喉罩在全身麻醉中的应用及护理
- 格式:pdf
- 大小:201.23 KB
- 文档页数:2
喉罩临床应用喉罩临床应用1:概述喉罩是一种用于气管插管的装置,广泛应用于临床医疗领域。
喉罩的主要功能是为患者提供通气和气道管理支持,同时减少手术过程中的并发症风险。
2:喉罩的类型和选择2.1 一次性喉罩:一次性喉罩由材料柔软、无毒、无刺激性的气囊组成。
选择一次性喉罩时,需要考虑患者的年龄、体重和气道形态等因素。
2.2 可重复使用喉罩:可重复使用喉罩由高质量的材料制成,具有较长的使用寿命。
选择可重复使用喉罩时,需要注重其清洁和消毒的方法。
3:喉罩的适应症3.1 全麻诱导和维持期间的气道管理:喉罩可用于全麻诱导和维持期间的气道管理,确保患者的通气和氧合。
3.2 镇静或副麻醉状态下的气道管理:在镇静或副麻醉状态下,喉罩可提供有效的气道管理和通气支持。
3.3 非预期的大出血情况下的气道管理:喉罩可用于处理非预期的大出血情况下的气道管理,确保患者的通气和氧合。
4:喉罩的使用步骤4.1 患者准备:确保患者处于适当的位置,并做好气道清洁和预处理。
4.2 喉罩放置:将喉罩插入患者口腔和喉咙,确保正确放置并充分膨胀气囊。
4.3 通气和监测:接通呼吸机,开始通气,并监测患者的呼吸情况和氧合状态。
4.4 拔除喉罩:在手术结束后,按照操作规范逐步拔除喉罩。
5:喉罩的风险和并发症5.1 疼痛和不适:喉罩放置或拔除过程中,患者可能出现疼痛和不适感。
5.2 喉部损伤:不正确放置或拔除喉罩可能导致喉部创伤或损伤。
5.3 吸入误吸:喉罩使用不当可能导致吸入误吸,引起肺部感染或其他并发症。
5.4 滑脱或堵塞:喉罩可能会发生滑脱或气道堵塞,影响患者的通气和氧合。
6:相关附件附件1:喉罩使用操作规范附件2:喉罩清洁和消毒指南附件3:喉罩相关临床研究报告7:法律名词及注释7.1 气道管理:指对患者进行气道清洁、气道插管或其他气道支持措施,确保患者通气和氧合。
7.2 一次性喉罩:指一次性使用的喉罩,使用后需丢弃,避免交叉感染。
7.3 可重复使用喉罩:指经过清洁和消毒后可重复使用的喉罩,具有较长的使用寿命。
之杨若古兰创作喉罩(LMA)是一种特殊型的通气管,在其通气管的前端跟尾一个用硅橡胶制成的扁长形套,其大小恰好能盖住喉头,故有喉罩通气管之称.喉罩通气管起源于英国,己被广泛利用于临床全身麻醉施行呼吸管理,今在美国也己逐步被采取.喉罩设有1、2、2﹒5、3和4号五种型号,分别适用于重生儿、婴儿、儿童和男女**.LMA系在盲探下拔出,不须要使用喉镜显现声门,故使用较为方便,长处较多.但喉罩价格昂贵,也存在某些成绩须要警惕,并谋求解决.喉罩利用的总失败率可达5%之多.(一)适应征1.无呕吐反流风险的手术,特别是气管插管困难病例.对困难插管病例在利用尺度罩呼吸囊不克不及保持无效通气的场合,可用LMA作为紧急而无效的通气管使用.2. 当困难插管而自愿使用喉罩当前,喉罩可用作为气管内插管的导游,即先将一根气管导管导引或纤维光导支气管镜拔出喉罩进入气管内,然后再套入气管导管顺势推进气管内.3. 通过喉罩可施行纤维光导支气管镜激光烧蚀声带、气管或支气管内小肿瘤手术.4. 对颈椎不波动病人施行气管子内插管需挪动头部有较大顾虑时,最适宜使用喉罩通气,因无需对头颈部施行任何挪动操纵.5. 眼科手术适宜于使用喉罩,较少惹起眼压增高,术后较少咳呛、呕吐,喉罩革除反应较轻,眼内压动摇幅度小,利于包管眼科手术的疗效,特别利于闭角型青光眼病人,喉罩可列为首选.6. 腹腔镜检查因气腹致膈肌抬高而影响呼吸,拔出喉罩有益于病人通气.腹腔镜检查的时间普通较短,使用喉罩较少惹起呕吐反流.7. 急救复苏(CRP)时置入喉罩较简单,使用方便,后果可靠,能争夺分秒的贵重时间.据统计,在使用喉罩下施行心肺复苏术,86%病人可获得满意的通气后果,为电击除颤前创造通气良好的后果.8. 适用于不须要肌肉松弛的体表、四肢全麻手术.也适用于面部烧伤病人.(二)禁忌征1.饱食,腹内压过高,有呕吐反流误吸高度风险的病人.2.有习气性呕吐反流史病人.3.疝手术.4.咽喉部存在感染或其他病理改变的病人.5.必须坚持正压通气的手术.6.呼吸道出血的病人.7.通气压力需大于25cmH2O的慢性呼吸道疾病病人.8.小口、大舌或扁桃腺异常肿大的病人.(三)长处1.喉罩可采取高压蒸气消毒,并可反复使用.2.操纵简单、容易,只需病人无张口困难,便能置入喉罩,且容易固定不容易脱出.与临床惯例使用的尺度麻醉口鼻部面罩比拟,喉罩的使用可解脱麻醉者手和臂的疲劳,普通无气体入胃的弊病,使用简便.3.无喉镜拔出、显现声门、导管插过声门等机械刺激,不容易出现喉头水肿、声带损伤、喉返神经麻痹等并发症.4.无需使用肌松药,能保存自立呼吸,防止肌松药及拮抗药的不良副感化.喉罩能通气下较少发生氧饱和度降低,较少碰到呼吸道通畅的保持发生困难.5.置入时刺激轻,分泌物少,不影响气管纤毛活动,利于排痰,能保持气道的自洁感化;术后咳嗽、肺不张、肺炎等肺部并发症少.6.气道阻力小,病人呼吸作功小,呼吸肌不容易疲劳.7.所需的麻醉深度比气管插管者浅,麻醉药用量减少.在喉罩通气下,答应在短时间内复合使用较多种的麻醉药,须要时可以施行轻微的辅助呼吸.(四)缺点1.气道的密闭性有时较差,导致正压通气时容易漏气,漏气程度与手术时间是非、病人体位、颈部紧张度、通气阻力、通气压力大小等身分有关.2.因气道与食管之间的距离较近,喉罩置入后喉罩与食管口之间的隔离不敷充分,麻醉气体有可能进入胃,特别当食管下段括约肌张力减退时,容易出现呕吐、反流、误吸等风险.是以,在须要施行正压通气的场合其利用有挪动的限制.3.喉罩内的内嵴有时可反对吸痰管置入气管内,导致吸痰困难.4. 2号以下喉罩的管腔比较窄(与罩内的内嵴有关),容易扭曲,有可能导致CO2蓄积.5.价格昂贵.(五)拔出方法1. 喉罩置入前的麻醉(1)异丙酚静脉引诱:在面罩去氮,静脉打针异丙酚引诱后即可置入喉罩,不必使用肌松药.但绝对不克不及用硫喷妥钠静脉引诱,因极容易惹起严重喉痉挛.(2)神经安定镇痛麻醉:在面罩去痰,静脉打针氟哌啶芬太尼合剂结合概况麻醉后即可置入喉罩.(3)吸入全身麻醉:在吸入O2-N2O(1:2)及低浓度异氟烷引诱至咽喉反射消逝、下颌松弛后即可置入喉罩,但需留意麻醉不克不及过浅.2. 喉罩置入法(1)盲探法:较经常使用,有两方法:①惯例法:头轻度后仰,操纵者左手牵引下颌以展宽口腔间隙,右手持喉罩,罩口朝向下颌,沿舌正中线贴咽后壁向下置入,直至不克不及再推进为止;②逆转法:置入方法与惯例法基底细同,只是先将喉罩口朝向硬腭置入口腔至咽喉底部后,轻巧扭转180゜(喉罩口对向喉头)后,再继续往下推置喉罩,直至不克不及再推进为止.(2)喉罩置入的最好地位:最好地位是指喉罩进入咽喉腔,罩的下端进入食管上口,罩的上端紧贴会厌腹面的底部,罩内的通气口针对声门.将罩四周的套囊充气后,即可在喉头部构成闭圈,从而包管了通气后果.<10岁的患儿置入喉罩的平均深度=10cm+0﹒3×年龄(岁)(3)鉴定喉罩地位是否准确的方法:具体有两种鉴定法:①利用纤维光导喉镜置入喉罩进行观察,尺度是:1级(仅看见会厌);2级(可见会厌和声门);3级(可见会厌,即部分罩口己被会厌覆盖);4级(看不见声门,或会厌向下折叠).②置入喉罩后施行正压通气,观察胸廓起伏的程度,听诊两侧呼吸音是否对称和清晰;听诊颈前区是否有漏气杂音.3. 留意事项(1)与气管内插管者基底细同,留意通气后果,特别是PetCO2,在小儿常有上升趋势.(2)密切倾听呼吸音,以便及时发现反流误吸.(3)正压通气时,气道内压不宜超出20cmH2O,否则易发生漏气或气体入胃.(4)手术结束后,麻醉尚未完整转浅时,可吸引罩内积存的分泌物,但需留意吸痰管不克不及直接接触喉头,因易引发喉痉挛.(5)喉罩对气管的刺激较小,待病人清醒或在指令下能够自行张口时,再革除喉罩.(6)喉罩不发生食管括约肌闭合的感化,相反使食管下端括约肌张力降低.是以,要时时警惕有可能突然发生胃内容物反流误吸的风险.饱胃或胃内容物残留较多的病人,禁忌使用喉罩.(7)严重肥胖或肺顺应性降低的病人,在喉罩下施行辅助呼吸或控制呼吸,常常须要较高的气道压(>20cmH2O).是以,容易出现漏气景象和气体进胃引发呕吐的风险,是以应列为禁忌.一旦发生反流和误吸,应立即革除喉罩,清理呼吸道,并改用其他通气管方式.(8)有潜在呼吸道梗阻的病人,如气管受压、气管软化、咽喉部肿瘤、脓肿、血肿等,禁忌使用喉罩.(9)须要特殊手术体位如俯卧位的病人,也不宜使用喉罩.(10)浅麻醉下置入喉罩,容易发生喉痉挛,应如深麻醉待喉反射后再置入喉罩.(11)喉罩与硬腭接触前,必须使喉罩完整睁开,然后再慢慢送入咽腔.若喉罩在舌后碰到阻力时,不成强插,其罩端导管处不克不及打折,以防形成损伤.完成拔出生要将喉罩妥当固定.(12)留意选择适当大小的喉罩,喉罩过小常致拔出过深,形成通气不良;喉罩过大不容易到位,容易漏气.(13)喉罩在使用前,应惯例检查罩周套是否漏气.(14)置入喉罩后,不克不及作托下颌操纵,否则易导致喉痉挛或喉罩移位.(15)术中密切留意有没有呼吸道梗阻.呼吸道分泌物多的病人,不容易经喉罩清理分泌物.(六)存在的成绩1.喉罩不克不及准确到位时,易致麻醉不服稳或肌松不满意,多数与喉罩在咽后壁至下咽腔之间的扭转度不克不及达到规定的90゜有关.2.喉罩的型号选择不恰当,会厌被推向声门,惹起呼吸道部分梗阻.自立呼吸完整受阻.3.喉罩可能覆盖部分食管口,致辞正压通气时出现胃膨胀和反流景象.喉罩使用留意事项。
98作者单位四川大学华西医院麻醉手术中心四川 成都 610041喉罩在小儿麻醉复苏中的应用进展朱巧红本文主要研究喉罩在小儿麻醉复苏中的应用进展。
喉罩(laryngeal mask arway,LMA)的放置部位为咽喉腔,利用气囊将患者的食管与咽喉腔进行封闭,建立经咽喉通气的人工气道,相较面罩更有效。
LMA最早是由英国伦敦皇家医院的一名医师发明并制造的,在20世纪90年代才正式被批准用于临床。
随着LMA的不断推广与应用,其优势逐渐显现出来,尤其是在小儿麻醉复苏中的应用效果更为显著。
一、LMA在小儿麻醉复苏中的使用类型(一)Supreme LMASupreme LMA用于胃食管中,其具有引流功能。
儿童型Supreme LMA在我国上市的时间为2012年,相较原来的LMA,该类型用于小儿全身麻醉时的气密性更好,基本上不会造成胃胀气,能有效避免因食管反流导致小儿窒息。
相比第一代LMA,Supreme LMA的插入时间更长。
究其原因,可能与医生的操作熟练度相关。
与第三代ProSeal LMA相比,Supreme LMA在插入时间、不良反应发生率、插入部位等方面均无明显差异,但一次性Supreme LMA比重复使用的第三代LMA要更卫生。
(二)Air-Q LMAAir-Q LMA是一种可进行气管插管的LMA,设计师是美国的麻醉医师Cook。
相比传统的LMA,Air-Q LMA 在操作室内可以不需要手柄引导,且兼容所有气管导管,包括带套囊型,使用空间更大。
此外,Air-Q LMA 有专门为婴幼儿设计的型号,已有相关文献报道。
对1个月以上的婴幼儿使用Air-Q LMA能够成功完成气管插管,对上呼吸道大出血的患儿具有一定的应用价值。
Air-Q LMA相比传统的充气LMA,两者的气道密封压并无显著差异,但Air-Q LMA能够有效避免患儿出现喉部水肿、压伤等不良反应。
(三)I-gel LMAI-gel LMA可用于胃食管引流,且不须充气,其罩体部分并不是使用充气囊制造而成,而是一种特殊的啫喱状医疗级热塑性弹性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