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剂量红霉素的大作用共23页
- 格式:ppt
- 大小:1.80 MB
- 文档页数:23
红霉片的功能主治一、红霉片的简介红霉片,又称红霉素片,是一种中草药制剂,主要成分是红霉素,是一种广谱抗生素。
红霉片具有多种功能主治,被广泛应用于医疗领域。
二、红霉片的主要功能红霉片具有以下主要功能:1.抗菌作用:红霉素是一种广谱抗生素,能够抑制细菌的生长和繁殖,对多种细菌感染具有较强的杀菌作用。
常用于治疗呼吸系统、消化系统和泌尿系统等各种感染病症。
2.抗炎作用:红霉素还具有一定的抗炎作用,可减轻组织炎症反应,缓解疼痛和不适感。
3.免疫调节作用:红霉素可以增强人体的免疫功能,提高机体的抵抗力,加快恢复。
4.解热镇痛作用:红霉片可以降低体温,起到退热的作用,同时还能缓解疼痛和不适感。
三、红霉片的主治疾病红霉片主要用于以下疾病的治疗:1.上呼吸道感染:红霉片可以用于治疗上呼吸道感染,如咽炎、扁桃体炎、鼻窦炎等。
它能够有效抑制细菌的繁殖,缓解炎症症状,加快病情康复。
2.下呼吸道感染:红霉片也适用于下呼吸道感染,如支气管炎、肺炎等。
它可以杀灭感染细菌,减轻炎症反应,缓解咳嗽、咳痰等症状。
3.消化系统感染:红霉片对消化系统感染也有一定的疗效,如胃炎、胃溃疡、肠炎等。
它能够控制细菌感染,减轻炎症反应,改善消化道的状态。
4.泌尿系统感染:对于泌尿系统感染,如尿道炎、膀胱炎等,红霉片也具有一定的治疗作用。
它可以抑制细菌的生长,减轻炎症症状,缓解尿频、尿急等症状。
5.皮肤感染:红霉片在皮肤感染的治疗中也有一定的应用价值,如湿疹、脓疱病等。
它能够抑制感染细菌的繁殖,减轻炎症反应,促进伤口愈合。
四、红霉片的用法用量红霉片的用法用量一般如下:1.成人每次口服0.10.2g,一日23次,饭前或饭后服用。
2.儿童用量根据年龄和体重而定,一般建议在医生指导下使用。
请注意,在使用红霉片时应遵医嘱,按照医生的指导使用适当的剂量和疗程。
同时还应注意遵守药物的保存条件,避免与其他药物发生相互作用。
五、红霉片的注意事项在使用红霉片时,需要注意以下事项:1.对红霉素过敏者禁用。
小剂量罗红霉素、氨茶碱治疗支气管扩张的价值支气管扩张为临床较为常见的呼吸系统疾病,一般属于获得性疾病,在青年以及儿童中高发,一般为肺组织、支气管周围炎症反应引发支气管壁损伤,对于支气管壁弹性破坏,诱发患者产生支气管腔异常,其中会存在不可逆扩张及变形,临床一般表现出气道感染、咳嗽、咳痰、呼吸困难、反复咳血等情况。
患者病情反复会导致其无法积极有效控制,容易并发感染。
我国支气管扩张的整体发病率约为0.2%。
其发病原因一般与肺组织感染、支气管感染以及支气管先天发育缺陷等。
相关其中罗红霉素、红霉素对于支气管扩张、气道化脓性变化以及弥漫性支气管炎效果较为理想,长期服用能够预防支气管扩张反复产生。
低浓度氨茶碱能够具备抗气道炎症以及免疫功能效果。
本次研究针对罗红霉素以及氨茶碱对针对支气管扩张的治疗效果进行分析。
一、支气管扩张疾病特点有哪些?支气管扩张一般由支气管及周围肺部组织诱发的慢性炎症,会造成周围管壁组织结构以及近端支气管结构受到损害,使其出现不规则、不可逆的扩张,为临床呼吸系统较为常见的化脓性疾病。
支气管扩张容易反复发作,病情迁延不愈会诱发患者产生肺部细菌感染。
一般发病原因为流感嗜血杆菌、肺炎链球菌等其他细菌感染,同时,铜绿假单胞菌会诱发气管引流功能受损,使其出现气道阻塞,诱发防御功能缺陷而导致其中支气管扩张进行性破坏,会造成肺功能逐步降低,诱发呼吸衰竭、肺心病及死亡,对患者生命健康造成影响。
临床病例分析中发现,40岁以后患者的病情能够及时缓解,但50岁以上的支气管扩张患者体力相对较差,患者对于手术的耐受度较低,因此,针对于40-50岁的患者提倡为其结合保守治疗。
如患者为良性肿瘤堵塞导致的支气管扩张,切除方法一般为进行肿瘤治疗,肺结核引发的支气管扩张,结核病变表现稳定,因此,无需实施手术治疗。
如患者合并心肝肾等重要脏器病变,或患者的心肺功能表现较差,会导致其无法有效承受手术,只能接受内科治疗。
如患者的医疗条件及生活条件良好,日常工作清闲,保守治疗患者的病变一般可维持稳定,如患者野外作业及体力劳动,在学习过程中的医疗条件不好,支气管扩张的恶化治疗会存在一定困难,因此需要及时进行病变切除。
小剂量红霉素辅助治疗小儿毛细支气管炎的临床效果评价摘要:目的:评价小儿毛细支气管炎治疗中小剂量红霉素的辅助治疗价值。
方法:毛细支气管炎小儿取样67例,入院时间2019年05月至2021年02月,随机分为常规组(常规治疗,n=33)和试验组(常规治疗+小剂量红霉素辅助治疗n=34),比较症状消失时间、炎性因子水平、不良反应率。
结果:治疗后,试验组症状评分、炎性因子水平比常规组低,P<0.05。
常规组不良反应率6.06%(2/33),与试验组11.76%(4/34)相近,P>0.05。
结论:小儿毛细支气管炎常规治疗基础上应用小剂量红霉素辅助治疗可取得确切疗效,安全性较高,能够有效减轻患儿炎症反应并缓解其临床症状。
关键词:临床效果;小儿毛细支气管炎;治疗方法毛细支气管炎主要由流行性感冒、普通感冒等病毒感染所致[1],是常见的下呼吸道感染疾病,患儿病情较重,若未及时治疗,则会危及患儿生命,引起多器官功能衰竭。
本次研究取2019年05月至2021年02月入院就诊的67例小儿毛细支气管炎病例资料,评价研究了小剂量红霉素辅助治疗的效果及安全性。
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毛细支气管炎小儿取样67例,入院时间2019年05月至2021年02月,随机分为常规组(常规治疗,n=33)和试验组(常规治疗+小剂量红霉素辅助治疗,n=34)。
排除标准:(1)合并内分泌系统、造血系统、免疫系统等原发病。
(2)先天性心脏病、先天性呼吸道畸形;(3)对研究用药过敏。
入组标准:家属签署知情同意书的毛细支气管炎患儿。
试验组体质量4130至5230g,平均(4604±315)g,男女分布19:15,年龄1至10个月,平均(5.62±1.24)个月,常规组体质量4116至5240g,平均(4608±317)g,男女分布18:15,年龄1至10个月,平均(5.75±1.26)个月,P>0.05。
1.2方法两组毛细支气管炎小儿入院后均接受常规治疗,酌情给予抗病毒药物、糖皮质激素、平喘解痉药物,实施雾化吸入治疗、吸氧治疗。
小剂量红霉素治疗婴幼儿支原体肺炎的效果研究【摘要】目的:研究小剂量红霉素治疗婴幼儿支原体肺炎的效果。
方法:选取2017年4月-2018年3月来我院就诊的50例婴幼儿支原体肺炎患儿作为研究对象,通过随机分组的方式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每组各25例,两组患者均采取常规治疗,实验组患者在此基础上配合小剂量红霉素治疗,对照组患者在此基础上配合阿奇霉素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以及不良反应的发生率。
结果:实验组患者的治疗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患者,其不良反应的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患者,P<0.05。
结论:与阿奇霉素相比,采用小剂量红霉素可以更好的治疗婴幼儿支原体肺炎,提高患者的治疗效果,降低患者的不良反应的发生率,帮助患者可以更好的恢复身?w健康,因此值得被推广。
【关键词】阿奇霉素;红霉素;婴幼儿支原体肺炎;治疗效果;不良反应【中图分类号】R563.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0019(2018)04--01小儿支原体肺炎是一种非典型肺炎,主要是由于支原体感染引起的一种疾病,临床表现为发热、厌食、咽痛、头痛、咳嗽等,主要可以通过影像学检查和病原学检查等方式来检验患者是否患有小儿支原体肺炎[1]。
本文将选取2017年4月-2018年3月来我院就诊的50例婴幼儿支原体肺炎患儿作为研究对象,然后研究小剂量红霉素治疗婴幼儿支原体肺炎的效果,主要内容如下所示。
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选取2017年4月-2018年3月来我院就诊的50例婴幼儿支原体肺炎患儿作为研究对象,通过随机分组的方式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每组各25例,对照组中,男10例,女15例,患者年龄为3个月-1岁,平均年龄(0.65±0.2)岁,实验组中,男10例,女15例,患者年龄为3个月-1岁,平均年龄(0.65±0.2)岁,两组患者的性别、年龄等一般资料比较无差异,P>0.05。
其中,纳入标准为:①患者家属均同意,并且签订同意书。
浅析红霉素作用及不良反应摘要:根据当今的资料和临床实践经验表明,由于药物的敏感性和耐药性,不良反应越来越受人们关注,而如今红霉素的不良反应更受到重视,通过对红霉素的药理作用及不良反应的认识,研究红霉素的发展,耐药性,抗菌作用,以做到合理,科学的使用。
关键词:发展史;耐药性;不良反应;适应症;药理作用1.红霉素的发展史红霉素又名红霉素,别名威霉素;福爱力;新红康;外文名Erythromycin,EM,EMU-V,Eryc,Ethryn,E-Mycin,Gluceptate,Ilotycin,是由红霉素链霉菌(Streptomyces erythreus)所产生的大环内酯(macrolide)系的代表性天然的抗菌素。
红霉素最早于1952年由j.M.McGuire等人以在菲律宾群岛土样中分离的红霉素菌发酵制的。
主要对革兰氏阳性菌具有抗菌性。
红霉素作用机理在于与细菌的聚核糖体结合而抑制肽链的延伸【1】。
红霉素特别是其衍生物疗效确切,抗菌谱广,抗菌活性强,既可口服,又可注射,不良反应小,对某些细菌感染的疾病有独特的疗效,如军团菌肺炎和支原体肺炎等,被列为这些疾病的首选药物。
在我国药品市场中,抗感染药物的销售额始终位居第",目前年销售额已达400 多亿元人民币,占全国年药品销售总额的 30%左右。
在抗感染药物市场中,大环内酯类抗生素和头孢菌素类、喹诺酮类、青霉素类一起,成为四大主力军团。
而红霉素及其衍生物长期以来一直占据着85%左右的大环内酯类抗生素市场份额,正处于销售成熟期【2】。
2.体内过程12红霉素不耐酸,口服易被胃酸破换。
硬脂酸红霉素,琥乙红霉素,依托红霉素耐酸,口服后在肠道吸收迅速完成全,受食物影响小。
依托红霉素在胃肠道水解为红梅素丙酸酯,在血液中部分解离成红霉素。
酯化红霉素碱在体内释放出红霉素碱。
红霉素在体内分布广泛,可达到各种组织和体液中,可达有效药物浓度,前列腺及肝脏中药物浓度较高,痰中亦有较高的药物浓度,能通过胎盘和进入乳汁、但难以透过血脑屏障。
红曲霉素的功效与作用红霉素(Erythromycin)是一种广谱抗生素,属于麦考酚酯类。
它具有广泛的应用领域,可以用于治疗多种感染疾病,对许多细菌、支原体、衣原体、螺旋体等都有明显的疗效。
本文将详细介绍红霉素的功效与作用,包括其药理学特点、抗菌机制、适应症和不良反应等内容。
一、红霉素的药物特点和药代动力学红霉素属于麦考酚酯类抗生素,化学结构上与水杨酸相似,故具有一定的抗菌活性。
红霉素的分子量为733.94,熔点为83-87℃,在酸性条件下稳定,易溶于乙醇、氯仿、二氯甲烷等有机溶剂。
红霉素的主要特点包括:1. 广谱抗菌作用:红霉素对许多细菌具有抗菌活性,特别是革兰阳性细菌和支原体、衣原体等微生物。
它对溶血链球菌、葡萄球菌、肺炎链球菌、流感嗜血杆菌等常见致病菌都有很好的抑制作用。
2. 耐酸性:红霉素在胃酸环境中不容易被破坏,口服后能够保持一定的药物浓度,对胃肠道感染有较好的疗效。
3. 组织渗透性:红霉素能迅速分布到全身各组织和体液中,包括肺、骨、皮肤、便秘和胆汁等,脑脊液中的浓度也较高。
这使得红霉素可以用于治疗多种感染疾病。
4. 药代动力学特点:红霉素的吸收快速,口服后在1-2小时内达到峰浓度。
它在体内主要经肝脏代谢,大部分通过胆汁排泄,少量经尿排泄。
在肾功能正常的人群中,红霉素的血药浓度可以保持一段时间。
二、红霉素的抗菌机制红霉素通过抑制细胞内蛋白质的合成来发挥抗菌作用。
它主要通过以下几个途径产生抗菌效果:1. 与核糖体结合:红霉素与核糖体的50S亚基结合,阻止氨酰-tRNA与mRNA的结合,从而抑制蛋白质的合成。
这个机制是红霉素的主要抗菌作用方式。
2. 促进透明质酸的降解:红霉素可以促进透明质酸酶的活性,使透明质酸降解,改变细菌细胞表面的粘滞性,影响了细菌的黏附和侵袭能力。
3. 抑制细胞壁的合成:红霉素可以抑制细菌产生的细胞壁合成酶,使细菌细胞的壁材料合成中断,从而影响细菌的生长和繁殖。
三、红霉素的适应症和应用领域红霉素的应用范围广泛,可以用于治疗各种感染疾病。
如对您有帮助,可购买打赏,谢谢
生活常识分享红霉素肠溶片的功效与作用
导语:生活中因为气候、身处的环境或者是自身的体质等原因人们总是在不同阶段因为不同的原因而生病,扁桃体发炎、急性咽炎、宫颈炎等等是日常生活
生活中因为气候、身处的环境或者是自身的体质等原因人们总是在不同阶段因为不同的原因而生病,扁桃体发炎、急性咽炎、宫颈炎等等是日常生活中常见的疾病,男性一般比女性更强壮一些,身体素质相对要好一些,因此患病了比较容易治疗。
红霉素肠溶片就是一种广泛治疗多种疾病的良药。
不同年龄的人服用红霉素肠溶片的剂量、以及一天当中服用药品的次数是不同的,一般成人一次只需八到十六片就已经足够,分三到四次就可以,而未成年人的服用剂量相对成年人则少的多,还需要按照一定的体重比例来服用。
急性扁桃体炎,急性咽炎,猩红热,蜂窝组织炎,白喉,气性坏疽,炭疽,破伤风,梅毒,李斯特菌病,军团菌病,支原体肺炎,衣原体肺炎,尿道炎,宫颈炎,沙眼衣原体结膜炎,淋病,牙周炎,空肠弯曲菌肠炎,百日咳,消化内科,口腔科,眼科,妇产科,肾病内科,性病科,血管外科,普外科,传染病科,耳鼻喉科,呼吸内科良反应编辑 1.胃肠道反应有腹泻、恶心、呕吐、中上腹痛、口舌疼痛、胃纳减退等,其发生率与剂量大小有关。
2.肝毒性少见,患者可有乏力、恶心、呕吐、腹痛、发热及肝功能异常,偶见黄疸等。
3.大剂量( 4g/日)应用时,尤其肝、肾疾病患者或老年患者,可能引起听力减退,主要与血药浓度过高(>12mg/L)有关,停药后大多可恢复。
4.过敏反应表现为药物热、皮疹、嗜酸性粒细胞增多等,发生率约0.5%~1%。
5.其他,偶有心律失常,口腔或阴道念珠菌感染。
红霉素作用与功效红霉素(Erythromycin),是常用的抗生素药物,属于大环内酯类抗生素,具有广谱的抗菌活性。
红霉素是通过抑制细菌的蛋白质合成来发挥抗菌作用的。
它可用于治疗多种感染疾病,尤其对于呼吸道感染、皮肤软组织感染以及胎儿胎盘感染等效果显著。
此外,红霉素还具有一定的抗炎作用,能够减轻炎症反应和抑制炎症介质的释放。
除了治疗感染疾病外,红霉素还被广泛应用于医疗美容领域,用于治疗痤疮等皮肤问题。
红霉素的作用与功效因其广泛的抗菌和抗炎作用而备受认可,并在多个领域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一、红霉素的抗菌作用红霉素是一种广谱的抗生素,可以抑制多种细菌的生长和繁殖,对革兰阳性和革兰阴性细菌均有较好的抑制作用。
它通过干扰细菌的蛋白质合成来发挥抗菌作用,具体机制如下:1. 抑制细菌的蛋白质合成:红霉素能够与细菌的核糖体结合,阻止其进一步合成蛋白质,从而干扰细菌的生长和复制。
红霉素主要作用于细胞质的50S亚单位,阻断了转移RNA与核糖体结合的过程,使得新的氨酰-tRNA不能够加入到正在合成的蛋白链上,从而停止了蛋白质的合成。
2. 阻断细菌的核酸合成:红霉素还能够抑制细菌的DNA和RNA合成,进一步破坏细菌的代谢过程和生长能力。
由于红霉素的抗菌谱广泛,对多种致病菌均有良好的杀菌作用,因此被广泛应用于多种感染疾病的治疗。
二、红霉素的临床应用红霉素在临床上被广泛用于多种感染性疾病的治疗,特别是对于某些对其他抗生素耐药的病原菌,红霉素仍然是有效的选择。
以下是红霉素常见的临床应用方面:1. 上呼吸道感染:红霉素可用于治疗上呼吸道感染,如细菌性鼻窦炎、扁桃体炎等。
由于红霉素对于革兰阳性细菌的抑制作用较好,因此在这些感染中更为常用。
2. 下呼吸道感染:红霉素也是治疗肺炎和支气管炎等下呼吸道感染的常用药物之一。
红霉素能够在肺组织中达到较高的浓度,抵达感染源并发挥作用。
3. 皮肤软组织感染:对于轻度的皮肤软组织感染,红霉素通常是一种有效的选择。
医学知识:红霉素可以治疗什么疾病?红霉素属于一种很常见的抗生素药物,能够帮助人们有效治疗多种由于感染了引发的疾病,起着很好的抗菌消炎成效,能够有效杀灭多种病菌、细菌以及病毒,从而真正起到治疗感染性疾病作用。
1、链球杆菌引发的炎症链球杆菌是一种很常见的细菌类型,广泛存在于人体内,如果出现链球杆菌感染病症,可诱发人们患上扁桃体炎、肺炎、支原体炎等等炎症性疾病。
而此时可以通过服用红霉素药物来起到抗生素治疗成效,这能够有效控制链球杆菌感染速度,到达很好的杀灭细菌作用,帮助患者控制病情。
2、呼吸道感染疾病呼吸道部位包括鼻腔、咽喉、气管、支气管、肺等部位。
如果呼吸道受病毒感染引发病变,可出现流感、荨麻疹、水痘等疾病,而这些常见的病毒包括呼吸道合胞病毒、腺病毒、流感病毒、麻疹病毒、水痘-带状疱疹病毒、EB病毒等。
而红霉素对于这类型的病毒都有很好的敏感反响,因此也能够有效控制这些病毒发生,能够有效治疗这些疾病。
3、生殖感染疾病生殖道本身就更为脆弱敏感,更容易受各种细菌、病毒、支原体、霉菌、病虫感染,从而引发妇科疾病、男性疾病。
常见病情包括炎、阴虱、尿路感染、炎、精囊炎、睾丸炎、附睾炎、膀胱炎、等疾病。
如果确诊患有这些生殖器感染疾病,可以通过服用红霉素来进行治疗。
4、皮肤和软组织感染疾病皮肤本来就是人体中大面积和空气接触的一个身体组织,因此更容易发生感染引发皮肤科疾病。
常见的病情主要有毛囊炎、疖、痈、淋巴管炎、急性蜂窝织炎、烧伤创面感染、手术后切口感染及褥疮感染等。
这些皮肤和软组织感染疾病多数是由于感染了金黄色葡萄球菌、化脓性链球菌等引发的病情,所以服用红霉素也具有疗效。
红霉素是一种抗菌谱较广的抗生素药物,所以通过上文的介绍也可以知道,这种药物的抗菌作用较强,能够有效帮助人们起到很好的治疗多种疾病作用。
但是这种药物的副作用也不容无视,长期服药更容易产生耐药性,失去更有效的抗菌效果,导致药物失效,而且还会引起发其他不良反响。
正确看待红霉素的胃肠动力作用
韩咏霞
【期刊名称】《医药与保健》
【年(卷),期】2005(013)004
【摘要】医学研究证实,红霉素中的某种结构与胃动素极其相似,因而具有胃动素受体激动作用.能够促进内源性胃动素的释放。
这种胃动素可激活胆碱能受体,促进胃和胆囊排空,提高食管下端括约肌张力,使胃肠蠕动增强。
研究表明,红霉素在空腹及饮食两种状态下均有明显的促胃肠动力作用,常规剂量(125-250毫克)即可引起明显的胃肠收缩。
【总页数】1页(P46)
【作者】韩咏霞
【作者单位】无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R978.15
【相关文献】
1.正确看待红霉素的胃肠动力作用 [J], 韩咏霞
2.红霉素的促胃肠动力作用机制和临床应用研究进展 [J], 杨华良
3.红霉素促胃肠动力作用的研究进展 [J], 魏海燕
4.小剂量红霉素促胃肠动力作用在腹部手术后的应用 [J], 康正茂
5.红霉素促胃肠动力作用机制及在儿科临床中的应用 [J], 杨烨;王宝西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