喉罩在乳腺手术全麻中的应用
- 格式:pdf
- 大小:230.00 KB
- 文档页数:1
广P医科l 大I 惹,学R 报SI 2010oc t ,27(5)J O U R N A I O F G U A N G X M ED C A U N I V E R SI T Y。
lI I , (7)721喉罩通气在乳腺癌根治手术麻醉中的应用何文政林成新刘敬臣(广西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麻醉科南宁530021)摘要目的:通过对乳腺癌根治手术麻醉中应用喉罩通气效果及其对血流动力学影响的回顾性分析.评价喉罩应用于此类手术的安全性和可行性。
方法:对50例乳腺癌根治手术麻醉中应用喉罩通气的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总结使用喉罩的方法及效果、术中血流动力学变化及相关并发症。
结果:49例(98%)患者在全麻喉罩通气下顺利完成手术,麻醉后平均动脉血压(M A P)及心率(H R )较麻醉前低.置入喉罩后H R 与置人前相比有所增加。
喉罩放置时血氧饱和度(Sp()z)较麻醉前高.呼吸末二氧化碳分压(Pr rC ():)较低.各项指标在喉罩拔出前均恢复到麻醉前水平。
无返流误吸发生。
结论:喉罩用于乳腺癌根治手术麻醉操作简便,对患者呼吸、循环功能影响较小.术后并发症少.是一种安全可行的通气方法。
关键词喉罩;乳腺癌根治手术;麻醉中图分类号:R614.21文献标志码:B文章编号:1005—930X (2010)05—0721一02喉罩自80年代中期研制成功并应用于临床以来.目前已取得了很大的进展.应用范围越来越广.我们在使用过程中取得了一定的经验,现将在乳腺癌根治手术中使用喉罩观察结果总结如下。
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我科2008年1月至2009年1月在行乳癌根治术中使用喉罩全麻通气患者50例.年龄27~78岁.平均45.8岁。
体重41~68kg .A SA I ~Ⅱ。
所有患者均无张口活动受限。
1.2麻醉方法:(1)喉罩置入前准备:选用大小合适的一次性喉罩。
按喉罩使用说明。
体莺30~40kg 选用3号喉罩.体重40~70kg 选用4号喉罩。
喉罩在静脉复合全麻乳腺手术中的应用喉罩主要由套囊、喉罩插管、指示球囊、充气管、机器端接头和充气阀组成。
适用于麻醉或药物镇静的病人以及急救和复苏时需紧急进行人工通气支持的病人,以达到上呼吸道通畅。
喉罩是根据解剖人的咽喉结构所研制的一种人工呼吸道,通过喉罩患者既可以自主呼吸,又能实施正压通气,是一种介于面罩和气管插管之间的一种新型维持呼吸道通气的装置。
喉罩特点:1)与气管插管相比较,喉道刺激小,病人更易于接受;2)插入和拔出时心血管系统反应较小;3)术后较小发生咽喉痛;4)使用简便,可迅速建立人工气道。
5)操作简单、易学、初学者经数次训练便可掌握。
乳腺癌是严重影响妇女身心健康的恶性肿瘤之一,占女性全身各种恶性肿瘤的7~10%,并且发病率逐年上升。
选择合适、方便及苏醒快的麻醉方式是麻醉工作者的重要任务。
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随机选50例女性乳腺恶性肿瘤病人,行乳癌根治手术。
麻醉选用静脉复合全身麻醉,术中应用喉罩,ASAⅠ~Ⅱ级,年龄35~70岁,体重45~80kg,张口度大于3指,术前各项检查均正常,既往体健,无绝对麻醉禁忌症。
手术时间90~180min。
1.2 麻醉方法:入手术室后开放一路静脉通路,监测无创血压(BP)、心率(HR)、脉搏血氧饱合度(SPO2)、呼气末二氧化碳分压(PETCO2),监测心电(ECG) 。
全麻快速诱导:静脉注射舒芬太尼10-20微克,丙泊酚2-2.5毫克/千克,罗库溴铵0.6-0.8毫克/千克。
面罩充分吸氧后,轻托下颌,向上向前提起下颌撑开口腔。
选用成人4号喉罩,右手执毛笔式拿住喉罩,放入口腔。
右手同时沿咽硬腭进一步向前推进喉罩,通过咽腔后,大部分有明显的到位感(落空感)。
用手暂时固定喉罩,连接螺纹管辅助通气检查,胸廓起伏良好,适当的充气后无明显漏气证明位置较好。
固定牢固,行机械通气,潮气量为8-10ml/kg。
呼吸频率12-14次/分。
位置良好的喉罩,机控呼吸气道压一般<15mmHg,最好掌握气道压<20mmHg(超过此压力气体会进入胃里)在喉罩插入成功之后,随时注意病人的麻醉深度,和病人体位的变化,有时很小的体位变动就会影响喉罩的通气。
分析喉罩通气在乳腺癌根治术麻醉中的应用摘要】目的临床分析喉罩通气应用于乳腺癌根治术麻醉中的应用。
方法选取我院2009年4月至2011年4月收治的乳腺癌患者70例,按照随机分配的方法,将其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每组35例,研究组给予喉罩通气,对照组给予气管插管通气。
对比两组的罗库溴铵与普利麻的用量、清醒与拔管时间,TO(麻醉前)、T1(术后清醒即刻)、T2(拔管即刻)心率、动脉压、恶心呕吐、苏醒期躁动等气道反应。
结果经过治疗后,研究组患者罗库溴铵与普利麻的用量明显少于对照组,清醒与拔管时间明显早于对照组,心率与动脉压比对照组平稳,气道刺激明显小于对照组,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针对乳腺癌根治术患者,采用喉罩通气,可减少麻醉药物的用量,血流动地学变化较小,降低气道的刺激反应,使用更为安全,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关键词】喉罩通气插管通气乳腺癌根治术麻醉实施乳腺癌根治术,是一种体表手术,不涉及到内脏与肌肉松弛,且手术时间较短,然而手术存在较大的创面,需要有完善的镇痛效果。
在硬膜外实施麻醉,严重影响了呼吸循环,镇痛效果也不明显。
随着喉罩通气导管的研发,它具有置入简单、喉管无机械性侵袭的功能特点[1],因此在临床麻醉上广泛应用。
笔者选取我院2009年4月至2011年4月收治的乳腺癌患者70例,其中35例实施喉罩通气麻醉,取得了良好的麻醉效果,现总结如下: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选取我院2009年4月至2011年4月收治的乳腺癌患者70例,年龄39-66岁,体重为46-66kg。
排除标准:糖尿病、高血压、呼吸道感染、凝血功能异常、肾功能异常、肺功能异常、心功能异常。
两组患者一般资料对比,无显著性差异,具有可比性(P>0.05)。
如表1所示:表1 两组一般资料对比1.2方法所有患者入室后,两组患者均行单词静脉推注,随之进行持续性静脉泵柱,入室后,将患者的静脉输液通道开放,与心电图、二氧化碳检测仪器、脉搏饱和度、血压袖带进行连接。
喉罩和气管插管用于全麻乳腺癌根治术比较分析目的:对应用喉罩与气管插管两种途径接受乳腺癌根治术的患者在术前实施全麻的临床效果进行研究分析。
方法:抽取86例接受乳腺癌根治术治疗的病例,将其分为常规组和观察组,每组43例。
常规组通过气管插管途径在术前对常规组患者实施全麻,观察组通过喉罩途径在术前对观察组患者实施全麻。
结果:观察组患者麻醉效果明显优于常规组,麻醉前后血流动力学和血气指标的改善幅度明显小于常规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应用喉罩途径对接受乳腺癌根治术的患者在术前实施全麻的临床效果非常明显。
标签:喉罩;气管插管;乳腺癌根治术;麻醉喉罩(LMA)是目前临床麻醉领域对气道进行管理的一项重要突破,该项操作技术主要具有放置方法简便、无需喉镜对声门进行暴露、对患者产生的刺激小等一系列优点[1-3]。
本次研究对86例接受乳腺癌根治术治疗的患者应用喉罩与气管插管两种途径在术前实施全麻的临床效果进行分析,现将研究过程和结果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选择2010年5月-2012年5月86例接受乳腺癌根治术治疗的病例,将其分为常规组和观察组。
常规组中已婚患者34例,未婚患者9例;年龄28~64岁,平均41.7岁;患病时间3~47个月,平均10.8个月。
观察组中已婚患者35例,未婚患者8例;年龄26~65岁,平均42.2岁;患病时间5~48个月,平均10.5个月。
抽样研究对象的年龄、病程、性别等自然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常规组:通过气管插管途径在术前全麻;观察组:通过喉罩途径在术前实施全麻。
对两组患者麻醉效果、治疗前后血流动力学和血气指标的改善情况进行对比。
1.3 麻醉效果评价显效:手术操作过程中对患者肌肉已经正常牵拉,患者无任何反应,可以保证手术顺利进行并取得预期效果;有效:手术操作过程中对患者肌肉进行正常牵拉,患者会出现轻度反应,但手术能够继续进行,基本不会受到任何影响;无效:手术操作过程中对患者肌肉进行正常牵拉,有非常剧烈的反应出现,且手术操作无法继续进行[4]。
喉罩通气全麻在乳腺手术中的应用摘要】目的观察并分析在乳腺手术过程当中运用喉罩通气全麻方式的麻醉效果。
方法近年来本院共收治乳腺疾病的患者80例,并以此作为临床资料,在手术过程中对患者实施喉罩通气全麻的方式,观察效果。
结果在对患者采取喉罩通气全麻的方式之后,患者喉部循环情况良好,在手术之后患者喉部相关并发症出现的概率相对较低。
结论在对乳腺疾病的患者实施手术的过程中,运用喉罩通气全麻的方式其安全性能相对较好,同时能够有效的缓解患者术后喉部出现不适的程度。
【关键词】乳腺手术喉罩通气全麻临床应用1 前言目前,在我国人群中乳腺方面相关疾病的发病率呈上升趋势。
在传统的乳腺方面的手术过程中,通常对患者实施局部麻醉的方式,但是其麻醉工作困难程度相对较大[1]。
随着麻醉技术的发展,喉罩通气全麻已经广泛运用于乳腺手术的过程中。
本院近年来共收治患有乳腺方面相关疾病的患者80例,通过在手术过程中对患者实施喉罩全麻的方式,取得了较为显著成果,现综合数据,作出如下报道。
2 资料与方法2.1临床资料自2011年2月至2012年9月,本院共收治患有乳腺方面相关疾病的患者80例,年龄分布在31~66岁,平均年龄42.3岁。
经相关检查后所有患者的临床症状均符合乳腺疾病的诊断标准。
患者在手术之前的检查结果显示,80例患者均无高血压等方面的病史。
现对所有患者进行随机分组,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两类,其中观察组拥有患者40例,对照组拥有患者40例,两组患者在平均年龄等方面差异较小,不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2.2麻醉方法对该组患者采用喉罩的麻醉方式,在手术前的一段时间内,使得患者保持禁食的状态。
在手术之前的30min~60min之内,对患者通过肌肉注射的方式给予剂量为100mg的苯巴比妥药物,同时注射剂量为0.5mg的阿托品[2]。
在患者进入手术室之后,对患者的静脉予以开放处理,并运用SBP等仪器对患者进行实时监护。
在对患者所使用喉罩的型号进行选择的过程中,应以患者的体重作为指标进行选择,对于体重低于50公斤的患者,应运用型号为3号的喉罩;而对于体重超过50公斤的患者应运用4号喉罩。
喉罩在乳腺癌手术中的应用摘要目的通过气管插管全身麻醉和喉罩全身麻醉用于乳腺癌手术的观察比较,说明喉罩全身麻醉在乳腺癌根治术中是安全有效可行的。
方法40例美国麻醉师协会(ASA)Ⅰ~Ⅱ级乳腺癌患者随机分为喉罩组(L组)和气管插管组(T组),每组20例。
结果L组插管及拔管时平均动脉压(MAP)、心率(HR)变化明显低于T组(P<0.05)。
L组术后咽喉痛,声音嘶哑发生率低于T组(P <0.05)。
喉罩组较气管插管组血流动力学稳定,气道并发症少。
结论喉罩用于全身麻醉乳腺癌根治术,操作简单,对呼吸道的刺激较小,通气安全可靠,血流动力学稳定,且术后并发症较少,值得推广应用。
关键词喉罩;全身麻醉;乳腺癌根治术喉罩是一种新型的通气工具,操作简单,无需放置喉镜暴露声门,对呼吸道刺激小,更易于耐受,心血管反应轻,并发症少,现在被广泛用于全身麻醉。
本研究中20例乳腺癌ASA Ⅰ~Ⅱ级患者,在全身麻醉乳腺癌根治术中采用喉罩,效果满意,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1. 1 一般资料选择择期行乳腺癌根治术的患者40例,ASA Ⅰ~Ⅱ级,年龄35~70岁,平均年龄46.7岁,体重45~80 kg。
所有患者均确诊为乳腺癌,术前无明显肝肾功能异常,无明显高血压、冠心病病史,并排除咽喉痛,有增加返流误吸危险因素,有潜在通气困难等患者。
将40例患者随机分喉罩通气组(L组)和气管插管组(T组),每组20例。
两组患者在年龄、体重、病程、临床表现等方面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 2 研究方法所有患者采用静脉复合全身麻醉,术前常规禁食8 h,禁水4 h,术前30 min肌内注射阿托品0.5 mg,地西泮10 mg。
入室后建立静脉输液通道,常规监测心电图、血压、指脉血氧饱和度。
麻醉诱导,依次静脉滴注咪达唑仑0.04 mg/kg、舒芬太尼0.4 μg/kg、维库溴铵0.1 mg/kg、丙泊酚2 mg/kg。
面罩加压吸氧去氮,待患者意识消失,下颌松弛后,L组,盲探插入喉罩,至咽底部有阻力感为止,给气囊注空气20~30 ml,调整位置,无漏气,通气满意。
喉罩通气在乳腺癌根治手术麻醉中的应用目的:分析比较喉罩通气及气管插管在乳腺癌根治手术中的应用效果,评价喉罩通气的安全性及可行性。
方法:选取50例乳腺癌根治术患者,20例行喉罩通气方法,30例行气管插管方法,比较两组血压及心率变化、植入成功率、术后不良反应等指标。
结果:喉罩组与气管插管组麻醉诱导后心率及血压均较麻醉前低(P<0.05);喉罩组植入喉罩时心率及血压有所增加,但与麻醉诱导后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气管插管组插管时心率较麻醉诱导后明显增快,血压较麻醉诱导后明显升高(P<0.05);喉罩植入成功率与气管插管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不良反应如恶心、呕吐、咽部不适症状均明显少于气管插管组(P<0.05)。
结论:喉罩通气下行乳腺癌根治手术麻醉简便易行,患者术中生命体征平稳,成功率高,术后并发症少,对患者机体影响小,是一种安全可行的通气方法。
喉罩作为一种新型通气工具,已广泛应用于临床治疗中,尤其应用于急救治疗中。
喉罩是介于面罩通气和气管插管之间的一种麻醉辅助方式[1-2]。
比较分析喉罩植入与气管插管的优缺点,选择一种更适合于临床治疗的方法,有利于提升手术效果,提高患者术后的生活质量,改善预后[3]。
现将本院住院患者在乳腺癌根治手术中使用喉罩治疗的情况总结如下。
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选取2010-2011年于本院住院的乳腺癌根治术患者共50例,随机分为两组,一组为行喉罩通气下全麻,共20例,均为女性,年龄35~60岁,平均(48.9±5.23)岁,体重45~68 kg。
另外一组行气管插管下全麻,共30例,均为女性,年龄35~62岁,平均(49.1±5.25)岁,体重40~70 kg。
两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方法喉罩通气组:根据患者体重,选择不同型号的喉罩,并确保喉罩气囊无漏气后,在喉罩背面涂抹少量水基润滑油,麻醉诱导用药后,使患者取仰卧位,术者右手轻推患者头部,使患者头轻度后仰,使口轴与喉轴连线大于90°,之后术者左手拇指探入患者口中并牵拉下颌,右手以持笔式握住喉罩,轻柔放入患者口腔正中,罩口方向朝向下颌,保持气囊平整,在右食指引导下将喉罩沿硬腭、软腭、咽后壁向下顺序置入,直至不能推进为止,最后对气囊充气[4]。
SLIPA喉罩在乳腺癌根治术中的应用(二)目的研究和观察SLIPA喉罩在乳腺癌根治术中的应用,评价其应用的安全性和有效性。
方法选年龄在25~70岁,体重40~80 Kg,全麻下做乳腺癌根治术患者60例,随机将其分为SLIPA喉罩组(A组)30例和气管插管组(B组)30例,观察两组麻醉前、诱导时,置入喉罩或插管时,拨出喉罩或拔管时的心率(HR),平均动脉压(MAP)的变化及观察患者术后的咽喉痛、声嘶哑、呛咳、惡心呕吐等不反应的发生率。
结果两组在麻醉前、诱导时及术中A组各时点心率(HR)和平均动脉压(MAP)变化无明显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B组插管时拔管时比A组置入喉罩和拔出喉罩时的心率(HR)平均动脉压(MAP)明显升高(P<0.05)有统计学意义,术后咽喉痛、声嘶哑、呛咳、恶心呕吐等不良反应发生率,B组明显高于A组。
结论SLIPA喉罩操作简单易行,操作时对血流动力学改变,轻微且减少患者咽喉痛、声嘶哑、呛咳、恶心呕吐等不良反应的发生率,可安全有效的用于乳腺癌根治术。
标签:SLIPA喉罩:全麻乳腺癌根治术SLIPA喉罩是一种新型口咽部的通气装置,该喉罩由通气罩和通气管构成,外型像”靴子”[1]。
具有操作简单易行,气道密封效果好,对喉部刺激小等优点,它的罩囊形状与口咽喉部弹性组织的解剖结构相吻合,而且具有一个可收集口腔分泌物的空腔结构,从而降低胃内容物反流误吸的危险。
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选全身麻醉下实施择期乳腺癌根治术的患者60例ASAⅠ或Ⅱ级,年龄25~70岁,体重40~80 Kg,体重指数0.05),B组插管时拔管时比A 组置入喉罩和拔出喉罩时的心率(HR)平均动脉压(MAP)明显升高(P<0.05)有统计学意义,见表1。
术后咽喉痛、声嘶哑、呛咳、恶心呕吐等不良反应发生率,B组明显高于A组,见表2。
3讨论SLIPA喉罩是南非麻醉医师Don Miller在2000年受普通喉罩原理的启发而发明的一种新型喉上通气装置,经临床反复实践和论证逐渐完善,于2004年6月正式面试[2]。
喉罩在乳腺手术全麻中的应用
发表时间:2014-07-02T13:18:17.497Z 来源:《中外健康文摘》2014年第9期供稿作者:孙红英
[导读] 观察中发现,正压通气时容易漏气,漏气程度与手术时间长短,病人体位,颈部紧张度,通气阻力,通气压力大小等因素有关。
孙红英(铁煤集团总医院麻醉科 112000)
【摘要】目的:全身麻醉乳腺手术喉罩应用的体会。
方法:选择200例ASAⅠ-Ⅱ级患者,全麻下行乳腺手术,观察喉罩有效性和可靠性。
结果:脉搏氧,平均动脉压以及心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乳腺手术行喉罩全麻较为合适,其优点是操作简单方便。
【关键词】全身麻醉乳腺手术喉罩
【中图分类号】R60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5085(2014)09-0148-01
1.1一般资料
选择200例ASAⅠ-Ⅱ级患者,平均体重53-72㎏,年龄33-53岁,118例实施乳腺切除术,25例乳腺肿块切除术,15例双副乳切除术,42例乳癌根治术,手术时间为120分钟以内。
随机分为喉罩组(H)组100例,气管插管组(Q)组100例。
1.2麻醉方法
患者常规禁食水,术前30分钟肌注地西泮10㎎,阿托品0.5㎎,入室后开放静脉,连接Dash4000多功能监护仪,监测
SBP.DBP.MAP.HR.SPO2,ECG。
喉罩选择:体重≤50㎏,选择3号喉罩,体重>50㎏选择4号喉罩。
麻醉诱导使用咪唑0.05㎎/㎏,舒芬尼0.01㎎,顺式阿曲库铵1.5㎎/㎏,丙泊酚2㎎/㎏,肌肉松弛后置入喉罩,成功后接Drager麻醉机行机械通气。
(潮气量8-10ml/㎏,频率10-12次/min,I:E=1:2),吸入1%-2%七氟醚,芬太尼间断推注,丙泊酚20—36ml/h泵入,间断推注顺式阿曲库铵。
手术接近结束停用肌松药,待自主呼吸恢复,意识清醒后,拔除喉罩。
气管插管组麻醉诱导与维持与此相同。
1.3术中监测SBP,DBP,MAP,HR,SPO2,麻醉诱导前T0,置入喉罩后T1,之后3min(T3),5min,(T4),15min(T5)。
拔除喉罩后(T6).记录术后24h咽喉部疼痛及不良反应。
结果喉罩应用乳腺手术的全麻病人,心血管反应轻微,苏醒快,苏醒质量高,术后并发症少。
讨论喉罩与气管插管比较,无需显露声门,无导管插入刺激,呛咳少,应激反应轻,插入容易,无误插,支气管痉挛少,苏醒时刺激少,呛咳少,血氧饱和度维持好,置入时不需颈部运动,可对困难气道行紧急气道之用,是值得我们学习和推广的新型救命措施。
它不影响气管纤毛活动,术后肺不张,肺炎等并发症少。
气管插管在围术期气道并发症占很大比重,喉罩不易出现喉头水肿,声带损伤,喉返神经麻痹等并发症。
喉罩用于不需要肌肉松弛的体表短小手术,通气效果好,容易固定,减少调整次数,减轻麻醉医师劳动,用于辅助和控制呼吸更方便,允许在短时间内使用较多麻醉药,能提供更好的手术条件。
有研究发现,用面罩—呼吸囊或随后气管插管,反流发生率12.4%,用喉罩通气或随后插管反流发生率3.5%,在麻醉恢复室,拔管病人应用喉罩和面罩比较,喉罩病人很少需要调整,呛咳少,咽痛少,氧饱和度好。
观察中发现,正压通气时容易漏气,漏气程度与手术时间长短,病人体位,颈部紧张度,通气阻力,通气压力大小等因素有关。
气道压为15—30cmH2O时,喉罩漏气率为13%—27%,正压通气时,气道压不宜超过20cmH2O。
一旦发生反流误吸,立即拔除喉罩,插管清理呼吸道。
参考文献
[1]喉罩全麻在乳腺外手术中的应用浙江临床医学-2004,6(5)。
[2]喉罩在乳腺癌根治切除术全麻中的应用—健康必读(中旬刊)—2011,24.
[3]乳腺根治术麻醉中喉罩应用20例。
第四军医大学学报-2006,27(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