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化设计的数学模型及基本要素
- 格式:doc
- 大小:404.04 KB
- 文档页数:8
1.优化设计问题的求解方法:解析解法和数值近似解法。
解析解法是指优化对象用数学方程(数学模型)描述,用数学解析方法的求解方法.解析法的局限性:数学描述复杂,不便于或不可能用解析方法求解。
数值解法:优化对象无法用数学方程描述,只能通过大量的试验数据或拟合方法构造近似函数式,求其优化解;以数学原理为指导,通过试验逐步改进得到优化解。
数值解法可用于复杂函数的优化解,也可用于没有数学解析表达式的优化问题.但不能把所有设计参数都完全考虑并表达,只是一个近似的数学描述。
数值解法的基本思路:先确定极小点所在的搜索区间,然后根据区间消去原理不断缩小此区间,从而获得极小点的数值近似解。
2.优化的数学模型包含的三个基本要素:设计变量、约束条件(等式约束和不等式约束)、目标函数(一般使得目标函数达到极小值)。
3.机械优化设计中,两类设计方法:优化准则法和数学规划法。
优化准则法:(为一对角矩阵)数学规划法:(分别为适当步长\某一搜索方向——数学规划法的核心)4.机械优化设计问题一般是非线性规划问题,实质上是多元非线性函数的极小化问题。
重点知识点:等式约束优化问题的极值问题和不等式约束优化问题的极值条件.5.对于二元以上的函数,方向导数为某一方向的偏导数。
函数沿某一方向的方向导数等于函数在该点处的梯度与这一方向单位向量的内积。
梯度方向是函数值变化最快的方向(最速上升方向),建议用单位向量表示,而梯度的模是函数变化率的最大值。
6.多元函数的泰勒展开。
海赛矩阵:=(对称方阵)7.极值条件是指目标函数取得极小值时极值点应满足的条件.某点取得极值,在此点函数的一阶导数为零,极值点的必要条件:极值点必在驻点处取得.用函数的二阶倒数来检验驻点是否为极值点。
二阶倒数大于零,取得极小值。
二阶导数等于零时,判断开始不为零的导数阶数如果是偶次,则为极值点,奇次则为拐点。
二元函数在某点取得极值的充分条件是在该点出的海赛矩阵正定。
极值点反映函数在某点附近的局部性质。
优化设计的概念和原理优化设计的概念和原则概念1前言对于任何设计者来说,其目的都是为了制定最优的设计方案,使所设计的产品或工程设施具有最佳的性能和最低的材料消耗和制造成本,以获得最佳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因此,在实际设计中,科技人员往往会先提出几种不同的方案,并通过比较分析来选择最佳方案。
然而,在现实中,由于资金限制,选定的候选方案的数量往往非常有限。
因此,迫切需要一种科学有效的数学方法,于是“优化设计”理论应运而生。
优化设计是在计算机广泛应用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新技术。
这是一种现代设计方法,它根据优化原理和方法将各种因素结合起来,在计算机上以人机合作或“自动探索”的方式进行半自动或自动设计,以选择现有工程条件下的最佳设计方案。
其设计原则是优化设计:设计手段是电子计算机和计算程序;设计方法是采用最优化数学方法。
本文将简要介绍优化设计中常用的概念,如设计变量、目标函数、约束条件等。
2设计变量设计变量是独立参数,必须在设计过程的最终选择中确定它们是选择过程中的变量,但是一旦确定了变量,设计对象就完全确定了。
优化设计是研究如何合理优化这些设计变量值的现代设计方法。
机械设计中常用的独立参数包括结构的整体构型尺寸、部件的几何尺寸和材料的机械物理性能等。
在这些参数中,根据设计要求可以预先给出的不是设计变量,而是设计常数。
最简单的设计变量是元件尺寸,例如杆元件的长度、横截面积、弯曲元件的惯性矩、板元件的厚度等。
3目标函数目标函数是设计中要达到的目标在优化设计中,所追求的设计目标(最优指标)可以用设计变量的函数来表示。
这个过程被称为建立目标函数。
一般目标函数表示为f(x)=f(xl,xZ,?,x)此功能代表设计的最重要特征,如设计组件的性能、质量或体积以及成本。
最常见的情况是使用质量作为一个函数,因为质量的大小是最容易量化的价值度量。
尽管费用具有更大的实际重要性,但通常需要有足够的数据来构成费用的目标函数。
目标函数是设计变量的标量函数。
1.优化设计数学模型的三要素是什么?试写出其数学表达式。
2.常用的迭代终止准则有哪些?(1)点距准则 ||Xk+1-Xk||≤ε(2)值差准则 |f(Xk+1)-f(Xk)|≤ε(3)梯度准则 ||▽ f(Xk+1) ||≤ε3.设计的变量和设计空间的关系是什么?由n个设计变量x1,x2,…xn为坐标所组成的实空间称作设计空间。
4.梯度和方向导数的关系是什么?梯度▽ F(X) 是一个向量,梯度方向是函数具有最大变化率的方向(方向导数最大的方向)。
5.如何判断矩阵的正定性?若有HTHX>0,则称矩阵H是正定矩阵;矩阵A正定的条件是A的各阶主子式大于零。
6.为什么说正定二次函数在最优化理论中具有特殊意义?因为许多最优化理论和最优化方法都是根据正定二次函数提出并加以证明的,而且所有对正定二次函数适用并有效的最优化算法,经证明,对一般非线性函数也是适用和有效的。
7.什么是库恩-塔克条件?其几何意义又是什么?等式约束:不等式约束:8.为什么二次插值法的收敛速度要比黄金分割法快?而在相同τ下的实际精度没有黄金分割法高?9.试写出梯度法(最速下降法)的迭代算法公式,并简要叙述该算法的特点。
公式:方法特点:1)初始点可任选,每次迭代计算量小,存储量少,程序简短。
即使从一个不好的初始点出发,开始的几步迭代,目标函数值下降很快,然后慢慢逼近局部极小点;2)任意相邻两点的搜索方向是正交的,它的迭代路径为绕道逼近极小点。
当迭代点接近极小点时,步长变得很小,越走越慢。
梯度法只具有线性收敛速度。
10.梯度法计算速度慢的原因是什么?为什么一些好的算法第一步迭代都以负梯度作为搜索方向?在迭代点向函数极小点靠近的过程,走的是曲折的路线,形成“之”字形的锯齿现象,而且越接近极小点锯齿越细。
11.牛顿方向如何得到?有何优点?12.共轭方向如何产生?有何优点?13.线性规划的基本解、基本可行解和最优解之间有什么关系?14.在解的转换中,如何保证目标函数值不仅下降,而且下降的最多?15.非线性约束最优化问题的求解方法有哪两类?各有什么特点?16.约束优化方法中的可行方向法产生可行方向应满足什么条件?试用文字描述并用公式表达。
六年级数学下册优化设计优化设计在现代生活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
数学作为一种基础学科,在优化设计中也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今天我们将介绍六年级数学下册的优化设计。
一、问题定位在进行优化设计前,首先要明确问题的定位。
只有明确问题后才能有针对性地解决问题。
事实上,问题定位是整个优化设计过程中最重要的一步。
二、问题分析接下来需要对问题进行分析。
在问题分析阶段中,我们需要梳理事物的原因和结果,以此找到一种最合适的方案。
三、数据采集采集数据是优化设计中的一个重要步骤。
我们需要收集和分析大量的数据,以便为我们的优化设计提供支持。
数据的准确性和完整性对于优化设计的成功非常重要。
四、建立数学模型在进行优化设计时,建立数学模型是不可或缺的步骤。
通过建立数学模型,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问题并找到最佳解决方案。
五、数学求解在建立数学模型后,我们需要进行数学求解。
这个步骤需要我们运用数学知识和工具,将数学模型转换成计算机可以处理的形式,并通过计算机程序进行求解。
六、结果分析得到的优化设计结果需要进行分析和评估。
我们需要考虑各种条件和限制,以及地理、经济和环境等因素,并对结果进行评估和改进。
七、方案实施最后一步是实施优化设计的方案。
我们需要根据优化设计的结果和评估,采取合适的措施来实现方案。
实施过程需要密切关注各种因素,以确保方案的可行性和成功性。
总之,优化设计需要结合数学知识和方法,逐步地进行问题定位、问题分析、数据采集、建立数学模型、数学求解、结果分析和方案实施等环节。
只有在这些环节都进行得十分严密和周详的情况下,我们才能获得最佳的优化设计结果。
优化设计:就是在规定的设计限制条件下,运用最优化原理和方法将实际工程设计问题转化为最优化问题,然后以计算机为工具进行寻优计算,在全部可行设计方案中,寻求满足预定设计目标的最佳设计方案。
优化设计的方法:首先必须将实际问题加以数学描述,形成一组由数学表达式组成的数学模型;然后选择一种最优化数值计算方法和计算机程序,在计算机上进行寻优运算求解,得到一组最佳的设计参数。
这组设计参数就是设计的最优解。
优化设计的步骤:(1)设计课题分析(2)建立数学模型(3)选择优化设计方法(4)上机计算求优解上述优化设计过程的四步其核心是进行如下两项工作:一是分析设计任务,将实际问题转化为一个最优化问题,即建立优化问题的数学模型;二是选用适用的优化方法在计算机上求解数学模型,寻求最优设计方案。
数学模型三要素:设计变量(独立):目标函数的极小化minf(x):约束条件:g(x)<0等值线有以下几个特点:(1) 不同值的等值线不相交;(2) 除极值点外,在设计空间内,等值线不会中断;(3) 等值线充满整个设计空间;(4) 等值线分布的疏或密,反应出函数值变化的慢或快;(5) 一般来说,在极值点附近,等值线近似是同心椭圆族,极值点就是椭圆的中心点。
在设计空间内,目标函数值相等点的连线:►对于二维问题,构成了等值线;►对于三维问题,构成了等值面;►对于四维以上的问题,则构成了等值超曲面。
约束条件约束条件是设计变量选取的限制条件,或称设计约束。
按照约束条件的形式不同,约束有不等式和等式约束两类,一般表达式为:约束的几何意义是它将设计空间一分为二,形成了可行域和非可行域。
不满足约束条件的设计点构成该优化问题的不可行域。
可行域也可看做满足所有约束条件的设计点的集合,因此,可用集合表示如下:对于优化问题数学模型的求解,目前可采用的求解方法有三种:数学解析法用数学解析法(如微分、变分法等)来求出最优解数学解析法是优化设计的理论基础。
第二章优化设计的数学基础优化设计是指通过调整设计要素,使得设计达到最佳状态的过程。
在实际应用中,优化设计可以应用于各个领域,包括工程设计、经济决策、生产流程以及物流等等。
在进行优化设计时,我们需要依赖数学的基础知识和方法。
本文将介绍一些常用的数学基础,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和应用优化设计。
首先,优化设计离不开数学模型的建立。
数学模型是对实际问题进行抽象和描述的工具。
它可以将实际问题转化为数学问题,从而进行具体的计算和推理。
常见的数学模型包括线性规划模型、非线性规划模型、整数规划模型等等。
通过建立数学模型,我们可以对设计进行量化和形式化的描述,为后续的优化设计提供依据。
其次,数学中的最优化理论也是优化设计的重要基础。
最优化理论主要研究如何在给定的约束条件下,找到使目标函数达到最优值的决策变量取值。
最优化问题可以分为无约束优化和约束优化两种情况。
无约束优化即在没有约束条件下寻求最优解,而约束优化则在给定一定约束条件下寻找最优解。
在实际的优化设计中,往往需要处理复杂的问题,例如多目标优化、多变量优化等等,并应用最优化理论来解决这些问题。
另外,数值方法是优化设计中不可或缺的工具。
数值方法通过使用数值计算的方法,对优化问题进行求解。
常见的数值方法有穷差法、梯度法、遗传算法等等。
这些方法通过迭代计算的方式,逐步接近最优解。
在实际中,由于优化问题的复杂性,往往难以找到解析解,因此数值方法的应用变得尤为重要。
最后,敏感性分析也是优化设计中的重要工具。
敏感性分析主要研究问题中各个因素对最优解的影响程度。
通过敏感性分析,我们可以了解到设计要素的重要性,从而进行针对性的调整和优化。
敏感性分析方法包括参数敏感性分析、目标函数敏感性分析等等。
通过敏感性分析,我们可以进一步了解设计问题,为优化设计提供实际的参考意见。
综上所述,数学是优化设计的基础。
通过数学模型的建立、最优化理论的应用、数值方法的求解以及敏感性分析的研究,我们能够更好地理解和应用优化设计。
《优化设计》知识要点1) 机械优化设计的一般步骤。
2) 优化设计问题的数学模型的三要素。
数学模型的一般形式。
会对简单的优化设计问题建立数学模型,注意标准格式及完整约束。
3) 优化算法三要素、求解优化问题的基本迭代格式及每一迭代步的核心问题、算法终止三个判断准则。
4) 多元函数的梯度求法及其几何意义。
5) 会判断函数的凸性。
(海色矩阵半正定)6) 无约束优化问题的极值条件( 充分条件和必要条件),特别是海色矩阵计算及正定性判别。
7) 何为库恩一塔克(K-T)条件?其几何意义是什么?会用库恩一塔克条件判定某点是否为约束极值点。
8) 何为一维搜索?简述一维搜索的一般过程及基本方法。
熟练掌握进退算法,要求能手算,注意步长加速与端点置换。
9) 熟练掌握黄金分割法的迭代公式及计算过程,要求能手算。
10)无约束优化迭代算法分成哪两类?各是什么含义?每类有那些学过的算法?11)坐标轮换法、鲍威尔法属于什么类别无约束优化算法?搜索过程怎样?能手工计算实现前1、2步的迭代过程。
12)梯度法、牛顿法属于什么类别无约束优化算法?各自的搜索方向如何计算?能手工计算实现前几步的迭代过程。
注意海色矩阵逆矩阵的手工计算方法。
算法的二次收敛性是什么含义?学过的无约束优化算法中,哪两个具有二次收敛性?变尺度法主要解决什么问题?13)要能从搜索路径上辨别出以上所述算法,能从通用、效率、简便三个方面比较以上算法。
14)何为两个矢量共轭、正交,如何判断?15)约束优化迭代算法分成哪两类?各是什么含义?每类有那些学过的算法?16)坐标轮换法在约束优化问题与无约束优化问题的区别?步长求法、收敛准则各是什么?17)复合形法实现过程。
要能从图形上判别出复合形法的移动过程。
18)内点法和外点法是如何构造其惩罚函数的?各自的应用范围、对初始点的要求以及惩罚因子的取值要求。
优化设计的数学模型及基本要素 1 / 8 第2章 优化设计的数学模型及基本要素 2
2-1 数学模型的建立 ( ) 建立数学模型,就是把实际问题按照一定的格式转换成数学表达式的过程。数学模型建立的合适、正确与否,直接影响到优化设计的最终结果。 建立数学模型,通常是根据设计要求,应用相关基础和专业知识,建立若干个相应的数学表达式。如机械结构的优化设计,主要是根据力学、机械设计基础等专业基础知识及机械设备等专业知识来建立数学模型的。 当然,要建立能够反映客观实际的、比较准确的数学模型并非容易之事。数学模型建的过于复杂,涉及的因素太多,数学求解时可能会遇到困难;而建的太简单,又不接近实际情况,解出来也无多大意义。因此,建立数学模型的原则:抓主要矛盾,尽量使问题合理简化。: .
由于设计对象千变万化,即使对同一个问题,由于看问题的角度不同,数学模型建的可能也不一样。建立数学模型不可能遵循一个不变的规则,本课也不准备把大量的时间花在数学模型的建立上。仅想以几个例子来演示一下数学模型的建立过程,使学生从中得到一些启发。 . 2-1
例2-1 用宽度为cm24,长度cm100的薄铁皮做成cm100长的梯形槽,确定折边的尺寸x和折角(如图 2-1所示),使槽的容积最大。
解: 由于槽的长度就是板的长度,槽的梯形截面积最大就意味着其容积最大。因此,该问题就由,求体积最大变成求截面积最大。槽的梯形截面积为: 图 2-1 21S 高 (上底边+下底边)
其中,上底边=x224;下底边=cos2224xx;高=sinx 定义:该优化设计问题的目标函数是槽的梯形截面积S,设计变量为,x。问题可以简单地
归结为:选择适当的设计变量,x,在一定的限制条件下,使目标函数S达到最大,限制条件为: 120,20x . 2-2 例2-2 如图 2-2所示是一根简化了的机床主轴。在设计这根轴时,有二个重要因素需要考虑,主轴的重量和外伸端的扰度。对于加工精度要求不高的普通机车而言,以选取主轴重量最轻为优化设计的目标,外伸端的扰度可以作为限制条件来考虑。 优化设计的数学模型及基本要素 2 / 8 图 2-2 解: 当主轴的材料选定后,其重量仅与四个量有关。轴的内经d,外经D,支撑间的跨距l及外伸端a。由于机床主轴的内孔是用来通过待加工的棒料,其大小由机床型号决定,
不能选作设计变量。因此,该问题的设计变量取 aDl,,;目标函数,即主轴的重量为
))((4122dDalf ;主轴的限制条件,取它的刚度条件,即外伸端的扰度小于某
一规定值 }[yyc及尺寸。 在外力F作用下,外伸端的扰度为EJalFayc3}(2 其中,)(6444dDJ。因此,主轴的刚度约束为][3}(2yEJalFa。它的尺寸约束为
101010,,aaaDDDlll。
. 2-3 (p8) 例2-3 如图 2-3所示,钢梁C的一端与刚性支撑B焊接在一起,另一端承受作用力6000N。最优的设计钢梁尺寸,使梁的重量最轻。
图 2-3 解: 钢梁包括梁本身及焊缝,选择独立的设计变量为尺寸,,hlt和b,并给定长度1.4Lm。
用1234TTXxxxxhltb表示设计变量。 钢梁的总重量,即目标函数为 cwVVV 其中,CV 梁C的体积,立方英寸;WV 焊缝的体积,立方英寸。 从图上看,它们的体积分别是 ()CVtbLl
2212()2WVhlhl 所以,总重量为 2()VtbLlhl 234212()()fXxxLxxx 对于焊接钢梁的限制条件有 (1)焊接应力 ()X 优化设计的数学模型及基本要素 3 / 8 焊接应力由二部分组成,()'''X,其中,12',''2FMRJxx
MF产生的扭矩,2[(/2)]MFLx;J 极惯性矩,222311220.707[()122xxxJxx; 122
2231[]42xxxR
(2)弯曲应力()X 最大的弯曲应力为 2436()FLXxx (3)失稳临界载荷 ()CPX 当 34/tbxx 值变大,即梁变薄时,会出现失稳的趋势。对于矩形梁,失稳临界载荷近似地表示成
32
4.013()[1]2CEIxEIPXLL
其中,E 杨氏模量;334112Ixx ;33413Gxx,G 剪切模量 (4)梁的变形()X 假定钢梁是长L的简支梁,其变形是 33344()FLXExx 上面四种约束,加上尺寸约束表示如下 1234142536718()()0()()0()0()0()0()()0()0.1250()0.25()0dd
c
gXXgXXgXxxgXxgXxgXPXFgXxgXX
. 2-4 例2-4 某工厂生产BA,二种产品。产品A每件需用材料kg9,3个工时和hkw.4电,产
值为60元;产品B每件需用材料kg4,10个工时和hkw.5电,产值为120元;若每天可提供材料kg300,300个工时和hkw.200电,问每天生产BA,产品各多少件,获得的总产值才能最大? 解: 这是一个生产计划的优化问题。假设每天生产A产品1x件,B产品2x件,在材料、
工时和电力供应量的限制下,求21,xx的值,使总产值最大。 该优化问题的设计变量为 1x和2x; 优化设计的数学模型及基本要素 4 / 8 目标函数为 max1206021xxf 满足限制条件 材料 3604921xx 工时 30010321xx 电力 2005421xx 2-2 数学模型的三要素及一般形式 无论什么样的优化设计问题,尽管其物理概念不同,但数学模型一般均由设计变量、目标函数和约束条件组成,称其为三要素。 2-2-1 设计变量 ( ) 1) 设计变量 在机械设计中,一个零件、部件或是一台设备的设计方案,通常是由一组基本参数来 确定和表示的。在设计中,选择哪些参数表示一个设计方案,需要根据各种设计问题的性质来定。有的可以用几何参数,如零件的外形尺寸、截面尺寸、机构的运动学尺寸等;有的可用某些物理量,如构件的重量、惯性距、频率、力和力矩等;还有的可用一些代表工作性能的导出量,如应力、扰度、冲击系数等。总之,这些基本参数是对设计指标性能好坏有直接影响的量。 在设计中,有些基本参数可以根据设计要求事先给定,称为设计常数,如弹模、许用应力等材料特性等。而有些则需要通过在设计过程中进行调整、优选来定,如尺寸等。对于需要优选的参数,在设计过程中均把它们看作是变化的量,称为设计变量。应注意,设计变
量一定是独立参数( ),任何导出量不能作为设计变量(如式21zzi中只能取三个量中的二个作为设计变量)。设计变量有连续变量和离散变量二种形式( & )。大多数机械优化设计中的设计变量都是连续变量,可以用常规的优化算法来求解。而对于像齿轮的齿数、模数、钢板的厚度等只能在一定的数集里取值的离散变量的优化设计问题,则需用特殊的优化算法。 2) 设计变量的表示 对于一个优化问题,设计变量的个数则称为该问题的维数(),用一数组X或向量表示:( )
T
nnxxxxxxX212
1
以n个设计变量为坐标轴张成的实空间称为设计空间 ( ),用nR表示。设计空间中的每一个点都对应着一个设计方案。二个设计变量(2n)对应的设计空间是一个平面(),三个设计变量(3n)对应的设计空间是一个三维立体空间()(如图 2-4所示), 优化设计的数学模型及基本要素 5 / 8 图 2-4 当维数大于三时(3n),设计空间就无法用图来表示,称为超越空间( )。 3) 设计变量的选取 设计空间的维数表示设计的自由度数。设计变量越多,设计自由度就越大,可供选择 的方案就越多,容易得到比较理性的结果。但随着设计变量数目的增多,必然会使问题复杂化,给寻优带来更大的困难。因此,在满足基本设计要求的前提下,应尽量减少设计变量的个数,把对目标函数影响较大的那些参数选作设计变量。但也应注意实用性,如为了选择一种最合适的材料,将材料的某些性能取为设计变量,但这样求得的最优值,从材料供应方面往往难以实现( a )。 2-2-2 目标函数 ( ) 1)目标函数的表示 在优化设计中用于评价设计方案好坏的衡量标准(),称为目标函数或评价函数。它是
设计变量的函数,记作 )()(21nxxxfXf。 在工程实际中,优化设计问题的目标函数有二种形式,目标函数的极小化或极大化,即 ( & )
min)(Xf或 max)(Xf
其实,目标函数)(Xf的极大化就等价于)(Xf的极小化,为了统一优化算法和程序,以后最优化均指目标函数的极小化。 建立目标函数是整个优化设计中的重要环节。在机械设计中,目标函数主要根据设计准则来建立的。对于机构的优化设计,这个准则可以是运动学或动力学的特性,如运动误差、振动特性等;对于另部件的设计,这个准则可以是重量、体积、效率等;对于产品设计,也可以将成本、价格、寿命等作为设计追求的目标。 2)单目标和多目标优化问题 ( ) 在优化设计中,数学模型中仅包含一项设计准则,即目标函数的称为单目标优化问题。同时包含若干个设计准则的就是多目标优化问题。一般来说,目标函数越多,对设计的评价就越周全,设计的综合效果就应该越好,但对问题的求解就会越复杂。本课主要解决单目标优化问题,在最后介绍一些多目标问题的求解方法。 3) 目标函数等值线( , )
目标函数)(Xf是设计变量x的函数。一组设计变量Tnxxx21就代表一个设计方
案,在设计空间就确定了一个设计点kx,就有确定的目标函数)(kxf与之对应。但反过来,一定值的目标函数CXf)(,却有无穷多个设计点与之对应。这无穷多个目标函数相同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