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国汉语教材词汇编写本土化策略研究
- 格式:pdf
- 大小:1.53 MB
- 文档页数:6
韩国《中国语Ⅰ》教材与教法研究韩国《中国语Ⅰ》教材与教法研究引言作为一个邻国,韩国对中国文化和语言一直保持着浓厚的兴趣。
因此,学习中文在韩国一直都是热门的课程之一。
韩国《汉语Ⅰ》教材是韩国高中生学习汉语的入门教材,它的任务是帮助学生掌握汉语的基本语法和词汇,打下坚实的语言基本功。
本文旨在探讨韩国《汉语Ⅰ》教材与教法,剖析其特点和优势,以及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一些改进建议。
一、韩国《汉语Ⅰ》教材的特点和优势1. 任务明确韩国《汉语Ⅰ》教材的任务是帮助学生在初学汉语时掌握基本的语法和词汇。
教材从最基础的发音、简单的日常用语出发,逐步引导学生学习汉语的基本语法和词汇,确保学生在初学阶段建立起对汉语基本结构和表达方式的理解。
2. 有趣易上手在编写《汉语Ⅰ》教材时,考虑到韩国学生对汉语的兴趣和接受能力,教材注重设计有趣的故事情节和情景对话。
这样的设计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记忆生词和语法知识,提高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3. 灵活的教学方法韩国《汉语Ⅰ》教材采用了多种教学方法,如直观教学法、兴趣教学法和任务型教学法等。
通过听、说、读、写等多种互动性的教学活动,帮助学生提高运用汉语的能力,同时也培养了学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
二、韩国《汉语Ⅰ》教材存在的问题1. 语法重于实际运用韩国《汉语Ⅰ》教材在教学中注重语法的讲解和练习,但有时忽视了实际语言运用能力的培养。
学生可能会因为过度关注语法规则而在实际交流中出现困难,无法流利地运用所学的词汇和句型。
2. 文化知识片面韩国《汉语Ⅰ》教材对中国文化的介绍比较片面,过分强调中国传统文化和历史,忽略了现代中国的社会和经济发展。
这样的设计可能导致学生对中国的认知存在偏差,没有全面了解中国的多样性。
三、针对问题的改进建议1. 引入实际情景教学在韩国《汉语Ⅰ》教材的编写中,应增加大量的实际情景教学内容,培养学生在真实情境中运用所学汉语的能力。
通过模拟真实的语言交流情境,如购物、旅游等,让学生更好地掌握实际应用汉语的技巧。
韩国学生汉语词汇偏误分析研究述略一、内容概要随着中国在世界舞台上的崛起,汉语作为世界上使用人数最多的语言之一,越来越受到各国人民的关注。
韩国作为一个与中国有着深厚历史渊源的国家,汉语在韩国的学习和应用也日益普及。
然而由于母语和汉语之间的差异,韩国学生在学习汉语过程中常常会出现词汇偏误现象。
本文旨在通过对韩国学生汉语词汇偏误的分析研究,揭示其产生的原因,为提高韩国学生的汉语水平提供参考。
本文首先对韩国学生在学习汉语过程中出现的词汇偏误进行了梳理和分类,包括音形偏误、义项偏误、搭配偏误等。
然后从认知心理学的角度分析了这些词汇偏误产生的原因,主要包括:母语对汉语的干扰、汉语语音特点与韩语差异、汉字结构与意义的关系等。
接下来本文探讨了这些词汇偏误对韩国学生汉语学习的影响,包括:影响词汇记忆、影响阅读理解能力、影响写作表达能力等。
针对这些词汇偏误,本文提出了相应的教学策略和建议,以帮助韩国学生克服词汇偏误,提高汉语水平。
1. 研究背景和意义随着中国在世界舞台上的崛起,汉语作为世界上最受欢迎的语言之一,越来越受到韩国学生的关注。
韩国学生学习汉语的热情高涨,他们在学习过程中不可避免地会遇到词汇方面的困难。
然而由于母语和汉语之间的差异,韩国学生在学习汉语时容易产生词汇偏误。
这些偏误可能会影响他们的阅读理解、写作能力和口语表达能力,从而降低他们在汉语学习中的成就感和自信心。
因此对韩国学生汉语词汇偏误的研究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首先研究韩国学生汉语词汇偏误有助于揭示语言习得的规律,通过对韩国学生在学习汉语过程中出现的词汇偏误进行分析,可以为其他非中文母语国家的学生提供有益的经验教训,帮助他们更好地掌握汉语。
同时这也有助于丰富和拓展对外汉语教学的理论体系,为今后的教学改革提供理论依据。
其次研究韩国学生汉语词汇偏误对于提高汉语教学质量具有重要意义。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可以根据学生的词汇偏误进行有针对性的指导和训练,从而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
以韩国为例谈“国别化”双语学习词典编纂的构思(韩)甘瑞瑗提 要本文主要从对外汉语教学的“理解”和“表达”的交际视角出发,提出一部有实用价值的双语学习词典的编纂与研究必须“国别化”,而且必须在中介语研究的基础上,进行词语的语义、语法、语用和跨文化交际的对比分析和偏误分析,这样才能使双语学习词典真正个性化起来,在对外汉语教学方面真正专业化起来。
只有具有了很强的针对性,才能够有效地发挥它的作用与价值。
本文还提出双语学习词典编纂的语料结构模块,以及强调双语学习词典的编纂与研究必须是在操双语(L x+L y)的对L x或L y教学的专家和学者的共同参与下来进行,才能有效地发挥词典的针对性,保证词典释义的准确性。
关键词对外汉语教学 国别化 学习词典 理解 表达一、引言如何更好地开展对外汉语教学,一直是从事对外汉语教学的学者和语言工作者所关心的重要课题。
综观现存的对外汉语教学的各种必备资源,除教材的立体化、动态化外,首先就是有关教学用和课外阅读用的工具书不够完备,这在对汉字圈国家汉语教学方面表现得尤其突出。
据2004年5月4日北京国家留学生基金管理委员会的报告,2002年底在华留学生人数已达85,829名,留学生来自175个国家,其中韩国留学生有36,093名,占第一位;其次是日本和美国。
这说明了对汉字圈国家(韩国、日本)汉语教学的研究已经成为对外汉语教学研究者刻不容缓的任务和使命,“国别化”的对外汉语教学也已成了对外汉语教学发展的必然趋势。
其中首当其冲的就是“国别化”工具书的充分准备,因为只有将必备的“国别化”工具书完善起来,才能顺应对外汉语教学的发展潮流和趋势。
俗话说得好———“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一部优质与完备的“国别化”双语学习工具书,是开展对外汉语教学事业的15以韩国为例谈“国别化”双语学习词典编纂的构思利器。
再说,韩国与中国一衣带水,是隔海相望的近邻,在地理位置上占了交流的先机。
事实也证明,来华学习汉语的留学生以及在韩学习汉语的学生在数量上都占汉语学习者之冠,加之韩国学生对汉字认知的特殊知识背景,因此对韩国学生进行汉语教学的工具书———学习词典的编纂研究就更显得意义重大。
摘要汉语学习者人数日益增多,能满足不同文化背景、语言特点的学习者需求的本土化教材研究逐渐成为汉语国际教育领域的热点。
韩国留学生人数在来华留学生中一直居于前列,汉语学习需求较多,如何编写适合韩国学习者特点的本土化汉语教材尤其需要研究和探讨,在此背景下,本文对韩国的本土化汉语教材进行研究。
本文选取韩国人编写的本土化教材《PAGODA中国语》和中国人编写的汉语教材《拾级汉语》这两套在韩国使用较为广泛的教材进行考察,并分别从教材的编排顺序、词汇量及语料难度、语法的等级和编排、练习题题量和题型等方面进行了对比分析,同时通过问卷调查和访谈考察了韩国汉语教师和学生对汉语教材的意见和要求。
基于教材的对比和使用者的调查,本文对韩国本土化汉语教材编写提出建议。
关键词:本土化;对韩汉语教材;对比分析;调查AbstractAs the number of Chinese learners increases,the study of localized textbooks whose cultural background and language characteristics can meet the needs of learners with different language characteristics is gradually becoming a hot spot in the field of international education in China.In the meantime,the number of Korean students studying in China has been at the forefront of the total number of international students,which requires more Chinese language learning for Korean students,especially studying and exploring how to write Chinese textbooks that suit the characteristics of Korean learners,and in this context,this paper studies the localization of Korean Chinese textbooks.The paper selects two widely used textbooks in Korea,which are《PAGODA 中国语》compiled by Koreans and《拾级汉语》compiled by Chinese people.The survey also compared and analyzed the order of arrangement,vocabulary and corpus difficulty,grammar level and arrangement,the amount and type of exercise questions, and conducted interviews to investigate the opinions and requirements of Korean Chinese teachers and students.Based on textbook comparisons and user surveys,this paper has come up with some suggestions on the compilation of Korean localized Chinese textbooks.Key words:localization;Chinese textbooks for South Korea;comparative analysis;investigation目录致谢 (Ⅰ)摘要 (Ⅱ)Abstract (Ⅲ)第一章绪论 (1)1.1选题缘起 (1)1.2研究现状 (2)1.2.1汉语教材本土化的研究现状 (2)1.2.2对韩汉语教材本土化的研究现状 (3)1.2.2.1中国国内对对韩汉语教材本土化的研究现状 (3)1.2.2.2韩国对对韩汉语教材本土化的研究现状 (4)1.3研究对象 (5)1.4研究方法和思路 (6)1.4.1研究方法 (6)1.4.2研究思路 (6)1.5选题价值及意义 (6)第二章《拾级汉语》与《PAGODA中国语》对比分析 (8)2.1教材结构分析 (8)2.1.1总体结构 (8)2.1.2每课的编排体例 (15)2.2话题 (16)2.3语料难度 (20)2.4语法项目 (21)2.4.1语法项目数量 (21)2.4.2语法项目等级与编排 (23)2.5词汇 (27)2.5.1词汇量 (27)2.5.2词汇等级 (28)2.6练习题 (30)2.6.1练习题量 (30)2.6.2练习题型 (31)2.7小结 (33)第三章对韩国基础阶段汉语综合教材使用者的体验和需求调查 (35)3.1对学习者的问卷调查 (35)3.1.1问卷的设计与发放 (35)3.1.2数据统计及结果分析 (36)3.2对教师的访谈 (46)3.2.1访谈提纲的设计 (46)3.2.2访谈内容归纳及结果分析 (47)3.3小结 (49)第四章结语 (50)4.1结论 (50)4.2研究的不足之处 (52)参考文献 (53)表2-1两套教材的整体结构对比分析 (09)表2-2两套教材每课编排体例对比分析 (15)表2-3《起步》话题统计表 (16)表2-4《综合1》话题统计表 (17)表2-5《基础1》话题统计表 (17)表2-6《基础2》话题统计表 (18)表2-7两套教材与《建议表》话题类别对照表 (19)表2-8《外语思想沟通功能项目表》话题分类对照表 (19)表2-9两套教材平均句长分析表 (21)表2-10两套教材语法项目数量统计 (21)表2-11“汉语通用课程大纲”语法等级分析 (23)表2-12《起步》语法点排序表 (24)表2-13《综合》语法点排序表 (25)表2-14《基础1》语法点排序表 (25)表2-15《基础2》语法点排序表 (26)表2-16《拾级汉语》词汇量统计 (27)表2-17《PAGODA中国语》词汇量统计 (28)表2-18据HSK《课程大纲》的词汇等级分析 (29)表2-19据《基本词汇表》的词汇等级分析 (29)表2-20两套教材的练习题数量统计表 (30)表2-21两套教材的练习题题型统计表 (31)图2-1《起步》的礼貌用语和课堂用语 (10)图2-2《综合1》的人物介绍及起点生字 (11)图2-3《PAGODA中国语》教材结构和类型简介及人物介绍 (12)图2-4《PAGODA中国语》的文化介绍部分 (12)图2-5《PAGODA中国语》课文内容中的人物插图 (13)图2-6《PAGODA中国语》的“聊一聊”部分 (14)图2-7《拾级汉语》的文化解释部分 (14)图2-8《PAGODA中国语》的补充词汇 (16)图2-9每课语法点分布统计 (22)图2-10《拾级汉语》的发音练习 (32)图2-11《拾级汉语》文化解释部分 (32)图3-1被调查者年龄分布 (36)图3-2被调查者汉语学习年限 (36)图3-3被调查者汉语水平等级 (36)图3-4使用汉语教材的类型 (37)图3-5教材选择的原因 (37)图3-6第5题基础阶段汉语学习最注重的部分 (38)图3-7第7题提前学习汉语基础知识的必要性 (38)图3-8第8题基础阶段应学习的汉语基础知识 (39)图3-9第9题语音学习方式 (40)图3-10第10题语音部分学习时间 (40)图3-11第11题适合基础阶段的话题(多选项) (41)图3-12第12题每课最适合的词汇量(多选项) (41)图3-13第13题最注重的练习题项目 (42)图3-14第14题每课最适合的练习题题量 (42)图3-15第15题适合基础阶段的练习题题型 (43)图3-16第16题最喜欢的练习题形式(多选项) (43)图3-17第17题基础阶段必要的练习题题型(多选项) (43)图3-18第18题是否需要设计课后任务型的练习 (44)图3-19第20题附录的必要性 (45)图3-20第22题中国文化介绍部分的必要性 (45)图3-21第23题想了解的中国文化项目 (46)附录附录一:调查问卷 (57)附录二:访谈提纲 (64)第一章绪论1.1选题缘起目前中韩两国的关系处于历史最佳状态,两国间进行着活跃的交流,在韩国,汉语学习的热度与日俱增,汉语教学在韩国教育市场上所占的比例也在不断扩大,因此对汉语教材、尤其是基础阶段的汉语综合教材有着很大的需求量。
汉语教材本土化方式及分级研究一、本文概述随着全球化的深入发展,语言教育在跨文化交流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
作为世界上使用人数最多的语言,汉语的国际影响力日益增强,对汉语教材的需求也日益增长。
汉语教材在不同国家和地区的应用中,往往面临着本土化的问题。
研究汉语教材的本土化方式及其分级体系,对于提高汉语教学的效果,推动汉语的国际传播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旨在探讨汉语教材本土化的有效方式,并对其进行分级研究。
我们将分析当前汉语教材本土化的现状和挑战,探讨其背后的原因。
接着,我们将提出一套系统的汉语教材本土化策略,包括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文化元素等方面的本土化。
在此基础上,我们将构建一个汉语教材分级体系,以满足不同国家和地区、不同学习者群体的需求。
通过本文的研究,我们期望能够为汉语教材的编写者、教育者和学习者提供有益的参考,推动汉语教材本土化的进程,提高汉语教学的质量和效果。
我们也期望本文的研究能够为其他语言教材的本土化提供借鉴和启示,推动语言教育的国际化发展。
二、汉语教材本土化的理论基础汉语教材本土化的理论基础主要源自语言学、教育学、文化学以及跨文化交际学等多个学科领域。
在语言学方面,汉语教材本土化强调语言学习的实际环境与应用场景,注重语言的实际运用与交际功能。
教育学理论则强调教育过程中的学习者中心原则,提倡根据学习者的文化背景、学习习惯和需求进行教材设计。
文化学视角则关注语言与文化之间的紧密联系,认为汉语教材应当融入目标语言国家的文化元素,提升学习者的文化意识与跨文化交际能力。
跨文化交际学则为汉语教材本土化提供了跨文化视角,强调在教材编写过程中要充分考虑学习者的母语文化背景,避免文化冲突和误解,促进文化间的相互理解与尊重。
在这些理论基础的指导下,汉语教材本土化应当注重语言学习与文化学习的结合,通过融入目标语言国家的文化元素,帮助学习者更好地理解和运用汉语。
教材编写者还需要关注学习者的学习需求和习惯,以学习者为中心,设计出符合他们实际需求的汉语教材。
基于“汉文化元素”的对韩汉语教材研发刍议随着韩国文化在全球的影响力不断增强,学习韩语的人越来越多。
目前市面上的韩语教材大多都是针对外国人开发的,缺乏中国学生熟悉的文化元素。
本文将从“汉文化元素”的角度出发,对韩汉语教材的研发进行探讨,旨在提供一些初步的想法和思路。
一、汉文化元素在韩语教材中的运用1. 汉字教学的融入韩语中的汉字在形态和意义上与中文存在很多相似之处,这为汉字教学提供了很好的契机。
可以将一些常用的汉字融入到韩语教材中,通过与汉字的对照学习帮助学生记忆和理解韩语词汇和语法。
2. 文化背景的介绍在教材中增加一些汉文化背景知识的介绍,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韩语中的文化内涵。
可以通过讲解中国传统节日、历史人物、风俗习惯等方式,增加学生对韩语的兴趣和认同感。
3. 并列对比的教学方法可以将韩国和中国的文化进行并列对比,让学生在学习韩语的更好地了解韩国和中国之间的文化差异和相似之处。
这种对比教学方法有助于学生在学习韩语的过程中培养跨文化交际的能力。
二、韩语教材研发中的问题及对策1. 教材内容的权威性韩语教材的研发需要确保其内容的权威性和准确性。
在涉及到汉字和汉文化的部分,需要有专业人士参与,确保教材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2. 教材编写者的语言能力为了确保韩语教材的质量,教材的编写者需要具备较高的韩语语言水平,能够准确理解和表达韩语词汇和语法。
对于汉字和汉文化的部分,编写者也需要具备一定的中文语言能力。
3. 教材设计的灵活性韩语教材的设计需要具备一定的灵活性,能够根据不同学生的需求进行调整。
可以考虑开发不同级别和不同主题的教材,以满足学生学习的不同阶段和兴趣。
三、韩汉语教材的应用前景1. 增加学习动力通过将汉文化元素融入韩语教材中,可以增加学生的学习动力和兴趣。
中国学生在学习韩语时,会感到更加亲切和熟悉,从而更加主动地去学习和掌握韩语。
2. 提高学习效果汉文化元素的引入可以提高学生对韩语的理解和掌握。
学生通过对比汉韩文化,能够更好地理解韩语中的词汇和语法,并且能够更准确地进行语言表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