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实用汉语课本18课(一)详解教学教材
- 格式:ppt
- 大小:2.59 MB
- 文档页数:41
学习目标:1 、理解作者的思想感情。
2 、品味文章中的语言特色。
一、板题,示标师:同学们,今天我们继续来学习《吆喝》,学习目标是(屏幕显示)。
二、出示自学指导一:师:下面请同学们看自学指导,对照自学指导进行自学,自学竞赛开始。
(投影“自学指导一”)自学指导一:默读课文,看看作者围绕北京的吆喝声介绍了什么?作者对北京的吆喝声怀有怎样的感情?3、检查自学效果师:同学们,5分钟到,不能回答自学指导题的请举手。
(如少数同学举手,老师则给以表扬:真不错,这么多同学在短短的时间内就能想出答案,的确不简单。
下面,我请同学来回答,其他同学认真听,及时更正补充)(如有较多同学举手,老师则延长自学时间:看来,这几个问题还是有一定难度的,下面再延长2分钟,请同学们抓紧时间,积极动脑,认真思考)5、师明确:作者介绍了北京的吆喝声所代表的经营品种,介绍了各种吆喝声的具体内容,表现方式以及音韵节奏等。
作者在介绍各种吆喝声时总体上是充满了怀念之情的,哪种对往事的美好回忆,至今想来仍忍俊不禁的情态也流露在字里行间。
三、出示自学指导二:1、师:下面请同学们看自学指导二,默读课文,对照自学指导进行自学,自学竞赛开始。
自学指导二:汪曾祺是一位非常讲究语言艺术的作家,他曾经谈到自己在语言上的追求:平淡而有味,用适当的方言表现作品的地方特色,有淡淡的幽默。
这三点在课文中能看出来吗?请朗读课文第二、三段,画出你喜欢的句子,仔细体会本文语言上的特色。
2、生自学,师巡视,了解学情。
3、检查自学效果4 、指名学生回答,回答不完整的,其它同学补充。
5、师:(如学生说得好,则表扬。
)刚才同学们从自身体验出发阐述了自自同的意见,希望我们在写作中要也能用朴实无华的语言显现出你深厚的文化素养和语言动力。
四、布置作业请同学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作者散文闲适自由的风格。
19、春酒学习目标:1、能正确朗读课文,了解春酒的相关风俗知识。
2、品味文章精彩的语言,感受作品的意蕴。
第18课教案一、教学目的和要求:1. 学生能够准确使用连动句,在听录音时能够止确复述。
2学生可以复述简单的语段。
3•复练近似音的辨析:l・r;en・eng,四声和句重音。
二、教学重点:1・学生能够准确使用连动句,在听录咅时能够正确复述。
2•学生可以复述简单的语段。
3•复练近似音的辨析:l-r;en-eng,四声和句重音。
三、课型:汉语听力课四、教学方法:听说法、提问法、复述法、选择法、听写法五、教学过程:第一课时检查上节课布置的作业,课后练习第三题:听后填空。
检查方式:听写。
二、讲练新课组织教学:复习综合课第十八课内容,师生互动。
老师用PPT展示三幅图片,图片内容分别为:一个人去食堂吃饭、两个人去图书馆看书、三个人来教室上课。
然后找学生一个问一个答,练习连动句的表述。
复习结束后老师边做动作边说:“请同学们打开书,第89页,我们来学习第十八课。
”具体讲练:(具体到每个小题,针对学生情况,可多放一遍或两遍录音。
)听力理解练习】第一题:听后快速回答问题。
方法过程:1、播放录咅。
2、学生说出读重音的词语。
3、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学生快速回答问题。
4、回答方式:抢答。
5、老师在黑板上给出正确答案。
第二题:听对话,选择正确答案方法过程:1、让学生自己阅读题屮的文字,学生不懂的汉字老师及时讲解。
3、老师将学生分成卩L|组。
4、播放录咅,学生在自己的课本上选出听到的答案。
5、学生以组为单位讨论答案。
6、老师将每组的答案写在黑板上。
7、老师给出正确答案,学生核对自己的答案并看哪组对的多。
8、老师讲解学生没有选对的题目,播放录音,全班复述听到的内容。
第三题:听对话,判断正误方法过程:1、找学生阅读选项,扫清障碍。
2、老师讲解答题方法:结合题T,边听边记要点知识。
3、播放录音。
4、找学生说出题干正误。
5、老师将正确答案写在黑板上。
6、讲解学生有问题的选项。
讲解方式:播放录音,学生逐句复述,老师整理有用信息。
课堂总结:这节课我们主要复习了“你在做什么?”和“谁给谁什么。
教学方案语文第一册第十八课教学方案:语文第一册第十八课第一部分:教学目标本篇教学方案旨在帮助学生们全面了解和掌握语文第一册第十八课的内容。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们将能够达到以下目标:1. 熟悉课文内容,理解故事情节,并能正确解读课文中的语句。
2. 掌握课文所涉及的重点词汇,提高词汇记忆和运用能力。
3. 练习运用正确的语法和句法结构,提高语言表达能力。
4. 培养学生们的阅读理解能力和思辨能力,在听、说、读、写等方面全面发展。
第二部分:教学重点和难点教学重点:1. 理解课文内容,包括故事情节和人物形象。
2. 学习并记住课文中的重点词汇,并能灵活运用。
3. 练习运用正确的语法和句法结构。
教学难点:1. 帮助学生们理解并解读课文中的较难的句子和篇章。
2. 引导学生们思考和讨论故事背后的深层含义和主题。
第三部分:教学准备1. 教师准备:- 熟悉课文内容,并准备相关教学素材。
- 准备PPT或其他教学辅助工具。
- 准备练习题和活动安排。
2. 学生准备:- 预习课文并了解故事大意。
- 准备相关学习用具,如笔记本、课本等。
第四部分:教学过程1. 导入(5分钟)- 引导学生们回忆上一节课的内容,激发学生们对本节课的兴趣。
- 通过与学生们互动,提出与本节课相关的问题,引发思考和讨论。
2. 展示与讨论(15分钟)- 展示课文的主要内容,通过图示、图片或动画等方式呈现,帮助学生们更好地理解故事情节。
- 引导学生们讨论课文中的人物形象、情节发展等,并解释相关的词汇和句子。
3. 词汇学习(10分钟)- 教师通过举例和示范等方式讲解课文中的重点词汇,并帮助学生们正确发音和记忆。
- 引导学生们进行词汇拓展和语境运用,巩固词汇掌握程度。
4. 句子解析(15分钟)- 教师讲解课文中的重点句子,帮助学生们理解句子结构和语法规则。
- 分析句子中的主谓宾结构、修饰成分等,引导学生们学习正确的句子构建方式。
5. 阅读理解(15分钟)- 教师出示相关问题,引导学生们阅读课文,并回答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