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中医内科学辨证分型(新世纪二版)

中医内科学辨证分型(新世纪二版)

中医内科学辨证分型(新世纪二版)
中医内科学辨证分型(新世纪二版)

第一章肺系疾病

一、感冒

1. 风寒感冒:辛温解表,宣肺散寒-葱豉汤加味或荆防败毒散或荆防达表汤

2. 风热感冒:辛凉解表,清肺透邪-银翘散或葱豉桔梗汤

3. 暑湿感冒:清暑祛湿解表-新加香薷饮

4. 体虚感冒

1)气虚感冒:益气解表-参饮

2)阴虚感冒:滋阴解表-加减葳蕤汤

二、咳嗽

1.外感咳嗽

1)风寒袭肺:疏风散寒、宣肺止咳-三拗汤合止咳散

2)风热犯肺:疏风清热、宣肺化痰-桑菊饮

3)风燥伤肺:疏风清肺、润肺止咳-桑杏汤

2. 伤咳嗽

1)痰湿蕴肺:燥湿化痰,理气止咳-二汤(二平胃散)合三子养亲汤

2)痰热郁肺:清热化痰,肃肺止咳-清金化痰汤

3)肝火犯肺:清肺泻肝、化痰止咳-(加减)泻白散合黛蛤散

4)肺阴亏耗:养阴清热,润肺止咳-沙参麦冬汤

三、哮证

1.发作期

1)寒哮(冷哮证):温肺散寒、化痰平喘-射干麻黄汤或小青龙汤

2)热哮:清热宣肺、化痰定喘-定喘汤或越婢加半夏汤

3)寒包热哮证:解表散寒,清化痰热-小青龙加石膏汤或厚朴麻黄汤

4)风哮:疏风宣肺,化痰平喘m华盖散

痰(浊)哮:化浊除痰,降气平喘m二汤合三子养亲汤

风痰哮证:祛风涤痰,降气平喘-三子养亲汤

5)虚哮证:补肺纳肾,降气化痰-平喘固本汤

附:喘脱危证:补肺纳肾,扶正固脱-回阳急救汤合生脉饮

2. 缓解期

1)肺虚证:补肺固卫-玉屏风散

2)睥虚证:健脾化痰-六君子汤

3)肾虚证:补肾摄钠-金匮肾气丸或七味都气丸

4)肺脾气虚证:健脾益气,补土生金-六君子汤

5)肺肾两虚证:补肺益肾-生脉地黄汤合金水六君煎

四、喘证

1.实喘

1)风寒闭肺:宣肺散寒-麻黄汤(合华盖散)

2)表寒里热:宣肺泄热-麻杏石甘汤

3)痰热遏肺:清泄痰热-桑白皮汤

4)痰浊阻肺:化痰降逆-二汤合三子养亲汤

5) 肝气乘肺(肺气郁痹症):开郁降气平喘m五磨饮子

6)水气凌心:温阳利水,泻壅平喘m真武汤合葶苈大枣泻肺汤

2.虚喘

1)肺气虚:补益肺气-补肺汤合玉屏风散(或合生脉散)

2)肾气虚:补肾纳气-金贵肾气丸合参蛤散

肾阳虚-金匮肾气丸、参蛤散

肾阴虚-七味都气丸合生脉散

3)正虚喘脱证:扶阳固脱,镇摄肾气-参附汤送服黑锡丹,配合蛤蚧粉

五、肺痈

1.初期:分散风热,清肺散邪-银翘散加减

2. 成痈期:清肺解毒,化瘀消痈-千金苇茎汤合如金解毒散加减

3. 溃脓期:排脓解毒-加味桔梗汤加减

4. 恢复期:养阴益气清肺-沙参清肺汤或桔梗杏仁煎加减

六、肺痨(2)

1)肺阴亏损:滋阴润肺,清热杀虫-月华丸加减

2)阴虚火旺(虚火灼肺证):补益肺肾,滋阴降火-百合固金丸合艽鳖甲散加减

3)气阴耗伤:养阴润肺,益气健脾-保真汤(或参苓白术散)

4)阴阳两虚:温补脾肾,滋润精血-补天大造丸加减

七、肺胀

1)外寒里饮:温肺散寒,涤痰降逆m小青龙汤

2)痰浊阻肺:化痰降逆m三子养亲汤合二汤(或合子降气汤)

3) 痰热郁肺:清肺化痰,降逆平喘m越婢加半夏汤(或桑白皮汤)

4)痰蒙神窍:涤痰、开窍、熄风-涤痰汤、安宫牛黄丸或至宝丹

5)肺肾气虚:补肺纳肾、降气平喘-补肺汤合参蛤散(或合平喘固本汤)

6)阳虚水泛:温肾健脾、化饮利水-真武汤合五苓散

八、肺萎(2)

1)虚热证:滋阴清热,润肺生津-麦门冬汤合清燥救肺汤

2)虚寒证:温肺益气-甘草干汤或生甘草汤

第二章心系病证

一、心悸

1)心虚恐惧:镇惊定志、养心安神-安神定志丸(加琥珀、磁石、朱砂)

2)心脾两虚(或心血不足):补血养心,益气安神m归脾汤

3)肝肾阴亏:滋补肝肾、养心安神m一贯煎合酸枣仁汤加山萸肉、黄连温胆汤、天王补心丹、朱砂安神丸

阴虚火旺证:天王补心丹合朱砂安神丸

4)心阳不振:温补心阳m桂枝甘草龙骨牡蛎汤(合参附汤)

5)水气凌心:振奋心阳,化气利水m苓桂术甘汤

6)血瘀气滞:活血化瘀、理气通络-桃仁红花煎(合桂枝甘草龙骨牡蛎汤)

7)痰浊阻滞:理气化痰,宁心安神m导痰汤(黄连温胆汤)

8)邪毒犯心:清热解毒,益气养阴m银翘散或合生脉散加减

1)心脉瘀阻:活血化瘀、通脉止痛-血府逐瘀汤

2)痰浊阻:通阳泻浊、豁痰开结-瓜萎薤白半夏汤(合涤痰汤)

3)阴寒凝滞:辛温通阳、开痹散寒-瓜蒌薤白白酒汤加枳实、桂枝、附子、丹参、檀香(瓜蒌薤白桂枝汤合当归四逆汤)

4)气阴两虚:益气养阴、活血通络-生脉散合人参养荣汤

5)心肾阴虚:滋阴益肾、养心安神-左归饮(天王补心丹合炙甘草汤)

6)心肾阳虚:益气壮阳、温络止痛-参附汤合右归饮

7)气滞心胸证:疏肝理气,活血通络-柴胡疏肝散

附:真心痛

1)气虚血瘀:益气活血,通脉止痛-保元汤合血府逐瘀汤

2)寒凝心脉:温补心阳,散寒通脉-当归四逆汤

3)正虚阳脱:回阳救逆,益气固脱-四逆加人参汤

1)心脾两虚:补养心脾、以赌气血-归脾汤

2)阴虚火旺:滋阴降火、养心安神-黄连阿胶汤、朱砂安神丸、天王补心丹

3)心胆气虚:益气镇惊、安神定志-安神定志丸(合酸枣仁汤)

4)痰热扰:化痰清热、和中安神-温胆汤加黄连、瓜蒌(黄连温胆汤)

5)肝郁化火:清肝泻火、佐以安神-龙胆泻肝汤加减

6)心肾不交:滋阴降火,交通心肾-六味地黄丸合交泰丸

四、癫狂

1. 癫证

1)痰气郁结:疏肝解郁、化痰开窍-顺气导痰汤加木香、郁金、菖蒲(或合逍遥散)

2)气虚痰结:益气健脾,涤痰宣窍m四君子汤合涤痰汤加减

3)心脾两虚:益气健脾养,血安神-养心汤(合越鞠丸)

2. 狂证

1)痰火上扰:镇心涤痰、泻肝清火-生铁落饮

中医内科学(八)-1

中医内科学(八)-1 (总分:25.00,做题时间:90分钟) 一、A3型题(总题数:0,分数:0.00) 二、某老年女性,既往有哮喘病史多年。平素呼吸浅短难续,声低气怯,咳嗽痰白如沫,胸闷心慌,形寒汗出,舌淡紫,脉沉细。 (总题数:4,分数:2.00) 1.若见喘脱危象,急予: ?A.参附汤送服安宫牛黄丸 ?B.血府逐瘀汤送服至宝丹 ?C.真武汤送服参蛤散 ?D.参附汤送服肾气丸 ?E.参附汤送服黑锡丹 (分数:0.50) A. B. C. D. E. √ 解析: 2.近期患者外感后出现面浮,下肢肿,腹部胀满,心悸,喘咳,咳痰清稀,脘痞纳差,面唇发绀,苔白滑,脉沉,其治疗应选用: ?A.实脾饮 ?B.参附汤 ?C.苓桂术甘汤 ?D.真武汤 ?E.猪苓汤 (分数:0.50) A. B. C. D. √ E.

解析: 3.该病人辨证属: ?A.肺脾气虚 ?B.肺肾气虚 ?C.心肺气虚 ?D.肺实肾虚 ?E.阳虚水泛 (分数:0.50) A. B. √ C. D. E. 解析: 4.该老年患者,若不及时控制病情,极易发生下述变证,除外: ?A.咳吐脓血痰 ?B.吐血、便血 ?C.谵妄昏迷 ?D.喘脱 ?E.抽搐 (分数:0.50) A. √ B. C. D. E. 解析: 三、张某,女,28岁。1998年3月28日就诊。主诉:便秘2个月,患者发病的2个月前刮宫产一女婴,因术中出血过多,曾输血600毫升。分娩后至今,每次排便均需外用开塞露或服果导片,以后用药量渐增大.现每需服7~8片果导方能排便。现症见:大便干结如栗,面色萎黄,唇淡发脱,头晕目眩,失眠健忘,心悸易惊,指尖麻木,口臭食少。检查:舌质淡白,脉细涩。血红蛋白:80克/升。 (总题数:5,分数:2.50)

中医内科学病案分析·优选.

中医七年制中医内科学作业 病案:答题要求: 诊断(病、型)、症状分析、治法、主方、处方 1、某女,65岁,教师,初诊:2005年12月20日。患者慢性咳嗽已12年余,近1周加剧。 1周前夜行不慎触冒风寒,而致旧病又起。证见咳嗽频剧,气急作喘,甚至不能平卧,喉中痰鸣,痰量多,日约50-60ml,质稀有泡沫,胸部膨满,微有恶寒发热,两下肢略见水肿,苔白腻较润,舌胖有齿印,舌质淡暗,脉浮细滑。 诊断:肺胀外寒内饮 症状分析:患者肺病已久,肺气耗伤,气不化津,痰饮内生伏于肺。因不慎感受风寒引动肺内伏饮,导致肺失宣降,上逆迫肺,故咳嗽频剧,气急喘促不能平卧。痰阻气道搏击于喉,随气升降,故喉中痰鸣。肺气郁闭,气还肺间,故胸部膨满。寒邪伤肺凝津,故痰多质稀呈泡沫状。寒邪束表,卫阳被郁,正邪相争,故见寒热。水饮溢于肌肤则下肢浮肿。苔白腻较润,舌胖有齿印,质暗淡,脉浮细滑为痰饮内伏,风寒在表,肺气壅塞,气虚血瘀之象。 治法:温肺散饮,降逆涤痰,活血利水 主方:小青龙汤加减 处方:炙麻黄12g 桂枝9g 干姜4.5g 细辛3g 制半夏12g 炙甘草6g 五味子4.5g 杏仁12g 葶苈子(包)12g 益母草12g 红花6g 橘皮9g 茯苓12g 叁贴 2、陈某,女,37岁。2009年5月20日初诊。 主诉:右胁肋疼痛6个月,加重1个月。 病史:半年前受刺激后常觉两侧胁胀不适,时有疼痛,连及脘腹,嗳气后稍减,未服药治疗,病情逐渐加重。3月前胁痛加重,更见不思饮食,时有恶心呕吐,经服中药治疗后症状减轻,因有事外出使服药中断。1月前胁痛又作,且逐渐加剧,再用原方药服用后疼痛未能减轻,特来诊治。现右胁疼痛较甚,晚上加剧,不喜揉按,左侧头痛,眼睛发胀,月经提前,血色紫黑,有小块,食少,大便秘结,小便黄。检查:痛苦焦虑面容,舌质红赤,边有瘀点,脉象细弦。 诊断: 病名:胁痛 证名:肝气郁结 症状分析:肝主疏泄,喜条达而恶抑郁,其经脉布胁肋,循少腹。该患者为受情志刺激,为情志所伤,肝失条达,疏泄不利,气阻络痹而出现的胁痛。肝疏泄失职,则情志更为抑郁,久郁不解,肝失其柔顺舒畅,在患者则表现出痛苦焦虑面容。患者晚上为肝经与胆经循行时间,晚上加重,不喜揉按,左侧疼痛,则提示肝气郁滞。肝气横逆犯胃,则见嗳气,胃气不舒则表现为食少。肝开窍于目,肝

新版中医内科学常见证型

1.感冒: 风寒束表:辛温解表——荆防达表汤或荆防败毒散加减 风热犯表:辛凉解表——银翘散或葱豉桔梗汤加减 暑湿伤表:清暑祛湿解表——新加香薷饮加减 虚体感冒:气虚感冒:益气解表——参苏饮加减 阴虚感冒:滋阴解表——加减葳蕤汤化裁 2.咳嗽 (一)外感咳嗽: 风寒袭肺:疏风散寒,宣肺止咳——三拗汤合止嗽散加减 风热犯肺:疏风清热,宣肺止咳——桑菊饮加减 风燥伤肺:疏风清肺,润燥止咳——桑杏汤加减 (二)内伤咳嗽: 痰湿蕴肺:燥湿化痰,理气止咳——二陈平胃散合三子养亲汤加减 痰热郁肺:清热肃肺,豁痰止咳——清金化痰汤加减 肝火犯肺:清热泻肝,顺气降火——黛哈散合加减泻白散加减 肺阴亏耗:滋阴润肺,化痰止咳——沙参麦冬汤加减 3.哮病 (一)发作期: 冷哮证:宣肺散寒,化痰平喘——射干麻黄汤或小青龙汤加减 热哮证:清热宣肺,化痰定喘——定喘汤或越婢加半夏汤加减 寒包热哮证:解表散寒,清化痰热——小青龙加石膏汤或厚朴麻黄汤加减风痰哮证:祛风涤痰,降气平喘——三子养亲汤加味 虚哮证:补肺纳肾,降气化痰——平喘固本汤加减 喘脱危证:补肺纳肾,扶正固脱——回阳急救汤合生脉散加减(二)缓解期: 肺脾气虚:健脾益气,补土生金——六君子汤加减 肺肾两虚:补肺益肾——生脉地黄汤合金水六君煎加减 4.喘证 (一)实喘: 风寒壅肺:宣肺散寒——麻黄汤合华盖散加减 表寒肺热:解表清里,化痰平喘——麻杏石甘汤加减 痰热郁肺:清热化痰,宣肺平喘——桑白皮汤加减 痰浊阻肺:祛痰降逆,宣肺平喘——二陈汤合三子养亲汤加减 肺气郁痹:开郁降气平喘——五磨饮子加减 (二)虚喘: 肺气虚耗:补肺益气养阴——生脉散合补肺汤加减 肾虚不纳:补肾纳气——金匮肾气丸合参哈散加减 正虚喘脱:扶阳固脱,镇摄肾气——参附汤送服黑锡丹,配合蛤蚧粉5.肺痈 初期:疏风散热,清肺化痰——银翘散加减 成痈期:清肺解毒,化瘀消痈——千金苇茎汤合如金解毒散加减 溃脓期:排脓解毒——加味桔梗汤加减

精深中医内科学证型表格解

中医科学证型表解 第一单元肺系病证 病因:外感六淫、时行疫毒。 病机:卫表不和,肺失宣肃。 病位:肺卫。 病理:六淫之邪。 病机:邪犯于肺,肺气上逆。 病因:外感六淫、邪干肺。 病位:肺,与肝脾有关,久肾。 病理:痰、火。 辨证:外感伤,证候虚实。 病因病机: 外邪侵袭,触动伏痰。 病因: 外邪侵袭、饮食、体虚病后。 病位:肺,与脾肾密切。 病理:痰为主。 发作时病理: 痰气相搏,气道被阻。 病机:肺气上逆,宣降失职; 或气无所主,肾失摄纳。 病因:外邪侵袭、饮食不当、 情志所伤、劳欲久病。 病位:肺、肾,涉及肝脾。 辩证:辨虚实;实喘再辨外感 伤;虚喘当辨病变脏器。 五、肺痈-清热解毒,化瘀排 病因:感受风热、痰热素盛。 成痈化脓的病理基础:血瘀。 病理:邪盛的实热证候。脓疡溃后见阴伤 气耗。溃脓期是病情顺逆的转折点。 病位:肺

病位:肺与脾肾密切,后及心肝 病因:久病肺虚、感受外邪。 病机:久病肺虚,六淫侵袭,以致痰饮淤血 结于肺间,肺气胀满,不能敛降。 病变:首肺,继脾肾,后及心。 病理:痰浊、水饮、血瘀。 辩证:标本虚实病情轻重 病位:肺脾肾心 病因:久病损肺、误治津伤。基本病机: 肺虚,津气大伤,失于濡养,肺叶枯萎。 病位:肺,与脾胃肾相关。 病理:肺燥津伤(虚热)、肺气虚冷(虚 寒)。 第二单元心系病证 病因:体虚劳倦、七情、 感受外邪、药食不当。 病机:气血阴阳亏虚, 心失所养或邪扰心神, 心神不宁。 病位:心,肝脾肾肺关。 病理:虚实气滞、血 瘀、痰浊、水饮。 病因:感受寒邪、情志失调、饮食失 调、年迈体虚、劳倦伤。(无药食不 当) 病机:心脉痹阻。 病位:心,涉肝脾肺肾。 首辩:病情轻重。实证:气滞、血瘀、 寒凝、痰浊, 病机:本虚标实 病位:心,其本在肾 病因:情志失常,饮食不节, 劳逸失调,病后体虚。 病机:阳盛阴衰,阴阳失交。 病位:心,与肝脾胃肾相关。 首辨:虚实。 第三单元脑系病证

中医内科学重点疾病辩证论治

中医内科学 一、感冒 风寒束表:辛温解表-荆防达表汤or荆防败毒散 风热犯表:辛凉解表-银翘散or葱豉桔梗汤 暑湿伤表:清暑祛湿解表-新加香薷饮 气虚感冒:益气解表-参苏饮 阴虚感冒:滋阴解表-加减葳蕤汤 二、咳嗽 1、外感咳嗽 风寒袭肺证:疏风散寒、宣肺止咳-三拗汤&止嗽散 风热犯肺证:疏风清热、宣肺止咳-桑菊饮 风燥伤肺证:疏风清肺、润燥止咳-桑杏汤 2、内伤咳嗽 痰湿蕴肺证:燥湿化痰、理气止咳-二陈平胃散&三子养亲汤 痰热郁肺证:清热肃肺、豁痰止咳-清金化痰汤 肝火犯肺证:清肺泻肝、顺气降火-加减泻白散&黛蛤散 肺阴亏耗证:滋阴润肺、止咳化痰-沙参麦冬汤 三、喘证 1、实喘 风寒壅肺证:宣肺散寒-麻黄汤合华盖散 表寒肺热证:解表清里,化痰平喘-麻杏石甘汤 痰热郁肺证:清热化痰,宣肺平喘-桑白皮汤 痰浊阻肺证:祛痰降逆,宣肺平喘-二陈汤&三子养亲汤 肺气郁痹证:开郁降气平喘-五磨饮子 2、虚喘 肺气虚耗证:补肺益气养阴-补肺汤&生脉散 肾虚不纳证:补肾纳气。肾阳虚-金匮肾气丸&参蛤散。肾阴虚-七味都气丸&生脉散 正虚喘脱证:扶阳固脱,镇摄肾气-参附汤送服黑锡丹,配合蛤蚧粉 四、哮病 1、发作期 冷哮证:宣肺散寒、化痰平喘-射干麻黄汤or小青龙汤 热哮证:清热宣肺、化痰定喘-定喘汤or 越婢加半夏汤 寒包热哮证:解表散寒,清化痰热-小青龙加石膏汤or厚朴麻黄汤 风痰哮证:祛风涤痰,降气平喘-三子养亲汤 虚哮证:补肺纳肾,降气化痰-平喘固本汤 2、缓解期 肺脾气虚证:健脾益气,培土生金-六君子汤 肺肾两虚证:补肺益肾-生脉地黄汤&金水六君煎 五、心悸 心虚胆怯证:镇惊定志、养心安神-安神定志丸 心血不足证:补血养心、益气安神-归脾汤 心阳不振证:温补心阳、安神定悸-桂甘龙牡汤&参附汤

中医内科学辨证分型(新世纪二版)

第一章肺系疾病 一、感冒 1. 风寒感冒:辛温解表,宣肺散寒-葱豉汤加味或荆防败毒散或荆防达表汤 2. 风热感冒:辛凉解表,清肺透邪-银翘散或葱豉桔梗汤 3. 暑湿感冒:清暑祛湿解表-新加香薷饮 4. 体虚感冒 1)气虚感冒:益气解表-参苏饮 2)阴虚感冒:滋阴解表-加减葳蕤汤 二、咳嗽 1.外感咳嗽 1)风寒袭肺:疏风散寒、宣肺止咳-三拗汤合止咳散 2)风热犯肺:疏风清热、宣肺化痰-桑菊饮 3)风燥伤肺:疏风清肺、润肺止咳-桑杏汤 2. 内伤咳嗽

1)痰湿蕴肺:燥湿化痰,理气止咳-二陈汤(二陈平胃散)合三子养亲汤 2)痰热郁肺:清热化痰,肃肺止咳-清金化痰汤 3)肝火犯肺:清肺泻肝、化痰止咳-(加减)泻白散合黛蛤散 4)肺阴亏耗:养阴清热,润肺止咳-沙参麦冬汤 三、哮证 1.发作期 1)寒哮(冷哮证):温肺散寒、化痰平喘-射干麻黄汤或小青龙汤 2)热哮:清热宣肺、化痰定喘-定喘汤或越婢加半夏汤 3)寒包热哮证:解表散寒,清化痰热-小青龙加石膏汤或厚朴麻黄汤 4)风哮:疏风宣肺,化痰平喘m华盖散 痰(浊)哮:化浊除痰,降气平喘m二陈汤合三子养亲汤 风痰哮证:祛风涤痰,降气平喘-三子养亲汤 5)虚哮证:补肺纳肾,降气化痰-平喘固本汤 附:喘脱危证:补肺纳肾,扶正固脱-回阳急救汤合生脉饮

2. 缓解期 1)肺虚证:补肺固卫-玉屏风散 2)睥虚证:健脾化痰-六君子汤 3)肾虚证:补肾摄钠-金匮肾气丸或七味都气丸 4)肺脾气虚证:健脾益气,补土生金-六君子汤 5)肺肾两虚证:补肺益肾-生脉地黄汤合金水六君煎 四、喘证 1.实喘 1)风寒闭肺:宣肺散寒-麻黄汤(合华盖散) 2)表寒里热:宣肺泄热-麻杏石甘汤 3)痰热遏肺:清泄痰热-桑白皮汤 4)痰浊阻肺:化痰降逆-二陈汤合三子养亲汤 5) 肝气乘肺(肺气郁痹症):开郁降气平喘m五磨饮子 6)水气凌心:温阳利水,泻壅平喘m真武汤合葶苈大枣泻肺汤

中医内科学证型表解

. 中医科学证型表解 第一单元肺系病证 一、感冒-解表达邪 病因:外感六淫、时行疫毒。代表方药证型治法 病机:卫表不和,肺失宣肃。 1. 风寒束表证辛温解表荆防达表汤或荆防败毒散病位:肺卫。银翘散或葱豉桔梗汤辛凉解表 2. 风热犯表证 病理:六淫之邪。新加香薷饮暑湿伤表证清暑祛湿解表 3. 参饮 4. 气虚感冒益气解表加减葳蕤汤阴虚感冒滋阴解表 5. 二、咳嗽-祛邪利肺,扶正补虚。 病机:邪犯于肺,肺气上逆。证型治法代表方药 病因:外感六淫、邪干肺。1. 风寒袭肺疏风散寒、宣肺止咳三拗汤合止咳散 病位:肺,与肝脾有关,久肾。2. 风热犯肺桑菊饮疏风清热、宣肺止咳 病理:痰、火。3. 风燥伤肺桑杏汤疏风清肺、润燥止咳 辨证:外感伤,证候虚实。4. 痰湿蕴肺二平胃散合三子养亲汤燥湿化痰、理气止咳 5. 痰热郁肺清金化痰汤清热肃肺、豁痰止咳 6. 肝火犯肺黛蛤散合加减泻白散清肺泻肝、顺气降火7. 肺阴亏耗沙参麦冬汤滋阴润肺、化痰止咳 三、哮病-发时治标,平时治本

病因病机: 外邪侵袭,触动伏痰。病因:饮食、体虚病后。外邪侵袭、病位:肺,与脾肾密切。病理:痰为主。发作时病理:痰气相搏,气道被阻。 四、喘证-实喘治在肺,祛邪利气,虚喘治在肺肾脾,以肾为主,培补摄纳 病机:肺气上逆,宣降失职; 或气无所主,肾失摄纳。 病因:外邪侵袭、饮食不当、情志所伤、劳欲久病。 病位:肺、肾,涉及肝脾。辩证:辨虚实;实喘再辨外感伤;虚喘当辨病变脏器。 五、肺痈-清热解毒,化瘀排脓 病因:感受风热、痰热素盛。代表方药治法证型成痈化脓的病理基础:血瘀。银翘散疏风散热、清肺化痰初期1. 病理:邪盛的实热证候。脓疡溃后见阴伤清肺解毒、化瘀消痈千金苇茎汤合如金解毒散 2. 成痈期气耗。溃脓期是病情顺逆的转折点。加味桔梗汤排脓解毒3. 溃脓期病位:肺 4. 恢复期清养补肺沙参清肺汤或桔梗杏仁煎 六、肺痨-补虚培元,治痨杀虫 证型治法代表方药 1)肺阴亏损滋阴润肺月华丸

中医内科学证型(整理)

病名首见北宋《仁斋直指方-诸风》。 元朱丹溪提出辛温、辛凉治法;明清感冒与伤风互称。 病机:外感六淫,卫表不和 治疗原则:解表达邪 风寒束表:风寒外束,卫阳被郁,腠理闭塞,肺气不宣。辛温解表。荆防达表汤/荆防败毒散。 风热犯表:风热犯表,热郁肌腠,卫表失和,肺失清肃。辛凉解表。银翘散/葱豉桔梗汤。 暑湿伤表:暑湿伤表,表卫不和,肺气不清。清暑祛湿解表。新加香薷饮。 气虚感冒:素体气虚,卫外不固,风邪承袭。益气解表。参苏饮。 阴虚感冒:阴亏津少,外受风热,表卫失和。滋阴解表。加减葳蕤汤。 阳虚外感:再造散) 刘河间提出咳与嗽有别。素问:由皮毛先受邪气而致。五脏六腑皆令人咳,非独肺也。 外感咳嗽宣肺散邪为主;内伤咳嗽祛邪扶正,标本兼治。 《内经》咳嗽的病位在肺。“五脏六腑皆令人咳” 《景岳全书》外感、内伤 病因:外感六淫、内邪干肺 病变主脏在肺,与肝脾有关,久则及肾 (一)外感咳嗽: 风寒袭肺:风寒袭肺,肺气失宣。疏风散寒,宣肺止咳。三坳汤/止嗽散。 风热犯肺:风热犯肺,肺失清肃。疏风清热,宣肺止咳。桑菊饮。 风燥伤肺:风燥伤肺,肺失清润。疏风清肺,润燥止咳。桑杏汤。(凉燥杏苏散) (二)内伤咳嗽: 痰湿蕴肺:脾湿生痰,上渍于肺,壅遏肺气。燥湿化痰,理气止咳。二陈平胃散+三子养亲汤。 痰热郁肺:痰热壅肺,肺失肃降。清热肃肺,豁痰止咳。清金化痰汤。 肝火犯肺:肝郁化火,上逆侮肺。清肺泻肝,顺气降火。黛蛤散(肝)合加减泻白散(肺)。 :肺阴亏虚,虚热内灼,肺失润降。滋阴润肺,化痰止咳。沙参麦冬汤。 朱丹溪首创哮喘病名,“未发以扶正气为主,既发以攻邪气为急”; 《金匮要略》咳而上气,喉中水鸣声,射干麻黄汤主之。 明虞抟医学正传区别哮与喘。 病因:外邪、饮食、情志、体虚 治疗原则:发时治标,平时治本 (一)发作期:痰气搏结,阻与气道,肺失宣降 冷哮:寒痰伏肺,遇感触发,痰升气阻,肺失宣畅。宣肺散寒,化痰平喘。射干麻黄汤/小青龙汤。 热哮:痰热蕴肺,壅阻气道,肺失清肃。清热宣肺,化痰定喘。定喘汤/越婢加半夏汤。 寒包热哮:痰热壅肺,复感风寒,客寒包火,肺失宣降。解表散寒,清化痰热。小青龙加石膏汤/厚朴麻黄汤。 风痰哮:痰浊伏肺,风邪引触,肺气郁闭,升降失司。祛风涤痰,降气平喘。三子养亲汤。 虚哮:哮病久发,痰气淤阻,肺肾两虚,摄纳失常。补肺纳肾,降气化痰。平喘固本汤。 喘脱危证:痰浊壅盛,上蒙清窍,肺肾两亏,气阴耗伤,心肾阳衰。补肺纳肾,扶正固脱。回阳急救汤/生脉饮。(二)缓解期:正虚为主 肺脾气虚:哮病日久,肺虚不主气,脾失健运,气不化津,痰饮蕴肺,肺气上逆。健脾益气,补土生金。六君子汤。 :哮病久发,精气亏乏,肺肾摄纳失常,气不归原,津凝为痰。补肺益肾。生脉地黄汤+金水六君煎。 张介宾把喘证归纳为虚实两大证。 叶天士《临证指南医案》“在肺为实,在肾为虚” 病因:外邪、饮食、情志、劳欲久病 病机:病位在肺、肾,涉及肝、脾。(实在肺,虚在肺肾) (一)实喘

中医内科学病证分型+方名学习总结

中医内科学 注意:1、是以7版为模板,5版补充。 2、黑色字体的是7版和5版相同的。 3、蓝色字体表明与7版不同之处,是5版的说法。 第一章、肺系病证 第二、咳嗽 外感咳嗽 1)风寒袭肺-疏风散寒、宣肺止咳——三拗汤合止咳散 2)风热犯肺-疏风清热、宣肺止咳——桑菊饮 附:夏令夹暑——加六一散、鲜荷叶 3)风燥伤肺-疏风清肺、润燥止咳——桑杏汤 附:凉燥(干咳少痰,或无痰,咽干鼻燥,兼有恶寒发热,头痛无汗,舌苔薄白而干)——杏苏散 内伤咳嗽 4)痰湿蕴肺-燥湿化痰、理气止咳/健脾燥湿、化痰止咳——二陈平胃散合三子养亲汤附:病情稳定——六君子丸 5)痰热郁肺-清热肃肺、化痰止咳/清热化痰肃肺——清金化痰汤 6)肝火犯肺-清肺泻肝、顺气降火——黛蛤散合泻白散 7)肺阴亏耗-滋阴润肺、化痰止咳——沙参麦冬汤 第三、哮证 发作期 1)冷哮-宣肺散寒、化痰平喘——射干麻黄汤/小青龙汤 2)热哮-清热宣肺、化痰定喘——定喘汤/越婢加半夏汤 3)寒包热哮-解表散寒、请化痰热——小青龙加石膏汤/厚朴麻黄汤 4)风痰哮证-祛风涤痰、降气平喘——三子养亲汤 5)虚哮证-补肺纳肾、降气化痰——平喘固本汤 喘脱危证—补肺纳肾,扶正固脱——回阳救急汤合生脉饮 缓解期 6)肺脾气虚—健脾益气、补土生金-六君子汤加减 7)肺肾两虚—补肺益肾/补肾摄钠——生脉地黄汤合金水六君煎 5版:哮证 发作期 1)冷哮-宣肺散寒、化痰平喘——射干麻黄汤 附:表寒里饮,寒象甚者——小青龙汤病 哮证剧烈者——紫金丹 若病久,阴盛阳虚,发虚哦频繁,发时喉中痰鸣如鼾,声低,气短不足以息咳痰清晰稀,面色苍白,汗出肢冷,舌苔淡白,脉沉细——苏子降气 2)热哮-清热宣肺、化痰定喘——定喘汤 附:病久热盛伤阴,虚中夹实,气急难续,咳呛,痰少质粘,口燥咽干,烦热颧红,舌红少苔,脉细数——麦门冬汤 哮证发作以痰气壅实为主,寒热不显,喘咳胸闷,作不得卧,痰涎壅盛,喉如拽据,咳痰粘腻难

中医医院内科证型整理加快速记忆口诀.docx

中医内科学 肺系病证 类型证型治法舌脉方药 感冒:寒荆热银署新加,阴葳气参寒热解 风寒束表辛温解表苔薄白,脉浮紧荆防达表汤、荆防败毒散 感风热犯表辛凉解表舌边尖红,苔薄黄,脉浮数银翘散、葱豉桔梗汤 冒暑湿伤表清暑祛湿解表苔薄黄而腻,脉濡数新加香薷饮 气虚感冒益气解表舌淡苔白,脉浮无力参苏饮 阴虚感冒滋阴解表舌红少苔,脉细数加减葳蕤汤 咳嗽:寒三热菊燥桑杏,湿陈热清肝火泻,肺阴沙咳嗽平 风寒袭肺疏风散寒,宣肺止咳苔薄白,脉浮或浮紧三拗汤合止嗽散 外感风热犯肺疏风清热,宣肺止咳苔薄黄,脉浮数或浮滑桑菊饮 舌红少津,苔薄白或薄黄,脉浮数或 咳风燥伤肺疏风清肺,润燥止咳桑杏汤 小数 嗽 痰湿蕴肺燥湿化痰,理气止咳苔白腻,脉濡滑二陈平胃散合三子养亲汤 内伤痰热郁肺清热肃肺,豁痰止咳舌红,苔薄黄腻,脉滑数清金化痰汤 肝火犯肺清肝泻肺,顺气降火苔薄黄少津,脉弦数加减泻白散合黛蛤散肺阴亏耗滋阴润肺,化痰止咳舌红少苔,脉细数沙参麦冬汤哮证:哮冷射干热定喘,寒包青石风痰亲,肺脾六君肾生地 寒(冷)哮温肺散寒,化痰平喘苔白滑,脉弦紧或浮紧射干麻黄汤、小青龙汤热哮清热宣肺,化痰定喘舌红,苔黄腻,脉滑数或弦滑定喘汤、越婢加半夏汤 哮发作期寒包热哮解表散寒,清热化痰舌尖边红,苔白腻罩黄,脉弦紧小青龙加石膏汤、厚朴麻黄汤病风痰哮祛风涤痰,降气平喘苔厚腻,脉滑实三子养亲汤 虚哮补肺纳肾,降气化痰舌淡,脉沈细平喘固本汤 缓解期 肺脾气虚健脾益气,补土生金舌淡苔薄白,脉细弱六君子汤 肺肾两虚补肺益肾舌红少苔,脉细数生脉地黄汤合金水六君煎 喘证:喘寒麻黄里热石,热桑浊陈气闭五,肺虚生脉肾虚匮,正虚喘脱参附锡。 风寒壅肺宣肺散寒苔薄白而滑,脉浮紧麻黄汤合华盖散 表寒肺热解表清里,化痰平喘舌红,苔薄白或黄,脉浮数或滑麻杏石甘汤 喘实喘痰热郁肺清热化痰,宣肺平喘舌红,苔黄或腻,脉滑数桑白皮汤痰浊阻肺祛痰降逆,宣肺平喘苔白厚腻,脉滑二陈汤合三子养亲汤 证 肺气郁痹开郁降气平喘苔薄,脉弦五磨饮子 肺气虚耗补肺益气养阴舌淡红或舌红苔剥,脉软弱或细数生脉散合补肺汤虚喘肾虚不纳补肾纳气舌红少津,脉细数金匮肾气丸合参蛤散正虚喘脱扶阳固脱,镇摄肾气参附汤送服黑锡丹 初期疏风清热,清肺化痰舌苔薄黄,脉浮数而滑银翘散加减 肺成痈期清肺解毒,化瘀消痈苔黄腻,脉滑数千金苇茎汤合如金解毒散痈溃脓期排脓解毒舌红苔黄腻,脉滑数或数实加味桔梗汤恢复期清养补肺舌红或淡红,苔薄,脉细或细数无力沙参清肺汤或桔梗杏仁煎 肺痨:阴月火合保真造 肺阴亏损滋阴润肺舌边尖红,苔薄白,脉细数月华丸 肺虚火灼肺滋阴降火舌干而红,苔薄黄而剥,脉细数百合固金汤合秦艽鳖甲散痨气阴耗伤益气养阴舌光淡,边有齿痕,苔薄,脉细弱而数保真汤、参苓白朮散 阴阳虚损滋阴补阳舌光淡隐紫少津,苔黄而剥,脉微细 补天大造丸而数或虚大无力 痰浊壅肺化痰降气,健脾益肺舌暗,苔薄腻或浊腻,脉小滑苏子降气汤合三子养亲汤痰热郁肺清肺化痰,降逆平喘舌边尖红,苔黄或黄腻,脉数或滑数越婢加半夏汤、桑白皮汤 肺 痰蒙神窍涤痰,开窍,熄风舌暗红或淡紫,苔白腻或黄腻,脉细 涤痰汤 胀滑数 阳虚水泛温肾健脾,化饮利水舌胖黯,苔白滑,脉沈细真武汤合五苓散 肺肾气虚补肺纳肾,降气平喘舌淡或黯紫,脉沈细数无力或结代平喘固本汤合补肺汤 肺虚热滋阴清热,润肺生津舌红而干,脉虚数麦门冬汤合清燥救肺汤 痿虚寒温肺益气舌淡,脉虚弱甘草干姜汤或生姜甘草汤 心系病证 类型证型治法舌脉方药

中医内科辩证分析

第一章肺系病症 第一节感冒 1.风寒证 [证候分析]风寒之邪外束肌表,卫阳被郁,故见恶寒、发热、无汗;清阳不展,络失和则头痛、肢节酸疼。风寒上受,肺气不宣而致鼻塞流涕、咽痒、咳嗽;寒为阴邪故口不渴或渴喜热饮。舌苔薄白而润,脉浮紧,俱为表寒征象。 2.风热证 [证候分析]风热犯表,热郁肌腠,卫表失和,故见身热、微恶寒、汗出不畅;风热上扰则头胀痛;风热之邪熏蒸清道,故咽喉肿痛,咽燥口渴,鼻流浊涕;风热犯肺,肺失清肃,则咳嗽、痰粘或黄。苔白微黄,脉象浮数,为风热侵于肺卫之征。 3.暑湿证 [证候分析]夏季感冒,感受当令之暑邪,暑多夹湿,每多暑湿并重。暑湿伤表,表卫不和,故身热、微恶风、汗少、肢体酸痛;风暑夹湿上犯清空,则头昏重胀痛;暑热犯肺,肺气不清,故咳嗽痰粘,鼻流浊涕;暑热内扰,热灼津伤,则心烦、口渴、小便短赤;湿热中阻,气机不展,故胸闷、泛恶、口中粘腻,渴不多饮。舌苔薄白黄腻,脉儒数为暑湿夹湿之征。 第二节咳嗽 1.外感咳嗽 (1)风寒袭肺 [证候分析]风寒袭肺,肺气壅塞不得宣通,故咳而声重、气急;风寒不受,肺窍不利,则鼻塞流涕,咽喉作痒;寒邪郁肺,气不布津,凝聚为痰,故痰咯稀薄色白;风寒外束肌腠,故伴有头痛身楚,寒热无汗等表寒证。舌苔薄白,脉浮或浮紧,为风寒在表之征。 (2).风热犯肺 [证侯分析]风热犯肺,肺失清肃而咳嗽气粗,或咳声嘎哑,肺热伤津则见口渴,喉燥咽痛;肺热内郁,蒸液成痰,故痰吐不爽,稠粘色黄,鼻流黄涕;风热犯肺,卫表不和而见汗出等表热证。苔薄黄,脉浮数,皆是风热在表之征。 (3).风燥伤肺 [证侯分析]风燥伤肺,肺失清润,故见干咳作呛;燥热灼津则咽喉口鼻干燥,痰粘不易咯吐;燥热伤肺,肺络受损,故痰中夹血。本证多发于秋季,乃燥邪与风热并见的温燥证,故见风燥外客,卫气不和的表证。舌质干红少津,脉浮数,均属燥热之征。 2.内伤咳嗽 (1). 痰湿蕴肺 [证侯分析]脾湿生痰,上渍于肺,壅遏肺气,故咳嗽痰多,咳声重浊,痰粘腻或稠厚;脾运不健故食甘甜肥腻物品反而助湿生痰,湿痰中阻则胸闷脘痞、呕恶;脾气虚弱故食少、神倦、大便时溏。舌苔白腻,脉濡滑,为痰湿内盛之 征。 (2). 痰热郁肺 [证候分析]痰热壅阻肺气,肺失清肃,故咳嗽气息粗促, 痰多质粘稠、色黄、咯吐不爽;痰热郁蒸,则痰有腥味; 热伤肺络,故胸肋胀痛,咳时引痛,或咯吐血;肺热内郁, 则有身热,口干欲饮,舌苔薄黄腻、质红,脉滑数,均属 痰热之候。 (3)肝火犯肺 [证候分析]肝气郁结化火,上逆侮肺,肺失清肃,以致气 逆作咳;肝火上炎,故咳时面红,口苦咽干;木火刑金, 炼液成痰,则痰粘或成絮条,难以咯吐;肝脉布两胁,上 注于肺,肝肺络气不和,故胸胁胀痛,咳而引痛。舌苔薄 黄少津,脉弦数,皆为肝火肺热之征。 (4). 肺阴亏耗[证候分析]肺阴亏虚,虚热内灼,肺失润降, 则干咳,咳声短促;虚火灼津为痰,肺损络伤,故痰少粘 白或见夹血;阴虚肺燥,津液不能濡润不承则咳声逐渐嘶 哑,口干咽燥;阴虚火旺,故午后潮热,手足心热,颧红, 夜寐盗汗;阴精不能充养而致形瘦神疲。舌质红,脉细数, 均为阴虚内热之征。 第三节哮病 1.发作期 (1)寒哮[证候分析]寒痰伏肺,遇感触发,痰升气阻,以致 呼吸急促而哮鸣有声。肺气郁闭,不得宣畅,则见胸膈满 闷如塞,咳反不甚而咯痰量少。阴盛于内,阳气不能宣达, 故面色晦滞带青,形寒怕冷。病因于寒,内无郁热,故口 不渴而喜热饮。外寒每易引动内饮,故天冷或受寒则发。 舌苔白滑,脉弦紧或浮紧,皆为寒盛之象。 (2)热哮[证候分析]痰热壅肺,肺失清肃,肺气上逆,故喘 而气粗息喘,痰鸣如吼,胸高胁胀,咳呛阵作。热蒸液聚 生痰,痰热胶结,故咯痰粘浊稠厚不利,色黄或白。痰火 郁蒸,则烦闷,自汗,面赤,口苦。病因于热,肺无伏寒, 故不恶寒而口渴喜饮。舌质红,苔黄腻,脉滑数,均是痰 热内盛之征。 2.缓解期 (1)肺虚[证候分析]卫气虚弱,不能充实腠理,外邪易侵, 故自汗,怕风,常易感冒,每因气候变化而诱发。肺虚不 能主气,气不化津,痰饮蕴肺,故气短声低,咯痰清稀色 白。面色光白,舌淡苔白,脉象虚细,皆属肺气虚弱之征。 (2)脾虚[证候分析]脾虚健运无权,故食少脘痞,大便不实, 常因饮食不当而诱发。中气不足则倦怠气短,语言无力, 舌苔薄腻或白滑,质淡,脉细软。 肾虚[证候分析]久病肾虚,摄纳失常,气不归元,故气短, 动则喘甚,吸气不利。精气亏乏,不能充养,故脑转耳鸣, 腰酸腿软,劳累易发。若属阳虚可见外寒之征,阴虚则生 内热之候。 第四节喘证 1.实喘 (1)风寒袭肺 [证候分析]风寒上受,内合于肺,邪实气壅,肺气不宣, 故喘咳气逆,胸部闷胀。寒邪伤肺,凝液成痰,则痰多稀 薄色白。风寒束表,皮毛闭塞,故见恶寒、头痛、发热、 无汗等表寒征。苔薄白而滑,脉浮紧亦为风寒在表之征。 (2)表寒里热 [证候分析]因寒邪束表,肺有郁热,或表寒未解,内已化 热,热郁于肺,肺气上逆,而喘逆,息粗,鼻煽,胸部胀 痛,咳痰稠粘不爽,热为寒郁则伴形寒、发热、烦闷、身 痛。苔薄白或黄、质红,脉浮数为表寒肺热夹杂之象。 (3)痰热郁肺 [证候分析]邪热壅肺,灼津成痰,肃降无权,而致喘咳气 涌,胸部胀痛,痰粘稠色黄,热伤肺络则见血痰,痰热郁 蒸故伴有烦热、渴饮、咽干、面红等症。苔黄或腻,脉滑 数为痰热之征。 (4)痰浊阻肺 [证候分析]中阳不运,积湿成痰,痰浊壅肺,肺气失降, 故穿满闷窒,胸盈仰息,痰多色白粘腻;痰湿蕴中,肺胃 不和而见呕恶、纳呆、口粘、苔厚腻,脉滑。 (5)肺气郁痹 [证候分析]郁怒伤肝,肝气冲逆犯肺,肺气不降,则喘促 气憋,咽中如窒。肝肺络气不和而胸闷胸痛。心肝气郁则 失眠,心悸,脉弦。 2.虚喘 (1)肺虚 [证候分析]肺虚气失所主,故喘促短气,气怯声低,喉有 鼾声。肺气不足致咳声低弱。气不化津,故咯痰稀白。肺 虚卫外不固则自汗、畏风。舌质淡红,脉软弱为肺气虚弱 之象。若肺阴不足,虚火上炎则见呛咳痰少质粘,烦热, 咽喉不利,面潮红。舌红苔薄,脉细数为阴虚火旺之征。 (2)肾虚 [证候分析]久病肺虚及肾,气失摄纳故见呼多吸少,气不 得续,动则喘甚;肾虚精气耗损,则见形瘦神惫;肾阳既 衰,卫外之阳不固故汗出;阳气不能温养于外,则肢冷、 面青;阳虚气不化水而见跗肿。舌苔淡白、黑润,脉微细、 沉弱均为肾阳衰弱之征。若真阴衰竭,阴不敛阳,孤阳上 越,气失摄纳,则见喘急面红,咽干,烦躁,足冷,汗出 如油,舌红少津,脉细数等戴阳之征。 第五节肺痈 (1)初期

中医内科学整理必背

1.普通感冒与时行感冒的区别? 普通感冒是感受触冒风邪引起的常见外感疾病,临床表现以鼻塞、流涕、喷嚏、咳嗽,头痛,恶寒发热,全身不适等为特征, 时行感冒多呈流行性,在同一时期发病人数剧增,且症状类似,多见恶寒发热、周身酸痛、乏力等全身症状, 病情一般较普通感冒为重。 2.感冒的辩证分型? (1)实证感冒 ①风寒束表 主症:恶寒重,发热轻,无汗,头痛,肢体酸楚,甚则疼痛,鼻塞声重,打喷嚏,时流清涕,咽痒,咳嗽,痰白稀薄;舌苔薄白,脉浮或浮紧。 治法:辛温解表,宣肺散寒 处方:荆防败毒散 组成:荆芥、防风、茯苓、独活、柴胡、前胡、川芎、枳壳、羌活、桔梗、薄荷、甘草 ②风热犯表 主症:身热较著,微恶风,汗泄不畅,咽干甚则咽痛,鼻塞,流黄稠涕,头胀痛,咳嗽,痰黏或黄,口干欲饮;舌尖红,舌苔薄干或薄黄,脉浮数 治法:辛凉解表,疏风清热 处方:银翘散 组成:金银花、连翘、薄荷、荆芥穗、淡豆鼓、桔梗、牛蒡子、甘草、竹叶、芦根 ③暑湿伤表 主症:发热,微恶风,身热不扬,汗出不畅,肢体困重或酸痛,头重如裹,胸闷脘痞,纳呆,鼻塞,流浊涕,心烦口渴,大便或溏,小便短赤;舌苔白腻或黄腻,脉濡数或滑 治法:消暑祛湿解表 处方:新加香薷饮 组成:香薷、金银花、连翘、厚朴、鲜扁豆花 (2)虚体感冒 ①气虚感冒 主症:恶寒较甚,或并发热,鼻塞,流涕,气短,乏力,自汗,咳嗽,痰白,咳痰无力,平素神疲体弱,或易感冒;舌淡苔薄白,脉浮无力。 治法:益气解表,调和营卫 处方:参苏饮 组成:人参、茯苓、甘草、紫苏叶、葛根、前胡、桔梗、半夏、陈皮、枳壳、木香、生姜、大枣 ②阴虚感冒 主症:身热,微恶风寒,无汗或微汗或盗汗,干咳少痰,头昏,心烦,口干,甚则口渴;舌红少苔,脉细数. 治法:滋阴解表 处方:加减葳蕤汤 组成:玉竹、白薇、煎白,薄荷、淡豆豉、桔梗、炙甘草、大枣 ③阳虚感冒 主症:恶寒重,发热轻,头痛身痛,无汗,面色晄白,语声低微,四肢不温;舌质

中医内科学证型整理

元朱丹溪提出辛温、辛凉治法;明清感冒与伤风互称。 病机:外感六淫,卫表不和 治疗原则:解表达邪 风寒束表:风寒外束,卫阳被郁,腠理闭塞,肺气不宣。辛温解表。荆防达表汤/荆防败毒散。 风热犯表:风热犯表,热郁肌腠,卫表失和,肺失清肃。辛凉解表。银翘散/葱豉桔梗汤。 暑湿伤表:暑湿伤表,表卫不和,肺气不清。清暑祛湿解表。新加香薷饮。 气虚感冒:素体气虚,卫外不固,风邪承袭。益气解表。参苏饮。 阴虚感冒:阴亏津少,外受风热,表卫失和。滋阴解表。加减葳蕤汤。 阳虚外感:再造散) 外感咳嗽宣肺散邪为主;内伤咳嗽祛邪扶正,标本兼治。 《内经》咳嗽的病位在肺。“五脏六腑皆令人咳” 《景岳全书》外感、内伤 病因:外感六淫、内邪干肺 病变主脏在肺,与肝脾有关,久则及肾 (一)外感咳嗽: 风寒袭肺:风寒袭肺,肺气失宣。疏风散寒,宣肺止咳。三坳汤/止嗽散。 风热犯肺:风热犯肺,肺失清肃。疏风清热,宣肺止咳。桑菊饮。 风燥伤肺:风燥伤肺,肺失清润。疏风清肺,润燥止咳。桑杏汤。(凉燥杏苏散) (二)内伤咳嗽: 痰湿蕴肺:脾湿生痰,上渍于肺,壅遏肺气。燥湿化痰,理气止咳。二陈平胃散+三子养亲汤。 痰热郁肺:痰热壅肺,肺失肃降。清热肃肺,豁痰止咳。清金化痰汤。 肝火犯肺:肝郁化火,上逆侮肺。清肺泻肝,顺气降火。黛蛤散(肝)合加减泻白散(肺)。 :肺阴亏虚,虚热内灼,肺失润降。滋阴润肺,化痰止咳。沙参麦冬汤。 《金匮要略》咳而上气,喉中水鸣声,射干麻黄汤主之。 明虞抟医学正传区别哮与喘。 病因:外邪、饮食、情志、体虚 治疗原则:发时治标,平时治本 (一)发作期:痰气搏结,阻与气道,肺失宣降 冷哮:寒痰伏肺,遇感触发,痰升气阻,肺失宣畅。宣肺散寒,化痰平喘。射干麻黄汤/小青龙汤。 热哮:痰热蕴肺,壅阻气道,肺失清肃。清热宣肺,化痰定喘。定喘汤/越婢加半夏汤。 寒包热哮:痰热壅肺,复感风寒,客寒包火,肺失宣降。解表散寒,清化痰热。小青龙加石膏汤/厚朴麻黄汤。 风痰哮:痰浊伏肺,风邪引触,肺气郁闭,升降失司。祛风涤痰,降气平喘。三子养亲汤。 虚哮:哮病久发,痰气淤阻,肺肾两虚,摄纳失常。补肺纳肾,降气化痰。平喘固本汤。 喘脱危证:痰浊壅盛,上蒙清窍,肺肾两亏,气阴耗伤,心肾阳衰。补肺纳肾,扶正固脱。回阳急救汤/生脉饮。 (二)缓解期:正虚为主 肺脾气虚:哮病日久,肺虚不主气,脾失健运,气不化津,痰饮蕴肺,肺气上逆。健脾益气,补土生金。六君子汤。 肺肾两虚:哮病久发,精气亏乏,肺肾摄纳失常,气不归原,津凝为痰。补肺益肾。生脉地黄汤+金水六君煎。 四:喘证 张介宾把喘证归纳为虚实两大证。 叶天士《临证指南医案》“在肺为实,在肾为虚” 病因:外邪、饮食、情志、劳欲久病 病机:病位在肺、肾,涉及肝、脾。(实在肺,虚在肺肾) (一)实喘

中医内科学辩证

本资料是根据中内老师期末所划重点进行整理,因此没有全部收录。 格式:证型:证机概要-治法-方药 (一)肺系病证 一、感冒 1.风寒束表证:风寒外束,卫阳被郁,腠理闭塞,肺气不宣-辛温解表-荆防达表汤或荆防败毒散加减 用药:荆芥穗5 防风5 羌独活各5 柴胡6 茯苓6 甘草3 枳壳6 桔梗5 川芎5 党参6 薄荷3 两方均为辛温解表剂,前方疏风散寒,用于风寒感冒轻证;后方辛温发汗,疏风祛湿,用于时行感冒,风寒夹湿证。 2.风热犯表证:风热犯表,热郁肌腠,卫表失和,肺失清肃-辛凉解表-银翘散用药:连翘15银花15苦桔梗6薄荷6竹叶4生甘草5荆芥穗4淡豆豉5牛蒡子6(用于风热表证热毒重者) 3.暑湿伤表证:暑湿遏表,湿热伤中,表卫不和,肺气不清-清暑祛湿解表-新加香藿饮加减 用药:金银花30连翘15香薷10扁豆10厚朴10(用于夏月暑湿感冒,身热心烦,有汗不畅,胸闷等症) 虚体感冒 4.气虚感冒:表虚卫弱,风寒乘袭,气虚无力达邪-益气解表-参苏饮加减 用药:人参6紫苏叶6葛根6半夏6前胡6茯苓6木香4枳壳4桔梗4陈皮4炙甘草4(主治气虚外感风寒,内有痰湿,憎寒发热,无汗,头痛,咳嗽,气短,脉弱等) 5.阴虚感冒:阴亏津少,外受风寒,表卫失和,津液不能作汗-滋阴解表-加减葳蕤汤化裁 用药:生葳蕤9生葱白6桔梗5东白薇3淡豆豉9苏薄荷5炙甘草1.5红枣2枚(适用于体虚感冒,头痛身热,微恶风寒,汗少,咳嗽咽干,舌红,脉数) 二、咳嗽 外感咳嗽 1.风寒袭肺证:风寒袭表,肺气失宣-疏风散寒,宣肺止咳-三拗汤合止咳散加减 三拗汤:麻黄杏仁甘草(宣肺散寒为主,用于风寒闭肺) 止咳散:桔梗9荆芥9紫菀9百部9白前9甘草3陈皮6 (疏风润肺为主,用于咳嗽迁延不愈或愈而复发者) 2. 风热犯肺证:风热犯肺,肺失清肃-疏风清热、宣肺止咳-桑菊饮加减 用药:桑叶7.5菊花3杏仁6连翘5薄荷2.5桔梗6甘草2.5苇根6(用于咳嗽痰黏,咽干,微有身热者) 3. 风燥伤肺证:风燥伤肺,肺失清肃-疏风清肺、润肺止咳-桑杏汤加减 用药:桑叶3杏仁5象贝3沙参6栀皮3香豉3梨皮3(清宣凉剂,用于风燥伤津,干咳少痰,外有表证者) 内伤咳嗽 4. 痰湿蕴肺证:脾湿生痰,上渍于肺,壅遏肺气-燥湿化痰,理气止咳-二陈

中医内科学病证分型+方名总结

中医内科学 第一章、肺系病证 第一、感冒 1)风寒束表-辛温解表——荆防达表汤/荆防败毒散 2)风热犯表-辛凉解表——银翘散 3)暑湿伤表-清暑祛湿解表——新加香薷饮 4)气虚感冒-益气解表——参苏饮 5)阴虚感冒-滋阴解表——加减葳汤 第二、咳嗽 外感咳嗽 1)风寒袭肺-疏风散寒、宣肺止咳——三拗汤合止咳散 2)风热犯肺-疏风清热、宣肺止咳——桑菊饮 附:夏令夹暑——加六一散、鲜荷叶 3)风燥伤肺-疏风清肺、润燥止咳——桑杏汤 附:凉燥(干咳少痰,或无痰,咽干鼻燥,兼有恶寒发热,头痛无汗,舌苔薄白而干)——杏苏散内伤咳嗽 4)痰湿蕴肺-燥湿化痰、理气止咳——二陈平胃散合三子养亲汤 附:病情稳定——六君子丸 5)痰热郁肺-清热肃肺、化痰止咳——清金化痰汤 6)肝火犯肺-清肺泻肝、顺气降火——黛蛤散合泻白散 7)肺阴亏耗-滋阴润肺、化痰止咳——沙参麦冬汤 第三、哮证 发作期 1)冷哮-宣肺散寒、化痰平喘——射干麻黄汤/小青龙汤 2)热哮-清热宣肺、化痰定喘——定喘汤/越婢加半夏汤 3)寒包热哮-解表散寒、请化痰热——小青龙加石膏汤/厚朴麻黄汤 4)风痰哮证-祛风涤痰、降气平喘——三子养亲汤 5)虚哮证-补肺纳肾、降气化痰——平喘固本汤 喘脱危证—补肺纳肾,扶正固脱——回阳救急汤合生脉饮 缓解期 6)肺脾气虚—健脾益气、补土生金-六君子汤加减 7)肺肾两虚—补肺益肾——生脉地黄汤合金水六君煎 第四、喘证 实喘 1)风寒壅肺-宣肺散寒——麻黄汤合华盖散 2)表寒肺热-解表清里、化痰平喘——麻杏石甘汤 3)痰热郁肺-清热化痰、宣肺平喘——桑白皮汤 4)痰浊阻肺-祛痰降逆、宣肺平喘——二陈汤合三子养亲汤 5)肺气郁痹-开郁降气平喘——五磨饮子 虚喘 6)肺气虚耗-补肺益气养阴——生脉散合补肺汤 7)肾虚不纳—补肾纳气——肾阳虚-金匮肾气丸合参蛤散; 肾阴虚-七味都气丸合生脉散 8)正虚喘脱-扶阳固脱,镇摄肾气——参附汤送服黑锡丹

中医内科学证型表解

中医内科学证型表解 第一单元肺系病证 病因:外感六淫、时行疫毒。 病机:卫表不和,肺失宣肃。 病位:肺卫。 病理:六淫之邪。 病机:邪犯于肺,肺气上逆。 病因:外感六淫、内邪干肺。 病位:肺,与肝脾有关,久肾。 病理:痰、火。 辨证:外感内伤,证候虚实。 病因病机: 外邪侵袭,触动伏痰。 病因: 外邪侵袭、饮食、体虚病后。 病位:肺,与脾肾密切。 病理:痰为主。 发作时病理: 痰气相搏,气道被阻。 病机:肺气上逆,宣降失职; 或气无所主,肾失摄纳。 病因:外邪侵袭、饮食不当、 情志所伤、劳欲久病。 病位:肺、肾,涉及肝脾。 辩证:辨虚实;实喘再辨外感 内伤;虚喘当辨病变脏器。 五、肺痈-清热解毒,化瘀排 病因:感受风热、痰热素盛。 成痈化脓的病理基础:血瘀。 病理:邪盛的实热证候。脓疡溃后见阴伤 气耗。溃脓期是病情顺逆的转折点。 病位:肺 六、肺痨-补虚培元,治痨杀虫

病因:感染痨虫 正气虚弱 病机:虚体虫侵,阴虚火旺。 病理:痨虫。 病位:肺 与脾肾密切,后及心肝 -有侧重地选用 祛邪与扶正 病因:久病肺虚、感受外邪。 病机:久病肺虚,六淫侵袭,以致痰饮淤血结于肺间,肺气胀满,不能敛降。 病变:首肺,继脾肾,后及心。 病理:痰浊、水饮、血瘀。 辩证:标本虚实 病情轻重 病位:肺 脾肾 心 病因:久病损肺、误治津伤。基本病机:肺虚,津气大伤,失于濡养,肺叶枯萎。 病位:肺,与脾胃肾相关。 病理:肺燥津伤(虚热)、肺气虚冷(虚寒)。 第二单元心系病证 病因:体虚劳倦、七情、感受外邪、药食不当。病机:气血阴阳亏虚,心失所养或邪扰心神,心神不宁。 病位:心,肝脾肾肺关。病理:虚实 气滞、血瘀、痰浊、水饮。 病因:感受寒邪、情志失调、饮食失调、年迈体虚、劳倦内伤。(无药食不当) 病机:心脉痹阻。 病位:心,涉肝脾肺肾。 首辩:病情轻重。实证:气滞、血瘀、寒凝、痰浊, 病机:本虚标实 病位:心,其本在肾 病因:情志失常,饮食不节, 劳逸失调,病后体虚。 病机:阳盛阴衰,阴阳失交。 病位:心,与肝脾胃肾相关。 首辨:虚实。 第三单元脑系病证 十二、头痛 首辨外感、内伤。

中医内科临床辨证分型熟记

中医内科学 (临床辨证分型) 一、感冒 1、风寒束表证—辛温解表--荆防达表汤或荆防败毒散 2、风热犯表证--辛凉解表—银翘散或葱豉桔梗汤 3、暑湿伤表证—清署祛湿解表—新加香薷饮 4、气虚感冒—益气解表—参苏饮 5、阴虚感冒—滋阴解表—加减葳蕤汤 二、咳嗽1、外感 ⑴风寒袭肺证—疏风散寒,宣肺止咳--三拗汤和止嗽散 ⑵风热犯肺证--疏风清热,宣肺止咳--桑菊饮 ⑶风燥犯肺证--疏风清热,润燥止咳--桑杏汤 2、内伤 ⑴痰湿蕴肺证—燥湿化痰,理气止咳—二陈平胃散和三 子养亲汤 ⑵痰热郁肺证—清热肃肺,豁痰止咳—清金化痰汤 ⑶肝火犯肺证—清肺泻肝,顺气降火—黛蛤散和加减泻 白散 ⑷肺阴亏耗证—滋阴润肺,化痰止咳—沙参麦门冬汤三、哮病 1、发作期 ⑴冷哮证—宣肺散寒,化痰平喘—射干麻黄汤或小青龙汤。 ⑵热哮证—清热宣肺,化痰定喘—定喘汤或越婢加半夏汤

⑶寒包热哮证—解表散寒,清化痰热—小青龙加石膏汤或 厚朴麻黄汤 ⑷风痰哮证—祛风涤痰,降气平喘—三子养亲汤 ⑸虚喘证—补肺纳肾,降气化痰—平喘固本汤 2、缓解期 ⑴脾肺气虚证—补脾益气,补土生金—六君子汤 ⑵肺肾两虚证—补肺益肾—生脉地黄汤合金水六君煎 四、喘证 1、实喘 ⑴风痰壅肺证—宣肺散寒—麻黄汤合华盖散 ⑵表寒肺热证—解表清里,化痰平喘—麻杏石甘汤 ⑶痰热郁肺证—清热化痰,宣肺平喘—桑白皮汤 ⑷痰浊阻肺证—祛痰降逆,宣肺平喘—二陈汤合三子养亲汤 ⑸肺气郁痹症—开郁降逆平喘—五磨饮子 2、虚喘 ⑴肺气虚耗证—补肺益气养阴—生脉散合补肺汤 ⑵肾虚不纳证—补肾纳气—金匮肾气丸合参蛤散 ⑶正虚喘脱证—扶阳固脱,镇摄肾气—参附汤送服黑锡丹五、肺痈 ⑴初期—疏风散热,清肺化痰—银翘散 ⑵成痈期—清肺解毒,化瘀消痈—千金苇茎汤合如意解毒散 ⑶溃脓期—排脓解毒—加味桔梗汤 ⑷恢复期—清养补肺—沙参清肺汤或桔梗杏仁煎

中医内科学证型方药简记

中医内科学 一、感冒 风寒感冒:辛温解表、宣肺散寒-荆防达表汤或荆防败毒散加减。风热感冒:辛凉解表、宣肺清热-银翘散或葱豉桔梗汤加减。 暑湿感冒:清暑祛湿解表-新加香薷饮 气虚感冒:益气解表-参苏饮 阴虚感冒:滋阴解表-加减葳蕤汤 二、咳嗽 风寒袭肺证:疏风散寒、宣肺止咳-三拗汤合止咳散 风热犯肺证:疏风清热、宣肺化痰-桑菊饮 风燥伤肺证:疏风清肺、润燥止咳-桑杏汤 痰湿蕴肺健脾燥湿、化痰止咳-二陈汤合三子养亲汤 痰热郁肺:清热肃肺、化痰止咳-清金化痰汤 肝火犯肺:清肺平肝、顺气降火-加减泻白散合黛蛤散 肺阴亏耗:滋阴润肺、止咳化痰-沙参麦冬汤 三、哮证发 作期 1)寒哮:宣肺散寒,化痰平喘-射干麻黄汤或小青龙汤。

2)热哮:清热宣肺,化痰定喘-定喘汤或越婢加半夏汤加减。 寒包热哮证:解表散寒,清化痰热-小青龙加石膏汤或厚朴麻黄汤加减。 风痰哮证:祛风涤痰,降气平喘。-三子养亲汤加味。 虚哮证:补肺纳肾,降气化痰-平喘固本汤加减。 肺脾气虚证:健脾益气,补土生金-六君子汤加减。 肺肾两虚证:补肺益肾。-生脉地黄汤合金水六君煎加减。 缓解期 1)肺虚证:补肺固卫-玉屏风散 2)睥虚证:健脾化痰-六君子汤 3)肾虚证:补肾摄钠-金匮肾气丸或七味都气丸 四、喘证 风寒壅肺证:宣肺散寒。-麻黄汤合华盖散加减。 表寒肺热证:解表清里,化痰平喘。-麻杏石甘汤加减。 痰热郁肺证:清热化痰,宣肺平喘。-桑白皮汤加减。 痰浊阻肺证:祛痰降逆,宣肺平喘。-二陈汤合三子养亲汤加减。肺气郁痹证:开郁降气平喘。-五磨饮子加减。 虚喘 1)肺虚:补肺益气养阴-补肺汤合玉屏风散或合生脉散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