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高二单元测试:第三单元_古代中国的科学技术和文学艺术(人教版必修3)
- 格式:doc
- 大小:859.50 KB
- 文档页数:7
第三单元古代中国的科学技术和文学艺术一、单项选择题1.陈衡恪曾评价某类中国画:“不但意趣高尚,而且寓书法于画法,使画中更觉不简单。
非仅画之范围内用功便可了事,尚须从他种方面研究,始能出色……颇占势力,盖其有各种素养、各种学问凑合得来。
”下列作品符合其主旨的是A B C D2.“咫尺地五湖四海,几更时万古千秋,三五步遍行天下,六七人百万雄兵”。
这里描述的是A.戏剧艺术的象征虚拟B.诗词歌赋对仗工整C.思想与科技成就显著D.文人绘画抒情达意3.据《资治通鉴》记载:“穆宗尝问柳公权用笔之法,公权答曰:‘用笔在心,心正则笔正’。
时穆宗荒纵,为之改容,悟其笔谏也。
”柳公权擅长的书法是A.小篆B.楷书C.行书D.草书4.明代短篇小说对社会风俗与人情世界有着非常精彩的描绘。
据统计,在“三言”“二拍”近200篇作品中,以市民为主人公或涉及市民的作品近70篇,一些商人发家致富的事迹也成为描述的对象。
这折射了A.重农抑商政策的终结B.专制王朝走向败落的历史命运C.市民阶层已成为社会的主力军D.社会生活观念的变化5.北宋的词家,前期如晏殊、欧阳修、张先、柳永等全都是南人,后期的苏轼、黄庭坚、秦观、周邦彦、李清照等,也多数生长于江南或其周边。
对此现象合理的解释是A.北宋时期开始出现文化中心南移B.南方经济的发展促进了文化兴盛C.北宋时期出现学术中心南移趋势D.宋词具有南方文学的地域性特征6.中国古代文学是世界文学宝库中一颗璀璨的明珠。
在文学史上涌现出颇具特色的文学体裁,为后人称颂。
下列各项,属于汉赋的是A.“奏陶唐氏之舞,听葛天氏之歌……山陵为之震动,川谷为之荡波”B.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C.“春花秋月何时了,往事知多少。
小楼昨夜又东风,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D.长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艰7.据统计,《诗经》中有大量描写并赞美爱情的诗歌,例如《关雎》、《蒹葭》等篇。
而同时代的西方,智者学派也提出了“人是万物的尺度”的重要命题。
第三单元测评(时间:60分钟,满分:100分)一、选择题(每小题4分,共60分)1观察下图,从图中可以汲取的历史信息是( )甘肃天水放马滩西汉墓出土的纸质地图A 汉代纸已成为最流行的书写材料B 至迟在西汉时期我国就发明了造纸术C 汉代纸很珍贵,只能用来绘制地图D 中国最早发明造纸术的人出生在天水解析:A项错在“最流行”上,C项错在“只能”上,D项的推断本身错误。
答案:B2古代中国取得了丰富的天文学成就。
下列相关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 中国留下了世界上最早的日食、月食的记录B 中国是世界上最早为哈雷彗星命名的国家C 中国编出了世界上最早的星表D 中国古代天象观测记录是世界公认最系统的记录解析:哈雷彗星是用英国天文学家哈雷的名字来命名的,中国是最早发现哈雷彗星的国家,但并没有给它命名。
因此,B项的叙述是不正确的。
答案:B3《红楼梦》中迎春曾用一个灯谜来说明我国古代一工具的神奇:“天运人功理不穷,有功无运也难逢。
因何镇日乱纷纷?只为阴阳数不同。
”该灯谜的谜底应是( )A 司南B 浑仪C 算盘D 活字解析:算盘上下两部分珠子所代表的数目是不同的,符合“阴阳数不同”。
答案:C4明代小说家许仲琳所著的《封神演义》,是一部以公元前11世纪武王伐纣为背景创作的古典神话小说。
小说中屡屡出现使用火药武器的描写,如在第九十二回中这样描述:“只听得两边炮响……军士用火箭、火弓、火炮等物,山下抛放……一会儿地塌山崩,霎时间雷轰电掣。
”该描写反映的历史信息是( )A 我国是世界上最早使用火器的国家B 火器的使用已经有三千多年的历史C 神魔小说远远超出当时人的想象力D 明代及以前军事上已广泛使用火器解析:火药武器在中国开始用于军事是在唐朝末年,因为作者生活于明代,此时火药武器已经广泛使用,所以并未超出当时人的想象力,故B、C两项错误。
A项材料中没有反映。
答案:D5王世贞称《本草纲目》“如入金谷之园,种色夺目;如登龙君之宫,宝藏悉陈”,他主要是指( )A 李时珍医术高超B 《本草纲目》内容丰富,价值极高C 李时珍受人尊崇D 《本草纲目》图文并茂,引人入胜解析:“种色夺目”说明《本草纲目》内容丰富,“宝藏悉陈”说明《本草纲目》价值极高。
第三单元古代中国的科学技术与文学艺术(单元卷)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一、单选题1.宋代著作《梦溪笔谈》是一部涉及古代中国自然科学、工艺技术及社会历史现象的综合性笔记体著作。
其中记录的宋代科技发明成果是A.司南B.造纸术C.火药D.活字印刷术【答案】D【解析】结合所学可知,北宋毕昇发明活字印刷术,故选D;战国发现司南只是南北的特性,西汉发明造纸术,唐代发明火药,故排除ABC。
2.对下图所示的中国古代发明认识正确的是A.宋元时期开始向外传播B.反映火药的工艺流程C.传入欧洲促进文化发展D.最早产生于隋唐时期【答案】C【解析】据材料图片可知,这反映了造纸的过程,体现了造纸术的发明,结合所学知识可知,造纸术传入欧洲,促进欧洲文化发展,故C项正确;宋元之前造纸术已经开始向外传播,故A项错误;材料与火药的工艺流程无关,故B项错误;造纸术最早产生于汉代,故D项错误。
故选C。
3.1991年宁夏出土了佛经《吉祥皆至口和本续》九册,经专家鉴定为木活字印本,这是目前世上最古老的木活字印刷品,这个发现改写了关于木活字产生于元代的传统记载,把木活字的发明时间大大地推前了。
材料说明A.一切历史必须以考古为前提 B.考古研究可以考证历史史实C.元代木活字记载为前人杜撰 D.活字印刷术的产生不能确定【答案】B【解析】根据材料“1991年,宁夏出土了佛经《吉祥皆至口和本续》九册,经专家鉴定为木活字印本,这是目前世上最古老的木活字印刷品,这个发现改写了关于木活字产生于元代的传统记载,把木活字的发明时间大大地推前了”可知考古发现就改写了关于木活字产生于元代的传统记载,故考古研究可以考证历史史实,B项正确;A项说发错误,排除;元代木活字记载可能是当时记载缺乏的情况下得出的结论,不一定就是前人杜撰,故C项错误;活字印刷术的产生可以通过不断论证中确定,故D项错误。
【创新设计】2015-2016学年高中历史第三单元古代中国的科学技术与文学艺术检测卷新人教版必修3一、选择题(每题4分,共60分)1.“中国古代文明的灿烂之花没有在中国结果,相反,却在欧洲结出了划时代意义的果实。
”对这句话的理解正确的是( )A.中国的四大发明对中国毫无意义B.中国的四大发明对欧洲资本主义的发展起了巨大的推动作用C.中国的四大发明传入欧洲,标志着欧洲近代化的开端D.中国的古代文明是欧洲资本主义产生的根本原因答案 B解析明清时期,封建制度日益腐朽,严重阻碍了中国科技的进步。
中国的四大发明传到欧洲后促进了欧洲资本主义的发展。
2.贾思勰在《齐民要术》一书中提出农业生产要“顺天时,量地利,则用力少而成功多。
”他的这一观点主要强调了( )A.听天由命,逆天无功B.不误农时,因地种植C.人定胜天,天顺人愿D.勤劳致富答案 B解析注意题中引文,贾思勰认为从事农业要讲究方法,顺应天时,利用地利。
3.阅读古代中国著名科学家及其成就简表。
以下叙述正确的有( )③表中著作一脉相承④农耕经济是古代科技发展的保障A.①②B.③④C.②④D.①③答案 C解析分析各选项,①项不符合本题,科技总结阶段是指明清时期;③项可排除,三本著作分别是农业、天文历法、医学著作,不具备一脉相承的特点。
4.据《左传》记载:鲁僖公五年春季的正月,“公既视朔,遂登观台以望而书,礼也。
”据此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中国古代天文学带有政治性B.天文观测场所始建于春秋时期C.春秋时期有了专门的天文官D.鲁国的天文学取得了重大成就答案 A解析“公既视朔,遂登观台以望而书,礼也。
”的意思是鲁僖公亲自到太庙报告朔日之后,便登上观察台去观察日影,而天文官员们则按照惯例作下记录,这就是礼”。
天文观测与“礼”相结合的做法体现了天文研究带有政治色彩。
5.某学习小组以“中国印刷术的发展历程”为主题开展探究活动,收集到了历史资料唐代《金刚经》卷子,该资料卷末有“咸通(唐懿宗年号)九年四月十五日王玠敬造”的字样。
2020年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3第三单元《古代中国的科学技术和文学艺术》考试测试卷第三单元《古代中国的科学技术和文学艺术》测试卷一、选择题(共20小题)1.下图仪器主要装置是由两个互相垂直的大圆环组成,其中的一个叫做“赤道环”;另一个叫做“赤经双环”。
双环中间有窥管,观测时,将窥管对准某颗待测星,然后在赤道环和赤经双环的刻度盘上直接读出这颗星星的位置值。
该仪器的发明者是()A.张衡B.沈括C.郭守敬D.僧一行2.我国古代四大发明中打破世界相对封闭的状态,使之日益连成一个整体的是()A.造纸术B.指南针C.火药D.印刷术3.明代中叶,昆曲兴起并逐渐成为戏剧主流。
在江南,不仅城乡公开演出,士大夫的厅堂也成为表演场地。
代表作品《牡丹亭》描述了女子追求自由爱情等内容。
对此认识正确的是()①昆曲把中国戏曲艺术推向了成熟 ①江南经济繁荣有利于昆曲的发展①戏剧作品向理学的传统规范挑战 ①今天的京剧就是由昆曲发展而来A. ①①B. ①①C. ①①D. ①①4.据叶德辉《书林清话》,五代后唐时,在宰相冯道主持下,开始将儒家“九经”校勘后刻版印刷。
宋初国子监有书版四千,至真宗景德二年,书版剧增至十万。
此外中央崇文院、司天监、秘书监等机构也都大量刻书。
宋朝书坊遍及全国各地,所售书籍大多精雕细校。
由此推断()A.宰相冯道发明雕版印刷术B.活字印刷已取代雕版印刷C.雕版印刷得到了广泛应用D.雕版印刷限用于官方刻书5.有位同学到某名人故居参观,记下这幅对联“诗史数千言,秋天一鹄先生骨;草堂三五里,春水群鸥野老心”,其刻画的对象是 ( )A.李白B.杜甫C.白居易D.陈子昂6.《诗经》是古代现实主义文学的源头,最能说明这一结论的是它() A.汇集了西周至春秋中期的诗歌B.分为风、雅、颂三个部分C . 真实而深刻地反映了西周至春秋中期的社会生活D . 多采用重章叠句的结构形式7.如下图所示,该书在农业方面提出的宝贵思想有( )①因地制宜 ①多种经营 ①进行农业科技实验A . ①①①B . ①①C . ①①D . ①①8.“自晚唐五代以来,词的内容上多以闲愁别恨的婉约词为主流。
第三单元《古代中国的科学技术和文学艺术》单元测试卷一、选择题(共20小题)1.“奏陶唐氏之舞,听葛天氏之歌;千人唱,万人和;山陵为之震动,川谷为之荡波。
”这句话所反映的文学体裁的突出特点是()A.句式自由灵活B.铺陈排比,辞藻华丽C.称为“长短句”,可配乐演唱D.使用章回体裁2.欧阳修上疏说:“京城近有雕印文集二十卷,名为《宋文》者,多是当今议论时政之言……详其语言,不可流布,而雕印之人,不知事体,窃恐流布渐广,传之虏中,大于朝廷不便……(请)今后如有不经官司详令,妄行雕印文集,并不得货卖。
”这反映了()A.宋代活字印刷开始普及B.书籍出版业受到政府的有效管理C.北宋与契丹间关系紧张D.书籍出版业的管理受到政府的重视3.明代徐渭有一首题画诗:“半生落魄已成翁,独立书斋啸晚风。
笔底明珠无处卖,闲抛闲掷野藤中。
”可见该配诗画作是()A.山水画,重视写实B.风俗画,刻画习俗C.文人画,重视写意D.人物画,形神俱备4.下列关于《九章算术》的说法正确的是( )①约成书于战国①汇集了包括田亩、粮食、仓窖、土方、赋税等应用问题的计算方法①是当时世界上最先进的应用数学著作①它的问世,标志着中国古代以计算为中心的数学形成了完整的体系A. ①①①B. ①①①C. ①①①D. ①①①5.下列关于书法艺术发展历程的叙述,错误的是( )A.秦小篆和汉隶已经是自觉的书法艺术B.书法展现了东方审美情趣C.东晋王羲之的《兰亭序》被誉为“天下第一行书”D.明代书法强调个性化创造6.李泽厚在《美的历程》中评价某位诗人的成就,认为“盛唐艺术在这里奏出了最强音,痛快淋漓,天才极致,似乎没有任何约束,似乎毫无规范可循……却都是这样的美妙奇异、层出不穷和不可思议。
”获此评价的这位诗人应当是( )A.孟浩然B.杜甫C.李白D.王维7.某研究性学习课题组以中国古代四大发明对西方历史的影响为题,各命了一个小题,你认为哪些是最适宜的( )①造纸术——中华文明的传承者 ①印刷术——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的推动者①火药——荡平西欧封建城堡的致命武器 ①指南针——西欧海外殖民的助跑器A . ①①①①B . ①①①C . ①①①D . ①①①8.先秦时期中考试历史试卷国文学的地域性差异十分明显。
——————————新学期新成绩新目标新方向——————————第三单元古代中国的科学技术与文学艺术单元检测(三)一、选择题(本部分共12个小题,每小题5分,共60分)1.宋代路振的《九国志》记载:唐哀帝时(10世纪),郑王番率军攻打豫章(今江西南昌),“发机飞火”,烧毁该城的龙沙门。
这可以说明( )A.唐代战争时使用突火枪B.唐末军事上已使用火药C.火药促进了地理大发现D.唐代火药已经传入欧洲答案 B解析宋代才出现突火枪,故A错误;材料中唐末已经出现“发机飞火”,反映了唐末军事上已使用火药,故B正确;材料与地理大发现和欧洲无关,故C、D错误。
2.(2018·大连高二检测)宋代书画家大量订制各种精致的纸张和专门的笺札,社会上私人出资刻书的也很多,这种现象( )A.加速艺术品的商业化B.有利于印刷业的发展C.促进市民阶层的壮大D.推动重商观念的兴起答案 B解析材料“社会上私人出资刻书的也很多”,这种现象有利于印刷业的发展,故B正确。
3.《齐民要术》的序言中写道:“舍本逐末,贤者所非。
日富岁贫,饥寒之渐,故商贾之事,阙(同“缺”)而不录。
”这说明该书( )A.重视商业发展B.推动了南方农业生产C.体现了以农为本的思想D.反映了民族融合的趋势答案 C解析《齐民要术》是北魏贾思勰编写的农学著作。
中国古代的“本”是指农业,“末”是指商业。
材料反映的是有关商人的事情不被写进书中,说明该书轻视商业,重视农业,故选C。
4.文学作品能够反映时代的风貌。
如果我们要了解西周劳动人民的生活情况,最好查阅( ) A.《诗经》B.《离骚》C.《窦娥冤》D.《儒林外史》答案 A解析本题中的限制条件是“西周”、“劳动人民”,据此可排除B、C、D三项。
5.(2018·长沙高二检测)《文心雕龙·辨骚》认为“虽取熔《经》旨,亦自铸伟辞……故能气往轹古,辞来切今,惊彩绝艳,难与并能”。
这一评论反映的作品( )A.展现了大一统时代文化气度B.句式灵活被后世奉为儒家经典C.强调表现个性追求抒情写意D.想象奇特具有浪漫主义的风格答案 D解析题干中引文“虽取熔《经》旨,亦自铸伟辞”指出了《离骚》的巨大成就,即“能气往轹古,辞来切今,惊彩绝艳,难与并能”,意为《离骚》的气概能够压倒古人,文辞可以超越今后的文人,它的华采使人惊奇,艳丽使人叹绝,没有可以和它媲美的,据此分析可知《离骚》具有浪漫主义的艺术风格,D符合题意,故选D。
高中历史人教版必修3第三单元古代中国的科学技术与文学艺术单元检测一、单选题1.阎宽在《温汤御毬赋》中写到唐玄宗亲率“勇士”在华清温泉打毬,并下诏明示:伊蹴鞠之戏者,盖用兵之技也:武由是存,义不可舍。
其他史籍也有关于多位帝王亲自上场打马球的记载。
于是这项运动在民间日渐兴盛起来。
据此可知,在唐代A.宫廷追求奢靡之风B.勇武等精神受到了推崇C.马球运动源于战争D.民间生活文化丰富多样2.徐光启的《农政全书》记载:“土芋,一名土豆,一名黄独。
蔓生叶如豆,根圆如鸡卵,内白皮黄……煮食、亦可蒸食。
又煮芋汁,洗腻衣,洁白如玉。
”此说法成为土豆传入中国的重要证据。
据此可以得出的结论是A.孤证不立,该书不能成为土豆传入的证据B.土豆传入有利于经济社会的发展C.中外贸易扩大推动了土豆的传入D.当时国人物质生活深受西方影响3.下表为有关中国古代史上“缠足”的时序年表,由此可知A.市民阶层兴起瓦解传统伦理B.统治阶级喜好影响社会习俗C.缠足因宋代理学出现而兴起D.“金莲崇拜”的主要原因是外族入侵4.在甲骨文里,“帝”字形所象的是架起木燃烧的样子,表祭祀最高天神的褅祭,属专用动词,后演变为单指被祭祀的最高天神——天帝,成为名词,再从指最高天神发展成人间的最高统治者。
“帝”的字意演变说明A.人神共治是中国特有文化B.汉字是文明的载体C.君权神授催生了天人关系D.皇权源于宗教祭祀5.清朝郑燮的《墨竹图》,写修竹数竿,顾盼有情,疏爽飞动,浓淡相映,虚实相照,傲气风骨让人感慨。
这种借物抒情,表现自我,追求神韵意趣的绘画是()A.原始岩画B.汉代帛画C.中国文人画D.民间绘画6.“天地之德不易,而天地之化日新。
……日之有昼夜,犹人之有生死,世之有鼎革也。
纪世者以一君为一世,一姓为一代足矣。
”提出上述言论的思想家是A.李贽B.王夫之C.黄宗羲D.顾炎武7.唐朝时已出现白瓷,邢窑白瓷名满天下。
《匍说》记载:古代烧制白瓷,必先用磁石在釉水中搅动,吸走铁屑,这样烧制出的白瓷才不会有黑斑,这种方法开创了现代磁法选矿的先河。
第三单元古代中国的科学技术与文学艺术一、选择题1.下列我国古代医学的重大成就出现的先后顺序是()①创立中医传统的诊断方法②中国第一部完整的药物学著作《神农本草经》③世界上最早的、由国家颁布的药典《唐本草》④奠定祖国医学理论基础的《黄帝内经》A.①④②③B.④①②③ C.①④③② D.②①④③2.元朝郭守敬在天文历法方面的杰出成就是()A.留下了哈雷彗星和太阳黑子的最早记录B.主持全国天文测量,编写了《授时历》C.使中国古代历法体系成熟D.发明了测量经线的科学方法3.北宋大科学家沈括用笔记体写成《梦溪笔谈》,涉及天文、数学、物理、地学以及机械、造纸等各个方面,内容十分广泛、丰富。
书中记载的当时的发明应该是( )A.造纸术B.雕版印刷术C.活字印刷术D.司南4.中国古代科技的特点不包括( )A.中国古代科技大多在经验技能方面领先于西方B、中国科技成就属于经验和描述的范畴C、中国科技建立直观的观察和形式逻辑演绎基础之上D、中国科技提出了较为系统的完整的学说5.宋人叶梦得说:“今天下印书,以杭州为上,蜀本次之,福建最下。
京师比岁印版,殆不减杭州,但纸不佳。
蜀与福建多以柔木刻之,取其易成而速售,故不能工。
福建本几遍天下,正以其易成故也。
”下列理解错误的是( )A.宋代杭州雕版印刷业水平最高 B.宋代活字印刷术已经普及C.宋代印刷业出现竞争之势 D.宋代中国传统文化重心的南移6.《诗经》是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
《诗经》中曰:“雨我公田,遂及我私。
”这种现象出现在( )A.夏朝B.商朝C.春秋时期 D.西周7.世界上第一个把圆周率的数值推算到小数点后第七位的科学家是()A.王景 B.祖冲之C.贾思勰 D.张衡8.章太炎在《国故论衡·小学概说》中指出:“盖小学者,国故之本,王教之端,上以推校先典,下以宜民便俗,岂专引笔画篆、缴绕文字而已。
苟失其原,巧伪斯甚。
”古代“小学”的表面形式是指( )A.学校 B.训诂学C.考据学 D.文字学9.读《三国演义》中人物语录①张飞:“忠臣宁死而不辱,大丈夫岂有事二主之理!”②曹操:“宁教我负天下人,休教天下人负我。
第三单元古代中国的科学技术与文学艺术一、选择题1.《太平御览》载:“古无纸,故用筒,非主于敬也。
今诸用简者,皆以黄纸代之。
”以纸代简得到普遍推广最早是在( )A.西汉 B.东汉C.三国 D.北宋2.“自唐末五季以来,始为印书,极(意为最)于近世,而闽、浙、蜀之锓梓(刻书板)遍天下。
”北宋官府将大量书籍印板集聚于国子监等机构,印制《文苑英华》《齐民要术》等书籍,颁赐各地,仅收少量成本费。
此材料反映出北宋时期( )A.活字印刷术完全取代雕版印刷术 B.民营印刷业逐渐超过官营印刷业C.印刷业的发展推动了文化的传播 D.政府刊印的书籍主要在市场流通3.在《韩非子·有度篇》和《鬼谷子》(注:战国时期的著作)中都有关于“磁体的指极性”的记载,其中《鬼谷子》中记载说,郑国人在深山密林中采集玉石时,为了不迷失方向,带着“司南”;东汉王充在《论衡》中也描述过《司南》,说它像只水勺;而到宋朝指南针才普遍地应用于航海。
这说明( )A.战国时期我国科技走在世界前列 B.战国时期司南开始广泛地运用于生产领域C.战国时期我国已发明指南针 D.指南针是历史积淀发展的产物4.培根说:“(中国)有三种东西曾改变了整个世界事物的面貌和状态,第一种在文化方面,第二种是战争上,第三种是在航海上。
”培根说的第二种东西是指我国古代的( ) A.印刷术 B.造纸术C.指南针 D.火药5.我国第一部药学专书《神农本草经》大约成书于汉代,《唐本草》是世界上第一部由国家制定的药典,宋代颁行了多部官修本草,明代李时珍撰成药物学集大成之作《本草纲目》,由朝廷颁行。
这些史实说明,我国古代药学的发展( )A. 源于大一统的政治体制B. 得益于国家力量的支持C. 是商品经济繁荣的结果D. 受到了宋明理学的推动6.与前代相比,宋代藏书家的人数大增,藏书数量最多者超过十万卷。
与之相关的因素是( )A.小说在社会上流行 B.造纸术的发明C.对外文化交流频繁 D.印刷术的进步7.据一些学者统计,《论语》中有关于自然知识的资料共计三十五则,其中天文资料六则、理论资料八则、动植物资料二十一则。
知识改变命运,学习成就未来 欢迎各位老师踊跃投稿,稿酬丰厚 邮箱:zxjkw@163.com 第 1 页 共 7 页
第三单元 古代中国的科学技术和文学艺术单元检测 一、选择题 1、四大发明中,最早出现的是 A、指南针 B、火药 C、造纸术 D、印刷术 2、“牵星术”的作用是 A、辨别船舶的位置 B、辨别船舶的方向 C、辨别船舶的速度 D、辨别船舶的重量 3、下列育种属于无性杂交的是 ①骡子的产生 ②瓜果的嫁接 ③树木的嫁接 ④农作物选种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②③ D、①②③④ 4、下列关于《诗经》三个部分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颂是贵族宗庙祭祀时演唱的乐歌 B、雅是贵族宴饮时演唱的乐歌 C、风是民间的歌谣 D、雅和颂从多方面反映了劳动人民的生活和情感 5、充满浪漫色彩的《离骚》是屈原的代表作。这首诗 ①是中国古代最长的一首抒情诗 ②是屈原创造的楚辞体诗歌的代表作③ 大量采用了象征和比喻手法④ 表达了诗人对祖国人民的热爱和对理想的执著追求 A、①②③④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 6、“江流天地外,山色有无中”的诗句属于唐朝的 A、边塞诗 B、山水诗 C、讽喻诗 D、怀古诗 7、宋词繁荣的原因有①商业繁荣 ②市民数量的增加 ③长短句的参差便于抒发感情 ④诗的衰落 A、①② B、①③ C、①②③ D、①②③④ 8、北宋中后期苏轼登上词坛,为词的发展打开了新格局。他的词作 ①大量融人铺叙成分,丰富了词的容量和表现力 ② 把怀古、感旧、记游、说理等题材都纳人词作 ③ 以豪迈奔放的思想感情,描绘雄浑壮观的景物 ④表达了渴望恢复中原的雄心和壮志未酬的悲愤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②③ D、①④ 9、 科举制始于唐朝,但到了明清时期,却成为文化发展的障碍,清前期的一部小说就讨此进行了辛辣的讽刺,它是 知识改变命运,学习成就未来 欢迎各位老师踊跃投稿,稿酬丰厚 邮箱:zxjkw@163.com 第 2 页 共 7 页
A、《红楼梦》 B、《醒世恒言》 C、《儒林外史》 D、《聊斋志异》 10、下列作品揭示了我国封建社会走向没落历史史实的是 A、《三国演义》 B、《水浒 》 C、《西游记 》 D、《红楼梦 》 11、元杂剧衰落的原因有 ①科举制的恢复 ②文人投入的减少 ③演唱模式的僵化 ④政府的迫害 A、①② B、①③ C、①②③ D、①②③④ 12、京剧角色的四大行当是:①生 ②净 ③旦 ④末 ⑤丑 A、①②③④ B、①②④⑤ C、①③④⑤ D、①②③⑤ 13、汉字形体演变的总趋势是 A、由大到小 B、由繁到简 C、由象形到会意 D、由图画到符号 14、采用铺张扬厉的手法写成的富丽堂皇的汉赋杰作是 A、《子虚赋》 B、《二京赋》 C、《上林赋》 D、《刺史疾邪赋》 15、王羲之的《兰亭序》字体属于 A、楷书 B、行书 C、隶书 D、草书 16.结合下图信息,“文字图画”的准确含义是( ) A. 原始社会晚期,汉民族先民在各种器物上刻画的符号,渐渐演变成为汉字 B. 因为“书画同源”,故汉字可以用图画出来 C. 汉字起源于图画,原始文字大多是象形字,是可读出来的图画 D. 象形字越来越符号化,逐渐脱离图画,形成汉字 17. 下列有关我国汉字形体演变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
A. 汉字形体演变总趋势是由繁到简 B. 汉字形体演变分为古文字和隶楷两大阶段 C. 商代的甲骨文是汉字成熟的标志 D. 我国的汉字是世界上最古老的文字 18. 汉字形体演变在古文字阶段,其演变的序列正确的是( ) A.甲骨文→金文→篆书→秦隶 B. 甲骨文→金文→篆书→隶书 C. 甲骨文→金文→篆书→楷书 D. 甲骨文→篆书→金文→楷书 知识改变命运,学习成就未来
欢迎各位老师踊跃投稿,稿酬丰厚 邮箱:zxjkw@163.com 第 3 页 共 7 页
19.依据你所学知识判断下列所示京剧角色的四大行当,正确的是( )
① ① ② ③ ④ A.①生 ②净 ③旦 ④丑 B.①净 ②生 ③旦 ④丑 C.①旦 ②生 ③丑 ④净 D.①丑 ②旦 ③生 ④净 二、材料分析题 20、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韩非子·有度》载:“先王立司南以端朝夕。”(朝夕,指东西方向)《鬼谷子·谋》称:“郑(国)人之取玉也,载司南之车,为其不惑也。”(惑,指迷失方向) 材料二: 据《萍洲可谈》载,北宋时有人在广州看到“舟师识地理,夜则观星,昼则观日,阴晦观指南针。” 材料三: 马克思在《机器。自然力和科学的应用》中说:“——这是预告资产阶级社会到来的三大发明。火药把骑士阶层炸得粉碎,指南针打开了世界市场并建立了殖民地,而印刷术则变成新教的工具,总的来说变成科学复兴的手段,变成对精神发展创造必要前提的最强大的杠杆。” 材料四:鲁迅在《电的利弊》中说:“外国用火药制造子弹御敌,中国却用它做爆竹敬神;外国用罗盘针航海,中国却用它看风水;外国用鸦片医病,中国却拿来当饭吃。” 回答: (1)材料说明司南至迟发明于何时?司南和指南针在哪些方面发挥了辨别方向的功能(4分) 知识改变命运,学习成就未来 欢迎各位老师踊跃投稿,稿酬丰厚 邮箱:zxjkw@163.com 第 4 页 共 7 页
(2)应如何理解材料三的内容?(3分) (3)材料四中鲁迅揭露了当时中国社会的什么问题?(3分)
(4)指南针在近代西欧和中国的不同用途说明了什么?(2分) 21、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成祖疑惠帝(建文帝)亡海外,欲踪迹之,且欲耀兵弄城,示中国富强。(敕郑和)等通使西洋,将士卒二万七千八百余人,多赍(携带)金币,造大舶,修四十四丈、广十八丈者六十二。„„自宣德以还,远方时有王者,要不如永乐时,„„自和后,凡将命海表者,莫不盛称和以夸外番,故俗传三保大监下西洋,为明初盛事云。 ——《明史·郑和传》 材料二 [宣德六年(1431年)郑和自述]自永乐三年(1405年)奉使西洋,迨今七次,所历番国,„„大小凡三十余国,涉沧溟十万余里。„„由是海道清宁,番人仰赖者,皆神之赐也。„„和等上荷圣君宠命之隆,下致远夷敬信之厚,统舟师之众,掌钱帛之多,夙夜拳拳,惟恐弗逮,敢不竭忠以国事,尽诚于神明乎! ——《天把之神灵庄记》 回答: 根据材料一.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明成祖派遣郑和下西洋的目的。(3分)
从材料看,郑和下西洋的前提条件有哪些?(2分)
根据材料,归纳郑和航海活动的特点。(3分) 知识改变命运,学习成就未来 欢迎各位老师踊跃投稿,稿酬丰厚 邮箱:zxjkw@163.com 第 5 页 共 7 页
根据材料,结合所学知识,评价郑和下西洋的历史地位.(3分)
22、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汉字是由笔画构成的方块状字,经历了约7000年的发展,至今仍充满活力。下图以“虎”、“象”、“鹿”、“鸟”四字为例,分别展现了“汉字七体”的风采:
材料二 中国印:舞动的北京
材料三 2008年奥运会吉祥物
D 楷书 C 隶书 B 金文 A 印刷体 知识改变命运,学习成就未来
欢迎各位老师踊跃投稿,稿酬丰厚 邮箱:zxjkw@163.com 第 6 页 共 7 页
结合所学知识回答: (1)材料一中A、B、C、D分别指的是哪几种字体?
(2)汉字发展为自觉的书法艺术,是在什么时期?其产生的条件有哪些?请列举出四位中国历史上著名的书法家。
(3)据材料二,分析出中国印本身所含的三种历史信息。 (4)据材料三,2008年奥运会吉祥物象征了什么?据你推测它属于什么画种? 知识改变命运,学习成就未来
欢迎各位老师踊跃投稿,稿酬丰厚 邮箱:zxjkw@163.com 第 7 页 共 7 页
参考答案: 二、材料解析题 20、(1)战国。(1分)生产(或采玉)、导航、迷信活动(或看风水)。(1分) (2)马克思指出了中国的三大发明传到欧洲后,在欧洲从封建社会向资本主义社会转变中起了 促进作用。(3分) (3)旧中国的愚昧落后,(1分)中国古代先进科学技术未能充分发挥其推动社会进步的作用 (或古代先进科学技术的沦丧)。(2分) (4)科学技术能否产生巨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取决于社会环境。(2分)
21、①寻找建文帝;弘扬国威;发展与海外各国友好关系;满足统治者对异域珍宝特产的需求。 ②国力强大;造船等手工业发达。 ③规模大;历时长;次数多;航程远;抵达的国家多。 ④郑和下西洋是中国历史上空前的主动外交;是世界航海史上的壮举,郑和是世界航海活动的先驱;郑和下西洋增进了中外友好往来和经济文化交流。 22、(1)A-甲骨文 B-小篆 C-草书 D-行书 (4)象征:繁荣与收获;欢乐;奥林匹克圣火;绿色奥运;春天的喜悦。 画种:民间风俗画。
王羲之、张旭、颜真卿、柳公权、苏东坡、启功等。 (3)中国的汉字,中国的书法艺术,中国的篆刻艺术。 (2)魏晋南北朝时期。首先,单体汉字字形丰富、数量庞大为个性化的艺术创造准备了材料;其次,这一时期,一个特立独行的士人群体逐渐形成,书法成为士人表达自我对意境、神韵、风骨追求的理想形式;最后,笔墨纸张等文具的改进,也为这一时期书法的产生和创新提供了条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