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微生物学实验室管理与实验教学改革
- 格式:doc
- 大小:24.50 KB
- 文档页数:5
医学微生物学及免疫学教学方法改革及实践方法与效果分析在医学的学习中,微生物学及免疫学都是基础和必修课程,在实际教学中,应该针对不同的学情和学习要求制定出相对应的医学微生物学及免疫学教学计划,这在高等医学院校的教学中非常重要。
以往常规的教学计划随着医学的进步和社会发展,已经显现出了诸多不足,因此创新、科学、务实和高效的教学方案显得尤为重要。
所以依据过去的教学经验再结合新的教学改革思路,整理出具体可行新的教学改革计划,并进行了实践,具体情况汇报如下。
1资料和方法1.1一般资料以本院校2017级的一班医学生50名为研究组,采用改革教学模式进行授课,而另一个班的50名学生采用常规教学模式,称为观察组,两个班级的男女同学比例相近,而且年龄也不存在太多差异,两组学生的基本资料和不存在统计学对比意义,差异值P0.05,具有可对比性。
1.2方法观察组采用常规的教学模式和以往的教学计划,而研究组采1/ 4用教学改革的模式进行授课,具体的实行计划和内容主要有以下几点。
1.2.1重视绪论的重要性浓厚的学习兴趣和高度的主动性是学习的首要条件,而绪论就是开始,是一本书的诠释,若能通过生动而丰富的讲解,焕发学生对于本书的探索欲,这便是好的开端。
可以与实际生活先结合起来,再引入医学,让学生意识到微生物对于生活和医学的重要性以及无限可开发的可能性,也可以结合历史,将历史中几次严重的疾病大爆发多用微生物的角度去解释,顺便带领学生去回顾微生物的发展史。
将日常的小疾病和抵抗力融合起来,讲解免疫力和微生物之间的相互作用和机制,充分激发学习的主动性和兴趣。
1.2.2改革教学理念和实践传统的教学模式忽视了学生的参与,让学习中本该是主角的学生反而被动而且被抑制,微生物和免疫学都是较为抽象的学科,更需要丰富的想象力。
改革教学将采用启发性的模式,将提问和探讨变成课堂的一大内容,激发学生自主性的思考,让学生在学习中占有一定的主动性。
在讲述了微生物的课程知识后可以让学生对微生物的类型进行划分,认识分布在自己身体中的微生物,从而达到对医学相关病原的了解,并且知晓每一种微生物的特性基本特性、致病机理、相关预防和治疗的目的。
安徽农学通报2023年22期农业教育地方应用型高校微生物学课程教学改革探索黄胜威刘明洁孙玉军*(1安徽科技学院,安徽凤阳233100;2凯里学院,贵州凯里556011)摘要微生物学作为生物工程专业的专业基础核心课程,具有理论性和实践性并重的特征。
为更好践行地方高校应用型人才的培养目标,教学团队从学生实际学情出发,充分结合地方产业发展趋势,从培养应用型师资队伍、完善课程教学内容、增强社会实践和改革实验课课程考核等方面着手,探索出一套契合地方应用型高校人才培养定位与目标的微生物学课程教学模式。
实践表明,教学改革后极大调动了学生学习的主观能动性和积极性,学生的创新意识、科学思维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均得到有效提高,取得了较好的教学效果。
关键词微生物学;地方应用型高校;教学改革;能力培养中图分类号G642.0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7-7731(2023)22-0167-04Exploration of Microbiology course teaching reform in local application-oriented universitiesHUANG Shengwei LIU Mingjie SUN Yujun*(1Anhui Science and Technology University,Fengyang233100,China;2Kaili University,Kaili556011,China)Abstract As the basic core course of bioengineering,microbiology has the characteristics of both theory and practice.To better practice of local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applied talents training goals,teaching team from the actual situation,fully combining with local industry development trend,from cultivating applied teaching staff,improve the course teaching content,strengthen social practice and reform experiment course appraisal aspects,explore a set of fit local applied university talent training orientation and goal of Microbiology course teaching mode.The practice shows that after the teaching reform,students’subjective initiative and enthusiasm in learning have been greatly mobilized, and students’innovative consciousness,scientific thinking ability and the ability to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have been effectively improved,and good teaching results have been achieved.Keywords Microbiology;applied local university;teaching reform;ability training近年来,对高层次应用型人才的需求日益增大。
微生物学实验课程改革有效途径的研究[摘要] 微生物学实验课程作为生物类专业的基础课程内容之一,对培养学生实验能力、分析问题与解决问题的能力等具有重要作用,可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态度与学习习惯,增强学习主动性与积极性,确保教学目标的顺利实现。
笔者结合当前微生物学实验课程教学现状与新课程改革要求,对实验课程改革的有效途径进行了分析与阐述。
[关键词] 微生物学;实验课程;改革;途径微生物学作为生命科学中较为重要的课程之一,其内容丰富、涉及范围广、学科发展迅速,是一门应用性较强的学科。
随着知识更新速度的不断加快,微生物学实验课程的重要性日益凸显,在培养学生观察能力、创新思维能力等方面具有重要作用。
因此,传统的验证性实验方式显然与当前教学需求不相符的形势下,加快实验课程的改革,势在必行。
针对具体改革措施,现报道如下。
1改进实验教学理念开展实验课程,是培养学生科学的实验态度、实验方法、思维能力的主要途径,通过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激发学生的创新精神与创新能力,不断提升学生能力水平。
但是以当前微生物学实验教学状况来看,很多学生没有认识到实验的重要性,参与科研课题的积极性不高,再加上学校开设的自选性实验、开放性实验课时有限,学生实际动手机会少,没能真正发挥实验课程的重要意义[1]。
因此,实验课程改革的首要内容就是更新教学理念,鼓励学生积极参与教学实验。
在学校教学条件与时间允许的情况下,适当增加自选性实验及开放性实验比例,树立学生主体地位,让学生成为实验的主人。
当掌握了基本的实验操作技能,即可自己动脑设计实验、动手准备实验,全过程地参与实验操作、实验观察,分析实验结果。
这样,更利于帮助学生端正实验态度,提高综合能力。
2激发学生实验兴趣在微生物学实验课程中,只有激发学生兴趣,才能提高实验效率与实验质量,推动学生发展。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有意识地让学生感受到微生物学就在自己的身边,并且非常重要。
通过生动、形象的语言,将微观世界呈现在学生面前。
高校微生物学实验室管理与实验教学改革探讨
摘要:实验教学改革是提高实验教学质量的必由之路。
而微生物实验教学改革想要得到提高,就应加强各项相关制度,适应形势发展需要,最终保证提高教学质量,同时应充分强化和锻炼学生的自我操作能力,让他们认识到自主实验的重要性,以激励其对操作实验的爱好和积极性,最终使学生们的综合能力得到提高。
关键词:微生物学实验室管理实验教学改革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795(2013)05(a)-0119-01
微生物学本身的特性决定了它很强的实验性,而微生物实验也就顺理成章的成为微生物学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
微生物学实验作为生物的基础实验课,其实验的理论和方法对现代生物科学的每个领域都有着重要的影响。
特别是对于现代生命科学、食品科学和环境科学等都有极其重要的影响。
因此,要想学生对生命科学基础知识以及生命科学的发展动态有个系统的理解,就必须做好微生物学的研究教学工作。
微生物学的教学关键还是实验研究,然而一个实验室的设备先进与否,更是作为评定高校科研水平的重要体现。
作为高等本科院校,高效的实验室管理以及合理的实验教学改革对学生创新能力的发展尤为重要。
笔者就多年的教学经验以及近些年我校对于微生物学实验教学的改革,和对实验室的管理做出如下总结。
1 增强实验室管理力度,提升教学质量
我们都知道合理的管理章程可为提升教学成果,培养和提升学生自主动手及创新能力奠定良好的基础。
但是实验室的所有程序是一个完整系统,必须从细节做起,才能达到服务于教学、有利于学生学习目的。
1.1 强化实验室管理,更新健全各项管理制度
有条不紊的实验室管理制度,才能创造安全有序的实验环境,从而是实验正常进行。
具体实施如下:安排特定人员管理实验室,且制定除院办公室有备用钥匙外,和实验管理人员配带1把,其他人一律不得携带,从而确保了实验室的设备安全。
水灾、火灾的防控是实验室管理的基本。
高校微生物实验室也建有“实验室安全制度”和“实验人员职责”等制度。
便捷的常规管理不但缩减了工作量,而且还降低了工作难度,使效率在逐步提升中。
我们要求学生使用试剂后及时放回原处,便于本组同学或下组同学使用。
避免了学生使用后随处乱放、不能及时清理的坏习惯,使得每次实验都能够井然有序的进行。
这样不但确保实验能毫无差错地开展,而且加大了实验室管理的安全性。
1.2 加强仪器管理,确保实验正常进行
显微镜无疑是最常用的实验仪器,如果管理不当会大大影响实验的进程。
因此,在使用前要向学生多次强调务必要安全使用,其他仪器的使用也会同样强调,效果非常明显。
为了便于检修,我们将所有的实验仪器都进行了编号,并将各仪器配有使用登记本,要求使用者在使用后及时登记使用情况。
然后将其挂在有相应编号的显
微镜上,并将显微镜放入相应编号的储藏柜中,这样整个实验室显得特别整洁有序。
学期结束前,我们对所有的显微镜实施彻底查看,将需要修理的进行统计,然后将结果提交到秘书办公室,使其能够即时得到修理,确保下学期实验时显微镜能够正常使用。
2 强化实验教学改革,适应形势发展需要
2.1 建立完善的考核制度
以往的生物教学实验检测过于看重实验报告上的最后结果,却疏忽了在整个过程中培养学生们的实地动手能力。
这种实验导致学生们觉得只要在最后填写的结论是对的就可以,根本不必实际操作,这种实验不仅失去的本身的意义,还大大地扼杀了学生参加实验的兴趣。
我们该如何应对这种情况?为此我们对实验核制度做了修改,将考核内容更改为从熟记实验报告——具体操作——真实做出实验报告。
通过此次实验制度的完善相信大幅度提高了学生的实验积极性。
2.2 加强课堂整体连贯性
生物实验课是在每学年的第一学期开课,为了使每个实验达到预期效果。
在基础技能培训中,我们将实验步骤按顺序分为:基础实验、微生物的形态观察实验、微生物数量的鉴定、细胞大小鉴定和微生物生理生化指标的测定。
培养基的制备及高压灭菌实验,该实验中制备的大量培养基可以供后续实验使用。
通过整个过程,器皿和仪器的使用方法将深入学生大脑,以及是学生对实验基本理论得到进一步的了解,可在原理上更进一步理解每一步骤的含义,在操
作上不断领会每个细节的注意事项,这样熟练整个操作过程,养成较好的实验操作习性,为以后的深入研究垫下结实的基础。
2.3 让学生自主实施实验
为了锻炼学生实验的基本功,强化学生实验动手能力,需要对《微生物学》课程实验进行优化。
验证性实验,学生只能学到很多底层的操作技能,却无法将所学内容与实践相联系起来。
让学生领悟课堂上所学的实验技能,去进一步制定出新的方案,将不同的实验技能做到综合运用。
这不光让学生掌握了实验理念,更巩固了实验技术,而且还提升了学生的积极自主操作技能。
传统理念中,实验前期准备都是由教师们进行,学生完全是被动学习知识,实验课时他们只需要按照实验步骤做下去即可。
为了改变这一局面,学生都是自己着手准备实验,自己动手的学生不但巩固了实验课所学内容,他们的自主动手能力也得到了大大的进步,明显高于其他同学,保证了整节课的顺利进行。
学生参与准备不但减轻了实验老师的准备工作量,还使学生亲身体验了准备实验的烦琐和辛苦,为他们以后做其它方面的实验和毕业设计奠定了扎实的地基。
3 结语
总之,一节实验课成功的进行和良好的实验室管理是密不可分的。
近几年,通过我们坚持不懈地强化实验室的管理与工作方法的改革,收效非常明显。
学生不但对微生物学这门看似枯燥无味的学科有了浓厚的学习兴趣,而且进一步调动了教师们对微生物学理论
教学和实验教学的积极性。
只要不断强化自己,勇于创新,坚持将实验理念和实践相结合的原则,消除学生的散漫气氛,实验教学的质量必定还逐渐得到升级,教学改革也将推向纵深。
参考文献
[1] 李顺鹏.微生物学实验指导[m].中国农业出版社,2003(3).
[2] 尹军霞,张建龙.普通微生物学实验教学改革探讨[j].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2,15(5):94-96.
[3] 陈向东,唐兵,彭珍荣,等.充分利用现代化手段提高微生物学教学水平[j].中国大学教学,2002,2(3):51-52.。