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武汉大学 材料物理 考题

武汉大学 材料物理 考题

武汉大学 材料物理 考题

武汉大学物理科学与技术学院2005-2006学年度第二学期材料物理学课程期末考试试卷( A 卷)

一填空(39分)

1 一个体心立方晶胞中含有(1)个原子,(2)个八面体间隙和(3)个四面体间隙;其密排面为(4),密排方向为(5)。

2 最常见的典型金属通常具有体心立方,(6)和(7)三种晶体结构。

3 在NiO中掺入Li2O,如果是空位补偿,缺陷方程为(8);如果是电子补偿,则缺陷方程为(9)。

4 按中间相形成时起主要作用的因素,可把中间相分为三类,即(10),(11)和尺寸因素化合物。

5 固态铁在1394-1538℃为(12)结构,称为d-Fe;912-1394℃为(13)结构,称为γ-Fe;912℃以下为(14)结构,称为α-Fe。

6 铸锭或铸件的凝固组织通常分为(15),(16)和中心等轴晶三个部分组成。

7 纯金属只有在(17)温度梯度下才会以树枝状方式生长,而固溶体合金树枝状方式生长的原因则还包括(18)。

8 金属晶体中原子扩散的微观机制在通常情况下包括(19)和(20)两种类型。

9 Al-Cu合金的时效过程中常常出现两个硬度峰,第一个硬度峰对应(21)的析出,第二个峰是(22)析出造成的。10固态相变中形成的新相与母相的相界面可以有共格,(23)和(24)三种界面。

11 冷变形金属在加热时先后经历了(25),(26)和晶粒长大三个阶段。

二固溶体出现无序,有序和偏聚的条件分别是什么?(8分)三什么是相律?分别给出压力可变和压力不变情况下的吉布斯相律公式。(10分)

四调幅分解反应和一般的形核长大机制有何不同?(8分)

五金属材料为什么会出现加工硬化?(10分)

六对铁单晶,当拉力轴沿[110]方向,问施加应力为50MPa时,在(101)面上

的[11-1]方向分切应力是多少?如c

τ=31.1MPa,需加多大的拉应力?(7分)

七根据下图所示的Pb-Sn相图:

1分析叙述Pb-Sn40%合金自液态平衡到室温的转变过程;(6分)

2 画出冷却曲线;(4分)

3分别计算室温下的组成相和组织组织物的相对含量。(8分)

物理化学试题及答案

物理化学试题之一 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50分,将唯一的答案填进括号内) 1. 下列公式中只适用于理想气体的是1 A. ΔU=Q V B. W=nRTln(p 2/p 1)(用到了pv=nRT) C. ΔU=dT C m ,V T T 2 1? D. ΔH=ΔU+p ΔV 2. ΔH 是体系的什么 A. 反应热 B. 吸收的热量 C. 焓的变化 D. 生成热 3. 2000K 时反应CO(g)+1/2O 2(g)=CO 2(g)的K p 为 6.443,则在同温度下反应为2CO 2(g)=2CO(g)+O 2(g)的K p 应为 A. 1/6.443 B. (6.443)1/2 C. (1/6.443)2 D. 1/(6.443)1/2 4. 固态的NH 4HS 放入一抽空的容器中,并达到化学平衡,其组分数、独立组分数、相数及自由度分别是 A. 1,1,1,2 B. 1,1,3,0 C. 3,1,2,1 D. 3,2,2,2 5. 下列各量称做化学势的是 A. i j n ,V ,S i )n ( ≠?μ? B. i j n ,V ,T i )n p (≠?? C. i j n ,p ,T i )n (≠?μ? D. i j n ,V ,S i )n U (≠?? 6. A 和B 能形成理想溶液。已知在100℃时纯液体A 的饱和蒸汽压为133.3kPa, 纯液体B 的饱和蒸汽压为66.7 kPa, 当A 和B 的二元溶液中A 的摩尔分数为0.5时,与溶液平衡的蒸气中A 的摩尔分数是 A. 1 B. 0.75 C. 0.667 D. 0.5 7. 理想气体的真空自由膨胀,哪个函数不变? A. ΔS=0 B. V=0 C. ΔG=0 D. ΔH=0 7. D ( ) 8. A 、B 两组分的气液平衡T-x 图上,有一最低恒沸点,恒沸物组成为x A =0.7。现有一组成为x A =0.5的AB 液体混合物,将其精馏可得到 A. 纯A 和恒沸混合物 B. 纯B 和恒沸混合物 C. 只得恒沸混合物 D. 得纯A 和纯B 8. B

武汉大学2004年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入学考试试题及其答案 测量平差基础

武汉大学 2004年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入学考试试题 考试科目:测量平差 科目代码884 一、填空题(共10个空格,每个空格4分) 1、已知观测向量 1 ,3L 的协方差阵 ?? ??? ?????--=212140206LL D 及单位权方差 22= σ。现有函数32123L L L F -+=。则其方差=F D ( ),协因数= F Q ( ),函数F 关于观测值向量1 ,3L 的协方差阵=L F D ( ), 协因数阵=L F Q ( )。 2、已知观测值向量1,2L 的权阵 ? ?? ???--=4223LL P ,则观测值的权=1L P ( ),=2L P ( ),观测值的协因数阵LL Q =( )。 3、 条件平差的函数模型是( ),附有参数的条件平差的函数模型 是( ),它们的随机模型是( )。 二、问答题(共两小题,每小题15分) 1、在图1所示测角网中,A 、B 为已知点,C 、D 、E 和F 为待定点,同精 度观测了1621,...,,L L L 共16个角度。若按条件平差法对该网进行平差; (1)(2)2、在间接平差中,误差方程为1 ,,1 ,t t n n x B V -=

式中) (1 ,d BX L l n +-= ,观测值1,n L 的权阵为n n P ,。 (图1) 已知参数 1 ,1 ,1 ,t t t x X X += 的协因数阵1 1)(--==bb T XX N PB B Q 。现应用协因数传播律由 误差方程得 T bb T XX VV B BN B BQ Q 1-==。以上做法是否正确?为什么? 三、计算题(共4小题,每小题15分) 1、有水准网如图2所示。图中为A 、B 、C 为已知点,21,p p 为待定点。已知高程为)(500.12),(000.7),(500.8m H m H m H B A === )(256.0),(500.2),(001.3),(738.2),(241.154321m h m h m h m h m h =====。设各水准路线长度相等。试按间接平差法求: (1)、21,p p 两点高程的平差值;(2)、平差后21,p p 两点间高差的权。 2、 在图3所示的测角网中,A 、B 、C 为已知点,P 为待定点,6 21,...,,L L L 为 同 精 度 观 测 值 。 其 中 2.418457,2.42056621'''='''= L L 。若按坐标平差法对该网进行平差,计算得 0.39021980.59953220.2290256'''=' ''=' ''= PC PB PA α αα , 10.)(10.)(22 jk jk jk jk jk jk s x b s y a ?-=?=ρ ρ 坐标方位角改正数系数(见右上表)

物理化学习题及答案

物理化学习题及答案 -CAL-FENGHAI-(2020YEAR-YICAI)_JINGBIAN

物理化学期末复习 一、单项选择题 1. 涉及焓的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 单质的焓值均等于零 (B) 在等温过程中焓变为零 (C) 在绝热可逆过程中焓变为零 (D) 化学反应中系统的焓变不一定大于内能变化 2. 下列三种胶体分散系统中,热力不稳定的系统是:() A.大分子溶胶 B.胶体电解质 C.溶胶 3. 热力学第一定律ΔU=Q+W 只适用于() (A) 单纯状态变化 (B) 相变化 (C) 化学变化 (D) 封闭物系的任何变化 4. 第一类永动机不能制造成功的原因是() (A) 能量不能创造也不能消灭 (B) 实际过程中功的损失无法避免 (C) 能量传递的形式只有热和功 (D) 热不能全部转换成功 5. 如图,在绝热盛水容器中,浸入电阻丝,通电一段时间,通电后水及电阻丝的温度均略有升高,今以电阻丝为体系有() (A) W =0,Q <0,U <0 (B). W>0,Q <0,U >0 (C) W <0,Q <0,U >0

(D). W <0,Q =0,U >0 6. 对于化学平衡, 以下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 化学平衡态就是化学反应的限度 (B) 化学平衡时系统的热力学性质不随时间变化 (C) 化学平衡时各物质的化学势相等 (D) 任何化学反应都有化学平衡态 7. 封闭系统内的状态变化:() A 如果系统的?S >0,则该变化过程自发 sys B 变化过程只要对环境放热,则该变化过程自发 ,变化过程是否自发无法判断 C 仅从系统的?S sys 8. 固态的NH HS放入一抽空的容器中,并达到化学平衡,其组分数、独立组分 4 数、相数及自由度分别是() A. 1,1,1,2 B. 1,1,3,0 C. 3,1,2,1 D. 3,2,2,2 9. 在定压下,NaCl晶体,蔗糖晶体,与它们的饱和混合水溶液平衡共存时,独立组分数C和条件自由度f':() A C=3,f'=1 B C=3,f'=2 C C=4,f'=2 D C=4,f'=3 10. 正常沸点时,液体蒸发为气体的过程中() (A) ΔS=0 (B) ΔG=0

物理化学试题及答案

化学化工学院物理化学(下)测验题答案 一.填空题(每题2分,共30分) 1. 具有简单级数的反应,速率常数k =0.1113s )dm (mol ---??,反应 的起始浓度30dm mol 1.0-?=c ,则反应级数n = 2 ,半衰 期t 1/2= 100 s 。 2. 1-1级可逆反应的平衡常数 K = k 1/k -1 ,等容热效应U ?= Ea 1- Ea 2 。 3. 设物质A 可发生两个平行的一级反应: (a )A →a k Ea B+C ;(b )A →b k Eb D+E ,式中B 和C 是需要的产品,D 、E 为副产品,设两反应的频率因子相等且与温度无关,Ea>Eb ,则反应(a )和(b )相比,速率较大的反应是 (b) ,升高温度对反应 (a) 更为有利。 4. 某反应A+B 1 1k k -?P ,加入催化剂后,正、逆反应的速率常数分别为/ 1k 和/1-k ,且/1k =21k ,则/1-k = 2 1-k 。 5.链反应分三个阶段进行,分别为 链的引发 , 链的传递 和 链的终止 。 6. 0.1mol·kg -1的MgCl 2溶液的γ±=0.70,则其平均摩尔浓度b ±= 3004.0;平均活度a ±= 0.111 。 A B k , E k -1, E a,-1

7. 氢氧电池的电池反应可写成以下两种形式: (1) O(l)2H (g)O (g)2H 222→+,(2) O(l)H (g)O 2/1(g)H 222→+,则E 1 = E 2,1G ?= 22G ?。 8. 反应)HCl(Ag(s)AgCl(s))(H 2H 2a p +=+可设计成电池: __ Pt , H 2(p )∣HCl(a )∣Ag(s) , AgCl(s)_。 9. 在双液电池中不同电解质溶液间或不同浓度的同种电 解质溶液的接界处存在 液体接界 电势,通常采用加 盐桥 的方法来减少或消除。 10. 当有电流通过电极时,阳极的电极电势比可逆时增大,阴极电极电势比可逆时 减小 ,原电池的电动势比可逆时 减小 。 11. 肥皂泡内空气的压力比肥皂泡外空气的压力__大__ ,若泡半径为r , 肥皂液的表面张力为γ,则泡内外的压力差为r /4γ。 12. 水中加入表面活性物质将使溶液表面张力随浓度的变化 d d c γ < 0;发生 正 吸附。 13.由稀AgNO 3和KI 溶液混合制备AgI 溶胶,当AgNO 3过量时, 胶团的结构为-+-+?-??33])()[(xNO NO x n nAg AgI x m ;当KI 过量时, 胶团的结构为--+-?-??xI K x n nI AgI x m ])()[(。 14.丁达尔效应是光 散射 所引起的,其强度与入射光波长的四次方成 反 比例。 15.一般把90°的接触角作为是否润湿的标准:θ<90°为 润湿 ,θ≥90°为 不润湿 。

武汉大学_地图学与地理信息系统攻读硕士培养方案

地图学与地理信息系统专业攻读硕士学位 研究生培养方案 一、培养目标 本专业培养适应我国社会主义建设事业发展的需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德、智、体全面发展的高层次专门人才,具体要求如下: 1.学习和掌握马列主义的基本理论,坚决拥护四项基本原则,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和党的各项方针政策,热爱社会主义祖国,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遵纪守法,具有较强的事业心和责任感、良好的道德品质和科学道德,积极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 2.勤奋学习,学风端正。具有坚实宽广的基础知识和系统深入的专业知识,了解摄影测量与遥感学科的进展与动态,掌握摄影测量、遥感和地理信息系统的高新技术及数据获取原理等,能独立承担本专业科研和教学任务,具备组织科研项目或工程生产的能力。 3.能较熟练地利用一门外语阅读专业文献和撰写科研论文。 4.身心健康。 二、研究方向 1.地理信息系统开发与应用 主要研究网络地理信息系统的设计方法和软件开发方法等,多维动态地理信息的数据管理和应用方法、动态地理信息系统的模拟和可视化等,移动地理信息系统的软件开发技术、数据传输技术、自适应性可视化技术等。 2.地理信息可视化与虚拟现实技术 主要研究地理信息的动态可视化方法和模型、虚拟现实技术,网络环境下地理信息可视化的数据模型、数据结构、数据传输方法、快速浏览方法等。 3.地图认知的理论方法与应用 主要研究地理空间数据多尺度表达方法、地图认知理论和方法、地图空间认知模型及计算方法、基于地图模型的可视化地学分析方法等。 4.时空数据建模与分析 利用时空相关和时空逼近等理论,研究长时间序列的地图、遥感影像和地理空间数据中时空数据结构化建摸、数据管理和统计分析方法,支持地理信息智能服务的建立。 5.数字(智慧)城市技术方法

武汉大学地理信息系统GIS考研题库

武测地理信息系统考试题库 注:本题库后注释的考过的题仅代表遥感院考过。资源环境学院的试题本人没有看过,没有标注。 “地理信息系统教程”习题 第一章绪论 1.什么是地理信息系统?与地图数据库有什么异同?与地理信息的关系是什么? 2.地理信息系统由哪些部分组成?与其他信息系统的主要区别有哪些? 3.地理信息系统中的数据都包含哪些? 4.地理信息系统的基本功能有哪些?基本功能与应用功能是根据什么来区分的? 5.与其他信息系统相比,地理信息系统的哪些功能是比较独特的? 6.地理信息系统的科学理论基础有哪些?是否可以称地理信息系统为一门科学? 7.试举例说明地理信息系统的应用前景。(2005年复试时考过,大题25分) 8.GIS近代发展有什么特点? (2005年复试时考过) 9.城市发展规划中应用GIS的意义有哪些? 10.城市公用事业管理中应用GIS的迫切性有哪些? 11.你认为地理信息系统在社会中最重要的几个应用领域是什么?给出一些项目例子。 12.你认为地理信息系统与自己的生活有关系吗?请举例说明。 13.你认为地理信息系统在政府决策中应该起什么作用?GIS应该具备什么条件? 14.地籍GIS有些什么特点?GIS功能应如何扩展? 第二章空间数据结构 1.GIS的对象是什么? 地理实体有什么特点? (2004年时考过名词解释) 2.地理实体数据的特征是什么?请列举出某些类型的空间数据.(2004年时考过名词解释)3.空间数据的结构与其它非空间数据的结构有什么特殊之处?试给出几种空间数据的结构描述。 4.矢量数据与栅格数据的区别是什么?它们有什么共同点吗?(九几年时考过,忘了哪一年了) 5.矢量数据在结构表达方面有什么特色?

最新武汉大学有机化学试卷A及其答案

湖南大学课程考试试卷 课程名称: 有机化学 ;试卷编号: A ;考试时间:120分钟 一、用系统命名法命名下列各化合物(每小题2分,共10分) CH 3 C CH 3CH 2 C 2CH 2CH 3CH 2CH 3 1、 2、 OH COOH 3、 H —C —N CH 3CH 3 O 4、 CH 3CH 2-N-CH 2CH 2CH 3 5、 二、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20分) 1、SP 2杂化轨道的几何形状为( ) A .四面体 B .平面形 C .直线形 D .球形 2、甲苯在光照下溴化反应历程为( ) A .自由基取代反应 B .亲电取代 C .亲核取代 D .亲电加成 3、下列化合物中最容易发生硝化反应的是( ) A. B. NO 2 C. OH D. Cl 4、下列化合物中酸性最强的化合物是( ) A.CH 3COH O B. CCl 3—C —OH O C.ClCH 2COH O O D.CH 3CH 2COH 5、下列化合物中碱性最强的化合物是( ) A .(CH 3)2NH B .CH 3NH 2 C . NH 2 D .(CH 3)4NOH -

6 、下面的碳正离子中稳定的是( ) A .CH 3CH 2CH 2+ B .33 CH C HCH + C .(CH 3)3C + D .CH 3+ 7、下列化合物按S N 1历程反应速度最快的是( ) A. CH 3CH 2CH 2CH 2Br B. CH 2Br CH 2CH 2Br C. D. CH 3CH 2—CH —CH 3 Br 8、克莱森缩合反应通常用于制备( ) A .β—酮基酯 B .γ—酮基酯 C .β—羟基酯 D .γ—羟基酯 9、可用下列哪种试剂将醛酮的—C —O 还原成—CH 2—( ) A .Na + CH 3CH 2OH B .Zn + CH 3COOH C .Zn – Hg/HCl D .NaBH 4/EtOH 10、威廉姆森合成法可用于合成( ) A .卤代烃 B .混合醚 C .伯胺 D .高级脂肪酸 三、完成下列反应,写出主要产物(每空2分,共20分)

武大地理信息系统笔记(制作:武汉大学教学队伍)

武测地理信息系统笔记(制作:武汉大学教学队伍) 武测地理信息系统笔记 制作:武汉大学教学队伍: 胡鹏程雄李建松吴艳兰郭庆胜杜清运游涟 第一章绪论 §1-1 GIS概念 一、信息与数据 1、信息 1)定义: 信息是现实世界在人们头脑中的反映。它以文字、数据、符号、声音、图象等形式记录下来,进行传递和处理,为人们的生产,建设,管理等提供依据。 2)信息的特性: A、客观性:任何信息都是与客观事实相联系的,这是信息的正确性和精确度的保证。 B、适用性:问题不同,影响因素不同,需要的信息种类是不同的。信息系统将地理空间的巨大数据流收集,组织和管理起来,经过处理、转换和分析变为对生产、管理和决策具有重要意义的有用信息,这是由建立信息系统的明确目的性所决定的。 如股市信息,对于不会炒股的人来说,毫无用处,而股民们会根据它进行股票的购进或抛出,以达到股票增值的目的。 C、传输性:信息可在信息发送者和接受者之间进行传输信息的传输网络,被形象地称为“信息高速公路”。 D、共享性:信息与实物不同,信息可传输给多个用户,为用户共享,而其本身并无损失,这为信息的并发应用提供可能性。 2、数据 指输入到计算机并能被计算机进行处理的数字、文字、\符号、声音、图象等符号。 数据是对客观现象的表示,数据本身并没有意义。数据的格式往往和具体的计算机系统有关,随载荷它的物理设备的形式而改变。 3、两者关系(有人认为,输入的都叫数据,输出的都叫信息,其实不然)。 数据是信息的表达、载体,信息是数据的内涵,是形与质的关系。

只有数据对实体行为产生影响才成为信息,数据只有经过解释才有意义,成为信息。 例如“1、”“0”独立的1、0均无意义。 当它表示某实体在某个地域内存在与否,它就提供了“有”“无”信息,当用它来标识某种实体的类别时,它就提供了特征码信息。 二、地理信息与地学信息 1、地理信息 1)定义:指与研究对象的空间地理分布有关的信息。它表示地理系统诸要素的数量、质量、分布特征,相互联系和变化规律的图、文、声、像等的总称。 2)特点: A、地域性:(是地理信息区别于其它类型信息的最显著标志)。 地理信息属于空间信息,位置的识别与数据相联系,它的这种定位特征是通过公共的地理基础来体现的。 B、多维结构: 指在同一位置上可有多种专题的信息结构。如某一位置上的地理信息包括(例图) C、时序特征: 时空的动态变化引起地理信息的属性数据或空间数据的变化。因此,一实时的GIS系统要求能及时采集和更新地理信息,使得地理信息具有现势性。以免过时的信息造成决策的失误或因为缺少可靠的动态数据,不能对变化中的地理事件或现象作出合理的预测预报和科学论证。例如98年龙王庙特大洪水险情正是武汉勘测设计院利用先进的摇感、GPS技术测得实时数据为抗洪决策提供可靠依据。显然,如果用过时数据,这将造成多大的损失,这就是地理信息的时序特征。 2、地学信息 与人类居住的地球有关的信息都是地学信息。 3、两者信息源不同 地理信息的信息源是地球表面的岩石圈、水圈、大气圈和人类活动等; 地学信息所表示的信息范围更广泛,不仅来自地表,还包括地下、大气层甚至宇宙空间。它是人们深入认识地球系统、适度开发资源、保护环境的前提和保证。 四、信息系统和地理信息系统 1、信息系统( Information System ,IS )

大学物理化学试题及答案

物理化学 试卷一 一、选择题 ( 共15题 30分 ) 1. 下列诸过程可应用公式 dU = (Cp- nR)dT进行计算的是: ( C ) (A) 实际气体等压可逆冷却 (B) 恒容搅拌某液体以升高温度 (C) 理想气体绝热可逆膨胀 (D) 量热弹中的燃烧过程 2. 理想气体经可逆与不可逆两种绝热过程: ( B ) (A) 可以从同一始态出发达到同一终态因为绝热可逆ΔS = 0 (B) 从同一始态出发,不可能达到同一终态绝热不可逆S > 0 (C) 不能断定 (A)、(B) 中哪一种正确所以状态函数 S 不同 (D) 可以达到同一终态,视绝热膨胀还是绝热压缩而定故终态不能相同 3. 理想气体等温过程的ΔF。 ( C ) (A)>ΔG (B) <ΔG (C) =ΔG (D) 不能确定 4. 下列函数中为强度性质的是: ( C ) (A) S (B) (G/p)T (C) (U/V)T 容量性质除以容量性质为强度性质 (D) CV 5. 273 K,10p下,液态水和固态水(即冰)的化学势分别为μ(l) 和μ(s),两者的关系为:( C ) (A) μ(l) >μ(s) (B) μ(l) = μ(s) (C) μ(l) < μ(s) (D) 不能确定

6. 在恒温抽空的玻璃罩中封入两杯液面相同的糖水 (A) 和纯水 (B)。经历若干

时间后,两杯液面的高度将是(μ(纯水)>μ(糖水中水) ,水从(B) 杯向(A) 杯转移 ) ( A ) (A) A 杯高于 B 杯 (B) A 杯等于 B 杯 (C) A 杯低于 B 杯 (D) 视温度而定 7. 在通常情况下,对于二组分物系能平衡共存的最多相为: ( D ) (A) 1 (B) 2 (C) 3 (D) 4 * Φ=C+2-f=2+2-0=4 8. 硫酸与水可形成H2SO4·H2O(s)、H2SO4·2H2O(s)、H2SO4·4H2O(s)三种水合物,问在 101325 Pa 的压力下,能与硫酸水溶液及冰平衡共存的硫酸水合物最多可有多少种? ( C ) (A) 3 种 (B) 2 种 (C) 1 种 (D) 不可能有硫酸水合物与之平衡共存。 * S = 5 , R = 3 , R' = 0,C= 5 - 3 = 2 f*= 2 -Φ+ 1 = 0, 最大的Φ= 3 , 除去硫酸水溶液与冰还可有一种硫酸水含物与之共存。 9. 已知 A 和 B 可构成固溶体,在 A 中,若加入 B 可使 A 的熔点提高,则B 在此固溶体中的含量必 _______ B 在液相中的含量。 ( A ) (A) 大于 (B) 小于 (C) 等于 (D)不能确定 10. 已知反应 2NH3= N2+ 3H2在等温条件下,标准平衡常数为 0.25,那么,在此条件下,氨的合成反应 (1/2) N2+(3/2) H2= NH3 的标准平衡常数为: ( C ) (A) 4 (B) 0.5 (C) 2 K (D) 1 * $p(2) = [K $p(1)]= (0.25)= 2 11. 若 298 K 时,反应 N2O4(g) = 2NO2(g) 的 K $p= 0.1132,则: (1) 当 p (N2O4) = p (NO2) = 1 kPa 时,反应将 _____( B )_____; (2) 当 p (N2O4) = 10 kPa,p (NO2) = 1 kPa 时,反应将 ____( A )____ 。

武汉大学物理化学期末试题题库剖析

一、选择题 ( 共 3题 15分 ) 1. 5 分 (3611) 3611 H 2S 2O 8可由电解法制取,阳极反应为:2H 2SO 4 → H 2S 2O 8 + 2H + + 2e - ,阳极副反应为O 2的析出。阴极析氢效率为100%,已知电解产生H 2,O 2的气体体积分别为9.0 L 和2.24 L (标准态下),则生成H 2S 2O 8的物质的量为: ( ) (A) 0.1 mol (B) 0.2 mol (C) 0.3 mol (D) 0.4 mol 2. 5 分 (7149) 7149 试由管孝男速率方程式 d θ /d t = k a p θ -μ -k d θ γ 导出弗伦德利希吸附等温式 V =k p 1/ n 式中 n =μ+γ 3. 5 分 (7150) 7150 试由叶洛维奇速率方程式 d θ /d t =k a p e - g θ -k d e h θ 导出 乔姆金吸附等温式 θ =1/α ln(A 0p ) 式中 α =g +h , A 0=k a /k d 二、填空题 ( 共 7题 35分 ) 4. 5 分 (4453) 4453 可将反应 Ag ++ Cl -─→ AgCl(s) 设计成电池为 。 已知 25℃时电池的 E ?= 0.576 V ,则电池反应的 ?r G m $ (298.15 K) = , AgCl(s) 的活度积 K sp = ,电池反应达平衡时,电动势 E 等于 ______ 。 5. 5 分 (5841) 5841 反应 A + 2B → P 的反应机理如下∶ A + B 11 k k - C , C + B 2k ??→P 其中 A ,B 为反应物,P 为产物,C 为高活性中间物,则: d c p /d t = ,在 ______________ 条件下,总反应表现为二级。 6. 5 分 (7652) 7652 用渗透压法测大分子化合物的摩尔质量属于 _____ 均摩尔质量;用光散射法得到的 摩尔质量属于 ____ 均摩尔质量;沉降速度法得到 _____ 均摩尔质量;粘度法测得的 称为粘均摩尔质量,一般近似地认为它属于 ____ 均摩尔质量。 请填:(A) 质均 (B) 数均 (C) Z均 或 (D) 平均 7. 5 分 (4860) 4860

武汉大学测量平差[第2部分-2]

第五讲平差方法——附有参数的条件平差 一、问题的提出 由条件平差知,对于n 个观测值,t 个必要观测(n >t )的条件平差问题,可以列出r =n -t 个独立的条件方程,且列出r 个独立的条件方程后就可以进行后继的条件平差计算。然而,在实际工作中,有些平差问题的r 个独立的条件方程很难列出。例如,在下图所示的测角网中,A 、B 为已知点,AC 为已知边。观测了网中的9个角度,即n =9。要确定C 、D 、E 三点的坐标,其必要观测数为t =5,故条件方程的个数为r =n -t =9-5=4,即必须列出4个独立的条件方程。由图知,三个图形条件很容易列出,但第四个条件却不容易列出。

第五讲平差方法——附有参数的条件平差(续) 为了解决这个问题,可以选择某个(或某几个)非观测量作为参数。例如图中选择作为参数。设选择了u 个参数,则原来的r 个条件方程就变为c = r +u 个了。如图中,由于选择了作为参数,则条件方程的个数就变为c = r +u = 4+1=5个,即除了三个图形条件外,还可以列出1个极条件和1个固定边条件。如下图,若以A 点为极,则极条件(以A点为极)为: X X

第五讲附有参数的条件平差(续)

第五讲平差方法——附有参数的条件平差(续) 设在平差问题中,观测值个数为n,必要观测数为t,则可列出r=n-t 个条件方程。现又增设了u 个独立量作为参数,而0

第五讲附有参数的条件平差(续)1

武汉大学物理化学期末试题(A卷)

武汉大学化学与分子科学学院 物理化学(下) 期末考试试卷 学院:专业:学号:姓名: 一、概念题(15题,45分) 1. 根据碰撞理论, 温度增加反应速率提高的主要原因为:[ ] A. 活化分子所占的比例增加; B. 碰撞数增加; C. 活化能降低; D. 碰撞频率增加。 2. 298.15K, 当H2SO4溶液的浓度从0.01mol/kg增至0.1mol/kg时, 其电导率κ和摩尔电导率Λm将: [ ] A. κ减小, Λm增加; B. κ增加, Λm增加; C. κ减小, Λm减小; D. κ增加, Λm减小。 3. 下列物质的水溶液, 在一定浓度下,其正离子的迁移数(t B)如下所列, 选用哪一种物质做盐桥, 可使水系双液电池的液体接界电势减至最小。[ ] A. BaCl2 ( t(Ba++) = 0.4253); B. NaCl ( t(Na+) = 0.3854); C. KNO3 ( t(K+) = 0.5103); D. AgNO3 ( t(Ag+) = 0.4682); 4. 电解金属盐的水溶液时,其现象是:[ ] A.还原电势愈正的金属离子愈容易析出; B.还原电势愈负的金属离子愈容易析出; C.超电势愈大的金属离子愈容易析出; D.还原电势与超电势之和愈正的金属离子愈容易析出。 5. 在相同温度和压力下, 凹面液体的饱和蒸汽压p r与水平面同种液体的饱和蒸汽压p0相比, 有: [ ] A. p r = p0 ; B. p r < p0 ; C. p r >p0 ; D. 不能确定。 6. 在简单碰撞理论中, 有效碰撞的定义为( ) 。 7. 已知HI的光分解机理为:HI+hν→H+I H+HI→H2+I I+I+M→I2+M,则该反应的量子效率Φ=(________)。 8. 在298K下, 已知A液的表面张力是B液的一半, A的密度是B的两倍, 如果A液的毛细管上升是1cm, 则 用相同的毛细管测定B液, B在毛细管中将会上升( )cm.。 9. 在电泳实验中, 观察到分散相向阳极移动, 表明胶粒带()电。 10. 界面吉布斯自由能和界面张力的相同点为(), 不同点为()。 11. 当达到唐南平衡时, 体系中的任一电解质(如NaCl), 其组成离子在膜内的浓度积与膜外的浓度积的关系为( )。 12. 电化学中, 电极反应的速率以( ) 表示, 电化学极化是指( ) 的现象, 极化可分为( 、、)。 13. 某反应的表观活化能为50kJ/mol, 在300K下, 测其速率常数, 若要求k的测量误差在 1.5%以内, 则恒温槽的控温精度要求[ ],其计算式为dT = [ ]。 14. 表面超量Γ2是指: ( ),

武大测量平差试卷

2007-2008学年度第二学期期末考试《误差理论与测量平差基础》课程试卷A 一、填空题(本题共20个空格,每个空格1.5分,共30分) 1、引起观测误差的主要原因有、、三个方面的因素,我们称这些因素为。 2、根据对观测结果的影响性质,观测误差分为、、三类,观测误差通过由于引起的闭合差反映出来。 3、观测值的精度是指观测误差分布的。若已知正态分布的观测误差落在区间的概率为95.5%,则误差的方差为,中误差为。 4、观测值的权的定义式为。若两条水准路线的长度为、,对应的权为2、1,则单位权观测高差为。 5、某平差问题的必要观测数为,多余观测数为,独立的参数个数为。若,则平差的函数模型为。若,则平差的函数模型为附有参数的条件平差。 6、观测值的权阵为,的方差为3,则的方差为、的权为。 7、某点的方差阵为,则的点位方差为、误差曲线的最大值为、误差椭圆的短半轴的方位角为。 二、简答题(本题共2小题,每题5分,共10分) 1、简述观测值的精度与精确度含义及指标。在什么情况下二者相同? 2、如图1所示,A、B、C、D为已知点,由A、C分别观测位于直线AC上的点。观测边长、及角度、。问此问题的多余观测数等于几?若采用条件平差法计算,试列出条件方程式(非线性方 程不必线性化)。

三、(10分)其它条件如上题(简答题中第2小题)。设方位角,观测边长, 中误差均为,角度、的观测中误差为。求平差后 点横坐标的方差(取 )。 四、(10分) 采用间接平差法对某水准网进行平差,得到误差方程及权阵(取) (1)试画出该水准网的图形。(2)若已知误差方程常数项,求每公里观测高差的中误差。 五、(10分)图2为一长方形 为同精度独立边长观测值,已知长方形面积为(无误差), (1)求平差后长方形对角线S的长度(平差方法不限)。 (2)如设边长观测值为参数。问应采用何种平差函数模型,并给出平差所需的方程。 六、证明题(本题共3小题,每题10分,共30分) 1、条件平差可归结为求函数的极小值。试说明该函数及其中各项的含义,并证明。 2、用间接平差证明观测值平差值为无偏估计量。 3、试证明某平面控制点的点位方差是该点任意两垂直方向方差之和。

武汉大学地理信息系统专业研究方向

武大遥感院 摄影测量与遥感专业研究方向简介 1.摄影测量定位理论与方法 摄影测量定位理论与方法的核心问题是摄影中心位置和影像姿态的恢复以及高精度的对地目标定位。其主要内容包括以点、线为匹配基元,研究影像的定向、交会及区域网平差等,恢复单张影像或大区域内多张影像的摄影中心位置和姿态,利用共线方程、有理函数等数学模型描述像方与物方对应关系的参数特性及误差传播规律等。在近景摄影测量、低空摄影测量、航空航天摄影测量等方面均有广泛的应用。 2.数字摄影测量 数字摄影测量是将摄影测量的基本原理与计算机视觉的相关理论相结合,从数字影像中自动(半自动)提取所摄对象以数字方式表达的几何与物理信息的摄影测量学分支。其关键技术强调自动化或半自动化,应用计算机技术、数字图像处理、模式识别等理论与方法,自动或半自动地提取所摄对象的几何信息。主要研究内容包括稳健数字影像匹配、特征提取、目标三维重建、地物变化信息检测与自动更新、近景与视觉测量等技术及其应用。 3.数字近景摄影测量 数字近景摄影测量一般指采用数码相机采集影像,拍摄范围较小的摄影测量,具有信息丰富、非接触测量、精度高、较易实施等优势,其主要研究内容包括数字图像处理和相应的摄影测量几何处理,摄影系统检校、获取被摄目标形状、大小和运动状态等信息,在建筑工程、机械制造、城区规划、地质、医学、生物、考古、视觉检测等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 4.微波遥感 微波遥感研究利用微波段电磁波进行遥感的理论和方法,微波遥感具有全天候全天时的特点,随着高分辨率雷达卫星的不断升空,现已发展成为与光学遥感同等重要的一种遥感手段。其主要研究内容包括微波电磁波特性,地物与微波的相互作用,微波遥感图像的几何处理和辐射处理,微波遥感图像信息提取以及雷达干涉测量基本原理等方面,在农业、林业、气象、地质以及灾害应急等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 5.高光谱遥感 高光谱遥感是指在电磁波谱的可见光和红外波段范围内,利用成像光谱仪以非常窄的波长间隔获取光谱连续的影像数据,并对其进行分析、处理和信息提取的技术。高光谱遥感数据包含了丰富的空间、辐射和光谱信息,能够对在多光谱遥感中难以探测的目标信息进行分析识别,在国土资源、农业、林业、地质矿产等领域有广泛应用。 6.热红外遥感 热红外遥感是指传感器工作波段为热红外波段的遥感技术,探测区间通常在8~14微米之间。热红外遥感通过热红外探测器收集、记录地物辐射出来的热红外辐射信息,并利用这种热红外信息来识别地物和反演温度、发射率、湿度、热惯量等地表参数。在植被分析、土壤调查、精准农业和海洋等领域有广泛应用。7.定量遥感 定量遥感主要指从对地观测电磁波信号中定量提取地表参数的技术和方法研究,

武汉大学遥感原理及应用试题答案

武汉大学遥感原理及应用试题答案 A :指能够全部吸收而没有反射电磁波的理想物体。 :大气对电磁波有影响,有些波段的电磁波通过大气后衰减较小,透过率较高的波段。 :由于单一传感器获取的图像信息量有限,难以满足应用需要,而不同传感器的数据又 具有不同的时间、空间和光谱分辨率以及不同的极化方式,因此,需将这些多源遥感图像按照一定 的算法,在规定的地理坐标系,生成新的图像,这个过程即图像融合。 :指测视雷达在发射脉冲方向上能分辨地物最小距离的能力。它与脉冲宽度有关,而 与距离无关。 :指从原有的m个测量值集合中,按某一规则选择出n个特征,以减少参加分类的特征图像的数目,从而从原始信息中抽取能更好的进行分类的特征图像。即使用最少的影像数据最好 的进行分类。 二、简答题(45) 由于植物进行光合作用,所以各类绿色植物具有相似的反射波谱特性,以区分植被与其他地物。 (1)由于叶绿素对蓝光和红光吸收作用强,而对绿色反射作用强,因而在可见光的绿波段有波 峰,而在蓝、红波段则有吸收带;

(2)在近红外波段(0.8-1.1微米)有一个反射的陡坡,形成了植被的独有特征; (3)在近红外波段(1.3-2.5微米)受绿色植物含水量的影响,吸收率大增,反射率大大下降;但是,由于植被中又分有很多的子类,以及受到季节、病虫害、含水量、波谱段不同等影响使得植 物波谱间依然存在细部差别。 波谱特性的重要性: 由于不同地物在不同波段有着不同的反射率这一特性,使得地物的波谱特性成为研究遥感成像 机理,选择遥感波谱段、设计遥感仪器的依据;在外业测量中,它是选择合适的飞行时间和飞行方 向的基础资料;有效地进行遥感图像数字处理的前提之一;用户判读、识别、分析遥感影像的基础; 定量遥感的基础。 1)图像文件管理——包括各种格式的遥感图像或其他格式的输入、输出、存储以及文件管理等; 2)图像处理——包括影像增强、图像滤波及空间域滤波,纹理分析及目标检测等; 3)图像校正——包括辐射校正与几何校正; 4)多图像处理——包括图像运算、图像变换以及信息融合; 5)图像信息获取——包括直方图统计、协方差矩阵、特征值和特征向量的计算等; 6)图像分类——非监督分类和监督分类方法等; 7)遥感专题图制作——如黑白、彩色正射影像图,真实感三维景观图等地图产品; 8)三维虚拟显示——建立虚拟世界; 9)GIS系统的接口——实现GIS数据的输入与输出等。 地物的景物特征:光谱特征、空间特征和时间特征。

武汉大学地理信息系统作业题目

武汉大学地理信息系统作业 第一章、绪论 1. 信息的特性是什么? 2. 信息与数据的关系是什么? 3. 试讲述地理信息的概念和特性。 4. 地理信息系统的含义,GIS与其它IS之间的关系和区别。 5. GIS与CAM有什么样的关系? 6. GIS 的组成部分有哪些?了解GIS的硬件配置和软件配置。 7. GIS功能有哪些(举实例)? 8. GIS的应用领域有哪些(举实例)? 9. 了解GIS的大致发展过程。 10. 当代GIS发展动态。 11. 地理信息系统中的空间数据都包含哪些? 12. 地理信息系统的科学理论基础有哪些?是否可以称地理信息系统为一门科学? 13. 试举例说明地理信息系统的应用前景。 14. GIS近代发展有什么特点? 第二章、地理信息系统的空间数据结构和数据库 1. 空间实体的概念 2. 空间实体有何特点?它具有哪五种主要特征? 3. 空间实体分哪几类? 4. 空间关系类型有哪些? 5. 主要拓扑空间关系有哪些? 6. 矢栅数据各自的优缺点有哪些? 7. 矢量数据各种编码方式(需参考其它资料,实体式、索引式、双重独立式、链状双重独立式),大致了解各种方式的特点。 8. 栅格数据的各种编码方法(行程、块码、链式编码、四叉树编码),了解各种编码方法的优缺点。

9. 四叉树编码的基本思想及其表示方法(树形表示,常规四叉树、线性四叉树的表示),四进制和十进制Morton码的计算,计算机将一幅图象压缩为线性四叉树(或二维行程编码)的具体过程。 10. 矢量栅格一体化数据结构的思想。 11. 对象数据模型和时空数据模型的相关内容。 12. 矢量、栅格形式的三维数据结构有哪些?八叉树的存储结构有哪些,三维边界法的具体如何表示? 13. 空间数据库设计的主要过程。 14. 空间数据维护中数据库的重组织、重构造的含义。 15. 数据结构的概念,GIS常用的数据结构 16. 矢量数据的获取方式 17. MapInfo与ArcInfo中是如何表示空间信息的?比较其优缺点? 18. 栅格数据图形表示方法。 19. 建立栅格结构的方法有哪些?如何确定栅格单元的尺寸、栅格代码(属性值)? 20. 一体化数据结构的基础是什么? 21. 地理数据库概念 22. 数据库的主要特征 23. 数据模型 24. 数据库管理系统概念和具备的功能 25. 空间数据库概念和特点 26. 空间数据特征 27. 三种传统模型用于GIS的局限性 28. 面向对象的基本思想 29. 对象的概念和划分原则 30. 类、实例的概念和关系 31. 面向对象的三个特性的含义 32. 面向对象的四种技术 33. 继承、传播的概念,以及两者区别 34. GIS管理空间数据的方式特点 35. 时空GIS概念

武汉大学物理化学期末试卷

武汉大学2012—2013学年度第二学期 《物理化学(下)》试卷(A ) 学号 姓名 院(系) 分数 (F=96484 C mol -1 h=6.626×10-34 J s k B =1.38×10-23 J K -1 L=6.022×1023 mol -1 ) 一、(39分)填空及单项选择 1. 宏观动力学实验的一个基本目标是测量得到化学反应体系的动力学曲线,然后分析得到相关动力学参数。请列举三种测量动力学曲线的实验方法,可以结合你做过的物理化学实验来考虑。( ) 2. 两个平行一级反应,速率常数分别为k 1和k 2,活化能分别为E 1和E 2,当k 1=2k 2, 则此平行反应的表观活化能E a =( ) 3. 已知双分子基元反应(1)2Br Br Br +→;(2)43CH Br CH HBr +→+;(3)2532532C H OH CH COOH C H OOCCH H O +→+,在简单碰撞理论中,上述三个反应的空间因子分别为P 1,P 2,P 3,请写出三者由大到小的顺序: ( ) 4. 很多可燃气体在空气中因支链反应发生的爆炸有一定的爆炸界限,当气体压力高于低爆炸界限p 1时,爆炸发生,但当压力高于高爆炸界限p 2时,爆炸反而不出现,出现高爆炸界限p 2的原因主要是( ) A .容易发生三分子碰撞丧失自由基; B. 存在的杂质发挥了影响 C. 自由基与器壁碰撞加剧; D. 密度高而导热快 5.酶促反应按Michaelis-Menton 机理进行,反应速率方程为米氏方程,即 ,在高底物浓度下,为 级反应,在低底物浓度下,为 级反应。 6. 下列电解质水溶液中摩尔电导率最大的是( ) A. 0.001 mol·kg -1的HAc ; B. 0.001 mol·kg -1的KCl ; C. 0.01 mol·kg -1的KOH ; D. 0.001 mol·kg -1的HCl ; 7. 在Hittorff 法测量迁移数的实验中,用Ag 电极电解AgNO 3溶液,测出在阳极部AgNO 3增加了x mol ,而串联在电路中的Ag 库仑计上有y mol 的Ag 析出,则Ag +的迁移数为:( ) 8. 电化学中, 电极反应的速率以 ( ) 表示,按极化产生原因,极化可分为 ( ), 超电势是指 ( ). 当发生极化现象时,阳极和阴极的电极电势将发生的变化为 ( ). 电解过程中极化作用使消耗的电能( ), 在金属的电化学腐蚀过程中, 极化作用使腐蚀速度( )。

武大测绘学院研究生平差试题

武大测绘学院研究生平 差试题 TTA standardization office【TTA 5AB- TTAK 08- TTA 2C】

武汉大学 2004年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入学考试试题 考试科目:测量平差 科目代码884 一、填空题(共10个空格,每个空格4分) 1、 已知观测向量1 ,3L 的协方差阵?? ?? ? ?????--=212140206LL D 及单位权方差22= σ。现有函数32123L L L F -+=。则其方差=F D ( ),协因数= F Q ( ),函数F 关于观测值向量1 ,3L 的协方差阵=L F D ( ),协 因数阵=L F Q ( )。 2、 已知观测值向量1 ,2L 的权阵?? ? ???--=4223LL P ,则观测值的权=1L P ( ),=2L P ( ),观测值的协因数阵LL Q =( )。 3、 条件平差的函数模型是( ),附有参数的条件平差的函数模型是 ( ),它们的随机模型是( )。 二、问答题(共两小题,每小题15分) 1、 在图1所示测角网中,A 、B 为已知点,C 、D 、E 和F 为待定点,同精 度观测了1621,...,,L L L 共16个角度。若按条件平差法对该网进行平差; (1 (22、 在间接平差中,误差方程为,1 ,t n n B V =

式中)(1 ,d BX L l n +-= ,观测值1,n L 的权阵为n n P ,。 (图1) 已知参数1 ,1 ,1 ,t t t x X X += 的协因数阵1 1)(--==bb T XX N PB B Q 。现应用协因数传播律由误差方 程得T bb T XX VV B BN B BQ Q 1-==。以上做法是否正确为什么 三、计算题(共4小题,每小题15分) 1、有水准网如图2所示。图中为A 、B 、C 为已知点,21,p p 为待定点。已知高程为),(000.7),(500.8m H m H B A == )(256),(738.2),(241.121m h m h m h ==。设各水准路(1)、21,p p 两点高程的平差值;(2)、平差后21,p p 两点间高差的权。 2、 在图3所示的测角网中,A 、B 、C 为已知点,P 为待定点,6 21,...,,L L L 为同精度观测值。其中2.418457,2.42056621'''='''= L L 。若按坐标平差法对该网进行平差,计算得 0.39021980.59953220.2290256' ''='''=' ''= PC PB PA α αα, 10 .)(10.)(22 jk jk jk jk jk jk s x b s y a ?-=?=ρ ρ 现设参数改正数p p y x δδ,的单位是“ (图3) (1)、试列出1L 和5L (2)、列出平差后PC PC α的权函数式。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