α-葡萄糖苷酶抑制剂常见不良反应
- 格式:docx
- 大小:16.98 KB
- 文档页数:3
内分泌系统一.名词解释1.低血糖症:是指血糖水平低于50mg/dl,同时有临床症状,如大汗,饥饿,无力,心悸,恶心,颤抖等,严重可出现精神失常,恐惧,昏迷。
2.糖尿病黎明现象:糖尿病病人在黎明时出现高血糖或维持正常血糖所须的胰岛素显著增多的现象,称为“黎明现象”。
血糖升高开始于凌晨3时左右,持续至上午8到9时。
黎明现象”多发生于胰岛素依赖型糖尿病。
黎明现象的发生与体内多种内分泌激素有关,如生长激素、糖皮质激素和胰高血糖素等。
3.糖尿病性肾病:是糖尿病的重要并发症之一,是对糖尿病患者危害极为严重的一种疾病。
病变可累及肾血管、肾小管和间质。
常见的肾脏损害是糖尿病性肾小球硬化症,小动脉性硬化症、肾盂肾炎、肾乳头坏死、尿蛋白等。
其中糖尿病性肾小球硬化症是糖尿病特有的肾脏并发症,临床上通称其为糖尿病性肾病。
糖尿病性肾病是导致糖尿病患者死亡的一个重要原因。
有人统计,在中年糖尿病患者中,糖尿病性肾病的发病率为20%,老年患者可达65%4.糖尿病是描述一种多病因的代谢疾病,特点是慢性高血糖,伴随因胰岛素(Insulin)分泌及/或作用缺陷引起的糖、脂肪和蛋白质代谢紊乱。
5.Somogyi现象:即在黎明前曾有低血糖,但症状轻微和短暂而未被发现,继而发生低血糖后的反应性高血糖。
A1型题(单句型最佳选择题)1.单纯性甲状腺肿是指 D 中A.甲状腺弥漫性肿大B.甲状腺结节性肿大C.吸1311率正常的甲状腺肿大D.甲状腺功能正常的甲状腺肿大E.慢性甲状腺炎引起的甲状腺肿大2.确诊高功能性甲状腺结节,最有意义的检查是 C 中A.TRH兴奋试验B.T3抑制试验C.吸131I率D.放射性核素扫描E.甲状腺MRl3.Graves病最重要的体征是 C 中A.皮肤湿润多汗,手颤B.眼裂增大,眼球突出C.弥漫性甲状腺肿大伴血管杂音D.收缩压升高,舒张压降低E.心脏扩大,心律不齐4.Graves病甲亢甲状腺的特点是 D 中A.症状越严重甲状腺越大B.甲状腺质地较硬且有触痛C.用碘剂可使甲状腺变软D.甲状腺呈弥漫性对称性肿大E.大多为结节性甲状腺肿5.下列指标中用于鉴别原发性与继发性甲状腺功能减退症的是 A 中A.TSHB.TT3C.TT4D.FT3E.FTn6.预测Graves病停用抗甲状腺药物是否易复发的指标是 B 高A.甲状腺摄131I率B.抗甲状腺抗体C.TSHD.T3.T4及rT3E.甲状腺刺激免疫球蛋白7.甲亢治疗时粒细胞减少多见于 C 中A.放射性核素131I治疗B.复方碘溶液治疗C.抗甲状腺药物治疗D.甲状腺次全切除术E.甲状腺素治疗8.甲亢性心脏病的老年患者,甲状腺功能亢进症的根治 D 中A.复方碘溶液B.大剂量普萘洛尔C.抗甲状腺药物D.核素131I治疗E.立即行甲状腺手术9.关于甲亢手术治疗的适应证,不正确的是 E 低A.高功能腺瘤B.中度以上原发性甲亢C.甲状腺肿大有压迫症状D.抗甲状腺药物或放射性131碘治疗无效者E.少年儿童患者10.甲亢病人术前准备可以手术的基础代谢率,至少降至 B 高A.+10%以下B.+20%以下C.+25%以下D.+30%以下E.+35%以下11.复方碘溶液治疗用于 A 中A.甲亢术前准备B.甲亢术后复发C.甲状腺癌D.甲减E.亚急性甲状腺炎12.甲状腺功能亢进症术前准备通常不包括 D 中A.T3,T4测定B.喉镜检查C.控制心率D.给予氢化可的松E.测基础代谢率13.为预防甲亢术后出现甲状腺危象;最关键的措施是 E 中A.术后用冬眠合剂镇静B.吸氧C.术后给予氢化可的松D.术后补钙E.术前使基础代谢率降至正常范围14.甲亢术后呼吸困难多发生于术后 D 低A.6小时以内B.12小时以内C.24小时以内D.48小时以内E.72小时以内15.儿童期出现的甲状腺结节恶性率为 C 高A.10%B.30%C.50%D.70%E.80%16.能够明确甲状腺单发结节性质的最可靠方法是 C 中A.ECTB.颈部X线摄片C.细针穿刺细胞学检查D.甲状腺B超扫描E.颈部CT17.对甲状腺肿瘤性质诊断正确率可达80%以上的检查方法是 E 中A.B超B.CTC.ECTD.磁共振E.细针穿刺细胞学18.甲状腺癌最常见的病理类型是 A 中A.乳头状癌B.滤泡状癌C.乳头状癌合并滤泡状癌D.髓样癌E.未分化癌19.与甲状腺髓样癌有关的激素是 C 中A.甲状腺素B.促甲状腺素C.降钙素D.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E.胰高血糖素20.关于甲状腺髓样癌,下列论述错误的是 A 中A.甲状腺髓样癌起源于甲状腺滤泡上皮B.髓样癌占甲状腺癌7%C.甲状腺髓样癌的肿瘤标记物是降钙素D.手术原则同乳头状腺癌E.可兼有淋巴和血行转移21.低血糖出现交感神经兴奋症状是由于释放大量: A 中A.肾上腺素B.糖皮质激素C.胰高糖素D.血管加压素E.生长激素22.属于糖尿病微血管病变的是 C 低A.脑血管意外B.冠心病C.糖尿病肾病D.肾动脉狭窄E.下肢坏疽23.尿渗透压降低常见于 A 中A.中枢性尿崩症B.甲状旁腺功能亢进症C.甲状腺功能亢进症D.糖尿病E.原发性醛固酮增多症24. 中枢性尿崩症减少尿量的首选治疗是 C 高A.加压素水剂长期替代B.每天肌肉注射油剂鞣酸加压素C.口服去氨加压素替代D.加压素水剂与双氢克尿噻合用E.非激素类抗利尿药物25.α-葡萄糖苷酶抑制剂常见不良反应是 B 中A.低糖血症B.腹胀和腹泻C.下肢浮肿D.乳酸性酸中毒E.充血性心力衰竭26. .原发性醛固酮增多症患者出现肌无力的原因是 E 中A.持续性高血压B.血钠潴留过多C.持久尿量过多D.尿钾排出增多E.血钾浓度降低27抗甲状腺药物丙基硫氧嘧啶、他巴唑最严重的不良反应是 E 高A.永久性甲低 B.药疹C.胃肠道反应D.肝功能损害E.粒细胞缺乏28甲状腺危象时,首先选用的药物是 C 中A.心得安B.甲基硫氧嘧啶C.丙基硫氧嘧啶D.碘化钠静脉滴注E.氢化可的松静脉滴注29.可引起继发性腺垂体功能减退症的是 E 中A.垂体大腺瘤B.席汉(Sheehan)综合征C.真菌性垂体脓肿D.垂体卒中E.外伤性垂体柄断裂30.腺垂体功能减退症最常见的病因是 D 中A.颅内感染B.颅脑外伤C.产后大出血D.垂体或邻近的肿瘤E.下丘脑病变31.垂体功能减退症最早出现的靶腺功能减退是 B低A.肾上腺皮质功能减退B.性腺功能减退C.甲状腺功能减退D.肾上腺与甲状腺功能减退E.甲状腺与性腺功能减退32.以下哪项不符合甲亢的临床表现 C 低A.易发生房性心律失常B.可发生低钾性麻痹C.活动时心率加快,休息则心率正常D.可伴有肌病E.老年患者可不出现高代谢症候群33.14岁初中二年级女学生,Graves病,治疗宜选用 B 中A.I131 治疗B.抗甲状腺药物C.镇静剂D.立即手术治疗E.鼓励多食海带34.以下哪项不符合腺垂体功能减退症垂体危象的临床类型 B 中A.低血糖型B.高血糖型C.低温型D.低血压型E.混合型35.关于腺垂体功能减退症患者的治疗,下列哪项不对 E 中A.给予左旋甲状腺素50~150μg/dB.给予泼尼松5.0~7.5mg/dC.性激素替代,可用人工月经周期D.感染时糖皮质激素用量可适当加大E.可放心使用镇静安眠药36.下列哪项对诊断腺垂体功能减退症无意义 A 高A.甲状旁腺素测定B.甲状腺素测定C.性腺激素测定D.皮质醇测定E.泌乳素测定37.垂体危象时,下列何种情况最为多见 A 低A.低血糖性昏迷B.低钾性麻痹C.谵妄D.脑梗死E.高钠高渗性昏迷38.Graves病甲状腺功能亢进时最早出现异常的是 E 高A.FT3B.FT4C.TT3D.TT4E.TSH39.青春期甲状腺肿,肿大明显时首选治疗方法是 C 中A.口服硫氧嘧啶类药物B.行甲状腺大部分切除术C.口服甲状腺素片D.行同位素碘治疗E.多食营养丰富食物40.中枢性尿崩症患者控制多尿最适宜的药物是 C 高A.垂体后叶素水剂B.油剂鞣酸加压素(长效尿崩停)C.去氨加压素(弥凝)D.双氢克尿塞E.氯磺丙脲.41.慢性淋巴性甲状腺炎引起原发性甲状腺功能减退症替代治疗的原则 B 中A.由大剂量开始,逐渐递减到合适剂量B.从小剂量开始,逐渐递增到合适剂量C.甲减越严重,起始剂量应越大D.间断用药有利于预防心绞痛E.待甲状腺功能正常后可停用42.原发性甲状腺功能减退症最早出现异常的是 A 中A.血TSHB.血总T3C.血游离T3D.血总T4E.血游离T443.关于胰岛素的使用,下列不正确的是 C 中A.适用于所有1型糖尿病B.适用于有急性代谢紊乱的糖尿病C.适用于新近诊断的2型糖尿病D.适用于妊娠糖尿病E.适用于合并严重并发症的糖尿病44.抢救糖尿病酮症酸中毒应用碳酸氢钠的指征是 D 中A.出现低钾血症B.常规应用C.出现严重心律失常D.二氧化碳结合力 <5.9mmol/L或血pH<7.1E.合并严重感染45.糖尿病酮症酸中毒常见诱因,除了 A 低A.呕吐B.感染C.胰岛素治疗中断D.创伤E.妊娠46.下丘脑释放激素可引起所有下列垂体前叶激素的释放,除了 A中A.生长激素B.黄体生成素C卵泡刺激素 D甲状腺刺激素E催乳素47.腺垂体功能减退症常见原因是 B 中A.希恩(Sheehan)综合症 B.各种垂体肿瘤C.原发性空蝶鞍症D.糖尿病血管病变E.颅内感染后遗症48.严重的腺垂体功能减退症易发生低血糖主要是缺乏 E 高A.PRL及LHB.PRL及TSHC.PRL及ACTHD.GH及TSHE.GH及ACTH49.下列指标中用于鉴别原发性于继发性甲状腺功能减退症的是 A 低A.TSHB.TT3C.TT4D.FT3E.FT4A2型题1.女性,44岁,健康体检发现甲状腺肿大就诊,查体甲状腺对称性Ⅱ度肿大,表面不平,中等硬度,无触痛,无血管杂音,心率78次/min。
糖尿病[学习要求]掌握糖尿病的分型、临床表现及诊断标准掌握糖尿病的急慢性并发症及实验室检查熟悉糖尿病的治疗,包括饮食、运动、药物等了解糖尿病的病因、发病机制[习题]一、名词解释1.胰岛素抵抗2.黎明现象3.Somogyi效应二、选择题A1型题1.以下对糖尿病检验结果的解释正确的是E A.尿糖阴性可以排除糖尿病B.尿糖阳性可以诊断为糖尿病C.尿酮阳性仅见于糖尿病D.空腹血糖正常可以排除糖尿病E.餐后2小时血糖正常可以是糖尿病2.糖尿病病人最基础的治疗措施是AA.饮食治疗B.适当体育锻炼C.双胍类降血糖药D.磺脲类降血糖药E.胰岛素3.诊断早期糖尿病肾病较有意义的检查是B A.尿常规检查B.尿微量白蛋白测定C.尿渗透压测定D.双肾B超E.肌酐清除率4.糖尿病的诊断是糖尿病症状加上随机血糖D A.>7.1mmol/LB.>9.1mmol/LC.>10.1mmol/LD.>11.1mmol/LE.>12.1mmol/L5.属于糖尿病微血管病变的是CA.脑血管意外B.冠心病C.糖尿病肾病D.肾动脉狭窄E.下肢坏疽6.α一葡萄糖苷酶抑制剂常见不良反应是BA.低血糖症B.腹胀和腹泻C.下肢浮肿D.乳酸性酸中毒E.充血性心力衰竭7.易引起严重低血糖不良反应的口服降糖药是A A.磺脲类口服降糖药B.双胍类口服降糖药C.α一葡萄糖苷酶抑制剂D.餐时血糖调节剂E.胰岛素增敏剂8.双胍类降血糖药物的降糖作用机制是AA.抑制肝糖原的分解B.增加基础胰岛素的分泌量C.改变餐时胰岛素的分泌模式D.延缓肠道碳水化合物的吸收E.激活过氧化物酶增殖体活化因子受体9.1型糖尿病的主要特点是BA.多见于40岁以上的成年人B.易发生糖尿病酮症酸中毒C.与免疫介导的胰岛B细胞增生有关D.早期常不需要胰岛素的治疗E.多数患者表现胰岛素抵抗10.确定Somogyi或黎明现象最有意义的检查是CA.测定空腹血糖B.测定餐后血糖C.测定夜间血糖D.测定糖化血红蛋白E.口服葡萄糖耐量试验11.糖基化血红蛋白测定可反映取血前血糖情况的时间是C A.1~2周B.4~6周C.8~12周D.16~20周E.22~24周12.糖尿病酮症酸中毒的酮体是指EA.乙酰乙酸、β一羟丁酸、丙酮、游离脂肪酸B.乙酰乙酸、β一羟丁酸、游离脂肪酸C.游离脂肪酸、β一羟丁酸、丙酮D.乙酰乙酸、游离脂肪酸、丙酮E.乙酰乙酸、β一羟丁酸、丙酮13.α一葡萄糖苷酶抑制剂的最佳服用时间是CA.晨起空腹时B.餐前半小时C.与进餐同时D.餐后半小时E.任何时间14.抢救糖尿病酮症酸中毒时,胰岛素用量为AA.4-6U/LB.6-10U/LC.10-20U/LD.20-30U/LE.30-35U/L15.有关糖尿病的诊断,下列哪些正确CA.三多一少症状是诊断糖尿病必须具备的条件B.尿糖检查一定阳性C.空腹血糖不一定升高D.全天任何时候血糖>10mmol/l,即可诊断E.所有病人都需行葡萄糖耐量试验进行诊断16.女性,29岁,妊娠5个月,空腹血糖8.9mmol/l,餐后血糖11.7mmol/l,应选用哪治疗DA.饮食治疗+体育锻炼B.饮食治疗+体育锻炼+二甲双胍C.磺脲类药物D.胰岛素+饮食控制E.胰岛素17.男,40岁,患糖尿病10余年,尿蛋白阴性,近1个月感下腹部胀,排尿不畅伴尿失禁,B超显示“膀胱扩大尿潴留”,其原因应考虑AA.糖尿病自主(植物)神经病变B.糖尿病合并泌尿系感染C.糖尿病合并慢性前列腺炎D.糖尿病肾病E.糖尿病合并泌尿系结石18.55岁,女,体重76kg,身高160cm,因多饮、多尿确诊为2型糖尿病,经饮食治疗和运动锻炼,2个月后空腹血糖为8.8mmol/L。
糖尿病常用药品说明书药品名称:胰岛素注射液主要成分:本品主要成分是人胰岛素,系用重组 DNA 技术制备的结晶牛胰岛素冻干粉与稀硫酸溶液配制而成的。
适应症:本品用于治疗糖尿病,特别是Ⅰ型和Ⅱ型糖尿病,包括胰岛素依赖型和非胰岛素依赖型。
用法用量:本品仅供注射,不能口服。
具体用法用量请遵医嘱,根据血糖水平、饮食和运动状况进行调整。
不良反应:注射部位可能会出现疼痛、红肿、瘙痒等局部反应。
少数患者可能会出现低血糖症状,如心慌、出汗、饥饿感等。
禁忌:对胰岛素过敏的患者禁用。
注意事项:1.使用本品时,请务必遵守医生的指导,注意注射技巧。
2.注射后要定时监测血糖水平,避免发生低血糖。
3.请注意保存条件,避免高温和潮湿。
药品名称:二甲双胍片主要成分:本品主要成分是二甲双胍,化学名称为1,1-二甲基双胍。
适应症:本品用于治疗2型糖尿病,特别是肥胖的2型糖尿病患者。
用法用量:口服,每日2-3次,餐前半小时服用。
具体用法用量请遵医嘱。
不良反应:常见不良反应包括腹泻、恶心、呕吐等消化道症状。
少数患者可能会出现低血糖症状。
禁忌:对二甲双胍过敏的患者禁用。
注意事项:1.使用本品时,请务必遵守医生的指导。
2.请与饮食调整和运动相结合,以达到更好的治疗效果。
3.请注意监测血糖水平,避免发生低血糖。
药品名称:瑞格列奈片主要成分:本品主要成分是瑞格列奈,化学名称为(2S)-2-[(3-乙基-2,4-二氧噻吩-5-基)氧]丙酰胺。
适应症:本品用于治疗2型糖尿病,特别是餐后高血糖患者。
用法用量:口服,每日3次,餐前15-30分钟服用。
具体用法用量请遵医嘱。
不良反应:常见不良反应包括头痛、鼻塞、咳嗽等感冒症状。
少数患者可能会出现低血糖症状。
禁忌:对瑞格列奈过敏的患者禁用。
注意事项:1.使用本品时,请务必遵守医生的指导。
2.请与饮食调整和运动相结合,以达到更好的治疗效果。
3.请注意监测血糖水平,避免发生低血糖。
药品名称:磺脲类降糖片主要成分:本品主要成分是磺脲类降糖药,如格列本脲、格列齐特等。
种类天然α-葡萄糖苷酶抑制剂(glucosidase inhibitor)主要源于动物、植物、微生物,目前已上市并在临床上应用的α-葡萄糖苷酶抑制剂类降糖药主要有:拜唐苹(阿卡波糖),每片50毫克(德国拜耳);卡博平(阿卡波糖),每片50毫克(中美华东);倍欣(伏格列波糖),每片0.2毫克(天津武田);奥恬苹(米格列醇,miglitol),每片50毫克(四川维奥)。
其中拜唐苹及卡博平为医保药物,倍欣与奥恬苹尚未进入医保目录。
拜唐苹:(阿卡波糖),Acarbose特点:由白色放线菌属菌株发酵而成,为德国拜耳公司出品,仅有微量原形或分解产物为人体吸收,绝大部分经肠道排出。
规格:50毫克/片剂量:150~300毫克/日副作用:消化道反应:肠鸣,腹胀,恶心,呕吐,食欲减退,偶有腹泻,一般两周后可缓解,必要是可减量。
倍欣:(伏格列波糖),V oglibose特点:由日本武田药品有限公司生产,通过抑制α- 葡萄糖苷酶,延缓双糖(淀粉在淀粉酶作用下水解为双糖)在α- 葡萄糖苷酶作用下分解为单糖,延缓葡萄糖与果糖的吸收速度,从而降低餐后血糖。
规格:0.2毫克/片剂量:0.6毫克/日副作用:同拜糖平。
编辑本段作用机制食物中的淀粉(多糖)经口腔唾液、胰淀粉酶消化成含少数葡萄糖分子的低聚糖(或称寡糖)以及双糖与三糖,进入小肠经α- 葡萄糖苷酶作用下分解为单个葡萄糖,为小肠吸收。
在生理的状态下,小肠上,中、下三段均存在α- 葡萄糖苷酶,在服用α- 葡萄糖苷酶抑制剂后上段可被抑制, 而糖的吸收仅在中、下段,故吸收面积减少,吸收时间后延,从而对降低餐后高血糖有益, 在长期使用后亦可降低空腹血糖, 估计与提高胰岛素敏感性有关。
编辑本段作用特点(1)抑制小肠上皮细胞表面的α-糖苷酶。
药物与酶的结合时间大约是4~6小时,此后酶的活性可恢复。
(2)延缓碳水化合物的吸收,而不抑制蛋白质和脂肪的吸收。
α-葡萄糖苷酶抑制剂(3)一般不引起营养吸收障碍。
α-葡萄糖苷酶抑制剂常见不良反应
文章目录*一、α-葡萄糖苷酶抑制剂的常见不良反应*二、a-葡萄糖苷酶抑制剂的疗效*三、α-糖苷酶抑制剂的临床应用
α-葡萄糖苷酶抑制剂的常见不良反应1、α-葡萄糖苷酶抑制剂的常见不良反应
胃肠道反应:腹胀、腹痛、腹泻、胃肠痉挛性疼痛、顽固性便秘等。
其他尚有肠鸣、恶心、呕吐、食欲减退等。
长期应用或减少剂量可缓解。
乏力、头痛、眩晕、皮肤瘙痒或皮疹等较少见。
合用其他降糖药,如胰岛素、磺脲类或二甲双胍类药物时有发生低血糖的可能。
2、α-葡萄糖苷酶抑制剂的作用机制
食物中的淀粉(多糖)经口腔唾液、胰淀粉酶消化成含少数葡萄糖分子的低聚糖(或称寡糖)以及双糖与三糖,进入小肠经α- 葡萄糖苷酶作用下分解为单个葡萄糖,为小肠吸收。
在生理的状态下,小肠上,中、下三段均存在α- 葡萄糖苷酶,在服用α- 葡萄糖苷酶抑制剂后上段可被抑制, 而糖的吸收仅在中、下段,故吸收面积减少,吸收时间后延,从而对降低餐后高血糖有益, 在
长期使用后亦可降低空腹血糖, 估计与提高胰岛素敏感性有关。
3、α-葡萄糖苷酶抑制剂是什么
碳水化合物在肠道的吸收要依靠小肠粘膜细胞分泌的小葡
萄糖昔酶的帮助,抑制小葡萄糖昔酶的作用,即能减少碳水化合
物在肠道的吸收。
目前已研制出数种小葡萄糖昔酶抑制剂,研究
最多的是阿卡波糖。
它的安全性和有效性已经临床研究给予肯定,常用剂量为50—100毫克,每日2—3次。
另一种米格列醇,与阿卡波糖的临床效果相似,治疗剂量为50—100毫克,每日3次。
a-葡萄糖苷酶抑制剂的疗效1、中国人饮食的主要成分是淀粉和蔗糖,其不能被小肠直接吸收,需要在小肠绒毛上的多种a—葡萄糖苷酶(如葡萄糖淀粉酶、麦芽糖酶、蔗糖酶、异构麦芽糖酶等)的作用下生成单糖(葡萄糖及果糖)后才能被吸收。
a—葡萄糖苷酶抑制剂可逆性竞争抑制小肠粘膜刷状缘的a—葡萄糖苷酶,抑制了淀粉、蔗糖、麦芽糖的分解,使葡萄糖的吸收减慢,使餐后血糖曲线较为平稳,从而降低餐后高血糖。
2、肥胖型的糖尿病患者,用运动疗法、饮食治疗不能满意控制血糖的患者,可以选用。
葡萄糖耐量减低(1GT)患者。
用a—葡萄糖苷酶抑制剂可以明显降低餐后高血糖。
2型糖尿病患者应用磺脲类口服药或双胍类口服药治疗疗效不满意,尤其是餐后血糖控制不佳时应加用。
1型糖尿病患者可作为胰岛素的辅助治疗药物,可减少胰岛素用量和稳定血糖。
1型糖尿病患者用胰岛素治疗的患者反复出现午餐前低血糖者。
α-糖苷酶抑制剂的临床应用阿卡波糖:商品名拜唐苹、卡博平,每片50毫克。
为预防肠胀气,可由小剂量开始,开始剂量25毫克,每日1~2次,观察数日,若无胃肠道副作用出现,即可增加
至每次50毫克,每日3次,一般每日150毫克即可取得较满意的效果。
最大剂量可加至每次100毫克,每日3次。
为了提高本品抑制α-糖苷酶的效果,该药应与第一口饭一起嚼碎同服。
另外,该药的疗效及肠道不良反应与所进食物的组成有一定关系,食物中必须有足够量的碳水化合物(至少应占总热量的30%以上),本品方能奏效。
伏格列波糖:商品名倍欣,每片0.2毫克,治疗量每次0.2~0.3毫克,每日3次,与第一口饭嚼碎同服。
由于其作用机制与阿卡波糖类似,故临床应用及注意事项与之相同。
米格列醇:每片50毫克,每次1~2片,每日3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