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绍华治疗震颤麻痹经验
- 格式:pdf
- 大小:488.14 KB
- 文档页数:2
病、脑膜瘤各1例,原发性高血压2例。1.4辅助检查1.4.1MRI检查56例行MRI检查,其中48例异常,表现为斑点状、条片状或类圆形病灶,呈等或长T1、长T2信号、Flair高信号。病变部位包括:大脑半球31例(55.4%,侧脑室周围17例,半卵圆中心14例),脑干14例(25.0%,中脑5例,脑桥5例、延髓3例),小脑2例,脊髓32例(57.1%,颈髓24例,胸髓8例)。1.4.2视觉、脑干听觉和体感诱发电位(VEP、BAEP、SEP)检查63例检查病人中VEP异常24例(38.1%),BAEP异常23例(36.5%),SEP异常33例(52.4%)。异常改变为波峰潜伏期延长、不能引出清晰波形、波幅降低。2结果80例MS病人中女性多于男性,男女比例为11.6。首次发病年龄中20岁~40岁的病人占多数,其中高峰年龄有两个,分别是29岁和39岁。病人的职业以农民居多,其次是工人。大多数病人以亚急性起病,首次发病症状以感觉障碍最多见,其次是眼部症状。病程发展过程中出现的症状体征几乎囊括所有神经系统,但以运动感觉系统最多,其次是视觉系统。MRI检查脑部以侧脑室周围及半卵圆中心病灶最多见,脊髓则以颈髓多见。诱发电位以SEP异常多见,其次是VEP异常。3讨论MS是一种以中枢神经系统白质脱髓鞘为主要病理特点的自身免疫性疾病。其确切的病因及病程经过还不完全清楚,大多数研究认为可能是由于病毒感染引起的自身免疫系统反应导致的中枢神经系统脱髓鞘病变。由于MS的流行病学特点,地理纬度及人种差异与患病率和发病率有一定影响。其发病是在个体遗传易感性基础上的环境因素作用的结果。本病多见于北美和欧洲,近年来国内报道日渐增多。由于MS病变在空间上与时间上的多发性,使得MS及时确诊十分困难,因此在该病的早期极易误诊。所以该病的诊断除了需要详细询问病史及体格检查外,必要的MRI检查可提高诊断阳性率,特别是近年来MRI的场强增高和新技术的出现[1],使得诊断MS的敏感性进一步提高[3],而诱发电位也可发现一些亚临床表现,为诊断提供可靠依据。本组资料中女性多于男性,首次发病年龄以20岁~40岁居多,这与国内外报道相一致[4,5]。病人中农民和工人占大多数(67.5%),学生和公务员较少,这可能和他们的生活环境有关[6]。80例病人的临床表现及其病程复杂多样,这与MS病变在中枢神经系统侵犯的部位、范围、病灶数量、进展类型、程度等有关。由于MS是一种慢性疾病,不仅影响病人的健康,而且对家庭、社会也有重要影响。所以应重视和加强对MS认识,提高诊断和治疗。参考文献:[1]PoserCM,PatyDW,ScheinberyL,etal.Newdiagnosticcriteriafor-multiplesclerosisguidelinsforreseachprotocols[J].AnnNeural,1983,13(3):227-231.[2]mcDonaldWI,CompstonA,EdanG,etal.DiagnosticcriteriaforMS:GuidelinsfromtheinternationalpanelonthediagnosisofMS[J].AnnNeurol,2001,50(1):121-127.[3]BinkA,SchmittM,GaaJ,etal.Detectionoflesionsinmultiplesclerosisby2DFLAIRandsingle-slab3DFLAIRsequencesat3.0T:Initialresults[J].EurRadiol,2006,20(1):1-7.[4]KhurramBashir,WhitakerJN.多发性硬化手册[M].江新梅等译.沈阳:辽宁科学技术出版社,2003:48-49.[5]吴江.神经病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5:231-237.[6]魏岗之.神经系统脱髓鞘疾病[M].北京:人民军医出版社,2003:48.作者简介:琚小红(1970),男,毕业于山西医科大学,主治医师,硕士研究生,现工作于山西省长治医学院附属和济医院(邮编:046011);牛小媛,工作于山西医科大学第一医院。(收稿日期:2006-05-10)(本文编辑王雅洁)
周绍华治疗震颤麻痹经验王毅,姚艳妮中图分类号:R746.3R256.46文献标识码:C文章编号:1672-1349(2006)11-1027-02震颤麻痹,中医称震颤颤证颤振振掉,是中枢神经系统变性疾病。以震颤、肌强直及运动减少为其主要临床特征。中国中医科学院西苑医院神经内科周绍华研究员治疗该病选方用药独特,临床每获良效,现介绍如下。1证治特点1.1气血两虚主要证候见肌肉强直,筋脉拘紧,震颤,一般上肢较重,四肢无力,运动减少,慌张步态,书写困难。伴有气短自汗,倦怠乏力,头晕眼花,表情呆滞,舌质淡,舌体胖有齿痕,苔薄白或薄黄,脉细无力。治宜益气养血、息风定搐。方以证治准绳定振丸加减。药用天麻10g,秦艽10g,全蝎10g,熟地30g,生地30g,当归12g,川芎12g,白芍12g,防风10g,荆芥6g,白术12g,黄芪30g,威灵仙12g。失眠加酸枣仁、远志、生龙齿;便秘加肉苁蓉、大黄。1.2肝肾不足,血虚风动主要证候见筋脉拘急,肌强直,震颤,静止时明显,情绪激动时加剧,随意运动时可减轻或暂时消失,运动减少可有书写困难,表情漠然。伴有头晕耳鸣,失眠多梦,急躁易怒,腰酸腿软,肢体麻木,行走时头与躯干向前倾,步小而快,口燥,咽干不思饮,舌红少苔,脉弦细或细数。治宜滋肾柔肝,息风定搐。方以大定风珠加减,组方白芍30g,阿胶10g,醋鳖甲30g,生地30g,麻仁10g,五味子10g,生牡蛎30g,麦冬12g,蜈蚣3条,僵蚕15g,全蝎6g,当归12g,鸡子黄1个冲服。舌质黯或有瘀点加赤芍、红花。1.3脾虚湿聚,痰热生风主要证候见肌肉强直,筋脉拘急,震颤,面部表情呆滞,躯干及颈肌强硬,运动减少,慌张步态,书写困难,咀嚼、吞咽、说话等运动也可发生障碍。伴有胸脘满闷,食少腹胀,或咯痰,倦怠乏力,口干便溏,舌体胖有齿痕,苔黄腻,脉弦滑而数。治宜健脾化痰,清热息风。方以涤痰汤加减。药用法半夏12g,陈皮10g,茯苓30g,生甘草10g,炒枳实12g,胆1027中西医结合心脑血管病杂志2006年11月第4卷第11期南星12g,党参15g,石菖蒲12g,远志12g,竹茹10g,黄芩12g,僵蚕15g,全蝎6g,蜈蚣3条。大便溏薄加山药、炒白术;痰多加橘红、天竺黄、川贝;血虚加熟地、当归。2典型病例[病例1]刘某某,女,77岁,1999年8月13日就诊。因四肢颤抖、双下肢无力多年,曾在各级医院诊断为帕金森病,诊时伴有四肢麻木,言语不利,倦怠乏力,舌质暗红,苔薄白,脉细。辨证为气血两虚,治以益气养血息风。方药:酒熟地30g,杭白芍30g,抚川芎10g,全当归12g,醋龟板30g(先煎),阿胶珠10g(烊化),明天麻10g,全蝎5g,蜈蚣3条,白僵蚕15g,生黄芪30g,菖蒲12g,郁金10g,生甘草10g,服上方6剂后手抖及双下肢无力均较前好转,走路明显有力,睡眠差,上方加麦冬12g、夜交藤30g、合欢皮15g。服至9月7日肢体麻木及发抖、说话均改善,较前精神好转。改为丸药,处方:酒熟地75g,白芍60g,当归60g,川芎50g,阿胶50g,鹿角胶50g,丹皮50g,炒杜仲60g,牛膝60g,生晒参20g,天麻50g,全蝎30g,蜈蚣20条,白僵蚕60g,黄芩50g,生甘草30g,共研细末,炼蜜为丸,每丸重10g,每服1丸,日服2次或3次。[病例2]周某,男,69岁,1997年3月18日就诊。诊断为帕金森病。症见双手发抖,以右手为重,静止时明显,慌张步态,面部表情呆滞,舌质红苔薄黄,脉弦细稍数。辨证为阴虚有热,治以滋阴清热,息风定搐。方药:醋龟板30g(先煎),醋鳖甲30g(先煎),炮山甲15g(先煎),杭白芍30g,全当归12g,干生地30g,条黄芩12g,广地龙12g,五味子10g,牡丹皮10g,全蝎6g,蜈蚣3条,嫩青蒿15g。水煎服,连续服用2年多效果很好,上述症状基本控制。1999年9月10日来诊时双手略发抖,走路平稳,舌质暗红苔黄,脉弦滑。继用上方全当归加至15g,加阿胶珠10g(烊化),7剂。3讨论震颤麻痹多发生于中老年人,中医认为年老气阴衰败,阴亏则阳盛,风从阳化,阴虚则生热,热极生风,肝风内动则肢体震颤。本病以虚为主,主要在肝、肾、脾三脏,同时虚中夹实,兼有风、痰、瘀实邪。因此治疗用药时在上述各型中凡出现咀嚼、吞咽、说话等运动障碍时,均可加生黄芪、党参、人参、旋复花、麦冬等益气养阴、降逆之品。本病病程较长,属慢性疾病,以肝肾不足、阴血两亏为其本,而阴血难以速生,为此周老师常常在用中药汤剂取得明显疗效后,改用作用缓和的蜜丸,丸以缓图,药证吻合,因而效果满意,病情稳定。作者简介:王毅(1965),男,毕业于大同医专,副主任医师,现工作于山西省太原市中医医院(邮编:030009);姚艳妮,工作于山西省临猗县第二人民医院。(收稿日期:2006-09-15)(本文编辑王雅洁)
综合治疗充血性心力衰竭合并低钠血症48例李莉,郭任维摘要:目的探讨综合治疗充血性心力衰竭(CHF)合并低钠血症的有效性、安全性。方法对48例CHF合并低钠血症病人进行综合治疗:开放饮食、限制入量;静脉应用高渗盐、呋塞米(速尿);口服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ACEI)类药物;间断静脉输注白蛋白;改善心功能、抑制神经内分泌的治疗。结果心功能明显改善41例(85.4%),低钠血症明显纠正42例(87.5%),总有效率79.2%,死亡4例。结论对CHF合并低钠血症病人进行综合治疗可在改善心功能的同时有效纠正低钠血症。关键词:充血性心力衰竭;低钠血症;综合治疗中图分类号:R541.6R256.22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2-1349(2006)11-1028-02近年来充血性心力衰竭(CHF)合并低钠血症日益受到重视,低钠血症是CHF的常见并发症,治疗较棘手,低钠血症与CHF的预后相关,重度低钠血症常揭示预后不良[1],现将对48例CHF合并低钠血症病人进行综合治疗结果报道如下。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选择2005年1月2006年2月在山西省汾阳医院心内科住院确诊的CHF合并低钠血症的病人48例,男25例,女23例;年龄18岁~84岁(50.6岁7.8岁);其中心脏瓣膜病19例,扩张型心肌病11例,高血压心脏病8例,缺血性心肌病6例,先天性心脏病4例;心力衰竭病程4年~22年,平均8.6年;NYHA分级,心功能级8例,心功能级40例。入院时低钠血症程度:轻度血钠(130~135)mmol/L5例,中度血钠(120~130)mmol/L22例,重度血钠<120mmol/L21例。尿比重低者28例,高者5例,正常者15例;血浆蛋白<30g/L者6例;住院时间3d~20d。1.2治疗方法1.2.1开放饮食、限制入量饮食不限盐或鼓励高盐饮食,限制液体总入量少于1000mL/d。1.2.2脉输注高渗盐、呋塞米(速尿)依血钠水平计算缺钠量(g)=[142-实测值(mmol/L)]kg0.2/17,每日补充缺钠量的1/3~1/2,静脉输注2%~3%的氯化钠溶液(1~2)mL/min,同时静脉推注/静脉输注速尿(20~400)mg/d,严密监测血压、尿量、心功能、血钾、钠、氯、尿素氮(BUN)、肌酐(Cr)。使尿量>入量(500~1000)mL/d,体重减轻(0.5~1.0)kg/d。1.2.3口服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ACEI)类药物依血压及肾功能情况口服卡托普利(6.25~75)mg/d或依那普利(2.5~10)mg/d。1.2.4间断静脉输注白蛋白对于血浆蛋白<30g/L的病人隔日1次静点白蛋白5g,连续2次~5次,直至血浆蛋白>30g/L。1.2.5其他依据病人情况决定洋地黄、-受体阻滞剂、多巴胺、硝酸酯、硝普钠、螺内酯等的使用,注意补充钾、镁、能量等。1.3疗效判定标准[2]显效:心功能改善2级或心功能1级;血钠恢复正常或纠正为轻度;有效:心功能改善1级;重度(中1028CHINESEJOURNALOFINTEGRATIVEMEDICINEONCARDIO-/CEREBROVASCULARDISEASENovember2006Vo1.4No.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