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对外汉语教学的教材
- 格式:pdf
- 大小:5.29 MB
- 文档页数:32
一、目前常用的对外汉语教材第一种说法:《对外汉语教程》《我的汉语教室》《新实用汉语课本》《新实用汉语》第二种说法:国内:《博雅汉语》《基础汉语四十课》《桥梁》《张老师教汉字》国外:《中文听说读写》《汉语交流》(耶鲁大学)第三种说法:《标准中文》《快乐汉语》《跟我学汉语》《中文读本》第四种说法:与HSK相结合的课本《实用汉语课本》《儿童汉语》《新实用汉语课本》《初级汉语课本》《桥梁》《汉语初级教程》《汉语中级教程》《汉语高级教程》《中文听说读写》《长城汉语》《汉语会话301句》二、基于网络的汉语教材生成系统对外汉语学习网站:(手里汉语学院)三、HSK考试结构四、日本人学汉语的常见问题及教学经验(一)如何解决对日本人汉语教学中的几个主要问题1、发音问题因为日语的发音比较简单,没有翘舌音也没有后鼻音,所以当日本人学中文的时候,就会觉得中文中常见的翘舌音和后鼻音很难发,而且他们也不知道发这些音时的要领。
此时,就需要教师采用特殊的教学方法,才能让日本学员了解发音的窍门。
我在几年的教学中总结了一些办法,想和各位分享一下。
首先,关于后鼻音的问题,我想举个典型的例子,“an”和“ang”的发音差别,对日本人来说很难区分和掌握,那么教师就可以采用借鉴日语读音,如“an”近似于日语“案内”的“案”的读音,“ang”近似于日语“案外”的“案”的发音。
因为这里主要利用了“あんがい”中“あん”后面是浊音“が”,连起来就类似于中文的后鼻音“ang”,这比深奥难懂的说理要浅显易懂,容易达到预期的效果。
其次,在我教过的日本学员中,大部分学员都觉得“e”这个音很难发,因为在日语中确实没有类似的发音,这时我就启发学员,用发日语“エ”的嘴形试着去发“ウ”的音,后来经过几次试验,我发现这个方法确实能帮助学员掌握“e”的发音。
以上几个例子都是我在平时的教学中摸索出来的,这是因为有时我们发现,尽管我们拼命解释发音的要领,可是学员还是似懂非懂的,所以不如尝试去寻找一些他们熟悉与接近的日语中的发音去启发他们。
对外汉语教学专业必读书目一、专著1、对外汉语教学基本理论吕必松,对外汉语教学概论(讲义),国家教委对外汉语教师资格审查委员会办公室。
(也在1994年至97年的《世界汉语教学》上连载过,可从中国学术期刊网上下载)对外汉语教学概论(修订版),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年7月出版。
吕必松,对外汉语教学发展概要,北京语言学院出版社,1990年7月第一版。
吕必松,对外汉语教学研究,北京语言学院出版社,1993年4月第一版。
吕必松,华语教学讲习,北京语言学院出版社,1992年8月第一版。
吕必松,语言教育问题研究论文集,华语教学出版社,2001年第一版。
吕必松,语言教育与对外汉语教学,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5年7月出版。
盛炎,语言教学原理,重庆出版社,1990年出版。
刘珣主编,对外汉语教学概论,北京语言文化大学出版社,1997年6月第一版。
刘珣,对外汉语教育学引论,北京语言文化大学出版社,2000年1月第一版。
刘珣,汉语作为第二语言教学简论,北京语言文化大学出版社,2002年8月第一版。
赵金铭主编,对外汉语教学研究丛书,北京语言文化大学出版社,1997年出版。
赵金铭主编,对外汉语教学概论,商务印书馆,2004年7月出版。
赵金铭总主编,对外汉语教学专题研究书系,商务印书馆,2006年8月出版。
共22本:1、对外汉语教学学科理论研究(4本,中国人民大学李泉教授主编):对外汉语教学学科理论研究对外汉语教学理论研究对外汉语教材研究对外汉语课程、大纲与教学模式研究2、对外汉语课程教学研究(5本,北京大学李晓琪教授主编)对外汉语听力教学研究对外汉语口语教学研究对外汉语阅读与写作教学研究对外汉语综合课教学研究对外汉语文化教学研究3、对外汉语语言要素及其教学研究(4本,北京语言大学孙德金教授主编)对外汉语语音及语音教学研究对外汉语词汇及词汇教学研究对外汉语语法及语法教学研究对外汉字教学研究4、汉语作为第二语言的学习者习得与认知研究(3本,北京语言大学王建勤教授主编)汉语作为第二语言的学习者语言系统研究汉语作为第二语言的学习者习得过程研究汉语作为第二语言的学习者与汉语认知研究5、语言测试理论及汉语测试研究(2本,北京语言大学张凯教授主编)汉语水平考试(HSK)研究语言测试理论及汉语测试研究6、对外汉语计算机辅助教学研究(2本,北京语言大学郑艳群教授主编)对外汉语计算机辅助教学的理论研究对外汉语计算机辅助教学的实践研究7、对外汉语教师素质与教学技能研究(2本,北京师范大学张和生教授主编)对外汉语教师素质与教师培训研究对外汉语课堂教学技巧研究崔永华,对外汉语教学的教学研究,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5年7月出版。
对外汉语教材
以下为常见的对外汉语教材推荐:
1.《HSK标准教程》:由北京语言大学编写,是一套系统全面的教材,适合准备HSK考试的学习者。
分为1-6级,每级都包含听说读写的内容。
2.《汉语教程》:由北京大学编写,分为1-3册,适合初级学习者。
该教材内容丰富,侧重于培养学习者的实际语言运用能力。
3.《新实用汉语课本》:由北京语言大学编写,是一套适合中级学习者的教材。
该教材注重学习者的综合能力培养,包括词汇、语法、听说读写。
4.《国际汉语教材》:由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编写,适合中高级学习者。
该教材内容丰富,涵盖了社交、文化、商务等多个方面,适合学习者提高实际应用能力。
5.《外国人实用汉语》:由北京语言大学编写,是一套适合初级学习者的教材。
该教材注重学习者的实际交际能力培养,包括学习基本的词汇、语法以及日常对话。
这些教材都是经过严密设计和实践验证的,可以根据学习者的级别和需求选择适合自己的教材。
同时,建议搭配使用相关的听力、口语和写作教材以全面提升对外汉语的学习效果。
对外汉语教材编写构想教材名称:《标准初级汉语实用教程》教材性质:针对留学生汉语教学编写,以使汉语学习者掌握运用汉语的实际能力为目的综合课汉语实践教材。
适用对象:适用于以英语为第一语言,年龄在(未定)左右的欧美汉语学习者。
要求具有基础汉语能力,能理解简单语句,表达简单意思,并达到可进行日常生活、学习等方面的初步语言交际的汉语水平。
编写原则:1.实用性原则第二语言教材应遵循实用性原则,以培养学生的语言能力。
作为综合课汉语实践教材,本教材旨在使留学生尽可能多而准确地掌握语法点和词汇,并提升学生的汉语使用水平,真正使学生实现学有所得,得有所用。
2.针对性原则初级汉语教材在确定语法点时要有针对性。
首先,就学习目的而言,留学生中大多数人只是想在一定的时间内尽可能多地掌握汉语词汇和必要的语法点,迅速提高语言表达能力,以从事汉语研究或教学工作为目的的人并不多,对汉语的语法系统也无多少兴趣。
因此,初级汉语教材在确定语法点时,就不能过分强调汉语语法的系统性,而应该尽量把学生学习汉语的难点挑出来,作为语法点,在课文中进行重点讲解。
只有这样,才能做到突出重点,加深学生对一些语法难点的印象。
其次,根据本教材所选取的母语文化背景,教材内容主要针对以英语为母语的汉语学习者,并根据其文化背景和发音习惯而设定教学重点和难点,力求使学生适应课文的编排方式和讲解内容。
3.适度原则由于初级汉语教材的学习者语言能力都比较低,把某一语法点的所有意思或用法全部展示给他们,不仅不利于他们掌握该语法点,相反极易使他们产生混淆,其结果只能是事倍功半。
正确的做法应该是,把某一语法点比较有代表性的、常见的意思和用法展示出来,让学生先掌握,其他一些不常见的,完全没有必要加以介绍,可以留到中级或高级阶段去学习、掌握。
4.适量原则初级汉语教材如果语法点过多,对初级汉语水平的学生来说,难度太大,学生很容易产生厌倦情绪,因此必然影响教学效果。
因而,每课中出现的语法点的数量在2到4个之间,既使对外汉语教师有充足的时间讲解语法点,同时也可避免学生因无法理解而短时间内难以接受的情况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