蝶恋花动感组图
- 格式:ppt
- 大小:899.00 KB
- 文档页数:20
古诗《蝶恋花·出塞》赏析蝶恋花·出塞[清]纳兰性德今古河山无定据。
画角声中,牧马频来去。
满目荒凉谁可语?西风吹老丹枫树。
从前幽怨应无数。
铁马金戈,青冢黄昏路。
一往情深深几许?深山夕照深秋雨。
作者简介纳兰性德(1655-1685),满洲人,字容若,号楞伽山人,清代最著名词人之一。
其诗词“纳兰词”在清代以至整个中国词坛上都享有很高的声誉,在中国文学史上也占有光彩夺目的一席。
他生活于满汉融合时期,其贵族家庭兴衰具有关联于王朝国事的典型性。
虽侍从帝王,却向往经历平淡。
特殊的生活环境背景,加之个人的超逸才华,使其诗词创作呈现出独特的个性和鲜明的艺术风格。
流传至今的《木兰花令·拟古决绝词》——“人生若只如初见,何事秋风悲画扇?等闲变却故人心,却道故人心易变。
”富于意境,是其众多代表作之一。
注释无定据:没有一定。
宋代毛开《渔家傲·次丹阳忆故人》词:“可忍归期无定据,天涯已听边鸿度。
”画角:古管乐器,传自西羌。
因表面有彩绘,故称。
发声哀厉高亢,形如竹筒,本细末大,以竹木或皮革等制成,古时军中多用以警昏晓,振士气,肃军容。
帝王出巡,亦用以报警戒严。
牧马:指古代作战用的战马。
谁可语:有谁来和我一起谈谈。
从前幽怨:过去各民族、各部族间的战事。
铁马金戈:形容威武雄壮的士兵和战马。
代指战事,兵事。
青冢:长遍荒草的坟墓。
这里指王昭君墓,相传冢上草色常青,故名。
杜甫《咏怀古迹》诗:“一去紫台连朔漠,独留青冢向黄昏。
”一往情深深几许:化用欧阳修《蝶恋花》“庭院深深深几许”句意。
几许:多少。
译文从古至今江山兴亡都无定数,眼前仿佛战角吹响烽烟滚滚战马驰骋来来去去,黄沙遮日满目荒凉又能与谁说?只有萧瑟的秋风吹拂着枯老鲜红的枫树。
从前愁苦凄滚的往事无穷无尽,金戈铁马之地,却是当年昭君舍身求和的路。
曾经的一往情深有多深呢?犹如夕阳余辉照射下,深山之中的绵绵秋雨。
赏析这首小词通过对塞外古战场的描写,抒发了对历代兴亡和历史变迁的感慨。
纳兰性德《蝶恋花·出塞》试题阅读答案及全词翻译赏析【阅读理解题目】:蝶恋花·出塞[清]纳兰性德今古河山无定据,画角声中,牧马频来去。
满目荒凉谁可语?西风吹老丹枫树。
从前幽怨应无数,铁马金戈,青冢黄昏路。
一往情深深几许,深山夕照深秋雨。
[注]①纳兰性德侍从康熙皇帝出塞之作。
②无定据:无定、无准。
(1)上阕描写了哪些景物?营造了什么样的意境?(5分)(2)末句有什么作用?这首词包含了那些情感?(6分)【参考答案】:(1)上阕描写了画角、牧马、西风、红叶等景物。
(2分)营造了壮阔、悠远、荒凉的意境。
(3分)(意思对即可)(2)末句用景物描写终结全词,用“深山夕照”“深秋雨”两个意象拓展凄清悲凉的意境,使情感的表达更加含蓄隽永。
(3分)这首词包含了山河无定的兴亡之感,对“青冢黄昏”怜惜、悲悯之情,由“夕照”“秋雨”而生的萧索之感等。
(3分)(意思对即可)(3)这首词开篇有何特点?(3分)(4)简析最后两句的表现手法。
(4分)解析:(3)“今古河山无定据”,是一句断语,也是词人的感叹。
它横空出世,有上下千年,纵横万里之概。
情语之后,紧接以景语:“画角声中,牧马频来去。
”词人挥舞画笔为我们描绘出一幅有声有色、充满动感的边塞景物图。
这既是实景,也是历史画面的写照。
(4)“一往情深深几许”为以情相问,但是以景来作答,把自己抽象的孤寂、惆怅之情用形象的深秋之景来作答。
意象的选用十分恰当,借“深山”“夕照”“秋雨”写出自己心中的怅惘之情。
【参考答案】:(3)总领全词,点明主旨;议论开篇;奠定感情基调。
(4)①以情相问,以景作答。
②化抽象之情为形象之景,增强了全词的抒情效果。
③“深山”、“夕照”、“秋雨”三个意象连用,委婉地表达出词人心中的孤寂、惆怅之情。
译文:古往今来,山河之上不会存在永久的界限。
角声中,牧民频繁的在这片土地上来来去去。
而这其间触目的荒凉,谁能说的清?唯有西风肆意吹着那苍老的丹枫。
一往情深深几许?深山夕照深秋雨。
纳兰性德《蝶恋花·出塞》一往情深深几许?深山夕照深秋雨。
【译文】满腹幽情情深几许,夕阳照射深山飘洒着潇潇秋雨。
【出典】纳兰性德《蝶恋花·出塞》注:1、《蝶恋花》纳兰性德今古河山无定据。
画角声中,牧马频来去。
满目荒凉谁可语?西风吹老丹枫树。
从前幽怨应无数。
铁马金戈,青冢黄昏路。
一往情深深几许?深山夕照深秋雨。
2、注释:无定据:没有一定。
宋代毛开《渔家傲·次丹阳忆故人》词:“可忍归期无定据,天涯已听边鸿度。
”画角:古管乐器,传自西羌。
因表面有彩绘,故称。
发声哀厉高亢,形如竹筒,本细末大,以竹木或皮革等制成,古时军中多用以警昏晓,振士气,肃军容。
帝王出巡,亦用以报警戒严。
牧马:指古代作战用的战马.谁可语:有谁来和我一起谈谈。
从前幽怨:过去各民族、各部族间的战事。
铁马金戈:形容威武雄壮的士兵和战马。
代指战事.兵事。
青冢:长遍荒草的坟墓。
这里指指王昭君墓,相传冢上草色常青,故名。
杜甫《咏怀古迹》诗:“一去紫台连朔漠,独留青冢向黄昏。
”一往情深深几许:化用冯延巳《鹊踏枝》:“庭院深深深几许”句意。
几许:多少。
3、译文1:从古至今江山兴亡都无定数,眼前仿佛战角吹响烽烟滚滚战马驰骋来来去去,黄沙遮日满目荒凉谁可同语?只有萧瑟的西凤吹拂着枯老鲜红的枫树。
从前愁苦凄滚的往事无穷无尽,铁马金戈南征北战,最终只剩日落黄昏青草掩藏着坟墓。
满腹幽情情深几许,夕阳照射深山飘洒着潇潇秋雨。
译文2:古往今来,山和演变都无定准。
军号声中,战马频繁走动。
满眼荒凉无人可说,秋风中,丹枫树都枯黄了。
过往的隐痛无处可诉。
当年的战场,黄昏下只见路边青冢。
一往情深有多深?就像夕阳下的深山和深秋的雨。
译文3:古往今来,山河之上不会存在永久的界限。
角声中,战马频繁的在这片土地上来来去去。
而这其间触目的荒凉,谁能说的清?唯有西风肆意吹着那苍老的丹枫。
这片土地上留下的那些幽怨之情应是无法计数的。
纳兰性德诗词《蝶恋花·出塞》原文译文赏析《蝶恋花·出塞》清代·纳兰性德今古河山无定据。
画角声中,牧马频来去。
满目荒凉谁可语?西风吹老丹枫树。
从前幽怨应无数。
铁马金戈,青冢黄昏路。
一往情深深几许?深山夕照深秋雨。
【译文】从古至今江山兴亡都无定数,眼前仿佛战角吹响烽烟滚滚战马驰骋来来去去,黄沙遮日满目荒凉又能与谁说?只有萧瑟的秋风吹拂着枯老鲜红的枫树。
从前愁苦凄滚的往事无穷无尽,金戈铁马之地,却是当年昭君舍身求和的路。
曾经的一往情深有多深呢?犹如夕阳余辉照射下,深山之中的绵绵秋雨。
【注释】无定据:没有一定。
宋代毛开《渔家傲·次丹阳忆故人》词:“可忍归期无定据,天涯已听边鸿度。
”画角:古管乐器,传自西羌。
因表面有彩绘,故称。
发声哀厉高亢,形如竹筒,本细末大,以竹木或皮革等制成,古时军中多用以警昏晓,振士气,肃军容。
帝王出巡,亦用以报警戒严。
牧马:指古代作战用的战马.谁可语:有谁来和我一起谈谈。
从前幽怨:过去各民族、各部族间的战事。
铁马金戈:形容威武雄壮的士兵和战马。
代指战事.兵事。
青冢:长遍荒草的坟墓。
这里指指王昭君墓,相传冢上草色常青,故名。
杜甫《咏怀古迹》诗:“一去紫台连朔漠,独留青冢向黄昏。
”一往情深深几许:化用欧阳修《蝶恋花》:“庭院深深深几许”句意。
几许:多少。
【赏析】这首小词通过对塞外古战场的描写,抒发了对历代兴亡和历史变迁的感慨。
词的上片写景,描写塞外古战场的荒凉景象。
“今古河山无定据”,是说从古至今,政权更迭,江山轮回,兴替衰亡,没有一个绝对的标准。
而该句将词人的“出塞”放在这样广阔的历史空间中来写,自会给读者留下不一般的感受。
“画角声中,牧马频来去”,颇具动感,既是写实,突出边塞风物的卓异,给人身临其境之感;又像虚写,如同历无数纷争的一个缩影,让人想象塞外仍是战争频仍。
该句为词人下面的叙事创设特殊的背景,并借此揭示事件的悲剧意蕴。
“满目荒凉谁可语?西风吹老丹枫树。
柳永的《蝶恋花》注释赏析柳永的《蝶恋花》注释赏析柳永《蝶恋花》伫倚危楼风细细,[2]望极春愁,黯黯生天际。
[3]草色烟光残照里,无言谁会凭栏意。
拟把疏狂图一醉,[4]对酒当歌,[5]强乐还无味。
[6]衣带渐宽终不悔,[7]为伊消得人憔悴。
作品赏析【注释】:[1]此词原为唐教坊曲,调名取义简文帝“翻阶蛱蝶恋花情”句。
又名《鹊踏枝》、《凤栖梧》等。
双调,六十字,仄韵。
[2]危楼:高楼。
[3]黯黯:迷蒙不明。
[4]拟把:打算。
疏狂:粗疏狂放,不合时宜。
[5]对酒当歌:语出曹操《短歌行》。
当:与“对”意同。
[6]强:勉强。
强乐:强颜欢笑。
[7]衣带渐宽:指人逐渐消瘦。
语本《古诗》:“相去日已远,衣带日已缓”。
这是一首怀人词。
上片写登高望远,离愁油然而生。
“伫倚危楼风细细”,“危楼”,暗示抒情主人公立足既高,游目必远。
“伫倚”,则见出主人公凭栏之久与怀想之深。
但始料未及,“伫倚”的结果却是“望极春愁,黯黯生天际”。
“春愁”,即怀远盼归之离愁。
不说“春愁”潜滋暗长于心田,反说它从遥远的天际生出,一方面是力避庸常,试图化无形为有形,变抽象为具象,增加画面的视觉性与流动感;另一方面也是因为其“春愁”是由天际景物所触发。
接着,“草色烟光”句便展示主人公望断天涯时所见之景。
而“无言谁会”句既是徒自凭栏、希望成空的感喟,也是不见伊人、心曲难诉的慨叹。
“无言”二字,若有万千思绪。
下片写主人公为消释离愁,决意痛饮狂歌:“拟把疏狂图一醉”。
但强颜为欢,终觉“无味”。
从“拟把”到“无味”,笔势开阖动荡,颇具波澜。
结穴“衣带渐宽”二句以健笔写柔情,自誓甘愿为伊人而日渐消瘦与憔悴。
“终不悔”,即“之死无靡它”之意,表现了主人公的坚毅性格与执着的态度,词境也因此得以升华。
贺裳《皱水轩词筌》认为韦庄《思帝乡》中的“陌上谁家年少足风流,妾疑将身嫁与一生休。
纵被无情弃,不能羞”诸句,是“作决绝语而妙”者;而此词的末二句乃本乎韦词,不过“气加婉矣”。
柳永《蝶恋花》阅读答案蝶恋花①(宋)柳永伫倚危楼风细细,望极春愁,黯黯生天际。
草色烟光残照里,无言谁会凭阑意。
拟把疏狂图一醉,对酒当歌,强乐还无味。
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倅。
[说明 ] ①这是一首怀人词。
①危楼:高楼。
②拟把:打算将。
③强( qi ǎng):勉强。
④消得:值得。
[思虑与练习 ](1)讲解词语:危:凭:拟:伊:(2)作者在诗歌中力求化无形为有形,变抽象为详尽,从而增加了诗歌的视觉性与流动感。
请举例说说这种现象。
(3)王国维在《人间词话》中谈到古今成大事业大学问者,必经过三种境地,即远大的目标,艰辛过程以及成功的欢乐。
他是借用这首词中的哪个诗句来形容困伤心程的 ?参照答案:(1)高倚靠着准备,考虑它( 她)(2)春愁是无形的,但是作者却说它黯黯生天际。
(3)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倅句。
阅读练习二:1.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倅表达了词人什么样的感情?因此可知上阕中的春愁指的是什么?2.此后王国维谈及做学问的三种境地时,又引用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倅表示什么?答案:1.表现了词人情愿为思念伊人日渐消瘦憔倅的一片痴心。
由此可见,上阕春愁是指对伊人的思念。
2.做学问,成就事业应拥有锲而不舍,苦苦追求的精神。
(意对即可)3.这首词主要围绕一个愁字张开。
( 2 分)4.以下理解正确的一项为哪一项( 2 分) DA.上片伫倚句写主人公久久地矗立在一座破旧的楼台上极目远眺。
B.上片草色句以西风、衰草、夕阳烘托出一种凄美、孤单的氛围。
C.下片拟把句写主人公豪饮放歌,开初十分痛快,但渐感索然无味。
D.下片衣带句以衣带渐宽写消瘦之状,以终不悔直抒胸臆。
李弥逊《蝶恋花·福州横山阁》阅读答案及赏析蝶恋花·别范南伯【翻译】我矗立高楼迎看细细春风,极目瞭望,不尽的愁思,黯黯然洋溢天际。
夕阳斜照草色蒙蒙,谁能知我静静凭倚栏杆的情义?本想任情放纵喝个一醉方休,当在歌声中举起酒杯时,才感觉勉强求乐毫无兴味。
蝶恋花的寓意
蝶恋花”寓意甜蜜的爱情和美满的婚姻。
近来人们赋予蝶恋花更丰富的寓意,表达美好的祝愿,象征爱情美好、富贵花开。
以各种形式存世。
蝴蝶是幸福、爱情的象征,它能给人以鼓舞、陶醉和向往。
中国传统文学常把双飞的蝴蝶作为自由恋爱的象征,这表达了人们对自由爱情的向往与追求。
蝴蝶忠于情侣,一生只有一个伴侣,是昆虫界忠贞的代表之一,而且中国民间有“梁祝化蝶”的美丽传说,所以蝶恋花题材寓意甜蜜的爱情和美满的婚姻。
“蝶恋花”图案现在被运用于很多雕刻,描述的是一只蝴蝶依依不舍的依附在牡丹花上,蝴蝶代表美好的事物,牡丹花则象征着富贵、追求,两者在一起表达出美好的寓意。
牡丹是花中之王,花姿娇艳、雍容大方;蝴蝶是花中精灵,色彩斑斓、活泼可爱;两者结合,精美绝伦。
蝴蝶忠于情侣,一生只有一个伴侣,是昆虫界忠贞的代表之一,而且中国民间有“梁祝化蝶”的美丽传说,所以蝶恋花题材寓意甜蜜的爱情和美满的婚姻。
蝶恋花的意思及全词赏析蝶恋花的意思及全词赏析赏析是欣赏并分析(诗文等),通过鉴赏与分析得出理性的认识,既受到艺术作品的形象、内容的制约,又根据自己的思想感情、生活经验、艺术观点和艺术兴趣对形象加以补充和完善。
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蝶恋花的意思及全词赏析,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蝶恋花的意思及全词赏析篇1“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意思是:昨夜通宵不寐卧听西风落叶的回忆,碧树因一夜西凤而尽凋,独自登高望远心中充满了苍茫空虚及怅惘感觉,抬眼远眺,空阔毫无窒碍的境界让主人公一种精神上的满足,使其从狭小的帘幕庭院的忧伤愁闷转向对广远境界的骋望。
”昨夜西风凋碧树。
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这句词出自晏殊的《蝶恋花》,原意是说,“我”登上高楼眺望所见的更为萧飒的秋景,西风黄叶,山阔水长,仿佛世间的一切都已经浮云过世蝶恋花①宋·晏殊槛菊愁烟兰泣露,②罗幕轻寒,③燕子双飞去。
明月不谙离恨苦,斜光到晓穿朱户。
④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
欲寄彩笺兼尺素,⑤山长水阔知何处。
译文:清晨栏杆外的菊花笼罩着一层愁惨的烟雾,兰花沾露似乎是饮泣的泪珠,罗幕之间透露着缕缕轻寒,燕子双飞而去。
皎洁的月亮不明白离别之苦,斜斜的银辉直到破晓都穿入红红的门户。
昨夜西风惨烈,凋零了绿树,我独自登上高楼,望尽了天涯路。
想给我的心上人寄封信,可是高山连绵,碧水无尽,又不知道我的心上人在何处。
注释:①晏殊(991-1055),字同叔,临川(今属江西)人。
七岁能文,十四岁以神童召试,赐同进士出身。
宋仁宗时官至同平章事兼枢密使,范仲淹、韩琦、欧阳修等名臣皆出其门下。
卒谥元献。
他一生富贵优游,所作多吟成于舞榭歌台、花前月下,而笔调闲婉,理致深蕴,音律谐适,词语雅丽,为当时词坛耆宿。
有《珠玉词》。
②槛:栏杆。
③罗幕:丝罗的帷幕,富贵人家所用。
④朱户:犹言朱门,指大户人家。
⑤尺素:书信的代称。
古人写信用素绢,通常长约一尺,故称尺素,语出《古诗》“客从远方来,遗我双鲤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