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振动压路机液压振动系统技术革新

振动压路机液压振动系统技术革新

振动压路机液压振动系统技术革新
振动压路机液压振动系统技术革新

振动压路机的液压振动系统技术革新浅析摘要:文章首先对原来的振动压路机的液压振动系统进行简要介绍,指出其此回路存在不合理地方。然后提出振动压路机的液压振动系统的革新思路,并且对革新后的性能进行阐释。期望通过文章的探讨能给具体施工中,振动压路机更好的运用有所裨益。

关键词:振动压路机;液压振动系统;技术革新

1引言

作为振动压路机液压系统中的一个重要构成部分,液压振动回路的性能决定了振动压路机的使用范围和压实效果。液压振动回路中的执行机构为振动液压马达,直接驱动振动轴(也是振动轮的中心轴)。压路机作业时,振动轴带动其上的一组偏心块高速旋转产生离心力,强迫振动对地面产生很大的激振冲击力,形成冲击压力波,向地表内层传播,引起被压层颗粒振动或产生共振,达到预期的压实目的。本文拟通过对工程实践中常见的振动压路机的液压振动系统具体分析,为了让其具有更安全的工作系统,获得更高的经济效益,对振动液压回路作了革新设计,为同类型的液压回路革新设计提供一定依据。

2原有的振动压路机的液压振动系统分析

图1是原有的振动压路机的液压振动系统原理图,在回路中,当电磁换向阀1不通电时,阀1工作在中位,由补油泵3为整个油路供油。来自补油泵3的液压油分别进人到伺服液压缸12、14,然后在主液压泵处汇合,形成回路。此时变量泵斜盘为垂直位置,泵

折弯机液压系统设计

- 折弯机液压系统设计《 |

摘要 》 立式板料折弯机是机械、电气、液压三者紧密联系,结合的一个综合体。液压传动与机械传动、电气传动并列为三大传统形式,液压传动系统的设计在现代机械的设计工作中占有重要的地位。因此,《液压传动》课程是工科机械类各专业都开设的一门重要课程。它既是一门理论课,也与生产实际有着密切的联系。为了学好这样一门重要课程,除了在教学中系统讲授以外,还应设置课程设计教学环节,使学生理论联系实际,掌握液压传动系统设计的技能和方法。 液压传动课程设计的目的主要有以下几点: 1、综合运用液压传动课程及其他有关先修课程的理论知识和生产实际只是,进行液压传动设计实践,是理论知识和生产实践机密结合起来,从而使这些知识得到进一步的巩固、加深提高和扩展。 2、在设计实践中学习和掌握通用液压元件,尤其是各类标准元件的选用原则和回路的组合方法,培养设计技能,提高学生分析和嫁接生产实际问题的能力,为今后的设计工作打下良好的基础。 3、通过设计,学生应在计算、绘图、运用和熟悉设计资料(包括设计手册、产品样本、标准和规范)以及进行估算方面得到实际训练。

? 目录 摘要 1任务分析----------------------------------------------------------------- -----------------------1 技术要求----------------------------------------------------------------- ---------------1 任务分析----------------------------------------------------------------- ---------------1 2 方案的确定 ----------------------------------------------------------------- -------------------2 运动情况分析----------------------------------------------------------------- ----------2 2.1.1变压式节流调速回-------------------------------------------------------------2 2.1.2容积调速回路 ----------------------------------------------------------------- -2 3 负载与运动分析 ----------------------------------------------------------------- -----------3 } 4 负载图和速度图的绘制

毕业设计论文:板料折弯机液压系统设计

学生课程设计说明书 题目:板料折弯机液压系统设计学生姓名: 学号: 所在院系:电气学院 专业:机电一体化技术 班级:机电0918 指导教师:

昆明冶金高等专科学校电气学院 毕业设计(论文)任务书 专业:机电一体化 班级: 学生姓名: 学号: 毕业设计(论文)题目:板料折弯机液压系统设计 题目:板料折弯机液压系统设计 设计一台板料折弯机液压系统。该机压头的上、下运动用液压传动,其工作循环为快速下降、慢速下压(折弯)、快速返回。给定的条件为: 折弯力 ;6101?N 滑块重量 4105.1?N ; 快速空载下降 行程 180mm 速度(1v ) 23/mm s ; 工作下压(折弯) 行程 20mm 速度(2v ) 12/mm s ; 快速回程 行程 200mm 速度(3v ) 53/mm s 液压缸采用V 型密封圈,其机械效率91.0=cm n ,启动、制动、增速、减速时间均为0.2s 。要求拟定液压系统原理图,计算选择液压元件并对系统性能进行验算。 (注:折板时压头上的工作负载可分为两个阶段。第一阶段负载力缓慢增加,达到最大折弯力的5%左右,其行程为15mm 。第二阶段负载力急剧上升到最大折弯力,其上升规律近似于线性。) 毕业设计(论文)主要内容: 1、板料折弯机的液压系统工作参数要求 2、液压系统工况分析

3、初步拟定液压系统原理图 4、初步确定液压系统参数 5、液压元件的计算和选择 6、液压系统性能验算 7、绘制液压系统原理系统图、部件装配图、零件图,编写技术文件件。 毕业设计(论文)预期目标: 通过毕业设计,了解掌握现代液压设备的工作现状及发展趋势,掌握简单设备液压系统的设计计算过程;使学生能够运用所学的知识,解决生产及工作中实际问题,巩固、加深及灵活运用所学的专业知识并掌握机械设计的基本步骤和主要内容。 毕业设计(论文)指导教师: 系主任(教研室主任): 2012年1月4日

课程设计_设计一台上料机液压系统

液压与气压传动课程设计任务书 系别机械与汽车工程学院 专业机械制造设计及其自动化 班级机制0811 姓名严磊 学号2010516007 指导老师邬国秀

目录 一、设计题目 (3) 二、负载分析 (3) 2.1 负载与运动分析 (3) 2.2负载动力分析 (3) 2.3负载图与运动图的绘制 (3) 三、设计方案拟定 (5) 3.1 液压系统图的拟定 (5) 3.2液压系统原理图 (5) 3.3 液压缸的设计 (6) 四、主要参数计算 (7) 4.1 初选液压缸工作压力 (8) 4.2 计算液压缸主要尺寸 (9) 4.3 活塞杆稳定性校核 (9) 4.4 计算循环中各个工作阶段的液压缸压力,流量和功率 (9) 五、液压元件选择 (11) 5.1 确定液压泵的型号及电动机功率 (11) 5.2 选择阀类元件及辅助元件 (12) 5.3液压系统原理图上部分阀类功能.............................. 六、液压系统性能验算 (13) 6.1 验算系统压力损失 (13) 6.2 验算系统发热与温升 (15) 七、小结 (15) 八、参考文献 (16)

一、设计题目 题目:设计一台上料机液压系统,要求驱动它的液压传动系统完成快速上升→慢速上升→停留→快速下降的工作循环。其结构示意图如图1所示。其垂直上升工作的重力为N 5000,滑台的重量为N 1000,快速上升的行程为mm 350,其最小速度为s mm /45≥;慢速上升行程为mm 100,其最小速度为s mm /8;快速下降行程为mm 450,速度要求s mm /55≥。滑台采用V 型导轨,其导轨面的夹角为 ?90,滑台与导轨的最大间隙为mm 2,启动加速与减速时间均为s 5.0,液压缸的机械效率(考虑密封阻力)为0.91。 上料机示意图如下:

全液压钢轮振动压路机与机械式单钢轮振动压路机区别

全液压钢轮振动压路机与机械式单钢轮振动压路机区别 在人们眼中,全液压单钢轮振动压路机无疑代表着先进的技术,意味着良好的压实效果,而机械式单钢轮振动压路机则只能徘徊在中低端市场。行业新老厂家曾一度满怀希望,纷纷加大力度上马全液压单钢轮振动压路机,海外品牌进入中国市场也雄心勃勃。然而,在市场游戏规则的作用下,全液压单钢轮振动压路机被推到了叫好不叫座的尴尬境地。 尽管中国特色的机械式单钢轮振动压路机被中外业界人士无一例外地冠以低档次产品,但进军中国市场的海外品牌中极有可能出现模仿者,这是否真正地体现了尊重市场、尊重用户。 中国特色的机械式单钢轮振动压路机 振动压实机械的早期发展史可以追溯至 20 世纪 30 年代。随着现代液压传动技术的发展,以德国、瑞典、美国和日本等国家为代表的工业发达国家的全液压振动压路机在 20 世纪 60 年代得到了长足的发展,占到了当时整个世界压路机市场销售总量 60%以上的份额。国内全液压单钢轮振动压路机的发展起源于20 世纪 80 年代,当时国内压路机主机厂家以 10t 机型为主,纷纷通过各种方式引进国际著名压实机械制造企业的产品技术,1984 如年徐州工程机械制造厂引进了瑞典戴纳派克公司的 CA25 型全液压单钢轮振动压路机制造技术,1987 年洛阳建筑机械厂引进了德国宝马公司的 BW 型全液压单钢轮振动压路机技术。 中国是一个极具创新力的国度。在全液压振动压路机持续发展的过程中,20 世纪 90 年代初,人们将静碾压路机的机械驱动行驶系统移植到了全液压单钢轮振动压路机上,替代了全液压单钢轮振动压路机中的液压传动件(变量泵、定量马达、变量马达),和驱动桥组成行驶驱动系统,同时保留液压振动系统,从而开创了世界上振动压路机以机械传动进行驱动行驶、液压传动进行振动压实的所谓"机械传动"单钢轮振动压路机技术发展的先河 (YZ14J 型单钢轮振动压路机因此实现了创纪录的销售)。此后一发不可收,人们对机械传动系统的驱动方式进行了多项革新,引进了汽车变速器(改型)、动力换挡变速器(电液控制)与驱动桥组合的机械传动型式,进一步丰富了机械式单钢轮振动压路机的品种。机械式单钢轮振动压路机的出现,使单钢轮振动压路机在我国得到了迅速发展和应用。 全液压单钢轮振动压路机足先进技术的代表,机械式单钢轮振动压路机则足"成熟+市场认可"类型技术的代表。 机械式与全液压单钢轮振动压路机优劣对比性能对比在比较全液压单钢轮振动压路机和机械式单钢振动压路机的基本性能前,需要重新审视一下各自的典型驱动系统及其特点。两种典型驱动系统的不同,形成了两种型式单钢轮振动压路机在性能上的差异。 以下是具体的性能参数对比

板料折弯机液压系统设计

板料折弯机液压系统设计

攀枝花学院 学生课程设计(论文) 题目:折弯机液压系统设计 学生姓名:谭晓波学号:201010601154 所在院(系):机械工程学院 专业: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 班级:10级机制四班 指导教师:杨光春职称: 2013年06 月12 日 攀枝花学院教务处制

攀枝花学院本科学生课程设计任务书 题 目 折弯机液压系统课程设计 1、课程设计的目的 学生在完成《液压传动与控制》课程学习的基础上,运用所学的液压基本知识,根据液压元件、各种液压回路的基本原理,独立完成液压回路设计任务;从而使学生在完成液压回路设计的过程中,强化对液压元器件性能的掌握,理解不同回路在系统中的各自作用。能够对学生起到加深液压传动理论的掌握和强化实际运用能力的锻炼。 2、课程设计的内容和要求(包括原始数据、技术要求、工作要求等) 设计制造一台立式板料折弯机,该机压头的上下运动用液压传动,其工作循环为:快速下降、慢速加压(折弯)、快速退回。给定条件为: 折弯力N 5 103.1? ;滑块重量 N 4 105.1? ; 快速空载 下降 行程 200mm,速度(1 v ) 22/mm s ;慢速 下压(折弯)行程 30mm , 速度(2 v ) 11/mm s ; 快速回程行程222mm 速度(3 v )56/mm s , 液压缸采用V 型密封圈,其机械效率0.91 cm η = . 要 求拟定液压系统图,计算和选择液压元件。

3、主要参考文献 1王积伟,章宏甲,黄谊.主编. 液压传动. 机械工业出版社.2006.12 2成大先. 主编.机械设计手册单行——本机械传动. 化学工业出版社2004.1 3何玉林,沈荣辉,贺元成.主编.机械制图. 重庆大学出版社.2000.8 4 路甬祥主编.液压气动技术手册.北京.机 械工业出版社.2002 5 雷天觉主编.液压工程手册.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1990 4、课程设计工作进度计划 内容学时明确机床对液压系统的要求,进行工作 6 过程分析 16 初步确定液压系统的参数,进行工况分 析和负载图的编制 确定液压系统方案,拟订液压系统图8 6 确定液压制造元件的类型并选择相应的 液压元件,确定辅助装置 液压系统的性能验算4 合计1周

轧机液压辊缝控制系统的原理及应用

轧机液压辊缝控制系统的原理及应用 许战军 (河北钢铁集团 邯钢公司 西区冷轧厂 河北 邯郸 056002) 摘 要: 介绍邯宝公司2080冷轧酸轧联合机组轧机液压辊缝控制,通过分析HGC液压缸可以在位置控制模式和轧制力控制模式下运行的模式,由液压辊缝控制(HGC)系统调节轧机对带钢的压下量,直接影响到板型效果。 关键词: 轧机;液压辊缝控制;压下量 中图分类号:TG33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7597(2012)1110010-02 用。在咬钢的瞬间从位置控制转换到轧制控制,反过来也一 0 前言 样。由于控制模式转换必须在任何时候都可用,所以控制回路邯钢新区冷轧厂采用德国SMS集团最新的轧制技术,5架串 必须时刻调整输出来平衡设定值和实际值。位置控制和轧辊轧列式6辊轧机,通过弯辊系统、窜辊系统和螺旋压下系统来轧制 制力控制从属于更高一级的控制如厚度控制或秒流量控制。 带钢改善板型。螺旋压下系统主要靠液压辊缝控制(HGC)系 同步/倾斜控制系统是建立在位置控制和轧制力控制上统来调节轧机对带钢的压下量。冷轧就是带钢在再结晶温度进 的,以确保两个调节液压缸平行动作,这样可使轧机的上支承行轧制,所以液压辊缝控制的精度直接影响产品的厚度,液压 辊保持在轧机中心线上,并可变化。伺服阀的电源由UPS来提辊缝控制的倾斜控制配合弯辊和窜辊直接影响板型效果。 供,下表是伺服阀在各种模式下的电流值。 1 液压辊缝机械和液压系统结构 轧机机架配备了两个HGC液压缸。液压缸安装在轧机机架 上部。 HGC液压缸是用伺服阀进行闭环控制的,伺服阀仅控制液 压缸塞侧的压力。其中液压缸的油压必须是由轧机区高压液压 系统提供的。轧机机架的畜能器,直接在伺服阀之前,确保持 续的缓冲油量。 液压缸的杆侧是用一个独立的低压缓冲畜能器管路联结 的,可以尽心润滑并且避免真空。做打开动作时,例如当换辊 时HGC液压缸打开,杆侧管路压力会上增加,以提升辊缝开张 速度。 HGC液压系统图如下: 2.1 位置控制系统 位置控制用来控制液压缸位置,在操作侧和驱动侧都有位 置控制和倾斜控制。位置控制的输出限制值是可调节的,其大 小随倾斜量变化,最大约为伺服阀全开度的70%。 位置实际值是由2个HGC缸上的2个位置传感器(sony磁 尺)测量的,其精度可达1μm。每个传感器都安装在每个液压缸 中心,测量的是液压缸中心的高度。 当传感器错误时,HGC缸将停止运动。“传感器错误”信 号是通过对传感器系统里面的传感信号实时监测,监测电源和 位置差最大差异位置检测来实现的。液压缸完全收回的缸程是 由位置传感器侧量得。 2.2 轧制力控制 轧制压力控制是对驱动侧和操作侧的单独轧制力进行求和 并通过倾斜控制来修正而得来的。轧制力控制的输出限制值是 2 液压辊缝电气控制原理 可调节的,其大小随倾斜量变化,最大约为伺服阀全开度的HGC液压缸可以在位置控制模式和轧制力控制模式下运 70%。 行,当辊缝张开时液压缸一般是在位置控制模式下运行的。 轧制力是由安装在HGC缸塞侧的压力传感器测量得。一旦HGC缸的轧制力控制模式只有在辊缝关闭时才有可能 使

上料机液压系统设计

液压传动课程设计 题目:上料机液压系统设计 院系:物理与机电工程学院 专业: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 班级:2011 级机械(1)班 姓名:卫世军 学号:2011043511 指导老师:张雪华 起止日期:2013 年5 月20 日—5 月24 日 摘要 现代机械一般多是机械、电气、液压三者紧密联系,结合的一个综合体。液压传动与机械传动、电气传动并列为三大传统形式,液压传动系统的设计在现代

机械的设计工作中占有重要的地位。因此,《液压传动》课程是工科机械类各专业 都开设的一门重要课程。它既是一门理论课,也与生产实际有着密切的联系。为 了学好这样一门重要课程,除了在教学中系统讲授以外,还应设置课程设计教学 环节,使学生理论联系实际,掌握液压传动系统设计的技能和方法。 液压传动课程设计的目的主要有以下几点: 1、综合运用液压传动课程及其他有关先修课程的理论知识和生产实际只是,进行液压传动设计实践,是理论知识和生产实践机密结合起来,从而使这些 知识得到进一步的巩固、加深提高和扩展。 2、在设计实践中学习和掌握通用液压元件,尤其是各类标准元件的选用 原则和回路的组合方法,培养设计技能,提高学生分析和嫁接生产实际问题的能 力,为今后的设计工作打下良好的基础。 3、通过设计,在计算、绘图、运用和熟悉设计资料(包括设计手册、产品样 本、标准和规范)以及进行估算方面得到实际训练。 液压课程设计题目及上料机示意图 题目:设计一台上料机液压系统:要求工作循环为快速上升——慢速上升—— 停留——快速下降。工件的重量为630KG,滑台的重量为118KG,快速上升速度要求≥43mm/s;慢速上升要求≥8mm/s;快速下降速度要求≥58mm/s;滑台采用V 形导轨,导轨面的夹角为90 度,滑台与导轨的最大间隙为2mm,起动加速与减速时间均为0.5s,液压缸的机械效率为0.91(考虑密封阻力)。 上料机示意图

液压振动压路机技术状况的判定及分析详细版

文件编号:GD/FS-5667 (解决方案范本系列) 液压振动压路机技术状况的判定及分析详细版 A Specific Measure To Solve A Certain Problem, The Process Includes Determining The Problem Object And Influence Scope, Analyzing The Problem, Cost Planning, And Finally Implementing. 编辑:_________________ 单位:_________________ 日期:_________________

液压振动压路机技术状况的判定及 分析详细版 提示语:本解决方案文件适合使用于对某一问题,或行业提出的一个解决问题的具体措施,过程包含确定问题对象和影响范围,分析问题,提出解决问题的办法和建议,成本规划和可行性分析,最后执行。,文档所展示内容即为所得,可在下载完成后直接进行编辑。 压路机是路桥施工中必不可少的压实设备,其技术状况的好坏直接影响着工程的质量和进度,对现有已使用一定年限的液压振动压路机的技术状况进行分析判定,利于管好、用好压路机。液压振动压路机可以从以下几个主要系统对其技术状况进行分析判定:发动机;液压驱动系统;液压振动系统;液压转向系统;振动轮;其他系统。其中发动机、液压驱动系统、液压振动系统和振动轮是决定液压振动压路机技术状况的主要因素,直接影响着压实效果。 1 发动机

发动机是动力源,为压路机液压系统提供驱动力。发动机技术状况包括动力性、燃料使用经济性、润滑性能和散热性能等。动力性好能保证发动机具有足够的功率输出;润滑性能则保证发动机内部的良好润滑,确保发动机正常运转;散热性能则保证发动机的热量被及时带走而能正常工作;燃料使用经济性则表明发动机使用成本。 1.1发动机动力性的判定 对发动机动力性的判定可用测功仪器测定发动机的功率输出性能,但一般施工企业没有测功仪器,可通过测量发动机各汽缸压缩压力、机油消耗等进行判定。 1)汽缸压缩压力。分别测量发动机各缸的压缩压力,若各汽缸压缩力在发动机标准值内,说明发动机缸套、活塞、活塞环以及进、排气门等密封组件密封

板料折弯机液压系统设说明书

一.设计一台板料折弯机的液压系统。该机压头的上下运动用液压传动,其工 作循环为快速下降、慢速下压(折弯)、快速退回。给定条件为: 折弯力 1.11×106N 滑块重量 1.15×104N 快速空载下降 行程 199 mm 速度(1υ) 23.3 mm/s 工作下压 (折弯) 行程 31.1 mm 速度 (2υ) 13.2 mm/s 快速回程 行程 210 mm 速度 (3υ) 54.5 mm/s 液压缸采用V 型密封圈,其机械效率91.0=cm η。要求拟订液压系统图,计算和 选择液压元件。

学生课程设计说明书题目:板料折弯机液压系统设计

摘要 立式板料折弯机是机械、电气、液压三者紧密联系,结合的一个综合体。液压传动与机械传动、电气传动并列为三大传统形式,液压传动系统的设计在现代机械的设计工作中占有重要的地位。因此,《液压传动》课程是工科机械类各专业都开设的一门重要课程。它既是一门理论课,也与生产实际有着密切的联系。为了学好这样一门重要课程,除了在教学中系统讲授以外,还应设置课程设计教学环节,使学生理论联系实际,掌握液压传动系统设计的技能和方法。 液压传动课程设计的目的主要有以下几点: 1、综合运用液压传动课程及其他有关先修课程的理论知识和生产实际只是,进行液压传动设计实践,是理论知识和生产实践机密结合起来,从而使这些知识得到进一步的巩固、加深提高和扩展。 2、在设计实践中学习和掌握通用液压元件,尤其是各类标准元件的选用原则和回路的组合方法,培养设计技能,提高学生分析和嫁接生产实际问题的能力,为今后的设计工作打下良好的基础。 3、通过设计,学生应在计算、绘图、运用和熟悉设计资料(包括设计手册、产品样本、标准和规范)以及进行估算方面得到实际训练。 关键词板料折弯机,液压传动系统,液压传动课程设计。

棒材轧机液压系统设计说明

棒材轧机液压系统设计说明

毕业设计 棒材轧机液压系统设计说明书

目录 1.前言 (1) 2.绪论 (2) 2.1液压技术概况 (2) 2.2本课题主要研究内容 (2) 2.3设计步骤 (3) 3.液压系统的工作要求 (5) 3.1液压系统的组成 (5) 3.2棒材轧机液压系统工作原理 (5) 3.3液压系统参数计算 (5) 3.3.1确定液压缸负载 (5) 3.3.2液压缸主要尺寸的确定 (6) 3.3.3确定液压泵的流量、压力和选择泵的规格 (7) 3.3.4与液压泵匹配的电动机的选定 (8) 4.确定液压系统方案、绘制液压系统原理图 (9) 4.1确定液压系统方案 (9) 4.1.1液压基本回路 (9) 4.1.2选择液压回路 (9) 4.2绘制液压系统图 (10) 4.2.1将基本回路组成系统原理图 (10) 4.2.2液压元件选择 (11) 4.3液压系统的验算 (11) 4.3.1系统压力损失计算 (12) 4.3.2系统效率计算 (13)

5.液压站的设计 (15) 5.1液压站简介 (15) 5.2油箱设计 (15) 5.2.1油箱有效容积的确定 (16) 5.2.2油箱的结构设计 (17) 5.3油箱结构 (20) 5.4液压站的结构设计 (21) 5.4.1液压泵的安装方式 (21) 5.4.2液压泵与电动机的连接 (22) 5.5辅助元件 (24) 5.5.1滤油器 (24) 5.5.2空气滤清器 (24) 5.5.3液压油 (24) 5.5.4液压控制装置的集成 (24) 5.6绘制装配图 (25) 5.7液压系统清洗、使用与维护 (26) 5.7.1清洗液压系统 (26) 5.7.2系统的使用和维护 (27) 6.结论 (29) 谢辞 (30) 参考文献 (31) 外文资料 (32)

上料机液压系统课程设计

液压与气压传动 课程设计 姓名:廖聪

学号:27 层次:本科 专业:机械电子工程 班级:15机电2班 指导教师:刘方方 2017年12月 目录 任务书 (1) 一、明确系统设计的要求,进行工况分析 (2) 明确系统设计的要求 (2) 分析液压系统工况 (2) 二、确定液压缸主要参数 (6) 初选液压缸的工作压力 (6) 计算液压缸主要参数 (6) 各工作阶段的时间计算 (7) 计算液压缸流量、压力和功率 (8)

绘制液压缸的工况图 (9) 三、液压系统图的拟定 (10) 液压系统的拟定 (10) 拟定液压系统原理图 (11) 四、计算与选择液压元件 (12) 确定液压泵的型号及电动机功率 (12) 选择阀类元件及辅助元件 (13) 五、验算液压系统的主要性能 (15) 压力损失验算 (15) 液压系统的发热和温升验算 (18) 参考文献 (19) 设计心得 (20)

任务书 设计一台上料机液压系统,要求该系统完成:快速上升——慢速上升(可调速)——快速下降——下位停止的半自动循环。采用90°V型导轨,垂直于导轨的压紧力为60N,启动、制动时间均为,液压缸的机械效率为。设计原始数据如下表所示。 滑台 自重 (N) 工件 自重 (N) 快速上升 速度 (mm/s) 快速上 升行程 (mm) 慢速上升 速度 (mm/s) 慢速上 升行程 (mm) 快速下降 速度 (mm/s) 快速下 降行程 (mm)800450040350≤1010045400 请完成以下工作: 1、进行工况分析,绘制工况图。 2、拟定液压系统原理图(A4)。 3、计算液压系统,选择合适的液压元件。 4、编写液压课程设计说明书。 上料机示意图如下: 图1 上料机示意图

液压板料折弯机安全操作规程

液压板料折弯机安全操作规程 在操作机床和进行日常维修之前,操作人员必须必须认真阅读并理解使用说明书,熟悉设备的主要结构,性能和使用方法,并遵守相关的安全预防措施,严格执行本安全操作规程,否则不得进行操作。 1.上班按要求穿工作服,否则不许进入车间。 2. 设备开动期间严禁离开工作岗位做与操作无关的事情。 3. 严禁在车间内嬉戏、打闹。 4. 必须认真阅读并理解作业指导书或使用说明书,熟悉设备的动作原理、机械传动部分、电气操作等,否则不许开机。 5. 试车前 a.在各润滑点加注润滑油脂; b.在油箱加入足量液压油; c.依次试验设备的点动、单次和连续动作; d.试验滑块行程调节;

e.检查后挡料控制动作。 在试验证明机器动作无误时,方可进行操作。 6.电气 6.1.1 接通电源前 a. 核对电源电压是否与仪器额定的电压相符; b. 检查接地线是否良好。 6.1.2 调整与操作 6.1.2.1 将三相电源线接入电箱中的电源进线端子上,并接好地线。 6.1.2.2 将脚踏开关接插件插到电箱上,合上断路器开关,接通电源,关上箱门。(电箱机械连锁装置,保证打开电箱门时,自动切断电源,维修时保护人身安全。) 6.1.2.3 接通电源:打开电箱门上的SB1和后挡料操纵箱上的SB2急停按钮(红色蘑菇头)。红色指示灯亮。 6.1.2.4 启动油泵:按下SB4按钮(绿色按钮),XH2(绿色),指示灯亮。 6.1.2.5 认清油泵转向:转向需与油泵箭头所示方向相同,否则应停车调换电源进线中的任意二根,即可校正转向,不得调

换电气系统内任何一根线,否则会影响设备的正常运转工作。泵电机启动数分钟后,如无异常现象,可试操作把转换开关旋至点动位置。 6.1.3 动作调试 6.1.3.1 点动动作(0位置) 将工作选择开关SA1(转换开关)扳向(I)位置,当踩向脚踏开关SF2或同时按下SB6按钮(黑色按钮)时,滑块却快速下行,当滑块压下行程开关(SQ1)时,滑块停止下降,实现工件对线,松开脚踏开关或黑色按钮,再一次踩下脚踏开关或同时按下SB6按钮,滑块进入工进,直至上模接触工件后加压,至时间继电器整定时间到,实现卸荷。然后松开脚踏开关。 踩下脚踏开关SF1或按下SB5按钮(黑色按钮)实现回程,回程到行程打头压下(接触到)上限位行程开关SQ1,滑块此时进入静止状态。 6.1.3.2 单次动作(2位置) 将工作选择开关SA1(转换开关)扳向单次()位置,除在下限位时滑块即从其它任意自动回到上限位停止。 踩下脚踏开关SF2或按下SB6按钮,滑块即快速下降,下降到行程打头接触

(完整版)液压系统施工方案

液压系统施工方案 一、工程概况 攀钢集团成都钢铁有限公司①177精密轧管机组搬迁改造液压系统安装工程,由华夏建设公司承建。该工程液压系统设计(……),系统制造为(……),施工图设计为中 冶赛迪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液压管道为碳钢(20#)无缝钢管。 系统液压介质为L-HM46抗磨液压油 系统管线压力及清洁度要求 编制依据 (1)H1连铸机管道

(6) H4主轧线管道 施工方法、技术措施 2.施工的重点、难点

液压系统的设备、元件精密,重要设备设备、元件均为进口件,其订货周期长,因此,运输、安装液压设备,保护设备不被损坏为工作的重点之一。液压系统清洁度要求为NAS7级,因此,现场设备安装、管道切割、焊接、连接、加油、循环清洁,应以确保清洁度为工作中心;液压系统的使用压力最高达到30 Mpa,如何确保焊接质量,密圭寸件的正确使用、安装,密圭寸面的紧固,成为减少泄漏的重要环节。 3. 设备的开箱验收 设备在运输至现场后,确认设备的规格、型号、数量,以及设备的外观是否完好,并作好开箱验收记录。暂时不能安装的设备,应作好保管、存放工作。现场的存放工作应有专人看护,防日晒雨淋,同时避免其它专业施工时对设备造成损坏。所有外露口均应包扎好,以免对设备造成污染。 4. 油箱、油泵、阀站等设备安装 (1) 设备安装前应根据设备图纸要求对设备的基础进行验收,校对基础的标 高,中心线及安装用的中心预埋件(如地脚螺栓、钢板等)位置是否正确和 齐全。 (2) 将放垫铁的基础面铲平,安放垫铁。 (3) 在运输、搬运设备,应注意对液压元件进行保护,无起重设备的地点搬运 时,应垫以枕木、滚筒,辅以葫芦牵引;起吊、牵引的受力点应在支架、 底座部位,不得使阀台、泵体等受力。 (4) 设备就位后,用检测精度为0.05mm的条式水平仪检查,允许误差为 0.5mm/m。 (5) 室内设备安装,应注意按先里后外的顺序进行。 (6) 设备调整完后,须紧固地脚螺栓,将垫铁间点焊。 (7) 以上工作完成后,填写《二次灌浆通知书》交由土建进行二次灌浆作业。5. 管道酸洗 本次工程使用的管材为20#碳无缝钢管,酸洗采用特制四合一磷化液酸

轮式压路机液压系统毕业设计

摘要 设计中介绍了结晶器液压振动系统,系统通过输入正弦电信号给伺服阀,进而控制液压缸的正弦振动。设计过程中系统的分析了系统的工作状况,以及在该工作状况下所系统所要达到的工作要求。设计中针对系统中的液压泵,伺服阀,液压缸等主要元件的选型经行了详细的计算与校核。 在泵站的设计中,核心部分是泵,油箱以及蓄能器的设计计算与选型,三者的关系是相互影响的,同时,液压系统也受外在因素的诸如工作环境和工作温度的影响,这些影响对系统的影响是非常大的,这个因素考虑的不全面直接影响到系统的工作性能。 在系统的各个参数计算中,根据设计内容所给出的条件,计算出系统液压缸的位移振动曲线。根据振动曲线方程可以求解出系统所需的最大流量,根据计算的结果确定整个系统的工作状况。 系统泵的驱动功率的计算,按照在系统振动过程中各个工况条件下所需功率的平均值,正弦振动的平均速度可以通过正弦振动方程计算出。 设计中的大部分元件都是通过相关参数的计算,根据产品的样本经行选型,以达到系统的要求。 关键词:结晶器;液压伺服系统;激振;正弦振动

Abstract The system of hydraulic vibration system for crystallizer was introduced in the design,To control the sinusoidal vibration of the cylinder, the sinusoidal signal is input into the servo valve by the computer .In the design, the working conditions is analysed,and the requirements of the system under this conditions is also analysed. For the design of the hydraulic system, the pump,servo valves, hydraulic cylinders and other major components of the Selection are detailed calculated and checked. In the design of the pumping station, the core are calculation of the pump, storage tank of the design and selection, the relations among each other are impacted, at the same time, The hydraulic systems are also impacted by external factors such as the working environment and temperature The impact of these effects on the system is very great, if this factor is not taken into consideration, There will be direct impact on the performances of the system. The various parameters of the system is calculated according to the contents of the conditions, and we can calculate the displacement vibration curve of the hydraulic cylinder of the system. According to vibration curve equation,we can work out the most flow of the system , And determine the working conditions according to the results of the whole system. The calculation of the pump-driven power of the system is the average of the power required in the vibration of the system under the working conditions. And the sine vibration equation can be calculated. The most components are selected through the calculation of the relevant parameters, based on a sample of the products selection, to meet the system requirements. Key words: Crystallizer; Hydraulic servo system; Exciting vibration; Sinusoidal vibration

板料折弯机液压系统设计说明书

攀枝花学院 学生课程设计说明书 题目:板料折弯机液压系统设计学生姓名:学号: 所在院(系):机电工程学院 专业:机械设计制造及自动化班级: 指导教师:

板料折弯机液压系统设计 摘要 立式板料折弯机是机械、电气、液压三者紧密联系,结合的一个综合体。液压传动与机械传动、电气传动并列为三大传统形式,液压传动系统的设计在现代机械的设计工作中占有重要的地位。因此,《液压传动》课程是工科机械类各专业都开设的一门重要课程。它既是一门理论课,也与生产实际有着密切的联系。为了学好这样一门重要课程,除了在教学中系统讲授以外,还应设置课程设计教学环节,使学生理论联系实际,掌握液压传动系统设计的技能和方法。 液压传动课程设计的目的主要有以下几点: 1、综合运用液压传动课程及其他有关先修课程的理论知识和生产实际只是,进行液压传动设计实践,是理论知识和生产实践机密结合起来,从而使这些知识得到进一步的巩固、加深提高和扩展。 2、在设计实践中学习和掌握通用液压元件,尤其是各类标准元件的选用原则和回路的组合方法,培养设计技能,提高学生分析和嫁接生产实际问题的能力,为今后的设计工作打下良好的基础。 3、通过设计,学生应在计算、绘图、运用和熟悉设计资料(包括设计手册、产品样本、标准和规范)以及进行估算方面得到实际训练。 关键词板料折弯机,液压传动系统,液压传动课程设计。

目录 摘要 1任务分析 (1) 1.1 技术要求 (1) 1.2 任务分析 (1) 2 方案的确定 (2) 2.1运动情况分析 (2) 2.1.1变压式节流调速回路 (2) 2.1.2容积调速回路 (2) 3 负载与运动分析 (3) 4 负载图和速度图的绘制 (4) 5 液压缸主要参数的确定 (4) 6系统液压图的拟定 (6) 7 液压元件的选择 (8) 7.1 液压泵的选择 (8) 7.2 阀类元件及辅助元件 (8) 7.3 油管元件 (9) 7.4油箱的容积计算 (10) 7.5油箱的长宽高确 (10) 7.6油箱地面倾斜度 (11) 7.7吸油管和过滤器之间管接头的选择 (11) 7.8过滤器的选取 (11)

上料机液压系统课程设计

液压与气压传动 课程设计 姓 名:廖聪

学 号:27 层 次:本科 专 业:机械电子工程 班 级:15机电2班 指导 教师:刘方方 2017年12月 目录 任务书 (1) 一、明确系统设计的要求,进行工况分析 (3) 明确系统设计的要求 (3) 分析液压系统工况 (3) 二、确定液压缸主要参数 (7)

初选液压缸的工作压力 (7) 计算液压缸主要参数 (7) 各工作阶段的时间计算 (8) 计算液压缸流量、压力和功率 (9) 绘制液压缸的工况图 (10) 三、液压系统图的拟定 (11) 液压系统的拟定 (11) 拟定液压系统原理图 (12) 四、计算与选择液压元件 (14) 确定液压泵的型号及电动机功率 (14) 选择阀类元件及辅助元件 (15) 五、验算液压系统的主要性能 (17) 压力损失验算 (17) 液压系统的发热和温升验算 (19) 参考文献 (21) 设计心得 (22)

任务书 设计一台上料机液压系统,要求该系统完成:快速上升——慢速上升(可调速)——快速下降——下位停止的半自动循环。采用90°V型导轨,垂直于导轨的压紧力为60N,启动、制动时间均为,液压缸的机械效率为。设计原始数据如下表所示。 请完成以下工作: 1、进行工况分析,绘制工况图。 2、拟定液压系统原理图(A4)。 3、计算液压系统,选择合适的液压元件。 4、编写液压课程设计说明书。 上料机示意图如下:

图1 上料机示意图

一、明确系统设计的要求,进行工况分析 明确系统设计的要求 上料机是由通用部件和部分专用部件组成的高效、专用、自动化程度较高的机器。机器将材料从低的位置运到高的位置,当材料取走后按下按钮,机器从高的位置回到低的位置。实现沿垂直向方向的“快速上升——慢速上升(可调速)——快速下降——下位停止”的半自动循环。工作循环拟采用液压传动方式来实现。故拟选定液压缸作执行机构。 分析液压系统工况 1)运动分析 根据各执行在一个工作循环内各阶段的速度,绘制其循环图,如图所示: 图上料机动作循环图 2)负载分析 a)工作负载: b)摩擦负载:,由于工件为垂直起开,所以垂直作用于导航的载荷可由间隙和结构尺寸,可知,取, , V型角,一般为90°,则

折弯机液压系统设计(DOC)

第1 章任务分析 1.1技术要求 设计制造一台立式板料折弯机,该机压头的上下运动用液压传动,其工作循环为:快速下降、慢速加压(折弯)、快速退回。给定条件为: 折弯力1000000N 滑块重量15000N 快速下降速度23mm/s 慢速加压(折弯)速度12mm/s 快速上升速度53mm/s 快速下降行程180mm 慢速加压(折弯)行程20mm 快速上升行程200mm 1.2任务分析 根据滑块重量为15000N,为了防止滑块受重力下滑,可用液压方式平衡滑块重量,滑块导轨的摩擦力可以忽略不计。设计液压缸的启动、制动时间为△t=0.2s。折弯机滑块上下为直线往复运动,且行程较小(200mm),故可选单杆液压缸作执行器,且液压缸的机械效率ηcm=0.91。因为板

料折弯机的工作循环为快速下降、慢速加压(折弯)、快速回程三个阶段。各个阶段的转换由一个三位四通的电液换向阀控制。当电液换向阀工作在左位时实现快速回程。中位时实现液压泵的卸荷,工作在右位时实现液压泵的快速和工进。其工进速度由一个调速阀来控制。快进和工进之间的转换由行程开关控制。折弯机快速下降时,要求其速度较快,减少空行程时间,液压泵采用全压式供油。其活塞运动行程由一个行程阀来控制。当活塞以恒定的速度移动到一定位置时,行程阀接受到信号,并产生动作,实现由快进到工进的转换。当活塞移动到终止阶段时,压力继电器接受到信号,使电液换向阀换向。由于折弯机压力比较大,所以此时进油腔的压力比较大,所以在由工进到快速回程阶段须要一个预先卸压回路,以防在高压冲击液压元件,并可使油路卸荷平稳。所以在快速回程的油路上可设计一个预先卸压回路,回路的卸荷快慢用一个节流阀来调节,此时换向阀处于中位。当卸压到一定压力大小时,换向阀再换到左位,实现平稳卸荷。为了对油路压力进行监控,在液压泵出口安装一个压力表和溢流阀,同时也对系统起过载保护作用。因为滑块受自身重力作用,滑快要产生下滑运动。所以油路要设计一个液控单向阀,以构成一个平衡回路,产生一定大小的背压力,同时也使工进过程平稳。在液压力泵的出油口设计一个单向阀,可防止油压对液压泵的

板带轧机换辊液压系统设计

1绪论 液压传动是一门较新的技术,是有很多其他传动所不能比拟的独特优点。因此,近年来,各种机械设备应用液压技术越来越普遍。世界各国对液压机械装置的需求量也急速上升。目前,液压技术不仅应用于一般机械、高精密机械和超大型设备,而且还应用于航海与海洋技术开发技术中。同时,也正应用于各种生活设施中。总之,液压技术已经广泛地深入到各个领域。我国的液压技术发展的也很快。特别是在工程机械、锻压机械、金属切削机床、采掘设备、轧钢设备、农业机械等机械制造和国防工业等一些部门。液压技术的应用日益增多。现在,我国已经制定了一些液压传动的技术标准,自行设计了各种液压元件,在标准、系列化、通用花方面做了大量工作。在液压技术的研究方面也取得了可喜的成果。 1.1 液压传动技术的发展和趋势 远在17世纪至19世纪,欧洲人对液体力学、流体传动、机构学及控制理论与机械制造就做出了主要贡献。其中包括1648年法国的B.帕斯卡提出的液体中压力传递的基本规律。1850年英国工程师William George Armstrong关于液压蓄能器的发明以及1895年英国人约瑟夫·布瑞玛的第一台液压机的英国专利。这些贡献与成就为20世纪的液压传动与控制技术的发展奠定了科学与工艺基础。 19世纪,工业上所使用的液压传动装置是以水作为介质,因其密封问题一直未能很好的解决以及电器传动技术的发展竞争,曾一度导致液压技术停滞不前。 20世纪30年代后,由于车辆、航空、船舶等功率传动的推动,相继出现了斜轴式及弯轴式轴向柱塞泵、径向和轴向液压马达。1936年Harry Vickers发明了先导控制阀为标志的管式系列液压控制元件。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由于军事上的需要,出现了以电液伺服系统为代表的响应快、精度高的液压元件和控制信号。从而使液压技术得到迅猛发展。 20世纪50年代,随着各国经济的恢复和发展,生产过程自动化的不断增长,使液压技术很快转入民用工业,在机械制造、其中运输机械及各类施工机械、船舶、航空等领域得到广泛发展。 20世纪60年代以来,随着原子能、航空航天技术、微电子技术的发展液压技术在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