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剂量红霉素的大作用
- 格式:ppt
- 大小:23.59 MB
- 文档页数:23
小剂量红霉素治疗小儿功能性消化不良的效果及复发率观察摘要:分析与研究小剂量红霉素治疗小儿功能性消化不良的效果及复发率。
方法:本次选择了我院在2018年8月至2019年8月收入与治疗的70例患儿作为研究对象,把这些患儿随机与平均分配了两组,即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各有35例患儿,对两组患儿实施了两种治疗方式,观察组:应用小剂量红霉素治疗患儿;对照组:应用大剂量红霉素治疗患儿。
通过观察两组患儿临床症状消失时间、患儿复发情况,得出治疗结论。
结果:①观察组患儿的早饱、烧灼感、嗳气、恶心呕吐、上腹痛临床症状消失时间分别为2.41±0.14、3.52±0.13、2.41±0.16、2.42±0.11、3.45±0.12;对照组患儿的早饱、烧灼感、嗳气、恶心呕吐、上腹痛临床症状消失时间分别为3.39±0.12、4.58±0.12、3.37±0.23、3.36±0.01、4.51±0.21。
(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②观察组患儿的复发率为 2.86%,对照组患儿的复发率为22.86%。
(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小剂量红霉素在治疗小儿功能性消化不良方面具有积极作用,因此要广泛地推广该种治疗方式。
关键词:小儿功能性消化不良;小剂量红霉素;大剂量红霉素;复发率Effect of low dose erythromycin on functional dyspepsia inchildren and its recurrence rateYu Yu-taoHarbin Acheng District People's Hospital 150300Abstract: the effect and recurrence rate of low dose erythromycinin children with functional dyspepsia were analyzed and studied. Methods :70 children with income and treatment from August 2018 to August 2019 were selected as the subjects, The children were randomlyand evenly pided into two groups, That is, the control group and the observation group, Each group had 35 children, In two groups of children, Observation group: small dose erythromycin treatment of children; Control group: high dose erythromycin was used to treat children. By observing the time the clinical symptoms disappeared and the recurrence of the children, Draw the conclusion of treatment. Results :1The clinical symptoms of early satiety, burning sensation, belching, nausea, vomiting and epigastric pain in the observationgroup were 2.41±0.14,3.52±0.13,2.41±0.16,2.42,0.11,3.45±0.12, respectively; The clinical symptoms of early satiety, cauterization, belching, nausea and vomiting and upper abdominal pain in the control group were 3.39±0.12,4.58±0.12,3.37±0.23,3.36±0.01,4.51,0.21, respectively. (P<) Annex 0.05, The recurrence rate in the observation group was 2.86%, The recurrence rate of children in the control group was 22.86. (P<) Annex 0.05, Conclusion: Low dose erythromycin plays a positive role in the treatment of functional dyspepsia in children, Therefore, this treatment should be widely popularized.Keywords: functional dyspepsia in children; low dose erythromycin; high dose erythromycin; recurrence rate小儿功能性消化不良,为儿科常见的一种疾病,受因素和环境、胃酸分泌、消化道运动功能异常等影响,易诱发此病。
口服小剂量罗红霉素对支气管扩张长期治疗的临床效果发表时间:2017-12-07T14:30:54.640Z 来源:《心理医生》2017年30期作者:李强[导读] 支气管扩张是多发呼吸系统疾病,会导致出现呼吸困难、咳痰、咳嗽等症状。
(成都市武侯区第五人民医院四川成都 610046)【摘要】目的:探讨口服小剂量罗红霉素对支气管扩张长期治疗的临床效果。
方法:所选研究对象为本院收治的支气管扩张患者,年限为2016年3月—2017年3月,符合标准的有78例。
按照治疗方法的不同,将78例患者分为研究组(小剂量罗红霉素,n=39)与对照组(常规治疗,n=39)。
对比两组治疗效果。
结果:研究组、对照组总有效率分别为94.9%(37/39)、76.9%(30/39),结果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研究组生活质量评分优于对照组,呼吸困难评分优于对照组,结果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在支气管扩张长期治疗中,口服小剂量罗红霉素治疗的效果理想,值得推广应用。
【关键词】罗红霉素;支气管扩张;小剂量【中图分类号】R56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8231(2017)30-0090-02 支气管扩张是多发呼吸系统疾病,会导致出现呼吸困难、咳痰、咳嗽等症状。
该病若不及时治疗,会致使病情加重,引发肺源性心脏病、阻塞性肺气肿等并发症,需采取积极措施进行干预。
本研究为深入探讨小剂量罗红霉素的应用价值,回顾性分析了2016年3月—2017年3月本院收治的78例支气管扩张患者的临床资料,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所选研究对象为本院收治的支气管扩张患者,年限为2016年3月—2017年3月,符合标准的有78例。
按照治疗方法的不同,将78例患者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分别为39例。
研究组男23例,女16例;对照组男21例,女18例。
研究组年龄35~75岁,平均年龄(58.0±7.5)岁;对照组年龄34~76岁,平均年龄(58.2±7.4)岁。
小剂量红霉素治疗极低出生体重早产儿喂养不耐受效果观察【摘要】目的观察小剂量红霉素治疗极低出生体重早产儿喂养不耐受的效果。
方法将我科2000年2月至2011年2月间收治的极低出生体重早产儿喂养不耐受患儿60例,按就诊先后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0例,对照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采取体位疗法,治疗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小剂量红霉素3~5 mg/(kg?d),加入5%或10%葡萄糖中静脉点滴,浓度1 mg/ml,每次维持1~2 h,分1~2次给予,至患儿喂养耐受后2~3 d,5~7 d为一疗程。
结果治疗组显效12例,有效10例,无效8例,显效率40%,总有效率733%;对照组显效3例,有效4例,无效23例,显效率10%,总有效率233%。
两组显效率及总有效率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组优于对照组。
结论小剂量红霉素治疗极低出生体重早产儿效果明显,且安全,值得推广使用。
【关键词】极低出生体重早产儿;小剂量红霉素;静脉滴注;效果观察随着新生儿重症监护技术水平的不断提高,早产儿尤其极低出生体重儿的成活率已显著提高,但这类孩子的喂养问题也越来越受到新生儿科医生的关注,因早产儿胃肠功能不完善,易出现腹胀、胃储留,从而导致喂养困难[1]。
为了避免宫外发育迟缓必需肠道外营养,但长期肠道外营养不仅价格昂贵,而且不利于胃肠功能的建立,易发生高胆红素血症等静脉营养并发症[2]。
我科自2000年2月至2011年2月间,对喂养不耐受极低出生体重早产儿,采用静脉滴注小剂量红霉素治疗,取得了满意疗效,现总结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把在我NICU科2000年2月至2011年2月间住院治疗的符合喂养不耐受判断标准的极低出生体重早产儿60例,按就诊先后随机分成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0例。
治疗组:男18例,女12例;胎龄28~30 W 6例,~32 W 22例,~36 W 2例;出生体重800~1000 g 6例,~1500 g 24例。
小剂量罗红霉素、氨茶碱治疗支气管扩张的价值支气管扩张为临床较为常见的呼吸系统疾病,一般属于获得性疾病,在青年以及儿童中高发,一般为肺组织、支气管周围炎症反应引发支气管壁损伤,对于支气管壁弹性破坏,诱发患者产生支气管腔异常,其中会存在不可逆扩张及变形,临床一般表现出气道感染、咳嗽、咳痰、呼吸困难、反复咳血等情况。
患者病情反复会导致其无法积极有效控制,容易并发感染。
我国支气管扩张的整体发病率约为0.2%。
其发病原因一般与肺组织感染、支气管感染以及支气管先天发育缺陷等。
相关其中罗红霉素、红霉素对于支气管扩张、气道化脓性变化以及弥漫性支气管炎效果较为理想,长期服用能够预防支气管扩张反复产生。
低浓度氨茶碱能够具备抗气道炎症以及免疫功能效果。
本次研究针对罗红霉素以及氨茶碱对针对支气管扩张的治疗效果进行分析。
一、支气管扩张疾病特点有哪些?支气管扩张一般由支气管及周围肺部组织诱发的慢性炎症,会造成周围管壁组织结构以及近端支气管结构受到损害,使其出现不规则、不可逆的扩张,为临床呼吸系统较为常见的化脓性疾病。
支气管扩张容易反复发作,病情迁延不愈会诱发患者产生肺部细菌感染。
一般发病原因为流感嗜血杆菌、肺炎链球菌等其他细菌感染,同时,铜绿假单胞菌会诱发气管引流功能受损,使其出现气道阻塞,诱发防御功能缺陷而导致其中支气管扩张进行性破坏,会造成肺功能逐步降低,诱发呼吸衰竭、肺心病及死亡,对患者生命健康造成影响。
临床病例分析中发现,40岁以后患者的病情能够及时缓解,但50岁以上的支气管扩张患者体力相对较差,患者对于手术的耐受度较低,因此,针对于40-50岁的患者提倡为其结合保守治疗。
如患者为良性肿瘤堵塞导致的支气管扩张,切除方法一般为进行肿瘤治疗,肺结核引发的支气管扩张,结核病变表现稳定,因此,无需实施手术治疗。
如患者合并心肝肾等重要脏器病变,或患者的心肺功能表现较差,会导致其无法有效承受手术,只能接受内科治疗。
如患者的医疗条件及生活条件良好,日常工作清闲,保守治疗患者的病变一般可维持稳定,如患者野外作业及体力劳动,在学习过程中的医疗条件不好,支气管扩张的恶化治疗会存在一定困难,因此需要及时进行病变切除。
小剂量红霉素治疗新生儿喂养不耐受石瑄;魏金铠;王欣;许月红;李小英【期刊名称】《医学研究与教育》【年(卷),期】2005(022)002【摘要】目的探索小剂量红霉素静点治疗新生儿喂养不耐受的疗效.方法选择2002年10月-2003年3月住院新生儿符合新生儿喂养不耐受标准4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对照组各20例,两组新生儿均给常规综合治疗,治疗组在常规综合治疗基础上加用红霉素静点3~5mg/kg.d,治疗时间3~7d.临床观察每日进奶量、胃潴留、腹胀、体重、大小便情况.结果静点小剂量红霉素后与对照组比较喂奶量增加(12±42 ml/kg.d,80±28ml/kgd)、胃潴留减少(2.15±0.86ml/次,6.75±3.14ml/次)、腹胀消失(2.0±1.5d,4.1±1.8 d)、体重增加(0.64±0.41kg,0.32±0.25 kg)、喂养的耐受时间(1.8±1.2d,3.50±1.7d)明显缩短,两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早期小剂量红霉素静点结合调整胃肠功能药的使用可促进胃肠动力,提高喂养耐受性,减少应用静脉营养,无明显毒副作用,可减少医疗费用,促进患儿健康,值得推广.【总页数】3页(P13-15)【作者】石瑄;魏金铠;王欣;许月红;李小英【作者单位】河北省职工医学院附属医院,河北,保定,071000;河北省职工医学院附属医院,河北,保定,071000;河北省职工医学院附属医院,河北,保定,071000;河北省职工医学院附属医院,河北,保定,071000;河北省职工医学院附属医院,河北,保定,071000【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722.19【相关文献】1.乳果糖联合小剂量红霉素治疗新生儿喂养不耐受的临床分析 [J], 刘道颖2.小剂量红霉素、抚触治疗新生儿喂养不耐受的疗效观察及护理对策 [J], 吴相娟3.小剂量红霉素治疗新生儿喂养不耐受的临床观察 [J], 何冬梅4.小剂量红霉素治疗新生儿喂养不耐受的效果评价 [J], 陈沛馥5.小剂量红霉素治疗新生儿喂养不耐受的临床观察 [J], 何冬梅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小剂量红霉素用于治疗小儿功能性消化不良的临床效果作者:牙库提汗依马木阿丽亚库特路克来源:《东方食疗与保健》2016年第12期[摘要]目的:分析小儿功能性消化不良应用小剂量红霉素治疗的效果。
方法:随机选择2014年11月-2016年11月在本院接受治疗的功能性消化不良小儿76例参与研究,随机平均分成2组,对照组进实施常规对症治疗,观察组在其基础上利用小剂量红霉素治疗,比较两组效果。
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81.57%,对照组为55.26%;观察组复发率为5.26%,对照组为21.05%;观察组治疗后食欲不振、恶心呕吐、腹痛腹胀消除时间均短于对照组(P[关键词]小儿功能性消化不良;小剂量;红霉素[中图分类号]R338.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5018(2016)12-048-01学龄期以及学龄前儿童是功能性消化不良的主要发病群体,当前还没有完全阐明发病机制以及生理病理过程,考虑其致病因素有多种,其中影响较大的包括十二指肠的返流、胃排空时间的延缓或者停滞。
药物是治疗该病的主要方法,本研究主要分析小剂量红霉素对于该病的治疗效果,现对研究结果进行整理,在下文进行详细报道。
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选取来源于我院2014年11月-2016年11月接受治疗的76例功能性消化不良小儿。
随机按照平均分配原则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
其中观察组38例中有男23例,女15例,平均年龄(5.2±1.2)岁,平均病程(2.9±2.1)月。
对照组38例中有男25例,女13例,平均年龄(5.5±1.1)岁,平均病程(2.7±1.9)月。
2组各项基本资料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
1.2治疗方法对照组仅对患儿实施对症支持治疗,包括调整不良生活习惯,并合理利用氢氧化铝进行抗酸治疗,利用奥美拉唑进行胃酸抑制治疗,利用甲氧氯普胺增强胃肠动力治疗。
观察组在对照组对症治疗基础上联合小剂量红霉素治疗,每天服用3次红霉素(国药准字:H10970378,生产商:国药医药有限公司),剂量为15mg/(kg·d),1个疗程需要连续治疗7d。
小剂量红霉素辅助治疗小儿毛细支气管炎的临床效果评价摘要:目的:评价小儿毛细支气管炎治疗中小剂量红霉素的辅助治疗价值。
方法:毛细支气管炎小儿取样67例,入院时间2019年05月至2021年02月,随机分为常规组(常规治疗,n=33)和试验组(常规治疗+小剂量红霉素辅助治疗n=34),比较症状消失时间、炎性因子水平、不良反应率。
结果:治疗后,试验组症状评分、炎性因子水平比常规组低,P<0.05。
常规组不良反应率6.06%(2/33),与试验组11.76%(4/34)相近,P>0.05。
结论:小儿毛细支气管炎常规治疗基础上应用小剂量红霉素辅助治疗可取得确切疗效,安全性较高,能够有效减轻患儿炎症反应并缓解其临床症状。
关键词:临床效果;小儿毛细支气管炎;治疗方法毛细支气管炎主要由流行性感冒、普通感冒等病毒感染所致[1],是常见的下呼吸道感染疾病,患儿病情较重,若未及时治疗,则会危及患儿生命,引起多器官功能衰竭。
本次研究取2019年05月至2021年02月入院就诊的67例小儿毛细支气管炎病例资料,评价研究了小剂量红霉素辅助治疗的效果及安全性。
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毛细支气管炎小儿取样67例,入院时间2019年05月至2021年02月,随机分为常规组(常规治疗,n=33)和试验组(常规治疗+小剂量红霉素辅助治疗,n=34)。
排除标准:(1)合并内分泌系统、造血系统、免疫系统等原发病。
(2)先天性心脏病、先天性呼吸道畸形;(3)对研究用药过敏。
入组标准:家属签署知情同意书的毛细支气管炎患儿。
试验组体质量4130至5230g,平均(4604±315)g,男女分布19:15,年龄1至10个月,平均(5.62±1.24)个月,常规组体质量4116至5240g,平均(4608±317)g,男女分布18:15,年龄1至10个月,平均(5.75±1.26)个月,P>0.05。
1.2方法两组毛细支气管炎小儿入院后均接受常规治疗,酌情给予抗病毒药物、糖皮质激素、平喘解痉药物,实施雾化吸入治疗、吸氧治疗。
小剂量红霉素治疗婴幼儿支原体肺炎的效果研究【摘要】目的:研究小剂量红霉素治疗婴幼儿支原体肺炎的效果。
方法:选取2017年4月-2018年3月来我院就诊的50例婴幼儿支原体肺炎患儿作为研究对象,通过随机分组的方式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每组各25例,两组患者均采取常规治疗,实验组患者在此基础上配合小剂量红霉素治疗,对照组患者在此基础上配合阿奇霉素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以及不良反应的发生率。
结果:实验组患者的治疗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患者,其不良反应的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患者,P<0.05。
结论:与阿奇霉素相比,采用小剂量红霉素可以更好的治疗婴幼儿支原体肺炎,提高患者的治疗效果,降低患者的不良反应的发生率,帮助患者可以更好的恢复身?w健康,因此值得被推广。
【关键词】阿奇霉素;红霉素;婴幼儿支原体肺炎;治疗效果;不良反应【中图分类号】R563.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0019(2018)04--01小儿支原体肺炎是一种非典型肺炎,主要是由于支原体感染引起的一种疾病,临床表现为发热、厌食、咽痛、头痛、咳嗽等,主要可以通过影像学检查和病原学检查等方式来检验患者是否患有小儿支原体肺炎[1]。
本文将选取2017年4月-2018年3月来我院就诊的50例婴幼儿支原体肺炎患儿作为研究对象,然后研究小剂量红霉素治疗婴幼儿支原体肺炎的效果,主要内容如下所示。
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选取2017年4月-2018年3月来我院就诊的50例婴幼儿支原体肺炎患儿作为研究对象,通过随机分组的方式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每组各25例,对照组中,男10例,女15例,患者年龄为3个月-1岁,平均年龄(0.65±0.2)岁,实验组中,男10例,女15例,患者年龄为3个月-1岁,平均年龄(0.65±0.2)岁,两组患者的性别、年龄等一般资料比较无差异,P>0.05。
其中,纳入标准为:①患者家属均同意,并且签订同意书。
红霉素的临床应用红霉素的抗菌谱与青霉素近似,是一大环内酯类抗生素。
临床应用较广泛,对革兰阳性菌,对葡萄球菌、化脓性链球菌、绿色链球菌、肺炎链球菌所致的各种感染,有较强的抑制作用。
红霉素是通过抑制蛋白形成中肽链的延长而抑制蛋白质合成,迅速发挥抑菌作用。
主要用于治疗肺炎、败血症、伪膜性肠炎、急性乳腺炎、多发性疖、痈和白喉等。
1 红霉素适应证用于对青霉素过敏患者以及敏感菌所致的支原体肺炎、沙眼衣原体肺炎或结膜炎、猩红热、回归热、炭疽、白喉、百日咳、非特异性尿道炎、丹毒和眼耳鼻喉感染、皮肤软组织感染等;也用于风湿热和心内膜炎的预防。
2 红霉素的不良反映口服后会发生恶心、呕吐、腹部不适、腹泻、口舌疼痛、食欲缺乏,偶见肠道菌丛改变、伪膜性肠炎等,其发生率与剂量大小有关。
静脉滴注红霉素时易引起静脉炎,滴注速度以缓慢为宜。
红霉素对肝脏有一定毒性。
肝功能不全者慎用,长期用药或剂量过大,可损害肝脏,出现胆汁淤积和肝功能异常。
任何剂型的大剂量应用均可引起耳毒性反应,可损害双侧听力,常见于剂量> 4g,/d或老年人、女性及肝肾功能不良者,多发生于用药后2d至3周,及时停药大多可恢复。
偶可引起心律失常、呼吸停止、口腔或阴道念珠菌感染。
乳糖酸红霉素静脉给药可引起局部疼痛和血栓性静脉炎。
新生儿静滴可引起Q-T间期延长、室速、心动过缓、低血压。
过敏反应发生率较低,有速度和迟发型两种,临床表现为药物热,荨麻疹,外用可引起接触性皮炎,过敏性肺炎,过敏性休克。
3 红霉素与其他药物的相互作用不得与任何耳毒性药合用,如氨基糖苷类抗生素、阿司匹林、呋塞米、依他尼酸、万占霉素、去甲万古霉素等,以免加重耳毒性。
红霉素为酶抑制剂,能减少卡马西平、丙戊酸、茶碱、地高辛、环孢素、甲氧氯普胺、咪达唑仑或三唑仑等药的清除,导致血药浓度升高和(或)毒性反应增加。
长期服用华法林的病人应用本品,可导致PT延长,从而增加出血危险性,老年人尤应注意;两者必须同用时,应注意监测华法林的血药浓度,及时调整剂量,并严密观察PT。
红霉素片的功能主治简介红霉素片是一种常用的抗生素药物,主要成分为红霉素。
它在临床上已经广泛应用,具有较强的抑菌作用,可用于治疗多种感染疾病。
以下是红霉素片的主要功能和主治。
功能主治###1. 抗菌作用 - 红霉素片具有广谱的抗菌活性,对多种细菌具有抑制作用。
它可以通过干扰细菌的蛋白质合成过程,阻止细菌的生长和繁殖,从而达到抗菌的效果。
###2. 治疗上呼吸道感染 - 红霉素片常用于治疗上呼吸道感染,包括咽炎、扁桃体炎、喉炎等疾病。
它可以抑制引起感染的细菌,缓解症状,促进疾病的康复。
###3. 治疗下呼吸道感染- 红霉素片也可用于治疗下呼吸道感染,如支气管炎、肺炎等疾病。
它可以通过抗菌作用,减轻炎症反应,缩短疾病的持续时间,并防止并发症的发生。
###4. 治疗皮肤和软组织感染 - 红霉素片对于治疗皮肤和软组织感染也具有良好的效果。
它可以杀灭细菌,减轻炎症症状,促进伤口的愈合,防止感染的扩散。
###5. 防治结核病 - 红霉素片常用于结核病的治疗,尤其是结核病的耐药菌株感染。
它可以通过抑制结核病菌的生长和繁殖,达到治疗和防治结核病的效果。
###6. 治疗性病 - 红霉素片对于某些性病的治疗也具有一定的效果,如淋病、尖锐湿疣等。
它可以杀灭细菌,减轻病情,促进病情的恢复。
###7. 预防感染 - 红霉素片也可用于预防某些感染疾病,如手术前后感染的预防等。
通过服用红霉素片,可以减少细菌在手术过程中的感染风险,提高手术的成功率。
注意事项•使用红霉素片时,应按照医生的指导进行用药,遵守药品说明书中的注意事项,不可随意改变剂量或停药。
•对红霉素过敏者禁用红霉素片,对参与琥珀族双歧杆菌感染的患者慎用红霉素片。
•在服用红霉素片期间,应避免饮酒。
同时,与其他药物同时使用时,应注意药物之间的相互作用。
•孕妇、哺乳期妇女、儿童等特殊人群在使用红霉素片前应咨询医生,遵循医生的建议。
以上就是红霉素片的功能主治,通过适当的用药,可有效治疗多种感染疾病,提高患者的健康水平。
小剂量红霉素长期口服对支气管扩张的疗效评估作者:崔运勇桑卫东余夏发钱晓慧李会峰欧阳萧来源:《中国当代医药》2019年第01期[摘要]目的探讨小剂量红霉素(erythromycin)长期规律口服对支气管扩张症(bronchiectasis)患者的病情改善作用。
方法选取2016年7月~2017年12月我院收治的41例支气管扩张症患者作为研究对象,跟踪检测、记录所有患者的咳嗽频率、咳痰量,肺功能第1秒用力呼气容积(FEV1)、用力肺活量(FVC)、FEV1占预计值百分比(FEV1%pred)、呼气流量峰值(PEF)的前后变化,对小剂量红霉素治疗支气管扩张症患者的疗效做出评价。
结果治疗后,患者白昼和夜间的咳嗽症状积分低于治疗前,痰量少于治疗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关键词]红霉素;长期小剂量;支气管扩张症[中图分类号] R562.2+2; ; ; ; ; [文献标识码] A; ; ; ; ; [文章编号] 1674-4721(2019)1(a)-0061-03支气管扩张症患者由于肺部支气管及肺泡结构的改变出现长期反复的咳嗽、咳痰,严重者可出现肺功能指标下降,导致活动后出现胸闷气促的现象,晚期支气管扩张症患者可发展为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及慢性肺源性心脏病,降低患者的生活质量,缩短患者的寿命,威胁其生命安全。
大环内酯类抗生素(macrolideantibiotics,MA)是临床广泛使用的广谱抗生素,近年来其潜在的免疫调节活性已经许多临床研究证实[1-3],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有研究显示,其对支气管扩张的作用机制可能与调节免疫力及抗炎作用相关[4]。
本研究选择了41例支气管扩张症患者作为研究对象,使用小剂量红霉素长期口服,根据患者的临床症状及肺功能指标参数的变化来评价红霉素的治疗效果,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选取2016年7月~2017年12月我院收治的41例支气管扩张症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对纳入研究的患者进行跟踪随访,观察并记录患者的咳嗽频次、咳痰量变化、并择期复查肺功能,观察时间至少>3个月。
小剂量红霉素用于胃肠运动功能障碍型非溃疡性消化不良的临
床观察
郝丽萍
【期刊名称】《胃肠病学和肝病学杂志》
【年(卷),期】1996(5)2
【摘要】小剂量红霉素用于胃肠运动功能障碍型非溃疡性消化不良的临床观察郝丽萍广东珠海拱北医院内科519020红霉素(EM)是大环酯类抗生素,近年来国外在动物及人类研究证明,其具有明显的胃动来受体激动作用[1],因而可以促进胃肠运动,根据这一特点,我们从1994...
【总页数】2页(P50-50)
【关键词】消化不良;胃肠功能障碍型;红霉素
【作者】郝丽萍
【作者单位】广东珠海拱北医院内科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R570.5;R978.15
【相关文献】
1.小剂量红霉素治疗早产儿胃肠功能障碍疗效观察 [J], 贺铮
2.小剂量红霉素治疗早产儿胃肠功能障碍疗效观察 [J], 李玉珍
3.小剂量红霉素和多虑平治疗运动不良型非溃疡性消化不良疗效观察 [J], 顾祥生;陈来勤
4.小剂量红霉素用地胃肠运动功能障碍型非溃疡性消化不良的临床观察 [J], 郝丽萍
5.小剂量红霉素治疗新生儿胃肠功能障碍临床体会 [J], 刘宏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小剂量红霉素在新生儿喂养困难中的应用效果及其安全性吴敏
【期刊名称】《临床合理用药杂志》
【年(卷),期】2020(13)9
【摘要】目的探讨小剂量红霉素在新生儿喂养困难中的应用效果及其安全性。
方法选取长沙市妇幼保健院2016年5月-2017年7月收治的喂养困难新生儿76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8例。
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小剂量红霉素治疗。
比较两组临床疗效、腹胀消失时间、日呕吐次数、胃残余奶量,治疗前后血清胃泌素(Gsa)、血浆胃动素(Mot),并观察两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
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腹胀消失时间短于对照组,日呕吐次数、胃残余奶量少于对照组(P<0.05)。
治疗前两组Gsa、Mot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Gsa、Mot高于对照组(P<0.05)。
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小剂量红霉素在新生儿喂养困难中的应用效果确切,可缓解临床症状及体征,改善胃肠动力,且安全性较高。
【总页数】2页(P108-109)
【作者】吴敏
【作者单位】湖南省长沙市妇幼保健院新生儿科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R72
【相关文献】
1.小剂量红霉素治疗新生儿喂养困难的效果观察与护理
2.小剂量红霉素治疗新生儿喂养困难的效果观察与护理
3.早期微量喂养、小剂量红霉素及非营养性吸吮在窒息后喂养不耐受新生儿中的应用分析
4.小剂量红霉素治疗新生儿喂养困难临床治疗效果探析
5.小剂量红霉素治疗新生儿喂养困难的临床应用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