头晕和眩晕
- 格式:ppt
- 大小:100.50 KB
- 文档页数:21
专家称头晕和眩晕有区别
*导读:其实,头晕与眩晕是有区别的。
头晕是一个比较宽泛的概念,包括眩晕、头脑昏沉、头脑不清醒等,而眩晕与头脑昏昏沉沉、不清醒是有区别的。
眩晕是更具临床诊断特异性的症状,是一种运动错觉或幻觉,是患者对于空间关系的定向障碍或平衡障碍。
患者或以倾倒的感觉为主,或感到自身晃动、景物旋转。
发作时,患者睁眼时感觉周围物体在旋转,闭眼后感觉自身在旋转,常伴有恶心、呕吐、出冷汗、心率过快或过缓、血压升高或降低,甚至伴有肠蠕动亢进和便意频繁等。
而与头晕有关的疾病很多,常包括以下几种:
心源性头晕:常见于心律失常、心肺功能不全等。
肺源性头晕:可见于各种原因引起的肺功能不全。
眼源性头晕:常见于屈光不正、眼底动脉硬化、出血及眼肌麻痹等。
血压性头晕:高血压或低血压均可引起头晕。
其他:贫血、颈椎病、急性发热、胃肠炎、内分泌紊乱及神经官能症等均可引起头晕。
按病因进行分类,眩晕可分为周围性眩晕和中枢性眩晕两类。
周围性眩晕是指内耳迷路或前庭神经的病变导致的眩晕症,占眩晕症的70%以上。
此类眩晕多与耳鼻喉科的疾病相关,常见的有耳石症、美尼尔病、迷路炎、使用链霉素或庆大霉素引起的药物性眩晕等。
中枢性眩晕是指脑干、小脑、大脑及脊髓病变引起的眩晕,多与神经科疾病相关,常见的有后循环缺血、脑出血、颅内肿瘤、颅内感染、多发性硬化、眩晕性癫痫及外伤性眩晕等。
这类患者除了眩晕外,还可伴有视物成双或模糊、共济失调、肢体无力和麻木、言语不清、意识丧失等症状。
《中医内科学》_第三节眩晕_中医世家【中医内科学】
第三节眩晕
眩晕是一种常见的症状,患者感觉周围的事物在旋转或自己在旋转,伴随着头晕、恶心等症状。
中医认为眩晕可分为以下几种类型:
一、阳虚型眩晕:
阳虚型眩晕主要表现为头晕目眩、头重脚轻、神疲乏力等症状。
常见的病因有脾胃虚弱、肾阳不足等。
治疗上应调理阳气,同时注意饮食调理,补充养分。
二、阴虚型眩晕:
阴虚型眩晕主要表现为头晕目眩、手足心燥、口干咽燥等症状。
常见的病因有阴虚火旺、肝肾阴虚等。
治疗上应清热益阴,同时注意保持正常作息,避免过度劳累。
三、湿阻型眩晕:
湿阻型眩晕主要表现为头晕目眩、胸闷、口苦、口黏等症状。
常见的病因有脾胃湿热、湿邪困阻等。
治疗上应祛湿化痰,调理脾胃,避免暴饮暴食。
四、痰浊型眩晕:
痰浊型眩晕主要表现为头晕目眩、恶心呕吐、口苦黏腻等症状。
常见的病因有脾胃失调、痰湿阻络等。
治疗上应祛痰化痰,理气开窍,调理脾胃。
附件:本文档涉及的附件包括有关眩晕的相关病例研究报告、中医经典文献摘录等。
请参考附件获取更多详细信息。
法律名词及注释:
1.阳虚:指人体阳气不足的状态,表现为体力不足、疲乏无力等症状。
2.阴虚:指人体阴液不足的状态,表现为口干、咽干等症状。
3.湿阻:指湿气积聚在体内,影响体内气血流通的情况。
4.痰浊:指体内湿气积聚形成的痰液,表现为口苦、头晕目眩等症状。
213如何正确区分眩晕、头晕和头昏谭书伟(南充市高坪区人民医院,四川 南充 637000)摘 要:眩晕、头晕、头昏虽然都是临床上比较常见的症状,但因其受损器官与发病机制上存在本质区别,临床上的症状表现有所差异,治疗方法亦各有别,本文针对临床上三种不同症状给出详细解释,希望能对患者了解病症提供理论依据。
关键词:眩晕;头晕;头昏;正确区分中图分类号:R741 文献标识码:A作者简介:谭书伟,南充市高坪区人民医院。
眩晕、头晕和头昏都是生活中经常会遇到的事情,在临床上也经常会遇到这些情况。
但是,很多病人和医生都容易将这三者的概念混淆,造成相互误诊的情况,那么该如何正确的区分眩晕、头晕和头昏呢?1 什么是眩晕?眩晕是一种机体对空间的定位感出现障碍,从而造成的一种位置性错觉。
多数人一生中都会有过眩晕的经历。
眩晕包括真性眩晕和假性熏晕。
其中真性眩晕是因为眼睛、前庭系统或者本体觉出现疾病所引起的。
当人出现真性眩晕时,会有比较明显的自身旋转感或者外物旋转感。
而假性眩晕一般都是因为全身系统性疾病所造成的,像心血管疾病、贫血、药物中毒以及内分泌疾病等。
病人出现眩晕时,会感觉整个人轻飘飘的,转动感不明确。
2 什么是头晕?头晕属于脑部功能障碍,造成头晕的原因有很多。
如果病人得了脑动脉硬化、高血压、发热性疾病、神经病、颅脑外伤综合征等,都可能会在成病人头晕。
头晕的病人,一般会出现头重脚轻,头胀和眼花缭乱的感觉。
另外,一些心律失常、心力衰竭和哮喘病人,也可能会出现头晕的情况。
也可能会在没有任何疾病症状表现的情况,就出现头晕的情况,但是一般还伴随有头痛。
如果病人经常头晕,并且头晕持续的时间比较长,那么很可能是身体出现重病所发出的信号,必须对头晕引起足够的重视。
3 什么是头昏?头昏是脑部神经失调的一种症状表现,造成头昏的原因有很多,像血液循环不顺畅、缺氧、血糖低等都可能会导致头昏。
头昏时一般会感觉自己的脑子不是十分的清醒,工作效率下降。
201903家庭科学·新健康康2021窑01肾病患者用药要当心,一些消炎药、镇痛药对肾脏会产生影响。
身体管理窑全科医生什么叫“晕”?先来了解下它的分类和定义。
对于“晕”,实际上分为头晕、头昏、眩晕三种:头晕指非旋转性头晕,自身不稳感;头昏指头脑不清晰感或头部沉重压迫感,与自身运动并无关联;眩晕指自身或环境的旋转、摆动感,是一种运动幻觉。
怎么“晕”要说清,病史叙述更重要。
首先,诉说自己的感受,是头晕、头昏,还是眩晕。
医生将从您的描述中区分出您属于哪一种“晕”。
其次,要向医生描述以下几个方面:在什么情况下发病,是否与转头、体位改变、失眠等因素相关;发作时持续数十秒还是数分钟还是数天;单次发作还是反复发作,每次发作间隔时间;“晕”的症状如何缓解;是否伴随如下症状:恶心、呕吐、言语含糊、饮水呛咳、肢体无力麻木、耳聋、耳鸣、耳胀、怕光、头痛或视物异常等;已经做过哪些检查;服用何种药物及治疗效果;既往有哪些疾病等。
我们列举三个“晕”的病例帮助你更好地认识“晕”:【病例1】张女士,75岁。
既往有高血压、糖尿病、冠心病病史。
自诉半小时前睡醒后突发头晕伴视物旋转,同时伴右侧肢体麻木无力,持续无缓解,平车就诊。
症状总结:20分钟以上的眩晕+右侧肢体麻木无力的神经症状+首次发病。
诊治过程:神经内科急诊就诊。
入院后急查头颅MRI 示右侧小脑新发脑梗塞。
急诊静脉溶栓治疗,恢复良好。
【病例2】李先生,81岁。
既往高血压病史,服用降压药,血压控制在130/80mmHg 左右。
近1月患者出现血压升高,控制不佳,自测血压波动在160/90mmHg 左右,自诉头昏沉感,无肢体麻木无力,无视物旋转,无耳鸣耳聋等。
症状总结:头昏+数天+既往高血压病+血压控制不佳。
诊治过程:心内科门诊就诊。
入院后予以调整降压药物后症状明显改善。
【病例3】王女士,65岁。
自诉起床过程中出现头晕伴视物旋转,不敢睁眼,伴恶心呕吐,持续几十秒至几分钟,休息后好转,体位改变时诱发或加重,近5年曾多次类似发作。
头晕、眩晕、头昏、头晕、耳石症疾病定义鉴别区分、临床意义、对症治疗及康复训练头晕和眩晕区别头晕包含眩晕吗头晕(dizziness):非眩晕性头晕,是指空间定向能力受损或障碍的感觉,没有运动的虚假或扭曲的感觉,即无或非旋转性的感觉。
眩晕(vertigo):内在的眩晕,是指在没有自身运动时的自身运动感觉或在正常头部运动时扭曲的自身运动感觉。
涵盖了虚假的旋转感觉(旋转性眩晕)及其他虚假感觉,如摇摆、倾倒、浮动、弹跳或滑动(非旋转性眩晕)。
简言之,头晕是指「静态」的晕,眩晕是指「动态」的晕。
头晕是否包含眩晕这个问题,国内头晕/眩晕基层诊疗指南明确指出:头晕不包括眩晕。
但是长期以来经典定义讲头晕是包括眩晕的,该定义已经约定俗成,并为大多数临床医生所应用。
头晕、眩晕、头昏...如何区分与头晕或眩晕相混淆的一些其它症状要如何区分呢?1)晕厥前状态:指大脑血液供应普遍下降后出现黑矇、快失去意识知觉、即将晕倒的感觉。
晕厥前状态常伴发头昏沉、胸闷、心悸、乏力等症状。
2)头昏:概念相对含糊,常指头重脚轻、身体漂浮、眼花等。
与眩晕最主要的区别是患者无自身或外界环境的运动错觉。
3)前庭‐视觉症状:由于前庭病变或视觉 - 前庭相互作用产生的视觉症状,包括运动的虚假感觉、视景的倾斜及因前庭功能(而非视力)丧失相关的视觉变形(模糊)。
可表现为振动幻视、视觉延迟、视觉倾斜或运动引发的视物模糊。
4)姿势性症状:指发生在直立体位(如站位)时,与维持姿势稳定相关的平衡症状,可表现为不稳感和摔倒感。
姿势症状发生在直立体位(坐、站、行),但不包括改变体位时与重力有关的一系列症状(如「站起来」这一动作)。
位置性眩晕就是耳石症吗?位置性眩晕并不等于耳石症。
临床上很多后循环缺血的患者也可表现为位置性眩晕,除此之外前庭性偏头痛、体位性低血压、前庭阵发症、姿势恐惧性头晕、继发性耳石症均可表现为位置性眩晕。
头晕/眩晕,分别提示哪些疾病根据临床症状,哪些疾病以眩晕为主?哪些疾病以头晕为主呢?1)以眩晕为主的疾病: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BPPV),梅尼埃病(MD),前庭神经元炎(VN),突聋伴眩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