均通过血液传递;

3)宗教仪式、驱赶魔鬼、邪病治疗等用到血。

亚里士多德:心脏是人体第一器官,智慧所在,是供给血液能量的器官。心脏的的血液与呼吸的气体相遇后沸腾,产生脉搏。

盖伦:左右心室间的隔膜上有小孔,血液可以左右流动。血液离开心室流向存在空气和灵魂的地方。血液从肺回到左心室是渗漏造成的。

塞尔维特(Michael Servetus,1511-1553)

西班牙医生、神学家、也从事写作和编辑。

他认为:“灵魂存在于血液中”,否定了当时盛行的“三灵气说”,即自然灵气、活力灵气和动物灵气,用此来错误地解释心血管的基本生活活动,著作《基督教复兴》记述了上帝与世界与人的关系,认为要了解上帝与人的关系和圣灵首先要了解人的灵魂,就要了解人体的结构、功能及其非结构成分尤其是血液与灵魂运动的知识。书中附带介绍了肺循环,指出了盖伦的错误,提出如果是单纯为了为肺提供营养,肺动脉不能那么粗并有那么多血液流向肺。血液流向肺是为了换气。

塞尔维特没有考虑到血液的大循环,也没有绝对否定血液可以通过隔膜渗漏的可能性,只是将生理学观察同神学调和成统一体。后来他的这些观点被欧洲宗教改革家加尔文告发,因异端罪被天主教法庭判火刑。

1553年10月27日,塞尔维特被活活烧死在日内瓦。恩格斯在论述反动教会对自然科学家的迫害时曾愤愤地说:“塞尔维特正要发现血液循环过程的时候,加尔文便烧死了

他,而且活活地把他烤了两个钟头……”

1903年加尔文信徒们因内疚在日内瓦为其树立了纪念碑。

哥伦布(Realdus Columbus ,1516-1559)

哥伦布是个药剂师的儿子,当过七年外科医生的学徒,后来跟维萨里学习医学和解剖学。维萨里离开帕度瓦大学后由其接任解剖学教授工作。他批评维萨里的《人体的构造》,写了

《论解剖学》,被怀疑有抄袭之嫌;可能看到过塞尔维特《基督教复兴》中关于肺循环的阐述。但他对肺循环的阐述却是最早(1545年)和最清晰的。

塞萨比奴(Andres Cesalpino,1519-1603)

1555-1592,任比萨大学植物学和医学教授,1592年后做罗马教皇克莱门八世的御医和沙宾查大学教授。主要研究植物分类、解剖学和医学。他通过观察绑扎手臂时一端静脉膨胀,认为:血液是从动脉向静脉流动的,然后从静脉流回心脏。心脏是人体的重要器官,而且血液从心脏发出的四根大血管流出,灌溉全身。他错误地认为:肺和心脏是同时扩张、同时收缩的,或者说元气的进入必然发生在我们呼气的时候。

最为可贵的是他认为:动脉的搏动和“小膜”的开闭,起作用是保证血液即不能从入孔出去,也不能从出口进去。表明其对心脏和血液的认识已经接近循环系统的程度。但由于过于迷信亚里士多德学说,加上没有进行耐心的观察和实验,并没有把血液循环系统阐述清楚。法布里修斯(Hieronvmo Fabricius,1537-1619)

帕度瓦大学解剖学教授和外科医生。法洛比(维萨里的学生)的学生,哈维的老师。

他认为:“形成这些静脉瓣膜的原因,是为了使身体的任何部位都以奇妙的比例分配到某一恰当数量的血液,以维持身体几个主要部位的营养”。

“静脉瓣膜的功能只是防止心脏把过多的血液经过静脉送到身体肢端”。

“静脉是用来将富于营养而缺乏灵气的血液运出心脏”。在他眼里,静脉瓣膜更象是调节贮水池容量的阀门,而不是调节流向的阀门。另外,他没有研究过心脏的运动,对呼吸的认识也同盖伦相近。

哈维(William Harvery,1578-1657)

16岁进剑桥大学学习艺术学,后在帕度瓦大学同法布里修斯学习医学(1602年获医学博士学位),回到英国后做医生。曾是查理一世的常任御医。后来做牛津大学的教授。

1628年出版著作《动物心血运动的解剖学研究》,其实早在1616年的讲演稿中就提到过血液循环理论。

在血液和心脏问题上,哈维抛弃了盖伦学说,在思维上更接近于亚里士多德关于心脏是人体最重要器官的学说。

为什么在结构上相似的左右两个心室,功能有如此大差异?

为什么肺需要超出它本身那么多倍的营养?

为什么动脉样的静脉只营养肺,而静脉样的动脉营养整个身体?

为什么动脉和静脉在功能上不同,但除了颜色不同外没有区别?

为什么除了肺运动外右心室必须运动?

为什么。。。。。

哈维抓住了问题的关键:每次心跳送到身体多少血液?

如果每次心跳泵出70毫升血,每分钟跳70次,那么每小时

泵出300升血。而人或尤其动物全身的血液量是可以知道的。

哈维得出的结论是:

血液在人体中一定是循环的。心脏跳动是血液不断循环的动力,即血液从心脏到动脉和从静脉回到心脏的原因。

意义:

①哈维成功地将机械论的模式用到生物学上。

②血液循环理论的建立,是在实验观察的结果上的思考,是科学方法论上的重大进步。

③击跨了流行1400多年的盖伦体系,为临床医学提供了理论基础。由于当时没有显微镜,无法观察到毛细血管,了解组织中动脉和静脉之间连接和沟通的本质。只能提出“吻合器

”和“小孔”连接动脉和静脉这样的假说。

如有侵权请联系告知删除,感谢你们的配合!

人类起源的传说作文(整理3篇)

人类起源的传说作文(整理3篇) 这篇人类起源的传说作文范文是我们精心挑选的,但愿对你有参考作用。 人类的历史始于人类的出现,人类如何起源,历来传说、争论很多。只是,进化论仍然是目前的权威理论。 1859年,英国生物学家C。R。达尔文出版《物种起源》一书,阐明了生物从低级到高级、从简单到复杂的发展规律,但该书贸易提及人类的问题。1871年,他又出版《人类 ___与性的选择》一书,列举许多证据说明人类是由已经灭绝的古猿演化而来的。但他没有认识到人和动物的本质区别,也未能正确解释古猿如何演变成人。F。恩格斯提出了劳动创造人类的科学理论,1876年他写了《劳动在从猿到人转变过程中的作用》一文,指出人类从动物状态中脱离出来的根本原因是劳动,人和动物的本质区别也是劳动。文章论述了从猿到人的转变过程:古代的类人猿最初成群地生活在热带和亚热带森林中,后来一部分古猿为寻找食物下到地面活动,逐渐学会用两脚直立行走,前肢则解放出来,并能使用石块或木棒等工具,最后终于发展到用手制造工具。与此同时,在体质上,包括大脑都得到相应的发展,出现了人类的各种特征。恩格斯把生活在树上的古猿称为“攀树的猿群”,把从猿到人过渡期间的生物称作“正在形成中的人”,而把能够制造工具的人称作“完全形成的人”。随着化

石材料的不断发现,测定年代方法的不断改进,人们对人类起源的认识也不断深化。尽管存在的问题还很多,但目前已经可以大致勾划出人类起源和发展的线索。 可是,进化论却无法解决自然界的生物问题,近年来还以为进化证据受到自然界证据的抵触而备受争议。甚至几乎被推翻或改写,却由于没有新的理论可以说明这个问题而继续以进化论为中心。可见,人类起源的问题不是一个简单就可以说明的问题。这个问题还需要我们每一个人去努力探讨。 希望你能喜欢这篇人类起源的传说作文范文。 关于人类 ___,在人类早期,就有许多这方面设想的神话。 比如《女娲造人》是中国的神话,《伊甸园里》是西方神话。尽管两则神话故事所产生的地点不同,可以看出东西方文化的差异,但是它们也有许多共同点。第一,两则神话都认为人类并不是从来就有的,无论东方西方,古人早都思考人类起源问题。第二,两则神话都认为人类是被创造出来的,都有创造人的神,不过一则设想为女娲,一则设想为上帝罢了。第三,制造人的材料都设想为泥土,大地是人类的母亲。第四,人的形象都是按照创造者自身的形象设计的。第五,两则神话又都说到人类为什么有男女性的差别。

七年级生物人类的起源和发展人教版

人类的起源和发展 一、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目标 1.概述人类起源于森林古猿,人类是在与自然环境的斗争中逐渐进化来的。 2.参加资料分析和技能训练等活动,与同学交流自己的看法,提高分析判断能力。 过程与方法目标 1.通过对比观察四种现代类人猿和人类起源与发展过程的示意图,概述人类在起源和发展过程中自身形态和使用工具等方面的变化。 2.通过人类起源的学习,初步了解科学推测的方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认同人类起源与发展的辩证唯物主义观点、人类应当与自然和谐发展的观点以及科学是不断发展的观点。 二、教学重点 1.运用比较的方法找出人类与类人猿的异同点。 2.认识到古人类化石和遗物等对研究人类起源的重要性。 3.认同现代人类是在与自然环境的长期斗争中进化来的观点。 三、教学难点 1.运用比较的方法找出人类与类人猿的异同点。 2.概述人类进化的重要历程。 四、教学方法 资料分析法、讨论法、多媒体演示。 五、课前准备 1.教师准备:查阅、搜集有关生物进化论和神创论观点的资料及现代类人猿生活的录像片等。 2.学生准备:搜集有关人类起源和进化的资料、现代类人猿的分布以及生活状态的图片资料。 六、课时安排 2课时 七、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导入新课] 教师:亲爱的同学们,“我是从哪里来的?”这是孩提时代你向爸爸妈妈提出的问题。可是随着年龄的增长,或许你们又有了新的困惑:“人类是从哪里来的呢?”其实这也是困扰人类几千年的一个问题。从这一节课开始,我们将追随科学家的足迹一起来探究人类起源的奥秘。 [讲授新课] 板书:第一节人类的起源和发展

教师:关于人类起源的争论已有数百年的历史,现在仍有许多问题是悬而未解的。在这方面你们都知道些什么呢? 学生甲:人是猴子变的。 学生乙:圣经上说,上帝创造了万物,也创造了人类。 学生丙:我国古代有盘古开天地、女娲造人的神话传说。 教师:那么在人类的起源方面,你想了解些什么内容呢? 学生甲:人类是什么时候出现的? 学生乙:在生物进化的历程中,为什么人类出现得最晚,却是最强大的,成为了地球的主宰? 教师:大家提到的问题非常好。说到人类的起源,不得不提到一个人,就是达尔文和他的《物种起源》。请各小组同学交流一下课前搜集的这方面材料。 学生:分组交流。 学生甲:1859年,达尔文出版了《物种起源》一书。他在这本书中暗示了他的观点将会给人类起源的研究提供重要的思路和线索。后来他在《性选择和人类的由来》以及《人和动物的表情》等著作中,比较明确地指出,人类和其他动物一样是进化来的,并推测人类与大猩猩和黑猩猩有亲缘关系。当时许多科学家坚信神创论,因此,达尔文进化思想的支持者与神创论观点的支持者展开了激烈的争论。 学生乙:关于人类起源的最著名的一次辩论是在科学家赫胥黎与威尔伯福斯主教之间进行的。事情发生在1860年6月牛津大学大不列颠学会的一次会议上,争论的焦点是达尔文的《物种起源》一书。达尔文的观点在这次辩论中最终取得了胜利。后来,达尔文在比较了人类和类人猿的相似处之后提出,人类和类人猿是由共同的祖先进化来的。 教师:真不错,下面请大家观看几种现代类人猿生活的录相片,结合你的生活经验、以前的知识和在课下搜集的资料讨论回答:这些类人猿今天分布在地球的哪些地方?它们的生活方式有什么共同点? 学生:分小组观察、讨论,并相互补充。 学生代表总结回答:现在的大猩猩生活在非洲西部和东部的赤道地区一带;黑猩猩生活在非洲中部和西部的热带森林中;长臂猿生活在南亚和东南亚地区以及我国的云南省;猩猩生活在亚洲的加里曼丹和苏门答腊的热带森林中。它们都依靠从森林中获取的果实、嫩芽、昆虫等食物生存。它们没有制造工具和改善生存环境的能力,也不能像人类那样进行语言和文字的交流。 教师:当今人类的数量在急剧增加,而类人猿的数量却在日益减少,这是为什么呢? 学生甲:人类具有发明和创造各种技术和工具的本领,使得人类适应自然、改造自然、改善生存条件以及利用医药卫生加强自身保健的能力不断加强,这些都使人口数量急剧增加。相反,现代类人猿不具备这些能力。 学生乙:人类不断开发现代类人猿赖以生存的森林,对现代类人猿的乱捕乱杀和环境的严重污染等,都使现代类人猿的数量减少。 教师:类人猿在形态结构上确实与人类有许多相似之处,但究竟在哪些方面和人有根本的

人类的起源与发展史

人类的起源与发展史 关于人类起源的理论,经过了人与猿同类论、猿变人论、人与猿同祖论这三个历史上不同发展阶段。下面是本站的小编为你们整理的内容,希望你们能够喜欢人类起源与发展 从生物学的意义上讲,人是一种动物,人属于哺乳动物纲,灵长目,人科,人属。类人猿与人在进化上有亲缘关系,因此可以说它是人的祖先。大约在20万~300万年以前,人类就已经出现在地球上了。人类是从古猿变来的。但是类人猿和人,在进化史上都很年轻,如果以地球现在的年龄为12小时,那么人的寿命还不到半分钟。 科学的人类起源理论是从18世纪的拉马克开始的,并经过达尔文开始形成。在古代和18世纪以前,关于人类起源的问题只能做一些猜测。古代生物学家虽然指出了人类与动物在结构上的相似现象,但还不能提出什么系统的理论来阐述人类起源的奥秘。 18世纪著名瑞典生物学家林耐,在他创立的生物分类学的基础上,特别是在研究动物分类时,把人和猿做了比较。他不仅发现了人和猿都有二心耳、二心室,都是胎生,而且发现人、猿、猴都有两对门齿,胸前都有一对乳房。由于这种惊人的相似,所以他在进行动物分类时,就把人、猿、猴归入一类,名曰灵长类,即都是灵敏的高等哺乳动物。 法国博物学家拉马克提出了由猿变人的理论,这是拉马克在研究了现代猿的身体构造和生活习性的基础上第一次提出来的。他假设,由于生活条件改变,下到地面生活的类人猿必须用后肢行走,促使手足分工,使前肢发展得更加灵巧有力。这种在发展变化中的猿人渐渐进化成新的物种,最后变成了原始人。由猿变人论,比起林耐的人与猿同类论,大大地前进了一步,揭示了猿和人之间前后相继的发展联系。 法国生物学家居维叶首先从比较解剖学方面证明,所有脊椎动物。从最低等的鱼类到最高等的人类,其主要特征都基本相同。从而说明人起源于猿。他通过解剖学证明,从两栖动物到人的四肢骨骼原来都是由一定数目的骨片在同一格式上构成的,并指出两条腿的鸟和人本来都是四肢动物。由此,居维叶进而证明猿是人的直接祖先,并初步阐述了人类起源的机制。

2019届高考历史真题分类汇编第1课 第12课 破解生命起源之谜

第12课破解生命起源之谜 一、选择题 2017年题组(备注:无) 2016年题组(备注:无) 2015年题组(备注:无) 2014年题组 1.(2014·山东文综·22)在1543年出版的《天体运行论》中,哥白尼提出太阳是宇宙的中心;在1859年出版的《物种起源》中,达尔文提出了生物进化理论。两种学说的共同意义是() A.肯定了人的价值和尊严B.推动了近代科学体系的形成 C.提供了观察世界的新视角D.奠定了资产阶级革命的思想基础 【考点】近代科学技术——哥白尼日心说;进化论 【解析】哥白尼日心说主要探究宇宙,与人无关,故A项错误;达尔文生物进化论提出的时候近代科学体系早就形成了,“推动了近代科学体系的形成”的是牛顿经典力学,不符合题干时间,故B项错误;哥白尼日心说反对了之前教会宣扬的地心说,达尔文生物进化论反对了教会宣扬的上帝造人说,都是提供了观察世界的新视角,故C项正确;“奠定了资产阶级革命的思想基础”是启蒙思想;故D项错误。 【答案】C 2.(2014·天津文综·5)达尔文《物种起源》一出版,英国社会学家斯宾塞马上将达尔文的学说运用到社会历史领域,创立了社会达尔文主义。他认为,人类社会也像自然界一样,存在着生存竞争。在竞争中,强者生存了下来,而弱者则被淘汰。只有这样,人类社会才能进步。这种观点() A.正确。社会科学可以借鉴自然科学理论 B.错误。社会科学不可以借鉴自然科学理论 C.正确。自然科学理论可以移植到社会科学领域 D.错误。自然科学理论不可以移植到社会科学领域

【考点】进化论——社会达尔文主义 【解析】斯宾塞将达尔文的学说运用到社会历史领域,而不是简单的借鉴,故A、B项错误;社会达尔文主义主张国家、民族之间以及人与人之间的“弱肉强食”“优胜劣汰”,公然将以强欺弱的强权主义宣称为“社会伦理”,是应当否定的,故C项错误,D项正确。【答案】D 2013年题组 1.(2013·广东文综·21)被宗教人士评论为“让上帝远离了这个世界,降低了人类在其中的独一无二性”的学说是() A.伏尔泰的天赋人权说B.达尔文的进化论 C.马丁·路德的新教学说D.爱因斯坦的相对论 【考点】达尔文进化论 【解析】“让上帝远离了这个世界,降低了人类在其中的独一无二性”说明对宗教思想的颠覆。只有B项符合。 【答案】B 2.(2013·四川文综·9)1925年,美国田纳西州的中学教师斯科普斯因在课堂上讲授达尔文进化论而被判有罪。该州还立法禁止教师传授任何有违背圣经上帝造人教导的学说。 此法在该州一直适用到1967年。据此可知() A.1967年后美国开始接受进化论B.斯科普斯言论违背美国的宗教信仰自由C.进化论冲击了美国的基督教信仰D.田纳西州的立法行为违反了美国宪法 【考点】美国民主政治制度的确立,进化论 【解析】考查学生知识迁移和运用能力。据美国1878年宪法规定:各邦(州)在不违反联邦宪法下,可以制定本邦(州)的法律。田纳西州1967年才开始接受进化论,不意味着整个美国才开始接受,也不能表明其立法违反了美国宪法,A、D两项的表述错误,排除。斯科普斯言论符合而不是违背体现自由启蒙思想的美国联邦宪法,B项错误。田纳西州无论对斯科普斯因的判罚,还是最后的接受,都体现了进化论对美国基督教信仰

神话中的人类起源

神话中的人类起源 人类起源于哪里?我们到底从哪儿来?这是长期以来全世界古人类学家争论的热点问题,也是至今为止仍未揭开的谜团之一。这个问题,不仅是现代人类一直在思考的问题,其实远在上古,我们的祖先们也曾为这个谜题费劲心思。由于那个时期的人类知识水平有限,他们只能借由神话故事来诠释。且不说我国自古流传下来的盘古开天,女娲造人的故事,也不说《圣经》中记载的亚当夏娃的故事,今天,来给大家说说古欧美洲及亚洲关于人类起源的神话故事。 挪威神话:巨人始祖之死创造万物 在挪威神话中,地球出现之前曾是两个世界:一个是火焰炽热的大陆,一个是冰冻的大陆。当冰冷与炽热之火接触之后,巨人始祖的巨型圣牛奥尔胡玛拉解冻复活过来,圣牛用牛乳哺育天神鲍尔和他的妻子,天神的孩子布里生有3个儿子,这3个儿子后来进行叛变并杀死了巨人始祖。巨人始祖死后,他尸体上的肉形成了土地;骨骼形成了山脉;头发形成了树木;血液形成了江河湖泊,巨人始祖被挖空的头骨形成了布满星星的天空。

远古波斯神话:至高之神创造人类 在波斯神话中是至高之神阿胡拉?马兹达创造了世界, 名为阿尔布兹的山脉不停生长了800年后终于接触到了天空,雨水从山顶流下形成了瓦卡什海和两条主要的河流。人类的种子经太阳40年的净化后被种下,结出了大黄叶柄植物, 这个植物的果实就是人类最早的情侣玛什耶和玛什耶那。经过50年之后,二人生育了一对孩子,然而在恶神安格拉的 诱导下,这对伴侣却将自己的两个孩子吃了。经至高之神阿胡拉的帮助,玛什耶和玛什耶那又恢复了善良的本性,越来越多的孩子出生,他们就是早期人类。 巴比伦神话:魔力女神死后造就天与地 埃利什与水神阿普苏和魔力女神蒂马特生育了数代天神,这些晚辈天神中伊阿是长兄,他有许多个弟弟。然而这些年纪不大的小天神很吵闹,让阿普苏和蒂马特无法入睡,于是阿普苏密谋策划要杀死这些小天神。然而消息不胫而走,伊阿抢先动手,将阿普苏杀死。蒂马特得知噩耗后发誓要进行报仇,没想到却在恶斗中丧生。蒂马特的身体被撕成两半,变成了天与地。

人类起源人类的起源和发展

二次备课 课题:第二单元第一章第一节人类起源人类的起源和发展 主备人: 李巧林 备课组成员:苏永跃 王慧君 王东 第 1课时 总第1课时 备课时间: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授课时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课题:第一节人类起源人类的起源和发展 一、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1)说出人类起源于森林古猿,人类是在与自然环境的斗争中逐渐进化来的 (2)对比观察四种现代类人猿和人类起源与发展过程的示意图 (3)概述人类在起源和发展过程中自身形态和使用工具等方面的变化 过程与方法:(1)参加资料分析和技能训练等活动。(2)与同学交流自己的看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认同人类起源与发展的辩证唯物主义观点 (2)认同现代人类是在与自然环境的长期斗争中进化来的观点 二、教学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①运用比较的方法找出人类与类人猿的异同点;②认识到古人类化石和遗物等对研究人类起源的重要性 教学难点:认同现代人类是在与自然环境的长期斗争中进化来的观点 三、教学准备 组织学习小组和分配学习任务;查阅有关生物进化的观点、学说、证据;准备关于猩猩在森林中运动和“露西”的录像片的录像。指导学生课前搜集有关人类起源和进化以及现代类人猿的分布以及生活状态的图片资料. 四、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 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师:我们人类的各项生命活动都依赖于生物圈,同时人类的活动还影响和改变着生物圈。从今天开始,我们将要学习人体的结构和生理,并进一步探究人与生物圈的关系。“我是从哪里来的?”这是孩提时代你向爸爸妈妈提出的问题。也许爸爸妈妈的回答给你幼小的心灵 以暂时的安慰,可是随着年龄的增长, 你们又有了新的困惑。从这一节课开始,让我们共同解答你们的这些困惑。“人类是从哪里来的呢?”让我们追随科学家的足迹来探究人类起源的奥秘。 进行新课 师:关于人类起源的争论有数百年的历史, 现在仍有许多问题是悬而未解的。在这方面你们都知道些什么呢?想了解些什么呢? 生:(学生热烈提出自己的想法、观点) 师:说到人类的起源,就不得不提到进化论的建立者达尔文和他的《物种起源》。 请各小组同学交流一下课前搜集的这方面材料。 生:(分组汇报交流) 生1859年,达尔文出版了《物种起源》一 书。他在这本书中暗示了他的观点将 会给人类起源的研究提供重要的思路和线索。后来他在其他著作中,比较明确地指出,人类和其他动物一样是进化来的,并推测人类与大猩猩和黑猩猩有亲缘关系。当时许多科学家坚信神创论,因此,达尔文进化思想的支持者与神创论观点的支持者展开了激烈的争论。 师:你们知道人类和类人猿共同祖先是什么呢? 生:森林古猿。 师:对。下面你们观察几种现代类人猿图片和录像,结合生活经验回答下列问题:这些类人猿今天分布在地球的哪些地方?它们的生活方式有什么共同点?

人类起源进化

/ 人类的起源与进化 牛青青生技081 0809052024 摘要:人类是自然界的产物,同其他生物类群一样,人类也经历了一个起源.进化发展的过程.人类进化符合整个生物界的进化规律,遵循着由低级到高级的进化程序.人起源于动物,人于动物之间有亲缘关系.人与类人猿之间有更进的亲缘关系.人类在进化过程中,体质形态和行为特征都发生了很大的变化. 关键词:人类起源进化类人猿 19世纪中叶,达尔文学派根据人类与猿猴在形态学和胚胎学上的相似,间接地推断人类起源于古代非洲的猿类。后来发现了越来越多的人类和猿类化石,人类起源于古猿的理论有了大量直接的证据。一般说来时代越早的人类化石在形态上与猿类越近似,有力地表明现代人是从古猿一步步进化来的。虽然至今已经发现了许多种古猿,但是还没有一种可以肯定是人类的直系祖先。不过可以从它们的化石上不同程度地折射出人类祖先的影子,有助于对人类起源的研究。 人类起源于动物界的证据 1 人与动物间有亲缘关系 人是动物界得一个自然种.动物界起源于一个共同的祖先,其各类群,各个物种之间都有一定的演化关系,人和其他动物之间也存在一定的演化关系.首先从解剖学上来看,人非常像一般的哺乳动物.人体上具有的典型器官,如骨骼.心脏.肺脏和脑部,一般哺乳动物也都有.此外人体还保留了许多痕迹器官,如第三眼睑.耳动肌.腹直肌.阑尾及尾椎等.这些退化部分的存在,说明它们在人类祖先的发展过程中曾经是有用的,后来由于生活条件的改变,才在新的条件下变得无用或用处不大,使之丧失了原来的机能而退化. 从胚胎学上看,人类胚胎与其他脊椎动物一样都是从一个受精卵开始,发育到18--20d时,人胚胎的颈部两侧出现具有鳃一样的结构,发育到两个月末时有相当长的尾巴,后来逐渐消失,只留下骶骨.胎儿5--6个月时全身长满浓密的细毛,直到分娩前脱落. 最早的猿的化石出现在渐新世,即体型较小的原上猿(P ropliopithecus)和埃及古猿(A egyptopithecus).它们可能是中新世(2000万年--1400万年前)广泛分布的槲猿(D rypithecus)的猿类.中新世的猿类化石很丰富,从长臂猿到大猩猩都有发现.其中有三个属已经确定是现代猿的祖先.比较肯定的事人科早期化石代表是发现于非洲南部与东部的南方古猿(A ustralopithecus)化石. 上述化石资料表明,人与动物之间有密切的亲缘关系,人是由低等灵长类经过漫长的地质时期逐渐演化而来的.现生的灵长类本身就存在一个由低级到高等的演化过程,彼此之间有一定的亲缘关系. 2 人与类人猿间有更近的亲缘关系 人与类人猿之间有着更近的亲缘关系,这从形态结构上能看出来,心理学病理学和分子生物学研究资料也提供了有力的证据.黑猩猩等高等类人猿有复杂的面部表情,能表达喜怒哀乐等复杂的心理活动,与人类十分相似.此外,类人猿也有人类一些疾病,如霍乱,伤寒等,而猴类则不患此疾病. 尽管早就知道人类与类人猿的亲缘关系密切,但其程度直到20世纪后半叶才由分子生物学研究资料揭示出来.首先在多种蛋白质中,人与黑猩猩有相同的氨基酸序列,两者之间有44种蛋白质和大约一半的等位基因难以用电泳方法加

《世界未解之谜》人类发展史上的三大未解之谜,传说解开谜团整个宇宙将一览无遗

《世界未解之谜》人类发展史上的三大未解之谜,传说解开 谜团整个宇宙将一览无遗 根据科学界的估算,地球大概有45.5亿岁,而人类起源至今则有300多万年的时间,但是宇宙的起源至今则至少有150亿年之久,可以说无论是地球还是人类在宇宙面前都是微不足道的,人类仅用了数百万年的时间就发展出了璀璨的地球文明,而在宇宙诞生的150亿年里如果真的有智慧生命衍化文明,那这个文明又该达到怎样的程度呢?虽然现今人类并没有找到关于任何地外文明的有力证据,但是在人类的发展史上却始终有三个谜团,它们就好像一片阴影一般萦绕在整个人类文明的周边。历代科学界都想研究清楚这三大谜题,但是至今为止仍旧没有人找到研究三大谜题中任何一个的有效途径,反而是整个科学界一代一代的圣贤之人不断的忍受着三大谜题的折磨,甚至很多人在晚年开始迷恋神学希望可以另辟蹊径找到最终的答案。第一,人类死后究竟会发生什么?乍一看这是一个十分普遍的问题,几乎所有人都想过,自己死后会去哪里?是不是真的有灵魂世界之类的问题。但是这个问题实际上是一个十分深奥的问题,事实证明人类的死亡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就好像超市停止营业时店员关灯一样,人类身体中的细胞也是逐渐停止活动的,直到心脏和大脑彻底关闭人类才真正死亡,但是大脑停

止活动之后究竟发生了什么仍旧是个谜,就好像很多濒死之人意外获救后都会谈到有一束光,虽然有人认为这束光和生物学有关,但是究竟是什么却始终不为人知。第二,人类的意识从何而来?众所周知大脑是人体的指挥中心,它可以控制生物机能帮助我们度过困境。但是作为人体主宰的意识究竟从何而来?虽然脑部扫描会向我们展示了我们的大脑究竟有多么活跃,一千亿神经细胞毫不间歇地忙碌着,就像一个压缩版却又极其复杂的数字网络。但是它们并不能产生意识,脑电活动根本无法解释一个实体的器官究竟是怎么产生非实体意识的,而这一问题早在数百年前就已经开始困扰人类了。第三,我们所处的现实是否是真实的?这是一个细思极恐的问题,关于现实和虚幻的界限人们往往只能依靠自己的意识来判断,但是事实证明人类的意识其实并不可靠,就好像著名的鬼打墙现象就是人类被意识所骗的结果。随着人类在物理学领域的研究愈发的深入,人们发现宇宙的构造十分神奇,多维空间理论更是直接将人类数百年发展而来的诸多定律一举击溃,但是无论人类怎么发展,现实这一概念对人类来说始终是一个十分抽象的概念。

关于人类起源的问题

关于人类起源的问题 ——破除迷信追求真理澄清历史还原中华改写人类文明史《源——人类文明中华源流考》导言节选二 科学论证猿进化成为人的过程大概发生在几百万年前,那么地球上在几百万年的时候,什么地方地理环境的变化促使猿不得不从树上下到地上来生活,从而逐步进化成为人的呢?能引起这样的地理大变化的地方不在非洲、欧洲、美洲、澳洲,唯一的地方就是昆雅(昆仑雅兮雅即亚细亚,亚洲)大陆的青藏高原。 四五千万年前印度板块冲击昆陆(亚欧)大板块,地带隆起,地质上叫“喜马拉雅造山运动”,形成南面高不可攀的喜马拉雅山、西面高寒冷峻的帕米尔高原、西北沙漠荒丘的地理格局。由于这种地理巨变,使得古猿生活区域的主体森林逐步减少,猿从树上下到地来,开始了前后肢“手”与“脚”的分工;随着地理、气候的进一步恶化,古猿不得不向周边森林地带分散转移,这就是后来以长江黄河流域、云贵高原为主体,放射到东南亚、印巴次大陆进而到非洲、欧洲等地从千万年前到几百万年前古猿集中的缘由,且非洲的南猿化石比较成系列。说人类起源于非洲、亚洲甚至还有欧洲,其实都是割裂开了古猿向人类进化的结果是由于年轻

的青藏高原的“逐步长高”而改变其周边环境促使古猿逐步向东向南的长江黄河流域、东南亚、印巴次大陆转移并延伸到东北非甚至欧洲这样一个整体链接反应的过程。而后来的考古发现证明,中国仅滇中及邻近地区就从1500万年前至400万年前间的开远古猿、禄丰古猿、元谋古猿、保山古猿、蝴蝶古猿到270万年前的东方人到250万年的建始人到200万年前的巫山人到170万年前的元谋人等等,还有后来从上百万年前到几十万年前到十万年前到几万年前到万年前到几千年前的古人类绵延不绝,脉络清晰,环环相扣,组成完整的人类进化链,是当之无愧的人类起源之所在。且所发现50万年到上万年之间的人类化石往往不止一处,越往后的年代无论化石的发现还是相关的遗址遍布中华大地,这些“地下史料”不得不让什么“十几万年或几万年前非洲人突然来到替代了原有人类或住民”的论调和“非洲起源论”暗然失色。相反,结合分子遗传说论证的各大洲人种基因的相同性正好证明非洲人、欧洲人并其它地方的人的来源都有一个共同的根和血脉,那就是中华人种中华血脉。如此说来,“喜马拉雅造山运动”的意义对人类来说才真正是上帝那只造人的“手”——猿进化成为人的第一推动力。 猿→人进化年代表

人类起源的假说

人类起源的假说 1.进化说 2.次元说 3.生命说 4.能量说 5.基因说 6.细胞说 7.神话说 8.外星说 9.海洋说 10.动物说 11.人是太空人的后代 12.海陆双祖复合说

13.外星人与古代森林猿的结合 14.人类是被制造出来的 人类起源的概念 指人类在生物学方面的形成过程。理论上将人类起源过程分为三大阶段:古猿阶段;亦人亦猿阶段;能制造工具的人的阶段。后阶段包括猿人和智人两大时期;它们又分为早期和晚期两个 阶段。 1859年,英国生物学家C.R.达尔文出版《物种起源》一书,阐明

了生物从低级到高级、从简单到复杂的发展规律。1871年,他又出版《人类的起源与性的选择》一书,列举许多证据说明人类是由已经灭绝的古猿演化而来的。但他没有认识到人和动物的本质区别,也未能正确解释古猿如何演变成人。F.恩格斯提出了劳动创造人类的科学理论,1876年他写了《劳动在从猿到人转变过程中的作用》一文,指出人类从动物状态中脱离出来的根本原因是劳动,人和动物的本质区别也是

劳动。文章论述了从猿到人的转变过程:古代的类人猿最初成群地生活在热带和亚热带森林中,后来一部分古猿为寻找食物下到地面活动,逐渐学会用两脚直立行走,前肢则解放出来,并能使用石块或木棒等工具,最后终于发展到用手制造工具。与此同时,在体质上,包括大脑都得到相应的发展,出现了人类的各种特征。恩格斯把生活在树上的古猿称为“攀树的猿群”,把从猿到人过渡期间的生物称作“正在形成中

的人”,而把能够制造工具的人称作“完全形成的人”。随着化石材料的不断发现,测定年代方法的不断改进,人们对人类起源的认识也不断深化。尽管存在的问题还很多,但目前已经可以大致勾划出人类起源和发展的线 索。 人类的起源推测 科学家表示,人类是从一种3亿多年前漫游在海洋中的史前鲨鱼进化而来的。根据最新研究,这

人教版教材必修三第四单元第12课探索生命起源之谜限时训练(带答案解析)

人教版教材必修三第四单元 第12课探索生命起源之谜限时训练(带答案解析) 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 一、单选题 1.“(进化论)是一种对人类的信仰,一种人类大团结的感觉,和一种对人类的忠诚。人类是数百万年的进化结果,我们最基本的伦理准则应该是竭尽所能改善人类的未来。所有其他的伦理标准都能够从这条底线推演而得。”赫胥黎这段话反映了他 A.否定了达尔文的进化论B.认同了达尔文的进化论 C.发展了达尔文的进化论D.证实了达尔文的进化论 2.如表说明生物进化论 A.是古希腊学者首先提出B.由中外科学家共同创立 C.经历一个渐进发展过程D.在科学实验中得到完善 3.达尔文进化论的影响表现在 ①为资产阶级革命提供了理论依据 ②沉重打击了宗教神学世界观 ③促进了欧洲人文主义思潮的萌芽 ④被引进到中国,推动了维新变法运动。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②③ 4.拉马克曾在演讲稿中指出:“我们难道没有因此而感受到借助有机体的法则……大自然有足够的时间、空间,以及环境让最初的生命形式不断地发展与改进……大自然已经逐渐地完成了我们目前所看到的情况……”在此,拉马克 A.说明了环境对生命的改造作用

B.强调了“获得性遗传”进化原则 C.指出了生物由低级向高级进化 D.强调了“物竞天择,适者生存”原则 5.《科学的旅程》认为,“在科学上,没有一个理论能够说得到了完全的‘证明’,当新事实或新的观察结果出现时它必定有待于进一步的检验和审视。正是科学这一不断自我纠错的特性,使它成为人类理解自然机制最为严谨也最为有效的手段。”下列史实符合该论述的是 ①从亚里士多德学说到自由落体定律 ②从神创论到生物进化论 ③从万有引力定律到电磁感应理论 ④从经典力学到相对论 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①②④ D.②③④ 6.有学者在评价一项科学成就时指出:它使人对自己的认识以及对世界的认识发生了一次类似牛顿力学定律出现时所带来的划时代变化。这项成就应该是 A.伽利略的“自由落体定律” B.达尔文的“生物进化论” C.普朗克的“量子假说” D.赫胥黎的“人猿同祖说” 7.“有力量者应该有所获,能有所获者应该保持所获”该名言表明了近代某科学理论的核心思想,该科学理论 A.科学精准描述宇宙运行规律B.奠定现代物理学的坚实基础 C.为启蒙运动提供了思想武器D.有力地冲击了神学创世学说8.1889年上海格致书院春季考试的一份答卷中写道:“(某人)一千八百五十九年,特著一书论万物分种类之根源,并论万物强存弱灭之理……此谓天道自然之理。”文中的“天道自然之理”指的是 A.进化论B.相对论C.量子论D.经典力学9.从19世纪中叶到20世纪初进化论、相对论和量子论相继创立,这些学说问世的共同意义是 A.成为资产阶级革命的理论

人类的起源与发展史

人类的起源与发展史 人类起源与发展 从生物学的意义上讲,人是一种动物,人属于哺乳动物纲,灵长目,人科,人属。类人猿与人在进化上有亲缘关系,因此可以说它是人的祖先。大约在20万~300万年以前,人类就已经出现在地球上了。人类是从古猿变来的。但是类人猿和人,在进化 史上都很年轻,如果以地球现在的年龄为12小时,那么人的寿命还不到半分钟。 科学的人类起源理论是从18世纪的拉马克开始的,并经过达尔文开始形成。在古代和18世纪以前,关于人类起源的问题只能做一些猜测。古代生物学家虽然指出了人类与动物在结构上的相似现象,但还不能提出什么系统的理论来阐述人类起源的奥秘。 18世纪著名瑞典生物学家林耐,在他创立的生物分类学的基础上,特别是在研究 动物分类时,把人和猿做了比较。他不仅发现了人和猿都有二心耳、二心室,都是胎生,而且发现人、猿、猴都有两对门齿,胸前都有一对乳房。由于这种惊人的相似, 所以他在进行动物分类时,就把人、猿、猴归入一类,名曰灵长类,即都是灵敏的高 等哺乳动物。 法国博物学家拉马克提出了由猿变人的理论,这是拉马克在研究了现代猿的身体 构造和生活习性的基础上第一次提出来的。他假设,由于生活条件改变,下到地面生 活的类人猿必须用后肢行走,促使手足分工,使前肢发展得更加灵巧有力。这种在发 展变化中的猿人渐渐进化成新的物种,最后变成了原始人。由猿变人论,比起林耐的 人与猿同类论,大大地前进了一步,揭示了猿和人之间前后相继的发展联系。 法国生物学家居维叶首先从比较解剖学方面证明,所有脊椎动物。从最低等的鱼 类到最高等的人类,其主要特征都基本相同。从而说明人起源于猿。他通过解剖学证明,从两栖动物到人的四肢骨骼原来都是由一定数目的骨片在同一格式上构成的,并 指出“两条腿的鸟和人本来都是四肢动物”。由此,居维叶进而证明猿是人的直接祖先,并初步阐述了人类起源的机制。 赫胥黎从达尔文的启示中得到启发,他用达尔文的进化论作为说明从猿到人的武器。他研究了前人发现的人类头骨化石,找到了古猿到人类的桥梁。他曾指出了鱼类、两栖类、爬虫类、鸟类、哺乳类和人类早期胚胎的相似性是它们共同祖先的证明。这 就从胚胎学上揭示了人类与猿类的亲缘关系。他的结论是:人类“是和猿类由同一祖先 分支而来”。人与猿同祖理论首次被赫胥黎提出来了,这比拉马克的猿变人论又前进了

人类的起源与演化

人类的起源与演化 ——旧石器考古热点探讨 人类起源研究的简要回顾 1856年在德国尼安德(Neander) 山谷发现了人类化石,被命名为尼安德特人(Homo neanderthalensis),是当时已知最早的人类,其年代不超过距今10 万年。1891年在印尼发现了爪哇猿人化石,但没有发现石器与之共存。由于当时人类学界普遍认为古猿只有进化到能够制造工具才算变成了人,因此爪哇猿人是否是人类的问题争论了近40 年。1929年在中国周口店发现北京猿人头盖骨并在1931年确认了与之伴存的石器和用火的遗迹,基本解决了争论40年的爪哇猿人是人是猿的问题,把人类历史的记录提前到大约50万年前。1959年在坦桑尼亚的奥都威峡谷发现了175万年前的石器和“东非人包氏种”(Zinjanthropus boisei)头骨。1960年在同一峡谷大约190万年前的地层中发现能人头骨破片,于是一般认为那些175万年前的石器更可能是这种早期人类制造的。人类历史又得到延伸。60年代发现黑猩猩也能制造工具,说明制造工具不是人类独有的能力,因此这种能力不宜作为区分人和猿的界标。人类学界改而采用两腿直立行走作为人类最初的独有特征,这样南方古猿被纳入人类范围。70年代在埃塞俄比亚发现了南方古猿阿法种(Australopithecus afarensis),将人类的历史记录延长到300多万年。1994年报道了新发现的440万年前的南方古猿始祖种(Australopithecus ramidus)(次年改为地猿始祖种Ardipithecus ramidus)人类历史记录再次得到延长。2000年在肯尼亚Baringo地区的Turgen 山区又发现了一批距今600万年前的人类化石,其中一根股骨的形态显示能直立行走。这些被称为“千禧人”的古人类化石被命名为“原始人图根种(Orrorin tugenensis)”。至此,人类的最早化石记录达到600 万年前。 迄今在非洲已经发现了大量200-400 万前的人类化石,而在非洲以外还没有发现早于200万年前的人类化石。因此人类学界普遍认为人类发源于非洲。早先认为人类走出非洲的时间大约在100万年前。90年代在格鲁吉亚发现170 万年前的人类化石和爪哇Mojokerto 类化石地点测得的181 万年前的的新年代数据使人们认为早期人类在大约200万年前开始走出非洲。 目前国际人类学研究的热点主要集中在:(1)早期人类是否起源于非洲及早期人类走出非洲的时间;(2)现代智人的起源。在这两个领域中国古人类研究都可能对之做出较大的贡献。尤其在现代人起源方面是我国最可能做出重大贡献所在。在时间上从这个热点向前追溯与人类何时走出非洲这个热点相衔接,就是早期人类走出非洲到达中国后的经历,也就是人类在东亚这个地区进化的过程,正是我国古人类学应该特别关注而且潜力最大的的领域。 主要问题: 1)研究古人类学—旧石器考古学有何意义? 2)旧石器考古学在探讨早期人类起源和现代人类起源方面能够扮演什么角色? 3) 中国更新世古人类在行为模式上具有怎样的特点? 4)旧石器考古学还能在学术领域取得哪些突破? 人类起源与演化研究的意义: 1)基础科学的一个主要领域:人类起源仍是科学界未被破解的重大谜团之一 2)现实意义:正确认识人类的过去、现在和将来

人类的起源概说说明文

人类的起源概说说明文 人类的起源概说说明文 随着社交网络的迅猛发展,越来越多人喜欢在朋友圈上发布说说,用于分享快乐,宣泄伤感。什么样的说说才让人印象深刻呢?下面是小编整理的人类的起源概说说明文,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关于人类的起源,在人类早期,就有许多这方面设想的神话。 比如《女娲造人》是中国的神话,《伊甸园里》是西方神话。尽管两则神话故事所产生的地点不同,可以看出东西方文化的差异,但是它们也有许多共同点。第一,两则神话都认为人类并不是从来就有的,无论东方西方,古人早都思考人类起源问题。第二,两则神话都认为人类是被创造出来的’,都有创造人的神,不过一则设想为女娲,一则设想为上帝罢了。第三,制造人的材料都设想为泥土,大地是人类的母亲。第四,人的形象都是按照创造者自身的形象设计的。第五,两则神话又都说到人类为什么有男女性的差别。

在完全隔绝的状态下,东西方的想象竟有这么多相似点,这是非常有趣的。那时是人类童年时代,那种认识真是天真幼稚得可以,但是古人是很富有想象力的。如果把神话当作科学,像牛津的那个主教塞缪尔·威尔伯福斯那样,那就成为科学发展道路上的绊脚石。如果把神话当作艺术,当作原始的文学艺术,那么古人的想象就具有永久的魅力。 关于人类起源,直到19世纪才走上科学的道路,达尔文的进化论,是19世纪三大科学发现之一。但是,科学的探索没有止步。随着人类考古业的发展,发现了许多古人类的化石,出现了许多关于人类起源的心血说。诸如:古人类学家认为从猿到人的进化分为四个阶段:南方古猿、能人、直立人、智人。这四种不同时期的古人类化石,在体质特征和文化遗物上都有明显的差异,充分地反映出人类进化的四个阶段。还有的就是:海猿说、海陆双祖先复合说、外星人说等。这些学说都从不同角度来论说人类的起源。 无论是“海猿说”“海陆双祖复合说”还是“外星人说”,都在有力地向传统的“从猿到人”的进化论学说发出挑战,但要形成公认的科学结论,还证据不足。科学在发展,研究在深入,人类将用自己的智慧,来解开自身的谜团。

人类起源进化论文

人类起源与进化 班级:生物师范101 学号:1009012017 姓名:陆雪琴人类是自然界的产物,同其他生物类群一样,人类也经历了一个起源、进化、发展的过程。现代考古研究认为,地球存在已有46亿年,而地球上简单生命的产生大约在距今34亿年前。也就是说,从处于原子状态的炽热地球到形成有机小分子,再到组成有机大分子和多分子组织,直到产命,经历了大约12亿年的漫长过程。从简单生命进化到高级生命,即人类的产生,又经历了34亿年的漫长过程。人来的生物学进化发展到现在这样一个阶段,同样经历了一个漫长的多次突变选择的过程,而且文化进化逐渐占据了重要位置。 20世纪后期,遗传学的方法被应用到人类起源的研究中,但也使问题更加扑朔迷离。目前,关于人类起源学界流行两种观点,一种是“单一地理区起源说”,另一种是“多地区进化说”。 一、单一地理起源 “单一地理起源”说也被称为“夏娃理论”或“非洲起源学说”,是最新的观点。此说认为现代人类起源于非洲, 所有现代人都是20万年前某个非洲女性远祖的后代。她的后代离开非洲, 扩散到欧洲、亚洲, 取代了当地原有的人种。

支持这种理论的主要是一些分子生物学者。他们利用先进的分析技术,从DNA、关键蛋白质结构、免疫学、血清学等方面对大量分布在世界各地的现代人进行分析,从而在1987年提出现代人的“走出非洲学说”。他们认为,分布于全球的现代人群均起源于非洲,是单一起源的,是20多万年前某一个非洲女性的后代,这个非洲女性祖先与传说中的“夏娃”相符,所以“非洲起源学说”也称为“夏娃学说”。“夏娃”的后代大约在10万年前走出非洲,扩散到亚欧等地,并完全取代了当地原有的早期智人。亚洲、欧洲原先的早期智人,并非现代人的祖先,他们和现代人类之间没有任何关系。 复旦大学现代人类生物学研究中心主任金力教授是坚定的“非洲起源学说”支持者。他认为DNA代代相传,是进化事件的忠实记录者。他和助手分析了来自全世界的近1000个男性个体的Y染色体,其中80%的个体来自东亚各国各地人群。研究结果表明,东亚男性的Y染色体单倍型均衍生于目前仅在非洲群体中存在的祖先单倍型。金力教授认为这个研究结果完全支持东亚人非洲起源假说,也是人类“非洲起源学说”的有力证据。通过计算,他们还指出,我们的祖先从非洲到达东亚的时间大约是6万年以前,通过进一步研究证明,来源于非洲的人群对东亚古人类的取代是完全的。现代人是单一的物种,而各地的猿人差异却很大,属于不同的物种,并非都进化成为现代人,只有东非的猿人走上了向现代人进化的道路。所以,北京猿人不一定是我们的祖先,或至少不是线系进化的祖先。 上世纪80年代末,人类学中诞生出一个分支,即分子人类学。

人类的起源

人类的起源,可以说是学术上最令人头痛的问题,不论是人类学家、考古学家、历史学家、生物学家、化学家,甚至於哲学家、宗教家,都曾对人类起源做过各种角度的研究,然而,迄今仍没有最令人信服的说法。 关於人类起源的神话传说,各民族都相当丰富,其中有些说法颇为相似,当然不同的也不少,在这些神话里头,很有趣的,我们可以发现有和进化论不谋而合之处。 归纳各种神话,人类的起源可以分为『呼唤而出』、『原本存在』、『植物变的』、『动物变的』和『泥土造的』五种,现就分别叙述。 《埃及神话》说人类是神呼唤而出的。自古以来,埃及一直是个神秘之地,她是所有古老国家中最自我封闭的,她有自己的生活方式,外在的文明很难对她发生影响,因此她的人类起源的说法也和别的民众不同。 埃及人认为远在埃及於世界上出现之前,全能的神『努(NU) 』就已存在,他创造了天地的一切,他呼唤『苏比』,就有了风;呼唤『泰富那』,就有了雨;呼唤『哈比』,尼罗河就流过埃及,他一次次呼唤,万物一件件出现,最后,他道出『男人和女人』,转眼间,埃及就住满许多人。 造物工作完成,努就将自己变成男人外形,成为第一位法老王,统治大地人类,开创安和繁荣景象。 人类原本就存在着的神话,散见於北美印第安人和纽西兰毛利人。印第安人神话中说到神创造天地,然后从地下带领人类上来,生活在大地上。毛利人的神话说『兰奇』和『巴巴』是天和地,是万物源头,当时天和地未分开,四下漆黑,其儿子渴望得到光明,便用力将天地推开,光明於是出现,一向藏在黑暗中的人类便被发现,原来他们也是天地所生。 认为人类是植物所变的为日耳曼神话,它说天神欧丁(ODIN) 有一天和其他的神在海边散步,看到沙洲上长了两棵树,其中一棵姿态雄伟,另一棵姿态绰约,於是下令把两棵树砍下,分别造成男人和女人,欧丁首先赋予生命,其他的神分别赋予理智、语言、血液、肤色等,成为日耳曼的祖先。 人类是由动物变的之神话相当常见。在澳洲神话中说人是蜥蜴变的;美洲神话则说人是山犬、海狸、猿猴等变的;希腊神话也说某族人是天鹅变的,某族人是牛变的。 我们由这种『动物变人』的神话中,可以发现很接近进化论的说法,尤其是美洲神话中说人是猿猴变的,就完全与进化论相吻合,这种巧合,很耐人寻味。 我国神话论及人类起源的有数种,比较早的说法是《淮南子精神篇》:『有二神(阴、阳二神)混生,经天营地……类气为虫(混浊的气体变成虫鱼鸟兽),精气为人(清纯的气体变成人)。』这种说法并未受多大重视。 晚一点的说法则指盘古垂死化为万物之时,身上的寄生虫变为人类。绎史卷一引五运历年纪:『(盘古)身之诸虫,因风所感,化为黎甿(人)。』此种说法也没有流传开来。 另一种说法是指人类由黄帝所造,然后由其他的神上骈和桑林赋予四肢五官,见淮南子说林篇:『黄帝生阴阳,上骈生耳目,桑林生臂手……。』这种说法很有趣,和日耳曼所述的很相似,可惜上骈和桑林是什麽样的神,在其他古籍中并无叙述,徒留一个谜。 在所有神话中,『泥土造人』的说法最多,也最为流传,如纽西兰神话说人是天神滴奇(TIKI) 用红土和自己的血制成;美拉尼西亚人也这样说;希腊神话说神从地球内部取出土与火,派普罗米修斯和埃皮米修斯兄弟二神,分别创造动物与人类,并赋予人类种种个性和智慧。 北美洲西部的迈都族印第安人认为当初『大地开创者』创造树木鸟兽之后,说『我要造人了。』便取些暗红色泥土搀水,做成一男一女。 在所有神话里,最引人入胜的泥土造人故事,要数我国的女娲和犹太神话(圣经)的上帝。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