纳米CaCO3原位改性对壳聚糖复合涂膜性能的影响
- 格式:pdf
- 大小:686.85 KB
- 文档页数:6
PP/nano-CaCO3(纳米碳酸钙-聚丙烯)复合材料的注射成型及力学性能实验一、实验目的1 了解纳米CaCO3对PP的增韧效果、原理。
2 熟悉PP复合材料的注射成型制备过程。
3 了解复合材料的力学性能测试。
4 了解电镜测样原理和具体步骤。
二、实验原理1、纳米CaCO3对PP的增韧效果原理聚丙烯(PP)是一种综合性能较优异的热塑性塑料,广泛应用于医疗器具、汽车零部件、家庭用品、办公用品、建筑材料、化工管道以及大量的运输和包装材料等方面,制品具有耐热好、化学稳定性高和成型性好等优点。
但同时PP也存在冲击韧性低,低温易脆裂,耐候性差强度、模量、硬度低,成型收缩大,尺寸稳定性差,制件易变形等缺点。
这些缺点大大限制了PP的应用,并且给实际生产带来了许多麻烦,因此,对PP进行改性研究以拓宽其应用领域成了学者们研究的热点。
纳米碳酸钙(nano-CaCO3)填充PP是一种具有广泛应用前景的复合材料,nano-CaCO3原料来源丰富且价廉易成型加工,制品的耐热性、硬度、刚性及尺寸稳定性均优于PP塑料所以引起了国内外众多学者的广泛关注。
本实验通过熔融共混的方法将nano-CaCO3填充到PP中,研究了nano-CaCO3用量对PP力学性能的影响及其在PP中的分散状况2、PP复合材料的注射成型制备过程⑴合模与开模。
合模是动模前移,快速闭合。
在与定模将要接触时,依靠合模系统的自动切换成低压,提供低的合模速度,低的合模压力,最后切换成高压将模具合紧。
开模是注射完毕后,动模在液压油缸的作用下首先开始低速后撤,而后快速后撤到最大开模位置的动作过程。
⑵注塑阶段。
模具闭合后,注塑机机身前移使喷嘴与模具贴合。
油压推动与油缸活塞杆连接的螺杆前进,将螺杆头部前面已塑化均匀的物料以规定的压力和速度注射入模腔,直到熔体充满模腔为止。
⑶保压阶段。
熔体充模完全后,螺杆施加一定的压力,保持一定的时间,是为了解决模腔内熔体因冷却收缩造成制品缺料时,能及时补塑,使制品饱满。
纳米碳酸钙的接枝改性及其填充聚氯乙烯复合材料的性能张玲1*, 牛建华2,孙水升1(1.超细材料制备与应用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华东理工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上海200237;(2.浙江华之杰塑料建材有限公司,浙江313200)摘要:利用表面原位接枝聚合在纳米碳酸钙颗粒表面引入聚甲基丙烯酸甲酯(PMMA)或聚丙烯酸丁酯(PBA)高分子链段,用共混法制备了nano- CaCO3/PVC 复合材料,研究了不同界面特性时CaCO3/PVC 复合材料的力学性能。
研究结果表明通过表面原位接枝聚合反应可以在纳米碳酸钙颗粒表面接枝PMMA和PBA;表面接枝聚合改性大大促进了纳米CaCO3粒子在PVC 基体中的分散行为,增加了复合材料的拉伸屈服强度以及与聚合物的界面粘接强度,但体系冲击强度有所下降。
关键词:聚氯乙烯,纳米碳酸钙,接枝聚合,性能中图分类号:TQ32 文献标识码:ADynamic Mechanical Properties and Interfacial Interaction of CaCO3Nanoparticle Reinfored PVC Composi tesZHANG Ling, NIU Jianhua, SUN Shuisheng(1.Key Laboratory of Ultrafine Materials of Ministry of Education, School of Materials Science and Engineering, East China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Shanghai 200237,China;(2.Zhejiang Huazhijie Plastic Building Material Co., Ltd. Zhejiang 313200, China)Abstract:Based on the modification of CaCO3 nanoparticles with PMMA or PBA, CaCO3/PVC nanocomposites were prepared via a melt blending method, in order to improve the interfacial adhesion between the matrix and inorganic particle. The microstructure and mechanical properties of CaCO3 nanoparticle filled PVC composites were investigated by FTIR, TG, SEM, etc. PMMA and PBA had been proved to be grafted onto the surface of CaCO3 particles by TG and FTIR. It was found that PVC nanocomposites filled with CaCO3 nanoparticles which grafted by PMMA had higher tensile strength and lower impact strength, which compared with that of PVC composites filled by sodium stearate treated or untreated SiO2 nanoparticles.Keyword: poly (vinyl chloride), nano-CaCO3 particles, grafted polymerization, properties基金项目:国家高科技研究发展计划(2006AA03Z358),国家自然科学基金(20706015, 50703009),上海市科技启明星计划(06QA14013, 07QA14014),上海市基础研究重大项目(07DJ14001),教育部博士点基金(20070251022),上海市重点实验室专项(07DZ22016, 06DZ22008),上海市科委纳米专项(0752nm010, 0652nm034)*联系人:张玲,E-maill: zlingzi@0引言聚氯乙烯(PVC)复合材料由于其低廉的价格、丰富的来源和优越的性能广泛应用于管材、型材、皮革等领域,已成为仅次于聚乙烯(PE)第二大通用塑料。
我国CaCO_3填料表面改性及在塑料中的应用
钱军民;金志浩
【期刊名称】《合成树脂及塑料》
【年(卷),期】2002(19)3
【摘要】介绍了我国CaCO_3填料改性聚烯烃,聚氨酯和聚氯乙烯等塑料的方法和机理。
结果表明:CaCO_3颗粒的形状和粒径、CaCO_3在塑料中的分布状
态,CaCO_3与树脂之间的界面状态、制品制备工艺条件,以及相容剂和表面改性剂的种类、分子量大小和分子结构等因素塑料的拉伸强度、断裂伸长率、硬度、亲水性、熔体流动指数、密度和白度等性能的改善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总页数】4页(P59-62)
【关键词】中国;CaCO3填料;表面改性;塑料;应用;碳酸钠晶须;纳米级;表面处理;增韧;增强
【作者】钱军民;金志浩
【作者单位】西安交通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TQ320.4
【相关文献】
1.SHMP改性硫酸钙晶须可作为纸张填料/AIP型非离子表面活性剂在废纸脱墨中的应用/高固含量苯丙微乳液作为胶黏剂可显著提高涂布纸表面强度 [J],
2.填料表面改性技术在红外隐身涂料中的应用 [J], 叶圣天;刘朝辉;贾艺凡;王飞;班
国东;孙文杰
3.我国CaCO3填料表面改性及在塑料中的应用 [J], 钱军民;金志浩
4.纳米CaCO_3改性及其在聚合物复合材料中的应用 [J], 邓月义;张姗;赵树高
5.纳米CaCO_3的表面改性及其在软PVC中的应用 [J], 高琪君;陈烨璞;刘俊康;朱勇;宫洪玺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壳聚糖纳米复合涂膜的研究的开题报告【摘要】壳聚糖是一种天然多糖,具有生物降解、生物相容性和生物活性等特点,因此在食品添加剂、药物、生物材料等方面有广泛应用前景。
本研究旨在制备壳聚糖纳米复合涂膜,并探究其在食品保鲜、生物医学材料等领域的应用。
【关键词】壳聚糖;纳米复合;涂膜;保鲜;生物医学材料【正文】1. 研究背景壳聚糖是一种天然多糖,来源于虾、蟹等壳类动物,具有良好的生物相容性和生物活性,并能与其他物质形成稳定的复合物,因此在食品添加剂、药物、生物医学材料等领域有广泛应用。
而纳米复合材料是指由纳米级颗粒与其他物质形成的复合材料,具有独特的物理、化学和生物学性质,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
因此,将壳聚糖与纳米材料进行复合,可制备出多种功能复合材料,具有很强的应用前景。
2. 研究目的本研究旨在制备壳聚糖纳米复合涂膜,并探究其在食品保鲜、生物医学材料等方面的应用。
具体研究内容包括:制备壳聚糖纳米复合材料;优化涂膜工艺条件;检测复合涂膜的物理、化学和生物学性质;将壳聚糖纳米复合涂膜应用于食品包装和生物医学材料中,评估其应用效果。
3. 研究方法本研究将采用两步法制备壳聚糖纳米复合材料。
首先将壳聚糖的溶液制备成纳米颗粒,然后将其与纳米材料进行复合。
通过对涂膜工艺条件的优化,制备出具有良好物理化学性质的壳聚糖纳米复合涂膜。
通过对复合涂膜的物理、化学和生物学性质进行测量,评估其应用效果。
最后将壳聚糖纳米复合涂膜应用于食品包装和生物医学材料中,评估其应用效果。
4. 研究意义壳聚糖纳米复合涂膜具有天然、无毒、生物降解等特点,可以避免传统涂膜的有害成分对食品和生物医学材料的危害。
同时,其具有良好的物理化学性质和生物学性质,能够提高食品的保鲜期和生物医学材料的生物相容性,具有很强的应用前景。
本研究的成功将为壳聚糖纳米复合涂膜在食品包装、生物医学材料等领域的应用提供新的思路和方法。
【结论】壳聚糖纳米复合涂膜是一种具有广阔应用前景的新型材料,具有较好的生物相容性和生物活性,能够应用于食品保鲜和生物医学材料等领域。
《壳聚糖的改性及其对重金属离子的吸附研究》一、引言壳聚糖是一种天然的、可再生的多糖,具有优良的生物相容性和生物降解性。
近年来,壳聚糖因其独特的物理化学性质在众多领域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特别是在重金属离子吸附领域。
然而,原始的壳聚糖在吸附过程中往往存在吸附能力有限、选择性差等问题。
因此,对壳聚糖进行改性以提高其吸附性能成为了一个重要的研究方向。
本文将重点探讨壳聚糖的改性方法及其对重金属离子的吸附性能研究。
二、壳聚糖的改性1. 化学改性化学改性是壳聚糖改性的一种重要方法。
常见的化学改性包括羧甲基化、季铵化、磺化等。
这些改性方法可以改变壳聚糖的分子结构,提高其与重金属离子的结合能力。
例如,羧甲基化可以引入更多的负电荷基团,增强壳聚糖对重金属离子的静电吸附作用;季铵化则可以提高壳聚糖的阳离子性质,使其更易于与带有负电荷的重金属离子结合。
2. 物理改性物理改性是通过物理手段改变壳聚糖的形态、结构或表面性质,从而提高其吸附性能。
常见的物理改性方法包括交联、共混、纳米化等。
交联可以增强壳聚糖的稳定性,提高其抗溶胀性能;共混则可以将壳聚糖与其他吸附材料混合,形成具有更好吸附性能的复合材料;纳米化则可以将壳聚糖制备成纳米级颗粒,提高其比表面积和吸附速率。
三、对重金属离子的吸附研究1. 吸附机理壳聚糖及其改性产物对重金属离子的吸附机理主要包括静电作用、配位作用和离子交换作用等。
在溶液中,壳聚糖分子上的氨基、羟基等基团可以与重金属离子发生配位作用或静电作用,从而将重金属离子吸附在壳聚糖分子上。
此外,壳聚糖还可以通过离子交换作用与溶液中的其他离子进行交换,从而实现对重金属离子的吸附。
2. 影响因素壳聚糖对重金属离子的吸附性能受多种因素影响,包括pH 值、温度、时间、浓度等。
pH值是影响吸附性能的重要因素之一,不同pH值下壳聚糖分子上的基团电性不同,从而影响其与重金属离子的相互作用。
温度和时间是影响吸附速率和平衡的重要因素。
碳酸钙和硅烷偶联剂协同改性对水性涂料性能的影响采用碳酸钙和硅烷偶联剂对水性涂料水性木器涂层的协同改性,使用90℃的烘箱,干燥15min,固定含量2%的CaCO3,3%的KH560,水性木器涂层硬度为2H,等级为1级的附着力,35kg·cm的抗冲击强度,水性木器涂层所表现出的力学性能最佳。
当KH560含量改变至5%时,涂层硬度、附着力、抗冲击强度均随着变量而下降。
标签:碳酸钙;硅烷偶联剂;水性涂料碳酸钙会影响流变性、补强性、透明性、触變性等方面[1]。
硅烷偶联剂是一种有机硅化合物,会产生一种“分子桥梁”,提高涂料与涂料的粘接强度、涂料特性如耐水、耐气候等性能。
在乳液中添加1%的硅烷偶联剂时,涂膜的附着力能够得到明显的提高[2]。
本文通过正交实验,优化助剂CaCO3和KH560配方组成、固化条件等工艺参数,协同改性水性涂料[3]。
1 实验部分1.1 材料与实验设计涂料:水性涂料,改性剂:CaCO3和KH560,基材:已涂饰底漆的木质集成材,100mm×100mm×5mm。
1.2 涂层制备对基板进行预处理。
预设计好CaCO3和KH560的量后,将其加入到涂料中,用搅拌好的涂料均匀涂抹在基板上,涂层厚度大约60μm。
放入90℃的电热恒温鼓风干燥箱内,控制干燥固化时间(15-30min)。
1.3 测试与表征根据GB/T1732-93、GB/T1720-89、GB6739-86使用涂膜冲击力实验仪和涂膜附着力实验仪,测定涂膜抗冲击强度、附着力和硬度。
使用广州标格达实验仪器用品有限公司的BGD512-60°型光泽度仪检测涂层光泽度[4]。
2 结果与讨论2.1 正交实验分析本实验主要探究CaCO3的含量、KH560的含量和干燥时间对水性木器涂料改性的影响。
通过正交实验优化变量,协同改性后的涂层力学性能达到最佳。
三个组分的量规定为:CaCO3的含量(A):2.0%-5.0%,KH560的含量(B):2.0%-5.0%,干燥时间(C):15-30min。
甘油对原位合成纳米SiOx-壳聚糖涂膜的影响孙彤,郝晗,郝文婷,吴朝凌,励建荣(渤海大学化学化工与食品安全学院,渤海大学食品科学研究院,辽宁锦州 121013)摘要:为了研究甘油添加量对原位合成的纳米SiOx-壳聚糖涂膜透气性、力学性能、保鲜性能的影响,本文采用原位合成法制备了纳米SiOx-壳聚糖复合保鲜涂膜,对样品进行了XRD、FT-IR、SEM、TEM表征,研究了甘油添加量对纳米SiOx-壳聚糖复合涂膜支撑计划项目(2012BAD38B06);高等学校博士学科点专项科研基金(优先发展领域项目编号:20113326130001);辽宁省食品安全重点实验室开放课题(LNSAKF2011022)作者简介:孙彤(1966-),女,博士,教授,研究方向为水产品贮藏加工及质量安全控制通讯作者:励建荣(1964-),男,博士,教授,博士生导师,研究方向为水产品贮藏加工及质量安全控制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广谱、高效、安全的天然防腐抗菌剂的开发受到了人们的普遍关注。
壳聚糖是甲壳素经脱乙酰反应而得到的一种天然分子碱性多糖,又被称作聚氨基葡萄糖,脱乙酸甲为聚(1, 4)-2-氨基-2-脱氧-β-D-葡聚糖。
来源丰富,无毒、无污染。
由于其具有良好的抗菌性、成膜性、保湿性、通透性,采用浸渍、涂膜、喷洒等方式将壳聚糖附着于食品表142143面,风干后形成一层透明薄膜,控制食品与外界环境的物质交换,此外,还能抑制或杀灭细菌、真菌,防止食品霉变、腐烂,所以使其成为天然防腐抗菌剂开发的研究热点之一[3]。
壳聚糖已用于草莓[4]、蓝莓[5]、香菇[6]、鸡蛋[7]、鳕鱼[8]、大黄鱼[9]等的食品的保鲜,并且取得了一定的成效。
本文以壳聚糖作为成膜基质,以原位合成的纳米SiOx 作为改性材料,研究了保鲜涂膜液中甘油添加量对冷藏美国红鱼保鲜品质的影于仪对不同条件下制备的涂膜进行FT-IR 光谱测试,测试范围为4000~400 cm -1;采用日本理学Rigaku 公司生产的X 射线粉末衍射仪(CuKα辐射,40 kV ,50 mA ,步宽0.02°,扫描范围5~70°)对不同条件下制备的涂膜进行X 射线衍射分析;喷金处理后,采用日本日立公司生产的S-4800型场发射扫描电镜对不同条件下制备的涂膜的断面和表面形貌进行微观形貌分析;采用Jem-2100F 型场发射透射电镜对涂膜内纳米粒子的分布状态进行分析。
壳聚糖增强聚丙烯酸纳米复合材料的性能优化随着科技的进步和人们对于材料性能需求的提升,纳米复合材料已经成为材料科学领域的热门研究方向之一。
壳聚糖是一种天然的生物高分子材料,具有良好的生物可降解性和生物相容性,被广泛应用于医药、食品、纺织等领域。
聚丙烯酸是一种重要的合成高分子材料,具有良好的化学稳定性和可调控性。
将壳聚糖与聚丙烯酸进行复合改性,可以很好地兼顾两种材料的优点,实现性能的优化。
本文将重点探讨壳聚糖增强聚丙烯酸纳米复合材料的性能优化方法及其在不同领域的应用。
首先,壳聚糖增强聚丙烯酸纳米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是优化性能的重要环节。
常见的制备方法包括物理混合、溶液共混、原位合成等。
物理混合是将壳聚糖和聚丙烯酸通过机械混合进行复合,制备简单操作方便,但界面结合弱。
溶液共混是将壳聚糖和聚丙烯酸溶解于共溶剂中,在适当的条件下混合后析出纳米复合材料,界面结合较好但工艺复杂。
原位合成是利用化学反应,将壳聚糖与聚丙烯酸原位生成纳米复合材料,界面结合强度高但条件要求较高。
根据不同应用需求,选择适合的制备方法进行壳聚糖增强聚丙烯酸纳米复合材料的制备,能够有效提升材料的性能。
其次,壳聚糖的添加量对增强材料性能的影响也是需要考虑的因素。
壳聚糖的添加可以提高复合材料的力学性能、热稳定性和耐磨性等。
适当增加壳聚糖的添加量可以增强材料的机械强度,但过高的添加量可能导致复合材料的可加工性下降。
因此,需要根据具体的应用需求和性能要求,合理调控壳聚糖的添加量,以实现复合材料性能的最佳优化。
同时,界面改性是壳聚糖增强聚丙烯酸纳米复合材料优化性能的重要环节。
由于壳聚糖与聚丙烯酸之间的化学性质差异,两者之间界面结合较弱,容易出现界面剥离现象。
为了增强界面结合强度,可以采用表面改性、交联等方法实现界面的加强。
表面改性可以通过在壳聚糖的表面引入亲和基团,增强与聚丙烯酸之间的相互作用力,从而提高界面结合能力。
交联是在壳聚糖和聚丙烯酸之间引入跨链结构,形成二维或三维网络结构,提高界面结合强度,防止界面剥离。
《纳米碳酸钙的改性及其超高强水泥基材料性能试验研究》篇一一、引言近年来,随着建筑材料技术的飞速发展,对新型、高性能建筑材料的探索日益深入。
纳米碳酸钙作为一种具有独特性能的纳米材料,其在水泥基材料中的应用逐渐受到广泛关注。
本文旨在研究纳米碳酸钙的改性方法及其在超高强水泥基材料中的应用,分析其对水泥基材料性能的影响。
二、纳米碳酸钙的改性1. 改性方法纳米碳酸钙的改性主要采用表面改性技术。
通过表面活性剂、偶联剂等对纳米碳酸钙表面进行化学处理,改变其表面性质,提高其与水泥基材料的相容性。
2. 改性效果改性后的纳米碳酸钙具有更好的分散性和稳定性,能够有效提高其在水泥基材料中的掺量,并显著改善材料的力学性能和耐久性能。
三、超高强水泥基材料的制备与性能测试1. 材料准备选用优质的水泥、纳米碳酸钙、骨料等原材料,按照一定比例进行混合,制备出超高强水泥基材料。
2. 性能测试(1)力学性能测试:对制备的超高强水泥基材料进行抗压强度、抗拉强度等力学性能测试。
(2)耐久性能测试:通过抗渗性、抗冻性等试验,评估材料的耐久性能。
(3)微观结构分析:利用XRD、SEM等手段,分析材料的微观结构,探讨纳米碳酸钙对材料性能的影响机制。
四、实验结果与分析1. 力学性能分析实验结果表明,掺入改性纳米碳酸钙的超高强水泥基材料具有优异的力学性能。
与未掺加纳米碳酸钙的材料相比,其抗压强度和抗拉强度均有显著提高。
这主要得益于纳米碳酸钙的优异性能及其与水泥基材料的良好相容性。
2. 耐久性能分析耐久性能测试表明,改性纳米碳酸钙能够有效提高材料的抗渗性和抗冻性。
这有助于提高材料的耐久性能,延长其使用寿命。
3. 微观结构分析微观结构分析显示,纳米碳酸钙在水泥基材料中具有良好的分散性和稳定性,能够与水泥水化产物形成良好的界面过渡层。
这有助于提高材料的力学性能和耐久性能。
五、结论本文通过实验研究了纳米碳酸钙的改性方法及其在超高强水泥基材料中的应用。
实验结果表明,改性纳米碳酸钙能够有效提高超高强水泥基材料的力学性能和耐久性能。
壳聚糖膜的制备与性能研究壳聚糖是一种天然生物高分子材料,具有优良的生物相容性、可降解性和生物活性等特点。
因此,研究壳聚糖膜的制备与性能对于开发新型纳米材料、生物医学材料以及食品包装材料等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从壳聚糖膜的制备方法以及其性能研究两方面进行探讨。
一、壳聚糖膜的制备方法制备壳聚糖膜的方法多样,包括溶液吸附法、纳米共沉淀法、自组装法、离子凝胶法等。
下面将对其中几种常用的制备方法进行介绍。
1. 溶液吸附法溶液吸附法是将壳聚糖溶液通过涂布、浸泡或喷涂等方式均匀附着在基材上,并通过溶剂挥发、干燥和交联等工艺制备壳聚糖膜。
溶液吸附法制备的壳聚糖膜具有较好的膜形和膜层结构稳定性,适用于薄膜和膜袋的制备。
2. 纳米共沉淀法纳米共沉淀法是通过将壳聚糖溶液与金属离子溶液一起混合,在调整溶剂酸碱度和温度等条件下,形成纳米颗粒并沉淀在基材上制备壳聚糖膜。
纳米共沉淀法制备的壳聚糖膜具有较大的比表面积和良好的机械性能,适用于纳米薄膜和纳米多孔膜的制备。
3. 自组装法自组装法是将壳聚糖分子通过静电作用或水分子间氢键相互吸附,形成多层结构的壳聚糖膜。
自组装法制备的壳聚糖膜具有较好的附着力和超分子结构稳定性,适用于光学膜和生物传感器等领域。
4. 离子凝胶法离子凝胶法是将壳聚糖和交联剂在特定条件下制备成凝胶,然后通过溶胀和干燥等工艺制备壳聚糖膜。
离子凝胶法制备的壳聚糖膜具有较好的机械性能和稳定性,适用于微孔膜和电解质膜的制备。
二、壳聚糖膜的性能研究壳聚糖膜的性能研究主要包括物理性能、化学性能和生物性能等方面。
1. 物理性能物理性能是评价壳聚糖膜性能的重要指标之一,包括膜形态、膜厚度、热稳定性、玻璃转变温度等。
壳聚糖膜具有较好的膜形态和膜层结构稳定性,可以通过调整制备参数以及添加填料等方法改善其物理性能。
2. 化学性能化学性能是评价壳聚糖膜在化学环境下的稳定性和可控性的重要指标,包括溶胀性、吸湿性、耐酸碱性等。
壳聚糖膜具有较好的化学稳定性和生物相容性,在一定范围内可以调控其化学性能以满足特定应用需求。
广东化工 2012年第15期· 40 · 第39卷总第239期改性纳米CaCO3/PP复合材料结晶性能的研究进展杨守洁,杨奇(陕西理工学院化学与环境科学学院,陕西汉中 723001)[摘要]纳米CaCO3用于聚丙烯(PP)的改性研究及成果已有很多报导,主要体现在纳米CaCO3/PP复合材料的力学性能、热学性能及结晶性能等方面。
文章着重介绍改性纳米CaCO3/PP复合材料结晶性能的研究状况,为人们后续的相关研究工作提供有价值的线索和依据。
[关键词]改性;纳米CaCO3;聚丙烯(PP);结晶性能[中图分类号]063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1865(2012)15-0040-02Research Progress on Crystallinity Properties ofModified Nano-CaCO3/PP CompositesYang Shoujie, Yang Qi(College of Chemistry and Environmental Science, Shaanxi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HanZhong 723001, China)Abstract:Nano-CaCO3 for polypropylene (PP) modified research and findings have been reported,mainly in the mechanical properties, thermal properties and crystallization properties of nano-CaCO3/PP composites. The paper introduced the research status of crystalline properties of modified nano-CaCO3/PP composites, provide valuable clues and basis for the people subsequent research work.Keywords:modified;nano-CaCO3;polypropylene(PP);crystalline properties聚丙烯(PP)以具有优良的热性能、耐腐蚀性、电绝缘性和良好的机械性能、无毒、相对密度低(约0.9 g/cm3)、价廉、易加工成型等特性,特别是其热性能与机械性能的优异结合性,在注塑、薄膜、纤维生产中得到大量应用,现已广泛应用于汽车制造、家用电器、日常用品和包装材料等应用领域,这种通用性和经济性使PP超过聚氯乙烯、聚苯乙烯,成为仅次于聚乙烯的第二大通用塑料[1]。
现代食品科技 Modern Food Science and Technology 2015, Vol.31, No.1 71 纳米CaCO3原位改性对壳聚糖复合涂膜性能的影响
郝文婷,郝晗,孙彤,吴朝凌,励建荣 (渤海大学化学化工与食品安全学院,辽宁锦州 121013) 摘要:以硬脂酸钠为原位改性剂,采用流延法制备了原位改性纳米CaCO3/壳聚糖复合涂膜。以机械强度(Ts、EB)、水蒸气透过率(WVP)、氧气透过率(OP)、二氧化碳透过率(CDP)、水溶性、吸水率、抑菌性为检测指标,研究了原位改性工艺条件对纳米CaCO3/壳聚糖复合涂膜性能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当改性温度为80 ℃,改性时间为40 min时,纳米复合涂膜的拉伸强度显著提高,其对氧气、水蒸气的阻隔能力提高,对二氧化碳阻隔能力下降,涂膜透光性提高,表明壳聚糖与CaCO3的相容性增强,工艺条件对复合涂膜性能影响显著。此外,改性温度对铜绿假单胞菌和粘质沙雷氏菌的抑菌效果影响显著,但改性时间基本不影响涂膜对铜绿假单胞菌的抑菌效果,这可能与纳米复合涂膜聚合物分子对两种菌的作用方式或菌内酶作用有关。 关键词:原位改性;纳米CaCO3;壳聚糖;涂膜 文章篇号:1673-9078(2015)1-71-76 DOI: 10.13982/j.mfst.1673-9078.2015.1.014
Influence of the in-situ Modification of Nano-CaCO3 on the Properties of
Composite Chitosan Coatings HAO Wen-ting, HAO Han, SUN Tong, WU Chao-ling, LI Jian-rong (College of Chemistry, Chemical Engineering and Food Safety, Bohai University, Bozhou 121013, China) Abstract: Nano-CaCO3-chitosan composite coatings were prepared by the tape-casting process with sodium stearate as an in-situ modifier. The influence of the conditions during in-situ modification on the properties of the composite coatings was studied in terms of mechanical properties (Ts and EB), water vapor permission (WVP), O2 permeability (OP), CO2 permeability (CDP), water solubility, water absorption, and antibacterial activity. The results showed that when the conditions for nanocomposite coating in situ was changed to 80 ℃ for 40 min, the tensile strength of the composite coatings improved significantly, barrier properties against moisture and O2 increased, CO2-barrier property decreased, and coating transmittance improved. These observations indicated that the compatibility between chitosan and CaCO3 was increased and the modification conditions significantly affected the performance of the composite coating. In addition, the modification temperature had a significant impact on the antibacterial activity of the coating against Pseudomonas aeruginosa and Serratia marcescens, whereas the modification time hardly affected the antibacterial activity against P. aeruginosa. This could be related to the mode of action of the polymer molecules in the nanocomposite coatings on the two types of bacteria or bacterial enzyme activity. Key words: in-situ modification; nano-CaCO3; chitosan; coating
壳聚糖(chitosan,CTS)即聚葡萄糖胺(1-4)-2-氨基-β-D葡萄糖,是甲壳素经脱乙酰作用得到的碱性多糖,广泛存在于自然界中虾、蟹和甲虫外壳及菌类、昆虫类、藻类细胞膜和高等植物的细胞壁中,年生成 收稿日期:2014-05-22 基金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31371858);“十二五”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项目(2012BAD38B06);高等学校博士学科点专项科研基金(优先发展领域项目编号:20113326130001);辽宁省食品安全重点实验室开放课题(LNSAKF2011022) 作者简介:郝文婷(1987-),女,在读研究生,研究方向:食品科学 通讯作者:孙彤(1966-),女,博士,教授,研究方向为水产品贮藏加工及质量安全控制;励建荣(1964-),男,博士,教授,博士生导师,研究方向为水产品贮藏加工及质量安全控制 量仅次于纤维素,是自然界第二大可再生资源[1]。壳聚糖因其具有天然、无毒、来源广泛和多功能的特点,受到医药、食品、生物技术、农业、环保等众多领域的广泛关注。由于其具有良好的生物相容性、可降解性、成膜性[2]及抑菌性[3~4],被视为一种优质的食品保鲜涂膜材料,广泛应用于水产[5]及果蔬保鲜[6~7]中。但单一使用壳聚糖作为保鲜涂膜液存在一些缺陷和不足,其成膜后机械性能差,易吸湿,在应用方面受到限制。纳米壳聚糖复合保鲜涂膜将纳米粒子添加到高分子成膜物质壳聚糖中,使壳聚糖与纳米粒子以一定方式结合,以改善高分子涂膜性能。有研究表明,在壳聚糖涂膜中添加无机纳米粒子能够增强涂膜的机械性能,改善涂膜通透性、水溶性和抑菌性,利于改善现代食品科技 Modern Food Science and Technology 2015, Vol.31, No.1 72 其食品保鲜性能。文献报道,将TiO2与壳聚糖共混制得纳米复合涂膜,其机械性能提高,粒子分散均匀[8];王明力将纳米SiOx与壳聚糖复合,涂膜的拉伸强度和断裂伸长率提高,水蒸气透过量降低[9]。目前,应用SiOx[10]、TiO2[11]、ZnO[12]等纳米粒子与壳聚糖复合对食品进行保鲜已取得了良好的效果。CaCO3是食品保鲜材料中应用最广泛的无机纳米材料之一,无毒无害、来源广泛、加工成本低[13],可广泛应用于保鲜材料。本文以CaCO3为复合纳米粒子,以硬脂酸钠为改性剂,采用原位改性的方法制备纳米CaCO3,采用流延法制备壳聚糖复合涂膜,研究工艺条件对复合涂膜性能的影响,以改善壳聚糖涂膜的力学、光学、阻隔及抑菌性能为目标,为纳米复合涂膜的保鲜应用提供更优的工艺条件及理论依据。 1 材料与方法 1.1 材料与仪器 壳聚糖(脱乙酰度大于95%)、硬脂酸钠:上海晶纯试剂有限公司;冰乙酸、生石灰、丙三醇均为市售分析纯。 DF-Ⅱ集热式磁力加热搅拌器、pHs-3 C型pH计、SK6210HP超声波清洗器、DHG-9140B型电热恒温鼓风真空干燥箱、螺旋测微仪、S22p可见分光光度计、TA-XT-PLUS(SMS)质构仪。 1.2 实验方法 1.2.1 原位改性纳米CaCO3悬浊液的制备 称取25 g生石灰于1 L蒸馏水中,80 ℃消化40 min,静置过夜备用。室温下取一定体积上清液,加入原位改性剂硬脂酸钠,以1:5的流速通入CO2和空气的混合气体,于不同温度下改性不同时间,制成纳米CaCO3的悬浊液。 1.2.2 原位改性纳米CaCO3/壳聚糖复合涂膜的制备与表征 制备1.5%(m/V)的壳聚糖溶液,加入2%(V/V)冰乙酸,0.3%(V/V)甘油,倒入原位改性纳米CaCO3悬浊液中,定容,于40 ℃搅拌均匀,30 ℃下53 kHz、224 W超声脱气15 min,静置至气泡消失,定量流延后于30 ℃鼓风干燥12 h。揭膜,置于干燥器中备用。采用戊二醛固定法处理涂膜,切片后采用透射电子显微镜观察其微观形貌。 1.3 纳米CaCO3/壳聚糖复合涂膜性能指标的 测定 1.3.1 纳米CaCO3/壳聚糖复合涂膜机械强度测定 取25 mm×70 mm的涂膜在TA-XT-PLUS(SMS)质构仪上测定纳米复合涂膜的拉伸强度(Ts)和断裂伸长率(EB)。测试条件为:夹距40 mm,测前速度10 mm/s,测试中速度为2 mm/s[13]。按下式进行计算: F/STs 100)/LL(L%EB00 注:Ts-抗拉强度,MPa;F-试样断裂时承受的最大张力,N;S-膜的横截面积,mm2。EB断裂伸长率;L0为试样的原始长度,mm;L为试样断裂时长度,mm 1.3.2 纳米CaCO3/壳聚糖复合涂膜通透性能测定 1.3.2.1 O2、CO2透气性的测定 参考GB1038-70塑料薄膜透气性试验方法并作适当修改。采用CYES-Ⅱ型氧/二氧化碳气体测定仪对O2、CO2浓度进行测定[14],并按下是进行计算:
PAdVCDPCO2
PAdVOPO2
注:CDP-CO2透过率,mL·mm/(cm2·d·kPa);OP-O2透过率,mL·mm/(cm2·d·kPa);2COV-CO2气体24 h的稳定透气体积,
mL;2OV-O2气体24 h的稳定透气体积,mL;d为膜的平均厚度,cm;A-膜的有效透气面积,cm2;ΔP-测定时膜两侧的气体压差,kPa 1.3.2.2 涂膜水蒸气透过量(WVP)的测定 采用失重法,量取20 mL蒸馏水倒入称量瓶中,用复合膜紧密包住称量瓶瓶口,密封,置于30 ℃烘箱中,每隔12 h称量一次杯子的质量,连续测量72 h[15]。按下式计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